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罗经题库9-1-8

陀螺罗经题库9-1-8

问题:

[单选]下列()因素会影响陀螺罗经的速度误差。

A.A.航向、船速

B.B.地球半径、纬度

C.C.地球自转角速度

D.D.A+B+C

问题:

[单选]一般应在开航前()启动安许茨罗经,只有在前次关闭罗经,船舶靠在码头一直未改航向时方可在开航前()启动罗经。

A.4-5h;2-3h

B.2-3h;0.5-1h

C.8-10h;5-6h

D.0.5-1h;20-30mi

问题:

[单选]控制力矩采用液体连通器产生的是()型号的罗经,其罗经动量矩的方向指()。

A.安许茨;南

B.斯伯利;北

C.安许茨;北

D.斯伯利;南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2470517.html,/ 电子竞技专业

问题:

[单选]为使液体连通器罗经自动找北,其阻力重物必须放在陀螺房()侧。

A.西

B.东

C.南

D.北

问题:

[单选]陀螺罗经的主轴指北端自启动到稳定指向所需的时间与()有关。

A.航向

B.航速

C.纬度

D.经度

问题:

[单选]电控罗经的控制力矩和阻尼力矩是由()产生的。

A.倾斜随动系统

B.方位随动系统

C.电磁摆

D.A和B

问题:

[单选]电控罗经是用()敏感(测量)主轴偏离水平面角度的。

A.阻尼器

B.硅油

C.电磁摆

D.信号电桥

民族体育项目—陀螺

民族体育项目—陀螺 姓名:刘涛 学号:200808014104 班级:08体本

【摘要】:陀螺运动的对抗性、技巧性、趣味性很强,是一项综合性的具有全面健身价值的体育活动。作者经过多年的探讨和研究,对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运动的技术、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用以解决和提高在教学和训练中出现的旋放陀螺不稳定,准确性不高等技术问题。为传承、弘扬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陀螺运动教学训练技术特点分析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准确性竞技项目出手角度比赛场旋转强度。 一、陀螺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陀螺游戏历史悠久,是一项深受各族儿童少年欢迎的传统体育项目。各地玩法不同,有用鞭子连续抽打陀螺使之在冰面、平滑地面上不停地旋转,或相互碰撞,看谁旋得密,看谁旋得久;有将陀螺旋放或抽到一定距离外的规定范围内,看谁放得准,看谁旋得久;也有先将一陀螺旋放后,其他人站在一定距离之外用旋转着的陀螺去打击之,看谁打得准,看谁旋得久;还有用鞭子抽着陀螺上斜坡,或抽陀螺越过各种障碍,看谁先到达终点的陀螺竞速比赛等。由于各地玩法不同,在称谓上也有差异,如称“抽陀螺”、“打陀螺”、“打地螺”、“抽地牛”、“赶老牛”、“打猴儿”、“打格螺”、“拉拉牛”等等。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体育项目得到迅速发展,陀螺游戏由民族民间登上了中国体育的大舞台,经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的改造和推广,陀螺已在各民族聚居区广泛开展,成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现在全国及各省市民运会打陀螺比赛的方法和形式主要是由云南拉祜族的对抗性打陀螺比赛改造而来的,其主要特点就是“旋”和“准”。1995年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陀螺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二、陀螺技术学习 陀螺技术可分为放陀技术和攻陀技术两种。 放陀技术属于防守技术,攻陀技术属于进攻技术,比赛规则规定攻方将守方陀螺当即打死而自己仍在界内转旋则得4分;击中死螺得4分;攻方击中守方后双方都在界内转旋,守方先死则得3分;击中守方后双方都在旋转且同时旋死则得2分;击中守方后比守方先旋死则得1分;未击中守方则不得分。根据这个规则精神,陀螺运动的特点可概括为两个字,即旋和准,对于攻方来说,只有打得准,击中对方才可能得分,只有旋得快站得稳,才可能得高分;而对于守方来说,只有旋得准,放陀不出放陀区成活陀并旋得快,不被对方击死才能使攻方少得分。 旋和准是两个同等重要的要素,强队之间的比赛尤其如此。消弱哪一面都会导至比赛的失败,比赛中常见这样的情况,守方陀螺旋得很密,攻方打得准但旋转不快,一击中即自己旋死,仅得1分;有些攻方打出的力量大转速高,但未能击中守方,为无效进攻,得不到分。有时守方虽为活陀,但转速不够,被对方一击即死,致使攻方连得高分;如放得不准成死陀,攻方一击中即得满分。 因此,无论是放陀技术或是打陀技术,都要围绕旋和准这两个特点作文章,准和旋同时也就成为评价技术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1.放陀技术

方案活动 陀螺

方案活动 生成活动《旋转的陀螺》 旺庄中心幼儿园中三班俞红英 一、活动背景 一、二、三、go,随着响亮的声音一落,孩子们手中的陀螺也随之飞落在地上,既快乐又兴奋地转起来,一双双明亮而活泼的双眼齐刷刷地盯向了地面。最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地蹲在一起比赛陀螺,陀螺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看到这个情景我很是莫名其妙,为何他们会如此精通地玩,一个个都是陀螺高手?为何他们会突然了解那么多陀螺的知识,什么暴旋战斗陀螺、闪光音乐陀螺、遥控战斗陀螺……一个个小问号萦绕在我的心头。在与小朋友的谈话中我的疑惑才迎刃而解,原因都来自于一部动画《陀螺战士》。孩子们口中常说的小龙就是里面的角色。既然孩子们对玩陀螺那么感兴趣,又有着丰富的经验。我想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孩子们探究科学的能力。 活动一:谈话活动:我最喜欢的陀螺

