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配合物结构 习题解答

第10章 配合物结构 习题解答
第10章 配合物结构 习题解答

第10章习题解答第10章(03367)所有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比平面四方形的稳定性强。.()

解:错

第10章(03368)所有金属离子的氨配合物在水中都能稳定存在。.()

解:错

第10章(03369)价键理论认为,所有中心离子(或原子)都既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又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解:错

第10章(03370)所有内轨型配合物都呈反磁性,所有外轨型配合物都呈顺磁性。.()

解:错

第10章(03371)内轨型配合物往往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螯合物比简单配合物稳定,则螯合物必定是内轨型配合物。.()

解:错

第10章(03372)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定大于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解:错

第10章(03373)不论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采取d2sp3或是sp3d2杂化轨道成键,其空间构型均为八面体形。.()

解:对

第10章(03374)[Fe(CN)6]3-和[FeF6]3-的空间构型都为八面体形,但中心离子的轨

道杂化方式不同。()

解:对

第10章(03375)[Fe(CN)6]3-是内轨型配合物,呈反磁性,磁矩为0。()

解:错

第10章(03376)K3[FeF6]和K3[Fe(CN)6]都呈顺磁性。()

解:对

第10章(03377)Fe2+的六配位配合物都是反磁性的。.()

解:错

第10章(03378)在配离子[AlCl4]-和[Al(OH)4]-中,Al3+的杂化轨道不同,这两种配

离子的空间构型也不同。()

解:错

第10章(03379)已知E(Cu2+/Cu)=0.337V,E([Cu(NH3)4]2+/Cu)=-0.048V,则E([Cu(CN)

]2-/Cu)<-0.048V。()

4

解:对

第10章(03384)Ni2+的四面体构型的配合物,必定是顺磁性的。()

解:对

第10章(03380)已知E(Ag+/Ag)=0.771V,E([Ag(NH3)2]+/Ag)=0.373V,则E

([Ag(CN)2]-/Ag)>0.373V。()

解:错

第10章(03381)按照价键理论可推知,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低时,只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电荷数高时,才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解:错

第10章(03382)以CN-为配体的配合物,往往较稳定。()

解:对

第10章(03383)Ni2+的平面四方形构型的配合物,必定是反磁性的。.()

解:对

第10章(03387)所有Fe3+的八面体配合物都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错

第10章(03385)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解:错

第10章(03386)所有Ni2+的八面体配合物都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对

第10章(03393)已知下列配合物磁矩的测定值,按价键理论判断属于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A)[Fe(H2O)6]2+,5.3B.M.;(B)[Co(NH3)6]3+,0B.M.;

(C)[Fe(CN)6]3-,1.7B.M.;(D)[Mn(CN)6]4-,1.8B.M.。

解:A

第10章(03388)已知K2[Ni(CN)4]与Ni(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解:错

第10章(03389)价键理论可以解释配合物的()。

(A)磁性和颜色;(B)空间构型和颜色;

(C)颜色和氧化还原性;(D)磁性和空间构型。

解:D

第10章(0339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地说,内轨型配合物较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B)ⅡB族元素所形成的四配位配合物,几乎都是四面体构型;

(C)CN-和CO作配体时,趋于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D)金属原子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

解:D

第10章(03391)在[AlF6]3-中,Al3+杂化轨道类型是()。

(A)sp3;(B)dsp2;(C)sp3d2;(D)d2sp3。

解:C

第10章(03392)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内轨型配合物的是()。

(A)[V(H2O)6]3+,=2.8B.M.;(B)[Mn(CN)6]4-,=1.8B.M.;

(C)[Zn(OH)4]2-,=0B.M.;(D)[Co(NH3)6]2+,=4.2B.M.。

解:B

第10章(0339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Ni2+形成六配位配合物时,只能采用sp3d2杂化轨道成键;

(B)Ni2+形成四配位配合物时,可以采用dsp2或sp3杂化轨道成键;

(C)中心离子采用sp3d2或d2sp3杂化轨道成键时,所形成的配合物都是八面体构型;

(D)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其磁矩都要发生改变。

解:D

第10章(03395)下列配离子中,不是八面体构型的是.()。

(A)[Fe(CN)6]3-;(B)[CrCl2(NH3)4]+;

(C)[CoCl2(en)2]+;(D)[Zn(CN)4]2-。

解:D

第10章(03396)[Cu(CN)4]3-的空间构型及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

(A)平面正方形,dsp2杂化;(B)变形四面体,sp3d杂化;

(C)正四面体,sp3杂化;(D)平面正方形,sp3d2杂化。

解:C

第10章(03397)形下列各种离子中,在通常情况下形成配离子时不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Cu2+;(B)Cu+;(C)Ag+;(D)Au+。

解:A

第10章(03398)在〖Al(OH)4]-中Al3+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A)sp2;(B)sp3;(C)dsp2;(D)sp3d2。

解:B

第10章(03399)[Co(NH3)6]3+(磁矩为0)的电子分布式为()。

(A)[]

3d4s4p;(d2sp3)

(B)____[]______

3d4s4p4d;(sp3d2)

(C)[]______

3d4s4p4d;(sp3d2)

(D)[]

3d4s4p;(d2sp3)

解:D

第10章(03400)已知[Fe(C2O4)3]3-的磁矩大于5.75B.M;其空间构型及中心离子的

杂化轨道类型是()。

(A)八面体形,sp3d2;(B)八面体形,d2sp3;

(C)三角形,sp2;(D)三角锥形,sp3。

解:A

第10章(03401)下列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采用sp杂化呈直线形的是()。

(A)[Cu(en)2]2+;(B)[Ag(CN)2]-;(C)[Zn(NH3)4]2+;(D)[Hg(CN)4]2-。

解:B

第10章(03402)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采用sp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且=0B.M.的是.()。

(A)[Cu(en)2]2+;(B)[CuCl2]-;(C)[AuCl4]-;(D)[BeCl4]2-。

解:B

第10章(03403)已知[Co(NH3)6]3+的磁矩=0B.M.,则下列关于该配合物的杂化方

式及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p3d2杂化,正八面体;(B)d2sp3杂化,正八面体;

(C)sp3d2,三方棱柱;(D)d2sp2,四方锥。

解:B

第10章(03404)下列配离子中具有平面正方形空间构型的是.()。

(A)[Ni(NH3)4]2+,=3.2B.M.;(B)[CuCl4]2-,=2.0B.M.;

(C)[Zn(NH3)4]2+,=0B.M.;(D)[Ni(CN)4]2-,=0B.M.。

解:D

第10章(03405)实验测得配离子[MX4]2-的磁矩小于简单离子M2+的磁矩,则下列关于[MX4]2-的中心离子轨道杂化类型和配离子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p3,正四面体形;(B)dsp2,正四面体形;

(C)sp3,平面正方形;(D)dsp2,平面正方形。

解:D

第10章(03406)下列各组配离子中,都是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A)[Fe(H2O)6]2+、[Fe(CN)6]4-;(B)[FeF6]3-、[Fe(CN)6]3-;

(C)[FeF6]3-、[CoF6]3-;(D)[Co(CN)6]3-、[Co(NH3)6]3+。

解:C

第10章(03407)下列两组离子,每组有两种配离子:

(a)组:[Zn(NH3)4]2+与[Zn(CN)4]2-;

(b)组:[Fe(C2O4)3]3-与[Al(C2O4)3]3-;

它们的稳定性应该是()。

(A)(a)组前小后大,(b)组前大后小;

(B)(a)组前大后小,(b)组前小后大;

(C)(a)、(b)两组都是前小后大;

(D)(a)、(b)两组都是前大后小。

解:A

第10章(03408)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磁矩为=4.9B.M.或0B.M.,则该金属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A)Cr3+;(B)Mn2+;(C)Fe2+;(D)Co2+。

