自制教具文字说明

自制教具文字说明

自制教具文字说明

教具名称:简单的三视图

简单制作:教学前准备一些小墨水盒,让学生自己摆放,使学生体会不同方向观察统一物体得到的不同结果,能画出简单的物体三视图。

教具特点:以实物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具有制作简单,材料易得,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运用对象:用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的三视图一节的学习中。

(精选)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太阳和一、教具名称:“太阳和影子” 三合一实验装置 二、教材实验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一课“太阳和影子”一课,本课有三个活动,分别达到以下目的:1.认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2.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3.模拟太阳视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观察太阳在天空中高度时教材设计的是叠拳法,拳头数就是太阳的高度,叠拳法由于学生本身主观性和拳头大小的差异,实验结果不统一,误差比较大。 观察太阳的位置时原有教具是在底盘前端放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四周标明东、南、西、北方向,物体再放另一处,分隔开来,个人觉得不如把物体放在中心,四周注明东、南、西、北方向比较符合学生平常的认知经验,也比较形象直观,不管好生、差生一眼能看明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是得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的的规律,教材设计2个活动,活动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由于场地不能专有,实验记录得不到保证,另外受到时间、课程设置的限制,实验并不顺利。原有教具干脆没有活动1只测量影子的长度。我认为活动1很重要,影子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每一节下课,把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画下来,进行比较,更能直观的得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规律。至于活动2.每到课间话画出白纸上铅笔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完全可以在活动1的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合二为一!为了方便学生还可以集成电子表和温度计。 教材设计了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是得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的规律,教材设计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实际是竹篾不容易找到,而且易变形,时间一长就发黄干枯,又不能重复使用。所以我用四号钢筋弯成半圆状代替竹篾,不用铁丝是因为够粗才不易变形,可重复使用,手电筒也选择扁平的,尽量放大模拟的空间! 为了方便教学,更简单易行的解决本课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我把书上的三个活动整合成了“太阳和影子” 三合一实验装置。 三、材料与制作 1.材料与工具 木料底座一个,长短不一的铝合金管三根(根据实际需要),四号钢筋一根,可充电手电筒一个,带孔尺子一把(孔要能够套进铝合金管),量角器一个,带坠指针一个,电子表一个,温度计一个。 2.制作过程 ①先在木料底座中心打一孔(孔要正好能够套进并固定住铝合金管),两侧中心各钻一小孔(固定铁丝用);②再将短铝合金管插入底座中心孔;③将剩下的两根铝合金管钻孔,用螺帽把量角器一起固定住,并用线系坠子当指针用,为避免缠绕影响准确性,线一头系小铁圈,再把小铁圈套在螺帽上;④最后将相交的两根铝合金管短的一根插入底座铝合金管。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所以我固定在底座后侧阴影处,根据我校学生自有电子表很少的实际情况,我又加了个电子表,固定在底座右上角。 3.装置图(略) 四、教具使用说明 做第一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先调试底座的方向与实地的东、南、西、北方向一致,然后转动铝合金管对准太阳(以阳光通过铝合金管照在纸屏成圆形带杠光斑为准,这里为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光的行进”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埋下伏笔,根据铝合金管在底座上的位置就能判断出太阳的位置,读出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是太阳的高度。 做第二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拿掉相交的铝合金管,太阳照耀下,底座上铝合金管会产生影子,调整固定在底座上的套尺,,方便准确的读出影子的长度,避免了错误测量方法产生错误,也可以分时段用粉笔画出不同时间的影子方便比较。 做第三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把带手电筒铁丝两端插入底座两侧小孔,调整铁圈的倾斜度,打开手电筒模拟太阳运动,观察影子的变化 五、效果分析

玩教具的制作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 一、自制玩教具:彩色的大地 教育目的: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1 )手、眼及小臂肌肉的训练;( 2 )扣扣子、按按扣、粘扣的练习;( 3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培养。教具构思:小年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穿衣系扣是家长头痛的事。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并让幼儿尽快掌握这些技能呢?我想丰富多彩的颜色能够刺激幼儿的视觉,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我采用了彩色布制作成形状大小各异的花朵、大树、苹果等,让幼儿通过小手进行扣扣子、按按扣、粘扣来将大地装扮成彩色的大地,幼儿兴趣很高,既锻炼了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有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年龄班:(小中大班)

二、自制玩教具:舞龙 制作意图:饮料瓶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许多幼儿和家长喝完后就随手一扔,这可能就造成环境污染。制成饮料瓶的材料有的是无毒的塑料,有的是金属材料,这样的材料无毒,坚固所以是自制玩具的好材料。 教育价值:进行环保教育,进行传统教育。 选用材料:大的可乐瓶、橙汁瓶、旧电线、竹竿、粘贴纸制作方法: 1 、选择瓶子洗干净,用剪刀在瓶子底部戳个洞。 2 、用旧电线从瓶底穿到瓶口,依次连接到需要的长度。 3 、从头部开始每隔一定的距离用剪刀在瓶子的下面戳个洞,插入竹竿。 4 、用粘贴纸进行装饰,如龙头,身体。 操作方法:7-8个幼儿手拿竹竿可以左右摇摆进行舞龙活动。 应用年龄和地点:适合6-7岁的幼儿在室外游戏。

