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设计经验

配管设计经验
配管设计经验

最近看到很多年轻的朋友问了好多设计院的问题,转个贴,很实用。

国内比较知名的工程公司,大都是原化工部九大设计院改组的:

天辰工程公司 (化工部第一设计院) 天津老牌强院,现在手上有13个左右的EPC项目,实力厉害,收入较高。

华泰工程公司 (化工部第二设计院) 太原

东华工程公司 (化工部第三设计院) 合肥老牌设计院,水平上可以,但不如八院,一院和四院,不过也相差不多。工艺管道一起做,没有划分的清楚,中成干部收入很高(因为其是国内唯一上市的工程公司)

五环工程公司 (化工部第四设计院) 武汉老牌强院,水平厉害,收入较高,因为SHELL煤气化的原因,较红火

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原中石化兰州设计院,化工部第五设计院)宁波

华陆工程公司 (化工部第六设计院) 西安老牌强院,水平厉害,收入一般

中石化南化设计院 (化工部第七设计院) 南京

成达工程公司 (化工部第八设计院) 成都我国唯一一个在世界工程排名在前50位的工程公司,现已经成功转型进军海外市场,印尼40个亿的电站的总承包。收入很高

中石油设计东北公司(原吉化集团公司设计院,化工部第九设计院)吉林

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中石油下属设计院,因为有中石油关照,活不少,但人才培养相对较弱。收入在北京尚可,以前还有房子分。

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由三个设计院并起来的,前身就是鼎鼎大名的医工院(编写化工设计手册),收入在上海尚可。

按照地区

上海工程公司

(上海地区)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公司

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柏克德(中国)工程有限公司

西比埃能源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阿克克瓦纳油气化工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福斯特惠勒国际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德希尼布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东洋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化工设计院

上海工程化学设计院

伍德工程公司

阿美科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美盛沃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河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众一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吴泾化工设计院

上海焦化设计院

上海凯赢达化工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高桥石油化工设计院

利策科技 RICHTECH

上海惠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豪鼎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新工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赫氏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亿安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安易施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西比埃能源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吉双艺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茜亿尔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液化空气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基伊埃技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地区)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燕山石化设计院

北京美盛沃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深圳、沈阳、成都) 北京石油化工设计院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茂名瑞派石化工程北京公司

华东设计院北京分院

上海惠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中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京工程设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阿美科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鲁玛斯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CPE

中国石油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核工业第二设计院

航天一院,五院

设计院的兄弟们说说心得

1。P1配管在中国化工设计院中,配管最累,钱最少,地位最低,但对将来的发展来说,最好干。有如下原因:

(1)本专业是进度最紧的一个专业,直接服务于施工,可以体会一下对一个工作,你自己、施工单位、业主等人不同的看法,有益于培养换位思考习惯;

(2)还可以体会一下被工艺系统、工艺或其他专业耍着玩的感觉,从而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树立服务精神,真正干工艺的时候,稍有人性;

(3)不干本专业的人,干不好工艺系统,从而也干不好纯工艺,这是业内的普遍看法。中石化系统的所有设计院,工艺人员都从配管干起。所有工艺方向的国家级设计大师,都从配管干起。

(4)这是取得领导信任的好办法,至少你勤快。整人的最残酷办法,就是让一个人先干工艺,等他出错以后,再以培养他为借口,让他干配管。

(5)配管最容易找工作,比起化机配管,P1.3只有工艺配管能干。而且任何时候任何设计院,你都能找到配管的位置。

(6)想当项目经理的,走P1、C1、C2路线,比较省力省时,当然前提是在P1块中有一定的人缘。因为P1块的工作效率是所有专业中最低的,最容易受干扰,所以P1的专业负责人对确定项目进度有很重的发言权,而进度每提前一天,省下的费用数以万计,这就是项目节余,上交行政一部分后,就完全由项目经理支配,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想当项目经理的原因。

(7)在外企,配管收入很高,比如一个熟手在上海,拿个10K/M以上不成问题;干配管,至少要拿到“压力管道审核人资格证”,好象是有工程师资格后,再过两年就可以去考,开卷。我没有,因为当年单位里有证的人太多了。 P2、P3专业比较适合化机,他们的工作成果不需要签名,压力少;工作性质相对单一,工作效率高,所以收入相当较高,适合养老。唯一的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呢?

2。PS工艺系统

与学校的过程系统不一样,主要是提供所有的单元设备、管道组成件、管道的工艺规格和材质,与自控专业配合把控制方案具体化,发展PID。很多工艺的活传下来,问题就在工艺系统被发现。所以他们经常与搞纯工艺的家伙或提供工艺包的家伙PK。因为他要签字,只要签了字,他就必须负责,与

工艺反而没有什么关系。这个专业的社会需要量很大,实际上厂办院的工艺室实际上干的就是配管、工艺系统,真正的纯工艺只是偶而为之。但要求也很高,比如发展PID所需要的知识,所有学校都学不到,分散在各种各样的书上。每个大设计院都有自己的一套培养工艺系统人才的办法,所以这个专业是一定要干的。干工艺系统,至少拿到注册工程师证。

3。P纯工艺

与学校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重点是在做工艺包,然后才是集成化和优化。只大设计院才有纯工艺。

4。P1、PS的专业管理

他们主要一个是负责解决本专业的重大技术问题、专务建设、向项目组推荐成员等,偏行政,是用来养人的位置(有资历、能力,但由于某种原因走不进管理层,就呆这)

5。设计经理项目组的技术接口,主要对内,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对内负责一切,技术路线的终点。6。其他类施工类,需要有监理工程师证、建造师证,只要有工作经验就可以考,主要防止施工队弄虚作假。这一块没干过,不过门槛不高,有压力。从前认识一个储运室主任,改作施工经理,苗条了很多。要干好这一行,至少干过配管,不然给施工队耍了都不知道,还得挨骂。

项目管理类,门槛很高,PMP、IPMP、项目管理硕士即使都有,也不定干得上。尤其是项目经理,正常情况下都是很多年的重点培养对象,技术、人脉、资历、关系等等缺一不可,各方面都很优秀,绝对的核心人员,管理层。尤其是人脉,设计院里行政位置不多,从业人员都有学历有能力,竞争激烈,所以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失落感,有刺激领导的爱好,更喜欢互相刺激,所以有时不能太较真。

采购类,采购经理经常由项目经理自兼,一类非常神秘的职位。

二。设计院(工程公司)靠什么赚钱?

