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欣赏

中国现代小说欣赏
中国现代小说欣赏

中国现代小说欣赏

在中国文学史上,1917年至1949年被称为现代文学发展时期,这段时间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但是在文学艺术领域却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在明清时期曾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在清末其发展步伐则受到当时文坛的文学观念、文风及语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度陷入发展的泥沼之中。五四以后的中国小说虽然只有几十年历史,但它的发展非同寻常,不仅篇幅浩繁,变化巨大,而且成就冠于其他各种文学体裁。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不仅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而且形成了几个有着相当规模的小说流派,凸显出一种文体发展趋于成熟之后才能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要真正地欣赏现代小说,我们必须从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角度着手进行。

一、关于现代及现代小说等概念的理解

我们首先要弄清现代及现代小说的概念。

一般来说,文学史对于现代文学的时间划分是从1917年到1949年,也就是说,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开始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这32年间发生的文学创作、论争、形成的文学流派等一切文学现象均属于现代文学时期。尽管现在学术界对于这种划分方法早有非议,并提出了相对来说视域更加开阔、更符合文学发展实际情况的时间划分方法,但是为了与现行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保持一致,在这里我们仍然沿用这种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划分方法。

在以上所指称的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时间概念的背景下,所谓的现代小说就具有两重意思:一是时间概念,即指“五四”以后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所出现的小说;二是性质概念,即指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新小说,也就是具有现代化或基本上现代化特征的小说。

二、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简要概述

流派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想真正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现代小说就应该对其所形成的小说流派有一定的了解。

(一)二十年代中期在鲁迅影响下出现的以文学研究会一些成员为主的“乡土小说”派,这是个有理论有创作的初步成熟的现实主义流派,代表性作家有鲁彦、许杰、潘训、徐玉诺、彭家煌、王任叔、蹇先艾、许钦文、台静农等。广义地说,叶绍钧也是属于乡土文学派的。甚至象鲁迅称为“很少乡土气息”的黎锦明,其实也写了不少乡土作品,如《出阁》、《复仇》等,而且写得相当简练,不过有的具有较多浪漫主义气息罢了。

(二)以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倪贻德、周全平等为主,也包括受创造社影响的浅草社的林如稷、陈翔鹤以及受郁达夫明显影响的王以仁等在内的“自我小说”或“身边小说”的流派,这是个浪漫主义同时又兼有现代主义成分的小说流派。

(三)以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小说”派,这是患有左倾幼稚病的初期“普罗文学”流派。他们主要是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的成员,如洪灵菲、楼建南(适夷)、华汉(阳翰笙)、李守章、刘一梦、冯宪章等。郭沫若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写的一些小说,基本特征在此相同。

(四)三十年代初期形成的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这是一个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竭力将作者主观感觉客体化,采用一点意识流手法的现代主义流派。在他们手中,心理分析小说得到很大发展。

(五)由茅盾的《了夜》所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的流派,主要作家有茅盾、吴组缃、沙汀和稍后的艾芜等。他们不但在左翼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他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剖社会,并通过生活横断面再现社会,揭示中国社会的性质。这是个革命现实主义的流派。后来修改《大波》的李劼人、写作《李自成》的姚雪垠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这个流派的影响。

(六)以废名、沈从文、凌叔华、萧乾等为代表的“京派”小说。他们的作品大体都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自己的美学理想,追求一种冲淡、恬静、含蓄、超脱的风格。朱光潜可以说是这个流派的理论家。四十年代出现的汪曾祺,则可以说是这个流派的领袖人物沈从文的难得的传人。京派在现代小说发展史上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七)东北作家群。这是“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浪到关内的一批作家,包括萧军、萧红、舒群、罗烽、白郎、李辉英等。他们对故土的沦陷深感悲痛,对日寇的侵略满怀义愤,在他们的小说作品中,共同寄托了这种感情。这是个“准流派”。

(八)从丘东平到彭柏山同、路翎等人的《七月》派的小说。他们也是个进步的现实主义流派。不过他们比较强调作者的主观精神,重视人物的心理分析,特别是某些畸形性格的分析,带有某种“心理现实主义”的特点。

三、中国现代小说著名作家作品欣赏

1.鲁迅《阿Q正传》《伤逝》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小说《狂人日记》。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地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作品,这些杰出的小说作品收入三个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其中小说《阿Q正传》和《伤逝》最为有名。

(1)《阿Q正传》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这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当小说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的时候,著名评论家沈雁冰就在《小说月报》通信栏里指出:“《阿Q正传》,虽只登到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此后70多年,阿Q在中国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阿Q正传》也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国内外研究、评论该作的文章众多。自《阿Q正传》发表之日起,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就是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读解它,其结论也不尽相同,这正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所决定的。

作品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主人公阿Q这个独特的人物形象。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他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他没有家、没有土地,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职业,靠打短工维持生活,是一个地道的赤贫的乡村劳动者。但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不敢正视现实,靠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他同时又妄自尊大,进了几回城就瞧不起未庄人,又因城里人有不符合未庄生活习惯的地方便鄙薄城里人,他身上有“看客”似的无聊和冷酷,如向人们夸耀自己看过杀革命党,并口口声声“杀头好看”;他更有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严于“男女之大防”等等;它有着守

旧的心态,如对钱大少爷的剪辫子行为深恶痛绝,称之为“假洋鬼子,认为“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悲切和实力,在受了强者凌辱后不敢反抗,转而欺辱更弱小者。阿的这些小生产者的弱点和深刻的传统观念,说明他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

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他能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他能用虚无的未来缓解眼前的窘迫;能以自己的丑恶去叫人;能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的地位,能用来淡化所受得辱如何屈辱,他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不安用“忘却”这件祖传法宝,将屈辱跑到脑后。总之,阿在实际上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却永远有胜利,总能得一二满足,所凭借的就是这种可悲的精神胜利法。

