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高中数学之门思想方法(讲座)

敲开高中数学之门思想方法(讲座)
敲开高中数学之门思想方法(讲座)

敲开数学大门的钥匙---------数学思想方法

主讲: 石阡中学李朝臣

第1讲函数与方程思想

第2讲数形结合思想

第3讲分类讨论思想知识网络构建

第4讲转化与化归思想

近几年全国卷考情分析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的提炼与概括,数学思想方法较之数学知识具有更高的层次,具有理性的地位,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和能力的范畴,它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高考中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作为数学思想方法的重点进行考查,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基本运算,而在解答题中,则从更深的层次,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从思想方法与相关能力相综合的角度进行深入考查;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充分利用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题型特点(只需写出结果而无需写出解答过程),

突出将复杂的数量关系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几何图形问题的意识,即由“数”到“形”的转化;另一方面在解答题中以由“形”到“数”的转化为主来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对于分类与整合思想是以解答题为主进行考查的,通常是通过对含有字母参数的数学问题进行分类与整合的研究,考查考生思维的严谨性与周密性;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考中的重点是一些常用的变换方法,如一般与特殊的转化,繁与简的转化,构造转化,命题的等价转化等.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加大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寓于各部分知识的考查之中,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能力与方法题目很常见.预测2013年数学高考中,仍然会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以初等数学的各个知识点为背景,考查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不会削弱,会更加鲜明,更加重视.

第1讲函数与方程思想

主干知识整合

1.“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地位

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综合知识多、题型多、应用技巧多.函数思想即将所研究的问题借助建立函数关系式亦或构造中间函数,结合初等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加以分析、转化、解决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方程思想即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语言转化为方程模型加以解决.2.“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作用

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把问题中对立的已知与未知建立相等关系统一在方程中,通过解方程解决;二是从分析问题的结构入手,找出主要矛盾,抓住某一个关键变量,将等式看成关于这个主变元(常称为主元)的方程,利用方程的特征解决;三是根据几个变量间的关系,符合某些方程的性质和特征(如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方程等),通过研究方程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解决;四是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模型(如函数、曲线等),经常转化为方程问题去解决.

3.“函数与方程”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

(1) 函数与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函数y =f (x ),当y =0时,就转化为方程f (x )=0,也可以把函

数式y =f (x )看做二元方程y -f (x )=0.函数问题(例如求反函数,求函数的值域等)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来求解,方程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来求解,如解方程f (x )=0,就是求函数y =f (x )的零点.

(2) 函数与不等式也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函数y =f (x ),当y >0时,就转化为不等式f (x )>0,借助

于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解不等式.

(3) 数列的通项或前n 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

(4) 函数f (x )=(ax +b )n (n ∈N *)与二项式定理是密切相关的,利用这个函数用赋值法和比较系数法

可以解决很多二项式定理的问题.

(5) 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

解决,涉及到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

(6) 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

法加以解决.

要点热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函数方程思想在求解最值或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应用

例1 已知函数f (x )=x 3-2x 2+x ,g (x )=x 2+x +a ,若函数y =f (x )与y =g (x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

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答】 函数f (x )与y =g (x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等价于方程x 3-2x 2+x =x 2+x +a 有三个不

同的实数根,即关于x 的方程x 3-3x 2-a =0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

令h (x )=x 3-3x 2-a ,则h ′(x )=3x 2-6x .令h ′(x )<0,解得0

令h ′(x )>0,解得x <0或x >2.所以h (x )在(-∞,0)和(2,+∞)上为增函数,在(0,2)上为减函数.所以h (0)为极大值,h (2)为极小值.从而h (2)<0

【点评】 本题在求解参数取值范围时,利用函数的极值处理,迅速准确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练习:如果关于实数x 的方程ax 2+1x

=3x 的所有解中,仅有一个正数解,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2≤a ≤2} B .{a |a ≤0或a =2} C .{a |a ≥2或a <-2} D .{a |a ≥0或a =-2}

B 【解析】 原问题?a =3x -1x 3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数解.令1x

=t (t ≠0),则a =-t 3+3t . 令f (t )=-t 3+3t (t ≠0),f ′(t )=-3t 2+3,由f ′(t )=0,得t =1或t =-1.

又t ∈(-1,1)且t ≠0时,f ′(t )>0;t ∈(-∞,-1),(1,+∞)时,f ′(t )<0.

所以f (t )极大值=f (1)=2. 又t →-∞,f (t )→+∞;t →+∞,f (t )→-∞.

结合三次函数图象即可得到答案.

? 探究点二 准确认识函数关系中的主从变量,解决有关问题

例2 已知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点,向量OA →,OB →,OC →满足:

OA →-[y +2f ′(1)]OB →+ln(x +1)OC →=0.(1)求函数y =f (x )的表达式;

(2)若x >0,证明:f (x )>

2x x +2;(3)若不等式12x 2≤f (x 2)+m 2-2bm -3时,x ∈[-1,1]及b ∈[-1,1]

都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答】 用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构建目标函数,借助导数研究单调性,利用值域构建不等式求解

参数范围问题.

(1)∵OA →-[y +2f ′(1)]OB →+ln(x +1)OC →=0,∴OA →=[y +2f ′(1)]OB →-ln(x +1)OC →,

由于A 、B 、C 三点共线,即[y +2f ′(1)]+[-ln(x +1)]=1,

∴y =f (x )=ln(x +1)+1-2f ′(1),f ′(x )=1x +1

,故f ′(1)=12,∴f (x )=ln(x +1). (2)令g (x )=f (x )-2x x +2,由g ′(x )=1x +1-2(x +2)-2x (x +2)2=x 2

(x +1)(x +2)2

, ∵x >0,∴g ′(x )>0,∴g (x )在(0,+∞)上是增函数,故g (x )>g (0)=0,即f (x )>

2x x +2. (3)原不等式等价于12x 2-f (x 2)≤m 2-2bm -3,令h (x )=12x 2-f (x 2)=12

x 2-ln(x 2+1), 由h ′(x )=x -2x x 2+1=x 3-x x 2+1=x (x 2-1)x 2+1

,当x ∈[-1,1]时,h (x )max =0,∴m 2-2bm -3≥0. 令Q (b )=m 2-2bm -3,则?????

Q (1)=m 2-2m -3≥0,Q (-1)=m 2+2m -3≥0,解得m ≥3或m ≤-3. 练习 对于满足0≤p ≤4的所有实数p ,不等式x 2+px >4x +p -3都成立,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x >3或x <-1

【解析】 原不等式可化为p (x -1)+(x 2-4x +3)>0,记f (p )=p (x -1)+x 2-4x +3,

由已知0≤p ≤4,f (p )>0恒成立,有?????

f (0)=x 2-4x +3>0,f (4)=x 2-1>0.解之得x >3或x <-1. 【点评】 反客为主,变换主元是解题的关键.

? 探究点三 利用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解决有关问题

例3 (1)设a >1,若仅有一个常数c 使得对于任意的x ∈[]a ,2a ,都有y ∈[]a ,a 2

满足方程 log a x +log a y =c ,这时a 的取值的集合为____________. (1){2}

【解析】 由log a x +log a y =c ,得y =a c x (x ∈[a,2a ]),则当x ∈[a,2a ]时,y ∈???

?a c -12,a c -1. 又对于任意的x ∈[a,2a ],都有y ∈[a ,a 2],因此????? a c -12≥a ,a c -1≤a 2,??????

c ≥2+log a 2,c ≤3, 又仅有一个常数c ,所以2+log a 2=3?a =2.

(2)函数f (x )=sin x 5+4cos x

(0≤x ≤2π)的值域是( ) (2)C A.????-14,14 B.????-13,13 C.????-12,12 D.???

?-23,23

【解析】 由y =sin x 5+4cos x

,得y 2=sin 2x 5+4cos x ?1-cos 2x =5y 2+4y 2cos x . 令t =cos x (t ∈[-1,1]),则等价于方程t 2+4y 2·t +5y 2-1=0在[-1,1]上有实数根.

令g (t )=t 2+4y 2·t +5y 2-1,∵g (-1)=y 2≥0,g (1)=9y 2≥0,

故?????

Δ≥0,-1≤-2y 2≤1,?y 2≤14,因此值域为????-12,12,选C. ? 探究点四 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相互转化,解决有关问题

例4 若关于x 的方程x 2+2kx -1=0的两根x 1、x 2满足-1

A.????-34,0

B.????-34,0

C.????0,34

D.???

?0,34 A 【解析】设函数f (x )=x 2+2kx -1,∵关于x 的方程x 2+2kx -1=0的两根x 1、x 2满足-1

∴????? f (-1)>0,f (0)<0,

f (2)>0,即????? 2k <0,-1<0,4k +3>0,∴-34

?0,14 【解析】方程即????a -14+|a |=-x 2-x =-????x +122+14∈???