目标: 1、认识陀螺的外型特征,知道陀螺的一些种类。 2、能说出自己喜欢陀螺的原因,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陀螺 过程: 1、(出示陀螺)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老师提问:这是什么?你玩过这样的陀螺吗? 2、你还玩过什么样的陀螺? 徐晟:我玩过拧的陀螺, 尤志浩:我玩过木头的陀螺,也叫打不死陀螺; 周杰:我玩过装电池有按扭的陀螺, 邵未龙:我见过遥控陀螺,很厉害的; 周舟:我玩过有发条的陀螺…… (评析:这样的谈话可以让孩子了解到陀螺的种类有很多:木头的,塑料的,拧的,有发条的,自动的。) 3、你喜欢什么样的陀螺?为什么? 郁幸娴:我喜欢音乐发光战斗陀螺,因为它会发出火星; 戚奔:我喜欢白虎陀螺,因为它很厉害,可以打败龙陀螺; 吕新炜:我喜欢大的陀螺,因为它可以转很长的时间; 邵未龙:我喜欢小的陀螺,因为它转的速度很快; 邹蓉蓉:我喜欢牵牛陀螺,因为它很好玩;

陀螺规则

陀螺竞赛规则 第一章比赛 1 定义 陀螺是一项两队在比赛场地上,从守方旋放陀螺开始,由攻方将自己的 陀螺抛掷,击打守方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比守方陀螺在比赛 场区内旋转的时间更长的比赛项目。比赛只计攻方得分,以当场比赛的累 计得分决定该场胜负,得分多的队为获胜队。 第二章场地及器材 2 比赛场地 陀螺比赛在平整无障碍物的地面上进行。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 区。(图1) 图1 陀螺比赛场地示意图 2.1 比赛场区为长20米,宽15米的长方形。场地线宽5厘米(以外沿计算), 其四周应有2米以上的无障碍区。 2.2 预备区

2.2.1 守方预备区 在场地左边线距底线4.5米的无障碍区内,画一4米×2米的长方形区域 为守方预备区。 2.2.2 攻方预备区 在攻击线左侧底线外无障碍区内画一4.5米×2米的长方形区域为攻方预 备区。 2.3 死陀置放点 由底线中点并垂直于底线,向场内6米处画一半径为5厘米的实心圆点, 为死陀置放点。 2.4 旋放区 以死陀置放点中心为圆心,画一半径为0.8米的圆,为旋放区(可铺设 橡胶垫)。 2.5 进攻线 2.5.1 以底线中点向两侧延伸3米所构成的线为男子进攻线。与男子进攻线同 宽,平行向场内移一米设女子进攻线。 2.5.2 进攻线全长6米,线宽5厘米(以内沿计算)。 2.6 进攻区 2.6.1 以底线中点向两侧3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与底线垂直的平行线,线长2米。比赛场区底线(以外沿计算)与两垂直线之间的区域为男子进攻区 (以内沿计算)。 2.6.2 以女子进攻线两端点向场外方向各画一条与底线垂直的平行线,线长1米(同男子进攻区的两条垂直线相连)。进攻线与两垂直线之间的区域(含 男子进攻区)为女子进攻区(以内沿计算)。 3 比赛器材 3.1 陀螺 3.1.1 比赛采用非金属平头陀螺。 3.1.2 陀螺不得上色,除锥尖可装置直径不超过0.4厘米的金属钉外,不得填充 或装饰金属或其它材料。 3.1.3 陀螺直径为9~10厘米,高度(含钉高度)为10~12厘米,陀螺圆柱体 高度5~6厘米,圆柱体的丈量从陀螺的顶部平面至与锥体的交界处,重 量800~900克。

《打陀螺》体育教案课程

《打陀螺》体育教案课程(总 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打”出快乐生活“旋”出七彩童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的构思与设计思路 本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小学水平四课程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运动积极性是体育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主题式教学,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玩中练”、“玩中学”,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同时增进健康,提高体能。 打陀螺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打陀螺的方法;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通过赶陀螺比赛,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重点是掌握打陀螺的动作方法;难点是能灵活自由地赶陀螺。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课中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实践体验、自主探究。 心理学表明: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因此,我在课中首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探究打陀螺,在活动中,他们会相互间讨论打陀螺的方法,也会进行实践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的同学本身已经掌握了,他也会协作其他同学完成这一环节,同学间的实践和探究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更鼓舞了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决心。 (二)、相互合作、自主练习。 在学生自主体验了打陀螺后,我为了突出本课重点,设计了教师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和学生两人相互合作练习的环节,在集体练习和分散练习中,学生们自主锻炼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会在和谐协作的良好氛围中不断进取,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之后又进行赶陀螺比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以达到获得基本活动能力的实效。 (三)、自主创编、民主评价。

