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新技术助推“智慧三夏”现代化农机挑起大梁

(3) 猪肥杷技。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 施肥应尽量采用播种施肥和追肥两次施入法,以
共同关注
FOCUS
“在夏收中,我们应用了一批先进的机械设备, 大大提高了粮食收割效率,一台机器一天能收割 300至400亩地。先进农机的应用,减少了跑粮率, 节本增效成效明显。”沈兴新说。
收割机机手沈海新是个土生土长的邓州人,打 小就跟着父母在地里干农活。“有了大机具,跟小 时候的夏收早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农机都有空调, 还是自动挡的,驾乘也很舒适,关键是收割的小麦 还特别干净。”沈海新说。
X共同关注
y FOCUS
新技术助推“智慧三夏”现價化农机 挑起大梁
艮即报_i>,•产::^^i =,
一、 机声隆隆,夏收正酣 5月下旬以来,黄淮海小麦主产区由南向北梯 次进入集中收获期,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 机收全面展开。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消息,全国将 投入1650万台各类农机,充分保障夏收夏种顺利 进行,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超过60万台,参与跨 区机收的机具约25万台,预计今年冬小麦机收率、 夏玉米机播率分别达到97%、94%以上。 在如今的“三夏”大忙中,机械化收割、农机 新技术的使用,帮助农民告别了传统的手工劳作, 新技术、新装备正在助力夏收夏种夏管的高效快速 推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 机械化流程环环相扣 6月2日,在河南省邓州市龙堰乡申庄村的一 片麦田里,看不见多少人,只有机器声此起彼伏地 轰鸣,小麦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精量播种机等农 机先后上阵。 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从田地的那头开了过来, 不过半个小时,就收割完了这片150亩地的麦田, 脱粒后的麦子,立即输送到等在田边的运输车上, 接着就是去杂、烘干和装仓。田地里,还有一台打 捆机正在捡拾头天收割过的麦田,打包成一个个结 实的麦秸捆,并运出农田。随后,一台加装了北斗 导航系统的精量播种机跟了上来,将玉米种子播下。
农业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农业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1. 引言农业,咱们每个人的饭碗,不说您也知道。
可现在科技飞速发展,农民伯伯也开始和高科技“攀亲戚”了。
要是您听到“农业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估计脑海里会闪过数不清的问号。
别急,咱们慢慢聊聊这其中的奥秘。
2. 为何要“信息化”与“智能化”?2.1 农业的潜力首先,您想想,咱们中国的土地那么广阔,种地的人也不少,但生产力还是有点滞后。
传统的耕作方法就像是拿着老古董打天下,能行,但让人想偷懒就没戏。
而“信息化”和“智能化”就是帮助咱们像开了挂一样,提升产量,让种地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2.2 节约成本,更好收益再说了,使用智慧农业,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咱们不再是盲目撒种、浇水了,而是根据土壤的状况、气候的变化,精准操作。
这就像是点了外卖,不用跑腿儿,直接送到家,省时省力,心情也倍儿爽。
3. 实际应用情况3.1 智能化机械让农活轻松看看现在的农业机械,哎呀,不得了!那些智能拖拉机、无人机,全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您可能觉得它们是“花架子”,但实际上,它们就像是农田里的“超级英雄”。
比如说,智能拖拉机可以自动导航,轻松识别土壤情况,根本不用农民大老远跟着。
简直是“懒人福音”啊,有木有!3.2 数据化管理助力决策再来谈谈信息化管理。
现在不少农场都在用的大数据、云计算,甚至是物联网,真是让人惊叹。
咱们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情况,根本不用为干旱、虫害等问题发愁。
数据化管理就像有了个“千里眼”,时刻盯着每一寸土地,一旦发现异常,立马就能采取措施,省得等到情况严重时再去后悔。
4. 农民伯伯的转型4.1 学习新技能当然,科技进步了,咱们农民也得跟上步伐,哦哟,您说的对,这可不是让农民伯伯闲着。
其实,他们现在也 Enrollment(报名参加)课程,学习如何操作这些高科技设备。
这样的转型,真是“华丽转身”,从传统农民摇身一变,成了“高科技农民”。
试想一下,谁能想到农田里也能看到“高精尖”设备跟着农民一起蹦迪呢?4.2 未来的设想那么,未来的农业会是怎样的图景呢?或许咱们会经常听到无人机在空中飞翔,装载着种子,喷洒着农药。
农业行业农业机械化工作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机械化工作方案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改善农民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为了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意识
1. 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宣传报道。
2. 组织农业机械化知识培训,提升农民农业机械化技能水平。
3. 增设农机展览会,展示最新农业机械设备,吸引农民参观学习。
二、优化农业机械装备,提高生产效率
1. 鼓励农民购买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2. 支持建设现代化农机站点,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
3. 推广农机联合作业模式,实现农机资源共享,提高作业效率。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1. 设立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加强农业机械化统筹协调工作。
2. 制定农业机械化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农业机械化管理行为。
3. 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1.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鼓励农业机械化企业加强科研合作,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3. 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最新技术的示范和指导。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全面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正文结束】。
农业工程农机装备与农业智能化技术

农业工程农机装备与农业智能化技术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
然而,由于人工劳动力短缺、农业效益低下等问题,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农业工程农机装备以及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引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探讨农业工程农机装备与农业智能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农业工程农机装备的现状和应用1.1 农业工程的定义和价值农业工程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和工程原理,通过机械装备来改善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领域。
农业工程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工程农机装备的应用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业工作开始由人力转向农机操作。
传统的农业耕种、种植、收割等工作都可以通过农业机械来完成。
例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械装备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1.3 农业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成效农业工程技术不仅包括农机装备,还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创新和应用。