?0,14,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得??????a -14+a ≤??????a -14+|a |≤14,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0,14. ? 探究点五 函数方程思想在数列问题中的应用

例5 [2010·全国卷Ⅰ] 记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设S 3=12,且2a 1,a 2,a 3+1成等比数列,

求S n .

【解答】 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

依题设有????? 2a 1(a 3+1)=a 22,a 1+a 2+a 3=12,即?????

a 21+2a 1d -d 2+2a 1=0,a 1+d =4. 解得????? a 1=1,d =3,或?????

a 1=8,d =-4. 因此S n =12

n (3n -1),或S n =2n (5-n ). 练习 已知函数f (x )=?????

(3-a )x -3,x ≤7,a x -6,x >7,若数列{a n }满足a n =f (n )(n ∈N *),且{a n }是递增数列,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94,3

B.???

?94,3 C .[2,3) D .(1,3) 【解析】A 依题意,数列{a n }满足a n =f (n )(n ∈N *),且{a n }是递增数列,

所以f (x )在(0,+∞)上是增函数,

所以?

????

a ≥(3-a )×7-3,3-a >0,解得94≤a <3,选择A.

教师备选习题

(选题理由:均为高考中的重点:1.导数与不等式〈构造函数〉;

2数列与不等式〈选择函数中恰当的主元〉)

1.[2010·安徽卷] 设a 为实数,函数f (x )=e x -2x +2a ,x ∈R.

(1)求f (x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2)求证:当a >ln2-1且x >0时,e x >x 2-2ax +1.

【解答】(1)f ′(x )=e x -2,所以当x ∈[ln2,+∞)时,f (x )是增函数;

当x ∈(-∞,ln2)时,f ′(x )是减函数.

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ln2,+∞),单调递减区间是(-∞,ln2).

所以f (x )极小值=f (ln2)=2-2ln2+2a .

(2)证明:设g (x )=e x -x 2+2ax -1,则g ′(x )=e x -2x +2a ,

由(1)知当a >ln2-1时,g ′(x )最小值=2-2ln2+2a ,

所以有g ′(x )最小值>0,即g (x )在R 上是增函数,

于是当a >ln2-1时,对任意x ∈(0,+∞),都有g (x )>g (0),

所以g (x )=e x -x 2+2ax -1>0,所以e x >x 2-2ax +1.

2.[2010·抚州卷] 已知数列{a n },{b n }中,a 1=0,b 1=1,且当n ∈N *时,a n ,b n ,a n +1成等差数列,

b n ,a n +1,b n +1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

(2)求最小自然数k ,使得当n ≥k 时,对任意实数λ∈[0,1],不等式(2λ-3)b n ≥(2λ-4)a n +(λ-3)

恒成立.

【解答】 (1)依题意2b n =a n +a n +1,a 2n +1=b n ·

b n +1.又∵a 1=0,b 1=1, ∴b n ≥0,a n ≥0,且2b n =b n -1b n +b n b n +1,∴2b n =b n -1+b n +1(n ≥2),

∴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又b 2=4,b 3=9,∴b n =n ,n =1也适合.

∴b n =n 2,a n =(n -1)n .

(2)将a n ,b n 代入不等式(2λ-3)b n ≥(2λ-4)a n +(λ-3),

整理得(2n -1)λ+n 2-4n +3≥0.

令f (λ)=(2n -1)λ+n 2-4n +3,则f (λ)是关于λ的一次函数,

由题意可得????? f (0)≥0,f (1)≥0,∴?????

n 2-4n +3≥0,n 2-2n +2≥0,解得n ≤1或n ≥3. ∴存在最小自然数k =3,使得当n ≥k 时,不等式恒成立.

规律技巧提炼

1.函数方程思想就是用函数、方程的观点和方法处量变量或未知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1)函数思想:把某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相互制约的变量用函数关系表达出来,并研究这些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后解决问题,这就是函数思想.应用函数思想解题,确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关键步骤,大体可分为下面两个步骤:①根据题意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把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②根据需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方程思想(:在某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一些要求,确定某些变量的值,这时常常列出这些变量的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它们,这就是方程思想.

2.函数与方程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概念,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很多方程的问题需要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很多函数的问题也需要用方程的方法来支援,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函数方程思想.

第2讲 数形结合思想

主干知识整合

1.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图形结合起来考查的思想方法,即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可以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去研究,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去研究.数形结合思想,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高考中经常考查.

2.数与形转换的三条途径

(1)通过坐标系的建立,引入数量化静为动,以动求解.

(2)转化,通过分析数与式的结构特点,把问题转化到形的角度来考虑.如将a 2+b 2转化为勾

股定理或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等.

(3)构造,通过对数(式)与形特点的分析,联想相关知识构造图形或函数等.比如构造一个几

何图形,构造一个函数,构造一个图表等.

3.数形结合的主要解题方式

(1)数转化为形,即根据所给出的“数”的特点,构造符合条件的几何图形,用几何方法解决.

(2)形转化为数,即根据题目特点,用代数方法去研究几何问题.

(3)数形结合,即用数研究形,用形研究数,相互结合,使问题变得简捷、直观、明了.

华罗庚先生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不仅直观,易于寻找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繁杂的计算和推理,简化解题过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华先生还一语双关地告诫学生“不要得意忘形”.

要点热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代数问题几何化——以形助数

例1 (1)[2010·湖北卷] 若直线y =x +b 与曲线y =3-4x -x 2有公共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22]

B .[1-22,1+22] (1)C

C .[1-22,3]

D .[1-2,3]

【解析】 曲线方程可化简为(x -2)2+(y -3)2=4(1≤y ≤3),即表示圆心为(2,3),半径为2的半圆.

依据数形结合,当直线y =x +b 与此半圆相切时须满足圆心(2,3)到直线y =x +b 距离等于2, ∴|2-3+b |

2

=2,解得b =1+22或b =1-2 2. 因为是下半圆,故可得b =1-22,

当直线过(0,3)时,解得b =3,故1-22≤b ≤3,所以C 正确.

(2)[2010·全国卷Ⅰ] 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y ≤1,x +y ≥0,

x -y -2≤0,

则z =x -2y 的最大值为( )

A .4

B .3

C .2

D .1

(2)B 【解析】 画出可行域(如下图),z =x -2y ?y =12x -12

z , 由图可知,当直线l 经过点A (1,-1)时,z 最大,

且最大值为z max =1-2×(-1)=3.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知识、作图、识图能力及计算能力.求解时,将代数式赋

予了几何意义,那就是直线的“在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相反数”,再结合图形,从

而使问题得到解决.除了赋予“截距”的意义外,我们还经常将式子赋予“斜

率”“两点间的距离”等.请看下面变式题.

练习(1)已知实系数方程x 2+(m +1)x +m +n +1=0的两个实根分别为x 1,x 2,且0<x 1<1,

x 2>1,则n m

的取值范围是( ) A.????-2,-12 B.????-2,-12 C.?

???-1,-12 D .(-2,-1) (1) A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由根的分布将条件转化为m ,n 的关系式,

令f (x )=x 2+(m +1)x +m +n +1,则f (x )=0的两根分别满足01,

即有?

??

f (0)=m +n +1>0,f (1)=2m +n +3<0,n m 即为以上区域内的动点(m ,n )和原点连线的斜率的范围 (如图),从而得到-2

m <-12

. (2)若直线x a +y b

=1通过点M (cos α,sin α),则( ) A .a 2+b 2≤1 B .a 2+b 2≥1 C.1a 2+1b 2≤1 D.1a 2+1b 2≥1

【答案】D

(3)当x ∈R 时,求函数f (x )=x 2+2x +2+x 2-4x +8的最小值.

(3)【解答】 从代数角度难以找到解题的途径,

若把f (x )稍作变形,f (x )=(x +1)2+1+(x -2)2+4,

可以观察到f (x )就是点P (x,0)到点A (-1,-1)、B (2,-2)的距离之和,如图,

显然当P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时f (x )min =2+8=3 2.

高考命题者说

【考查目的】 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命制过程】 根据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确定点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

何的重要内容.本题命制过程中希望考生通过对点的坐标的观察或曲线参数方程

的认识,建立点的轨迹方程,把直线与圆有交点的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得

到问题的求解.当然考生也可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或柯西不等式求解,启发鼓

励学有余力的考生积极拓展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解题思路】 点M (cos α,sin α)的轨迹是圆x 2+y 2=1,从而转化为直线和圆有交点的问题;或根

据直线过单位圆上一点,得到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利用点到直线的距

离公式求解.

