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探讨与实践
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技术与实践范文

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技术与实践范文摘要:随着煤矿生产的不断发展,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成为煤矿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本文从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煤矿企业的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技术;实践一、引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现场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和稳定。
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技术与实践是指对综采工作面现场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以达到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生产质量的目的。
本文将从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入手,分析现阶段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二、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1. 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的概念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是指对煤矿综采工作面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监督的活动,从而确保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和稳定运行。
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包括对生产设备、人员、物资、环境等方面的管理。
2. 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的作用(1)确保安全生产综采工作面现场是煤矿中最危险、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安全生产是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
(2)提高生产效率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措施,可以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保障生产质量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其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发展。
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3. 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是煤矿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不等长综采工作面对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顶底板煤层 岩石名称 厚度 , m
老 顶
岩性特征
直接顶 粉细砂岩互层 3 . 灰 白色 , 22 O 成分石英 、 长石 、 多薄层状
l 伪顶
细砂岩
08 . 4
灰色 , 上部含炭质 , 破碎。
1 8 1 1 采工 作面 生产技 术及 地质 条件 O 8综
11 生产 技 术条 件 .
l 直接底 粉细砂岩互层 O l - 8
}老 底
顺槽时 , 由于工程处五台湾矿采空 区不详 , 并在掘进至 2 0 5 m时 , 煤壁出现渗水现象 , 开始 采用边探边掘 , 在掘进至距盘 区回风巷 4 9m时 ,通 过探 孔工 作面迎头前方 2 6 3 m与工程处五台湾矿采 空区探通 ,右帮与巷道走向成 1。 7角在 3.m处与工程处五台湾 1 3 矿采空 区探通。同时机掘二队掘进轨道顺槽距盘区刚风巷 17 4 m。
1 4 0辅助盘区 8 0 8 层 1 l 1 工作 面原设计走 向长度设计 77 1 6 m, 倾斜长度 10m。见图 1皮带顺槽 ( 1 1 ) 5 , 2 0 8 由机 掘一 队掘进 , 轨道顺槽( 11 ) 5 0 8 由机掘二 队掘进 , 该面 由于南 部受工程处 五台 湾矿采空 区以及 采空区积水的影响 ,积水 已升到本煤层上部 8
度 1 2i。 3 n
3 不等长 工作 面支 架安 装数 量及对 接 方案 比较
一
1 3—
维普资讯
李
福: 不等长综采工作面对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对接 , 对接后 中部槽 和架 间间隙适中。 在距小面推进至距大面 1 5 m范围内定点控制 , 通过适 当调机头或机尾的方法保证 9 号端 1 头支架与 9 2号支架 间距控制在 1 .m~1 之问 。 5 .m 7 42 不等长面对接步骤 . 小 面推进到对接停采线位置时 ,与大面稳设的 1 2个支架调
综采工作面成功对接技术

:+
;十
送 机对 接 ,以此 解 决 受上 述 断 层 影 响
问题。
一
棚 的 支 护 强 度
要 方 法 是 增 加 单 体
+
支柱数量 和单 体支柱 穿铁 鞋 ) ,确 保
3 #、2 1 3 #支 架 不 被 压 死 ;生 产 单 位 工
+
、
工作 面概 况
+
“
程 技 术 人 员 每 天 测 量 3 # 3 #两架 支 、2 l
短 工作 面倾 斜 长 度 ,待 工 作 面 回采 到
切 眼 二 位 置 时 进 行 液 压 支 架 和 刮 板 输
, } : . t , r 十
十 ,+ 十 : {
十 . . :十 : 十 , 十
并 根 据 超 前 压 力 情 况 及 时 加 强 工 字 钢
.. 十 . t : + : + ; ; 十 ; : T 十 ; ● : , ;
T:+
总 厚 11 22 .~ .m
均 18 )煤 层 倾 角 .m , +
、 : .