三、自制玩教具:花轿 制作意图:幼儿园有一些晨间户外活动的玩具,但无非是一些皮球、绳子、羽毛球等,幼儿们都玩腻了,甚至有的来园后,不愿意参与到此类活动中来。于是,我为了激发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兴趣,结合身边的废旧物品,设计并制作了《花轿》玩具。 教育价值:幼儿们对此玩具充满了新鲜感,不仅每个人能轮番尝试,而且使他们的想象力得以发挥,幼儿们能创造性的发现许多新的玩法。晨间户外活动顿时也变得热闹起来了。这样即保证了幼儿每日户外活动的时间,更有利于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

英语制作教具说明

一、制作说明: 1、使用材料: 旧台历一本,水彩笔一盒,打印纸若干,固体胶,剪刀,小刀。 2、制作过程: 将台历剪成均匀的两份,注意中间留点空隙,便于翻动。接着,把打印纸折成合适的大小,裁成均匀的52份。用水彩笔在小纸片上书写字母和数字。 本教具是由废弃的台历,加工制作而成。就地取材,制作简单。有兴趣的同行可以自己尝试制作。二、使用说明: 使用方法一: 1、学字母,作为教学卡片 2、学数字,作为教学卡片 例如: What’s this? It’s letter T. What’s the number? It’s ten.…… 使用方法二: 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因为字母和数字分别由不同颜色的水彩笔书写,在学习数字和字母的同时,可以复习颜色的单词和句型。 例如: What color is letter E? It’s green. What color is number 5? It’s blue. …… 学生可以看卡片,回答。 使用方法三: 听指令,翻卡片。 例如: Letter W and number nine. …… 字母和数字也可以分开练习,看学生的程度和具体情况。刚开始可以是教师说指令,学生翻到指定的字母和数字,几个人之后,让学生来下指令,学生翻。为了增强趣味性,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笔者曾经尝试过,效果不错。 使用方法四: 看谁记得多,记得对。 就是让学生连续看5个或者更多的字母,然后,不看教具,让学生说出看过的字母;数字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将数字与字母相结合,进行教学巩固。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一次看的字母或数字的个数可逐渐增加,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看到的

自制教具文字说明

自制教具文字说明 一、教具名称 腐生微生物对自然界物质循环作用示意图 二、简单制作 1 设计意图 在讲述第五单元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首先讲解的就是占微生物种类最多的腐生微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作用。 腐生微生物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将无机物归还到自然环境中被绿色植物再吸收和利用。因此腐生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但是地球上并没有被越积越多的动植物遗体所充塞,植物生活所需的无机养料也没有枯竭。原因是自然界中大量的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能够促使动植物遗体逐渐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为制造有机物提供了原料。 微生物平常不被学生所观察,所以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也很难发现和理解,而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来自书本上的讲解,所以依据书上的图解,我制作了这副示意图,图中的各部分之间的连线是可以粘贴的,这样可以多次找学生上来对图中无机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反复粘贴填图,已达到巩固的目的。示意图被填好就是一副完整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明了的理解微生物在此循环中重要位置。 2设计步骤

首先制定样图,根据书上过于微生物特别是腐生微生物参与生物圈物质循环的,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设计样图,也可参照书上原有的样图在进行改进。 其次收集贴图,根据样图收集所需要的贴图,可以从网上下载然后打印出来进行粘贴,也可以自己手绘,或者两者结合起来。 再次合理粘贴,将所搜集的图片按照样图粘贴在白报纸上并用彩笔合理地晕染贴图周围是整张图看上去更加统一,和谐。等到颜色晾干后就可以在原定的需要粘贴箭头的地方贴上宽胶带就可以了。 最后制作箭头,箭头是用来让学生链接每个图画之间关系的,而且要让学生反复使用,所以制作箭头最好用比较硬的纸板来做。箭头的背面先用宽胶带贴得比较光滑,然后贴上双面胶。如果双面胶用旧了可以更换。 三、教具特点 这个教具的制作比较简单,只需要寻找相应的图片粘贴在一起就可以了,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不要牵强附会,使挂图整体显得不协调统一,如果图片的收集有一定的困难也可采用手绘的方式。当然可以贴图加手绘,我的这幅模式图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图片看起来既生动又美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兴趣,通过动手掌握所学知识也会更加牢固。 使用方便,在需要反复粘贴的地方先用透明胶布贴上在用双面胶贴在需要学生粘贴的卡片上,透明胶布表面是光滑的,而双面胶可以贴在上面,这样可以反复使用。 四、运用对象 用在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有关微生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一节的学习中。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自制教具活动实施方案.