【试题评价】 本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试题把考生熟悉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问题

巧妙设计,使问题的解答具有灵活性,考生必须深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解析

几何的研究方法这个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引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大纲版的《高考理科试题分析》第87页第10题)

? 探究点二 几何问题代数化——以数辅形

例2 (1)[2009·山东卷] 函数y =e x +e -x

e x -e -x

的图象大致为( )

A 【解析】 (1)函数有意义,需使e x -e -

x ≠0,其定义域为{x |x ≠0},排除C ,D.

又因为y =e x +e -x e x -e -x =e 2x +1e 2x -1,所以当x >0时函数为减函数,故选A. (2)[2010·安徽卷] 设abc >0,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的图象可能是( )

D 【解析】 (2)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或向下,分a >0或a <0两种情况

分类考虑.另外还要注意c 值是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还要注意对称轴的位置或定点坐标的

位置等.当a >0时,b 、c 同号,C 、D 两图中c <0,故b <0,-b 2a

>0,选项D 符合. (3)[2010·重庆卷] 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

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3)D 【解析】 (图形略)在边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DC 与A 1D 1是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平面ABCD 过直线DC 且平行于A 1D 1,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 (x ,y )在平面ABCD 内且到A 1D 1与DC 的距离相等,则|x |=y 2+a 2,∴x 2-y 2=a 2.

【点评】 转换数与形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坐标系的建立,引入数量,化静为动,以动求解.

练习(1)[2010·湖南卷] 函数y =ax 2+bx 与y =log ????b a x (ab ≠0,|a |≠|b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

可能是( ) D

【解析】 函数y =ax 2+bx 与x 轴的两个交点是(0,0),???

?-b a ,0.对于A 、B ,由抛物线的图象知 -b 2a ∈????0,12,则????b a ∈(0,1),所以y =log|b a

|x 不是增函数,排除;对于C , 由抛物线的图象知a <0且-b a <-1,所以????b a >1,所以y =log|b a

|x 应是增函数排除C ,故选D. (2)若动直线x =α与函数f (x )=sin x 和g (x )=cos x 的图象分别交于M 、N 两点,则||MN 的最大 值为( )

A .1 B. 2 C. 3 D .2 (2)B

高考命题者说

【考查目的】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最大值的求法,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命制过程】 考生对f (x )=sin x 和g (x )=cos x 的图象是比较熟悉的.本题可以通过作图直观得到

线段MN ,但要从图形的变化确定线段MN 的长度的最大值是困难的,这就必须将

“形”转化为“数”.实际上|MN |=|sin α-cos α|=2sin α-π4

.命制本题的目的是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和三角函数y =A sin(ωx +φ)的最大值的求解方法.

【解题思路】 |MN |=|sin α-cos α|=???

?2sin ????α-π4. 【试题评价】 试题以考生熟悉的三角函数图象入手,巧妙设计动态的图形变化,将“形”的问题

——求|MN |的最大值,转化为“数”的问题——求函数y =|sin α-cos α|的最大值,

不仅突出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考查了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

能力,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展现出来.

(引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大纲版的《高考理科试题分析》第62页第8题)

? 探究点三 “数”“形”互助——相得益彰

例3 (1)[2010·全国卷1] 已知F 是椭圆C 的一个焦点,B 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BF 的延长线交C 于

点D, 且BF →=2FD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1)33

【解析】 (法一)如图,|BF |=b 2+c 2=a ,作DD 1⊥y 轴于点D 1, 则由BF →=2FD →,得|OF ||DD 1|=|BF |BD =23,所以|DD 1|=32|OF |=32c ,即x D =3c 2

, 由椭圆的第二定义得|FD |=e ????a 2c -3c 2=a -3c 22a .又由|BF |=2|FD |,得a =2a -3c 2a ?e =33

解法二:设椭圆方程为第一标准形式x 2a 2+y 2

b

2=1, 设D (x 2,y 2),F 分BD 所成的比为2,x C =0+2x 21+2

? x 2=32x C =32c ; y C =b +2y 21+2

?y 2=3y C -b 2= 3·0-b 2=-b 2,代入椭圆方程得9c 24a 2+1b 24b 2=1?e =33. (2)[2010·安徽卷] 椭圆E 经过点A (2,3),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F 1,F 2在x 轴上,离心率e =12

. (1)求椭圆E 的方程;(2)求∠F 1AF 2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答】 (1)设椭圆E 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 由e =12,即c a =12

,a =2c ,得b 2=a 2-c 2=3c 2, 所以椭圆方程x 24c 2+y 23c 2=1. 将A (2,3)代入上式,得1c 2+3c 2=1,解得c =2,

∴椭圆E 的方程为x 216+y 212

=1. (2)由(1)知F 1(-2,0),F 2(2,0),所以直线AF 1的方程为y =34

(x +2), 即3x -4y +6=0;直线AF 2的方程为x =2. 由椭圆E 的图形知

∠F 1AF 2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正数.设P (x ,y )为∠F 1AF 2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上

任一点,则|3x -4y +6|5

=|x -2|.若3x -4y +6=5x -10,即x +2y -8=0,其斜率为负, 不合题意,舍去.于是3x -4y +6=-5x +10,即2x -y -1=0.

所以∠F 1AF 2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 -y -1=0.

备选练习(选题依据:1,2均为数形结合,很有代表性)

1.[2010·黄冈卷] 方程2sin θ=cos θ,θ∈[0,2π)的根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解析】B 因为方程有根,故cos θ>0,

令sin θ=x ,(-1≤x ≤1),则问题转化为方程2x =1-x 2的根的个数的问题,

记C 1:y =2x ,C 2:y =1-x 2,则问题转化为两曲线交点个数的问题.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故选B.

【点评】 方程根的个数与曲线交点的个数是相同的.本例先对数式换元转化,再进行数形转化,

最后考查曲线交点的个数.

2.如果实数x ,y 满足等式(x -2)2+y 2=3,则y x

的最大值是( ) A.12 B.33 C.32

D. 3 【解析】 D 将y

x 写成y -0x -0的形式,这样y -0x -0

就可以看成是圆(x -2)2+y 2=3上任意一点到定点(0,0)连线的斜率.如图,显然当连线与圆相切时取得最值,其中倾斜角为锐角的切线斜率最大,为 3.

规律技巧提炼

1.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时,要遵循三个原则:

(1)等价性原则:要注意由于所作的草图不能精确刻画数量关系带来的负面效应;

(2)双向性原则:即进行几何直观分析,又要进行相应的代数抽象探求,仅对代数问题进行几何分析容易失真;

(3)简单性原则:不要为了“数形结合”而数形结合,而取决于是否有效、简便和更易达到解

决问题的目的.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函数图象在同一个坐标系内时,必须要考虑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否则

易出错.例如方程sin x =lg x 有多少个实数解?很多学生由图得只有1个解,这是错误的.

(2)要熟记常见函数或曲线的形状和位置,画图要比较准确.

第3讲 分类讨论思想

主干知识整合

1.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简化研究对象,发展人的思维有着重要的帮助,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

2.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基本步骤:

(1)明确讨论的对象:即对哪个参数进行讨论;

(2)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要统一、分层不越级);

(3)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

(4)归纳总结:将各类情况总结归纳.

3.明确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有利于掌握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分类讨论的主要原因有: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的定义、不等式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的倾斜角、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等;

(2)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对数中真数与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中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等;

(3)由函数的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

(5)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或者由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

(6)其他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分类讨论,如排列、组合问题,应用问题等.

要点热点探究

? 探究点一 根据数学概念分类讨论

例1 [2009·广东卷] 已知二次函数y =g (x )的导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2x 平行,且y =g (x )在x =-1处取得极小值m -1(m ≠0).设f (x )=g (x )x

. (1)若曲线y =f (x )上的点P 到点Q (0,2)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求m 的值;

(2)k (k ∈R)如何取值时,方程f (x )-kx =0有解,并求出该方程的解.

【解答】(1)依题可设g (x )=a (x +1)2+m -1(a ≠0),则g ′(x )=2a (x +1)=2ax +2a ,

又g ′(x )的图象与直线y =2x 平行,∴2a =2,a =1,

∴g (x )=(x +1)2+m -1=x 2+2x +m ,f (x )=g (x )x =x +m x

+2. 设P (x 0,y 0),则|PQ |2=x 20+(y 0-2)2=x 20+????x 0+m x 02

=2x 20+m 2x 20

+2m ≥22m 2+2m =22|m |+2m , 当且仅当

2x 20=m 2x 20时,|PQ |2取得最小值,即|PQ |取得最小值 2.

当m >0时,(22+2)m =2,解得m =2-1;

当m <0时,(-22+2)m =2,解得m =-2-1.