在《阿Q正传》中,鲁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即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处境、地位)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阿Q的遭遇和阿Q似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作了正面描写。小说一方面写了赵太爷、钱太爷们从害怕革命、投机革命到垄断革命,由此揭示出辛亥革命的悲剧:革命的对象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骤然大阔”发了“革命”财,而应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民众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小说另一方面着重揭示和批判了阿Q式的革命,触目惊心地写出了阿Q至死不觉悟和他的可悲大团圆的下场,由此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并未觉醒的民众糊里糊涂地参加了革命,又糊里糊涂地被杀。而且可以想象,阿Q即使参加革命并掌握政权,他那样的落后的革命意识又将导致革命成为何种性质!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阿Q的身份虽是农民,但这个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却并不只是农民才有的,它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鲁迅从整个国民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出发,对其精神、思想的痼疾进行典型概括,是要提醒人们,引导人们反思和反省,同时也是要吁请改革者们共同来做改造国民性的工作。

鲁迅在《阿Q正传》中创造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一是外冷内热。二是以讽抒情,作者善用讽刺手法,且贵在旨微而语婉,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三是悲喜剧相结合。

(2)《伤逝》

《伤逝》写于1925年10月,是鲁迅创作的知识分子题材中唯一描写爱情的作品。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婚恋的整个过程,否定了个性解放的思想,指出经济不独立,终究没有幸福,爱必须有所附丽。这曲声泪俱下的悲歌,大胆地审视自我,批判性地探索和选择着人生之路,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人生道路探索中的情感历程。小说采用独特的手记体形式与自省视角的第一人称写法,着力于对人物内在情感的自我表现。小说书写涓生的悔恨和悲哀,没有做抽象空泛的分析与理性说教,而是紧紧扣住涓生原罪式情感心理,以忏悔的内心告白形式,追怀往事,自我剖析,由此生发哀意。小说在整个悲剧的叙述过程中,抒情氛围非常强烈,热恋的深情、新婚的喜悦、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终于分手后的绝望以及子君死后涓生沉痛的悔恨和悲哀,形成了一条起伏奔腾的情感河流。小说不仅以理启迪读者,又以情动人。

2.郁达夫《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创作于1921年5月。小说主人公,留日学生“我”由于受到民族的歧视、社会的冷遇和日本同学的疏远,表现十分孤冷,忧郁而多疑。他与同学们交游离绝,独自来到乡间的官道上,欣赏秋色,又寻找荒园,离群索居,在性苦闷里,以小说为消遣,用酒来麻醉,在病态的性追求与性刺激中自慰自虐。然而,种种法子仍驱不掉心底的忧郁。忧郁症越来越厉害,感到前途渺茫,终至投海自杀。临死前,他想念家乡,怀念祖国,发出了希望祖国快富强起来的呼喊。这是一个处于理性觉醒而性苦闷中的现代青年“沉沦”的悲剧,也典型地反映了患有时代忧郁症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这是历史交替期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灵魂的剖露。

自尊敏感,渴望实现自我而又无力自强,是主人公最突出的性格特征。由性觉醒而性苦闷,由自省到麻醉,由沉沦到绝望,构成了主人公心理变异的特征。

《沉沦》在艺术上突出表现为一种主观的抒情性。那么显露、真率和强烈,这在现代小说中是罕见的。通读全篇,那笔意酣畅的文字里,读者看到的是一道倾泄他亲身火热的河流。是他的灵魂奥秘的连续自白。整篇作品,表达了主人公灵魂的自我搏斗与披肝沥胆的热烈渴望。作者精于内面的观察,善用宣泄感情的自白将读者引入人物的内在世界的奥秘处。作品中的秋景以及后面“夕阳红上海边楼”的景物,都是经过了主人公情感之火燃烧过的,已赋予了人的主体情愫与生命原汁。“使读者几乎不能辩出这美丽的大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来。”

作为开创现代抒情小说流派的成功尝试,《沉沦》在现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与价值。

3.巴金的《家》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1928年写完《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巴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和祖父做过县官,父亲曾任广元县县官。童年母亲给于他的“爱的教育”实质上已带有一定程度的民主及人道主义的色彩,它使巴金幼小的心田里从此埋下“博爱”的种子,对巴金后来的思想发展起了重大的启蒙作用。父母相继去世后,巴金看到了大家庭和平友爱的表面下掩藏的仇恨的倾轧和斗争,并深切地感受到来自陈旧的封建家庭观念以及长辈的威权的压迫,这在年轻的巴金心中燃起了憎恨的火苗。1923年,巴金从家中出走,离开闭塞的四川来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又赴法国巴黎留学。1928年巴金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回国定居上海后,从1929年到1949年底,他共创作了18部中长篇小说,12本短篇小说集,16部散文随笔集,还有大量翻译作品。其中,《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是巴金最著名的小说。

《家》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作于1931年,原名《激流》,1933年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时,改名为《家》。《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现实主义优秀长篇之一。

《家》以冷峻的笔触愤怒控诉了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官僚地主大家庭的罪恶,深刻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热情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反抗黑追求光明的叛逆精神,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五四”时代的民主激流的历史风貌。

《家》对封建伦理制度“吃人”的罪恶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他们不仅吃掉了象鸣凤、婉儿这一类的“下人”,而且也使这个家族内部的少爷、小姐有的也成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悲剧,一个又一个纯洁可爱的青年男女被剥夺幸福,葬送青春,乃至丧失生命。

对于这个封建大家庭大胆地叫出“我控诉”的是觉慧。觉慧是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最早的觉

醒者。他对封建势力疾恶如仇,“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地大胆反抗,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是这“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他接受了“五四”新思潮的洗礼,对于封建专制者敢于大胆蔑视,坚决斗争,冲破家庭的束缚,积极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他敢于打破世俗偏见,排除等级观念,大胆地爱着并且表示要娶婢女鸣凤。这都表现了被“五四”新思潮所唤醒了的年轻一代争民主、求解放的时代精神特点。

觉慧的反抗精神还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大胆揭露和反抗上。他敢于同封建家长和封建习俗开战。他是一个“大胆”的反封建的猛士,他的大胆叛逆和勇敢追求的精神,确实给人带来了希望,给高公馆这个黑暗王国输入了一些新鲜空气。然而,他毕竟又是幼稚的,他从封建地主大家庭中蜕化出来,在思想感情上还带着一些封建思想的痕迹。这也不奇怪,因为他所依仗的思想武器仍是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的思想。他虽爱鸣凤,但在灵魂深处又没有完全消除封建等级观念,反映了“五四”新一代青年成长过程中有待进一步成熟。