解:C

第10章(03409)测得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磁矩,有5.9B.M.,也有1.7B.M.。则该金属离子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A)Cr3+;(B)Fe3+;(C)Fe2+;(D)Co2+。

解:B

第10章(03410)已知[CoF6]3-与Co3+有相同的磁矩,则配离子的中心离子杂化轨道

类型及空间构型为()。

(A)d2sp3,正八面体;(B)sp3d2,正八面体;

(C)sp3d2,正四面体;(D)d2sp3,正四面体。

解:B

第10章(03413)配离子[HgCl4]2-的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A)平面正方形,dsp2;(B)正四面体,sp3;

(C)正四面体,dsp2;(D)平面正方形,sp3。

解:B

第10章(03411)已知[Ni(CN)4]2-的=0B.M.,则此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

杂化轨道为()。

(A)正四面体形,sp3;(B)正四面体形,dsp2;

(C)平面正方形,sp3;(D)平面正方形,dsp2。

解:D

第10章(03412)下列离子中,在形成四配位的配离子时,必定具有四面体空间构型的是.()。

(A)Ni2+;(B)Zn2+;(C)Co2+;(D)Co3+。

解:B

第10章(03417)[Mn(CN)6]4-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

类型是.()。

(A)1,sp3d2;(B)0,sp3d2;(C)0,d2sp3;(D)1,d2sp3。

解:D

第10章(03414)已知[Ni(NH3)4]2+的磁矩为2.8B.M.,则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和配合物空间构型为()。

(A)d sp2,平面正方形;(B)dsp2,正四面体形;

(C)sp3,正四面体形;(D)sp3,平面正方形。

解:C

第10章(03415)某配离子[M(CN)4]2-的中心离子M2+以(n-1)d、ns、np轨道杂化而

形成配位键,则这种配离子的磁矩和配位键的极性将

.()。

(A)增大,较弱;(B)减小,较弱;

(C)增大,较强;(D)减小,较强。

解:B

第10章(03416)[Fe(CN)6]4-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

类型是.()。

(A)4,sp3d2;(B)4,d2sp3;(C)0,sp3d2;(D)0,d2sp3。

解:D

第10章(03420)在[Ag(NH3)2]+配离子中,Ag+采用________杂化轨道成键,该配离

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解:sp;直线形。

第10章(03418)[Co(NH3)6]3+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

道类型是.()。

(A)4,sp3d2;(B)0,sp3d2;(C)4,d2sp3;(D)0,d2sp3。

解:D

第10章(03419)[Fe(H2O)6]2+是外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

道类型是.()。

(A)4,d2sp3;(B)0,d2sp3;(C)4,sp3d2;(D)0,sp3d2。

解:C

第10章(03421)根据价键理论可以推知[Ag(NH3)2]+和[CuCl2]-空间构型分别为

________和________;中心离子采用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解:直线形;直线形;sp;sp。

第10章(03422)已知螯合物[FeY]-的磁矩为5.92B.M.,在该螯合物中,中心离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解:sp3d2;八面体。

第10章(03423)已知[Fe(H2O)6]3+为外轨型配合物,它应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而[Fe(CN)6]3-为内轨型配合物,它的磁矩应为________。

解:5;1.73B.M.。

第10章(03424)[Ni(NH3)4]2+与[Ni(CN)4]2-两种配合物,前者的磁矩大于零,后者

的磁矩等于零。则前者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后者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

解:正四面体;sp3;平面正方形;dsp2。

第10章(03425)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判断下列配合物形成体的杂化轨道类型:[Zn(NH3)4]2+________________;[Cd(NH3)4]2+________________;

[Cr(H2O)6]3+________________;[AlF6]3-________________。

解:sp3;sp3;d2sp3;sp3d2。

第10章(03426)Zn2+形成的四配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应为________,磁矩为________B.M.。

解:四面体形;0。

第10章(03427)已知配离子[Co(NCS)4]2-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此配离子的中心

离子采用________杂化轨道成键,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解:sp3;四面体形。

第10章(03428)在[CuI2]-配离子中,Cu+采用________杂化轨道成键,Cu+的电子构

型为________。该配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形,磁矩=________B.M.。

解:sp;3d10;直线;0。

第10章(03429)在E(Ag+/Ag)、E([Ag(NH3)2]+/Ag)、E([Ag(CN)2]-/Ag)中,最小的是________,最大的是________。

解:E(Ag(CN)2-/Ag);E(Ag+/Ag)。

第10章(03430)比较下列电对的E的相对大小:

E([HgCl

]2-/Hg)________E([HgI4]2-/Hg);

4

E([Zn(NH

)4]2+/Zn)________E([Zn(CN)4]2-/Zn)。

3

解:>;>。

第10章(03431)已知螯合物[Co(en)3]2+的磁矩为 3.82B.M.,它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属________轨型配合物。

解:八面体形;外。

第10章(03437)从配合物的磁矩判断下列配合物中成单电子数:

[Mn(SCN)6]4-=6.1B.M. 成单电子数为________;

[Co(NO2)6]4-=1.8B.M. 成单电子数为________;

[Pt(CN)4]2-=0B.M. 成单电子数为________;

[MnF6]2-=3.9B.M. 成单电子数为________。

解:5;1;0;3。

第10章(03432)判断下列电对的E的相对大小:

E([Fe(CN)

]3-/Fe)________E(Fe3+/Fe);

6

E([CuCl

]-/Cu)________E([Cu(CN)2]-/Cu);

2

E(Cu2+/[CuCl

]-)________E(Cu2+/[Cu(CN)2]-);

2

E(Mg2+/Mg)________E([MgY]2-/Mg)。

解:<;>;<;>。

第10章(03433)已知配离子[Ti(H2O)6]3+的磁矩为1.73B.M.,则该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Ti(H2O)6]3+含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其颜色为________色。

解:八面体形;d2sp3;1;紫。

第10章(03434)根据价键理论,给出[SnCl6]2-配离子的中心离子的成键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轨型配合物,呈________磁性。

解:sp3d2;八面体;外;反。

第10章(03435)已知[Fe(C2O4)3]3-的磁矩为5.75B.M.,其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该配合物属于________轨型;配合物[Co(edta)]-的磁矩为0B.M.,其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该配合物属于________轨型。

解:sp3d2;外;d2sp3;内。

第10章(03436)由磁矩确定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

配离子磁矩空间构型中心离子杂化方式

[Mn(CN)6]4-1.8B.M.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Mn(SCN)6]4- 6.1B.M.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八面体;d2sp3;八面体;sp3d2。

第10章(03438)已知[Ru(CN)6]4-的磁矩为零,则其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轨型配合物,其配体是________,配位原子是________。(Ru 的原子序数为44)

解:d2sp3;内;CN-;C。

第10章(03439)已知Ni(CO)4和[Ni(CN)4]2-的磁矩均为零,则可推知Ni和Ni2+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解:sp3;dsp2;四面体形;平面正方形。

第10章(03440)已知[NiCl4]2-为顺磁性,可推知Ni2+采取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该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属________轨型配合物,其稳定性较________。

解:sp3;四面体;外;差。

第10章(03441)已知[Pt(NH3)4]2+呈反磁性,可知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该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属________轨型配合物,配位数为________。

解:dsp2;平面正方形;内;4。

第10章(03442)已知[Cr(CN)6]3-和[CoF6]3-的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3和4,

可推知前者属________轨型配合物,杂化方式为________;后者属________轨型配合物,杂化方式为________。

解:内;d2sp3;外;sp3d2。

第10章(03443)已知[Pt(en)2]2+为平面正方形,其中心离子的5d电子数为

________,其杂化方式为________,磁矩等于________B.M.,配位原子为________。

解:8;dsp2;零;N。

第10章(03444)已知[Mn(CN)6]3-和[Ni(NH3)6]2+的磁矩均为 2.83B.M.,则[Mn(CN)6]3-属于________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采用________杂化轨道成键;[Ni(NH3)6]2+属于________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采用________杂化轨道成键。