(2)由y =f (x )-kx =(1-k )x +m x

+2=0(x ≠0),得(1-k )x 2+2x +m =0 (*) 当k =1时,方程(*)有一解x =-m 2

;当k ≠1时,方程(*)有两解?Δ=4-4m (1-k )>0, 当m >0,k >1-1m 或者m <0,k <1-1m 时,方程f (x )-kx =0有两解x =-2±4-4m (1-k )2(1-k )

; 当k ≠1时,方程(*)有一解?Δ=4-4m (1-k )=0,k =1-1m

, 方程f (x )-kx =0,有一解x =1k -1

=-m . 综上,当k =1时,方程f (x )-kx =0有一解x =-m 2;当k >1-1m (m >0),或k <1-1m

(m <0)时, 方程f (x )-kx =0有两解x =

-2±4-4m (1-k )2(1-k )

;当k =1-1m 时,方程f (x )-kx =0有一解 x =1k -1=-m . 【点评】 本题有两次运用了数学概念进行分类,一次是根据绝对值的概念,另一次是根据一元二

次方程的概念,要注意的是不能见到形如(*)式这样的方程就认定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要根据系数是否为零进行分类探究.

? 探究点二 根据公式、定理、性质的条件分类讨论

例2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S n >0(n =1,2,…).

(1)求q 的取值范围;

(2)设b n =a n +2-32

a n +1,记{

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试比较S n 与T n 的大小. 【解析】 由于涉及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须分q =1和q ≠1讨论.

欲比较S n 与T n 的大小,只需求出S n 与T n 后,再用作差法比较.

【解答】 (1)因为{a n }是等比数列,S n >0,可得a 1=S 1>0,q ≠0.当q =1时,S n =na 1>0;

当q ≠1时,S n =a 1(1-q n )1-q >0,即1-q n

1-q

>0,(n =1,2,…) 上式等价于不等式组:?

???? 1-q <0,1-q n <0,(n =1,2,…)① 或?????

1-q >0,1-q n >0,(n =1,2,…)② 解①式得q >1;解②,由于n 可为奇数、可为偶数,得-1

综上,q 的取值范围是(-1,0)∪(0,+∞).

(2) 由b n =a n +2-32

a n +1,得

b n =a n ????q 2-32q ,T n =????q 2-32q S n . 于是T n -S n =S n ????q 2-32q -1=S n ???

?q +12(q -2). 又∵S n >0,且-10,

①当-1

或q >2时T n -S n >0,即T n >S n ;

②当-12

或q =2时,T n -S n =0,即T n =S n . 【点评】 该题中在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时,须分q =1和q ≠1讨论,注意不要忽视

q =1的情况.在第(2)问中,抓住b n =a a +2-32

a n +1,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巧妙地把

b n 转化成b n =a n ????q 2-32q ,T n =?

???q 2-32q S n .最后,作差比较S n 与T n ,即T n -S n =S n ????q 2-32q -1=S n ???

?q +12(q -2),最后为确定差的符号,应对q 进行分类讨论.一般地,在应用带有限制条件的公式时要小心,根据题目条件确定是否进行分类讨论.

变试题 求和S n =a +a 2+…+a n =________.

【解析】当a =0时,S n =0.当a ≠0时,此题为等比数列求和,

①若a ≠1时,则由求和公式,得S n =a (1-a n )1-a

; ②若a =1时,S n =n . 综合可得,S n =????? a (1-a n )1-a ,(a ≠1),n ,(a =1).

【点评】 由于等比数列定义本身有条件限制,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分类给出的,因此,应用等比

数列求和公式时也需要讨论.这里进行了两层分类:第一层分类的依据是等比数列的概

念,分为a =0和a ≠0;第二层分类依据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条件.

? 探究点三 根据参数的变化情况分类讨论

例3 [2010·山东卷] 已知函数f (x )=ln x -ax +1-a x

-1(a ∈R). (1)当a =-1时,求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

(2)当a ≤12

时,讨论f (x )的单调性. 【解答】(1)当a =-1时,f (x )=ln x +x +2x -1,x ∈(0,+∞),所以f ′(x )=1x +1-2x 2, 因此,f ′(2)=1,即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斜率为1,

又f (2)=ln2+2,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为y -(ln2+2)=x -2,即x -y +ln2=0.

(1) 因为f (x )=ln x -ax +1-a x -1,所以f ′(x )=1x -a +a -1x 2=-ax 2-x +1-a x 2

, x ∈(0,+∞).令g (x )=ax 2-x +1-a ,x ∈(0,+∞),

①当a =0时,g (x )=-x +1,x ∈(0,+∞),

所以当x ∈(0,1)时,g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

当x ∈(1,+∞)时,g (x )<0,此时函数f ′(x )>0,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

②当a ≠0时,由f ′(x )=0,即ax 2-x +1-a =0,解得x 1=1,x 2=1a

-1, (i)当a =12

时,x 1=x 2,g (x )≥0恒成立,此时f ′(x )≤0,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 (ii)当0

时,x 10,此时f ′(x )<0,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

当x ∈????1,1a -1时,g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在???

?1,1a -1上单调递增; x ∈????1a -1,+∞时,g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在???

?1a -1,+∞上单调递减; (iii)当a <0时,由于1a

-1<0,故x 1>x 2, 当x ∈(0,1)时,g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

x ∈(1,+∞)时,g (x )<0,此时函数f ′(x )>0,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a ≤0时,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

当0

时,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函数f (x )在????1,1a -1上单调递增, 函数f (x )在????1a -1,+∞上单调递减;当a =12

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 【点评】 本题分类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判定导函数的符号,正是因为a 的不同取值对导函数的符号

的影响,才决定着必须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要突出目的性、全面性、准确性.

? 探究点四 根据图形位置或形状变动分类讨论

例4 [2010·辽宁卷] 有四根长都为2的直铁条,若再选两根长都为a 的直铁条,使这六根铁条端点

处相连能够焊接成一个三棱锥形的铁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6+2)

B .(1,22)

C .(6-2,6+2)

D .(0,22)

【解析】 根据条件,四根长为2的直铁条与两根长为a 的直

铁条要组成三棱锥形的铁架,有以下两种情况:

(1)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三条侧棱长为2,a ,a ,如图(1),

此时a 可以取最大值,可知AD =3,SD =a 2-1,则有a 2-1<2+3,即a 2<8+43=(6+2)2,即有a <6+2;

(2) 构成三棱锥的两条对角线长为a ,其他各边长为2,如图(2),此时a >0即可满足条件.综上

分析可知a ∈(0,6+2).

【点评】 涉及几何问题时,由于几何元素的形状、位置变化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图形的特征

进行分类讨论.

变试题 (1)已知椭圆x 225+y 29

=1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 1,F 2,P 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使得三角形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为( ) D

A .2

B .4

C .6

D .8

(1)【解析】按照直角三角形PF 1F 2的直角顶点的不同情况分析研究.

①若F 1为直角顶点,则这样的直角三角形一定存在,且有两个,如图①.

②若F 2为直角顶点,则这样的直角三角形一定存在,且有两个,如图②.

③若P 为直角顶点,若这样的P 点存在,设其坐标为(x ,y ),

依题意F 1(-4,0),F 2(4,0),于是PF 1→=(-4-x ,-y ),PF 2→=(4-x ,-y ),

因为P 为直角,所以PF 1→·PF 2→=0,因此x 2+y 2-16=0,

又因为x 225+y 29=1,所以????? x 225+y 29=1,x 2+y 2-16=0,解得??? x =±574,y =±94,

所以P 点坐标为??

??574,94,????574

,-94,????-574,94,????-574,-94, 故这样的直角三角形也存在,并且有4个,如图③.

综上所述,使得三角形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为8,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其关键是按照直角顶点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研究.

2)[2009·上海卷] 过圆C :(x -1)2+(y -1)2=1的圆心,作直线分别交x 、y 正半轴于点A 、B , △AOB 被圆分成四部分(如图),若这四部分图形的面积满足S Ⅰ+S Ⅳ=S Ⅱ+S Ⅲ,则直线AB 有( )

A .0条

B .1条

C .2条

D .3条

B 【解析】 由已知,得S Ⅳ-S Ⅱ=S Ⅲ-S Ⅰ,第Ⅱ,Ⅳ部分的面积是定值,

所以S Ⅳ-S Ⅱ为定值,即S Ⅲ-S Ⅰ为定值,

当直线AB 绕着圆心C 移动时,只可能有一个位置符合题意,

即直线AB 只有一条,故选B.