6 ~ 0 均 8 )老 顶 为 中细 砂 岩 , 。 1。 。。 厚 46 8056 .~ ./.m;直 接 顶 为 砂 质 泥 岩 、 泥 岩 及 1- 1 3煤 , 06 7144 直 接 底 厚 .~ . .m; / 为 泥 岩 、 质 泥 岩 及 1— 炭 1 1煤 , 20 厚 .~
+
+
缘暴星作面感助 接蒎
当 刮 板 输 送 机 有 上 窜 下 滑 趋 势 时 ,工 作 面 必 须 及 时 调 整 支 架 方 向 或
住 要 以调 整 刮 板 输 送 机 机 头 超 前 机 尾 距 离 来 控 制 刮 板 输 送 机 不上窜下滑 机 头超 前 机 尾 距 离 为 主 ) 。
浅谈综采对拉工作面生产技术实践

浅谈综采对拉工作面生产技术实践摘要: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综采工作面对拉布置是完全有可能的,与布置成两个工作面相比,可以减少掘进工作面,多回收煤炭资源,降低了万吨掘进率,减少了综采工作面安装撤除的次数,能创下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矿区的综采工作面布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蒋庄煤矿南十一采区3上1105外面的对拉布置,既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又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产高效,为以后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对拉布置;安全高效生产1工作面概况该工作面回采的煤层为山西组3上煤层,总体呈现单斜构造,其煤岩层产状为:走向NE~SE,倾向:SE~SW,倾角2°~14°,平均8°。
煤层在面内内赋存稳定,煤层厚度在3.0~4.0m之间,平均煤厚3.64m,为厚煤层,煤层可采指数为1,变异系数为8,为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发育,煤体结构属于原生结构煤。
工作面基本顶为细砂岩,厚度为7.85~12.15m,灰色,薄层状,细粒砂状结构,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少量其它暗色矿物,圆状,分选性好,裂隙较发育,不均一,f=6~8;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度为0.79~1.70m,黑色,砂泥质结构,参差状断口,下部含少量植物叶部化石碎屑,裂隙较发育,不均一,f=4~6;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度为1.95~2.95m,黑色,砂泥质结构,参差状断口,半坚硬,较完整,裂隙较发育,不均一,f=4~6;基本底为中砂岩,厚度为14.60~21.70m,灰白色,以石英为主,含白云母碎片,次圆状,分选好,钙质胶结,裂隙较发育,不均一,f=6~8。
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一次采全高,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
2综采工作面对拉工作面布置的优势工作面对拉布置共用一条中间巷,减化了生产系统,它减少了设备的占用台数,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降低万吨掘进率,具有小投入、多产出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综采生产能力强的特点,从而为实现高产高效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
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

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一矿马民生张健徐世良范平内容提要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的研究和在一矿的实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此技术可提高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的回收率,促进矿井的高产高效建设。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对接切眼伪倾斜由于受井田设计或地质条件的限制,部分工作面的布置不是标准矩形,而是采用刀把式布置。
还有一些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为躲避断层,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资源回收率,需要局部跳眼搬家。
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刀把式工作面在切眼内安装好设备后,在对接切眼内将支架安设好。
而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局部跳眼搬家时,回出的支架直接安装到对接切眼内。
为了行人方便和安全,对接切眼内运输机槽一般不提前铺设。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实现回采工作面和预备工作面切眼的对接。
而综采工作面对接的难点就在于综采液压支架的对接,其技术关键是对接后两组支架的间距不能过大,更不能出现工作面支架走到对接切眼支架的后面,那就意味着对接工作失败。
因此如何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正确对接,就成为一项研究课题。
一矿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多个综采工作面的对接,以戊8-9—21191工作面对接为实例介绍如下。
1 工作面概况1.1 地质条件戊8-9—21191工作面位于戊一采区东翼,西与戊一采区沿煤层皮带及轨道下山相连,东至十矿边界,南与戊8-9—21171工作面采空区相邻,北为尚未开采的戊8-9—21211工作面。
工作面走向长度1988m,倾斜长度179.2m,采高2.8m,煤层倾角3°。
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43~1.32m3/min,最大涌水量0.5m3/min。
直接顶为0~10m厚的砂岩及砂质泥岩,老顶为10~26m厚的砂岩,周期来压步距为30~40m。
直接底为4~16m 砂质泥岩,老底为10~20m厚的砂岩。
工作面内有断层10条,其中5号断层落差8m,对回采有严重影响,回采至此需要跳眼,见图1。
图1 戊8-9—21191工作面示意图1.2 工作面主要设备配置该面共安设120组QY200—14/31型液压支架,运输机为SGZ —764/400型,采煤机为MG—200W型。
整合矿井综采工作面生产衔接技术实践

.