解:内;d2sp3;外;sp3d2。

第10章(03445)Ni2+可形成平面正方形、四面体形和八面体形配合物,在这几种构型的配合物中,Ni2+采用的杂化方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磁矩为零的配合物相应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解:dsp2;sp3;sp3d2;平面正方形。

第10章(03446)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予以更正。正确或更正均应简述理由。

(1)通常外轨型配合物磁矩较大,内轨型配合物磁矩较小;

(2)外轨型和内轨型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3)同一金属离子不可能既有外轨型配合物,又有内轨型配合物。

解:解:(1)正确。因为外轨型配合物形成时可保持中心离子原有成单电子数不变,而形成内轨型配合物时,中心离子原有成单电子可能偶合成对而磁矩减小。

(4分)

(2)错误。六配位配合物都具有八面体空间构型。(8分)

(3)错误。如Co3+、Fe3+都既可形成外轨型,又可形成内轨型配合物。配体对中心离子的作用强,可使中心离子电子构型发生改变,而形成内轨型配合物。否则为外轨型配合物。(10分)

第10章(03447)试用价键理论说明Ni2+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都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解:按照价键理论,金属离子形成八面体构型的外轨型配合物时应采取sp3d2杂化轨道成键,若采取d2sp3杂化方式则形成内轨型配合物。(4分)Ni2+具有3d8构型,即使都偶合成对,也只能空出一个3d轨道,不可能形成d2sp3杂化轨道,因此Ni2+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只能以sp3d2杂化方式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10分)

第10章(03448)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中中心离子采用何种杂化轨道成键?为什么同一中心离子形成的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的磁矩比外轨型八面体配合物的磁矩小?

解:解: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采用d2sp3杂化轨道成键。(2分)

同一中心离子形成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n-1)d轨道中的电子会偶合成对,使成单电子数减少;而形成外轨型八面体配合物时,利用nsnpnd轨道杂化成键,(n-1)d轨道中成单电子数不减少,所以同一中心离子形成内轨型八面体配合物比外轨型八面体配合物的成单电子数常会减少。

(10分)

第10章(03449)已知[Co(H2O)6]2+的磁矩为4.3B.M.,画出Co2+与配体成键时的价电子分布轨道图,并说明Co2+以何种杂化轨道成键。[Co(H2O)6]2+具有何种空间构型?

解:解:[Co(H2O)6]2+中有3个成单电子,其价电子分布轨道图为:

3d4s4p4d

[]______ (6分)

sp3d2

Co2+以sp3d2杂化轨道成键,空间构型为八面体。(10分)

第10章(03450)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磁矩为:

[Fe(CN)6]4-:0B.M.;[CoF6]3-:5.26B.M.;

(1)画出两配合物中心离子价电子分布轨道图,并指出何者为外轨型,何者为内轨型。

(2)指出两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各采用何种杂化轨道成键以及各呈何种磁性。

解:解:(1)配合的中心离子价电子分布轨道图为:

3d4s4p

[Fe(CN)6]4-:[] (2分)

d2sp3

3d4s4p4d

[CoF6]3-:[]______ (4分)

sp3d2

[Fe(CN)6]4-为内轨型;[CoF6]3-为外轨型。(6分)

(2)[Fe(CN)6]4-中Fe2+以d2sp3杂化轨道成键,反磁性;(8分)

[CoF6]3-中Co3+以sp3d2杂化轨道成键,顺磁性。(10分)

第10章(03354)价键理论认为,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是由于中心离子(或原子)采用不同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的结果。.()

解:对

第10章(03355)价键理论能够较好地说明配合物的配位数、空间构型、磁性和稳定性,也能解释配合物的颜色。()

解:错

第10章(03356)价键理论认为,在配合物形成时由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进入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空的价电子轨道而形成配位键。.()

解:对

第10章(03357)同一元素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作为中心离子,与相同配体形成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电荷越多,其配位数一般也越大。.()

解:对

第10章(03358)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解:对

第10章(03359)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合物的配体的是()。

(A)NH3;(B)NH4+;(C)CH3NH2;(D)C2H4(NH2)2。

解:B

第10章(03360)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

(A)原子序数;(B)电荷数;(C)成单电子数;(D)成对电子数。

解:C

第10章(03361)下列关于用价键理论说明配合物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并非所有形成体都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B)以CN-为配体的配合物都是内轨型配合物;

(C)中心离子(或原子)用于形成配位键的轨道是杂化轨道;

(D)配位原子必须具有孤对电子。

解:B

第10章(03362)价键理论认为,决定配合物空间构型主要是.()。

(A)配体对中心离子的影响与作用;

(B)中心离子对配体的影响与作用;

(C)中心离子(或原子)的原子轨道杂化;

(D)配体中配位原子对中心原子的作用。

解:C

第10章(03363)配位化合物形成时中心离子(或原子)轨道杂化成键,与简单二元化合物形成时中心原子轨道杂化成键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配位化合物形成时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

(A)一定要有d轨道参与杂化;

(B)一定要激发成对电子成单后杂化;

(C)一定要有空轨道参与杂化;

(D)一定要未成对电子偶合后让出空轨道杂化。

解:C

第10章(03364)配合物的价键理论是由科学家________提出的,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是以________键结合的。

解:Pauling;配位。

第10章(03365)按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为了形成结构匀称的配合物,形成体要采取________轨道与配体成键,配体必须有________电子。

解:杂化轨道;孤对。

第10章(03366)配合物的磁性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似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中心离子的成单电子数;=n n()

+2。

第10章(03451)按照晶体场理论,对给定的任一中心离子而言,强场配体造成d 轨道的分裂能大。()。

解:对

第10章(03452)按照晶体场理论可知,强场配体易形成高自旋配合物。()。

解:错

第10章(03453)晶体场理论认为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作用力是静电引力。()

解:对

第10章(03454)具有d0、d10结构的配离子都没颜色,因为不能产生d-d跃迁。.()

解:错

第10章(03455)按照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d轨道分裂后组成

d(t

2g )轨道的是d

x y

22

-

和d

z2

。()

解:错

第10章(03456)按照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分裂后组成dr(e g)轨道的是d xy、d yz、d xz。()

解:错

第10章(03457)按照晶体场理论,中心离子的电荷数越高,半径越大,分裂能就越小。.()

解:错

第10章(03458)高自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定小于低自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解:错

第10章(03459)晶体场理论认为,在八面体配合物中,中心离子五重简并的d轨道受配体的排斥作用,将分裂成能量不同的两组,一组为能量较高的dr(e g)轨道,一组为能量较低的d(t2g)轨道。()

解:对

第10章(03460)按照晶体场理论,在不同空间构型的配合物中,分裂能△值不同。()

解:对

第10章(03461)与价键理论相比,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的成功之处,首先是解释了配合物的颜色。.()

解:对

第10章(03462)晶体场理论在说明配合物结构时,考虑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静电作用的同时,还考虑了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共价键成分。.()解:错

第10章(03463)具有d5电子构型的中心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其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必定为零。.()

解:错

第10章(03464)由于F-离子的半径小,电场强,所以由F-作配体形成的过渡金属离子八面体配合物都是低自旋配合物。()

解:错

第10章(03465)由于CN-离子半径大,电场弱,所以由CN-作配体形成的过渡金属八面体配合物都是高自旋配合物。()

解:错

第10章(03466)由磁矩测出在[Mn(H2O)6]2+中,中心离子的d轨道上有5个未成对

电子,所以可知

[Mn(H2O)6]2+的中心离子d轨道分裂能小于电子成对能。()

解:对

第10章(03471)下列配体中,与过渡金属离子只能形成高自旋八面体配合物的是.()。

(A)F-;(B)NH3;(C)CN-;(D)CO。

解:A

第10章(03467)由磁矩测出在[Fe(CN)6]3-中,中心离子的d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