《家》着力刻画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觉新。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封建家长把他推上高家未来统治者的显赫地位。传统的“作揖主义”和时髦的“不抵抗主义”,旧家庭、旧礼教、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使他成为旧制度下的顺民。遇事忍让、屈从,企图以自我牺牲来维护这个圆满的“家”。

4.老舍《骆驼祥子》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经历,表现了祥子由希望到失望,由奋斗到失败,由挣扎到绝望,最终走向颓废和堕落的人生轨迹,揭示出他悲苦的人生遭遇,从而深刻地抨击了黑暗社会对弱小者的无情吞噬,揭示了祥子悲剧形成的社会根源。与此同时,批判和否定了祥子式的个人奋斗的生活道路,明确指出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者摆脱穷困的求生之路。

《骆驼祥子》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人物典型的成功塑造,尤其以祥子最为突出。祥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他的经历与近代中国因农村破产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赤贫农民相似,因而颇具代表性。在祥子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他的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从客观方面说来,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历尽艰辛,饱尝委曲,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百终不可得,是因为他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人力车夫祥子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显示老舍这部卓越长篇小说现实主义艺术深刻性的,还在于作者能从祥子自身发掘的主观方面的因素,写出了生活对他的限制,揭示了他思想的局限与性格心理上的弱点。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其次是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他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也是他走向深渊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本分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祥子确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优良品德:忠厚善良、勤劳朴实、沉默寡言、倔强好胜。他也没有任何嗜好,也不作不切实际的空想。唯一的愿望是通过自己的勤劳苦干买一辆自己的车。但他没有看到他是生活在一个充满欺诈、压迫、剥削、掠夺的罪恶社会,结果盲目苦斗、死命挣扎,他不仅未能摆脱同类人所遭受的悲苦命运,而且结局比他们更惨。祥子的毁灭,不在肉体而在精神。其悲

剧意义是双重的:即生活的悲剧和精神的悲剧。这是一个粉碎了梦幻并在黑暗的社会里逐渐熄灭了生命之火的殉葬者的悲剧。其次是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他也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在虎妞影响下他的生活态度的某些改变,也是他走向深渊的原因之一。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这是《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的主要成就。

鲜明的京味儿,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骆驼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从开篇对于北平洋车夫“门派”的引言、到虎妞筹办婚礼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老舍融化了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小说语言的幽默、洗练、优雅,形成了他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独具文化色彩的语言,他那通体光润圆泽中透露出的“斯文”的“京味”,是从悠久历史与文明中所孕育出来的民族文化的智慧与外观。

5.张爱玲的《金锁记》

张爱玲,曾用笔名梁京。童年主要在上海度过。她的祖父是清代名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父亲是清朝遗少,母亲黄姓,也是名门世家出身,婚后曾去欧洲留学。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张爱玲从小既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机会接触西方新文化。她不仅由父亲督促习颂旧诗古文,还喜欢阅读《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和一些晚清小说,也爱读张恨水的小说和英国作家毛姆等人的作品。大学毕业于香港大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返回上海,开始创作生涯。最早的一批小说如《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分别发表在上海沦陷时期的《紫罗兰》《杂志》《万象》等刊物上,后来集为《传奇》出版。

《金锁记》写小家碧玉曹七巧嫁到官宦人家做一个残废人的老婆。“她带着黄金的枷”在姜家过了三十年,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性格趋于变态。由于自己没有尝到幸福,她也不让儿女得到幸福,甚至异常可怕地亲自动手去破坏儿女们的幸福。作者正是通过这个故事研究了一个健康的生命在正常情欲得不到满足后的形态。黄金是以爱欲的禁锢换得的,畸形的情欲竟然需要三四个人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最初为黄金而锁住爱欲,结果却锁住了自己;爱欲折磨了她一生,也折磨了她一家人。人是可怜悯的,是情欲的奴隶。

张爱玲小说的成就,首先在于两性心理刻划上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刻性。曹七巧,自己没有得到幸福而竟要子女也得不到幸福,不仅蛮横逼死儿子长白的媳妇,还要活活拆散女儿长安和童世舫的婚姻,她的这种变态心理,以及她那些刀子似的不断在他人心灵上划出伤痕的话语,实在大长了读者的见识,令人战栗。作品结尾时有这样一段叙述:“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七巧无疑是新文学中最复杂、最深刻、最成功的妇女形象之一。

张爱玲的小说真实地表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生的风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作家精细地描写了人物的衣饰及环境。她具有清晰的时代感与精细的把握能力。通过衣饰与环境的描写,将时代社会的变化在物上、在空间的描写上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

张爱玲小说的另一个独到的成就,在于意象的丰富与活泼传神。这些意象大多鲜活而富有艺术魅力,且具有鲜明的都市特征。她曾说过:“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到海的图画,后看到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

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清界限。”这生动地说明了她作为一个出生于都市中人的感觉、联想习惯。自然成了本体,人工物品成了喻体,自然人工化,环境物品化,世界装饰化。比如“天完全黑了,整个世界像一张灰色的圣诞卡,一切都是影影绰绰”。这种独特的意象,带来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风貌。

6.沈从文《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原载于1934年《国闻朝报》第11卷中,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它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秀丽的风景画,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

在小说中,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化着茶峒白塔下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外公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翠翠情窦初开,善良而清纯。他们依着绿水,伴着黄狗,守着渡船,向来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小说古朴而又绚丽的风俗画卷中,铺衍了一个美丽而又凄凉的爱情故事,但是小说深层次里所欲表现的却是一种理想、一种健全的人生形式。作者无意开掘这一爱情故事的悲剧内涵,刻画悲剧性格,而是意在创造出一支理想化的田园牧歌。因此,边城是一个极度净化、理想化的世界。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拙的湘西风情的有机结合与自然交融。

在边城明净的底色中,作者把自我饱满的情绪投注到边城子民身上,重点描绘了乡村世界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塑造了作为“爱”与“美”化身的翠翠形象。沈从文之所以对边城人性美和人情美作理想化的表现,其意就在于从道德视角出发,为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活动文化精神注入美德和新的活力,并观照民族品德重造的未来走向。

