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艺术风格研究

康定斯基艺术风格研究
康定斯基艺术风格研究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即兴二十八号》1912年,布面油画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高原画廊] [日期:08-10-07] [热度:91] 康定斯基《即兴二十八号》1912年,布面油画 111.4x162.1厘米,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藏 康定斯基的许多画,都被冠以音乐的标题,如“即兴”、“抒情”,等等。仅以“即兴”为题的作品就有三十五幅之多,都被一一地编号。这些作品,起初还较为写实,到后来,则愈加变得简约和抽象。最终在画中仅留有几根主要线条,而客观内容的描述则被全然地抛弃。康定斯基认为,绘画与音乐具有相通性。他常常把绘画用音乐的术语来描述。他曾形象地用乐曲的弹奏来比喻画家的创作:“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仿佛绷紧着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意按动着各个琴键,以激起心灵的和谐的震动。”康定斯基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他曾经将他自己早年的一幅描绘莫斯科暮色的画,用诗一般的语言形容成交响乐: “太阳将整个莫斯科融为一体,它象一支狂欢的大号,使人整个身心、灵魂为之震颤。……它只不过是这部交响乐中使每一种色彩达到最最强烈程度的最后一个音符而已,不过它确实迫使莫斯科象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重复地奏出最强的音节。粉红色、淡紫色、黄色、白色、蓝色、淡黄绿色、火红的房屋和教堂——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独立的歌——令人心醉的绿草、低声喃喃的树木和白雪,都随同成千个声音在歌唱,光秃秃的树枝奏出小快板,克里姆林宫那红红的、坚定庄严的围墙及上方精美的白色钟塔,象一声胜利的欢呼……。” 而当他后来在剧院听着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的时候,那乐曲的旋律,则又转化成这幅莫斯科暮色的画面上飞动的线条和璀璨的色彩: “对我来说,《罗恩格林》似乎是这个莫斯科的充分体现。小提琴,深沉的低音调,尤其是管弦乐器,那时在我看来都形象地层现了黄昏时分的冲突。我用心灵之眼去体会这色彩,粗野的、几乎着了魔似的线条在我的眼前飞舞。” 正是他的这种对音乐的敏感,使他总是把绘画和音乐相提并论。他认为,画家其实做着与音乐家同样的事情,他们都追求表现“内在精神”,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用的是视觉的语言,而后者则是用听觉的语言。他把绘画当作由各种视觉要素所构成的交响乐,称其为“色彩的大合唱”。他说:“绘画是不同世界雷鸣般的碰撞……。每一件作品的创造恰似宇宙的创造一样——通过各种乐器浑然一体的喧嚣所形成的有如洪水爆发的那种巨大声响,来创造一支交响乐,创造一支天球的音乐。”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素材.doc