工艺包可以漫天要价。比如中石化石油科学院卖过一个芳烃抽提的工艺包给茂石化,开价650万,占勘察设计费中的1/3。勘察设计费中砍掉工艺包费用,省下的初步设计(PID)与详细设计(配管)好象是**开。勘察设计费占总投资的3%以下。大设计院有纯工艺室,可以干工艺包;有工艺系统室,可以干初步设计;有配管室,可以干详细设计。小设计院的P1、P2、P3、PS、P合在一块,叫做工艺室或工艺系统室,因为养不起这么多人,所以工艺包是做不起的。有些较简单的工艺的初步设计可以干,比如常减压,但象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就只能干一部分,前提是业主相信你,但技术上是无法与大院竞争的。收入主要从配管来。所以大设计院很喜欢跟当地的小设计院合作,小院干配管。一个是小院的地处偏僻,工资水平低,而且在当地,省下差旅费。当然最重要的是,小院是工艺配管,又叫工艺安装,有定的工艺素质,PFD、PID做得不完善,当场就可以解决问题,省时间。即使对大院来说,实际上干设计也不赚钱。所以才有了工程总包,工艺包、设计、采购、施工、开车一条路,通过项目管理,把钱省出来。尤其是采购,大财源。还有一个施工,早干完一天,就省下一在的施工采用,象100吨的吊车一天的租金就是15万。所以对工程公司来说,项目管理至关重要,尤其项目组中的各位经理都是位高权重,财大气粗之辈。当然除了设计经理。

三。大设计院和小设计院

小设计院主要是中石化各分公司的厂办院(比如茂名石化设计院呀,九江院呀),各省的石油化工设计院(比如广东省石化设计院,江西石化设计院),还有一些化工部系统的设计院,没有发展好,退

化成小院(比如成都有一个晨光化工设计院)。小设计院主要是计划经济时代条块分割的产物,建立的初衷,一个是大院人员还不够多(以前本科生少,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是交通不便;另一个是那时候DOS版的绘图工具和计算工具,比较难用,效率不高。小设计院主要负责本厂的大修改造,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给死工资、死奖金。但到了市场经济,在技术上,只能干大修改造,或者一些小化工,或配管,按投资额收费,入不敷出。经济上,中石化总公司向大院倾斜,先保住大院,稍有收益的活都给大院,小院只能自生自灭。再加上以前的领导,要么观念落后,有活不干;要么没有观念,有好的技术不去发展,反而帮私人老板做非法小炼厂,然后捞来的钱统统没收,全系统通报批评。最后的下场是分流改制。以前在广石化设计院,被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收购,叫什么中元。茂石化设计院改制后,叫什么瑞派。省石化设计院被寰球收购,叫寰球广业。要么成了私企,要么成了大院的分部。总部和分部的关系,打个比方,大院总部就是朝廷,分部是强盗被招安。但强盗就是强盗,一日为盗终身是盗。就是中央军和地方杂牌的关系,用得找的时候,大量招人,干总部不想干的活;用不找的时候,一脚踢飞;平时在待遇也是,同级人员,总部和分部相差甚远,比如国企都有干部假(按工龄算),按规定研究生三年是算工龄的,但到了分部就变了,只算呆在分部的时间。所以宁去大院,不去小院。宁去总部,不去分部。想干设计这一行的话,捞一个正牌出身,很重要。以后不想在国企混,想去外企,把自己呆过的公司名称报出来,好象洛阳院、**、中国寰球这样,简历很容易被挑中,而且干工艺的机会较多。

四。大设计院和大设计院中国的大设计院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化工部的,一个是石油部的。石油部系统,首先是洛阳工程公司,另一个是原来的中石化设计院北京设计院(现在的**的一部分,炼油工艺室,配管二室),两者的技术水平是各有千秋。另外就是中石化北京工程公司(当年BPEC,现**的工艺室,配管一室),这是个比较特别的公司,它原来也是小院,但领导是比较特殊的人物,很有魄力。它靠干三维配管起家,很早就跟老外合作,干配管,收美元。然后由外入内,靠替老外做项目时收集的资料,自己做工艺包,开始干乙烯,把兰州设计院的活给抢了一部分。另一个是化工部系统,比如寰球(北京),成达(成都),五环(武汉),天辰(天津)。由于业务的关系(化工,化肥,制药,煤化工),效益都不好。寰球是傍上了中石油以后,才有起色。夹在中间的是原化工部系统的设计院,但后来被中石化招安,比如兰州设计院,现在的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然后是南京有个南化设计院,也一样。从总体效益上讲,中石化大设计院的效益是中国化工石化设计院最好的,一个是技术过硬,象催化裂化、加氢裂化之类二次加工的核心装置,除了他们,没人做得了;另一个中石化很爱护他们。中石油的设计院都要么是买来的,干乙烯行,干炼油不行。要么是新成立的,骨干都是从洛阳院、**招诱来的。新设计单位最怕的就是有派系,没有默契,互相扯皮,不出活,自然没效益。所以对应届生来说,洛阳院和**是首选。