子,则这个未成对电子应排布在分裂后的dr(e g)轨道上。()

解:错

第10章(03468)在强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中,分裂能大于电子成对能,形成低自旋配合物。.()

解:对

第10章(03469)在高自旋配合物中,分裂能小于电子成对能,相应的配体称为弱场配体。()

解:对

第10章(03470)下列配体中,与过渡金属离子只能形成低自旋八面体配合物的是.()。

(A)F-;(B)I-;(C)H2O;(D)CN-。

解:D

第10章(03478)具有d5电子构型的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在弱场和强场配体作用下,晶体场稳定化能应()。

(A)都是0D q;(B)分别为0D q和-20D q+2P;

(C)均为-20D q;(D)分别为-20D q和0D q。

解:B

第10章(03472)已知在配离子[Cr(H2O)6]2+中,中心离子d轨道上有4个成单电子,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r(H2O)6]2+是高自旋配合物;

(B)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能大于电子成对能;

(C)H2O是强场配体;

(D)4个成单电子都排布在d(t2g)轨道上。

解:A

第10章(03473)根据晶体场理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强场配体造成的分裂能较小;

(B)中心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作用下才发生分裂;

(C)配离子的颜色与d电子跃迁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有关;

(D)通常在弱场配体作用下,易形成高自旋配合物。

解:A

第10章(03474)对于八面体配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磁矩为零时,其配体都是弱场配体;

(B)磁矩为5.9B.M.,其配体都是弱场配体;

(C)磁矩越大,晶体场稳定化能越大;

(D)磁矩越大,晶体场稳定化能越小。

解:B

第10章(03475)下列配体与相同中心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其中造成分裂能最小的是()。

(A)F-;(B)Cl-;(C)I-;(D)H2O。

解:C

第10章(03476)下列配体中与相同中心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分裂能最大的是()。

(A)F-;(B)H2O;(C)Cl-;(D)CN-。

解:D

第10章(03477)对下列各相关配离子按磁矩相对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Ti(H2O)6]3+>[V(H2O)6]3+>[Cr(H2O)6]3+;

(B)[Ti(H2O)6]3+=[V(H2O)6]3+>[Cr(H2O)6]3+;

(C)[Ti(H2O)6]3+<[V(H2O)6]3+=[Cr(H2O)6]3+;

(D)[Ti(H2O)6]3+<[V(H2O)6]3+<[Cr(H2O)6]3+。

解:D

第10章(03479)具有d7电子构型的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在弱场和强场配体作用下,晶体场稳定化能应()。

(A)均为-8D q;(B)分别为-8D q和-18D q+P;

(C)均为-18D q;(D)分别为-18D q和-8D q。

解:B

第10章(03480)下列关于晶体场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晶体场理论不能解释配位体的光谱化学序;

(B)分裂能小于成对能时,易形成高自旋配合物;

(C)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的分裂能△0=10D q,所以八面体配合物的分裂能都相等;

(D)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为零的配离子也能稳定存在。

解:C

第10章(03481)配合物[Fe(H2O)6]2+和[Fe(H2O)6]3+的分裂能相对大小应是.()。

(A)[Fe(H2O)6]2+的较大;(B)[Fe(H2O)6]3+的较大;

(C)二者几乎相等;(D)无法比较。

解:B

第10章(03483)比较配合物[CrCl6]3-和[MoCl6]3-的分裂能△o相对大小应是.()。

(A)[CrCl6]3-的较大;(B)二者几乎相等;

(C)[MoCl6]3-的较大;(D)无法比较。

解:C

第10章(03482)比较配合物[Cr(H2O)6]2+和[Cr(H2O)6]3+的分裂能△o相对大小应是.()。

(A)[Cr(H2O)6]2+的较大;(B)[Cr(H2O)6]3+的较大;

(C)二者几乎相等;(D)无法比较。

解:B

第10章(03485)下列关于晶体场稳定化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晶体场稳定化能小于零的配合物,才有一定的稳定性;

(B)晶体场稳定化能随中心离子具有的d电子数增大而增大;

(C)具有d1~d3构型的中心离子,不论与强场或弱场配体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晶体场稳定化能相等;

(D)晶体场稳定化能仅由中心离子的d电子构型决定。

解:C

第10章(03484)下列关于晶体场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心离子具有的d电子越多,晶体场稳定化能越大;

(B)晶体场理论能够解释配位键的强弱;

(C)通常以氮为配位原子的配体必定是强场配体;

(D)通常以碳原子为配位原子的配体都是强场配体,卤素离子都是弱场配体。

解:D

第10章(03486)下列对八面体配合物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P>△o时形成低自旋配合物,磁矩大;

(B)P<△o时形成低自旋配合物,磁矩小;

(C)P>△o时形成高自旋配合物,磁矩小;

(D)P<△o时形成高自旋配合物,磁矩大。

解:B

第10章(03487)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既可是高自旋,也可是低自旋,而这类金属离子所具有的

d电子数目应为.()。

(A)d1~d3;(B)d4~d7;(C)d8~d10;(D)没有限制。

解:B

第10章(03488)下列配离子中,磁矩最大的是()。

(A)[Fe(CN)6]4-;(B)[FeF6]3-;

(C)[Fe(CN)4]3-;(D)[CoF6]3-。

解:B

第10章(03489)对下列相关配离子按分裂能相对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o([Fe(H2O)6]2+)=△o([Co(H2O)6]2+)=△o([Ni(H2O)6]2+);

(B)△o([Fe(H2O)6]2+)<△o([Co(H2O)6]2+)<△o([Ni(H2O)6]2+);

(C)△o([Fe(H2O)6]2+)>△o([Co(H2O)6]2+)>△o([Ni(H2O)6]2+);

(D)△o([Fe(H2O)6]2+)<△o([Co(H2O)6]2+)>△o([Ni(H2O)6]2+)。

解:C

第10章(03490)按照晶体场理论,Cu+、Ag+、Zn2+等水合离子无色,是因为它们()。

(A)d轨道已全充满而不会发生d-d跃迁;

(B)d轨道正好半充满而不会发生d-d跃迁;

(C)没有d电子而不会发生d-d跃迁;

(D)未发生d轨道分裂而不会发生d-d跃迁。

解:A

第10章(03491)已知[Mn(CN)6]4-的磁矩为1.8B.M.,则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式和晶体场稳定化能分别为()。

(A)d5(或t2g5),-20D q+2P;(B)d5(或t2g5),-30D q;

(C)d3dr2(t2g3,e g2),0D q;(D)d3dr2(t2g3e g2),-10D q。

解:A

第10章(03492)已知[FeF6]3-的磁矩为5.9B.M.,则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式和晶体场稳定化能分别为()。

(A)d5(或t2g5),-20D q;(B)d3dr2(t2g3e g2),0D q;

(C)d3dr2(t2g3e g2),-10D q;(D)d5(或t2g5),-30D q。

解:B

第10章(03493)已知[Co(NH3)6]2+的磁矩为4.26B.M.,则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式

和晶体场稳定化能分别为(

)。

(A)d6dr1(t2g6e g1),-18D q;(B)d6dr1(t2g6e g1),-36D q;

(C)d5dr2(t2g5e g2),-8D q;(D)d5dr2(t2g5e g2),-22D q。

解:C

第10章(03494)某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晶体场稳定化能为-12D q,则该金属离子的d电子构型可能是.()。

(A)d3或d6;(B)d4或d7;(C)d6或d9;(D)d3或d8。

解:D

第10章(03495)某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在弱场配体情况下的晶体场稳定化能为

-8D q,则这种金属离子的d电子构型可能是()。

(A)d2或d7;(B)d2或d8;(C)d3或d8;(D)d4或d9。

解:A

第10章(03496)下列各组配离子中,都属于高自旋的是()。

(A)[FeF6]3-和[Co(CN)6]3-;(B)[FeF6]3-和[Co(H2O)6]2+;