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 在西方当代艺术时期中,出现了无数思潮跟流派,其中表现主义是20世纪重要的美术思潮。它是一种重视内在情感的表现与精神性存在,轻视客观物质再现的艺术风格。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一个注重内在精神的艺术家,他说:“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感情的母亲。内在因素,既感情,它必须存在的的;否则艺术作品就变成了赝品。内在因素决定作品的形式。”在西方艺术中,大多都是一种对描写对象的形象摹写,而忽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这是康定斯基一定要避免的事情。 康定斯基本是学经济与法律的,但却在30岁得时候爱上了绘画艺术,于是放弃自己的工作投身于艺术活动中,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与对自己的忠诚。在一边学美术的同时,一边关注着各种艺术运动的发展,并积极地思考探索着自己的艺术道路。他的前期大量作品中收到印象主义与野兽派的影响,比如说他的《蓝色骑士》与《马背上的情侣》,以鲜艳浓烈的色彩去勾勒画中的故事,叙述者童话般的故事。但是慢慢开始,他的作品在逐渐的演变成熟,慢慢的脱离客观物象,通过精神的触摸,运用简单的造型元素,抽象的表达艺术作品,所以他被称之为抽象艺术的鼻祖。 康定斯基不仅在艺术作品上有卓越的成就,在思想理论上也有深度研究与造诣。他的《论艺术中的精神》一文,是二十世纪影响广泛的艺术理论之一。在这本书里,康定斯基认为:内在因素决定艺术作品的形式,而内在因素即感情。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决定,是一书中唯一不变的法则。 在康定斯基的著作中,“精神”是他的论述主题,精神至上,用自己内在的需要去表达一个客观物象。他认为一切的艺术表现都是精神的客观反映,他的这一观点与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的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源一样,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的唯心主义。同时,他也深受德国学者沃格林(Wilhelm Worringer,1881~1965.)的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沃格林认为:制约所有艺术想象的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艺术意志”,每部艺术作品就起最内在的本质来看,都只有“艺术意志的客观化”。也许在康定斯基的思想中,“内在需要”是一种最贴近于人类的思想与需求,是人们最想要表达出来的艺术,一种最真实干净的艺术目的,而不是以实现它的形式为目的,并不是当你在参观画廊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看起来很唯美的画,你仔细观察画上的物象,然后觉得很喜欢,过了一段当你再一次记起这幅画时,你能记得是它画面上的客观物象,但似乎缺乏了更令人心动的内在思想,亦没有那最初的惊艳之美。因为在很多时候,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Кандинский,格里历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与彼埃·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康定斯基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毫无疑问,康定斯基是最著名的。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蓝骑士”。康定斯基的绘画售价曾近一千五百万美元。索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2人物简介 哥萨克士兵(油画)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3早年经历 1914年以前的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瓦西里·康定斯基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弓箭手图像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_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 ——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廖雨声 【摘要】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在他看来,通感是心灵作用下的感觉相通。艺术根源于人的心灵,因此,探索艺术中的通感问题自然成了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应有之义。康定斯基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建构一套抽象艺术的通感语言体系。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但是色彩、声音、线条、触觉等这些因素由于通感的存在而实现相互沟通,因此艺术之间的交融是可能的。康定斯基在通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未来艺术”观念。在现象学看来,灵与肉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地统一在身体——主体中,它先于主客的分裂。知觉是身体的本源性体验,感官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由于身体原初的统一性,通感就成了身体——主体的原初性体验。艺术所关注的就是这种原初性的通感体验,把这种原初状态仅仅理解为心灵的体验是不够的,因为体验根源于身体——主体与世界的相互交流。 【关键词】抽象艺术;通感;综合艺术;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现象学 所谓通感(Synaesthesia),指的是感觉之间的联接,即一种感觉能够触发另一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并不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沟通。在绘画中,画家借助于特定的艺术形式,能够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之外的感觉体验。通感问题是理解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艺术中的精神》等艺术理论著作中,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整体艺术”的观念。 一、心灵与通感 在康定斯基看来,通感的产生乃是由于心灵的敏锐。“高度敏感的人与其心灵是如此接近,其心灵自身是如此敏锐,以致任何味觉印象都能立刻传递到心灵,再由心灵传递给其他感官,比如眼睛。……敏感的人就像一把制作精良且究竟演奏的小提琴,其琴弓的每一次触碰,都能引起心灵的死死触动。”[1](P70)在高度敏感的人那里,也就是现代认知学科通感研 究中所谓的“通感者”,感觉与心灵 紧密相连,任何感觉都直接传递给心 灵,在心灵的作用下,产生其他的感 觉。可见强调心灵的作用是康定斯基 通感理论的基础。在心灵的作用下, “视觉不只是与味觉相谐,也与其他 感觉相谐。比如,从触觉方面来说, 我们形容颜色,常说‘粗糙’、‘尖锐’、 ‘平滑’、‘柔顺’,以至于人们看到 颜色,比如暗青、硌绿和深茜红,往 往有想去用手触摸的倾向。从触觉出 发,我们甚至把色彩区分为冷色和暖 色。同样地,某些颜色,如深茜红。 我们觉得柔软,而另一些颜色,如硌 绿、氧化青绿等,却显得坚硬,甚至 当它们从软管里挤出来,我们也觉得 ‘干巴巴’的。” [1](P71)康定斯基在 此注意到了日常用语中普遍的通感现 象,并且把这种现象与人的体验联系 在一起,虽然未深入,但其认识是比 较深刻的。 心灵是康定斯基关注的核心。 在他看来,当前的时代已经被物质 主义统治,“物质主义噩梦把人类生 活卷入邪恶无聊的玩乐旋涡”[1](P38), 心灵被物质的迷雾所遮蔽。要想“重 新摇响心灵之铃”,必须借助于艺术 这一手段,因为艺术关注于人的内 心驱力(inner necessity)和内在情 感。绘画中的任何一个色彩、一个 点、一条线、一个面,都在激荡着人 的心灵。“色彩直接作用于心灵。如 果说色彩是琴键的话,那么眼睛便是 音槌,心灵则是绷满丝弦的钢琴,而 艺术家便是那弹琴的巧手,经过一番 刻意敲弹,引来心灵的激荡。”[1](P72)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精心安排,使得 在欣赏者那里也取得共振。但是康定 斯基对传统的具象绘画非常不满意, 认为它已经被物质主义所侵蚀,被迫 在物质中寻找材料,把反映客体作为 自己的任务。因此,抽象艺术必须取 代具象艺术,把人的精神、心灵、内

