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显微镜Axio Imager系列

蔡司显微镜Axio Imager系列
蔡司显微镜Axio Imager系列

M i c r o s c o p y f r o m C a r l Z e i s s

The Future-oriented Imaging Platform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Materials Science

Axio Imager 2

Flexibility Meets Progress

The best tools for biomedical sciences and for material applications. The new Axio Imager product generation will convince you with it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rilliant optics and maximum convenience in all applications.

Axio Imager 2: a leap forward in quality and economy

More flexibility for greater performance: From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tion to complex analysis, the new Axio Imager product generation offers six stand configu-rations for biology and medicine and four for materials science. They can be adapted to precisely fit your ap-plication by means of individual system components. What they all have in common are pioneering features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s that ensure reliable and suc-cessful results.

? Excellent optics and homogeneous illumination in fluorescence, reflected-light and transmitted-light

? Encoding: all important parameters are stored for later use ? Motorization for reproducible settings

? Preconfigured stand configurations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Whether you are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biology, medicine or materials science, with Axio Imager 2 you are ready to

meet your growing needs.

Flexibility for Life Sciences: Explore Life in All Dimensions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tasks grow and so do the requirements placed on microscope technology as well. To be able to respond to changes quickly, systems are required that feature powerful components and can be equipped individually. With a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at leaves all your options open, Axio Imager 2 precisely offers you the application that you need.

this stand also allows Phase Contrast, darkfield, and DIC as well as reflected-light fluorescence at all magnifica-tions. When you are acquiring images with a camera, the color temperature can be kept constant across a wide intensity range using neutral density filters. Light and contrast settings can be stored in the light manager.Axio Imager.D2:

more convenience in fluorescence applications

For more demanding applications, a motorized 6- or 10-position reflector turre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tand. Like all Axio Imager 2 stands, this variant is also encoded. Axio Imager.D2 is particularly suited to applications such as Multi-color FISH involv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fluo-rescent markers, for which corresponding single, double or multiple filter sets are used in quick succession. For optical sections, Axio Imager.D2 can also be equipped with ApoTome.

Axio Imager.A2 LED:

high-level basic configuration

The basic version of the new product family is the op-timum choice for examining specimens in transmitted-light brightfield. An LED light source for Fixed-Koehler illumination is a standard feature and guarantees a con-stant color temperature across the entire intensity range. If necessary, fluorescence or DIC can be upgraded at any time. The light manager stores the brightness settings for each magnification separately: an extremely convenient solution for sophisticated routine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s.

Axio Imager.A2: Koehler illumination for flexible contrasting techniques

Users who perform more applications using transmitted- light allowing Koehler illumination are best served by the traditional halogen illumination offered by Axio Imager.A2. In addition to transmitted-light brightfield,

Axio Imager 2 for Biology and Medicine Axio Imager.A2 LED Axio Imager.A2Axio Imager.D2

Axio Imager.A2m:

the flexible basic configuration

This basic stand for simple document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materials microscopy can be used for ap-plications that do not require motorization. Typical areas of application include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or mea-surements. Thanks to the stand’s encoding, key micro-scope parameters can be acquired by the AxioVision soft-ware. The objective and total magnification, contrasting technique and brightness settings are stored and can be retrieved at any time.

Axio Imager.D2m:

epi-fluorescence and reflected-light brightfield easily combined

Axio Imager.D2m can be partially motorized an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sophisticated requirements in material applications. With a motorized 6- or 10-position reflector turret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otorized

switching mirror for two lamps, it is also possible for fluorescent samples to be analyzed conveniently in either reflected-light brightfield or fluorescence.

Axio Imager.M2m:

operating comfort and reproducibility

This is the high-performance stand for demanding qual-ity control, R&D and failure analysis applications per -formed in reflected-light. Its motorized focus drive makes Axio Imager.M2m ideal for complex applications such as topographic analyses of silver strip conductors on silicon solar cells. Thanks to the motorized reflected-light beam path, all light and contrast settings are repeatable. This instrument,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touchscreen for displaying the microscope status and controlling the motorized components, guarantees a high degree of operating comfort and reproducibility. And the integrated user administration mode means that work can be man-aged simply and clearly – even in a multi-user environment.

Axio Imager 2 for Materials Applications

Axio Imager.A2m Axio Imager.D2m Axio Imager.M2m

Increased Functionality for Materials Science:Stay Focused on Your Application

Axio Imager 2 is the microscope platform for al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materials analysis,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It is available in four configura-tions – from encoded to fully motorized stands. Technology that provides the best possible support for your application and delivers quick and reliable results.