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 总则 2013年全国冬季山地户外挑战赛竞赛规则以公正、公平为准则制定的竞赛规则,本规则解释权归竞赛委员会。 一、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必须全程佩带头盔、手套。 二、服装要求:手套(建议用防水面料)、雪镜,穿长衣长裤,建议采用防风防水、透气的面料,建议穿保暖、防水功能的徒步鞋。 三、本次比赛分山地越野赛和雪地战二个项目,山地越野赛由雪地爬犁、冰上陀螺和雪上飞蝶、垂直竞速三个赛段组成累计用时。 项目规则 一、山地越野赛(雪地):比赛中运动员必须戴号码布,分三个赛段,第 一赛段为独立赛段,由4名队员共同完成;第二、第三赛段为接力赛段,由2人+2人接力完成,其中第三赛段必须有1名女队员。 一、第一赛段:雪地爬犁 项目说明 全体队员参加,2名队员坐在爬犁上,2名队员拉爬犁,完成4公里的山地路段,运输2名队友到达终点。 装备 装备:爬犁原材料、扁绳由大会统一提供;头盔自备。 比赛规则 1、比赛以时间判定成绩,发令后计时开始,各队出发。 2、爬犁中途散开,必须原地组装;拉爬犁队员不得戴头盔,被运输队员必 须戴头盔。 3、起点的所有器材和全体人员通过终点后,计时结束。 4、下坡路段时拉爬犁队员必须到爬犁后面控制、协助爬犁前进。 5、比赛过程中拉爬犁队员和被运输队员不得互换。 6、在特殊路段,允许爬犁上的队员在有“下车区”标识的地点下爬犁通过,

通过特殊路段后,在规定位置回到爬犁上,才能继续前进。 7、比赛中除特殊路段外,被运输队员不得下爬犁,如果出现“翻车”则队 员原地调整,然后继续比赛。 处罚规则 1、不按规定离开终点的团体,取消比赛资格。 2、不按规定乘坐爬犁的队伍,出现一次判罚加时1分钟。 3、故意阻挡其他队伍前进的,出现一次判罚加时1分钟。 4、起点的器材缺少一件,判罚加时1分钟。 5、终点检查爬犁牢固性、安全性不达标的、有损坏情况的、现一处,判罚加时1分钟。 6、出现更换被运输队员的队伍,判淘汰。 7、下坡路段拉爬犁的队员不到爬犁后面控制爬犁的出现一次判罚加时1分钟。 8、被运输队员不戴头盔禁止参加比赛。 第二赛段:A冰上陀螺、B雪上飞碟 A项目说明(冰上陀螺) 每队2名队员参加比赛,裁判员发令后,计时开始。运动员完成在规定的冰面赛道上抽打陀螺,陀螺在冰面上以直立、旋转的状态越过终点位置为完成比赛;在经裁判员认可后,运动员将鞭子和陀螺放到指定的整理箱内,按照规定线路到达“雪上飞碟”区。 装备 装备:陀螺、鞭子由大会统一提供(鞭子可自备);头盔自备。 戴大会统一的号码布。 比赛规则 1、听到裁判发令后,进入比赛区域,用启动器启动陀螺。 2、在规定的冰面和跑道上抽打陀螺,保证陀螺在冰面上直立旋转。 3、人和陀螺不得越出规定的跑道。 4、启动陀螺时陀螺不得越过启动区。 5、完成后迅速到达雪上飞碟区。

打陀螺体育教案课程

打陀螺体育教案课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打”出快乐生活“旋”出七彩童年》教学设计一、教学的构思与设计思路 本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小学水平四课程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运动积极性是体育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主题式教学,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玩中练”、“玩中学”,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同时增进健康,提高体能。 打陀螺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打陀螺的方法;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通过赶陀螺比赛,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重点是掌握打陀螺的动作方法;难点是能灵活自由地赶陀螺。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课中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实践体验、自主探究。 心理学表明: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因此,我在课中首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探究打陀螺,在活动中,他们会相互间讨论打陀螺的方法,也会进行实践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的同学本身已经掌握了,他也会协作其他同学完成这一环节,同学间的实践和探究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更鼓舞了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决心。 (二)、相互合作、自主练习。

在学生自主体验了打陀螺后,我为了突出本课重点,设计了教师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和学生两人相互合作练习的环节,在集体练习和分散练习中,学生们自主锻炼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会在和谐协作的良好氛围中不断进取,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之后又进行赶陀螺比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以达到获得基本活动能力的实效。 (三)、自主创编、民主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四年级学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断的能力,所以在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两个环节,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编活动的方法,使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更有助于同学间形成友好、民主的关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达到不断改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

“转陀螺”教学案例

“转陀螺”教学案例 “转陀螺”一课,属于运动与力之一:位置与运动。 片断一: 由于学生对陀螺有着天生的兴趣,许多人还有过丰富的体验。关键是如何把这种兴趣巧妙地引入到科学探究全过程中。 于是将本课设计成以玩为主线,穿插比赛,让学生在玩中生趣,玩中生疑,玩中探究,玩中反思、拓展。至此预设框架基本成型。 再次,教师通过亲自多次对比实验,对影响陀螺转动快慢的多种假设做到心中有数。为了进一步科学预设,随机对几位学生预作并先玩一玩,试着提出问题和假设。 结果发现他们在表达时,对陀螺各部分名称表达不清,操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于是即时调整本课认知目标,加入“知道陀螺的构造和各部分名称”…… 片断二: “转陀螺”比赛是为了让学生发现想研究的问题,比赛规则的制定对于后面陀螺转动快慢因素的研究至关重要。关键是要解决如何计时这一问题。我没有强行规定,而是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学生民主地展开对话,一起讨论应该制定感样的规则。首先问学生比赛要不要规则?同学们都认为不统一规则就不好比较了。 在讨论过程中,对于陀螺转动的起始时间怎么算的问题,同学们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陀螺出手的一刹那算计时开始,二是待陀螺出手后接触地面时的那一刹那开始算。 同学们各执已见,情绪激动。于是我跟学生真诚地交流,如果规则不统一,比赛还比得成吗?出现两种观点怎么办?这时学生开始出主意:可以猜拳,可以抽签,可以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等,最终意见达成统一,共同制定好规则。