康定斯基 《印象第3号》---通向抽象艺术的道路

康定斯基《印象第3号》---通向抽象艺术的道路 康定斯基《印象第3号》一通向抽象艺术的道路高阶秀尔著范钟鸣译 2011-02-18 13:48:03| 分类:看名画的眼睛| 标签:康定斯基作品印象绘画艺术|字号大中小订阅 康定斯基《印象·第3号》一一通向抽象艺术的道路 〔画布油画,95 x10 cm , 1908年作,慕尼黑市立兰巴赫美术馆藏〕 松明行列 要找出这幅画中的形象并不难。画面中央是一位骑着马的骑手。人和马的细部都被省略了,他们是以大胆的黑线勾勒出来的。马昂首直立,马背上人物的姿态也较明显,还有它们形体上的笔触和色彩都非常鲜明。这些形体、笔触和色彩加深了这幅画给观众的印象。 在人和马的背后是丰富多彩的街景。画面中央深处可以见到一座有山墙的神殿,在骑手的背后是一根高高突起的烟囱。画面左边,一堵白色的墙一直延伸到深处,墙边还

有两个人谈着话在散步。右边,马屁股的周围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上面飘着许多泡沫般的红色、橙色的圈。这幅画的另外一个题名是《松明行列》,也许这些圆圈正是人们手中执着的松明子吧。其实画上雕像般的人和马给整个画面带来了静止的感觉,而这些松明子却又赋予这静止的画面以活跃的气氛。 这些红色、橙色的松明子和背景上人物的红、黄、绿、蓝色的服装,这些斑斓的色彩,在粗浓黑线的支配下,闪烁着光彩。它们就象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一样,在暗淡、深沉之中表达了一种抒情性。马蒂斯《红色的室内景》一画上燃烧着的红色,会使人想起法国南部明亮阳光下水果的色彩,而康定斯基的红色却带有一种奇异的情调。 1908年慕尼黑是否真的有过“松明行列”或类似的活动我不知道。但也没有必要过于拘泥画的题名,因为康定斯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作品带有客观形象意义的题名,大都是在作品完成以后,根据对画面的联想而赋予。我们应该注意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1908 年,这是毕加索创作《亚威农少女》的第二年。就在这一年岁康定斯基经历了他改变二十世纪绘画发展方向的一次决定性的重要体验。 闪烁着光彩的美丽的绘画 关于这次重要体验,康定斯基在他自己的《回忆录》

康定斯基的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41888746.html, 康定斯基的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启示 作者:马金晶马雯娟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02期 [摘要]康定斯基是著名的现代抽象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他积极探索音乐与绘画的共性,强调艺术的整合;尊重学生的艺术原创力,强调艺术感觉与表现媒介的结合。从他的艺术教育思想出发。幼儿美术教育应体现综合的教育价值,实现幼儿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整合;注重幼儿的自我体验,尊重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康定斯基;艺术教育;幼儿美术教育 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作为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艺术家,他_生形成的艺术思想对现代艺术影响深远,而整理、挖掘其艺术教育思想对促进当前儿童美术教育改革也不无启示。 一、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与艺术教育理念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v)1866年出生于莫斯科,早年从事法律工作,后移居德国慕尼黑致力于绘画艺术。他先后发表了《艺术中的精神》《形式问题》《具体艺术》《点线面》等著作,宣扬抽象艺术思想理论。 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主要形成于他创办“青骑士(DerBlaue Reiter)”社和在包豪斯(Bauhaus)学院任教时期。康定斯基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不过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但人们又只有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而且,只有神学先知和真正的艺术家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那些长于表现技巧的艺术家则不能称作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欲望。他将自然主义的艺术、写实的艺术统称作“无目的的艺术”,只有抛开了物质重负、纯粹高贵的艺术精神才能最终到达艺术的顶峰。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与艺术教育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积极探索音乐与绘画的共性,强调艺术的整合

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2.4~1944.12.13)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 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z 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 康定斯基的艺术创作经历了早期的具象主义、中期的抽象表现主义、后期的几何抽象主义和晚期的将早期直觉式画风和几何抽象主义结合这四个阶段。