(C)[Co(NH3)6]2+和[Fe(CN)6]4-;(D)[CoF6]3-和[Fe(CN)6]4-。

解:B

第10章(03499)下列八面体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为d3(t2g3)的是.()。

(A)[MnCl6]4-;(B)[Ti(H2O)6]3+;(C)[Co(CN)6]3-;(D)[CrF6]3-。

解:D

第10章(03497)下列各组配离子中,都属于低自旋的是()。

(A)[Fe(H2O)6]2+和[Fe(NCS)6]3-;(B)[Cu(NH3)4]2+和[Zn(NH3)4]2+;

(C)[Co(CN)6]3-和[Co(NH3)6]3+;(D)[Co(H2O)6]2+和[Fe(CN)6]3-。

解:C

第10章(03498)下列各组配离子中,晶体场稳定化能均为零的一组是()。

(A)[Fe(H2O)6]3+,[Zn(H2O)6]2+,[Cr(H2O)6]3+;

(B)[Fe(H2O)6]3+,[Cr(H2O)6]3+,[Ti(H2O)6]3+;

(C)[Mn(H2O)6]2+,[Fe(H2O)6]3+,[Zn(H2O)6]2+;

(D)[Ti(H2O)6]3+,[Fe(H2O)6]3+,[Fe(H2O)6]2+。

解:C

第10章(03503)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场八面体和弱场八面体中的晶体场稳定化能

(CFSE)均相同的是.()。

(A)Ti3+和Cu2+;(B)Fe2+和Co2+;

(C)Fe3+和Cr3+;(D)Co3+和Ni2+。

解:A

第10章(03500)下列八面体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为d6dr0(t2g6e g0)的是()。

(A)[Co(CN)6]3-;(B)[CrF6]3-;(C)[MnCl6]4-;(D)[Ti(H2O)6]3+。

解:A

第10章(03501)某金属离子在弱八面体场中的磁矩为4.9B.M.,而在强八面体场中的磁矩为零,该金属离子可能是.()。

(A)Cr3+;(B)Mn2+;(C)Mn3+;(D)Fe2+。

解:D

第10章(03502)[Co(NO2)6]3-显黄色(吸收紫光),而[Co(NH3)6]3+显橙色(吸收蓝光)。根据它们的颜色(或吸收光波长)判断Co3+在这两种配离子中分裂能(△o)的相对大小为()。

(A)△o([Co(NO2)6]3-)<△o([Co(NH3)6]3+);

(B)△o([Co(NO2)6]3-)>△o([Co(NH3)6]3+);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解:B

第10章(03506)已知[Co(CN)6]3-的磁矩为0B.M.,按晶体场理论,配合物中心离子的d轨道排布方式为________,该配离子属于________自旋配合物。

解:t2g6e g0(或d6dr0);低。

第10章(03504)下列各组离子在强场八面体和弱场八面体中,d电子分布方式均相同的是.()。

(A)Cr3+和Fe3+;(B)Fe2+和Co3+;

(C)Co3+和Ni2+;(D)Cr3+和Ni2+。

解:D

第10章(03505)在过渡金属离子的八面体配合物中,当d轨道分裂能(△o)大于电子成对能(P)时,可形成________自旋配合物,配体属于________场配体。当△o

解:低;强;高;弱。

第10章(03507)相同中心离子与不同配体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能△o与电子成对能(P)的关系是:强配体场中△o________P;在弱配体场中△________P。

o

解:>;<。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习题及答案 1、循环语句的三要素分别是、、。 2、for语句括号内的3个表达式的作用分别 是、、。 3、在2层循环嵌套中,外层循环语句的每个执行周期中,内层循环语句都要完整 地,只有当时,才结束整个循环。 4、在循环结构中,break语句的作用是;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 5、当循环条件一开始就为假时,对于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分别执行循环体次、次、次。 6、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7、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8、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9、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10、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5;i>=0;i--) printf(“%d “,i); 11、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n=1;n<20;n=n+3) printf(“%d “,n); 12、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 ch='a' ;ch<='e' ;ch++) printf(“%d“,ch-97);

13、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1,j=5 ; i100) break; } C、int a=0; D、int x=21; do while(x) { ++a; --x; }while(a>=0); 三、阅读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结果。 1、#include"stdio.h" main() { int i=0,sum=1; do { sum+=i; i++; }while(i<5); printf("%d\n",sum); } 程序运行结果: 2、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a,b;

2020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考试题库(10)含答案

2020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考试题库(10)含答案 1.下列关于钢材性能的评议,哪一项是正确的 A.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比值越小,越不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B.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不需要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 C.建筑钢材的焊接性能主要取决于碳含量 D.钢材冲击韧性不受工作温度变化影响 答案:B 2.在砖墙上开设净跨度为1.2m的窗口,窗口顶部为钢筋砖过梁。已知过梁上的墙身高度为 1.5m,则计算过梁上的墙体自重时,应取墙体高度为: A.0.3m B.0.4m

C.1.2m D.1.5m 答案:B 3.与钢梁整浇的混凝土楼板的作用是: A.仅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 B.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下翼缘稳定 C.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上翼缘稳定 D.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上、下翼缘稳定答案:C

4.对钢结构中的受力构件,其杆件选择下列何项正确 A.可选用厚度小于4mm的钢板 B.可选用壁厚小于4mm的钢管 C.对焊接结构町选用截面小于1.45×4的等边角钢 D.对焊接结构呵选用截面小于1.45×36×4的不等边角钢 答案:B 5.某工程位于平均相对湿度大于60%的一类环境下,其钢筋混凝土次粱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取下列何值为宜 A.二级,0.2mm B.三级,0.4mm C.三级,0.3mm D.三级,0.2mm

答案:C 6.当计算挑粱的抗倾覆力矩时,荷载取为: A.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 B.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设计值之和 C.本层恒载与活载标准值之和 D.本层恒载与活载设计值之和 答案:A 7.高层建筑中,当外墙采用玻璃幕墙时,幕墙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设计中,下列何项对风荷载的考虑不符合规范要求 A.要考虑对幕墙的风压力 B.要考虑对幕墙的风吸力

结构力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习题 5—2 试用力法计算下列结构,并会出弯矩图。 解:1.判断超静定次数:n=1 2. 确定(选择)基本结构。 3.写出变形(位移)条件: (a ) 根据叠加原理,式(a )可写成 (b ) 4 .建立力法基本方程 将? 11 = 11 x 1代入(b)得 F P A B C l/2 l/2 (a) F P X 1 X 1=1 M 1图 基本体系 M P 图 l F P F P l /2 1=?0 1111=?+?=?P

(c ) 5. 计算系数和常数项 EI l l l l EI 332)21(1311= ???=δ 6. 将d11、 ?11代入力法方程式(c ) 7.作弯矩图 3FP P l /16 1111=?+P X δEI l F l F l l l F l l EI P P P P 4852322212312221(13 1= ???+????=?) (1651111↑=?-=P P F X δp M X M M +=116 32165l F l F l F M P P P A = -?=

解:1.判断超静定次数:n=1 2. 确定(选择)基本结构。 3.写出变形(位移)条件: (a ) 根据叠加原理,式(a )可写成 (b ) 4 .建立力法基本方程 将?11 = 11 x 1代入(b)得 (c ) EI 2 EI 1 F P A B X 1 X 1=1 F P C (b) M 1图 基本体系 M P 图 l F P (l -a ) 1=?0 1111=?+?=?P 0 1111=?+P X δ