片断三: 学生在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时,出现了同一假设结论不同的情况:对轴底光滑度因素的研究,有几个小组汇报时得出了轴底光滑,则转得时间短这一结论。我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结论,而是看作与学生思维交峰的契机。让学生展开争论,反思实验过程,各自寻找证据和理由。在争论中,了解到了该小组做时将一只陀螺有黑沙的一端作轴底,对比的另一只则用削尖的另一端作轴底,结果当然是第一只时间短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关键问题出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是变量没控制好,轴底的面积应该尽量相同,变量如果不能控制好,得出的结论当然就不同了。

第六节 陀螺罗经(已签批)

第六节陀螺罗经 1、安许茨4型罗经,在纬度20°处起动时达稳定指北需3h,若起动状态一样,则在纬度60° 处达稳定指北的时间 B 。 A.仍为3h B.大于3h C.小于3h D.A、B、C皆可能 2、在北纬静止基座上,下重式罗经主轴指北端的稳定位置是 A 。 A.子午面内水平面之上 B.子午面内水平面之下 C.子午面之东水平面之上 D.子午面之 西水平面之下 3、把自由陀螺仪改造为陀螺罗经,关键是要 B 。 A.克服地球自转 B.克服地球自转角速度垂直分量所引起的主轴视运 动 C.克服地球自转角速度水平分量所引起的主轴视运动 D.克服陀螺仪的定轴性 4、一个自由陀螺仪要成为实用的陀螺罗经,必须对其施加 D 。 A.进动力矩和稳定力矩 B.控制力矩和稳定力矩 C.进动力矩和阻尼力矩 D.控 制力矩和阻尼力矩 5、液体连通器式陀螺罗经在起动过程中,当主轴指北端向水平面靠拢时,阻尼力矩起到 A 的作用。 A.增进其靠拢 B.阻止其靠拢 C.不起作用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何种陀螺罗经采用西边加重物的垂直轴阻尼法 B 。 A.安许茨4型罗经 B.斯伯利37型罗经 C.航海1型罗经 D.阿 玛一勃朗10型罗经 7、在北纬,船用陀螺罗经在稳定位置时,为什么其主轴要在水平面之上有一高度角,主要 用于产生 A 。 A.控制力矩 B.阻尼力矩 C.动量矩 D.以上 均错 8、当陀螺罗经结构参数一定时,罗经等幅摆动的周期为84.4min所对应的纬度被称为 B 。 A.标准纬度 B.设计纬度 C.20° D.固定 纬度 9、高速旋转的三自由度陀螺仪其进动性可描述为 C 。 A.在外力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将以捷径趋向外力方向 B.在外力矩的作 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力图保持其初始方位不变 C.在外力矩的作用下,陀螺 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将以捷径趋向外力矩 D.在外力矩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即能自 动找北指北

陀螺运动发展研究

陀螺运动发展研究 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5月第5期SportsCultureGuideNo.5.May.2011 陀螺运动发展研究 秦海生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考古法对陀螺运动的起源及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陀螺运动是一项集观赏,娱乐, 健身,竞技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建议:从不同学科,不同视 角对陀螺运动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陀螺运动 1古代陀螺运动溯源 1.1陀螺的多样化名称 我国古代的陀螺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名称, 有文字记载的陀螺运动雏形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 文学家元结所着《恶圆》:"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 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使为之聚孩乳助婴儿 之乐."_1这个"圆转之器"是可以旋转的圆形玩具, 也就是现代陀螺的雏形.唐代没有陀螺一词,具体 叫什么国内历史资料并没有记载,日本称唐代陀螺 为"唐独乐",这一点有日本史料为证,日本大修馆 书店出版的《浮世绘大百科事典》第五卷介绍过日 本传统的陀螺运动.在日本语里,以汉字"独乐"【2J 来表示现代陀螺,该书介绍"独乐"的历史时说: "独乐的历史十分古远,它是从中国经朝鲜传人本国 的."据日本的《倭名类聚抄》称,它的最初译名叫 "辨色立成",后来修改译成"唐独乐".陀螺在宋代