例如,农业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属于农业工程的范畴。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增强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农业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成效显著。
2. 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1 农业智能化的概念和特点农业智能化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来改进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手段。
通过传感器、无人机、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智能化技术的特点是高效、精准、节约资源,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2 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农业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广泛。
例如,在种植业领域,农业无人机可以通过航拍图像和遥感数据分析,提供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情况的实时监测报告,帮助农民制定科学合理的作物管理方案。
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自动化技术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技术。
在农业机械领域,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机械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完成各种作业任务,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传感器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农业机械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和机械工作状态的参数信息。
例如,在精准灌溉系统中,土壤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土壤的湿度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阈值和算法,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实现精准灌溉,既节约用水又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收割机上安装的产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的产量,并将数据绘制成产量分布图,为后续的农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农业机械中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为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计算机还可以实现对农业机械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例如,通过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农业机械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和路径规划,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
在大型农场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多台农业机械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
控制技术是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业的关键。
常见的控制技术包括电气控制、液压控制和气动控制等。
例如,在自动驾驶的拖拉机中,通过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拖拉机的速度、方向和作业深度的精确控制,保证作业质量和稳定性。
新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

新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农业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新农业是指利用高科技手段改进传统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一种农业形态。
技术创新是推动新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
一、智能农业的技术创新智能农业是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模式。
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和喷洒农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农药使用量。
农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和环境参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二、精准农业的技术创新精准农业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农田进行分区处理,实现农业精准施肥、精确灌溉等管理模式。
通过精确诊断土壤养分和水分状况,科学调整农作物的施肥和灌溉量,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资源浪费。
此外,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农田的植被信息和气象变化,帮助农民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技术创新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作物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耐旱能力,降低对农药和化肥的需求。
同时,利用追溯系统和区块链技术,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进行全面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可追溯。
四、农产品加工的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
技术创新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和营养价值。
同时,利用高压处理、低温技术等新的加工方法,可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口感和营养成分。
五、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智能化农机的出现,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 引言1.1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概述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技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装备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玉米种植、收割、加工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力投入,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概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通过机械化操作,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作业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作业质量,减少生产损耗。