5. 计算系数和常数项 1 33)3221(1)]332()(21)332()(21[13 2331211EI a EI a l a a a EI a l a a l l a a a l EI + -=???++??-?++??-?= δ2 2216)2()(]3 )(2)(213)()(21 [1EI a l a l F a l F a a l a l F a a l EI P P P P +--= -??-?+-??-?=? 6. 将d11、 ?11代入力法方程式(c ) 31 23 3 231)1(322a I I l a al l F X P --+-= 7.作弯矩图 (d )解: 超静定次数为2 选择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力法典型方程为: d 11X 1+d 12X 2+△1P =0 d 21X 1 + d 22X 2+△2P =0 计算系数和常数项,为此作作出X 1=1、X 2=1和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弯矩图如(2)(3)(4)所示计 p M X M M +=1 1(a)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练习题 内含答案

第三单元循环结构练习题 选择题: 1、有以下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D )。 main( ) { int i,s=0; for(i=1;i<10;i+=2) s+=i+1; printf("%d\n",s);} A.自然数1~9的累加和 B.自然数1~10的累加和 C.自然数1~9中的奇数之和 D.自然数1~10中的偶数之和 2、以下关于for语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for循环只能用于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情况 B. for循环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语句 C. for循环中,可以用break跳出循环体 D. for循环体语句中,可以保含多条语句,但要用花括号括起来 3、若i和k都是int类型变量,有以下for语句 for(i=0,k=-1;k=1;k++) printf("*****\n"); 下面关于语句执行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循环体执行两次 B.循环体执行一次 C.循环体一次也不执行 D.构成无限循环 4、以下程序程序的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c )。 main() {int i,t[][3]={9,8,7,6,5,4,3,2,1}; for(i=0;i<3;i++) printf(“%d”,t[2-i][i]);} A.7 5 3 B. 3 5 7 C.3 6 9 D.7 5 1 5、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 )。 void fun(char*s) { while(*s) { if(*s%2==0) printf(“%c”,*s); s++;} } main() { char a[]={“good”};fun(a);printf(“\n”);} 注意:字母a的ASCⅡ码值为97 A.d B.go C.god D.good 6、已知 int t=0; while(t=1){...}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 A)循环控制表达式的值为0 B)循环控制表达式的值为1 C)循环控制表达式不合法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设有以下程序段 B int x=0,s=0; while(!x!=0)s+=++x; printf("%d",s); 则 A)运行程序段后输出0

建筑结构练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混凝土规范》规定以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标。 【代码】10113016 【答案】:立方强度 2、测定混凝土立方强度标准试块的尺寸是。 【代码】10112027 【答案】: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 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划分的,共分为级。 【代码】10122037 【答案】:立方强度14个等级 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称它们为和。 【代码】10222017 【答案】:软钢硬钢 5、钢筋按其外形可分为、两大类。 【代码】10222028 【答案】:光面钢筋变形钢筋 6、HPB235、HRB335、HRB400、RRB400表示符号分别为。【代码】10213037 【答案】 7、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由、、组成的。它们当中最大。

【代码】10243046 【答案】:化学胶着力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机械咬合力 8、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 、 、 三种。 【代码】10231056 【答案】:冷拉 冷拔 冷轧 9、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取相当于于残余应变为 时的应力作为 名义屈服点,称为 。 【代码】10222066 【答案】:%2.0=ε 条件屈服强度 10、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之间能够很好地共同工作是因 为 、 、 。 【答案】: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接近 混凝土能裹住钢筋 【代码】10232075 11、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采用 强度作为钢筋强度的标准值。 【代码】10312017 【答案】:屈服强度 1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普通混凝土构件过早 , 充分利用 。 【代码】11222016 【答案】出现裂缝 高强度材料 13、当材料强度等级和构件截面尺寸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普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一二章)

第一章 单自由度系统 1.1 总结求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和步骤。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求法有:牛顿第二定律法、动量距定理法、拉格朗日方程法和能量守恒定理法。 1、 牛顿第二定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系统所受的合力; (2)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x m &&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2、 动量距定理法 适用范围:绕定轴转动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动量距分析; (2) 利用动量距定理J ∑=M θ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3、 拉格朗日方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设系统的广义坐标为θ,写出系统对于坐标θ的动能T 和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求出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L=T-U ; (2)由格朗日方程 θθ ??- ???L L dt )(&=0,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4、 能量守恒定理法 适用范围:所有无阻尼的单自由度保守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对系统进行运动分析、选广义坐标、写出在该坐标下系统的动能T 和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出机械能守恒定理的表达式 T+U=Const (2)将能量守恒定理T+U=Const 对时间求导得零,即 0) (=+dt U T d ,进一步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1.2 叙述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和步骤。 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两个:衰减曲线法和共振法。 方法一:衰减曲线法。 求解步骤:(1)利用试验测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曲线,并测得周期和相邻波峰和波谷的幅值i A 、1+i A 。 (2)由对数衰减率定义 )ln( 1 +=i i A A δ, 进一步推导有 2 12ζ πζδ-= ,

第三学期-建筑结构复习题

建筑结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混凝土一个方向受拉、另一个方向受压时,强度会 。 2、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 变形。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使用的极限状态有 。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 5、通过对适筋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 6、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根据所配箍筋和纵筋数量的多少,构件的破坏类型有 。 7、 钢筋混凝土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和分布局部荷载,还可 。 8、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所采用的钢筋等级不宜 ,混凝土等级不宜 。 9、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承载力,应该配置的钢筋为 。 10、通过对适筋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 1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最简单的实用设计表达式为 。 12、受弯构件强度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原则是 和 。 13、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有斜压、剪压和拉压破坏三种,却选用剪压破坏作为设计依据的原因是该形式的 好, 都能得到利用。 14、先张法预应力构件是靠 来传递预应力的,后张法是靠 来保持预应力的。 15、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中,要求0h x b ξ≤是为了防止发生 。 二、单项选择题 1、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各项力学指标有如下关系( )。 A 、f cu <f c <f t B 、f cu >f c >f t C 、f c >f t >f cu D 、f cu >f t >f c 2、若用S 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 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 )式。 A 、R>S B 、R=S C 、 R

结构力学题库答案

1 : 图 a 桁 架, 力 法 基 本 结 构 如 图 b ,力 法 典 型 方 程 中 的 系 数 为 :( ) 3. 2: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约束力矩(不平衡 力矩)为(以顺时针转为正) ( ) 4.3Pl/16 3:图示桁架1,2杆内力为: 4. 4:连续梁和 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B 的竖向反力 F By 是:

4.17.07(↑) 5: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分析平面问题时,单元之间()。 3.应变、位移均不连续; 6: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1.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7: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为() 4.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8: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之杆AB的分配系数

μAB 为(各杆 EI= 常数)( ) 4.1/7 9: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力矩阵是两组量之间的变换矩阵,这两组量是( )。 4.单元结点位移与单元应力 10: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4.角位移=3,线位移=2 11:图示结构,各柱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数 目是( ) 3.6 12:图示结构两杆长均为d,EI=常数。则A 点的垂直位移为( ) 4.qd 4/6EI (↓) 13:图示桁架,各杆EA 为常数,除支座链杆外,零杆数为:

1.四 根 ; 14:图示结构,各杆线刚度均为i,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 系数μAB 为( ) 2. 15:在位移法中,将铰接端的角位移,滑动支撑端的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3.可以,但不必; 1: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2.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2:由于静定结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决定,故在温度改变作用下静定结构将( ) 2.不产生内力 3:图示结构,各杆EI=常数,欲使结点B 的转角为零,比值P1/P2应 为( ) 2.1

建筑面积计算例题精选

《建筑面积计算》例题精选 【例1】 例:计算下图单层建筑的建筑面积 【例2】 例:计算下图的建筑面积(墙厚均为240mm 。) | 制面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土木系 刘嘉 解 建筑面积: S = 45.24 X 15.24二 689.46 (

楼隔层建筑面积:(4.0+0.24 )X( 3.30+0.24 ) =15.01( m2) 全部建筑面积:69.30+15.01=78.91 (tf) 【例3】 例:建筑物如图所示试计算: (1 )当H = 3.0m时,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A-A