五。大设计院和小设计院的人才发展小设计院只有一个工艺室,配管、应力分析、材料、工艺、工艺系统一块干,这是它本身从事的业务决定的,但是并不科学。首先是从业人员干得多,则难精,看起来好象什么都懂,但没有一项是出神入化的,象个万金油一样,包治百病,但什么病都根治不了。其次,只从事旧装置大修改造,不从事基建项目,从业人员的素质很难得到全面培养。最后,由于没有技术优势,只能有什么干什么,每次项目都是全新的,花了很多精力,干完就干完了,无法复用。另外由于有经济压力,跑的人多,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培训机会。上升空间也有限,五个专业合在一起,官位只有五分之一。由于项目小,项目管理这块,除项目经理、施工经理外,其余都是办事员。大院没有经济压力,办事有章有矩。尤其是人才培养,历来就是重中之重。从业人员从配管到工艺系统,从工艺系统到工艺,有规章制度可依,而且会考虑个人的特长、爱好。评职称,发论文很容易。由于专业配备齐全,各人在一段时间只干一种工作,上手快,水平提高也快。由于项目充足,有很多机会接触基建项目,业绩积累速度快。尤其是洛阳院、**,可能是在中国唯一可以连干十年(甚至一辈子)常减压、或催化裂化的地方了。也就说,你自己会有一个很强的工艺包,可以把它卖给小炼厂,以前北京院就有人卖过焦化的工艺包,一样东西可以卖很多次,每次30万。干设计的人出身很重要。大院偏爱自己培养出来的人,外企偏爱大院出来的人,素质高,业绩多。去大院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

太舒服,可能会一辈子停在某个岗位上不愿动。以致于得“三高”。一个人选择自己的出身很重要,选错了一辈子后悔。分部介于大院和小院之间,它的历史还短,不过我相信,杂牌就是杂牌,如果它自己在社会上定不好位的话,一旦失去作用,肯定是第一个被牺牲掉的。寰球广业就是中国寰球在广东的分部。

六。钱在大院,是领导给你钱。在小院或分部,是你完成当年的利润指标,上缴利润。不过就干工艺设计而言,最好的情况下,明的收入,在专业室20~30万/年。最坏的情况下,没有下限。暗的收入,就靠自己的本事了。一个典型的小康型职位。

配管工程规范-配管

第六章配管 第一节配管设计规定 一、总则 1、本通则适用于巴陵石化分公司煤代油工程工艺系统管道布置设计。 2、本通则不适用于非金属管道、有色金属管道、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 3、执行本通则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一般规定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4、永久性的工艺、热力管道不得穿越工厂的发展用地。 5、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6、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7、管道应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8、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 9、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宜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10、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1、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2、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现行《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的要求。 13、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4、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5、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16、管道系统应有正确和可靠的支承,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承件脱离、管道扭曲、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的现象。 17、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8、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19、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夹套配管设计要领.

夹套配管设计要领 (这是根据日挥资料整理的仅供参考) 1 适用范围 1.1 本要领适用于高粘度或结晶,易聚合等介质的配管,为了防止凝固或保持温度等目的的而装夹套(下面叫套管)的配管设计。 1.2 套管有全系统夹套和仅直管部分夹套两种方法,本要领是对全系统夹套方法的规定,而仅直管部夹套时也可用此要领。 2 配管各部分的形状和尺寸 对于套管内外管、弯头、三通、大小头等直至小口径的接头均采用对焊连接。 2.1 配管 (1)内外管公称直径的组合如表1。 表1 (2)内外管的材质根据介质种类和温度、压力来选生,而壁厚则考虑,如下事项确定。 内管:应耐最高使用内压 应耐最高使用外压(外压是指内压为0时) 外管:应耐外管的最高使用内压 (3)壁厚计算按另外的配管壁厚计算要领,但内管设计温度按内

管介质温度,外管设计温度按外管介质温度。 2.2 弯头 弯头的内外么称直径组合与管子一样,其内外管的曲率半径,近似值如表2。 表2 注: (1)表示特殊尺寸。 2.3 三通 (1)内管三通的使用范围原则上用到降二级的异径三通,且从大口径抽出小口径时不用凸台,而用支管焊。 (2)压力高的部分应如图所示,用补强板加强。 图1

(3)外管抽出支管的地方用短管时行支管焊,并将其分成两半使用。 (参照图2) 注:A尺寸表示最小值,与支管公称直径无关。 2.4 大小头 内外管的大小头都用对焊标准件,组装如图3那样。 偏心大小头同心大小头 图3

2.5 法兰 (1)法兰设计为特殊形状,其基本形为平焊或对焊(参照图4)。 (2)法兰等级接内管设计条件,采用异径法兰,其详细尺寸为内孔径是内管公称直径,其它尺寸按外管公称直径。 (3)内管为特殊材质时,使用带一定长度内管的滑套法兰。 一般法兰带内管滑套法兰 图4 备注:除带内管的法兰以外,还有内外管都带法兰的方法,此外,还有外管弯头分成两半或使用带颈弯头等方法,而它们的形状与配管施工顺序有关,因此,必须首先决定其组装顺序。 例如,外管组装时的最后焊接点是在直管上还是在弯曲处,这可能能与内管焊接处的泄漏试验有关。 2.6 阀门 (1)套管上用的阀门,其阀体做成带夹套的法兰连接形,夹套上应设有热媒介质的出入口管咀。

中石化配管设计规定(2001)

设计标准 SEPD 0001-2001 实施日期 2001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22 页 目次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2 管道布置 2.1 管道布置一般要求 2.2 管道净空高度和埋设深度 2.3 管道间距 2.4 管道跨距 2.5 工艺管道布置 2.6 泄放管道布置 2.7 取样管道布置 2.8 公用物料管道布置 3 阀门布置 3.1 阀门布置一般要求 3.2 止回阀布置 3.3 安全阀布置 3.4 调节阀布置 3.5 减压阀布置 3.6 疏水阀布置 4 管件和管道附件布置 4.1 管件布置 4.2 阻火器布置 4.3 过滤器布置 4.4 补偿器布置

5 管道上仪表布置 5.1 流量测量仪表布置 5.2 压力测量仪表布置 5.3 温度测量仪表布置 5.4 物位测量仪表布置 6 管道支吊架布置 6.1 管道支吊架设计一般要求 6.2 管道支吊架布置 1 总则 1.1 目的 为提高石油化工装置工程设计中管道的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 1.2.1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阀门、管件和管道附件、管道上仪表以及管道支吊架等布置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石油化工装置基础设计阶段进行配管研究的管道布置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阶段的管道布置设计。 2 管道布置 2.1 管道布置一般要求 2.1.1 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a) 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b) 应符合有关的标准; c)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并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d) 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e) 在确定进出装置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管件标准各国对照