开安镇第二中心小学自制教具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农安县中小学及幼儿园自制教具、学具、玩具评展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我校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落实。 近年来,我校领导根据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配置了新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鼓励师生自制教具。这在科学学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校师生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经常搜寻并收集与科学实验有关的材料,还能够将已经破损的实验设备加以维修,让它们重新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收集材料和维修设备的基础上,师生群体自制教具(学具)应运而生。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的产物,为促进全体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具体做法:一是加工组合,这是科学实验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二是仿制改造,按教科书上的提示进行仿制和改造是科学实验必用的一种方法。三是设计制造,这是配合新教学思想、新教材内容而开拓的新科学实验的创新方法。科学实验室里有两口橱柜是专门用来存放自制教具的,橱内已经摆了较多师生自制的教具,其中编写好“使用说明书”,比较正规的就有十余件。 一、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的目标 1、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创新的理念,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发扬我校师生设计制作教具和设计开发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累师生自制教具的经验和成果,推动全校性的自制教具活动的开展。 3、激发师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师生动手制作和操作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意识。 4、促进学生建立尊重科学技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意识,养成爱护教具,从教具中学习知识的好习惯。

5、进一步强化教师有目标,有追求,苦心钻研,克服困难,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6、充分发挥教具的直观性、启发性、适用性强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密切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之间、老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的方法 1、发动 由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动员报告,阐述自制教具的重要性,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自制教具活动。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都要作安排。 2、制作 自制教具可分为两种,一是教师制作,二是学生制作。各学科的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际需要,在学校没有相配的教具可使用的情况下,自行独立或联合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进行合理设计和精心制作;在制作技术和制作工艺上确有困难难以解决的可请教他人求得帮助;而取材比较容易,结构比较简单,制作简便又十分安全的教具应该让学生去独立制作或合作完成,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经过努力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无论是教师制作还是学生制作,其基本要求都应该体现它的科学性、教学性、独创性和安全性,并兼顾经济实惠和艺术装饰。 3、使用 (1)试用。自制教具制作完成以后,首先要试用。在试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进行改进,使自制的教具更完善。操作起来方便自如,安全可靠,实验的结果数据精确无误,呈现的现象清晰逼真,证明的结论准确科学。试用效果令人满意之后才可投入使用。

物理教具制作方法[整理]

物理教具制作方法[整理] 一(万花筒的制作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万花筒的制作也非常简单,这里介绍两款制作方法: 一、材料: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 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 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制作过程: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 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 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 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 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 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 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5(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就可以了。 二(动手—简易天平的制作方法 简易天平主要由横梁,支架,秤盘和砝码四部分组成。图1(2,1是简易天平的 整体装置示意图。 【制作方法】 1(横梁:取一根长方形木条,尺寸为50×2(5×0(8厘米3,木条各面要平直, 质量要均匀,作横梁用。截取长约3厘米的一段废钢锯条,把没有锯齿的一边在砂 轮上或磨石上磨成劈形,作刀口用(废锯条超出横梁厚度的两端为实际的刀口),参 见图1(2,2(a)。在横梁正中上边用钢锯锯开一个细槽(图1(2,2(b)),槽深 1(1,1(2厘米(这样可使横梁重心位于刀口之下,以保持稳定平衡)。将磨好的刀口

小学英语自制教具使用说明(汇编)

精彩A B C,快乐One Two Three ——小学英语自制教具使用说明香河县渠口镇王刘圈小学董海生 一、制作说明: 1、使用材料: 旧台历一本,水彩笔一盒,彩色卡纸纸若干,固体胶,剪刀,小刀。 2、制作过程: 将彩色卡纸剪成稍小于台历的大小且相同的纸张,裁成均匀的26份。用水彩笔在小纸片上书写字母、数字和颜色。 本教具是由废弃的台历,加工制作而成。就地取材,制作简单。直观,便于携带。 作品见下图: 精彩A B C,快乐One Two Three 图一图二图三 制作者:董海生香河县渠口镇王刘圈小学 二、使用说明: 使用方法一: 1、学字母,作为教学卡片 2、学数字,作为教学卡片 例如: What’s this? It’s letter T. What’s the number? It’s ten.…… 使用方法二: 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因为字母和数字分别由不同颜色的水彩笔书写,在学习数字和字母的同

时,可以复习颜色的单词和句型。 例如: What color is letter E? It’s green. What color is number 5? It’s blue. …… 学生可以看卡片,回答。 使用方法三: 听指令,翻卡片。 例如: Letter W and number nine. …… 字母和数字也可以分开练习,看学生的程度和具体情况。刚开始可以是教师说指令,学生翻到指定的字母和数字,几个人之后,让学生来下指令,学生翻。为了增强趣味性,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笔者曾经尝试过,效果不错。 使用方法四: 看谁记得多,记得对。 就是让学生连续看5个或者更多的字母,然后,不看教具,让学生说出看过的字母;数字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将数字与字母相结合,进行教学巩固。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一次看的字母或数字的个数可逐渐增加,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字母或数字的颜色,以加强难度。这样做,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习变得有挑战性、有趣味性。笔者曾经尝试过,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例如: what letters have you seen?