叫做千千或千千车,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载: "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相银 杏,猜糖,吹叫儿,打娇惜,千千车,轮盘……"_3] 明代的陀螺在宫廷中叫妆域,是游戏的器具之一, 清代诗人杭世骏在《道古堂诗集》中曾记载:"妆域者,形圆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妆域流传到 民间,就演变成与现代相似的陀螺,陀螺一词直至 明代才正式出现.清代延续了明代陀螺的称呼并一 直延续至今,陀螺在古代文字记载中常用陀罗一词, 清代僧人元磉在《完玉堂诗集?杂咏篇》的《鞭陀螺》诗中以清新洒脱的语言,描绘了当时北京xDJL 鞭陀螺的生动情景:"京师小儿玉磋磋,紫貂裹袖红 棉靴.嬉戏自三五,乐莫乐兮鞭陀罗.香尘堆里牛 羊马骡,鞭个走珠鞭个旋螺.随风辗转呼如何,阿 哥阿哥,明年带刀佩箭跃马金盘陀."『4清代也称陀螺为得罗,得罗的形状似榴莲是儿童玩具之一. 1.2陀螺的种类 从文字记载来看,我国古代陀螺的种类主要 以木陀螺,象牙陀螺为主,如明代的刘侗,于奕正 在《帝京景物略》中描述:"陀螺者,木制,如小 空钟……"清代诗人杭世骏在《道古堂诗集》卷一《橙花馆集妆域联勾序》中记载了明代妆域的制作: "妆域者,形圆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面平, 镂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背微隆起,作坐龙蟠屈 状,旁刻妆域二小字,楷法精谨.当背中央凸处, 置铁针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针卓立轮转如 飞,复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逾局者有罚.相传 为前代宫人角胜之戏."【5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古代陀螺主要以木制,陶制,石制为主,我国古代的

《打陀螺》体育教案

《“打”出快乐生活“旋”出七彩童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的构思与设计思路 本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小学水平四课程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运动积极性是体育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主题式教学,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玩中练”、“玩中学”,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同时增进健康,提高体能。 打陀螺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打陀螺的方法;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通过赶陀螺比赛,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重点是掌握打陀螺的动作方法;难点是能灵活自由地赶陀螺。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课中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实践体验、自主探究。 心理学表明: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因此,我在课中首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探究打陀螺,在活动中,他们会相互间讨论打陀螺的方法,也会进行实践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的同学本身已经掌握了,他也会协作其他同学完成这一环节,同学间的实践和探究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更鼓舞了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决心。 (二)、相互合作、自主练习。 在学生自主体验了打陀螺后,我为了突出本课重点,设计了教师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和学生两人相互合作练习的环节,在集体练习和分散练习中,学生们自主锻炼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会在和谐协作的良好氛围中不断进取,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之后又进行赶陀螺比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以达到获得基本活动能力的实效。 (三)、自主创编、民主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四年级学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断的能力,所以在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两个环节,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编活动的方法,使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更有助于同学间形成友好、民主的关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达到不断改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陀螺罗经

陀螺罗经 B1、安许茨4型罗经,在纬度20°处起动时达稳定指北需3h,若起动状态一样,则在纬度60°处达稳定指北的时间。 A.仍为3h B.大于3h C.小于3h D.A、B、C皆可能 A2、在北纬静止基座上,下重式罗经主轴指北端的稳定位置是。 A.子午面内水平面之上 B.子午面内水平面之下 C.子午面之东水平面之上 D.子午面之西水平面之下 B3、把自由陀螺仪改造为陀螺罗经,关键是要。 A.克服地球自转B.克服地球自转角速度垂直分量所引起的主轴视运动 C.克服地球自转角速度水平分量所引起的主轴视运动 D.克服陀螺仪的定轴性 D4、一个自由陀螺仪要成为实用的陀螺罗经,必须对其施加。 A.进动力矩和稳定力矩 B.控制力矩和稳定力矩 C.进动力矩和阻尼力矩 D.控制力矩和阻尼力矩 A5、液体连通器式陀螺罗经在起动过程中,当主轴指北端向水平面靠拢时,阻尼力矩起到的作用。 A.增进其靠拢 B.阻止其靠拢 C.不起作用 D.以上都不对 B6、下列何种陀螺罗经采用西边加重物的垂直轴阻尼法。 A.安许茨4型罗经 B.斯伯利37型罗经 C.航海1型罗经 D.阿玛一勃朗10型罗经 A7、在北纬,船用陀螺罗经在稳定位置时,为什么其主轴要在水平面之上有一高度角,主要用于产生。 A.控制力矩 B.阻尼力矩 C.动量矩 D.以上均错 B8、当陀螺罗经结构参数一定时,罗经等幅摆动的周期为84.4min所对应的纬度被称为。 A.标准纬度 B.设计纬度 C.20° D.固定纬度C9、高速旋转的三自由度陀螺仪其进动性可描述为。 A.在外力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将以捷径趋向外力方向 B.在外力矩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力图保持其初始方位不变C.在外力矩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矢端将以捷径趋向外力矩 D.在外力矩的作用下,陀螺仪主轴即能自动找北指北 C10、舒拉条件是指当陀螺罗经的等幅摆动周期为,陀螺罗经不存在第一类冲击误差。 A.6h B.90min C.84.4min D.60min B11、陀螺罗经的阻尼因数表示主轴减幅摆动过程快慢程度,其大小在范围。 A.1~2 B.2.5~4 C.5~10 D.以上均错 D12、根据“海船航行设备规范”的要求,一般要在开航前4~6h起动陀螺罗经,这是因为。 A.罗经约经3个周期的阻尼摆动才能达到其正常工作温度 B.罗经约经3个周期的阻尼摆动才能达到其正常工作电流 C.罗经约经3个周期的阻尼摆动才能达到稳定

2015WRO比赛规则 总则 7月13日

2015WRO比赛规则 总则

目录: A.竞赛分类 (2) B.参赛年龄 (2) C.参赛队要求 (3) D.教练 (3) E.总则——常规赛 (3) F.总则——创意赛 (8) G.总则——大学组 (11) 注: 1. 《规则补充说明》与本规则不同之处,以《规则补充说明》为准。 2. 比赛组委会对比赛规则有最终解释权。