由于机械操作更加精准和高效,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产品质量。
机械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稳定性。
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技术,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降低生产风险,增加稳定性。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概述是指通过机械装备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玉米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不断推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玉米产品的需求,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 正文2.1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性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使用各种机械化设备和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传统的农业劳动力大多青壮年农民,但由于城市化和农民流失等原因,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日益严重,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通过精准施肥、喷药、播种等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2.2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
简析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创新措施

简析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创新措施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创新措施可分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方面。
技术创新方面,农业机械推广可采取以下措施:1. 新技术引进: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推广智能化农业机械,如无人机、智能化农机等,用于农田管理、作物病虫害监测等工作,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
2. 技术改良:对传统的农业机械进行改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农业需求。
研发小型、轻便的农业机械,解决山区或小型农场面临的作业难题。
3. 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广自动化农业机械设备,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推广自动收获机、自动播种机等,提高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效率。
4. 农业机械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开展培训活动,教育农民正确使用和保养农业机械,减少损坏和故障发生。
管理创新方面,农业机械推广可采取以下措施:1. 政策扶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农业机械购置的优惠政策,降低购置成本。
提供农机购置补贴和贷款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
2. 农民合作社建设:组织农民合作社,集中统一管理和使用农业机械。
通过合作社的集中采购和统一管理,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效益。
3. 农业机械服务网点建设:建设农业机械服务网点,提供农民所需的农机维修、配件供应等服务,并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修能力。
4. 农业机械租赁制度:推广农业机械租赁制度,降低农民的农机使用成本。
通过农机租赁,农民可以按需使用农机,减少农机闲置率。
5. 农业机械保险制度:建立农业机械保险制度,为农民的农机提供保险保障,减轻农民的风险。
对农机意外损坏、盗窃等进行保险赔偿,增强农民对农机的安全感。
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创新措施旨在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农业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1农业机械化工程
2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3农业水土工程
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
5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工程
6农产品收获后处理技术
2、我国古农具的种类有哪些?按耕整地、播种、收割、场上作业、排灌、谷物加工分别举例说明。
如耒耜、铫、钱、锸、锄、耨、镰、连枷、石磨、桔槔等
3、记载我国古农具的著名农书有哪些?
《物原》、《世本》《吕氏春秋.任地》《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物种起源》
4、美国工程院评选的20世纪20项工程技术是什么?
一、电气化。二、汽车。三、飞机。四、自来水。五、电子技术。六、无线电和电视。七、农业机
械化。八、计算机。九、电话。十、空调制冷技术。十一、高速公路。十二、航天技术。十三、因
特网。十四、成像技术。十五、家用电器。十六、保健技术。十七、石油化工。十八、激光和光纤。
十九、核技术。二十、高性能材料。
1什么是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二者是什么关系?
农业机械化是用各种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装备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实
现农业生产工具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领域科技进步与组织结构更新的过程,是农业技术、生产装备和手段现代化、
农业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现代化及农村城镇化的综合体现。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二
者是密不可分的。
2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技术?
目标目标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作业量达到全国农田总量的70%,耕
地、播种和收获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85%、60%和50%,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粮食增长和农业
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到30%,农业机械化的数量与品种满足率大于90%,质量和技术达到发达
国家20世纪90年代末期水平
2方向和技术:
1)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农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物质装备。如
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及生态农业技术等。
2)为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物质装备。如节水灌溉、高效低污
染农药、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
3)为增加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供技术物质装备。如节能排灌技术、农产品烘干与储藏技术
等。
3按发展阶段分我国农业机械化分为几个时期?
(一)国家经营为主时期
(二)集体经营为主时期
(三)户营为主时期
4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
1)劳动生产率 2)土地生产率 3)农产品商品率
6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与技术体系?