(3)[2009·浙江卷] 设向量a ,b 满足|a |=3,|b |=4,a ·b =0.以a ,b ,a -b 的模为

边长构成三角形,则它的边与半径为1的圆的公共点个数最多为( )

A .3

B .4

C .5

D .6

(3) B 【解析】 因为||a -b =5,所以以a ,b ,a -b 的模为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

对于半径为1的圆有一个位置正好是三角形的内切圆,此时只有三个交点,对于圆的位置稍微右移且再向下移,能实现4个交点的情况,如图,但5个以上的交点不能实现.

教师备选习题

(选题理由:避免分类讨论的几种方法.

1.消去参数,避免分类讨论;2.分离参数,避免分类讨论)

1.已知0

【解析】 若按常规解法去绝对值,须分01两种情况讨论.但

注意到两对数同底,可用作商比较法,通过换底公式可消去参数m ,这样可避免对参数m 的分类讨论.

【解答】 ????

??log m (1-a )log m (1+a )=||log (1+a )(1-a )=log (1+a )11-a . 因为1+a >1,1+a <11-a , 所以log (1+a )11-a >1,即????

??log m (1-a )log m (1+a )>1.故|log m (1-a )|>|log m (1+a )|. 【点评】 若将题设条件改为-1

时,|log m (1-a )|=|log m (1+a )|;当-1

2.若不等式x 2-2mx +2m +1>0对|x |≤1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若设f (m )=x 2-2mx +2m +1=(x -m )2-m 2+2m +1,由|x |≤1知,对m 应分m <-1,

-1≤m≤1,m>1三种情况讨论.若分离参数,则不用讨论.【解答】原不等式等价于2m(1-x)>-1-x2.当x=1时,显然成立;

当x≠1时,因为|x|≤1,所以1-x>0,则有m>-1-x2

2(1-x)

恒成立,只需m>

??

?

??

?

-1-x2

2(1-x)max.

因为-1-x2

2(1-x)

x2+1

2(x-1)

=-

1

2?

?

?

?

1-x+

2

1-x

-2≤-

1

2(22-2)=1-2,

当1-x=

2

1-x

,即x=1-2时取“=”,即

??

?

??

?

-1-x2

2(1-x)max=1-2,所以m>1- 2.

【点评】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是最容易引起“讨论”的.本题求解过程中,

求1-x+2

1-x

的最小值时,要注意验证取等号的条件.

规律技巧提炼

分类讨论思想的本质上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用分类讨论的思维策略解数学问题的操作过程:明确讨论的对象和动机→确定分类的标准→逐类进行讨论→归纳综合结论→检验分类是否完备(即分类对象彼此交集为空集,并集为全集).做到“确定对象的全体,明确分类的标准,分类不重复、不遗漏”的分析讨论.

第4讲转化与划归思想

主干知识整合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方式,借助某种函数性质、图象、公式或已知条件将问题通过变换加以转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思想.等价转化有一些模式可以遵循,总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高维向低维的转化,多元向一元的转化,高次向低次的转化等)、化未知为已知.在用化归方法解题时要求我们的思维一定要有灵活性、多样性、联想性、开放性,通过变换迅速而合理地寻找和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化归的常用模式

2.常见的化归方法

(1)换元法:例如利用“换元”将无理式化为有理式,高次问题化为低次问题;

(2)数形结合法:把形(数)转化为数(形),数形互补、互换获得问题的解题思路;

(3)向量法(复数法):把问题转化为向量(复数)问题;

(4)参数法:通过引入参数,转化问题的形式,易于解决;

(5)建模法:构造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或把一类数学问题转化为另一类数学

问题;

(6)坐标法:以坐标为工具,实现“数”、“形”的对应、转化;

(7)类比法: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相同或不同的属性,联想到另一类事物

也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思想方法,一般由特殊向一般类比,抽象向具体类比,低

维向高维类比,平行类比;

(8)特殊化法:将一般问题特殊化,从特殊问题的解决中,寻找一般问题的解题策略;

(9)一般化方法:有时问题的本质特征可能被具体问题所掩盖,这时应把特殊问题一般化,寻

找解题思路;

(10)加强命题法:即把命题结论加强为原命题的充分条件;

(11)正与反的转化;

(1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转化;

(13)空间与平面之间的转化;

(14)整体与局部的转化等等.

要点热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的化归

例1 (1)[2010·安徽卷] 设{a n }是任意等比数列,它的前n 项和,前2n 项和与前3n 项和分别为X ,

Y ,Z ,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X +Z =2Y

B .Y (Y -X )=Z (Z -X )

C .Y 2=XZ

D .Y (Y -X )=X (Z -X )

(1)D 【解析】 取等比数列1,2,4,令n =1,得X =1,Y =3,Z =7代入验算,只有选项D 满足.

【点评】 对于含有较多字母的客观题,可以取满足条件的数字代替字母,代入验证,若能排除3个选项,剩下唯一正确的就一定正确,若不能完全排除,可以取其他数字验证继续排除.本题也可以用首项a 1、公比q 和项数n 表示代入验证得结论.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BC 的顶点A (-4,0)和C (4,0),顶点B 在椭圆x 225+y 29

=1上, 则sin A +sin C sin B =________. (2)54

【解析】 顶点B 取椭圆短轴端点,即B (0,3), 则sin A =sin C =cos B 2=35,sin B 2=45,∴sin B =2sin B 2cos B 2=2×35×45=2425,∴sin A +sin C sin B =54

. 【点评】 这里顶点B 是椭圆上的动点,所以sin A 、sin B 、sin C 不易确定.但根据“一般成立特殊

一定成立”可将这个一般性的问题转化为B 点在特殊位置(椭圆短轴端点)来处理较易.像这种“特殊与一般的相互转化”在高考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经常用到.当然,注意到A 、C 是两焦点,利用正弦定理,进行数形转化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 探究点二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化归

例2若二次函数f (x )=4x 2-2(p -2)x -2p 2-p +1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个值c 使得f (c )>0,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解答】 如果在[-1,1]内没有值满足f (c )>0,

则????? f (-1)≤0,f (1)≤0,???? p ≤-12或p ≥1,p ≤-3或p ≥32,?p ≤-3或p ≥32

, 取补集为-3

,即为满足条件的p 的取值范围. 【点评】 在处理某一问题时,按习惯思维从正面思考比较困难,这时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反面去

考虑,往往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

练习 甲、乙二人依次从标有1,2,3,…,9的九张卡片中不放回地抽取一张卡片,则甲、乙二人

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的概率是________.56

【解析】设甲、乙二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的概率为P ,则甲、乙二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

数字卡片的对立事件为甲、乙二人均抽到标有偶数数字的卡片,设为P ,则

P =1-P =1-A 24A 29=56

. 【点评】 正难则反,利用补集求得其解,这就是补集思想,充分体现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一

般地,题目若出现多种成立的情形,则不成立的情形相对很少,从反面考虑较简单,因此,间接法多用于含有“至多”、“至少”情形的问题中.

? 探究点三 抽象问题与具体问题的化归

例3 e 416,e 525,e 636

(其中e 为自然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 A.e 416

A 【解析】由于e 416=e 442,e 525=e 552,e 636=e 662,故可构造函数f (x )=e x

x 2, 于是f (4)=e 416,f (5)=e 525,f (6)=e 636.而f ′(x )=????e x x 2′=e x ·x 2-e x ·2x x 4=e x (x 2-2x )x 4

, 令f ′(x )>0得x <0或x >2,即函数f (x )在(2,+∞)上单调递增,

因此有f (4)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函数思想,把问题化归为函数f (x )=e x

x 2的单调性问题,体现了化归的一般化策略,一般化策略不仅有助于命题的推广,而且是化归的重要途径.如果放宽眼界,使问题中的某些因素或结构形式一般化,借助于一般化的结论或一般化的方法,将有助于特殊问题的解决.

? 探究点四 命题与等价命题的化归

例4 设f (x )=2cos 2x +cos x -1(0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答】 令cos x =t ,t ∈(-1,1),则由f (x )=k (cos x -2),得2t 2+(1-k )t +2k -1=0,(1)

方程f (x )=k (cos x -2)中的cos x 有一正一负两个值,

等价于关于t 的方程(1)在t ∈(-1,1)中有两根异号.设g (t )=2t 2+(1-k )t +2k -1,

则原问题又等价于????? g (0)<0,g (-1)>0,

g (1)>0,由此可得0

. 【点评】 根据问题的特点转化命题,将未知的问题向已知的知识转化,并使未知和已知的知识发

生联系,使之能用熟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思路.例如要求空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只需通过作平行线转化成大家所熟悉的两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又如复杂的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有时也可以通过换元转化为熟悉的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再如还可以用三角法解决几何量的最值问题等等.