此资料系从百度文库和网络摘录整理排版,针对目前国内三维配管项目中常常用到的标准和不常用到的标准统统分析了一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或许做等级表和相关软件的数据库制作人员对此资料更加敏感。 应用标准体系 国际上常用的标准体系 4.1.1德国及前苏联应用标准体系 4.1.2美国应用标准体系(ANSI) 4.1.3日本应用标准体系(JIS) 4.1.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应用标准体系 4.1.5英国和法国应用标准体系 国内常用的标准体系 4.2.1石化行业应用标准体系 4.2.2化工行业应用标准体系 4.2.3机械行业应用标准体系 4.2.4国家应用标准体系 4.2.5 压力管道应用标准体系配伍 应用标准体系 目前,大多数压力管道及其元件都进行了系列化,并有相应的应用标准作支持。因此压力管道材料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压力管道及其元件标准系列的选用。 应用标准体系。一个管系(路)中各元件所用系列标准的集合。 这些标准应包括管子系列标准、管件系列标准、法兰及其连接件系列标准、阀门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一定的规则在一个管系中得到应用,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从而确定了管道及其元件的基本参数。这些标准中尤其以管子标准和法兰标准最具代表性,它们是其它应用标准的基础。下面以管子标准和法兰标准为主,介绍应用标准。

目前,世界上各国应用的标准体系有很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标准和标准体系,它们之间有些相差很多,无法配套使用和互换因而给使用者带来不少麻烦。 因此,压力管道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应用标准体系,并作为设计的统一规定,以免各相关专业因采用不能互换的其它标准体系而导致错误。 世界各国应用标准大体上分为两大类: ◆管子----即钢管外径系列分为国际通用系列(大外径系列)英制管;国内常用系列(小外径系列)公制管(或米制管) ◆法兰: 欧式法兰和美式法兰 压力等级:PN MPa 欧式法兰(DIN) 压力等级:PN MPa 美式法兰(ANSI) CL150300400600 90015002500Psi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法兰还是管子,上述两个系列或两个体系是不能混合使用的。 ANSI——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

配管设计规定

配管设计规定 目录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2 相关文件……………………………………………………………………………………… 1.3单位制………………………………………………………………………………………… 1.4符号和缩写词………………………………………………………………………………… 2 设计基础……………………………………………………………………………………… 2.1 管道设计基本点……………………………………………………………………………… 2.2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2.3 管道材料……………………………………………………………………………………… 2.4 腐蚀裕量……………………………………………………………………………………… 2.5 管道的公称尺寸……………………………………………………………………………… 3 管道系统的构成………………………………………………………………………………… 3.1 管道器材……………………………………………………………………………………… 3.1.1 管子………………………………………………………………………………………… 3.1.2 弯头、弯管和虾米弯………………………………………………………………………… 3.1.3 异径管……………………………………………………………………………………… 3.1.4 支管连接…………………………………………………………………………………… 3.1.5 法兰………………………………………………………………………………………… 3.1.6 阀门………………………………………………………………………………………… 3.1.7 端部密封…………………………………………………………………………………… 3.1.8 盲板………………………………………………………………………………………… 3.1.9 过滤器……………………………………………………………………………………… 3.2 管道的连接…………………………………………………………………………………… 3.3 管道材料等级变化…………………………………………………………………………… 3.4 管道的隔热…………………………………………………………………………………… 3.5 管道的涂漆…………………………………………………………………………………… 4 管道系统的配管设计…………………………………………………………………………… 4.1 概述…………………………………………………………………………………………… 4.1.1 管道走向…………………………………………………………………………………… 4.1.2 管道布置…………………………………………………………………………………… 4.1.3 管道坡度…………………………………………………………………………………… 4.1.4 管道柔性…………………………………………………………………………………… 4.1.5 管道的间距………………………………………………………………………………… 4.1.6 阀门的安装………………………………………………………………………………… 4.1.7 调节阀……………………………………………………………………………………… 4.1.8 止回阀……………………………………………………………………………………… 4.1.9 疏水阀……………………………………………………………………………………… 4.1.10 过滤器…………………………………………………………………………………… 4.1.11 补偿器…………………………………………………………………………………… 4.1.12 仪表……………………………………………………………………………………… 4.1.13 放空和放净……………………………………………………………………………… 4.1.14 管道支架…………………………………………………………………………………

5脱硫系统工艺管道设计统一规定

大唐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脱硫系统工艺管道 设计统一规定(试行) 1. 设计必需遵循的导则和使用的设计手册 (1)《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L/5196-2004); (2)《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烟气脱硫流化床法》(HJ/178-2005); (3)《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 5054-1996); (4)《电力工程制图图例》(DL5028-1993); (5)《87GD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零部件典型设计手册》; (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 2. 设计的原始数据 (1)介质的最大工作压力: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PN0.6,GGH高压冲洗水泵出口PN16,其它浆液和工艺水管道均按PN1.0进行设计。 (2)设计采用的管材型号; (3) 本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技术组织措施; (4) 脱硫岛司令图(工艺PID图和布置图)和设备清册等; (5) 厂家资料:辅机制造厂的样本、说明书、图纸资料及技术协议书等; (6) 本工程中自定的应遵守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等; (7)司令图阶段已提供给土建专业的管道荷重、孔洞和埋件等资料; (8)土建专业提供的脱硫岛的厂房建筑图和结构图; (9)与电气、热控专业、暖通专业和水工专业的互提资料。 3 设计图纸的内容和设计深度 3.1 设计图纸的内容 本卷册包括如下图纸: (1) 图纸目录; (2) 管道PID图 (3) 管道布置图; (4) 支吊架安装明细表; (5)零件制造图; (6 综合材料表。 3.2 设计图纸的设计深度 3.2.1 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按如下顺序排列:

1、管道PID图 2、管道平剖布置图; 3、管道立体图(如有); 4、支吊架明细表、 5、支吊架制作图; 6、零件制造图、 7、综合材料表。 除开列本卷册新制的图纸外,还需将不属于加工订货卷册的活用图纸开列出来 3.2.2 管道PID图 1)管道PID图包括:工艺流程的系统图、说明和图形符号表。 2)管道PID图上应将所设计的管道系统完全表示出来,用设计界限区分设计范围内和 设计范围外的管道,系统的连接应与布置图上的连接相一致。设计界限应表示清楚, 用“xx xx”表示设计界限,注出接口分册号,便于查找接口;接口应配合好。 接口定位尺寸、接口分册号应表示清楚。 3)不出安装图的小管道(注:DN65mm以下的水管道可不出安装图,DN65及以上的水 管道、浆液管道均应出安装图),应有零件编号,此编号应与零件明细表的编号相一 致。图面上出现的图形符号应与图形符号表上的一致。 4)图上应表示放气点、放水点和疏水点的位置,并标以符号,放气点用Q表示,放水 点和疏水点用S表示。应标示出从主管道引入或引出介质的名称和来向或去向,统 一图形符号如下:引出管道的图形符号:→ ,引入管道的图形符号: →。 5)图中的说明统一规定如下: 注: (1) 本系统管道的设计参数如下:设计压力 MPa;设计温度 0C ;公称压力PN (单位为MPa,按国标规定不写单位);管系严密性水压试验压力为PN1.0;介质 名称、含固量、温度等说明。 (2) 本管道的设计依据是:主要叙述的依据为工艺系统图和厂家资料等,应写明图 号。 (3) 有关本卷册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本卷册多大直径的管道不出安装图,这些 管道的支架间距多少,这些管道的零件编号所见的图号或综合材料表等。 (4)说明阀门、流量计、压力表等的安装注意事项。(如浆液阀门阀杆应水平安装, 水平浆液管道上的阀门开启时阀板下半部分的动作方向应与介质流向一致,不出 图的阀门应安装在容易操作的地方)。

塔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101-2001 实施日期2001年11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塔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7 页 目 次 1 总则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2 塔配管 2.1 管口方位 2.2 主要管道布置 2.3 平台、梯子 2.4 管道支架 1 总则 1.1 范围 1.1.1 本标准规定了塔配管的管口方位、塔上主要管道的布置、塔平台及梯子和塔管道支架等设计要求。 1.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各种塔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SEPD 0204 《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 SEWS 0709 《装置消防竖管》

一般布置在平台的尽头,并尽量利用上、下平台的直梯观测和检修。 2.1.6 塔的液位计和液位调节器管口,不宜布置在进料或重沸器返回管口正对面60°范围之内。 2.1.7 塔顶气相管口一般设在塔顶中间,直径小的也可以塔侧面接出,其方位应与其

它附塔管道的布置综合考虑。 2.1.8 塔底出料管口应引出塔裙外,其方位应根据塔底泵或与其相连接的设备布置而定。 2.2 管道布置 2.2.1 对于大直径管道、高温管道、合金钢管道应优先考虑布置在合适的位置。 2.2.2 必须考虑垂直敷设管道与塔体的相对热伸长量,并应尽量利用管道的自然补偿予以吸收。 2.2.3 沿塔垂直敷设的管道与塔外壁的水平距离,宜按支架系列,靠近塔外壁布置,不加短管只用弯头,与管口相接的垂直管道可除外。管道穿越平台时,不应碰平台内、外圈角钢和平台梁。 2.2.4 塔顶管道一般有顶部出口管道、放空管道和安全阀管道。 2.2.4.1 塔顶气相出口管道应按步步低的要求布置,不应出现袋形,塔顶馏出线一般管径较大,应尽量沿塔壁敷设且不穿或少穿平台。 2.2.4.2 塔顶放空管道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并在顶部管道最高处的水平管段上接出,排出口应远离操作面。安全线排放管道除执行放空管道的规定外,还应符合SEPD 0204的规定。 2.2.4.3 当设热旁路控制塔顶压力时,热旁路调节阀应布置在回流罐上部管道,应保温,并不得出现袋形。 2.2.5 侧面进、出塔管道上的阀门,宜直接与管口相接,或水平靠近管口安装。接管公称直径DN不小于150 mm的阀门,应加设支架,以支承阀门的重量。由于安装条件限制,且管内介质不易冻凝的管道上的阀门,也可安装在立管上。 2.2.5.1 一根管道在同一角度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口连接时,应按图2.2.5.1 a) 的方法连接。只有当管道不会由于设备本体和管道之间的不同膨胀状况而受到过大的应力时,也可采用图2.2.5.1 b) 的连接方法,但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

配管设计流程

配管设计流程 新产品立项 ------ ? 接受任务 ------ ?确定初步的基本参数 +?方案设计(三维) --------- ? I --- ?性能评审 _________ No_ _____________ 标准样机制作 ---- ---- *配管设计方案确认 —Y L S ■确定基本参数 _____ 配管设计 ________ I _ 振动、噪音评审 -------- 外购件的确认 ------ 试产 -------- ?测试(参照其它相关企业标准执行) No ----------- 计更改 批产 [注]: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压缩机型号及其附件,充氟量,毛细管,两器参数,单向阀,过滤 器,四通阀,高、低压阀,压力开关控制器,感温套筒,贮液罐等零件规格 。 配管设计要求 一、配管总体方案设计 (1) 全新开发的空调器,在钣金、塑料件结构方案设计的同时,进行配管结构设计 ,充分考虑整体空间的 合理分配,以避免配管设计在其它结构方案确定之后,只局限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 (2) 制冷系统以外的结构件已定型的产品,在进行配管设计时,一般不考虑更改其它结构件 ;如果空间 不 够,配管设计无法实现,再更改其它结构件。 (3)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部件的装配工艺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而且,首先考虑部件 的装配工艺,其次是零件的加工工艺。 (4) 在原有开发机型基础上设计的配管,在进行配管零部件设计时应考虑其通用性。 】、配管零部件设计: 压缩机输出激励的能量主要通过: 压缩机动能、橡胶底脚变形能,配管的动能和变形能四种形式耗 试制版本技术文件下发及外协、外购件送样 No Lk 完善设计 ■>试制产 品 1 测试(参照其它相关企业标准执行) Yes ?控制版本技术文件下发及外协、 Yes