A.竞赛分类 WRO竞赛分四类: 1.常规赛 2.创意赛 3.WRO GEN II 足球赛 4.大学赛 每支参赛队只能参加一个类别的竞赛。 B.参赛年龄 1.小学组:队员年龄<13岁 2.初中组:队员年龄<16岁且≥13岁 3.高中组:队员年龄<20岁且≥16岁 4.WRO GEN II 足球赛:队员年龄<20岁且≥10岁 5.大学组:队员年龄≥17岁 注意: ●参赛队员的年龄要求严格,不能大于规定年龄,如有超过,将不能参加国际总 决赛。 ●如果队员年龄比要求的年龄小,那么在参加比赛前要取得国际赛决赛东道主的 许可,前提是队伍中至少有一名队员的年龄符合要求。 ●如果一支队伍的所有队员年龄都比要求的小,那么该队伍必须参加符合年龄要 求的比赛类别。 ●参赛队员不局限于在校学生,任何符合年龄的人都可以参加相应的比赛,除了 大学生常规赛,必须是高中生或大学在校生才可以参加。 ●年龄符合高中组要求的大学生,也可以参加高中组的比赛。

C.参赛队要求 1.WRO是需要以团队为单位参加的竞赛。参加其中任意一类的竞赛,都必须以团队 的形式参加。 2. 每个参赛队可以有1名教练以及2或3名参赛队员。 3. 仅有1名教练和1名队员的队伍不能组成一个参赛队参加比赛。 D.教练 1. 参与本届WRO竞赛教练(助理教练)的年龄在注册WRO比赛时不能低于20岁。 2. 教练可以与多个参赛队配合;但是每个参赛队必须由一位责任成年人辅助,比如 助理教练。 3. 教练可以在比赛前对参赛队进行指导和提供建议,但是在实际的奥林匹克竞赛 中,所有的工作和准备都必须是由参赛队的学生队员自己完成的。 E.总则——常规赛 1.WRO的竞赛规则由WRO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制定,并具有最终解释权,仅在本次竞赛中适用。 1.1在比赛的当天早上,组委会会临时发布一条特殊规则。 1.2这一新增的“惊喜”规定必须以书面形式发给每个参赛队。 2.参赛资格和参赛队组合 2.1 参赛者的年龄—请参照B章节—“参赛年龄” 2.2 参赛队组成—请参照C章节—“参赛队要求” 2.3 参赛队的教练—请参照D章节—“教练” 2.4 常规赛的参赛队不能参加其他类别的WRO比赛。

陀螺罗经

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该技术是以光波为载体,光纤为媒质,感应和传输外界被测量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以独特的优良性能赢得极大的重视,并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光纤陀螺技术是光纤传感技术的一个特例,是利用光学传输特性而非转动部件来感应角速率和角偏差的惯性传感技术。 1 光纤陀螺的结构 按照元器件类型,光纤陀螺分为分立元件型、集成光学型和全光纤型。由于分立元件型光纤陀螺存在体积较大、可靠性较差、误差较大等缺点,现在世界各国都已停止发展。集成光学型光纤陀螺将主要光学元件如耦合器、偏振器、调制器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将光纤线圈、光源、检测器接在芯片适当的位置,就构成了实用的集成光学型光纤陀螺。从光纤陀螺的发展方向来看,集成光学型光纤陀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光纤陀螺形式。全光纤陀螺是将主要的光学元件都加工在一条保偏光纤上,从而可以避免因元器件连接造成的误差。目前,全光纤陀螺技术比较成熟,其性能在三种中最好,适合在现阶段研制实用的商品光纤陀螺。 根据干涉型光纤陀螺的信号检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开环式和闭环式两大类。开环式光纤陀螺直接检测干涉条纹的相移,因而动态范围较窄,检测精度较低。闭环式系统采取相位补偿的方法,实时抵消萨格奈克相移,使陀螺始终工作在零相移状态,通过检测补偿相位移来测量角速度,其动态范围大,检测精度高。此外,闭环式光纤陀螺对环境尤其是对振动不敏感,是研制高精度光纤陀螺仪的理想形式。开环式全光纤陀螺是中低精度、低成本光纤陀螺中比较流行的结构。目前,在中高精度光纤陀螺仪领域,最为流行的设计结构为全数字闭环式光纤陀螺仪。 光纤陀螺示意图 2 光纤陀螺的特点 光纤陀螺的主要特点是:①无运动部件,仪器牢固稳定,耐冲击且对加速度不敏感;②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价格低廉;③启动时间短(原理上可瞬间启动);④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极高;⑤可直接用数字输出并与计算机接口联网;⑥动态范围极宽;⑦寿命长,信号稳定可靠; ⑧易于采用集成光路技术;⑨克服了因激光陀螺闭锁现象带来的负效应;⑩可与环形激光陀螺

