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遵循“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先进,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习兴趣。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土壤肥料学通论》是大农学专业如农学、植保、园艺等的基础学科,是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核心课程,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修完本课程既能掌握土壤肥料的基本知识,又能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达到广而不浅、深而不僵的目的。学生修完本课程,可系统了解土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理解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国内外肥料的发展趋势;掌握肥料的性质作用及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熟练运用科学施肥原理指导农民测土施肥;从而综合运用于我国农田土壤的生态与保护,为协调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提供新思路。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土壤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

2.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3.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4.土壤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习题要点:土壤在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地位

第二节土壤与土壤肥力

1. 土壤

2.土壤肥力

习题要点: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经济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土壤生产力、四大肥力要素

第三节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

2.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题要点:土壤圈概念及其与其他圈层的相互联系

第三节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

1. 土壤学科发展概况

2.土壤学科体系的划分

3.土壤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内容

习题要点: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农业地质土壤学派、土壤发生学派的主要观点;土壤科学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土壤肥力四因素、土壤生产力、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土壤在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地位,理解土壤圈和土壤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土壤的最基本特征以及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的联系。

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第一节土壤矿物质与岩石的风化

1. 岩石的风化

2. 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

3. 土壤的机械组成

习题要点:主要成土岩石、造岩矿物、土壤质地、国际制土粒分级标准、不同土壤质地的利用与改良原理

第二节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1. 土壤生物

2. 土壤有机质

习题要点: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性、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腐殖质的分离方法、腐殖化系数、有机质矿化。

第三节土壤水分

1. 土壤水分的保持

2. 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

3. 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4. 土壤水分的能态

5. 土壤水分的状况与作物生长

习题要点: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其性质、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结合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吸湿水的测定”,进一步理解土壤不同水分类型的性质、风干土壤吸湿水测定的重要性。

第四节土壤空气

1. 土壤空气的组成

2. 土壤通气性

3. 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

习题要点:土壤空气的基本特征和交换方式

第五节土壤热量及土壤水、气、热调节

1. 土壤热量来源与平衡

2. 土壤的热特性

3. 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

4. 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习题要点:土壤热量平衡、土壤各组分热容量、导温率、导热率的关系,土壤水、气、热的调节措施

本章重点、难点: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土壤水分含量表示方法、土壤空气的基本特征和交换方式。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热量来源及热平衡,了解土壤水气热调节的基本措施,理解土壤氧化还原性质对作物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掌握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土壤水分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质和土壤空气的交换方式。

第三章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1. 土壤孔性

2. 土壤结构性

3. 土壤耕性

习题要点:孔性、分级孔性与分级孔度、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土壤容重的概念以及基于土壤容重的计算

第二节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

1. 土壤胶体

2. 土壤吸收性能

习题要点:土壤胶体的三大特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与阴离子交换作用

结合实验二中土壤团粒结构的分散过程,进一步理解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分散机理。

第三节土壤的酸碱性与氧化还原性

1. 土壤酸性

2. 土壤碱性

3. 土壤缓冲性

4. 土壤酸碱反应与作物生长

5. 土壤氧化还原性质

习题要点:土壤酸性、碱性、缓冲性概念、酸性来源、缓冲性机制、土壤氧化还原性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团粒结构的特点、土壤胶体的三大特性、可变电荷与永久电荷特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其影响因素、土壤酸性来源。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在农事耕作上的应用以及土壤酸碱反应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的影响,理解土壤胶体的吸收性能和不同类型土壤胶体的带电性,掌握土壤容重和分级孔度的运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第一节土壤的形成和分布

1. 土壤的形成因素

2. 自然成土过程中的发生学层次和诊断层

3. 土壤的分布规律

习题要点: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发生学层次和诊断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