泵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EM - PDW0111-2003 HFEC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泵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 共 9 页 1 总则 1.1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泵的配管设计。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中泵的配管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1.2 当泵制造厂对其配管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制造厂要求。 2 一般规定 2.1 当泵布置在管廊下时,进出管廊的管道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宜小于 3.5m 。 2.2 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2.3 泵的配管要有足够的柔性,泵口承受的反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输送高温或低温介质时,泵的配管要经应力分析,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配管形状应尽量简单。 2.4 泵的水平吸入管道要避免由于热膨胀而形成“袋形”。 2.5 泵的吸入管道应满足泵所需净正吸入压头(NPSH ),管道尽可能短和少拐弯。从设备至泵的吸入管道较长时,应由工艺系统专业进行管道阻力降核算。 2.6 当泵入口管道和泵管口直径不同,而PID 又无特殊要求时,泵入口阀门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表2.6的规定。 2.7 当泵出口管道的直径比泵管口大时,泵出口阀门的直径至少比泵管口大一级。 2.8 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 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2.9 表2.6 泵入口阀门的公称直径mm 管道公称直径DN 泵管口公称直径 DN 15 20 25 40 50 80 100 150 200 250 300 15 15 20 20 25 40 20 20 25 25 40 25 25 40 40 50 32 40 40 50 80 40 40 50 50 80 50 50 80 80 100 65 80 80 100 150

给排水统一规定知识交流

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 1 目的 为统一本工程本阶段与全厂公辅工程有关的给排水工程专业的设计技术要求,特编制本规定。由于本项目涉及化工、电力、轻工、建材、铁路等行业,各个装置内部与全厂性公辅工程关联度较小的给排水设计可以按照各自行业内部规范进行。 2 标准规范 GB/T50106-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CECS 122:2001《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836.1-199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GB/T 5836.2-199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CJJ-T 29-1998《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技术规程》 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一) S(二) S(三)《给排水标准图集》 (GB50300—2001)《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HG20592~20614-1997(2001)(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附加2001年第1号修改单) SH3015-2003《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 SH3034-1999《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SH3089–1998《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图例》

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

- - . 目次 1 总则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2 配管设计 2.1 一般要求 2.2 安全阀入口管道设计 2.3 安全阀出口管道设计 1 总则 1.1 范围 1.1.1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阀安装的一般要求,以及安全阀入口和出口管道的配管设计要求。 1.1.2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设备和管道上安全阀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SH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2 配管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安全阀及其进出口管道的布置,应符合GB50316、SH3012中有关安全阀的布置要求。 2.1.2 设备和管道上的安全阀必须垂直向上安装,若以其它方式安装将会影响正常工作。 - - 考试资料

2.1.3 安全阀尽可能直接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管口上或靠近该设备出口的管道上,以便流动状态下介质易进入安全阀。 2.1.4 有些情况下被保护设备的压力源存在压力波动现象(如压缩机出口管上的阀门),其波峰值接近安全阀的设定压力值,安全阀必须安装在远离压力源且压力较平稳的地方。 2.1.5 安全阀应安装在减压阀、孔板与流量计喷嘴、弯头等产生涡流区元件的下游足够远的地方,以避免湍流影响。 2.1.6 安全阀应安装在易于调节、检查和维修的场所,阀门周围必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能从操作平台进行检修。 2.1.7安全阀不应安装在长的水平管道的末端,以避免杂质的积累和液体堵塞影响安全阀的工作。 2.1.8 大直径安全阀布置时考虑拆开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要设吊柱或其他吊装设施。 2.1.9 排放至密闭系统的安全阀,其排放介质是液体或可凝气体时,安全阀的安装位 上其他部件的安装和操作。 2.1.14 在往复式压缩机出口管道上设有脉动阻尼器或孔板并在其下游设置安全阀

配管设计工艺规范要求

配管件工艺规范 (发布日期:2005-08-30)a)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空调器配管件设计加工工艺。 b)相关标准 Q/TK02.001-2001a 房间空气调节器 c)内容 3.1 配管弯制工艺要求 3.1.1弯曲半径 现有的铜管加工设备弯曲半径: 表2

表3 注:芜湖工厂自动弯管φ16铜管最小弯曲半径R30,φ19铜管最小弯曲半径R35。 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其它弯曲半径, 则可以用技术通知的形式请部装分厂增加模具或者发外加工该零、部件。 3.1.2配管连接的定位与焊接间隙 3.1.2.1配管的连接应考虑通过扩口,缩口或打定位点来保证配管连接的一致性。配管的焊接间隙为0.15-0.25mm。 表4

3.1.2.2配管的定位点标注尺寸如下: 表5 3.2 装配工艺的要求 1)对于冷暖机上的四通阀部件,在整机装配时阀冷凝器接管要和冷凝器输入管焊接,为防止焊接时的高温沿阀冷凝器接管传导至四通阀,要求阀冷凝器接管的展开总长度不小于150mm.。 2)冷暖分体机整机装配时,焊接冷凝器输入管时其焊口与四通阀的位置较近时,为避免四通阀被火焰烧到,设计时保证焊口在垂直高度上与四通阀的中心距离不小于50mm。 3) 当管端不加工而采用管件的内径与其他管连接时,如φ9.53×0.6与φ8管之间的连接,必须在管口标注内径尺寸。 4) 外径为φ3.2、长度低于300mm的辅助毛细管,为了便于装配,毛细管材料状态应为软态。 5) 因低压阀接管长短直接影响四通阀的高低、压缩机回气管与压缩机回气口的配合、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排气口的配合以及阀冷凝器接管与冷凝器输入管的配合,所以设计低压阀接管时,必须标注总高,便于弯管加工时控制总高度。 3.3 铜管规格,壁厚 (1) 配管规格(外径×壁厚) T2Mφ6×0.5 T2Mφ6×0.75 T2Mφ6.35×0.50 T2Mφ6.35×0.75 T2Mφ7×0.6 T2Mφ8×0.5 T2Mφ8×0.60 T2Mφ8×0.75 T2Mφ9.53×0.6 T2Mφ9.53×0.70 T2Mφ12.7×0.75 T2Mφ16×0.75 T2Mφ19×0.75 T2Mφ22×1.0 T2Mφ22×1.2 T2Mφ25×1.2 T2Mφ28×1.0 T2Mφ28.6×1.0 T2Mφ28.6×1.2 T2Mφ30×1.0 T2Mφ32×1.2 (2) 毛细管规格(外径×内径) T2Yφ2.2×0.9 T2Yφ2.5×1.1 T2Yφ2.5×1.3 T2Yφ2.5×1.5 T2Yφ3.2×1.7 T2Yφ3.2×1.9 T2Mφ3.6×2.1 T2Mφ4×3 T2Mφ5×3.5 T2Mφ3.6×2.4 T2Mφ4×2.7 为了保证铜管加工后在弯曲处的壁厚不至于太薄,有足够的强度,压缩机排气管,回气管等振动较大的配管(毛细管除外),弯曲变形较大的配管,一律选用壁厚为0.7∽1.0mm的铜管。其它配管一般选用壁厚为0.6mm的铜管。