浅析康定斯基艺术作品中的形与色

色彩是键盘,双眼是音锤,而灵魂是拥有许多琴弦的钢琴。艺术家是演奏钢琴的双手,有目的地敲击键盘以引起灵魂的颤动。而绘画是由色彩、造型和线条所创造出来的音乐。 瓦西里 康定斯基出生于俄国,他是20世纪现代艺术界举足轻重的艺术大师和抽象艺术的先驱,也是抽象理论的建立者。他的作品是热抽象的代表,他认为抽象是一种精神,通过抽象使得内在精神得以实现。他的艺术理论对之后的艺术发展和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康定斯基最初并不画抽象画,但当他来到慕尼黑时,被这座城市所弥漫的新文化运动气息所吸引,开始踏上了艺术道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自己放倒的画所吸引,开始思考放倒了的画之所以发出美妙的光彩,是因为这幅画并不是表现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运用纯粹的形体和色彩造成的效果,形状越抽象,给人的感受越清晰、直接。从此,康定斯基的绘画不再描绘具体形象,而是运用点、线、面和色彩的外在形式,与音乐性相结合,实现内在精神和情感的传达。 在历经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等各个阶段的影响之后,康定斯基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蓝山,第八十四号》是康定斯基早期的绘画作品,以对色彩的感受为出发点展开创作,画面用红、黄、蓝三种色彩明亮的色块分割开,运用平涂的笔法表现山、人物、马、树的轮廓,用点彩的方法使画面充满装饰性,形成一幅运动的画面,充分体现了当时康定斯基受到高更的色彩和修拉的点彩主义的影响,也表现出康定斯基充满热情的心理活动。初看《构成第七号》,这幅画给人一种狂乱的感受,康定斯基在画面中运用红、黄、蓝、黑等颜色,加以重叠、交错、变化的图形,传达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使画面充满律动感,仿佛是一首奔放的音乐狂奏曲,体现出康定斯基在色彩和构图方面的张力。在这幅作品中,康定斯基将色彩和音乐相结合,通过不同色彩的运用和形体的协调,使画面体现节奏感,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代表作品之一《红黄蓝》中,他将明亮多样的色彩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画面左边用明亮的黄色细长线条以及房子、太阳等概括性图形相结合,背景用黄色、蓝色、紫色呼应,体现出一种欢快、轻松的感受。画面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圆圈、线条也相互呼应,使画面更加均衡,将抒情和几何抽象有机结合,引发人们的感受和思考。康定斯基将主观能动性融入自然环境,强调表现主观色彩,与事物本身的色彩变化分离,通过互补色的相互重叠、碰撞和协调,以及与线条的张力和轮廓线的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和谐,表现画家内心深处的感受,发展纯粹的绘画,与观者产生共鸣。 在俄国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下,康定斯基的绘画逐渐从自由抽象转向一种抽象的形式。他的作品《几个圆圈》使用黑色的背景,图形已经完全脱离了自然物象的原有形象和特定的绘画主题,通过许多有光边的透明、重叠的圆形与颜色、空间布局的搭配,表现画家的内心世界。在看似无序实际上精心布置的画面中,蓝色空心圆旁边围绕着数个大小不一的小圆,作为画面的中心,蓝色圆环与彩色圆形相协调,并通过两旁小圆向左上角和右下角延伸,使画面向外扩张,而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用一组简单圆形和复杂圆形组合,既和画面中心协调,又在整个画面中起到平衡作用。 康定斯基在德国的最后一段时间创作了《在褐色中展现》这幅画。画面中,一个人从褐色的屋里沿着台阶向外走去,门外出现明亮的光,通过色彩强烈对比,体现康定斯基当时摆脱困境、走向光明的感受和境遇。在表现形式方面,康定斯基用矩形、圆形、三角形表现画面,忽略了物体的具体形态,与明暗结合,强调情感的表达。 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选择一根线条、一个图形、一块颜色,都发自于心,因此都‘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的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在作品中,康定斯基使画面内容和形式服务于精神,忽略画面中物体远近、透视、深度等内容,他认为绘画已经进入画家内在意识构成的时代,并非是外在世界的印象,而是属于精神的时代,因此致力于表现对物体的精神感知如何进入人的内心。康定斯基在画面中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摆脱了对客观物象的依赖和视觉的感性享受,运用更加纯粹的形式,形成了新的画面效果。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2]陈天宇.感悟康定斯基的作品.才智,2011(12). [3]陈海兵.康定斯基作品中色彩的和谐.大众文艺,2013(5). [4]邹雪媞.浅议康定斯基作品《几个圆圈》与阿恩海姆视知觉力特点.大众文艺,2015(21). [5](俄)康定斯基.点线面.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编辑王旭 浅析康定斯基艺术作品中的形与色 □苗垣源 摘要:俄国画家瓦西里 康定斯基是20世纪现代艺术界举足轻重的艺术大师和抽象艺术的先驱。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抽象主义理论体系。解读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分析其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有助于了解康定斯基艺术作品中色彩和形式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康定斯基色彩形式内在精神 16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 摘要 康定斯基的作品以抽象绘画最为经典。通过点、线、面的运用,康定斯基在当中找到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绘画乐趣,并形成有别于人的理论体系。其实,无论怎样的流派和风格,其形成的过程是时代意识、人文环境的综合体现。在分析康定斯基的艺术中,我们找到属于他那段艺术史的依据。同时,展望未来,康定斯基的理论继续在我们的设计中,发挥无穷的魅力和作用。 关键词:康定斯基,理性,绘画,设计点线面理论 1866年12月4日一位著名的画家在出生了,他就是瓦西里·康定斯基。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康定斯基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20世纪是艺术精神的“分析时代”。在西方,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等流派的产生和更替波澜壮宽,而抽象主义是最能体现“分析时代”的精神。 20世纪的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出现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的影响,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关系密切。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使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促使人们用开放的态度对待艺术创新。当时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严重地动摇了一向视模仿自然为全部目的的绘画信念。在画家的作品中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反映,为了摆脱西方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这就出现了艺术精神“分析的时代”。而抽象派的前身是超现实主义,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1909年,他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康定斯基把他当年在俄国求学时,头脑里盘旋的一些思想加以条理化,一个严肃的学生,总是要把很多时间用在艺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上。他在马奈的绘画中,第一次觉察到物体的非物质化问题,并且不断地吸引着他。 1914年他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这幅《即兴》,已多少蕴含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读书报告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读书报告 瓦西里·康定斯基,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理论美术家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他于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一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 1926年康定斯基出版的《点,线到面》一书中,给组成作品要素的点、线、面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理性的下了一个绝对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指一个要素对另一个要素及对整体的关系。 (一)康定斯基关于点的理论 、点是“雄辩与沉默”。何以理解这话?举例说,一个点在一个空白的画面上,它是“雄辩”着自己的存在;要是点的数量增加了,这时的点在画面上不再是“雄辩”,而是“沉默”。点在数量上的改变,可以改变点的意向。当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改变会有这种变化,即便是点的大小、形状,同样使点的意向有所相应的改变。点的数量、大小与形状可以改变,所引起的内在声音也随之改变。如从颜色上说,把背景颜色与点的颜色进行对比或者调

