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

(3)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4)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5)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相对君主专制而言是一种进步。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学生分组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评价。

(2)阅读材料和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

(4)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华网伦敦2007年6月27日电: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现年56岁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与布莱尔一起被视为工党的两位“设计师”。

布朗准备在就任后进行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为工党在下次大选中“应对来自保守党的威胁”做好准备。

新课学习

从上述电文中就英国的政治体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政治制度及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元首世袭制、君主立宪制等。

英国国王是怎样统而不治的?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王权至上到受到法律限制;君权神授到议会主权。

1.《大宪章》——宪法的雏形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2)内容:学生阅读有关《大宪章》的内容,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3)《大宪章》诞生的意义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2.“大会议”——议会的雏形

约翰王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1264年,孟福尔领导一部分贵族,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击败了国王。第二年,召集有僧侣、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议,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

3.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君主立宪制确立。

(1)革命的根本原因

(2)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①光荣革命: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它保持了英国社会的稳定。

②《权力法案》

A.时间:1689年

B.目的:为限制王权。

C.内容(主要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立法权、财政权、军权、干涉议会的权利

学生看《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又有哪些发展?

答:继承: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宅章》的重要部分。发展:王权受议会限制;国家由国王个人统治发展为集体统治;由人治发展到法治。

D.评价:议会权力开始超越王权

进步: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的颁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局限:《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个局限性,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

二、从内阁领袖到退出内阁——国王统而不治

1.什么是责任内阁制?

内阁制亦称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18世纪初产生于英国。责任内阁制包括以下内容:①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其他阁员称为部长或大臣。由首相提请国家元首任命,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②国家元首不负行政责任。发布文件必须经内阁首相和有关阁员的副署,否则无效。因这一文件而发生的责任由内阁承担。③内阁代表元首对议会(或众议院)负责,并受议会监督。议会对内阁有不信任投票权。如议会通过不信任案,内阁就要辞职,或者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新议会选出后,对内阁仍不信任时,内阁必须辞职。④议员得兼任内阁阁员。

2.英国的内阁和中国明朝的内阁有何不同?

英国的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其内阁制下的内阁是独立于国王之外的机构。而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之一,是皇帝强化封建统治的产物。

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特点及影响?

1.产生的原因

历史传统: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经济原因: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它必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政治原因: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王权,颁布权力法案限制王权,实现议会主权至上。

思想原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由民主思想兴起。

人为原因:资产阶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努力探索创新。

2.发展过程

(1)《权利法案>——确立。(2)责任内阁制、两党政治的确立——发展。(3)英国的议会改革逐步扩大了选举权——完善。

3.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1)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3)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4.意义

(1)历史进步:结束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保障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稳定社会:在君主立宪制下,各党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对社会的稳定有利。

(4)提供范式: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为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树立了一种范式。