当H=3.0m 时S =(3.6 X6+7.2+0.24) X(5.4 X2+2.4+0.24) X5=1951.49 (怦)分析:多层建筑物,当层高在 2.20m及其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 S = (3.6 X6+7.2+0.24 : X( 5.4 X2+2.4+0.24 ) X4 当H=2.0m 时 + 1/2 (3.6 X6+7.2+0.24 )X(5.4 X 2+0.24)=1756.39 (m2)分析:多层建筑物,当层高不足 2.20m时,应计算一半面积 【例4】 例:计算下图地下室建筑面积,层高2.4m,出入口处有永

解 S =地下室建筑面积+出入口建筑面积 地下室建筑面积: =(12.30+0.24 )X( 10.00+0.24 )= 128.41( m2) 出入口建筑面积: =(2.1+0.24) X 0.68 + 6.00 X 2.00 = 13.59( m ) 【例5】 例:某建筑物座落在坡地上,设计为深基础,并加以利用,计算其建筑面积,如图所示。 S = ( 6.00 + 0.40 ) X( 5.50 + 0.40 ) =37.76( m)

建筑结构考试计算题答案

[例5-1]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两端支承在砖墙上,净跨度 l n =3660mm(例 图5-1);截面尺寸b x h=200mm< 500mm 该梁承受均布荷载,其中恒荷载标准值 g k =25kN/m (包括自重),荷载分项系数 丫 G =1.2,活荷载标准q k =38kN/m ,荷载分项系数丫 Q =1.4 ;混凝 土强度等级为 C20 (f c =9.6N/mm 2, f t =1.1N/mm 2);箍筋为 HPB235钢筋(f yv =210N/mm ),按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已选配 HRB335钢筋3#25为纵向受力钢筋(f y =300N/mnn )o 试根据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确定腹筋。 計q 例图5-1 [解]取 a s =35mm, h °=h- a s =500-35=465mm 1 ?计算截面的确定和剪力设计值计算 支座边缘处剪力最大,故应选择该截面进行抗剪配筋计算。 Y G =1.2 , 丫 Q =1.4,该截面的剪 力设计值为: % =丄(心创 +%盘儿二丄(1 2x25+l/4x38Jx3.66 = 152.26kN 2 2 2 ?复核梁截面尺寸 h w =h 0=465mm h w / b =465/200=2.3 v 4,属一般梁。 =0.25x9 6N/mm i x200mmx465mm-223.2kN>152.26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3 ?验算可否按构造配箍筋 0.7^ = 0.7x 1, lNAnni^ x 200mm x465mni=71.6 lkN p sv,min o 4 ?腹筋计算 配置腹筋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只配箍筋,另一种是配置箍筋兼配弯起钢筋; 一般都是优先选

建筑结构复习计算题汇总.docx

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 X 500mm,采用C25礎.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承 受弯距设计值M=160kN ?m 的作用,在受拉区配置有5根直径20mm 的钢筋(A,= 1570mm 2),试验算截面安全与否。(20分) 已知 % /<. = 11. 9N/mn 『,/y = 300N/mm :,卩航=0? 2% ?ho = 440mm ? 令==0? 550。 解:(1)判断梁的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Anin 从=0? 2% X 200 X 500=200mm 2 H 满足要求。(9分〉 〈2)求截面受弯承载力,并判断该梁是否安全 M u =几A,(如一工/2) = 300 X 1570 X (440 —197. 9/2) = 160. 6 X 106Nmm=160. 6kNm> 160kN ? m (8 分) 30.某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6 X A = 400mm X 500mm,此柱承受的轴力设计值N = 4000kN,计算长度/° = 4m,采用C35碇,HRB400级纵向受力钢筋,试校核此柱是否安全。 已知:人= 16?7N/mm2,/\ = 36ON/mm2,所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1964 mm 2,稳定 系数见下表。 Ub 8 10 12 ¥ 1.0 0. 98 0.95 提示:p —玄1 *汕=0. 9^)(/c A+//y A /s ) o 30 ?解:(1)确定稳定系数卩 Z o /6=4OOO/4OO=1O,查表得爭=0.98。(3 分) (2〉确定柱截面承载力 A = 400X 500―200000mm 2 ,A /S = 1964 mm 3, Nu =0. 99)(/C A+AA\)=0. 9X0. 98X(16. 7X200000 + 360X1964) =3569.5X103N=3569. 5kN(5 分〉 故该柱截面不安全。(2分) 1. 某矩形截面梁,横截面尺寸6Xh = 250X500mm,采用C25碇,HPB235级箍筋,? = 如i?HiVA,==15 70mm 2 \x= 4 afb = /r A,(A 0 —x/2) 1964 ="^~== 200000 = 0?98%V3%,(3 分) 300X1570 1.0X11.9X200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一二章

第一章 单自由度系统 1、1 总结求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与步骤。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求法有:牛顿第二定律法、动量距定理法、拉格朗日方程法与能量守恒定理法。 1、 牛顿第二定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系统所受的合力; (2)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x m &&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2、 动量距定理法 适用范围:绕定轴转动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与动量距分析; (2) 利用动量距定理J ∑=M θ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3、 拉格朗日方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设系统的广义坐标为θ,写出系统对于坐标θ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求出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L=T-U ; (2)由格朗日方程 θθ ??- ???L L dt )(&=0,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4、 能量守恒定理法 适用范围:所有无阻尼的单自由度保守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对系统进行运动分析、选广义坐标、写出在该坐标下系统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出机械能守恒定理的表达式 T+U=Const (2)将能量守恒定理T+U=Const 对时间求导得零,即 0) (=+dt U T d ,进一步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1、2 叙述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与步骤。 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两个:衰减曲线法与共振法。 方法一:衰减曲线法。 求解步骤:(1)利用试验测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曲线,并测得周期与相邻波峰与波谷的幅值i A 、1+i A 。 (2)由对数衰减率定义 )ln( 1 +=i i A A δ, 进一步推导有 2 12ζ πζδ-= ,

循环程序设计习题及答案

模块三循环程序设计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当在数据处理中要重复执行相同的操作时,宜采用程序结构来实现。 2、循环的3要素是、、。 3、在循环语句体中包含另一个循环语句的用法称为。 4、执行循环语句体中的break语句后将使用包含它的循环语句。 5、要结束当前正在执行循环体语句而直接进入下一循环周期,需要执行语句。 6、在for语句中表达式允许省略,但不能少,语句for( ; ;) ;构成的是循环。 7、在for语句中,省略表达式2时,则循环为循环。 8、执行语句for(i=1;i++<4; );后变量i的值是。 9、要使用循环程序提前结束本次循环周期并开始下一个循环周期,应在循环体内有条件使用语句。 10、在每次循环周期均要执行一次的语句,称为。 11、for语句括号内的3个表达式的作用分别是、和循环控制变量的更新。 二、选择题 1、若k为整形变量,则while循环共循环()。 k=5; while(k>=0) k-1; A、无限循环 B、6次 C、5次 D、4次 2、与while( ! n) ; 中表达式!dn等价的是()。 A、dn>=0 B 、dn!=0 C、dn == 0 D、dn != 1 3、以下程序段,while循环执行的次数是() int k=0;

while( k == 1) k++; A、无限次 B、有语法错,不能执行 C、一次也不执行 D、执行1次 4、在C语言中,当do while语句中的条件为()时,结束该循环。 A、0 B、1 C、TRUE D、非0 5、下面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do { b-=a; a++; }while(b--<0); A、10,-1 B、2,8 C、9,0 D、4,-3 6、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由于do while循环中循环体语句只能是一条可执行语句,所以循环体内不能使用复合语句。 B、do while循环由do开始,用while结束,在while(表达式)后面不能写分号 C、在do while循环体中,一定要有能使while后面匠值变为零的操作 D、do while循环中,根据情况可以省略while 7、若有如下程序段,其中s、a、b、c均已定义为整型变量,且a、c均已赋值(c大于0)。 s=c; for(b=1;b<=c;b++) s=s+1; 则与上述程序段功能等价的赋值语句是() A、s=a+b; B、s=a+c; C、s=s+c; D、s=b+c; 8、假定a,b,c,d均已定义为整型变量,且a、c均已赋值,a大于0,c大于0,则与程序段for(d=a,b=1;b<=c;b++) d--;功能等价的语句是() A、d=a+b; B、d=a+c; C、d=a-b; D、d=a-c 9、下列关于for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for循环只能用于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情况