同煤集 团临汾宏大锦程煤业有 限公 司的前身 为山西 l 临汾后沟煤矿 有 限公司, 是大 同煤矿集 团有限责任公 司经过整合后 的一座矿井 , 由于 该 矿井是从 原来 的小 煤窑基 础上整 合后 的企业 , 无论是 巷道条件 还是 安全 条件等, 基础都 比较差, 存在着先天不 足的问题, 根本无法适 应当前 现代 化煤炭生 产形势 的需要 , 而且像其 它所有 的矿 井一样, 生产任 矿井 务 比较大, 以如果 不能实现工作 面的顺利衔接, 么完成 既定的各项 所 那 生产指标, 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 以要想 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所 就必须 采 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多措并举, 才能保证预期 目标的实现。 锦程煤业 有 限公 司原 采 8 0 2 12 工作 面 , 工作面 剩余可采 走 向长 该 度 2 m 接替面 1 2 工作面正在 掘进施 工 , 0 , 04 剩余工程量 8 0 距正常接 0 m, 替 时间晚 3 个月 , 因此无法正 常实现生产接替 , 了缓解 综采接替 紧张 为 局面 , 0 0 9 1 2 1 年 月 0日临汾宏大公司有关领 导与该 公司技术人员 经过 现场考 察研究 决定 ,0 2 12 回采 工作 面采完后 , 以尚有剩余煤 量 的原 先 801 1 1 炮采 工作 面作为接 替工作 面进行 开采 , 为过渡 阶段 , 8 0 2 作 待 1 2 工作面掘 出以后 , 再按照正常部署接替 。 281 1 炮 采 工 作 面 概 况 . O1 该工作 面长 7 m( 7 巷道 中至 中) 于 20 年上半年采 用悬移式 支架 , 08 进行炮采 ,0 8 2 0 年下半年 因工作 面底板松软 , 涌水量大等诸多原因而被 迫停采 , 之后 对该工作 面进行 了封密 。该面剩余 走 向长度 2 0 , 7 m 由于 工作 面内部炮采 原因形成 多条空巷 和小 面积采空 区 , 如果上综 采可采 长度 只剩 10 可采储量 37 吨 , 照规划设计为长壁后退式 综合机 2 m, .万 按 械化放顶煤开采 。 21 作 面 位 置 .工 80 1 1 1 工作面位 于井 田中北部 , 西部 、 北部为采空 区, 东部为采空残 采 区, 残采 区内有 部分煤 量 尚未 回采 , 南部为盘区巷道。 22 层 厚 度及 产 状 -煤 该 工作面布置在 1# 0 煤层 中, 煤层厚 度为 32 34 上覆 2 、# .m一 .m, # 9 煤 层 , 中 9 煤层 为实煤 区 ( 厚 1 m一 .m)2 煤 层大部 分采 空( 其 # 煤 . 1 0 3 ,# 煤厚 08 09 ,# 与 l)层层 间距为 1 m,# 与9 层层 间距 约为 8m, .m一 . m)9 层 【 # . 2层 0 # 0 l # 层倾 角 0 6 。 o煤 — 。 23 文 地 质 .水 由于 2 煤 层 已经 采 空多 年 , # 预计 有积 水 , 水量 不 清, 带巷 向里 皮 20 6 m处有一 断层 , 断层 落差 18 回风巷未见断层 。 . m,
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实践

外切眼
中间巷
内切眼
18105工作面 回风巷
图 1 18105 综采工作面布置示意图
2 工作面对接关键技术 工作面对接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接基准线的确定
和对接支架方位的合理确定遥 一是工作面对接基准 线的合理确定是支架能够顺利完成对接的保证袁 为 了方便内外两切眼支架对接袁 首先在外切眼内安装 60 台袁 分别编号 105耀165 号架袁 第 61 台支架 渊104 号支架冤 安装在外切眼前端曰 当工作面内切眼逐渐 推至外切眼位置时袁 为保证 104 号支架能够顺利安 装袁 要求 103 号支架与 105 号支架侧向位置保持在