陀螺罗经

陀螺罗经 1.安许茨系列陀螺罗经开机前的检查与准备。(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安许茨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安许茨系列陀螺罗经开机步骤。(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安许茨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安许茨系列陀螺罗经关机步骤。(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安许茨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安许茨系列陀螺罗经主要开关控钮的作用。(10分)(口述)罗经电源主开关;随动开关 2.读取安许茨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斯伯利系列陀螺罗经开机前的检查与准备。(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斯伯利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斯伯利系列陀螺罗经开机步骤。(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斯伯利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斯伯利系列陀螺罗经关机步骤。(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斯伯利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斯伯利系列陀螺罗经主要开关控钮的作用。(10分)(口述)罗经电源主开关;方式转换开关;旋转控钮与开关;补偿器; 2.读取斯伯利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阿玛-勃朗系列陀螺罗经开机前的检查与准备。(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阿玛-勃朗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阿玛-勃朗系列陀螺罗经开机步骤。(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阿玛-勃朗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阿玛-勃朗系列陀螺罗经关机步骤。(10分)(口述+实操) 2.读取阿玛-勃朗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1.阿玛-勃朗系列陀螺罗经主要开关控钮的作用。(10分)(口述)罗经电源主开关;方位(AZIMUTH)按钮;倾斜(TILT)按钮;补偿器 2.读取阿玛-勃朗系列陀螺罗经航向。(10分)(实操)

船用陀螺罗经

目录 第一篇船用陀螺罗经 第一章陀螺罗经指北原理 (1) 第一节陀螺仪及其特性 (1) 第二节自由陀螺仪在地球上的视运动 (7) 第三节变自由陀螺仪为陀螺罗经的方法 (9) 第四节摆式罗经等幅摆动和减幅摆动 (14) 第五节电磁控制式陀螺罗经 (20) 第六节光纤陀螺罗经 (21) 第二章陀螺罗经误差及其消除 (24) 第一节纬度误差(latitude error) (24) 第二节速度误差(speed error) (25) 第三节冲击误差(ballistic error) (28) 第四节其他误差 (30) 第五章磁罗经 第一节磁的基本概念 (61) 第二节船用磁罗经 (64) 第三节磁罗经的检查、保管与安装 (66) 第四节船正平时的自差理论 (68) 第五节倾斜自差理论 (75) 第六节罗经自差校正 (77) 第七节自差的测定和自差表计算 (83) 第二篇水声导航仪器 第六章回声测深仪 (86) 第一节水声学基础 (86) 第二节回声测深仪原理 (87) 第三节回声测深仪误差 (89) 第四节IES-10型回声测深仪 (91) 第七章船用计程仪 (94) 第一节电磁计程仪 (94) 第二节多普勒计程仪 (96) 第三节声相关计程仪 (99)

第一篇 船用陀螺罗经 第一章 陀螺罗经指北原理 陀螺罗经是船舶上指示方向的航海仪器。其基本原理是把陀螺仪的特性和地球自转运动联系起来,自动地找北和指北。描述陀螺罗经指北原理所涉及的内容用式(1-1)表示: 陀螺罗经=陀螺仪+地球自转+控制设备+阻尼设备 (1-1) 第一节 陀螺仪及其特性 一. 陀螺仪的定义与结构 凡是能绕回转体的对称轴高速 旋转的刚体都可称为陀螺。所谓回 转体是物体相对于对称轴的质量分 布有一定的规律,是对称的。常见的 陀螺是一个高速旋转的转子。回转 体的对称轴叫做陀螺转子主轴,或 称极轴。转子绕这个轴的旋转称为 陀螺转子的自转。陀螺转子主轴相 当于一个指示方向的指针,如果这 个指针能够稳定地指示真北,陀螺 仪就成为了陀螺罗经。 如图1-1所示,一个陀螺用一 个内环(视其水平放置,也可称水平环)支承起来,在自转轴(主轴)水平面内,与主轴相垂直的方向上,用水平轴将内环支承在外环(垂直环)上,而外环则用与水平轴相垂直的垂直轴支承在固定环及基座上。把高速旋转的陀螺安装在这样一个悬挂装置上,使陀螺主轴在空间具有一个或两个转动自由度,就构成了陀螺仪。可以看出高速旋转的转子及其支承系统是构成陀螺仪的两个要素。 实用罗经中,陀螺仪转子的转速都是每分钟几千转到每分钟几万转。陀螺仪的支承系统应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它应保证主轴在方位上指任何方向,在高度上指示任何高度,总之,能指空间任何方向。由此,我们可以将陀螺仪概述为:陀螺转子借助于悬挂装置可使其主轴指空间任意方向,这种仪器就叫陀螺仪。 实用陀螺仪,其转子、内环及外环等相对主轴、水平轴以及垂直轴都是对称的,无论几何形体或质量都是对称的。重心与几何中心相重合的陀螺仪称为平衡陀螺仪。不受任何外力矩作用的陀螺仪称为自由陀螺仪。工程上应用的都是自由陀螺仪。陀螺仪的转子能绕1-转子;2-内环;3-外环;4-固定环;5-基座 图1-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打陀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打陀螺的起源及发展 摘要 打陀螺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更是广为开展,一段很短的圆木,一头削成锥形,顶端钉一个铁钉,用一根绳子绕后丢出,并用鞭子抽打,一个陀螺就转动起来。此运动不仅可以培养观察力,锻炼协调性,而且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为了弘扬这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必要对陀螺运动进行场地、器材、战术、竞赛规则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使打陀螺更加激烈精彩,增强趣味和可观赏的价值。本文希图能为此项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陀螺;起源;创新与发展 引言 打陀螺作为一种娱乐、健身的竞技项目,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和价值。打陀螺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老少咸宜,有益身心。陀螺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日益完善,但我们不难发现,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受到更多人的青睐。笔者针对某民族体校在开展打陀螺运动状况的实地考察,了解了这种活动的起源、特点、发展原因、发展方向,并做出简要地整理和分析,以提供相关的素材,供方家批评和指正。 1、打陀螺的起源 打陀螺由来已久,但何时兴起并没有可靠的记载。我们从现代发掘的遗址中可以知道,这是我国一项最古老的、传统的体育项目。譬如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窖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木陀螺,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陀螺等,都是很好的佐证。 史书对陀螺的记载,开始于后魏,时称为独乐。到宋朝时,这种游戏称为“千千”,形状似今天的陀螺,只是上为一个圆形盘,下为一个铁制的中心轴,手捻轴而转,转久者算赢。此游戏多为宫女闲暇度日所玩儿。宋代的苏汉臣《婴戏图》的画作中有两个儿童打着倒钟体的陀螺,在愉快地玩耍。此画中的陀螺是木制的,是一个圆椎体,与今天的陀螺大体相同。《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明代玩陀螺的状况,木制陀螺如小空钟,绳绕置地,鞭抽使动,转之无声,疾抽旋动,其影不动。明朝刘侗有诗云:杨柳儿活,鞭陀螺,也在生动地述说这种游戏。《吉林满族》载满之先祖称陀螺为冰猴,喜欢冰上玩陀螺运动,他们认这这种玩法比在地面上更光滑,更好玩更有趣味。 古往今来,打陀螺,恐怕大都玩过,此健身运动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童年的时光在陀螺的抽打中渐渐流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泛黄的记忆中拾回童趣,那些游戏岁月多么让我们激动,让我们怀想。今天,打陀螺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流传较广。陀螺比赛于1995年被列入我国的一项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其推广必将会更加普遍。 2、打陀螺的特点和价值