项目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1 . 项目名称: 2 . 工程编号:100409 3 . 设计阶段:施工图 4 . 子项号及子项名称 5 . 专业代号 Z总图: W外管、S给排水、D电气、Y仪表、T土建、N暖通、R热力、G工艺 6 . 土建图纸编号 建议:建筑专业用01 结构专业用02 01-00 (建筑专业图纸目录)〖例〗干燥袋滤车间 S09008-03T-

02-00 (结构专业图纸目录)7 . 图幅:除表格外,尽量用A1、A2(少用加长) 总图、外管及工艺大平面配管可采用A0 8 . 字体及字号 8 . 1 字体:长仿宋体 8 . 2 字号 8 . 3 所有英文字母的高宽比为0.6 8 . 4 在极端情况下,各种字高不能小于2.5mm

工艺及管道设计统一规定 1. 项目名称、工程号、子项号及图纸编号等规定按照项目总的统一规。 2.设计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化工设计施工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20519-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20592-20614-200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20546-1992 《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20643-92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20679-1990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HG/T20646-1999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HG/T20645-1998 《化工厂管架设计规定》HG/T20670-1989 《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 《变力弹簧支吊架》HG/T20664-1998 原劳动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设备、管道的蒸汽伴管加热系统设计规定》CD42A20-83 《蒸汽全夹套加热系统设计规定》CD42A21-83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

热力管道配管设计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标准版次A 修改码0 Q/SSEC 3PI09-2003 热力管道(网)配管设计  技术规定        2003-10-25发布 2003-11-15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标准发布 (原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

目次 前言 1 适用范围 (1) 2 管道工程 (1) 2.1 管网布置 (1) 2.2 管道敷设 (2) 2.3 管道材料及连接 (4) 2.4 管道附件及安装 (5) 2.5 热补偿 (7) 2.6 管道应力分析 (8) 3 管道隔热与防腐 (9) 3.1 一般规定 (9) 3.2 隔热计算 (9) 3.3 保温结构 (12) 4 中继泵站与热力站 (12) 4.1 一般规定 (12) 4.2 中继泵站 (13) 4.3 热水热力网热力站 (14) 4.4 蒸汽热力网热力站 (14)

前 言    本标准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原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以下简称SSEC)的技术标准文件之一,规定了热力管道(网)配管设计的技术规定,是热力管道(网)工程设计项目必须执行的工作文件。 其他相关设计要求见本院《配管专业施工图设计内容规定》(Q/SSEC 3PI04-1-2002)规定。 本标准出版时,其中引用的标准、规范的版本见Q/SSEC TE18在使用时必须随时注意版本的更新的情况。 本标准由配管工程室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质量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建羽、刘文光、康美琴、陈安忠、岳进才、方立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标准 Q/SSEC 3PI09-2003 热力管道(网)配管设计技术规定 版次A 修改码0 第 1 页共 15 页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管道设计;适用于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热力网的管道设计。 2 管道工程  2.1 管网布置 2.1.1 城市热力网的布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与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协调;考虑热源位置,热负荷分布,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1.2 热力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城市道路上的热力网管道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应尽量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b) 通过厂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 c) 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网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d) 热力网管道选线时应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 2.1.3 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的热力网管道,可以穿越建筑物的地下室或用开槽施工法自建筑物下专门敷设的通行管沟内穿过。用暗挖法施工穿过建筑物时不受管径限制。 2.1.4 热力网管道可以和自来水管道、电压10KV以下的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压缩空气管道、压力排水管道和重油管道一起敷设在综合管沟内。但热力管道应设置在自来水管道和重油管道之上,并且自来水管道应做绝缘层和防水层。

SEPD 0401-2001 放空、放净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401-2001 实施日期 2001年10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放空、放净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6 页 目次 1 总则 2 一般规定 3 放空、放净管的安装 4 管道上放空、放净口的尺寸 5 放空、放净管端部连接型式 1 总则 1.1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和容器设备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本规定不适用于机械设备本体、非金属容器设备及管道、埋地管道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1.2 工程设计有特殊要求和规定时,应按工程规定进行设计。 2 一般规定 2.1 除PID中要求放空、放净外,在管道布置中形成的高、低点,应根据操作和 维修的需要设置高点放空、低点放净。但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的管道,可不设高点放空。 2.2 氢气管道上不宜设置高点放空、低点放净。 2.3 对全厂性的工艺、冷凝水和水管道(非埋地管),在历年最冷月份平均温度高于0℃的地区,应少设低点放净;低于或等于0℃地区,应在适当位置设低点放净。 2.4 全厂性管道的低点放净如允许直接排放时,可在主管底部接出短管加法兰盖密封。 2.5 公用物料管道的末端应设置低点放净口,以利于放净和吹扫。 2.6 蒸汽主管(干管)的放净设施应包括分液包、切断阀和疏水阀。 2.7 允许向大气排放的非可燃气体放空管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2.7.1 容器设备或管道上的放空管口应高出邻近的操作平台面2m以上; 2.7.2紧靠建、构筑物或其内部布置的容器设备或管道的放空管口应高出建、构筑物最高层楼面、操作平台2m以上。 2.8 安全泄压装置的出口介质允许向大气排放时,放空管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2.8.1 放空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区; 2.8.2 放空管口的高度应高出以安全泄压装置为中心、半径为8m范围内的最高操作平台3m. 2.9 对有毒、可燃介质应按工程规定引至指定的收集系统、火炬系统或放空场所。当几根支管合并成一根集合管向总管排放时,集合管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几根支管截面积之和。排放阀出口管道不得小于阀门出口的直径,并由工艺系统专业根据实际配管核算放空、放净的压力降,使之适应泄放系统的要求。