回采工作面倾斜长度不同的影响袁 巷道分别布置运 输巷尧 回风巷和中间巷三条袁 其走向长度分别为 720.5 m袁 396.5 m 和 645.6 m袁 内切眼采长 212 m袁 外切眼采长为 83 m袁 切眼在对接形成后总长度为 295 m遥 工作面顶板条件较好袁 直接顶均厚为 3.6 m 的粉砂岩袁 粉砂岩层理发育袁 岩性坚固曰 基本顶均 厚为 7.5 m 的粗粒砂岩袁 粗粒砂岩呈厚层状分布袁 以石英和长石为主袁 致密性程度较高遥
在工作面布置和掘进过程中袁 常会受到井田保 护煤柱尧 断层尧 陷落柱尧 破碎带等特殊情况的限 制袁 本着尽可能回收煤炭资源的角度考虑袁 往往将 工作面布置为具有内外两个切眼的非标准矩形工作
. A面ll[1-3]遥Ri这g样ht袁s在R工es作e面rv推e进d.过程中只有实现内外工
作面的无缝对接袁 才能保证工作面回采的连续性遥 实践认为袁 工作面对接实现的关键在于保证对接处 的支架和对应的运输机槽能够对接成功袁 若两台支 架出现彼此错位或者间距过大时袁 则不仅难以实现 运输机的有效对接袁 同时也容易造成内外两切眼内 支架不在一条直线上[4]遥 本文就以 18105 工作面为 研究对象袁 进行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研究袁 以期为 相似工作面回采提供经验遥 1 18105 工作面概况
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

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杏花煤矿东三28#是条带采块,工作面为里、外两切眼布置。
133综采队在回采过程中,采取可靠的技术手段及现场管理,利用综采设备,成功的进行了工作面对接工作,为综采工作面对接提供丁借鉴经验。
标签对接工艺;基准线;综采前言采煤在布置工作面过程中,由于受工作面及地质变化影响,经常会出现两切眼布置的格局,综采工作面由于受以上因素影响,在回采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工作面对接工作,影响正常回采,致使采面无法正常生产,造成损失,133综采队于2007年12月初成功的进行了工作面对接,在工作面对接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工作面概况本工作面是杏花矿东三28#层条带采块,地质构造复杂,由于受地质变化影响,送准备巷道时工作面形成了外切、里切两个切眼的格局,外切眼长102 m,里切眼长100 m。
两开切眼相距367 m,煤层倾角13°,纯煤厚度1.25 m。
直接顶为8.4 m中细砂岩,底板为1.5 m细砂岩,采用倾斜长臂后退式采煤(仰采),采高1.5m。
二、工作面设备选型及安装为达到高产高效,根据以往回采28#煤经验,工作面采用BY32000.7/1.8型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工作面采用MG250/560—WD型采煤机,SGB—730/320—W型刮板机,外切需设液压支架68部,中部槽68节,里切眼需设支架67部,中部槽67节。
三、技术管理1、为保证外切、里切眼工作面在到达对接置时顺利对接,里切工作面运输机上机尾能够与外切眼刮板机对接,外切眼第一部支架安设在下部与煤壁平行出处,待里切眼推进至距里切眼相差一个循环(0.8 m)时停采,卸下刮板机头及大槽、二槽、三槽运到外切眼上部指定位置与运输机进行对接,同时将事先准备好的3片中部槽依次进行对接。
工作面回采时运输大巷铺设SCQ转载机1台,移动变电站安设在下运输大巷中。
2、由于里切眼工作面是逐渐推进到达里切眼工作面的对接位置,为了能够确保达到对接尺寸要求,在运输大巷及上巷由地测科及技术室准确测出方位线,作为外切、里切对接基准线,以运输大巷及上巷测点为准向外垂直每10m做一标记以利于工作面回采中掌握,运输大巷及上巷的控制基准线每2天核对一次,以防止受采动影响出现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拉 硬拽 。 42 踹 架子安 全技术 措施 .