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内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认识其性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得斯鸠、卢梭等人观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②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推进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 什么是启蒙?“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学案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编写人:沈晓钰王洪霞审核人:沈晓钰审批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条件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影响。 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虽然为欧洲殖民者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辩正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认识到开辟新航路既需要物质、科技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风险意识。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课前自主预习】 【使用说明】 1、课前预习,要求:按学案内容标记课本并写出提示语。. 2、简要记住以下问题:限时15分钟 1)、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归纳提高(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1、必要性(原因):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③商业危机:(直接原因)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西方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东方贸易的高额利润令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商人垂涎不已,渴望开辟另一条抵达东方的途径,发财致富。 ④强化王权的需要 ⑤宗教根源: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葡萄牙、西班牙,传播基督教——号召进行圣战和扩张。【问题一】开辟 新航路的必要 性和可能性 ⑥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 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 发展、地理知识的完善、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 持 (二)新航路开辟过程: 1、葡萄牙(向东)①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②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2、西班牙(向西)①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 ②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航海家国籍支持 国 时间成就 迪亚士葡萄 牙 葡萄 牙 1487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意大 利 西班 牙 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 马 葡萄 牙 葡萄 牙 1497 到达印度 麦哲伦葡萄 牙 西班 牙 1519 ~ 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对西欧: 1、引发了商业革命。 一是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各大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欧,为欧亚 大陆一端的西欧开始崛起; 二是欧洲的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转移到。 2、引发了价格革命。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欧洲货币贬值,物价 上涨,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但美洲和为 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 最初欧洲殖民者只能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 (4)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最初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 当时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 品。。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美洲独有的、 【问题二】概述 迪亚士、哥伦布 开辟新航路的 史实. 【问题三】 地理大发现对 世界市场形成 的意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荒诞派戏剧的主要成就。 (2)理解: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运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阅读一些文学史的材料,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掌握个性化学习方法。 (2)充分扩大教学资源,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真正做到生活即历史。 (3)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能以历史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的背景;《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 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 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并请同学们分析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对浪漫主义文学作的说明。提示:背景及思想倾向。 1.背景及思想倾向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简单地说就是,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 而教材在阐述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时,提到了两个方面: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揭露丑恶现实和憧憬美好未来。 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其理想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的反封建贵族社会的政治思想而来的;与此相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浪漫主义作家或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通过强烈的怀古意识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强调主观的作用、个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的主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个人的理想,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但对大自然充满激情,尤其着力描绘自然界中那些不平凡的现象;在表现手法上以尽可能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它充满着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教材中涉及到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导课:众所周知:巴黎,乃是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鞘澜缰穆糜纬鞘校グ屠璧挠慰臀薏槐灰蛔湍罘ü访说氖サ睢认挽羲鸷场9牌拥慕ㄖê竦奈幕瘴В欠驳氖录#拥醋爬凑饫锊喂鄣拿恳桓鋈恕V?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就位列其中。 17、18世纪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第7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1、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 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基于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 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7、18世纪,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渊源 和时代背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史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 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难点: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和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相互关系及各自作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故事 故事一“沉默”的女王 2014年,88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整整62年了,先后有13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她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她得以保持英国王室地位的主要原因。 故事二20年来女王首次要求加薪

2010年5月,英国女王要求加薪。据悉,王室开支一般每十年与政 府沟通一次,不过女王已经20年没有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其间英国物价上涨了80%。对女王加薪的要求,英国共和党的竞选经理史密斯指出,这一要求是“国家的耻辱”。 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的限制王权?既然限制王权又为什么要保留国王呢? 【讲授】材料 从传统中走来--13世纪《大宪章》和议会制度-------政治传统 《大宪章》最为精髓的条款是: 一、…… 二、“若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中体现出英国怎样的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 图示13--17世纪英国的权力分配。 【讲授】英国革命的原因、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原因)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他在向议会讲话 时公然说道:“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二、在革命中妥协------“光荣革命”(过程) 【讲授】《权利法案》 在传承中创新----《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九年级英语14单元教案教学内容

九年级英语14单元教案 【篇一:unit 14 全单元教案】 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 教案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及复习语言点。 2 技能目标:能谈论过去和未来的生活. 3 情感目标:珍惜初中生活的点滴,培养对高中、未来生活的憧憬。树立远大人生目标。教学重点: 词汇: survey, standard, row, keyboard, method, instruction, text, level, degree, manager, gentleman, task, wing, double, shall, overcome, congratulate, caring, senior, thirsty, thankful, separate, ours, ahead 短语: in a row, look back at, make a mess, keep one’s cool, senior high, go by, believe in, first of all, be thirsty for, be thankful to sb., ahead of, along with, be responsible for, set out, separate from 句子: she helped you to worked out the answers yourself no matter how difficulty they were. how have you changed since you started junior high school? i’ve become much better at speaking englis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i’m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to senior high school. 教学难点:对过去事件的描述。 课时划分: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讲述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课件1—6)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 (3)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4)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5)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相对君主专制而言是一种进步。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学生分组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评价。 (2)阅读材料和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 (4)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华网伦敦6月27日电: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现年56岁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与布莱尔一起被视为工党的两位“设计师”。 布朗准备在就任后进行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为工党在下次大选中“应对来自保守党的威胁”做好准备。 新课学习 从上述电文中就英国的政治体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政治制度及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元首世袭制、君主立宪制等。 英国国王是怎样统而不治的?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王权至上到受到法律限制;君权神授到议会主权。 1.《大宪章》——宪法的雏形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2)内容:学生阅读有关《大宪章》的内容,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3)《大宪章》诞生的意义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宝红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2)市场条件: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进程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2)主要成就 ①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②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并迅速推广。 3.扩展: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知识点拨]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二、从工场到工厂 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误区警示] 工场和工厂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 (1)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2)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标志 (1)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知识点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是指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沦为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另一方面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性也空前增强,贸易往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景象。 主题一工业革命的原因及成就 1.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2)不同点:手工工场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工厂则使用机械