练习 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B =a ,O 为中心,过O 的直线

交AB 于M ,交AC 于N ,求1OM 2+1ON 2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答】 由于O 为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所以AO =33

a ,∠MAO =∠NAO =π6,设∠MOA =α,则π3≤α≤2π3

在△AOM 中,由正弦定理,得OM sin ∠MAO =OA sin ???

?π-????α+π6,得OM =3a 6sin ????α+π6. 在△AON 中,由正弦定理,得ON =3a 6sin ???

?α-π6,

所以1OM 2+1ON 2=12a 2?

???sin 2????α+π6+sin 2????α-π6=12a 2????12+sin 2α. ∵π3≤α≤2π3,∴34≤sin 2α≤1.故当α=π2时,1OM 2+1ON 2取得最大值18a

2; 当α=π3或2π3时,此时1OM 2+1ON 2取得最小值15a 2. 【点评】 将难以下手的题目转化为自己熟练掌握的基本问题,是应用化归思想的灵魂,要求必须做到转化有目标、转化有桥梁、转化有效果.本题将OM ,ON 利用正弦定理转化为α的三角函数式,注意α的隐含范围.

教师备选习题 (选题理由:1.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2.补集思想;3.等价转化思想)

1.[2009·湖北卷] 如图,卫星和地面之间的电视信号沿直线传播,电视信号能够传送到达的地面区域,称为这个卫星的覆盖区域.为了转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发射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它离地球表面的距离约为36000km.已知地球

半径约为6400km ,则“中星九号”覆盖区域内的任意两点的球面距离的最大

值约为________km.(结果中保留反余弦的符号).

【答案】12800arccos 853

【解析】如图所示,可得AO =42400, 则在Rt △ABO 中可得cos ∠AOB =853.所以l =α·R =2∠AOB ·R =12800arccos 853. 2.若下列方程:x 2+4ax -4a +3=0,x 2+(a -1)x +a 2=0,x 2+2ax -2a =0中

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答】 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的反面情况是:三个方程均没有实根.

先求出反面情况时a 的范围,取所得范围的补集就是正面情况的答案.

设三个方程均无实根,则有????? Δ1=16a 2-4(-4a +3)<0,Δ2=(a -1)2-4a 2<0,

Δ3=4a 2-4(-2a )<0.解得????? -3213,-2

即-32

时,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点评】 对于那些从“正面进攻”很难奏效或运算较难的问题,可先攻其反面,从而使正面问题

得以解决.

3.已知f (x )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奇函数,且f (x )在[0,+∞)上是增函数.是否存在实数m ,使

f (cos2θ-3)+f (4m -2m cos θ)>f (0)对所有的θ∈???

?0,π2均成立?若存在,求出适合条件的实数m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由f (x )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奇函数可得f (0)=0,又f (x )在[0,+∞)上是增函数,

所以f (x )在实数集R 上是增函数.要使f (cos2θ-3)+f (4m -2m cos θ)>f (0)对所有的θ∈???

?0,π2均成立,只需f (cos2θ-3)>f (2m cos θ-4m )对θ∈???0,π2恒成立. 又f (x )在实数集R 上是增函数,所以cos2θ-3>2m cos θ-4m ,即cos 2θ-m cos θ+2m -2>0

对θ∈????0,π2恒成立.令cos θ=t ,θ∈????0,π2,则t ∈[0,1],

所以问题转化为对一切的t ∈[0,1], 不等式t 2

-mt +2m -2>0恒成立.即m >t 2-2t -2对t ∈[0,1]恒成立,设f (t )=t 2-2t -2,则 f (t )=t 2-2t -2=(t -2)+2t -2

+4≤4-22,当且仅当t =2-2时等号成立.所以m >4-22, 所以存在实数m 且m >4-22,使f (cos2θ-3)+f (4m -2m cos θ)>f (0)对所有的θ∈???

?0,π2均成立.

规律技巧提炼

1.熟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转化的基础;丰富的联想、机敏细微

的观察、比较、类比是实现转化的桥梁;培养训练自己自觉地化归与转化意识需要对定理、公式、法则有本质上的深刻理解和对典型习题的总结和提炼,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抓基础,重转化”是学好中学数学的金钥匙.

2.化归应遵循五个原则:

(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悉的知识、经验和问题

来解决;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

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和谐统一的

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符合人们的思维

规律;

(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

使问题获解.

高三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2010届高三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数列复习建议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袁保金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由于它既具有函数特征,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使得它既与高中数学其他部分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且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思想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数列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纵观江苏省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数列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一道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形式出现,填空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内容,对基本的计算技能要求比较高,具有“小、巧、活、新”的特点,解答题属于中高档难度的题目,甚至是压轴题.具有综合性强、变化多、难度较大特点,重点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内容为主,考查数列内在的本质的知识和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纲解读 2、考纲解读(1)考纲中对数列的有关概念要求为A级,也就是说只要了解数列概念的基本含义,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要求都为C级,2010年数学科考试说明中共列出八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占了其中两个,说明这两个基本数列在高考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具体要求我们对这两个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需要有深刻的认识,能够

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这也说明涉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题在高考中一定出现.(3)由于数列这一章含有两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可以命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综合题,也可以命制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点相融合的综合题,以及数列应用问题,着重考查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题启示1、考题分布 自2004年江苏省单独命题以来,对数列知识的考查一直是命题的重 2、考题启示(1)数列在高考试卷中占的比重较大,分值约为13%左右,呈一大一小趋势,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有考查,纵观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江苏考题与全国卷、其他省市卷数列题有很大区别,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对数列的考查不与其他知识综合,同时也回避了递推数列和不等式,主要揭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内在的本质性的知识,形成江苏卷的一大特色.因此复习中在递推数列方面,特别是利用递推数列求通项,要大胆取舍,不要深挖.(2)客观题主要考查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突出了“小、巧、活、新”的特点,属容易题或中档题.主观题年年都考,且以中等和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出现,常放在压轴题的位置.回顾江苏省单独命题以来,对数列的考查可以称得上到了极致.如2007年、2008年在倒数第二题,2005年、2006年在最后一题,2009年数列题前移到第17题,以中等题形式出现,这一显著地变化似乎一种信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极限的概念及其运算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极限的概念及其运算 高考要求 极限的概念及其渗透的思想,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研究许多问题的工具 旧教材中原有的数列极限一直是历年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是指导考生深入地理解极限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关极限的运算问题 重难点归纳 1 学好数列的极限的关键是真正从数列的项的变化趋势理解数列极限 学好函数的极限的关键是真正从函数值或图象上点的变化趋势理解函数极限 2 运算法则中各个极限都应存在 都可推广到任意有限个极限的情况,不能推广到无限个 在商的运算法则中,要注意对式子的恒等变形,有些题目分母不能直接求极限 3 注意在平时学习中积累一些方法和技巧,如 )1|(|0lim ,0)1(lim <==-∞→∞→a a n n n n n ???? ? ????><==++++++--∞→时当不存在时当时当l k l k l k b a b x b x b a x a x a l l k k k n ,,0,lim 0 1 1 10110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已知lim ∞ →x (12+-x x -ax -b )=0,确定a 与b 的值 命题意图 在数列与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中,都有应遵循的规则,也有可利用的规律, 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因而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这种能力 也就是本知识的系统掌握能力 知识依托 解决本题的闪光点是对式子进行有理化处理,这是求极限中带无理号的式子常用的一种方法 错解分析 本题难点是式子的整理过程繁琐,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错 技巧与方法 有理化处理 解 b ax x x b ax x x b ax x x x x +++-+-+-=--+-∞ →∞ →1)()1(lim )1(lim 2 2 22 b ax x x b x ab x a x +++--++--=∞ →1) 1()21()1(lim 2 222 要使上式极限存在,则1-a 2=0, 当1-a 2=0时, 1) 21(1)21(1111)21(lim 1)1()21(lim 22 2 22=++-++-=+++--++-=+++--+--=∞→∞→a ab a ab a x b x x x b ab b ax x x b x ab x x 由已知得上式 ∴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3-03-14T14:50:22.85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2013学年21期供稿作者:盖玉顺 [导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 山东省东营市陈庄镇中学盖玉顺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即使新知识能够较顺利地纳 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第二,有利于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无怪乎有人认为,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第三,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布鲁纳认为,“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曹才翰教授也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的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应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2.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3.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 (1)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 (2)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 (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 4.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 操作——掌握——领悟。对此模式作如下说明: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 (3)“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 (4)“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体会;