作者是以牧歌的情调来描绘边城世界的,因而他的小说便具有一种似真非真、似幻非幻又多带传奇性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特征首先表现在创作方法上,沈从文是兼具现实性与浪漫性的作家。他曾说,他的作品是梦与现实的交汇物。这里的“梦”,包括他的人生理想,他的以人性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这里的“现实”,包括湘西所特有的风土民情和山川景物。所以,在沈从文的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是边民的勇敢、真诚、善良、淳朴;我们看到的是奇山秀水和边民文化。作者所描绘的既是一个充满人性和谐美好的世界,又是一幅明丽奇特的风俗画。由“梦”使我们感到了人性的和谐,人生的乐趣;由记事,又使我们领略了边地奇异风俗与秀丽山川,它给人的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感受。它是小说,又是诗。

其次,作者采用一种优美而又抒情的笔调,使叙事情绪化、诗意化。作者叙事时,不是采用纯客观的描写手段,而是直接描写自己的感受和印象。

第三,沈从文笔下的语言洁净明丽,流畅婉转。具体来说,沈从文叙事,力求简洁;写景,力求丰腴。这样,沈从文的小说语言增添了作品的抒情意味。

7.钱钟书的《围城》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出身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早年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35年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回国后,曾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蓝田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等职。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在文学创作方面,钱钟书于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次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此外,尚有诗学著作《谈艺录》等。

《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小说首先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作者借留法

青年从国外归来后一路漂泊的机会,涉笔成趣,广泛描绘了社会的林林总总……写尽了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20世纪的中国现代作家每每注目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层面的骚动与变乱,注目于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发展,关怀被侮辱受损害的人们、被剥削受压迫的阶级唯有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于现代化途中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同时,这一社会面貌,构成了小说中人物与故事展开的特定背景。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上,小说展示了传统对于现代中国自我围困的主题。围困的主题不仅在社会制度与机构方面展开,而且在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关系中充分展开。作者更重视在家庭婚姻关系的世俗方面表现围困主题。孙柔嘉精明、柔韧,工于心计,在羞缩缄默的外表下有着“专横的意志和多疑善妒的敏感”,是“中国文化典型产品”。方鸿渐起初以为孙柔嘉只是个女孩子,事事都要请教自己;待到订婚,方才发现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直似“仿佛有了个女主人”,结婚之际一经高辛楣提醒,方才警醒,却已经深陷围城。从此他们二人陷入受支配于强大传统的琐碎缠绕的日常生活,传统与其守护人孙柔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日益成为方鸿渐的暴君与精神囚笼。方鸿渐最后与孙柔嘉破裂,准备到重庆去,而重庆未必不是另一个围城。

小说同时又是一部新“儒林外史”。近代中国始产生新型的知识分子阶层是其表现中心,对于他们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的贫乏、卑微和空虚,对于他们的种种畸形性格和丑恶灵魂,痛加摘发。尤其是方鸿渐、高辛楣、苏文纨等留洋归来的学生们,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有的沉沦,有的堕落,有的一事无成,在传统的围困中消磨人生。作品通过他们,对中国西式知识分子和中国化了的西方文明,从文化的中、西,现代、传统的多重背景上,从哲学与思想的多重角度作了精心审视。

方鸿渐的旅途也正是一个精神追寻的历程。主人公方鸿渐隐喻了一场犹豫不定的追寻游戏。在与鲍小姐追求与引诱的游戏中,在苏小姐、方鸿渐、唐小姐的错位追求中,在与孙柔嘉的婚恋中,在谋职中,无一不是以追求始,以幻灭终。小说中借人物的口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在方鸿渐这个“反英雄”的小人物的寻梦过程中,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

小说对于人物的隐秘心理和心理转折有深入细致的把握与表现,尤其是作者深入把握和表现了人物情感变化中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细腻的心理描写与独特的讽刺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者讽刺自成一体,与革命作家的暴露性讽刺不同,举凡道德、风俗、人情,无不笼罩在他讽刺之下,古今中外的警句妙喻,随手拈来,织成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文章。小说的叙述语言自成特色。作者善于经营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比喻往往发展为象征,形成贯通全书的反讽。夏志清认为“《围城》称得上是“流浪汉”的喜剧旅程录”,即《围城》有18世纪英国“浪荡汉小说”的风险味道。《围城》的成功,与作者的学贯中西、广泛借鉴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上是对中国现代小说中几部著名的作品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与分析。其实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还有许多杰出的作品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分析与欣赏,希望这里的介绍既能使大家一叶而知秋,又不致使大家一叶障目。只有对于已有的文学财产真正地掌握了,我们才能创造出新世纪真正的优秀作品,这是我们文学欣赏的目的所在。

中国美术鉴赏

李可染--我最喜欢的画家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是李可染大师的座右铭。 李可染画的“牛”也颇见功力。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画牛成为其山水画创作的补充,并逐渐形成风格。他自诉“吾崇其性、爱其形,故不倦写之。”对于线条的理解和追求,也是受了他的老师齐白石的影响,与其画虾的手法颇有些相似,特别喜欢他的《万山红边》这幅画。 山水画 一位国际友人参观故宫绘画馆,看到展子虔《游春图》,他问是什么时代的作品,当有人告诉他是隋朝的、距今已经一千三百多年时,这位国际友显得非常惊讶,他摇着稀疏的头发赞叹说:"不可思议!中国绘画反映生活为什么这样早!"有人以为山水画不能反映生活,这是不对的。中国人很早在自已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想要表现环境中美的事物。古人从表现神,描绘宗教故事到画山水、花鸟,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从前看见石涛一张画,题诗一首: 丹井不知处,药灶尚升烟。 何年来石虎,卧听呜弦泉。 刚开始怎么也看不懂,后来有个同学去黄山了,回来拍了好多照片,原来黄山的风景如此壮观。一看实际的黄山的风景便知,在黄山上,石涛是把黄山很多不同景点集中在一处:丹井、药灶、石虎、呜弦泉这许多地方,经过组织加工,画在一个小册页上。"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可以说已经参透山水画创作之奥妙。 意境,既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反映,又是作者自己感情的化身,一笔一划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又是自己感情的抒发。创造一个艺