23 对接 地点 的 支护 .
里 工作 面上 口超 前 支护一 直 打到外 面煤 壁 ;外 工 作面 绞车 窝加 强支 护 ,下 口抬 棚下 至少 打三排 柱 加 强支 护 。里工 作 面 回采 至支 架前 梁端 与 上面支 架
3 工 作 面 对 接
31 面 溜 对接 .
压单体柱支液压支架掩护梁稳固地点。水柱要打在 实茬底上 ,水柱上端与支架支点垫好小板防滑 ,并 用 1 号双股铅丝拴牢固定 ,防止倒柱 ,操作人员 2
距离 水柱不 小 于 60m,避开 水柱 的弹射方 向。 .
里采面回采至支架前梁端与外采面支架前梁端
1 工作 面 概 况
开滦 吕家坨矿业公 司 59 44工作面位于 一 0 80m 四采区( ) 里 ,为该区域九煤层第一个 回采工作面 , 以 F 断层为界 ,断层外为九煤层 ,断层里为八煤 8
强支护 。里轨道巷 长 2 1 m,锚 网支护 ,规格 3 . 0 m x2 外 轨 道 巷 长 30m,其 中 ,锚 网 支 护 . m。 4 6 39m,规格 4 2 ,由于巷道 变形较 大 , 3 . m× . m 5 4 锚 网巷道 局部 用 霄 钢棚 子对 巷道 进行 了加 强支 护 。 外切眼长 2 ,锚 网支护 ,规格 6 2 0m .m× .m,里 0 4 切眼长 8 1 m,锚网支护 ,规格 6 m× .m。 . 0 2 4 59 44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 化
况使 用 D Z系列 液压 单体 柱踹架 子 连接 十字 头 。
控制采面设备的下滑上移量 ,可以说不太现实。
21 对 接前 支 架位 置 的控制 .
因该 工 作 面里 轨 道 巷 长 2 因此 ,在 开 始 1 m,
回采后要及时标定支架对接控制线 。该控制线按照 里采面上 口第 一组架子 ( 7 ) 5 组 上侧护与外采面
( 1) 由于 工作 面 旋转 ,使 液压 支 架 不 能保 持 垂直 工作 面顶底板 及运 输机 ,而 液压 支架 与运输 机 是用销 子连 接 ,其 摆动 角度 收到 限制 ,因此 ,必须 及 时用 支 架 侧 护 板 、调 架 缸及 液 压 单 体 柱 调 整 支
插割 煤 方 式 ,即 以短刀 保 “ 旋转 ” ,以长 刀顺 直 工 作 面 ,为 调架 和 运输 创 造 了 条件 。实行 了 “ 四六 ”
采面主进液 、主 回液管,将里采面主进液 、主回液 系统与外采面支架供液系统连接好。通知液泵司机 开液压泵 ,缓慢打开高压截止阀。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 ,工作面推进 至对 接位置 后 ,5 组、5 组支架 间隙 15Y ,不影响外采面 7 8 4 l 1n l 支架连接十字头。如果 5 组、5 组支架间隙较大 7 8 影 响 外采 面支架 连接 十字 头时 ,应根 据 现场 实际 情