和,改变点的大小,所体现的意向也不一样。几何学上的点是简洁的,绘画上的点在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通过绘画创作,点就有目的地激发人类的情感。 点是由于绘画工具表面最先的接触而形成的,通过这最初的接触,产生了最基础的面。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形状、方向、大小、位置、多少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点的外形是灵活的,有可视性,一旦物质化,点就必然被规定了大小、占据画面的位置。也就是说:点可以扩展,并形成面。康定斯基曾写道:“我用调色刀在画布上划成条状,画成点状的颜料,让它们尽可能自己表达出我要表达的东西。”点不断积聚在面上,强调了点的发展 过程。而在这过程中,点本身就阐释出它特有的性质。点只有张力而没有方向,无论是圆的点或者是方的点或者是其他形状的点,它的“张力”是向心的。康定斯基在1926年创作的油画《圆之舞》,是体现点的代表作。这幅画面由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圆点进行组合,叠置。每个圆点、每块颜色既在各自的位置上 发出自己的声音,又在相互的关系中制约与协调,给人感觉是画面构成了一曲主次分明的旋律。根据点的特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点本身的变化,而引起了与它相关的其它元素的改变呢?还是由于点相关的其它元素变化了,而改变点本身的改变呢?对于这个问题,康定斯基认为这取决于技法的表现,以及构图的需要。譬如说,在点的大小比例上的任何改变,它本身的“张力”就从中央扩展开,其结果就相对减弱了它的中心张力,这引

浅谈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语言及对中国意象油画的影响

浅谈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语言及对中国意象油画的影响 一.论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在中国当代油画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涌现出一大批以意象画抽象画为代表的艺术家。面对意象及抽象油画的不断更迭与创新,不少学院派学生乃至许多年轻艺术家如一叶小舟在艺术的海洋望不到灯塔的星光,随波浮沉。此论文通过对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的解读,以研究西方抽象绘画及中国当代写意油画发展道路及方向为主要目标。通过阐述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语言让我们的绘画道路更加明确,让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创作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抽象绘画是西方油画发展的必然趋势 抽象艺术是塞尚开创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最终目的,西方绘画经过了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及抽象表现主义之后最终走向了抽象主义绘画。抽象艺术真可称得上是二十世纪典型的艺术形式了,是西方现代主义史上最伟大的成果。 (二)对康定斯基绘画中的抽象语言解读 1.艺术的本质精神(本节简单概括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主要目的是引 出后部分对于绘画元素的论述) 他关注艺术家的真挚情感和生命了,提出内在需要的原则,认为形式都必须服从这种内在需要,否则艺术就没有了生命了,就变成了赝品,形式要传达精神,一切表现内在需要的形式都是美的, 2.绘画中点线面和颜色的理解应用(此部分为重点论述的部分会把画面 中的绘画元素点线面颜色等做重点的论述) 从抽象的角度对对点,线,面及颜色的功能做出了全面深刻的元素分析,对每一种绘画的元素都做内在和外在的分析。 3.关于画面的形式语言问题 形式语言是我们在绘画创作中应掌握的根本:形式语言的构成要素是绘画表现的基础;绘画材质是绘画的载体;美的法则是应遵守的基本规律,我们应了解、明确和熟悉,并在实际绘画创作中能运用。 4.关于具体艺术的综述 (三)通过上述解读对中国意象油画的影响(本节内容为个人对此篇论文的引申部分,对于中西绘画的结合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毕业创作的帮助)论述中国绘画的意象表现之所在,通过对康定斯基绘画形式语言的了解展开对中国意象表现油画的分析,以中国意象画家吴冠中和华裔画家朱德群,赵无极为例。通过对康定斯基的分析结合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提出油画民族化的重要性。