自制教具说明书

自制教具说明书 班级:10物本 姓名: 陈杨华 学号:100800005 一.教具名称:自制简易密度计 二.所需材料:矿泉水瓶、棒棒冰管、食盐、弹簧称,剪刀,胶带,纸片…… 三.教具原理:根据浮力公式g 排浮V F ρ=,排V 可认为是棒棒冰管进入水中的体 积,sh V =,即:hg F s ρ=浮,其中浮F 不变,s 不变,g 不变,则ρ与h 成反比,及我们可以在棒棒冰管上标上一定的刻度,将其换算成密度,这样,简易的密度就已经完成了。 四.制作方法及装置图: 1、将棒棒冰管从中间剪开,使用上半截。 2、将适量食盐倒入并加少量水。 3、将剩下的下半截底部剪下,套在上半截底部。3将矿泉水瓶剪成一个烧杯形,然后加水。 4、将棒棒冰管底部朝下,标记此时水面在管上的位置1h ,此即密度为1g/3cm 的位置。 5、用弹簧秤称水的质量1m ,记录下来,1m 可以作为液体体积。 6、加入食盐并搅拌,然后将棒棒冰管顶部朝下放入盐水中,记录此时位置为2h 。 7、称出盐水质量2m ,计算出盐水密度为1 2m m = 盐ρ。 8、用剪刀裁好纸条,记录两次水面位置,画刻度,根据2 1h -h l -= 水 盐ρρ。 9、将画好刻度的纸条粘贴在棒棒冰馆上,那么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完成了。

五.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包括遇到的困难、有什么技巧等等) 密度计容易倾斜,为了是其能够竖直的悬浮在液体中,我们可以往密度计中加入食盐,使其重心集中在顶部,已与保持稳定。 六.教学应用:(如果有的话,说明能用于什么学习内容的教学,以及如何教学) 1.可以用于学习测量液体密度的知识,通过展示实验,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到密度的测量方法。 2.还可以用于探究影响浮力的有关因素,通过实验,使学生来理解密度对浮力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自制教具评分标准:

自制教具说明

A B D C F E G H 于 波 自制教具说明书 凤州初级中学 于 波 角平分器 【制作方法】将4根两两相等的木条(或硬纸板)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如图1)。 【用途】在没有圆规和量角器的情况下,用来平分一个角。 【操作方法】调整角平分器将任意相等的两边紧贴角的两边放下,过角的顶点和角平分器的第四个顶点画一条射线即为角平分线(如图2) 图2

托柄 滑竿 定位标尺 滑槽 旋钮 图3 【数学原理】角平分器如图2放置时,两个三角形满足了SSS 全等,所以两个角必然相等,所以红线就是角平分线。 线段等分器 【基本构造】如图3 【用途】将一条线段任意等分(或找线段的任意等分点) 【操作方法】以三等分线段为例:将仪器滑竿的左端紧贴线段的左端点,用托柄将旋钮托到第3个刻度处,将定位标尺旋转过线段的右端点,拧紧旋钮,将旋钮滑动到第2个刻度处,在标尺和线段的交点处描点,再将旋钮滑动到第1个刻度处,同样的方法描点,即得到线段的两个三等分点。(如图4)其余等分法相同。 【数学原理】本仪器利用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圆周角定理演示仪 3等分点 3等分点 图4(3等分线段示意图) 滑板 卡槽

图6 A B D C F E G H 【基本构造】如图5 【用途】用来演示圆周角定理的 内容(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 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 相等)。通过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 发现规律,进而通过数学证明 得出圆周角定理。 【演示方法】将底板下端和A 点重合,滑动量角器中心在圆周上时,将棉线过B 点拉紧读出角度,旋转底板,同样方法读数,多次尝试,得出结论。弧AB 所对圆周角相等。(如图6) 圆心探测仪 【基本构造】如图7做两个丁字尺 (满足CD 垂直平分AB ,GH 垂直平 图5 A A B A B A B B

英语小教具制作

作品名称:魔力卡片变变变 设计思路: 1、颜色的教学贯穿着小学英语课本总共8册书的教学,出现的频率很高,而和颜色有关的英语教学内容也很多,如服装,水果等。 2、在教到服装这个单元时,我曾经把长裙,短裙,裤子等每样颜色的都剪了一件,很繁琐,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用白纸中间镂空做成各种衣服的形状,然后后面覆上不同颜色的卡纸,这样就可以剪一件,就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衣服了,这种方法很使用,在教水果等英语内容的时候都可以用上去。 3、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学生们都在用一种买来的板写字,黑色的笔写完字之后,可以用一块类似橡皮的海绵状物品擦掉,于是,我也把这种笔用在了我的教具设计上。 主要材料: 废旧的硬纸盒一个 彩色卡纸若干张 白色卡纸若干张 小夹子 白板笔一支 擦子一个 制作说明: 1、将废旧的硬纸盒裁成长方形形状,

在下面部分粘上一张外层光滑的白纸, 画出英语的四线格子。 2、将各色卡纸裁成一样大小,用小夹子固定在硬纸板上。 3、将白色卡纸镂空成自己想要的图形。然后用夹子固定在纸板上。 使用说明: 1、教师通过翻动各种颜色的卡纸,进行各种颜色单词的教学。适用范围:小学PEP教材三年级上册 Uint 3 Let’s paint有关颜色的教学。