层 。该 工作 面煤 层厚 度 1 ~ . m,平 均 1 . 21 5 . m, 9 煤层倾角 1 。~l。 ,平均 l。 。煤层 直接顶为 1 3 2
粉 砂 岩 ,厚 40 .0m,深 灰 色 ,岩 性 均 匀 ,水 平 层
理 ,夹薄层细砂岩条带 ,较破碎 ,Ⅱ 类中等稳定顶 板 。老顶 为粉砂岩 ,厚 3 0m,深灰色 ,岩性 均 . 7
地点后再进行踹架子操作。 ( )支架踹到位后 ,升起支架 ,单体液压支 3
柱取 出 ,然 后恢 复采 面多 功能 灯并 通知 相关 人员 。
5 组支架拉到位置后 ,及时停液泵 ,将高压 7 管路截至阀要关好。待高压管腔压力释放后 , 拆里
5 结语
( 下转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4页)
1 4
前梁端对齐后 ,贴煤壁使用 3 × . 1 01 .I 01 1× . I 0T I 81 " 6T I 方木和 D Z系列单体柱一梁三柱打板加强支护。如
煤 壁有 片帮 趋 势 ,及 时在帮 柱上 挂笆 帘护 帮 。
( )使 用 D 1 Z系列液 压单 体柱 踹 架子 时 ,要 4 人 以上配合 操 作 ,用 采 面多功 能灯 闭锁 面 溜 ,将 一 棵单 体液压 支 柱支液 压支 架前 梁稳 固地 点 ,一棵 液
fu ehnzd og a iig ae u m . y ca i nw lm nn c el l f
MA0 Bi — a n yn
般综采工作面是在开切眼后把液压支架全部 安装完毕后进行生产的 ,如果遇到断层或者特殊地
一
质条件 时 ,工作面 的布置可 能与常规矩 形布置不 同 ,而是采用刀把式布置 。当里面回采至外面切眼 时,将里外面液压支架及运输设备进行对接 。在工 作面对接过程 中,由于转载机和端头支架的位置 已 经确定 ,外面 ( 待对接 ) 切眼支架无法调动 ,这就 只能在对接前有计划调整 、控制回采面内的支架和 采面刮板输送机的相对移动 ,顺利实现工作面成功 对接 ,如果控制不好 ,就会增大工作量和不安全 因
对齐后 _ +清理对接点上下 1 5 m范围 _ 拆面溜机 + 尾 ( 上机头 ) 并上运至上小面机头位置 _ 安对接 ÷ 点普通 中部槽 接面溜底链 下牵对接面溜 组
装面溜机尾 ( 上机头 ) 接面溜上链 倒 电缆 _ 工作面试车。 32 液压 支架 对接 .