陀螺教学

《陀螺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民族体育活动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劳动人民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所创造并发展了丰富的体育活动,并融入到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这些民族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娱乐、强身健体、民族凝聚力等作用。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是我国各族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财富。 打陀螺的体育活动在我的家乡——昭通,开展得很普遍,也是我们儿时必玩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在我的家乡转陀螺俗称“打得螺”或“打陀螺”,现在发展成为大众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之一。在广场上随处可见,成为昭通城市广场、公园独特的风景线。 二、案例描述 该案例为打陀螺教学,通过学生进行打陀螺的活动达到让学生掌握绕、放、抽陀螺的技术及方法;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动作协调性;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精神的教学目标。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指导本次课,通过“回忆童年——认识陀螺——学打陀螺——巧打陀螺”为主线,以观察尝试—实践操作—反思为途径,培养学生生活情趣。 打陀螺的技术主要分三步骤 1.绕陀螺 左手拿陀螺,右手拿鞭绳,左手的大拇指按住鞭绳顶端,按顺时针方向把绳子绕在陀螺的中间,第一圈必须将鞭绳的绳头压紧,这样就绕好了陀螺。 2、放陀螺 左手拇指按住陀螺上端,食指和中指夹住陀螺中间,陀螺下端放在地上,右手拿鞭子,并用力拉绳子,左手在陀螺转动的同时放下陀螺。拉绳子时要快、稳。使陀螺转得很快。 3、抽陀螺 放陀螺,陀螺在地上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右手拿鞭子平抽陀螺,让鞭子打在陀螺中下部分。这样可使陀螺转得又快又稳。 通过分组活动、表演比赛、游戏等方法进行,是学生在娱乐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的形式在教学中展开,并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娱乐中实现教学目标,这也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快乐体育。陀螺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但是,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要被陀螺和绳子伤到。 2、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陀螺自制,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陀螺的大小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制作,力量好的同学可制作重一点的陀螺,可对陀螺进行绘图或加笛哨等,使陀螺转动起来,更加好看,并有悠雅的笛声伴随。 3、对玩法进行创新,发挥学生无拘无束的思维特征,创造出新的玩法。在我的教学活动中就出现了如下玩法:反抽,使陀螺逆时针旋转;抽陀螺下台阶;

打陀螺体育教案课程

《“打”出快乐生活“旋”出七彩童年》教学设计一、教学的构思与设计思路 本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小学水平四课程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运动积极性是体育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主题式教学,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玩中练”、“玩中学”,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同时增进健康,提高体能。 打陀螺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打陀螺的方法;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通过赶陀螺比赛,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重点是掌握打陀螺的动作方法;难点是能灵活自由地赶陀螺。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课中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实践体验、自主探究。 心理学表明: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因此,我在课中首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探究打陀螺,在活动中,他们会相互间讨论打陀螺的方法,也会进行实践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的同学本身已经掌握了,他也会协作其他同学完成这一环节,同学间的实践和探究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更鼓舞了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决心。 (二)、相互合作、自主练习。 在学生自主体验了打陀螺后,我为了突出本课重点,设计了教师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和学生两人相互合作练习的环节,在集体练习和分散练习中,学生们自主锻炼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会在和谐协作的良好氛围中不断进取,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之后又进行赶陀螺比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以达到获得基本活动能力的实效。 (三)、自主创编、民主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四年级学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断的能力,所以在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两个环节,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编活动的方法,使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更有助于同学间形成友好、民主的关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达到不断改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