术品,艺术家不进入境界是不会感动人的。他们自己都没有感动,怎么可能感动别人呢?有些戏剧演员,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一句台词没有,但却浑身是戏,因为他们的精气神已经完全进入境界。有一次看京剧《长板坡》,刘备吃了败仗,在当阳道上露宿。当时刘备身边坐着两位夫人,都既没有台词也没有动作。但是我看糜夫人一身都戏,而甘夫人一点戏也没有。糜竺夫人抱着小孩,使人感到在战场上风尘仆仆,精神疲惫。而甘夫人完全走了神,我看到的并不是甘夫人,而是化了妆的演员,这时可想或许是她在想赶紧卸妆后赶快回家买菜、做饭或是接孩子…… 艺术道路 中国艺术有一个最了不起的传统,是讲人品与画品的统一。人品不好,画必然不好。 一个人只求名利,必然作假、讨好、欺骗,必然嫉贤妒能,整天想着压人家,必然有状元思想,总想自己什么都第一。德、智、体、美,德要放在第一位。说实在的,没有一个沽名钓誉的人能得到真正的荣誉的。名誉的评价在人民,在于历史。 屈原写《离骚》,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什么名利吗?居里夫人做科学实验失败了那么多次,最后发现了镭,人家奖给她勋章,她把勋章拿给小孩子玩,很看轻这些东西。 一个人完全没有一点邪念,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克服邪念。庄子讲过一个故事:有个驼背老人,在树林里粘蝉,好像用手拿,一个也跑不掉。庄子问他本领哪里来?老人说,我练出来的。我用一根竿子顶一个球,后来加成两个球,再加成三个球,练来练去,从不间断,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粘蝉时,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蝉翼上,宇宙之大,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庄子听了感慨地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总之,以五四为开端,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思想启蒙,到后来的战火硝烟,再到意识形态的强加,最后到了新时期这种百花齐放。中国现代小说积累了丰富了的作品与理论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到五四达到高潮。

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①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②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文革时期的伪浪漫主义。 30年代后半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在文学方面则要求左翼文艺界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调整文艺路线,其中包括重新评价“五四”文学,评估浪漫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拓展文艺的社会基础。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是郭沫若 40年代: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回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它作为一种因素融入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代表是:胡风。还有一个以徐讠于、无名氏等为代表的“新浪漫派”,新浪漫派赞同创造社的文学观,坚持“情感表达的自由”,代表作有:徐讠于的《阿拉伯海的女神》。 30年代末到整个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从地域条件方面获得了回旋的空间。代表作家是:解放区的丁玲和孙犁,国统区的路翎。把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落实到创作中,转化成“人民底原始的强力”和流浪意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B)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廷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D)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B)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B)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D)。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A)。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D)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C)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A)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进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民主论 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C)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A)。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建筑艺术鉴赏论文

浅谈建筑艺术 这学期我选修了建筑艺术鉴赏这门课程,转眼,这门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通过短短半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所学所知并不多,却也对建筑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与个人的体会感受。 建筑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住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 当然,建筑的实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可以各有偏重。有的审美功能比重大些,甚至占主要的地位,比如纪念碑、游乐园、陵墓等;有的比重大体相等,如商店、学校、医院等;有的比重小些,如仓库、厂房、桥梁等。但即使审美比重小的建筑在建设时也离不开一定审美观念的支配,比如前面所说的仓库、厂房、桥梁等,就要考虑合适的位置,适当的高度等,也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具有了审美功能性。 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比如, 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人们就是在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 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就建筑形象本身而言,也分不出什么进步的或落后的,革命的或反动的。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今天却是国徽上的图案,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清明上河图》 摘要:《清明上河图》乃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北宋风俗画作品,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该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写了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张择端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清明上河图》这一不朽杰作,无论从绘画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其中计有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舍122座,轿子8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着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

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

智慧树知到中国现代小说选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现代小说选读》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1917年,胡适在《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上发表()一文,标志着新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 《人的文学》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答案: 《文学改良刍议》 2、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里提出了新文学建设的三大目标,不包括:() 平民文学 写实文学 社会文学 讽刺文学 答案: 讽刺文学 3、“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晚清知识分子()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倡新小说。 梁启超 鲁迅 郁达夫 郭沫若 答案: 梁启超 4、根据福斯特的定义,以下哪句话包含情节?()

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于心碎。 答案: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于心碎。 5、我们通常把鲁迅先生创作的《狂人日记》视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发表于()年。 1914 1915 1917 1918 答案: 1918 第一章 1、1923年鲁迅发表了一则名为()的演讲,表达他对女性解放运动的看法。 《我的贞洁观》 《我的金钱观》 《傀儡之家》 《娜拉走后怎样》 答案: 《娜拉走后怎样》 2、以下关于小说《伤逝》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从子君婚后的作为来看,她认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 恋爱时的涓生和子君的相处模式像布道者和学生。 婚后涓生对子君的主要不满,包括她不读书,不上进,和子君没有精神交流。 涓生很爱子君,所以不想让她出去工作。

恋爱时的涓生,从子君婚后的作为来看,她认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 答案.和子君的相处模式像布道者和学生。,婚后涓生对子君的主要不满,包括她不读书,不上进,和子君没有精神交流。 3、小说《伤逝》采用的是()的限制叙事进行忏悔。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变化人称 答案: 第一人称 4、请选出以下关于小说《伤逝》的正确的说法:()。 《伤逝》的鲁迅先生写作的作品。 鲁迅先生写作《伤逝》小说是因为反对“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的思想。 《伤逝》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分开的爱情悲剧。 《伤逝》的女主人公名叫子君,男主人公名叫涓生。 答案: 《伤逝》的鲁迅先生写作的作品。,《伤逝》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分开的爱情悲剧。,《伤逝》的女主人公名叫子君,男主人公名叫涓生。 5、请选出不属于鲁迅先生创作的作品:()。 《伤逝》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朝花夕拾》 《故乡》 答案: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二章 1、以下关于小说《沉沦》的解读,正确的说法有:()