高中数学常见思想方法总结

高中常见数学思想方法 方法一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渗透在数学的各部分内容中,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内容.函数的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特征,重在对问题的变量的动态研究,从变量的运动变化、联系和发展角度拓宽解题思路.方程的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有时,还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1】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n S ,已知3121312,0,0a S S =><. (1)求公差d 的取值范围; (2)指出1S 、2S 、…、12S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分析】 (1)利用公式n a 与n S 建立不等式,容易求解d 的范围;(2)利用n S 是n 的二次函数,将n S 中哪一个值最大,变成求二次函数中n 为何值时n S 取最大值的函数最值问题. 【解】(1) 由3a =12a d +=12,得到1a =12-2d , 所以12S =121a +66d =12(12-2d )+66d =144+42d >0, 13S =131a +78d =13(12-2d )+78d =156+52d <0. 解得:2437 d -<<-. (2)解法一:(函数的思想) n S =21115(1)(12)222 na n n d dn d n ++=+- =22 124124552222d d n d d ????????---- ? ????????????? 因为0d <,故212452n d ????-- ???????最小时,n S 最大.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讲直线方程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讲直线方程及其应用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直线方程及其应用 高考要求 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是解析几何最基础的部分,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以及两直线平行、垂直、重合的判定都是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内容 应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线性规划是直线方程一个方面的应用,属教材新增内容,高考中单纯的直线方程问题不难,但将直线方程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问题是学生比较棘手的 重难点归纳 1 对直线方程中的基本概念,要重点掌握好直线方程的特征值(主要指斜率、截距)等问题;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与距离有关的问题等 2 对称问题是直线方程的一个重要应用,中学里面所涉及到的对称一般都可转化为点关于点或点关于直线的对称 中点坐标公式和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解决对称问题的重要工具 3 线性规划是直线方程的又一应用 线性规划中的可行域,实际上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求线性目标函数z =ax +by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设t =ax +by ,则此直线往右(或左)平移时,t 值随之增大(或减小),要会在可行域中确定最优解 4 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有关函数、数列、不等式、复数等代数问题往往借助直线方程进行,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某校一年级为配合素质教育,利用一间教室作为学生绘画成果展览室,为节约经费,他们利用课桌作为展台,将装画的镜框放置桌上,斜靠展出,已知镜框对桌面的倾斜角为α(90°≤α<180°)镜框中,画的上、下边缘与镜框下边缘分别相距a m,b m,(a >b ) 问学生距离镜框下缘多远看画的效果最佳 命题意图 本题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数学问题,它不仅考查了直线的有关概念以及对三角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查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三角函数的定义,两点连线的斜率公式,不等式法求最值 错解分析 解决本题有几处至关重要,一是建立恰当的坐标系,使问题转化成解析几何问题求解;二是把问题进一步转化成求tan ACB 的最大值 如果坐标系选择不当,或选择求sin ACB 的最大值 都将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技巧与方法 欲使看画的效果最佳,应使∠ACB 取最大值,欲求角的最值,又需求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 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AO 为镜框边,AB 为画的宽 度,O 为下边缘上的一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找一点C (x ,0)(x >0),欲使看画的效果最佳,应使∠ACB 取得最大值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 A 、B 两点坐标分别为(a cos α,a sin α)、 (b cos α,b sin α),于是直线AC 、BC 的斜率分别为 k AC =tan xCA = x a a -ααcos sin ,.cos sin tan x b b xCB k BC -==αα 于是 tan ACB = AC BC AC BC k k k k ?+-1αα ααcos )(sin )( cos )(sin )(2?+-+?-= ++-?-=b a x x ab b a x x b a ab x b a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函数的连续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函数的连续及其应用 高考要求 函数的连续性是新增加的内容之一 它把高中的极限知识与大学知识紧密联在一起 在高考中,必将这一块内容溶入到函数内容中去,因而一定成为高考的又一个热点 本节内容重点阐述这一块知识的知识结构体系 重难点归纳 1 深刻理解函数f (x )在x 0处连续的概念 等式lim 0 x x →f (x )=f (x 0)的涵义是 (1)f (x 0)在x =x 0处有定义,即f (x 0)存在; (2)lim 0 x x →f (x )存在,这里隐含着f (x )在点x =x 0附近有定义; (3)f (x )在点x 0处的极限值等于这一点的函数值,即lim 0 x x →f (x )=f (x 0) 函数f (x )在x 0处连续, 反映在图像上是f (x )的图像在点x =x 0处是不间断的 2 函数f (x )在点x 0不连续,就是f (x )的图像在点x =x 0处是间断的 其情形 (1)lim 0x x →f (x )存在;f (x 0)存在,但lim 0 x x →f (x )≠f (x 0); (2)lim 0x x →f (x )存在,但f (x 0)不存在 (3) lim 0 x x →f (x )不存在 3 由连续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计算函数极限的一种方法 如果函数f (x )在其定义区间内是连续的,点x 0是定义区间内的一点,那么求x →x 0时函数f (x )的极限,只要求出f (x )在点x 0处的函数值f (x 0)就可以了,即lim 0 x x →f (x )=f (x 0)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已知函数f (x )=242+-x x , (1)求f (x )的定义域,并作出函数的图像; (2)求f (x )的不连续点x 0; (3)对f (x )补充定义,使其是R 上的连续函数 命题意图 函数的连续性,尤其是在某定点处的连续性在函数图像上有最直观的反映 因而画函数图像去直观反映题目中的连续性问题也就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方法 知识依托 本题是分式函数,所以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能准确画出它的图像 错解分析 第(3)问是本题的难点,考生通过自己对所学连续函数定义的了解 应明确知道第(3)问是求的分数函数解析式 技巧与方法 对分式化简变形,注意等价性,观察图像进行解答 解 (1)当x +2≠0时,有x ≠-2 因此,函数的定义域是(-∞,-2)∪(-2,+∞) 当x ≠-2时,f (x )=2 42+-x x =x -2, 其图像如上图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数学思想的形成发展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步骤,是学习数学的精髓之处。数学思想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课堂作为思维方式形成的载体,从而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本文通过对实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做出分析,提出了实现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数学思想方法方式中学途径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是将数学知识、技能转化成数学能力的途径,它具有构建数学体系和将数学知识应用是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将知识升华。但是数学思想有引导着数学方法,是数学方法的升华。人们在数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归纳成数学思想方法。 一、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 (一)意识性原则 意识性原则是指在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意识到数学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很多教师存在着忽视教学思想方法的趋势,这表现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具体的技能技巧没有明确的目标,偏重就题论题,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形成、提炼、归纳。

要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总结、分析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具体的概念、公式综合运用,交替出现,有意识的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其中。比如,不等式的解法与证明。这要运用到数形结合和同解变形,证明不等式则可以运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和反证法等。有的不等式还需要综合运用到这些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归纳点拨,分析总结,使学生学习并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二)化隐为显原则 在中学数学中,数学思想跟数学方法同样重要,甚至更甚。化隐为显原则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数学思想方法明确地讲解出来,针对教学内容和进度,有计划的进行。在数学难点和重点的讲解时将数学思想方法自然的传授给学生,在单元小结时适当点拨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的课程之后,可以通过实际例题归纳总结数学方法。比如(x-5)(x-3)>0,可以通过代数解析法、列表法、图解法分别解答,让学生通过这三种解法的比较,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运用其中。 (三)系统性原则 数学思想方法像普通的知识教学一样,只有系统性的学习,才能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系统性的教育,会忽略学生掌握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之等价变换思想.

等价转化思想方法 等价转化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模式法、简单的问题。历年高考,等价转化思想无处不见,我们要不断培养和训练自觉的转化意识,将有利于强化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变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技能、技巧。 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是充分必要的,才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的结果。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要对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如无理方程化有理方程要求验根),它能给人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与非等价性的不同要求,实施等价转化时确保其等价性,保证逻辑上的正确。 著名的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C.A.雅洁卡娅曾在一次向数学奥林匹克参赛者发表《什么叫解题》的演讲时提出:“解题就是把要解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向已知、从复杂到简单的化归转换过程。 等价转化思想方法的特点是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应用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进行。它可以在数与数、形与形、数与形之间进行转换;它可以在宏观上进行等价转化,如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普通语言向数学语言的翻译;它可以在符号系统内部实施转换,即所说的恒等变形。消去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求值求范围问题等等,都体现了等价转化思想,我们更是经常在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进行等价转化。可以说,等价转化是将恒等变形在代数式方面的形变上升到保持命题的真假不变。由于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我们要合理地设计好转化的途径和方法,避免死搬硬套题型。 在数学操作中实施等价转化时,我们要遵循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标准化的原则,即把我们遇到的问题,通过转化变成我们比较熟悉的问题来处理;或者将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变成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从超越式到代数式、从无理式到有理式、从分式到整式…等;或者比较难以解决、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以便准确把握问题的求解过程,比如数形结合法;或者从非标准型向标准型进行转化。按照这些原则进行数学操作,转化过程省时省力,有如顺水推舟,经常渗透等价转化思想,可以提高解题的水平和能力。 Ⅰ、再现性题组: 1. f(x是R上的奇函数,f(x+2=f(x,当0≤x≤1时,f(x=x,则f(7.5等 于_____。 A. 0.5 B. -0.5 C. 1.5 D. -1.5