论康定斯基抽象画的形成

论康定斯基抽象画的形成 摘要:绘画在今天所处的位置,让我们众多人感到迷茫。二十一世纪文化、艺术领域的变化及社会的发展迫使我们接受那些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所谓文化的“观念”与“态度”。事态发展最明显的变化趋向便是艺术的生活化,艺术的大众化,及艺术底线的弱化。众多人便开始了为时代艺术中的“先锋”而“先锋”。众多人便在精神文化的泛滥中而失去方向。在此并不绝对某个艺术家必须具备哲学家或者思想家的素质与头脑,但然起码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与生活的基奠。或许绘画在今天所处的位置,便是需要我们敞开自己的内心,打开自己的情感,在绘画中求得“存在”的意义。当然任何人都无法预言艺术这条路会向什么方向延伸,面对时代的迥异,或许我们该回头看看,感受我们曾经的大师。曾经的东西即使它很老,但那被肯定的光芒也定会照亮你前进中的路标。 关键词: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精神 引言: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是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至于想象就是对于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绘画犹如各种不同世界的大相撞,在相互的斗争中,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每一幅作品的起源如同宇宙的起源一样,是大灾难之后的一个产物。其结果如同在各种乐器的杂乱无章的噪声之中,提炼一部交响曲。创作出一幅作品,如同一个世界。 ――――康定斯基 一、现代主义――二十世纪的西方美术 十九世纪末在各种纷繁的文化思潮影响下,西方美术已经呈现出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这种矛盾和对抗的倾向。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在文学领域内也普遍泛滥起一股与传统彻底决裂的浪潮,在美术上也出现了各种主义和流派。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展现,物质结构和基本粒子学说,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一切令人眼界大开,引起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当然也必然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点。 就绘画方面来看,摄影术的发明使再现自然物象的任务从画家的手里转让给了照相机。二十世纪的理论认为:艺术家再也不能以模仿人所共知的自然造物的表面形状来引起人们的共鸣了,他必须深入到感情世界中去,像电影改变了舞台剧一样,摄影和印刷术也改变了绘画的面貌。 现代哲学思潮,尤其尼采、柏格森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佛罗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是现代艺术的主要思想之柱。在绘画艺术中,佛罗依德学说主张潜意识的表露中求得精神的平衡,从而引导艺术家把描写的对象转向精神世界的东西。他们把描绘艺术家的饿主观世界的艺术称为“内向的艺术”,而把过去那些描绘艺术家自身之外的世界的艺术称为“外向的艺术”资本主义生产使一切变成商品,艺术也不例外。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某些生产部门是敌对的,例如艺术和诗歌,就是如此”。艺术的商品化,是我们在研究西方世界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给艺术带来的刺激或作用,应当说是矛盾着的双重作用。 所有这一切,都给正在探索新形式的现代艺术家以莫大的鼓舞和深刻的启迪。所有这一切也证明了他们所探索的道路并不是孤寂而荒凉的。不论过去或现在,也不论在哪一块有人居住的大陆上,都有许许多多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普通人在这条路上走着,探索着,创造着。由于这些,现代艺术家终于抉择了自己的道路。现代艺术家是这样,康定斯基也是这样。康定斯基便是在这所有的一切中产生的。 二、画家诞生――康定斯基走过的路 瓦西里康定斯基,一个画家,一个有创造性的天才,一个抽象主义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从立体派,表现主义及整个现代绘画简史只要稍加以回顾,就能看到他对现代绘画史的贡献