使用说明: 2、教师把ball、crayon、balloon、flower等单词的镂空卡片夹上去,只要翻动彩色卡片,就可以改变物体的颜色。适用范围: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于ball的chant、各种颜色的crayon,balloon。

使用说明:3、将各种服装的镂空卡片放上去。 适用范围: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服装的教学。 使用说明:4.将各种水果的图片放上去。适用范围: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果的教学。

化学自制教具使用说明书稿件.doc

自制教具使用说明书 化学教研组

目录 一、细颈试管 (3) 二、分子运动演示实验 (5) 三、收缩式枕木 (6) 四、钟式氢气发生器 (7) 五、钟式乙炔发生器 (9) 六、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封闭式实验装置 (11) 七、氯气的漂白性探究实验装置 (13) 八、钠与水反应所得产物气体的检验装置 (16) 九、铜和浓硫酸反应装置改进 (18) 十、收缩式酒精灯 (20)

一 细颈试管 一、教具名称:细颈试管 二、制 作 人:王玉选 三、制作时间:2014年9月16日 三、用 途:做分子之间有间隙的实验 四、优 点: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现象直观明显。 五、制作方法: 用常见的试管(25*200)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 均匀受热,待快熔化时,用两手握住两头(即试管 口,试管底)均匀用力拉,待中间变为如图1所示 即可。注意:中间段要均匀,要比试管口径小。口 颈与颈颈比为3:1(如图1). 六、使用方法:先在试管里加适量水(加适量品红)使水呈红色,其量为下部容积的一半,再在上部加酒精到细颈口上端,塞上橡皮塞,反复颠倒数次,观察。

二 分子运动演示实验 一、名 称:分子运动演示实验 二、制 作 人:王玉选 三、制作时间:2014年9月21日 三、用 途:做分子运动实验 四、制作方法: 在铜丝上系上小棉花团,再把系上棉花 团的铜丝插入木方中即可(如图2)。 五、使用方法: 把装置放到实验桌上,并在棉花上滴上酚酞试液,移近浓氨水旁边的烧杯中,再在上面罩一个大烧杯,过一会观察 六、优 点:操作简单,现象直观,明显。

三收缩式枕木 一、教具名称:收缩式枕木 二、制作人:王玉选 三、制作时间:2014年10月27日 四、用途:垫酒精灯的高度。 五、制作方法: 取一块木板,把它削成上图所示的底座,然后用一带有螺丝的直径稍大的铁圆形筒套在底座上,最后把一个木质的托盘固定在铁圆形筒上方即可(如图3)。 六、使用方法:松开螺丝,根据需要调整高度再固定螺丝。 七、优点:使用方便,实用性高。

自制教具说明书1

自制教具说明书 班级: 09物本姓名:张丽平学号:090800077 一.教具名称:不反弹的小车 二.所需材料:纸盒子、四个大小一样圆形的盖子、两根一次性筷子、弹簧、小石块、双面胶、剪刀 三.教具原理:小车撞向墙壁时,接触墙壁的是小车,它因碰到墙壁而减速,而小石块由于惯性仍会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在小车与小石块之间就产生了摩擦,使运动能量转变为热能,缓冲了整个小车与墙壁的碰撞,所以小车可以成功地撞向墙壁,并且不反弹。 四.制作方法及装置图: 1.用剪刀在在纸盒上钻四个孔,两个在前,两个在后,并且分别在纸盒的两边。 2.用剪刀在四个瓶盖的正中间钻孔,是一次性筷子能插入洞中并且不会松动 3.把筷子穿过纸盒上的孔,使筷子和瓶盖组合成车轮,这样就组成了一辆小车, 调节好车身与轮子,使小车能顺利前进,并减掉多余的部分 4.在纸盒的前面钻一个小孔,使弹簧能够插进去并且稳定,调整好弹簧的位置 5.在小石块的一面贴上双面胶,确保小石块能够粘在小车上 五.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包括遇到的困难、有什么技巧等等) 1.钻孔要钻在瓶盖的正中间 2.筷子能插进孔里并固定 3.纸盒上的孔不能太小,否则会阻碍轮子转动 4.小石块不能太轻,而且两面要比较平整

5.两个轴承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要给石块滑动的距离 六.教学应用:(如果有的话,说明能用于什么学习内容的教学,以及如何教学)可用于高中物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教学。 评分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权重(%)评分科学性仪器制作原理是否科学,有无错误20 趣味性科学有趣,能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0 实用性简单教具说明大问题,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学 生难于理解的问题 20 取材取材容易,易于推广,贴近生活15 使用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见性好10 外观与制作工艺外观精美,赏心悦目,制作精良10 创新性是否原创 5 总分100