浅谈高中数学思想方法与高中数学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思想方法与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观点,为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寻求更佳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数学能力;作用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围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一、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个课程目标,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是指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升的观点,它在后继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和证实其正确性,带有普遍的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是对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本质认识,是建立数学理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中学数学思想是数学思想中最常见、最基本、较浅显的思想,经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而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在从事数学活动、处理数学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手段、途径和方式。中学数学基本的数学方法有:观察与实验法、归纳法、配方法、换元法、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一般化与特殊化等。数学方法是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任何方法的实施,无不体现某种或多种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往往是通过数学方法的实施才得以体现的。二者关系密切,难于区分,因而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中学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教材的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题,都是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和谐组合,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统一体。数学思想来源于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而数学思想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反映于数学基本知识之中,而作为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又要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支配、约束。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强调数学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与分析,再加上传统的考试制度也多限于测试知识,所以“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时,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能力,即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更主要地依赖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我们常说某人办事有头脑,其实是说他能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系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是数学的灵魂,它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类思想是通过把一个数学问题,根据某种共同性和差异性,将它们分成某几类情形分别加以研究解决的一种指导思想,在数学知识的整理和概念学习中十分重要,可使有关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大全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7) 三、待定系数法 (14) 四、定义法 (19) 五、数学归纳法 (23) 六、参数法 (28) 七、反证法 (32)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一、应用问题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附录……………………………………………………… 一、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二、两套高考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

前言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 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 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最后谈谈解题中的有关策略和高考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并在附录部分提供了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在每节的内容中,先是对方法或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再以三种题组的形式出现。再现性题组是一组简单的选择填空题进行方法的再现,示范性题组进行详细的解答和分析,对方法和问题进行示范。巩固性题组旨在检查学习的效果,起到巩固的作用。每个题组中习题的选取,又尽量综合到代数、三角、几何几个部分重要章节的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大全

前言 (2)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7) 三、待定系数法 (14) 四、定义法 (19) 五、数学归纳法 (23) 六、参数法 (28) 七、反证法 (32)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一、应用问题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附录……………………………………………………… 一、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二、两套高考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 前言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 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 归纳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 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 2 =a 2 +2ab+b 2 ,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 2 +b 2 =(a+b) 2 -2ab=(a-b) 2 +2ab; a 2 +ab+b 2 =(a+b) 2 -ab=(a-b) 2 +3ab=(a+ b 2) 2 +( 3 2b) 2 ; a 2 +b 2 +c 2 +ab+bc+ca= 1 2[(a+b) 2 +(b+c) 2 +(c+a) 2 ] a 2 +b 2 +c 2 =(a+b+c) 2 -2(ab+bc+ca)=(a+b-c) 2 -2(ab-bc-ca)=… 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 2 ; x 2 + 1 2 x=(x+ 1 x) 2 -2=(x- 1 x) 2 +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n}中,a1?a5+2a3?a5+a3?a7=25,则 a3+a5=_______。 2. 方程x 2 +y 2 -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41 C. k∈R D. k= 1 4或k=1 3. 已知sin 4 α+cos 4 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 B. -1 C. 1或-1 D. 0 4. 函数y=log1 2 (-2x 2 +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 4] B. [ 5 4,+∞) C. (- 1 2, 5 4] D. [ 5 4,3) 5. 已知方程x 2 +(a-2)x+a-1=0的两根x1、x2,则点P(x1,x2)在圆x 2 +y 2 =4上,则实数a=_____。 【简解】 1小题:利用等比数列性质a m p -a m p +=a m 2 ,将已知等式左边后配方(a3+a5) 2 易求。答案是:5。 2小题:配方成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a) 2 +(y-b) 2 =r 2 ,解r 2 >0即可,选B。 3小题:已知等式经配方成(sin 2 α+cos 2 α) 2 -2sin 2 αcos 2 α=1,求出sinαcosα,然后求出所求式的平方值,再开方求解。选C。 4小题:配方后得到对称轴,结合定义域和对数函数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选D。 5小题:答案3-11。 Ⅱ、示范性题组: 例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 A. 23 B. 14 C. 5 D. 6 【分析】先转换为数学表达式: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则211 424 () () xy yz xz x y z ++= ++= ? ? ? ,而欲求对角线长x y z 222 ++,将其配凑成两已知式的组合形式可得。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40讲)化归思想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40讲)化归思想 高考要求 化归与转换的思想,确实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咨询题时采纳某种方式,借助某种函数性质、图象、公式或条件将咨询题通过变换加以转化,进而达到解决咨询题的思想 等价转化总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通过变换迅速而合理的查找和选择咨询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重难点归纳 转化有等价转化与不等价转化 等价转化后的新咨询题与原咨询题实质是一样的 不等价转化那么部分地改变了原对象的实质,需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 应用转化化归思想解题的原那么应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尽量是等价转化 常见的转化有 正与反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相等与不等的转化、整体与局部的转化、空间与平面相互转化、复数与实数相互转化、常量与变量的转化、数学语言的转化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对任意函数f (x ), x ∈D ,可按图示构造一个数列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输入数据x 0∈D ,经数列发生器输出x 1=f (x 0); ②假设x 1?D ,那么数列发生器终止工作;假设x 1∈D ,那么将x 1反 馈回输入端,再输出x 2=f (x 1),并依此规律连续下去 现定义1 2 4)(+-= x x x f 〔1〕假设输入x 0=65 49 ,那么由数列发生器产生数列 {x n },请写出 {x n }的所有项; 〔2〕假设要数列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穷的常数列,试求输入的初始数据x 0的值; 〔3〕假设输入x 0时,产生的无穷数列{x n },满足对任意正整数n 均有x n <x n +1;求x 0 的取值范畴 命题意图 此题要紧考查学生的阅读审题,综合明白得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知识依靠 函数求值的简单运算、方程思想的应用 解不等式及化归转化思想的应用 解题的关键确实是应用转化思想将题意条件转化为数学语言 错解分析考生易显现以下几种错因〔1〕审题后不能明白得题意〔2〕题意转化不出数学关系式,如第2咨询〔3〕第3咨询不能进行从一样到专门的转化 技巧与方法 此题属于富有新意,综合性、抽象性较强的题目 由于生疏不易明白得并将文意转化为数学语言 这就要求我们慎读题意,把握主脉,体会数学转换 解 〔1〕∵f (x )的定义域D =〔–∞,–1)∪(–1,+∞) ∴数列{x n }只有三项,1,5 1 ,1911321-===x x x 〔2〕∵x x x x f =+-= 1 2 4)(,即x 2–3x +2=0 ∴x =1或x =2,即x 0=1或2时 n n n n x x x x =+-= +1 2 41

(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提高数学能力,形成数学素质--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点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提高数学能力,形成数学素质--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点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那种只重视讲授基础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基础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分类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函数思想的实质是提取问题的数学特征,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提出数学对象,抽象其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很明显,只有在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判断等一系列的思想过程中,具备有标新立异、独创性思维,才能构造出函数原型,化归为方程的问题,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结合,通过对图形的认识,数形结合的转化,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在人的思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参数问题”对中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陌生,它实际上是对具体的个别的问题的概括。从绝对值、算术根以及在一般情况下讨论字母系数的方程、不等式、函数,到曲线方程等,无不包含着参数讨论的思想。 等价转化的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是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应是充分必要的,这样的转化能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所需的结果;而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这样的转化能给人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分析问题中思维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转化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每个问题的解题过程实质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 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用数学思想指导基础复习,在基础学习中培养思想方法。①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要充分展现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揭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讨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把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联立,讨论方程组解的情况;二是从几何图形上考虑直线和圆锥曲线交点的情况,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问题清晰明了。②注重各知识点在教学整体结构中的内在联系,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中的纽带作用。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当函数值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常数时,分别可得方程,不等式,联想函数图象可提供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几何意义,运用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三块知识可相互为用。 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练习,在问题解决中运用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①注意分析探求解题思路时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解题的过程中就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合理联想提取相关知识,调用一定数学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及知识,逐步缩小题设与题断间的差异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运用化归思想的过程,解题思想的寻求就自然是运用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②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典型问题中的运用。例如选择题中的求解不等式x≥,虽然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求解,但若用数形结合,转化为半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变得非常简单。③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导,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