论艺术的精神

《论艺术的精神》读后感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摘要:198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是查立译,腾守尧校对的,是李泽厚的美学译文丛书中的一册。此书收集了康定斯基的四篇论文,即:《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关于形式的问题》和《论具体艺术》其中,《论艺术的精神》与《点、线、面》是比较著名的,也是康氏的美学理论精华《论艺术的精神》素有“现代绘画的启示录”之称。本文是作者暑期读书计划中的一篇读书笔记。从《论艺术的精神》的总体架构、知识内容以及对设计的帮助上做出了一定的理解和自我诠释。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艺术完全由一个具有着亚裔血统欧洲人用“精神”的力量释放包围——艺术,在伟大的20世纪显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内在力量,被无数注重人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重新解读与创造。从这本书的总体风格来看,书中弥漫着沃林格尔对艺术表现的本质解释以及20世纪整个思想文化氛围下的尼采、叔本华等所提倡的自我意志的含混氤氲,这是把二元论作为世界观的典型体现,并且也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的思想源泉及理论基础。 自康德起,艺术就不断地寻找它自律的道路,像现代人寻找个人位置一样,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注重“写实”的探索之后,逐渐的开启了新的方法道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不但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20世纪,抽象主义作为主导艺术之一“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纪的面貌”(米歇尔.瑟夫)叔本华在《康的哲学批判》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可见世界幻觉的产物,是一种骗人的巫术,一种把视觉幻想和空间加以比较所产生的无根基、即无自身本质的外观,这个可见世界是一层环绕着人类意识的浑浊的迷雾,它是那种同时是错误和真实的东西,这种东西人们可以在说他不存在的同时说他是存在的。”康定斯基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巨变的背景之下,追求精神自由,强调内在力量的作用,成为了《论艺术的精神》的原动力与理论出发点。 第一篇论艺术的精神 论艺术的精神,是康定斯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这篇文章分为了概论与绘画两个部分。概论中用引言、运动、精神转折点与金字塔四个小部分解释了他对于艺术品、艺术家等的定义与互动把艺术的过程与变化归结到精神的作用并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展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概论 “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举,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他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艺术的原动力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中,灵魂与肉体紧密相连,它通过各种感觉媒介产生印象。演绎了欣赏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感情(艺术家的)——>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观赏者的)。在这里,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概念:艺术家的感情,感受1,艺术作品,感受2,观赏者感情。整个过程似乎揭示了作者的理论主旨:精神至尚。艺术品的形式应该“内在的,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的灵魂,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抽象的论述和高亢的基调铺垫了艺术精神的“运动”,精神生活所代表的“巨大的锐角三角形”,也许也是康定斯基绘画思维的产物,又也许是他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抽象主义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他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是现代艺术革命的先锋,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包豪斯学院最重要的"形式大师"之一。康定斯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在他的抽象艺术理论方面:《论艺术的精神》一书被誉为现代抽象艺术的"圣经"和"启示录",《点·线·面》被奉为"形式美学的名著"等等。它们对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设计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抽象艺术理论以"内在需要"为基本原则,其主要审美特征是"主体性"和"表现性"。目前,中国设计遭遇了"中国制造"的瓶颈,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困扰着设计界。人们掀起了重新审视、借鉴"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热潮。康定斯基作为"包豪斯"重要的一员,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值得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梳理。本文希望在对其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理论局限的探讨中抛砖引玉,为中国当代设计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思考。本文主要包含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说明。第一部分首先阐明本文与已有的康定斯基相关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本文是从绘画与设计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研究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其次,概述研究对象康定斯基的背景和主要艺术成就。第二部分分类详细介绍目前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他对现代绘画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方面,与本文

相近的专题研究比较薄弱。虽然还有一些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断颇有见地,但是常散见于设计类、美学类、设计美学类以及包豪斯丛书等著作之中。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俄罗斯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康定斯基的全面研究,西方一些国家也加大了对包豪斯学院进行研究和系统梳理的力度,其中对康定斯基与"包豪斯"及现代设计的关系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就国内研究成果而论,设计和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已然意识到了康定斯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相关专项、系统研究还有待加强。第三部分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阐述本文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第一章探讨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渊源。首先剖析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产生的文化艺术背景。俄罗斯文化艺术对康定斯基的精神滋养,启发着他的抽象艺术思维,成为他 的创作母题、形式和风格的重要源泉。西方现代绘画流变的冲击和积淀,引发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从内在精神到外在形式的全面革命,推动着他的艺术实现了由具象到抽象的本质跨越。文化审美的滋养是深入骨髓的,绘画流变的冲击则为他的抽象艺术变革积蓄着形式和精神的力量,它们的合力共同催生了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其次,挖掘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思想渊源。康德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观论、"自由"精神及其"理性神学"的思想,启迪着康定斯基关于艺术之"美"的"主体性"思考以及理性形式的思辨。黑格尔思想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理念"和"精神",被康定斯基发展成为"内在 精神"是艺术的灵魂所在的核心抽象艺术理念。尼采关于"意志主体"、"酒神精神"的思想以及社会巨变的预言,助推康定斯基艺术精神"主