英语教具制作案例

英语教具制作案例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2 What’s your number? 教学案例 设计思路: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仅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的,更重要的是其“有效性”,所谓的“有效性”,我的简单概括即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就英语课程来说,它的“有效性”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效地运用教具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呈现导入情境、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具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娱乐性和拓展性将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紧紧地联系一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运用知识,针对三年级的教材,我设计了“会说话的牛奶盒”来进行What’s your number?的教学。 主要材料: 空牛奶盒两个剪刀双面胶彩色泡沫纸彩纸一大张彩笔若干马克笔小刀 制作说明: 1、选择大小合适的卡纸,用马克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Dino(只画头部也可以),用剪刀把Dino的图像轮廓剪下来。 2、用剪刀把Dino 的脸部中间,嘴巴上面从中间剪开,成为两半,并在每个半边粘上双面胶。

3、把空牛奶盒的一边从中间剪开,另一边不裁剪,把Dino上半部分贴在牛奶盒剪开的上部分,把Dino下半部分嘴巴贴在牛奶盒剪开的下部分,手在牛奶盒后面上下动,牛奶盒就能说话了。 4、做出两个这样“会说话”的牛奶盒。 5、用马克笔在彩色泡沫纸上画出有趣的数字形状,0、1、2、3、4、 5、6、7、8、9、10。 6、用剪刀沿着数字的轮廓剪下来。 使用说明: 1、在呈现数字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拿数字卡片进行示范带读,也可以用手在后面摆动牛奶盒,让牛奶盒张开嘴巴读单词,这样学生就跟着“牛奶盒”学单词,学生对数字读法的印象更深。还可以把卡片用作做游戏(比如:Quick Response,Ask and Answer等)的道具。 2、在教授课文句型时,教师可以用句型对牛奶盒发问“What’s your number?”然后教师摆动牛奶盒,回答“My number is seven.”学生跟牛奶盒读出句子“My number is seven.”。同样也可以先让牛奶盒提问“What’s your number?”,同学们回答。牛奶盒可以充当小老师,也可以充当学生。教师可以用手摆动两个牛奶盒,让两个牛奶盒进行对话,学生模仿,操练。 3、在课堂巩固环节中,学生可以两个一组上台拿这两个牛奶盒进行表演对话,表演课文的内容。

直观教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具是英语教与学的重要媒体,其主要作用是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是贯彻小学英语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之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证。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然而,他们却缺乏真正的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合,缺乏外语环境,这就难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运用直观教具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一种逼真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他们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直观教具能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准确,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从而产生运用英语的真实需要和激情,并得到一些促进真实交流的帮助,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有兴趣地参加课堂的交际活动。教师是否善于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直观教具,是当今衡量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的标准之一。 直观教具主要是用于课堂教学的视觉形象材料。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的阶段,他们对英语单词、句子等的掌握要依靠直观形象的帮助。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自制一些使用方便、能说明问题、有艺术性的教具,用以铺助教学。教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实物类包括食品、物品、玩具、模型等。实物的颜色、形状、大小、性质、容量、功能等,既可用来表达词汇的意思,又可用来讲练某些语法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讲授数量词、名词、介词等的用法及一般疑问、特殊疑问、选择疑问等各种句型的结构及表达的方法。例如: 1、a pen/two pen 2、a cup of tea/two bottles of milk 3、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able 。 /There are some pears in the basket。 4、Whant's on the table? -There's an apple on the table。

自制教具说明

D C E G H 于 波 自制教具说明书

凤州初级中学 于 波 角平分器 【制作方法】将4根两两相等的木条(或硬纸板)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如图1)。 【用途】在没有圆规和量角器的情况下,用来平分一个角。 【操作方法】调整角平分器将任意相等的两边紧贴角的两边放下,过角的顶点和角平分器的第四个顶点画一条射线即为角平分线(如图2) 【数学原理】角平分器如图2放置时,两个三角形满足了SSS 线段等分器 【基本构造】如图3 【用途】等分(或找线段的任意等分点) 【操作方法】以三等分线段为例:将仪器滑竿的左端紧贴线段的 图1 图2

左端点,用托柄将旋钮托到第3个刻度处,将定位标尺旋转过线段的右端点,拧紧旋钮,将旋钮滑动到第2个刻度处,在标尺与线段的交点处描点,再将旋钮滑动到第1个刻度处,同样的方法描点,即得到线段的两个三等分点。(如图4)其余等分法相同。 【数学原理】本仪器利用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圆周角定理演示仪 【基本构造】如图5 【用途】用来演示圆周角定理的 容(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 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 相等)。通过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 发现规律,进而通过数学证明 得出圆周角定理。 【演示方法】将底板下端与A 3等分点 3等分点 图4(3等分线段示意图) 图5 底板 卡槽 棉线 量角器

图6 C F G H 上时,将棉线过B 点拉紧读出角度,旋转底板,同样方法读数,多次尝试,得出结论。弧AB 所对圆周角相等。(如图6) 圆心探测仪 A A B A B A B B

图7 【基本构造】如图7做两个丁字尺 (满足CD 垂直平分AB ,GH 垂直平分EF,使两个尺子在交叉点处可以自由移动。 【用途】用来确定圆或弧的圆心。 【操作方法】如图8,调整两把尺子,使ABEF 的四点都在圆(或弧上时)两把尺子的交点即为圆心。 【数学原理】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 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必定是圆的圆心。