( )做好截人工作 ,所踹架子上下 5 2 组支架 范围内不得有与踹架子无关人员。待人员躲至安全
21 年第 3 01 期
i
河 北 煤 炭
■蠢
亩 J l鼍垦
:
研 ; 已
一
综采工作面 对接技术探讨与实 践
毛 宾彦
( 开滦能源化 工股份有 限公 司 吕家坨矿业分公司 ,河北 唐 l 0 3 0 ) j J 6 17
摘 要 :综采工作面 的对接关键是对接 间隙大小的控制。文章 以开滦 吕家坨矿 59 4 4工作面 为例 ,阐述 了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面溜的对接方法及措施 ,为综采工作面的对接提供 了成
通中间槽拉到位 ,也可 以使用 J H一8 T绞车挂专用 平轮 打 角迁 移 溜槽 到位 。J H一8 车 使 用 1. T绞 55
ml 丝绳 ,稳好 绞 车 ,绳 道 内严禁 站人 。 i钢 l
和支架的下滑 、上窜量 ,如有变化 , 应及时根据具 体情况调整 ,保证 按对接控制线推进 。机尾 的采 高 、面溜的坡度进行严密控制。保持支架与面溜垂 直 ,控 制好 采 高 ,面溜 不上飘 下 扎保证 平 直 。根 据 外工作面面溜坡度 ,确定里工作面面溜的上调、下 卧量 ,调整好对接点的回采层位 ,保证里外面对接 时角度的一致性 。确保对接时不出现明显高差及坡
采煤法 ,全部垮落 法处理采 空 区。采 用 M T G Y一 50 0 型双滚筒采煤机落煤 、装煤 ,采面采用 S Z一 G
70 30 3 / 2 型刮板输送机运煤 ,采用及 时支护方式 , 安装 Z 30 Y 60一l / 8 1 2 型液压支架 7 组 , 中里切 1 其
匀 ,水平层理 ,夹薄层细砂岩条带 ,较破碎 ,Ⅱ 级 有周 期 来压 顶板 。 该工作面在掘进切眼后 ,因地质条件复杂,工 作 面上 口在 改 台棚 时发 生摧 垮性 冒顶事故 ,由于受 地质构造影响 ,59 工作面回采初期呈刀把形状 , 44 工作面巷道布置如 图 1 所示 。
3 。 的斜 角 。 —5
工作制 ,即两班 回采 ,一班调整支架 ,一班检修 。 为防止刮板机下滑 ,给运输和支护造成困难 , 工作 面移 溜 总是从 下往 上进 行 ,并在 溜子 上支设 斜 向上
的戗 柱 。另外 , 由于 _ 作 面铺设 有前 、后 两部刮 板 T
机 ,在 工作 面旋 转推进 中 ,后部 刮板 机机 头亦在 以 工作 面前 刮板 机 头为 “ 圆心”旋 转 ,因此要 适 时地 调整 工作 面 机头 支护 ,保证 运输 畅通 。
眼安装 5 组 , 7 外切眼安装 1 4组待对接 。
2 对接前 的准备
综采工作面对接主要是在对接地点有效支护 的 前提下 ,考虑液压支架和采 面运输机 的对接。对接
1 2
河 北 煤 炭
21 年第 3 01 期
是否成功及对接效率的关键是对对接间隙大小的控 制 ,间隙过大将造成调整困难 ,不能算成功对接 。 无间隙对接虽为理想 ,但要在详细安排 的同时精细
图 1 44 5 9 工作 面巷道布置示意
胶带巷长 4 4 2 m,其 中 ,锚 网支护 4 9 0 m,规 格 4 2 。由于巷道变形较大 ,锚网巷道大 .mx .m 5 4
部 分 区域 用 30方 木 或 竹 钢棚 子对 巷 道进 行 了 加 .
素 ,影 响工作面的回采生产。
22 对接 前面 溜位 置 的控 制 .
4 对接 时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41 对接 面溜 安全技 术措 施 . ( ) 清 卧 时 ,人员 进 入煤 壁 侧 要 提前 察 看 好 1 煤壁情 况 ,有 隐患先 行排 除 。 ( 2)加 普 通 中间槽 时 ,可 以使 用 千倍 拉 将 普
在 里工 作 面 回采 推进 过 程 中 ,要 随时 观测 面溜
架 ,使其尽量垂直工作面运输机 。 ( 2)实际回采时 ,如果工作面支架始终垂直 于工作面运输机必将出现前窜后退现象 ,支架对运 输机推力的部分分力 ,形成围绕旋转圆心的向心力 而促使运输机向机尾移动 , 甚至出现挤架情况。为
解决 这一 问题 ,采 取 以下措施 : 支架 调 向 时 ,不 能过 于垂 直 运 输 机 ,而 预 留
下 口安 装第 一 组 架 子 ( 5 第 8组 ) 侧 护 的距 离 控 下
制在 30 50ln 0 ~ 0 l,在里轨道巷顶板及里轨道巷待 n 对 接 的 5 组 支 架 上做 出 明显 标记 。严 格按 要 求 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