培智语文14教案

2012年春学期培八年级(第14册)实用语文备课 第1课白云感冒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生字“感、冒、凉、洒”,并正确书写。 2、初步认读词语:变成、洒了。 3、掌握词语:感冒、自由自在、凉风、头重脚轻、赶来、欢快。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 知道着凉了会感冒,感冒是传染病,要预防感冒,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最近很多同学感冒了,你知道吗白云也会感冒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云感冒了》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 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节 3节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把书打开,请4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3段。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它生了什么病课文写了白云感冒了。 2.谁治好了白云的病太阳公公治好了白云的病。 3.白云能变成什么白云一会儿变成大树,一会儿变成了大山,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 四、1.例:课间活动时,小明一会儿踢踢球,一会儿投投篮。 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进行交流。 五、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的意思。 省略了白云还会变成其他东西,了解省略的作用。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2遍,朗读课文3遍

unit 14教案

教学步骤: 1.听力练习 2.课文讲解 3.中考复习名词 Have you packed yet Learning Aims : U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to talk about recent events . 1. bathing suit bathing suit 动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如singing lesson running star swimming pool 另外bathing 做名词,意为“游泳,洗澡”。 The bathing here is safe . He’s fond of bathing . I have bought a bathing suit . Take a bath 他每天早晨洗冷水澡 Give sb . a bath 妈妈过去总是每周给孩子洗两次澡。 2. street map street map 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时,一般只将被修饰的名词变为复数。如girl students shoe shops furniture stores egg noodles .但是变为复数时,将man或woman与修饰的名词都变为复数three men doctors two women shopkeepers 3. Have you fed the cat yet ? feed ……to ……feed…on…“用……喂”“把……喂给……” Have you fed the animals ? He fed sheep on/ with grass . He fed grass to sheep . 4. I have already put it in my suitcase . 现在完成时态中,有一些标志性的时间状语如“already/ never/ ever/ just /before/ yet /so far /in the last/past ten years .”等 1)我已经做完了我的大部分工作。(already) 2)他们刚刚到达。(just) 3)我曾经去过北京。(ever) 4) 我以前见过他。(before) put on put up put off put down put away 5 I will do it in a minute . in a minute .意思为“一会儿,马上”“in+时间段”,用于将来时态中,表示“多久之后”My parents will return in half a month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一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棉纺织工业领域里首先出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创造、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第二目“从工场到工厂”,介绍了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直接影响;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简单地介绍了工业革命从英国拓展至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发明与革新创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 工业革命的概念及其首先兴起于英国的原因部分相对比较抽象,而工业革命的重大革新发明则比较具体,抽象部分重在讲清楚概念,兴起于英国的原因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工业革命的扩展略讲,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可以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可以配以材料及题目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通过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

第14单元教案

第一课好妈妈 第一课时 欣赏:《采一束鲜花》 演唱:《只要妈妈露笑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练认识字母谱的标记(drmfslx) 2.通过学习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和聆听《采一束鲜花》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增强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一对2及八分附点(x.x) 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打击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读谱知识: 1.认识字母谱1234567(drmfslx) 2.巩固练习多种形式的认唱 三.欣赏《采一束鲜花》 1.初听感受演唱者的情感表达 2.复听体会歌曲所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四.学习新歌《只要妈妈露笑脸》 1.难点(1)3、4小节(2)11、12小节 2.听范唱体会旋律,投影画面 3.识谱教学用字母谱认唱 4.学习歌词: (1)老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2)学生独立读歌词,加强记忆。 5.学生随音乐小声哼唱 6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给予不同形式的鼓励) 五.打击乐伴奏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聆听:《谢谢妈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爱妈妈到爱祖国的情感升华进行教育。 2.创编动作恰当地表现歌曲,准确地歌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建立较好的拍的概念 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打击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 三.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故事导入 2.听范唱学生看字母谱并感受旋律。 3.识谱教学(用听唱法学习)师生接唱。 4.学习歌词 5.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准确表达歌曲。 6.启发教学小乌鸦都懂得爱妈妈我们应该向它学习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引出爱祖国。更好演唱歌曲。 四.创编: 1.小组合作形式创编动作。 2.展示学生充满感情地歌唱并加入打击乐。 五.聆听《谢谢妈妈》 1.知识2/4 、3/4拍,体会它们的不同之处。 2.欣赏《谢谢妈妈》初听 (1)我们怎样去做才能让妈妈高兴? (2)如何谢谢妈妈?(自由发言) 3.复听随音乐摆动,感受旋律。 第二课秋 第一课时 演唱:《秋》 聆听:《秋日呓语》 教学目标: 1.能够较好地聆听钢琴曲《秋日呓语》并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深情意蕴。 2.学唱歌曲《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秋天的美好风景及人们对丰收的喜悦。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出热爱大自然情趣。