教具制作说明

一、学校名称:重庆市綦江区九龙小学 二、制作教师:吴路 三、教具名称:辘轳演示模型 四、教材实验分析: 湘教版《科学》(五上)轮轴、滑轮等实验,源于这两个探究型实验,因为需要探究,我不演示,安排好实验内容后,半数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等在那看,又等不耐烦,还有少部分学生只是觉得好玩,打扰了在努力实验的小组同学。 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花时间再让学生听一次实验原由、实验的目的,只能在黑板上出示个别注意事项,因为实验室无投影设备,吸引不了学生注意力,实验中途声音噪杂,学生各自“有事做”不宜打断,自己也忙于帮助解决个别小组的特殊困难。但半数学生还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走到探究轨道上,这需要他们快速了解一系列的准备知识与排除盲点。所以我就想到用此模型让一部分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验获得知识,让这些后进生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反复实验就能看明白原由。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辘轳在生活中对人们的用途,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旋转的辘轳、不断变化的绳索和小桶,会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测量(计数)、记录、比较,使学生感到操作带来的成就感,在操作中与伙伴密切合作,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五、适用教材年级与课题: 五年级探究性实验(例如:制作辘轳提重物实验) 六、材料、工具与制作: 1.材料:废弃木头若干、木工板若干、螺丝钉若干、筷子24支、铁丝50厘米、水管50厘米、pvc板10*30厘米。 2、工具:电钻、射钉枪、锯、抛光机、螺丝刀、、三个钻头(6-8-10)、剪刀、520胶水、线2米。 3.制作过程: 首先测量,做初步设计,然后集中设备材料,找废旧木工板,再像木工师傅一样边量边做,锯、抛光、钻洞,上螺丝……再打磨、刻字。 七、教具功能:

自制教具说明书

自制教具说明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自制教具说明书 单位东阿县大李联合校教师李存锋 一、教具名称:“菠萝”手工笔筒模型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变废为宝》一课,课本中利用八幅范例作品来启发学生,联系周边可以搜集到的各种废旧物品、材料,通过自己的创意设 计,把它们变成可以利用的手工艺品和装饰品等,课本范例作品有限,我做这 个模型,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动手制作欲望,达到引导、开拓学生眼界和示 范演示的教学初衷。 三、材料与制作: 1.材料: 废旧书本(约50多张,同等大小的,纸张与课本纸厚度相当,不要太薄)、卡片纸或较厚的纸一张。 2.工具: 小刀,圆规,剪刀,胶水或胶棒。 2.制作过程: (1)把书本拆开,每张以长的中线为折叠线,反复折叠三次,把一张纸叠成厚厚的八份小的长方形。如下图:

1、2、3,均为沿着双箭头长方形长的中线进行折叠。 (2)用小刀将这八份小长方形纸裁剪开。 (3)把每一个裁剪开的小长方形按照下面步骤进行折叠,做出有两个 小插孔 的三角形。 (4)用同类方法大量折叠三角形,然后将两个折好的三角形并在一起, 将另一个三角形插在中间。

(5)不断插接到50个三角形左右,连接成环形作为底座。在底座的外延,再不断添加三角形,将第三个三角形插在两个并排的三角形的中间位置。插到四五层左右,即可翻转向上插接,到一定高度即完成。 (6)用圆规估测出笔筒底座的半径,在选好的卡片纸或硬纸上画圆裁剪下来用胶水或胶棒粘贴在笔筒底座上,笔筒制作完成。 3.完成图。 四、教具使用说明: 1、将菠萝手工笔筒模型进行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和 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 2、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叠纸插接的方法和规律。 五、效果分析 菠萝笔筒模型样式新颖,构思巧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动手操作欲望。 笔筒模型可以弥补课堂屏显图片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循环展示让学生近距离和多角度的了解菠萝笔筒的结构和表现原理,更直观,生动。 菠萝笔筒取材非常容易,实用性强,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长期保存性。 通过本模型的教学应用,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使其实用价值得 到了一定的推广。 大李小学自制教具标签