中国建筑艺术论文范文2篇

中国建筑艺术论文范文2篇 中国建筑艺术论文范文一:中国建筑设计欣赏论文 岭南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关于岭南建筑艺术特征的探索正从各个层面展开,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日益重视。本文仅就岭南建筑的界定及其人文品格作一管窥蠡测,以期抛砖引玉。 一岭南建筑的由来与界定 1949年建国以前,直至建国后的头10年,建筑界虽偶有广东建筑的称呼,但尚无岭南建筑的提法。岭南建筑的称呼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筑的发展与广东建筑突出成就的取得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建国之初,百业待兴,中国建筑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50年代中期,当时的建筑界盛行复古主义,刮起一股“大屋顶”之风,产生了“凡建筑须盖大屋顶”的无形规定。面对滚滚而来的复古主义潮流,深受岭南文化熏陶、“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建筑师们并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在行动上表现出灵活的变通性(如由林克明先生设计1956年落成的广东科学馆、由夏昌世先生设计于1954年落成的现华南理工大学二号楼在屋顶形式和斗拱运用上就作了变通处理),在思想上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广东建筑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征。1959年,时任我国建筑工程部部长的刘秀峰同志在全国建筑艺术座谈会上提出“要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

建筑新风格”的要求和倡议。自1960年开始,广东建筑界围绕“新建筑”、“新风格”展开了热烈、认真的讨论。讨论的中心话题是:广东建筑是否应有自己的特色?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广东有自己的特点,广东建筑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即应有岭南建筑的特点。与此同时,广东建筑界也开始尝试着对以往建筑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 从学理层面上说,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1957年。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的夏昌世先生1957年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通风、隔热、遮阳》的论文。夏昌世教授指出:岭南建筑应有自己的特点,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的要求。首次论述了岭南建筑(广东新建筑)的特点。这是岭南建筑的学理渊源。此后,岭南建筑渐渐地为人们所知晓、接受和承认,知名于全国建筑界,并成为广东新建筑的代名词。“岭南”本意指地理上的五岭(越城岭、都庞岭、明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之南的广大地区,但“岭南建筑”,从其被提出的学理初衷和被认可的时代背景来看,即指建国以后的广东建筑,或称广东新建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东古建筑被称为岭南古建筑,1840~1949年的广东近代建筑被称为岭南近代建筑。就广东建筑而言,其重点是广府语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故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建筑成为岭南建筑的最主要内容。 由于广东在地理条件、历史条件、经济条件、人文条件等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广东建筑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时期往往开全国风气之先,如50~60年代的“矿泉别墅”、“广州友谊剧院”,70年代的“广交会”、“白云宾馆”,80年代的“白天鹅宾馆”、“国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 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篇。() 正确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 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中国建筑艺术论文范文2篇

中国建筑艺术论文范文2篇

中国建筑艺术论文范文一:中国建筑设计欣赏论文 岭南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关于岭南建筑艺术特征的探索正从各个层面展开,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日益重视。本文仅就岭南建筑的界定及其人文品格作一管窥蠡测,以期抛砖引玉。 一岭南建筑的由来与界定 1949年建国以前,直至建国后的头10年,建筑界虽偶有广东建筑的称呼,但尚无岭南建筑的提法。岭南建筑的称呼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筑的发展与广东建筑突出成就的取得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建国之初,百业待兴,中国建筑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50年代中期,当时的建筑界盛行复古主义,刮起一股“大屋顶”之风,产生了“凡建筑须盖大屋顶”的无形规定。面对滚滚而来的复古主义潮流,深受岭南文化熏陶、“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建筑师们并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在行动上表现出灵活的变通性(如由林克明先生设计1956年落成的广东科学馆、由夏昌世先生设计于1954年落成的现华南理工大学二号楼在屋顶形式和斗拱运用上就作了变通处理),在思想上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广东建筑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征。1959年,时任我国建筑工程部部长的刘秀峰同志在全国建筑艺术座谈会上提出“要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

筑新风格”的要求和倡议。自1960年开始,广东建筑界围绕“新建筑”、“新风格”展开了热烈、认真的讨论。讨论的中心话题是:广东建筑是否应有自己的特色?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广东有自己的特点,广东建筑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即应有岭南建筑的特点。与此同时,广东建筑界也开始尝试着对以往建筑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 从学理层面上说,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1957年。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的夏昌世先生1957年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通风、隔热、遮阳》的论文。夏昌世教授指出:岭南建筑应有自己的特点,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的要求。首次论述了岭南建筑(广东新建筑)的特点。这是岭南建筑的学理渊源。此后,岭南建筑渐渐地为人们所知晓、接受和承认,知名于全国建筑界,并成为广东新建筑的代名词。“岭南”本意指地理上的五岭(越城岭、都庞岭、明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之南的广大地区,但“岭南建筑”,从其被提出的学理初衷和被认可的时代背景来看,即指建国以后的广东建筑,或称广东新建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东古建筑被称为岭南古建筑,1840~1949年的广东近代建筑被称为岭南近代建筑。就广东建筑而言,其重点是广府语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故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建筑成为岭南建筑的最主要内容。 由于广东在地理条件、历史条件、经济条件、人文条件等方

美术鉴赏论文——浅谈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论文提纲 论题《浅谈董其昌的“南宗北论”》摘要 关键词 英文翻译 正文 引言:董其昌的个人简介 一“南北宗论”的社会背景 二“南北宗论”的核心论述 三“南北宗论”的特点:1,2,3. 四“南北宗论”其主要内容:1,2,3. 五“南北宗论”对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1,正面影响:(1) (2) (3) 2,负面影响:(1) (2) (3) 六结语——借鉴与创作 参考文献(1)、(2)、(3)、(4) 附加董其昌作品欣赏:

浅谈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摘要:董其昌,明末的山水画家,对我国的山水绘画史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其绘画理论——“南北宗论”,是明清时期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画家的创作活动,及其对绘画本身的理解和对中国山水画史的把握;对明清山水画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波及了书法、诗词等相关艺术门类的理论建构。然而,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学术界上自古到今都有许多赞成和反对的意见。本文试从董其昌的个人生平出发,就其社会背景,浅谈“南北宗论”及其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面对古今褒贬不一的评价,讨论现如今我们以何种目光对待。 关键词:董其昌“南北宗论”影响 英文翻译:O n th e D on g Ji Ch an g "n o rth-s ou th Pop e t h eo r y" Pi c k to:D on gJ i C ha n g, t h e M i n g d yn a s t y l a n ds c a p e p ai n t e r, t o ou r c o un t r y t h e l an ds c a p e p ai n t i n g h a s a f a r-r e a chi n g i n f l u en c e. E s pe c i a l l y t h e p ai n t i n g t h eo r y-"n o rt h a nd s ou t h P o p e t he o r y ",i s t h e Mi n g an d qi n g d yn a s t i e s i n t he t he o r y o f on e o f t he i m p or t ant t ho u ght o f p ai nt i n g, i t p ro f ou ndl y i n fl u e n c e t h e p ai nt e r's c r e a t i on, a n d t h e u nd e rs t an di n g o f t he pi ct ur e i t s el f t o C h i n a an d t h e gr a s p o f t h e l a nd s ca p e hi s t o r y o f fi n e a rt s; Th e i n fl u e n ce of t h e M i n g a nd q i n g d yn a s t i e s o f l a n ds c a pe p ai nt i n g i s o bv i o us, an d eve n s p r e ad t h e c al l i gr a ph y,p o e t r y a n d r e l at ed ar t c at e go ri es o f t he o r et i cal c o ns t r u ct i on. Ho w ev e r, at t h e s am e t i m e, h e i s a l s o t h e C hi n es e a n c i e nt pa i n t i n g hi s t o r y a c o nt r ov e rs i al f i gu re,a ca d em i a s i n c e a n c i e nt t i m es t o J i n Do u ha v e m a ny o n t h e op i n i o ns o f t he a rgu m e nt s fo r a nd a ga i n st.T hi s pa p e r t ri es t o Do ngJ i C h an g p e r so n al l i f e,a nd t h en an al yz e s i t s so c i al b a ck gr ou nd, s ho wi n g "n o rt h-s ou t h P o pe t h e o r y" . K e y w o rd s:D o n gJ i C h an g "n o rt h-so ut h P op e t h e o r y" i n fl u e n c e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艺术理论家。其画长于山水,他主张书画融合,绘画要以古人为师。是明末“松江

我的中国现代小说观

---------------------------------------------------------------最新资料推荐------------------------------------------------------ 我的中国现代小说观 我的中国现代小说观科目现代小说审美研究班级 2010 级汉教一班姓名刘聪学号 20100511341 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人学内涵我的中国现代小说观欧金尼奥加 林在其《意大利人文主义》中提到过: 文学是人文学,文学是人性之学,文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诚实 的学科。 从 19 世纪人类文化发展进入现代阶段,民族文学向着世界 文学进行形态转换的前提下,小说形态时代性总体衍变,由此形成 了现代小说。 现代小说在美学上可以说是现代名族的心灵史诗,在文化学上 则是世界公民的艺术表征。 当现代小说在 20 世纪中国由传统向着现代开始文化转型的过 程中生成之时,其根本性的关键就在于确立了现代小说的人学性质 成为重建国民精神的民族史诗。 文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人的描写、对人性的揭示、对人的思 想情感以及整个精神世界的表现。 那么,其人学的内涵具体是指什么呢?在对现代作家作品人学 思想的理解、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人学内涵可分成四大部分:人性、人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一、人性 1918 年底,周作人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的文学》 1 / 8