管材设计技术统一规定

安徽华塑100万吨PVC项目一期工程 管道材料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 1.目的 在工程设计中为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设计的要求,保证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2.1本规定适用于化工装置管道材料控制专业的工程设计。 2.2本规定适用于工艺及仪表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中所示的配管材料。专利商提供的标准零件或随同其标准设备(或整套设备)提供的配管系统,则应该遵守专利设备生产厂的设计条件标准。 2.3与设备、仪表的连接处,本规定的适用范围如下: (1)设备管口配对法兰不随设备带来时,设计应提供配对的法兰、垫片、螺栓、螺母(不包括非标法兰、垫片和紧固件)。 (2)与仪表连接管线上的第一个切断阀及配对的法兰、垫片、螺栓和螺母。 (3)与安全泄放阀配对的法兰、垫片、螺栓和螺母。 2.4本规定不适用于设备管口上特殊用途的配对法兰、垫片、螺栓、螺母。 2.5本规定管件不包括特殊用途的管件(如疏水阀、安全阀、限流孔板、爆破板、过滤器、视镜、事故淋浴、洗眼器、阻火器以及小型换热器)。 3.设计规定 3.1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规定(不限于此) HG20553-1993—化工配管用无缝及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 GB/T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6479-2000—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 GB9948-200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GB3087-1999—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5310-199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18984-2003—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 GB/T14976-200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13793-2008—直缝电焊钢管 GB/T9711.1-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 级钢管 SY/T5037-2000—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GB/T12771-2008—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HG/T20537.3-2004—化工装置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技术要求 HG/T20537.4-2004—化工装置用奥氏体不锈钢大口径焊接钢管技术要求GB2882-1981—镍及镍铜合金管 GB/T2054-2005—镍及镍铜合金板 GB/T3624-1995—钛及钛合金管 GB/T3621-2007—钛及钛合金板材 GB/T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13401-2005—钢板制对焊管件 GB/T14383-1993—锻钢制承插焊管件 GB/T14626-1993—锻钢制螺纹管件 HG/T20592~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HG/T21637-2004—化工管道过滤器 HG21547-1993—管道用钢制插板、垫板、8字盲板 HG/T3690-2001—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HG/T3691-2001—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 HG/T3706-2003—工业用孔网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 HG/T3707-2003—工业用孔网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件 GB/T4219-1996—化工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18998.2-2003—工业用氯化聚乙烯(PVC-C)管道系统管材 HG20520-1992—玻璃钢/聚氯乙烯复合管道设计规定

管廊的配管设计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333C06-2001 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廊的配管设计 附图管廊的管道布置 装置边界处的管廊

第一章总则 第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厂新建或扩建装置内的管廊的配管设计。 第管廊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第管廊的布置参见《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的有关章节。 第二章管廊的配管设计 第一节管廊的宽度和高度 第管廊的宽度由下列因素决定 一、管廊上面和下面不布置设备时,其宽度由管道的多少来决定。 二、管廊下面布置泵、换热器类或上面布置空冷器时,其宽度不但要满足管道布置要求,而且还要满足设备布置和安装的要求。 第装置内的管廊宽度一般在6~9m之间,如果宽度大于9m时,应采用二层管廊。不宜采用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管廊。 第管廊宽度的估算 一、管廊的宽度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W-管廊的近似宽度(m); N-设计初期阶段估算的管道数量(根); T-预计的管廊层数(层); 0.5-系数。 当管廊上的管道直径平均为DN=150时,上式考虑了下列情况: 平均管间距为300mm; 管道数量和尺寸调整后会增加25%的宽度; 预留25%的宽度作扩建用; 也考虑了仪表和电气的汇线槽位置。 由公式确定的宽度只是估算,管廊的最终宽度应通过配管研究来确定。 二、当管廊上面布置空冷器时,管廊的宽度按下式估算 W=L空-0.6m (1) 或W=0.75L空(2) 式中: W-管廊的近似宽度(m); L空-空冷器的长度(m); 0.6、0.75-系数。 三、当在廊下面布置一排泵时,管廊的宽度为泵长加上2.4~3m通道,则管廊宽为0.75~7m;若布置二排泵,管廊宽约8.5~9m。 第装置内的管廊宽度应留有10~30%的预留位置,以备扩建使用。 第双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的大小来确定,一般不宜小于1.2m。 第对于L型管廊,在拐弯处如果管道排列顺序不变时,拐弯处的管廊标高不需改变。若管道排列顺序改变时,拐弯处的管廊标高应根据最大管径的大小而相应改变,如下图所示。 图2.1.6 L型管廊的拐弯 第管廊的净空高度应根据管廊下面布置的泵类、换热器类设备安装和检修所需空间高度来确定,也要考虑与管廊两侧设备的接管高度。当管廊横跨道路时,还须满足车辆通过所需的安全高度。一般管廊的最小净空高度如下: 管廊横跨装置内主干道最小净空高度≥6m 管廊横跨装置内一般道路最小净空高度≥4.5m 管廊下布置泵类时最小净空高度>3.5m 第东西向和南北向相交的管廊的各层高差应为750mm以上。 第二节管道布置 第管廊上的管道布置可按下述原则考虑。 一、大直径、重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二、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中间。 三、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管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