中央电大建筑结构期末考试——计算题

2015年中央电大《建筑结构》期末考试——计算题 计算题 一、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b ×h=200×450mm ,计算跨度L=5m ,梁上作用均布永久荷载(包括梁自重)标准值gk=6kN/m, 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qk=15kN/m 混凝土为C20(fc=9.6N/mm2),纵向钢筋为HRB335级(Ⅱ级即:fy =fy ’=300N/ mm2),ξ b =0.55,取as=as ’=35mm 。试:计算截面配筋并画出截面配筋草图。 解:1、确定设计参数: 由题设知:b ×h=200×450mm , L=5m , gk=6kN/m, qk=15kN/m ,砼C20(fc=9.6N/mm2),fy =fy ’=300N/ mm2),ξ b =0.55, as=as ’=35mm 。1=1.0 2、计算荷载效应设计值: M=(1.2gk+1.4qk )L/8=(1.26+1.415)5/8=88.125 kN.m 3、判别单双筋: 4、强度计算: 由公式 得: 将mm x 4.131=代入公式 得: 查表选配220+118,实配 ()。属单筋梁单..9.131550.05.01550.04152006.91212201max M m KN bh f M b b c >=?-?????=??? ??-=∴ξξα??? ??-=201x h bx f M c u α满足适用条件06212004.131200 6.9110125.8824154152h mm b f M h h x b c ξα<=????--=--=∴bx f A f c s y 1α=22 1166415200%2.096.840300 4.1312006.91mm mm f bx f A y c s =??>=???==∴α2 22 166415200%2.096.8409.8825.2542.3142mm mm mm A s =??>>=+?=且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三四章)

第三章 多自由度系统 试求图3-10所示系统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微振动的振动方程。 图3-10 解:(1)系统自由度、广义坐标 图示系统自由度N=2,选x1、x2和x3为广义坐标; (2)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如下: ;)(;)()(;)(3 4233332625323122222121111x K x x K x m x K x K x x K x x K x m x x K x K x m ---=------=---=&&&&&& 整理如下 ; 0)(;0)(;0)(3432333332653212222212111=++-=-++++-=-++x K K x K x m x K x K K K K x K x m x K x K K x m &&&&&& 写成矩阵形式 ;000)(0)(0) (0 0000321433365322221321321 ?? ????????=????????????????????+--+++--++????????????????????x x x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x x x m m m &&&&&&(1) (3)系统特征方程 设)sin(,)sin(,)sin(332211?ω?ω?ω+=+=+=t A x t A x t A x 代入系统运动微分方程(1)得系统特征方程 ;000)(0)(0)(321234333 2 26532222121?? ????????=????????????????????-+---+++---+A A A m K K K K m K K K K K K m K K ωωω(2) (4)系统频率方程 系统特征方程(2)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其系数行列式等于零, 即 ;0) (0)(0)(234333226532222121=-+---+++---+ωωωm K K K K m K K K K K K m K K 展开得系统频率方程

结构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以 √表示正确 ,以 × 表示错误。) 1.图示桁架结构中有3个杆件轴力为0 。(×) 2.图示悬臂梁截面A 的弯矩值是ql 2。 (×) l l 3.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所承受的荷载无关。(√ ) 4.一般来说静定多跨梁的计算是先计算基本部分后计算附属部分。(× ) 5.用平衡条件能求出全部内力的结构是静定结构。( √ ) 6.求桁架内力时截面法所截取的隔离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点。(√ ) 7.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 8.在桁架结构中,杆件内力不是只有轴力。(×) 9.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 (√ ) 10.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 11.力法典型方程的等号右端项不一定为0。 (√ ) 12.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时,虚设力状态可以在力法的基本结构上设。(√) 1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分配系 数的计算无错误。 (× ) 14.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所有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15.当AB 杆件刚度系数i S AB 3 时,杆件的B 端为定向支座。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 A ) q l A . 82ql B . 42ql C . 22 ql D . 2ql 2.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B ) A . 无关 B . 相对值有关 C . 绝对值有关 D .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3.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B ) A .约束的数目 B .多余约束的数目 C .结点数 D .杆件数 4.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C )。 A .结构的平衡条件 B .结构的物理条件 C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D .同时满足A 、B 两个条件 5. 图示对称结构作用反对称荷载,杆件EI 为常量,利用对称性简化后的一半结构为(A )。 6.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D ) A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 .支座位移 C .制造误差 D .以上四种原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习题及答案1、循环语句的三要素分别 是、、。 2、for语句括号内的3个表达式的作用分别 是、、。 3、在2层循环嵌套中,外层循环语句的每个执行周期中,内层循环语句都要完整地,只有当时,才结束整个循环。 4、在循环结构中,break语句的作用是;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 5、当循环条件一开始就为假时,对于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 语句,分别执行循环体次、次、 次。 6、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7、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8、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9、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10、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5;i>=0;i--) printf(“%d “,i); 11、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n=1;n<20;n=n+3) printf(“%d “,n); 12、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 ch='a' ;ch<='e' ;ch++) printf(“%d“,ch-97); 13、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1,j=5 ; i

建筑结构设计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A、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情况下。 A、 0.751.0 C 无论何时q =1.4D作用在挡土墙上q =1.4 12、与 b 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建筑结构计算题题库

建筑结构计算题题库 1.已知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200*550),持久承受跨中弯矩设计值125KN.M。求钢筋截面面积As并绘出截面配筋图。 (资料:Ⅱ级安全级别γO=1.0、一类环境条件c=25mm, 砼等级为C20,fc=10n/mm2,钢筋等级Ⅱ级,fy=310n/mm2,ξb=0.544,结构系数γd=1.20)。答案: A s=1133mm2 解题提示:取a s=35mm, h0=550-35=515mm。 = =< ξb=0.544 ρ=ξf c/f y=0.3409×10/310 = 1.1%>ρmi n=0.15% A s=ρbh0=1.1%×200×515=1133mm2 2.已知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200*450),持久承受跨中弯矩设计值180KN.M。求钢筋截面面积As并绘出截面配筋图。 (资料:Ⅱ级安全级别γO=1.0、一类环境条件c=25mm, 砼等级为C25,钢筋等级Ⅱ级,ξb=0.544,结构系数γd=1.20)。 答案: A s=2305.5mm2 解题提示:(1)取a s=60mm,则h0=450-60=390mm。 (2)验算是否需要配双筋: =(查表9-1) 故须按双筋截面配筋。 (3)取=0.544,即=0.396。 = (4)=(0.544×12.5×200×390+310×594.5)/310 =2305.5mm2 3.某偏心受压柱bh=300×450mm, l o= 4.5m,在使用期间承受永久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 GK=150kN,可变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 QK=200kN,偏心矩e0 =300mm。采用对称配筋,试对该截面进行配筋设计。 (资料:γG=1.05,γQ=1.20,Ⅱ级安全级别γO=1.0、持久设计状况ψ =1.0,一类环境条件c=25mm , 砼等级为C20, 钢筋等级Ⅱ级,ξb=0.544,结构系数γd=1.20)。答案:A s= A`s =765mm2 解题提示:(1)资料:C20混凝土;Ⅱ级钢筋;取,则=450-40=410mm。 (2)内力计算: 柱所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