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并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 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促成人性健全发展。 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文学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文学。 相对于人的存在,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规定性;而相对于文学的规定性,人作为文学的创造主体在一个非人化的世界面前得以确立了自身。 文学与人之间这种相应的创造性构成了彼此的同构性,即人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创造而创造自身,语言艺术通过人的自我创造而体现自身的文学性。 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节奏或疲惫不堪的焦灼期待之余,自然渴望得到一种心理情感的松弛,得到一种本能欲望的宣泄。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文化层次上的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宣泄意味。 只是通俗文学是一种低层次的宣泄,侧重于放松自己,而现代派文学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宣泄,侧重于超度自己,或者说使人向类的自由升华。 在此,人的自然本性得到了两个向度的伸展: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引言 近几年来,中国文坛对于思想的不断呼唤,让我们不由得回忆起百年前的中国文坛,那是一个风云汇集,思想变化万千的年代。首先是政治与艺术的纠葛,其次是道与器的交会,文学不断寻找属于自身属性的真正文学性的坚韧与执着。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界定,我们一直从双重意义来归纳出其概念。首先,时间概念:从1917年到1949年;其次,价值归宿(根本属性):中国新文学,在另一方面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换句话来说,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新文学。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思潮,是站在众多社会思潮的前锋,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主流思潮,即中国新文学思潮,也被称为中国新文学内在的文学思潮系列。很多时候国内作家与文学理论家们都在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分歧较为明显,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与演变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理性梳理总结,找出一些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可供借鉴的东西。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 通过史料研究,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起源背景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外来思想蜂拥而至,这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传统封建思想对于中国人民的制约,因此综合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这场反侵略战争打破了清朝一直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器炸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中西文学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国内逐渐形成了争相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潮流,出现了一大批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们认为,要想改变中国封建落后的现状,就要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在1898年,一场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件,改良政治教育体制的资产阶级政治维新改革戊戌变法登上历史舞台。这次戊戌变法的成就在于呼吁解放传统思想,创办学堂与报刊杂志,努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思想;在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对传统封建思想弊端直接揭露并进行猛烈抨击,有效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觉醒,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开始,它在推翻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普及的同时,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宰地位的传统文化产生猛烈地冲击。随着具有高尚政治权力的帝王制度消失,传统文化权威也消失不见,这使得国内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得到解放的同时也产生了浓郁的焦虑感。一些相对完整而系统的具有新价值体系如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等承载中国知识分子新信仰的文学思潮开始萌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也因此开始崛起。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历程 1 开拓期 这一阶段从1917年到1927年,此时西方民主共和观念早已进入国民内心,许多抨击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文化思想斗争不断出现。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编撰的《青年杂志》创刊成功,并且将刊物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随后在1917年,胡适在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两篇文章,提倡应当为人生而艺术,这是第一次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接着,以《新青年》刊物与这一时期主张自由思想的北大联合,开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封建文言、提倡现代白话,转变传统文学方向,反对传统文学、鼓励新文学的新时期文学革命运动。从1918年1月开始,以《新青年》为首的刊物开始采用白话文形式并运用标点符号。1918年5月,鲁迅将自己的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上,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体现出中国现代新文学中彻底反封建的整体倾向,它的发表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我们看到,新文化运动初期知识分子们以德先生与赛先生为口号,积极宣扬民主与文件,而这场运动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潮流与中国传统封建旧文化制度之间的斗争。在俄国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 一部热播的《乔家大院》,落日、高墙、秋千……镜头里弥漫着浓浓的黄土气息,回味了那个时代的商海传奇。山西的四大院落在外人眼中也可以算作一个三晋的奇迹,然而奇迹的缔造者并非仅仅这四个家族,三晋的大地上盛开的庄园大院就是个很好的见证,乔家大院只是作为一个代表。作为一名地道的山西人,我很骄傲我从那里走来,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一处有着相同气魄的常家大院,向来访者倾诉着她无尽的沧桑。 明末清初,腰缠万贯、发达富裕的商人们发家后荣归故里,为光宗耀祖,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修建宅院。山西榆次常家以财取天下的抱负,逐利四海的气概,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200余年,成为富甲海内的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的第一世家。此时的九世常万殆、常万达兄弟的事业如日中天,也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宅第修建的浪潮之中。此时的建筑,无论在建筑规模上,还是建筑装饰上,在居民建筑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功能复杂,要容纳家族所有人员及仆人的一切日常起居活动,且组合单元均以四合院落为主,所以习惯上称为“大院居民建筑”。常家大院就是基于此基础而建立的,“乔家一座院,常家两条街”的说法就足以证实它的规模之宏大了。整个常家大院建筑群分布在南北、东西两条街旁,占地二百余亩,房屋1500余间,仅楼房就达40余幢。可惜的是目前仅剩余九个院落、六百余间房屋还基本完好,其余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从残垣断壁中依旧可想像它当初的恢弘。 凡是到过常家大院的观赏者,都会从那鳞次栉比的屋舍,相映成趣的楼厅台阁和天井花园之中感受到当年晋商的雄厚经济实力;都可从主题建筑中感到那种雄浑方正,而附属建筑又是那么的灵秀绮丽,还配有南国的园林,简直给这个北方庭院增色不少;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和梁、栋、栏上的彩绘,又向人们展示出清代建筑艺术的精美。然而这只是表象,常家大院的建筑群里蕴含着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 那个时期山西的多数大院,都是外出的人们经商赚了钱陆续兴建起来的。然而常家大院却与众不同,它注重了一个“儒”字,号称中国儒商第一家。儒商结合,儒商相长,是常家大院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也是常家大院的主要特色所在。高雅的文化品位,凝重的历史底蕴,渗透在这大院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把“儒商”这一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常家大院处处洋溢着方正的儒学风格,这种风格集中体现在建筑物中轴线的固定不移上。宅第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贵和堂”。正院呈三进式,皆以方正的四合院为主体,在使用上充分展现了儒家礼仪中内外有别、上下有序的原则。就连室内陈设,也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衡观念。总之,舒展的建筑、敞阔的街道院落与园林中楼台亭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楹联匾额碑帖字画比比皆是,处处体现着儒商是假的儒雅之气。 从整体的布局来看,常家大院讲究方位端庄,体现了汉民族文化传统中“辨方正位”的思想,以雄浑方正的主体建筑为主,每个正院均分为内外两进,外院南房倒座一律临街,东侧辟各式门楼。前院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正北则又一处倒座南房,正中设垂花门。里院则呈长方形,庭院宽敞,约为外院一倍,上房于南房相对称,东西各有厢房十、九、八间不等。如上房、南房各达八间时,便按正五篇三的模式,隔出偏院,从不越“方正”之规、“等级”之矩,但其附属建筑却充分显示了南园建筑的“灵动”,使这座庄园在“方正”中浸透了“绮丽”。 欣赏常家大院,首先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就给人以富丽华贵、宏大磅礴之美,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屋舍还是牌楼,甚至亭阁都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之感,让人感受着那种传统的对称之美;虽然常家大院浩大,建筑数量众多,但是这众多建筑却有着整体的统一之美,而建筑整体于自然和人又有着一种和谐之美。再看建筑中的艺术性的运用更是匠心独运,画

美术鉴赏论文 (1)

中国绘画艺术浅谈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往往是形容我国古代艺术文化、悠久历史的最佳词汇。一个线条,一个轮廓,一抹色彩,看似简简单单的几笔,画家却能够用远近呼应、以动衬静等手法将人物、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唯妙唯俏,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所在! 从远古的陶瓷绘画,到魏晋的墓室彩绘砖,再到隋唐的壁画,个人感觉,相比较于西方油画的死板,我们中国美术讲究的是形散神聚,画家们举手投足之间一挥笔墨,就能表达自己对人物、事物的态度与看法——不论是一种巫术,还是讽刺官僚、表现民生疾苦,抑或是细致刻画某种动物等等。通过这几次选修课,我觉得古代的画家不仅仅是画家,他们往往能够用笔墨批判现实或者是表达某种愿望或抱负,总之,绘画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欣赏,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绘画之中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内涵美、意境美,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研究的地方! 在美术鉴赏这门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顾恺之大师。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老师上课细心地讲述了洛神赋的故事,《洛神赋》是古代有名的诗人曹植用神话隐喻着失落了爱情的感伤的诗篇《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重要作品。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的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死得很惨,她死后,曹丕把甄氏遗留的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赋》,塑造了洛神的动人形象,也就是被他美化了情人的形象,甄氏的儿子曹叡将它改名为《洛神赋》。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当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师法卫协而又有所变化,他的画有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的特点。史有以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中国建筑史论文3000字.

中国建筑史 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中国传统民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姓名付子航 专业建筑学 2013 部别国防工程学院人防三队 日期 2015 年 11 月 11 日 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中国传统民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摘要】中国传统民居具有因地制宜的特色,具有多样性;同时它们也遵循中国的文化传统,具有统一性。 【关键字】中国传统民居统一性多样性 1.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1.1中国传统民居的特征 中国传统民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它不仅外形和构造受当地气候环境的(气温、降水、风向)影响;构筑材料(木、石头、竹子、土、砖)也受当地环境的制约;当地生活的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礼仪)同样会影响建筑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习俗,不同地域的人对建筑具有不同程度的防御性要求;地形地貌也影响着民居建筑的发展。

1.2中国传统民居的多样性 (1)民居布局形式多样性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近乎自由,原生态的民居错落有致,温良恭谦的质朴中透露出皖南深厚的文化底蕴。 (2)民居结构形式的多样性 木构架庭院式 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