14教案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姓名曾雯青

《学习之梦想与挫折》 一,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是一个孩子开始憧憬未来的时刻,本节课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梦想,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1.梦想与挫折的辩证关系。通过更加切合、具体的一系列例子,帮助七年级学生理解梦想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一)教学过程 一、导人 1.播放"命运交响曲",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提问学生:“从这段音乐中,同学们感觉到什么呢?” 2.PPT展示:贝多芬的经历。 二、讲授新课 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 1.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曾经遭遇到的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三、梦想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尼克与他的小鸡脚"(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1)"尼克遭遇的挫折,和他面对挫折的态度" 2)讨论归纳:“如果你是尼克,你能否像他一样的面对挫折。” “让尼克坚强的原因是什么?”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四.过渡 1.小故事:我们为什么惧怕困难? 2.看世界:展示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挫折教育”。"(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那些发达国家都这么重视挫折教育呢?这从侧面反映了,挫折对我们的成长来说,很重要。) 五.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一一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挫折本身并不美丽,挫折只在人们用坚持、用拼搏、用奋发去战胜它时,才愈发光彩照人。 总结升华 1小结全课 塞廖尔·斯迈尔曾经说过:“如果人生只有晴空,而没有阴雨,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人生只有经历挫折才叫生活,生活正因练就人的个性而美丽。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14赛教教案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富县沙梁中学魏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近亲结婚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熟悉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 多媒体课件展示前两节相关内容,师生共同回顾。 设疑新课: 指导学生完成“想一想、议一议”,并指出此类问题很多(豌豆圆皱、番茄红黄、兔黑白、鸡冠形状、有无耳垂、眼皮单双等),不能只靠猜测,最终还要通过科学实验来证实。人类对遗传现象的探索从很早就开始了,孟德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授内容: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简介 孟德尔1822年出生于当时奥地利贫苦农民家庭,在父亲的直接熏陶和影响之下,孟德尔自幼就爱好园艺。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

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这篇不朽论文虽然问世了,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他那不同于前人的创造性见解,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显得太超前了,竟然使得他的科学论文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没有引起生物界同行们的注意。直到1900年,他的发现被欧洲三位不同国籍的植物学家在各自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分别予以证实后,才受到重视和公认,遗传学的研究从此也就很快地发展起来。 过渡:那么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究竟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看34页图和第一段回答问题。 (板书: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豌豆杂交实验一 (1)情景再现 孟德尔首先选择了豌豆茎的高矮作为研究对象(高茎:1.5~2米,矮茎:约0.3米),用纯种的高茎和矮茎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全为高茎。(副板书:高*矮——高……) (2)问题引导探究 这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吗?除此之外,他还做了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等的杂交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一定的规律,他为了找出这个规律进行了假说解释: 相对性状分显性和隐性(主板书:1.相对性状……)。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控制显性(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叫显性(隐性)遗传因子,分别用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形式代表(主板书:2.基因)。 因为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所以亲本基因组成(基因型)可以写为:(副板书:DD*dd……)。 它们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是什么呢?子一代的基因组成呢?练习本上补充完整。(投影展示学生答案) 子一代为什么只表现出高茎呢?难道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字代吗?如果你是孟德尔,你怎么解释?(学生讨论回答) D控制高茎,d控制矮茎,两者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不表现。所以三种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学生代表回答) (主板书:3.对应关系DD、Dd、dd……) (3)得出结论: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未表现出的性状叫()。 ②.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 ③.体细胞中的基因()存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存在,所以DD 表现为(),dd表现为(),Dd表现为(),也就是说,D、d同时存在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