浅析对抽象画的鉴赏

让视觉带动思维 ——浅析高中生对抽象画的鉴赏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中,有对抽象画的欣赏课程,看“懂”,还是看“不懂”?这并不重要,用直觉感受就是了,有感受就是能看懂,当然感受如何因人而异,这自觉感受才是对绘画的最好诠释。我们需要转变思想,用合适的方法打开思想之窗,让抽象画的视觉冲击带动我们的思想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关键词】抽象感受想象心灵震撼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位母亲因幼儿园过早地教孩子认字母,而削弱了儿童对图形的想象力,思想被套上枷锁,于是把幼儿园告上法庭并赢了官司。我们都希望让自己的思维更开阔,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学习,接受各种媒体信息,受各种的培训等等,尽管也像儿童认字母一样学会了一些东西,但也不免会被套上思维的枷锁,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变得模式化、程式化。我们的视觉所感受的东西是有他的独特性的,我们不要丢掉视觉感受这一宝贵财富,就让抽象画的视觉冲击带动我们的思想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一、审美观念的转变 高中美术教学中,有对抽象画的欣赏课程,在欣赏抽象绘画作品时,学生普遍提出一个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看不懂?难以理解和

接受!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有个人在听外国音乐,这时候来了一个朋友,听音乐的人问刚来的朋友:“喜欢听吗?”对方不加思索地回答:“不愿意听,听不懂歌词”。这样的人的确不少,好象歌词是重要的,而忽略了对音乐的直觉感受。音乐的欣赏不在于歌词,而是在于种朦胧抽象的直觉感受。而绘画中画面对人视觉的直觉感受也像音乐对人听觉的直觉感受相近,可是人们对绘画中的直觉感受,却没放在第一位。一看画就要弄懂画中的故事情节,似乎知道了画中的故事就是会欣赏了这幅画,而忽略了画最重要是的“画面给人视觉冲击带来的直观感受”。 看“懂”,还是看“不懂”?这并不重要,用直觉感受就是了,有感受就是能看懂,当然感受如何因人而异,这自觉感受才是对绘画的最好诠释。 在欣赏抽象思维系列作品时,就摆脱了已有知识的束缚,画面给人的感受是全新的,这全新的内容不带有任何我们现有世界认识的痕迹,让人看到的画面就像新生婴儿看到的全新陌生的世界一样。画面里没有任何具象的物体,画的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可能都不是,只是表现了非物质的物质。画面里没有任何具体的图形,是球体、长方体、还是组合形体?都不是,只是表现了非形态的形态。 学生要了解抽象艺术正需要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使自己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也转变自己固有的传统审美观,用心感受抽象作品的精神内涵,以全面认识和理解抽象美术。 二、抽象美术的特点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读书笔记 《艺术中的精神》是康定斯基第一本系统阐发他的抽象艺术主张的理论著作。在本书里,他采取身心二次论的观点,沿用通神学者的说法,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有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具备这种才能,是因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绝少有人觉察的“心灵震荡”,“是一种包藏在自然形势下的心灵的特殊状态”。 第二章、运动 康定斯基认为,精神世界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并将它用水平线分割成不等的若干部分。顶上为最窄小的部分,越低的部分越宽,面积越大。 三角形每一层都有艺术家,三角形中越大部分(即越低的部分),理解这类艺术家的人就越多。而最顶端经常站立着一个人。他欢快的眼光是他内心忧伤的标记,甚至那些在感情上和他接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他。人们骂他是骗子、疯子。究竟需要多少时间,三角形的较大部分才能上升到那一个人曾站过的那个顶点呢? 第六章、形式的和色彩的语言 形式是对内在内容的表述 1、在任何情况下 2、形式就其狭义的含义讲是把一个平面与另外一个加以界定 3、任何外表下面都必定隐盖着内在内容 4、每一种形式也就有其内在内容 所以,形式是对内在内容的表述 形式问题 不应在形式之中寻求(物质主义)绝对 1、形式是相对的,经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幻 2、形式不过是此时精神呈现、呼唤的必要手段而已 3、精神的呼唤是形势的灵魂 4、精神的呼唤使形式获得了生命,且由内而外地发生作用 5、形式只是内在内容的外在表现 所以,不应在形式之中寻求(物质主义)绝对 第五章、色彩的作用 色彩的和谐只能建立在相应地震撼人的精神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 1、色彩是可以用来直接对精神发生作用的手段 2、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键锤,精神是多位的钢琴 3、画家是手,一直以某种琴键为中介相应地使人的精神发生震撼的手 这样来说,色彩的和谐只能建立在相应地震撼人的精神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 正如康定斯基认为的那样,绘画有两种,一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精神的绘画是通过心灵的激荡所产生的内心共鸣。康定斯基把前者归与写实艺术的特点,把后者看做抽象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