节水灌溉机械化模式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业节水措施等关系
密切,它既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又有其相似的一面,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必须因地制宜,
指导各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按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条件、节水农业的发
展途径等划分区域。如东北山丘平原区、黄淮海山地平原区、内蒙古草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
江淮山丘平原区、川陕山丘盆地区、东南沿海区、云贵高原区、西北内陆区,分区采取不同节
水灌溉模式与技术。
7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加快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一是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没有真正的解放。
二是农机经营管理形式不明确。
三是全省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四是现行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受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冲击。
五是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尚未形成。
六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是难点中的难点。
1简述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畜力农业机械化。
• 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拖拉机取代畜力
• 1945年以后:向广度和更高水平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等全面实现机械化
2电子学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领域
• 1提高机器作业的技术性能:过程监视、控制、诊断、通信。
• 2实现节本增效和环境友好的农作:节约化肥、农药、水资源和燃料消耗,降低作业成本,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水体、动植物所遭受的污染。
• 3过程的精确操作:及时获取过程信息,使农业机械操作能精确执行过程控制指令。
• 4改善劳动者的操作条件:良好的人机接口,操作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
• 5发展基子卫星定位系统的农机作业田间导航、定位变量作业的智能控制农业机械,实现农
场管理信息系统与田间移动作业机械间的无线通信与机群调度,支持农田作业的科学管理决
策等
3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 1由小麦生产机械化转向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
• 2在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逐步转向经济作物和牧草生产机械化;
• 3在发展产中机械化的同时进一步向产前、产后延伸,重点开发产前种子加工、产后农产品
加工增值和农业废弃物加工利用的工程技术;
• 4由狭义的种植业工程技术研发向农林牧副渔广义的农业工程技术研发拓展;
• 5由生产建设为主转向生产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并重;
• 6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发展,加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液压技术、航空技术、光机电一
体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农业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研究,提高农业装备的技术含
量、性能和质量,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4“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 农业机械总量稳定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到2005年,农业机械总动
力达6.2亿千瓦左右,比2000年增长18%左右;加大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大中型拖
拉机、小型拖拉机分别比2000年增长32%、22%左右,大中拖机具配套比、小拖机具配套
比分别提高到1∶2以上和1∶1.7左右;联合收获机、农用排灌动力机械、节水灌溉类机械、
机动植保机械、牧草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分别增长43%、23%、45%、36%、120%、83%
左右。
• 1什么是保护性耕作?其关键技术是什么?
•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即在一季作物之
后地表残茬覆盖至少为30%,使土壤侵蚀控制约在50%的耕作和种植体系,主要用农药来控
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
• 四项关键技术组成:①免耕播种技术,②秸秆残茬处理技术,③杂草控制技术,④深松技术。
• 2为什么要实施保护性耕作?
• 1.保护性耕作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生物与工程技术。
• 2.我国应加快保护性耕作实施进程。
• 3.进入新世纪,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国家农业跨越计划和成果转化项目。
• 4.实施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是由我省旱地农业的生产和环境条件决定的。
• 5.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得,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
并举,增产和增收双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兼顾,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步的重要措
施。
• 3加拿大保护性耕作主要类型与技术体系
• 1加拿大保护性耕作主要类型:
• 1)条耕
• 2)垄耕
• 3)穴播
• 4)冬前条耕
• 2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体系
• 1)土壤状况分析
• 2)残茬覆盖
• 3)免耕播种机械
• 4)杂草防治
• 5)病虫害防治
• 6)肥料应用
• 7)轮作技术
• 8)覆盖作物
• 9)品种选用
• 4从耕作角度出发如何防治沙漠化
• 1、推广免耕法
• 2、种植牧草、保护草原。
• 3、扩大冬小麦面积。
• 4、建立风障。
• 5、解决农村能源。
• 6、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植被行为。
• 5发展生态农业综合治理沙漠化土地的主要技术措施
• 1、基本技术
• (1)推广免耕法。
• (2)做好草原建设,灌草结合,人工种草、划区围栏、封育保护结合。
• (3)调整畜群结构,改变饲养方式,大力推广舍饲养殖。
• (4)开发农村能源,把对植被的破坏减少到零。
• 2、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 (5)青贮技术。
• (6)沼气技术。
• 3、节约资源技术
• (7)滴灌技术。
• (8)精确施肥技术。
• 4、农牧民增收技术
• (9)大棚种植技术。
• (10)人工种植甘草技术。
• (11)食用菌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