幼儿园教师自制教玩具获奖作品

xx 市幼儿园教师自制教玩具获奖作品 一等奖作品:神奇的大象城堡 制作方法及使用说明:该操作台设立1、2、3、4 共四个游戏台面,每个台面主要各有两种玩法。利用随处可见的奶瓶、纸盒、塑料管、竹节等作为材料。(玩法及功能附后) 台顶游戏:风车转转 玩法:幼儿用嘴吹动风车,风车会转动功能:感受风车转动与风的关系,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台面一游戏: 1、音乐跷跷板玩法:在大象脸的一面幼儿可玩音乐跷跷板游戏,先取滚珠一粒放入金色的管子,滚珠顺管滚下碰撞跷跷板后拉动线端音乐响起。功能:通过有趣的滚珠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滚动、惯性、重力牵引的科学原理。 2、颜色套圈玩法:按奶瓶的颜色选择相应色彩的套圈进行投掷游戏功能:培养幼儿的色彩感觉及手眼协调能力 台面二游戏 1、图形宝宝回家玩法:幼儿根据纸盒上的图形,找出与之对应的图形投入盒内。功能:通过有趣的图形投放游戏加深幼儿对形体的认识。 2、竹筒音柱玩法:用铁棒敲击或划拨竹节的侧面,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可进行音乐伴奏,同时还可引导幼儿进行高矮的辨别。功能:培养幼儿听音能力及目测能力 台面三游戏 1、蒙眼摸物玩法:打开盒门,幼儿闭着眼睛触摸盒内的物品,猜猜摸到的是什么图形或东西,另外还可拨动盒门上的时钟指针玩认识时间游戏功能:培养幼儿的触摸感觉及加深幼儿对时间的认识 2、按数套圈玩法:根据奶瓶盖子上的数字或点数取出相应的圈子套入奶瓶。功能:培养幼儿的数概念及动作协调能力。 台面四游戏 1、小小故事家玩法:幼儿可用奶瓶娃娃或动物等语言讲述表演故事。功能:体验讲述的乐趣,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

2、数字钓鱼玩法:鱼身上有算式,幼儿根据钓起的算式计算功能:体验探索的乐趣,培养幼儿数概念。 一等奖作品: 神奇的小屋 一、制作说明:所选择的制作材料是泡沫、卡纸、大头针等把废旧泡沫进行裁减,用大头针进行连接成一个小屋,再用各种色纸进行装饰。此玩具的教育价值在于让幼儿在数学游戏屋中,复习10 以内的加减法,触摸和认识几何图形,认识时间、认识序数。从而积累数学经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专心、耐心等品质,促进幼儿逻辑能力、想像力、理解力的发展。适合3—6 岁的幼儿进行操作。 二、玩法说明: 1、图形宝宝找家:让幼儿按形状把不同图形的宝宝送进相应形状的图形小屋,进行图形分类练习。 2、帮小白兔找家:在小白兔回家的路中出很多10 以内数的加减运算题目(由于是活动卡纸,教师可根据所授内容随时更换题目)让幼儿复习10 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时钟:在花盘中剪贴出钟面,指针可以转动,方便幼儿认识时间。如:一个幼儿出示图片,另一个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相应的拨钟或根据钟表所指示的点数,让幼儿说出是几点钟或根据说出的钟点让另一个幼儿相应拨出钟点。 4、数学游戏插插插:在屋顶的上面设计数学游戏插插插,可以让幼儿随意插上数字卡片(也可以任意更换其中一个数字)让幼儿复习10 以内的加减。: 5、找家(认识序数) (1)请幼儿根据楼成单元插上门牌号。 (2)请幼儿根据门牌号找家 (3)请幼儿根据小动物背面的门牌号找到相应的家。

自制教具说明书

自制教具说明书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自制教具说明书 单位东阿县大李联合校教师李存锋 一、教具名称:“菠萝”手工笔筒模型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变废为宝》一课,课本中利用八幅范例作品来启发学生,联系周边可以搜集到的各种废旧物品、材料,通过自己的创意设 计,把它们变成可以利用的手工艺品和装饰品等,课本范例作品有限,我做这 个模型,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动手制作欲望,达到引导、开拓学生眼界和示 范演示的教学初衷。 三、材料与制作: 1.材料: 废旧书本(约50多张,同等大小的,纸张与课本纸厚度相当,不要太薄)、卡片纸或较厚的纸一张。 2.工具: 小刀,圆规,剪刀,胶水或胶棒。 2.制作过程: (1)把书本拆开,每张以长的中线为折叠线,反复折叠三次,把一张纸叠成厚厚的八份小的长方形。如下图:

1、2、3,均为沿着双箭头长方形长的中线进行折叠。 (2)用小刀将这八份小长方形纸裁剪开。 (3)把每一个裁剪开的小长方形按照下面步骤进行折叠,做出有两个 小插孔 的三角形。 (4)用同类方法大量折叠三角形,然后将两个折好的三角形并在一起, 将另一个三角形插在中间。

(5)不断插接到50个三角形左右,连接成环形作为底座。在底座的外延,再不断添加三角形,将第三个三角形插在两个并排的三角形的中间位置。插到四五层左右,即可翻转向上插接,到一定高度即完成。 (6)用圆规估测出笔筒底座的半径,在选好的卡片纸或硬纸上画圆裁剪下来用胶水或胶棒粘贴在笔筒底座上,笔筒制作完成。 3.完成图。 四、教具使用说明: 1、将菠萝手工笔筒模型进行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和 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 2、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叠纸插接的方法和规律。 五、效果分析 菠萝笔筒模型样式新颖,构思巧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动手操作欲望。 笔筒模型可以弥补课堂屏显图片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循环展示让学生近距离和多角度的了解菠萝笔筒的结构和表现原理,更直观,生动。 菠萝笔筒取材非常容易,实用性强,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长期保存性。 通过本模型的教学应用,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使其实用价值得 到了一定的推广。 大李小学自制教具标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