Axio Imager.Z2m: the pinnacle in performance for the toughest challenges during continuous operation The Axio Imager.Z2m research platform can be fully motorized and perfectly equipped to cope with complex research and routine applications in which requirements change. As a microscope platform within the Particle Analyzer system, Axio Imager.Z2 can perform cleanli -ness analysis with extremely high precision. This stand is available with a motorized reflected-light beam path and also, as an option, with a motorized transmitted-light beam path. Reproducible illumination and contrast set-ting is possible thanks to the motorized features of this microscope. A motorized focus, which performs accurate focus movements even with heavy materials samples, guarantees maximum precision. It is also ideal for con-tinuous operation, e. g. for the automatic examina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specimens.

Axio Imager 2 for polarization microscopy:modularity means versatility from A to Z

From Axio Imager.A2 to Axio Imager.Z2, each stand with-in the new product generation is suitable for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Axio Imager delivers reliable results with the best image quality in all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ic analyses from miner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to conoscopic analyses. Thanks to the modular system architecture, the instruments can be equipped flexibly and individually and can be easily expanded as your requirements grow. From mineralogy, crystallography, geology, and the glas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ies to the fiber and textile industries, Axio Imager 2 can be used with polarization across all areas of application.

Axio Imager.Z2m Axio Imager.A2 for polarization Axio Imager.Z2 for polarization

Axio Imager.M2p:

geared for perfect pathology

This variant of Axio Imager.M2 has been specifically tailored to the needs of pathologists. Equipped with an encoded nosepiece and a motorized focus drive, this stand has been designed to allow convenient, efficient, and ergonomic use of the microscope at a high sample throughput rate. When switching between overview and detail magnification, the parfocal adjustment function automatically sets the optimal focus position. The contrast manage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otorized condenser, always adjusts the right contrast settings from overview and higher magnification. This makes the evaluation pro-cess convincingly quick and easy.

Axio Imager.M2: well-designed operating concept with touchscreen TFT

Preconfigured with motorized transmitted-light beam path and focus drive and operated via a touch-sensitive TFT display or directly on the microscope, Axio Imager.M2 offers a substantially higher level of convenience and performance in every detail. The system is ideal for ana-lyzing and documenting specimens using different trans -mitted-light contrasting techniques with reproducible settings. The automatic switching between reflected- light and transmitted-light contrasting techniques as well as their compatibility enables Axio Imager.M2 to be used in applications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areas of bio-medicine and materials science. Typical experiments are

for example the combination of fluorescent markers, such as DAPI, FITC, and Rhodamine, with DIC in transmitted- light. Options for scanning stages allow full mosaic tiling and ApoTome allows f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based on optical sectioning, thus expanding the flexibility of imaging modalities.

Axio Imager.Z2:

the imaging platform that meets highest demands Axio Imager.Z2, the flagship of the new product family, can rise to any challenge.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con-tinuous operation in high-end research. The integrated user administration means that work can be managed simply and clearly – even by large groups. If you want to analyze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automatically over -night or achieve accurate focus movements over long periods using large scanning stages, Axio Imager.Z2 will be the perfect choice. It can be controlled using buttons directly on the microscope or by means of the TFT display. The docking station allows you to control all motorized components remotely. And, when it comes to imaging, the motorization of the microscope guarantees definable and reproducible illumination and contrast settings. A particular highlight of Axio Imager.Z2 is the motorized DIC turret for combining transmitted-light DIC with fluo-rescence. This swings the DIC prism out of the beam path automatically as soon as you start the acquisition of a fluorescence image to ensure artifact free imaging.

Axio Imager.M2p Axio Imager.M2Axio Imager.Z2

* for imaging, reporting, interactive measurements, image analysis, and automation tasks:

- AxioCam

- AxioVision modules: Multidimensional Image Acquisition, Physiology module, Interactive Measurement, Image Analysis modules, Commander module, VBA module

Hippocampus (rat), Multichannel Fluorescence Objective: C-APOCHROMAT 10x/0,45 Trachea – brush border with microvilli (human)

Objective: Plan-APOCHROMAT 20x/0,8

Muscle (mouse)

Objective: EC Plan-NEOFLUAR 40x/0,75

Liquid-crystalline phase of [C 14mim]Br Polarization contrast

EC EPIPLAN 10x/0.20 at 100 °C in a THMS600Linkam heating stage

Anna Getsis and Anja-Verena Mudring, Faculty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Solid-State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Ruhr University Bochum, Germany

Maraging steel recast structure, nital etch with white,unetched areas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EC Epiplan-NEOFLUAR, 50x/0.80

Sébastien Reyman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Materials Engineering Working Group, Aalen, Germany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Brightfield

EC EPIPLAN 100x/0.75

Carl Zeiss MicroImaging GmbH, Light Microscopy,

G?ttingen, Germany

* for documentation, measuring tasks and analysis:- AxioCam

- AxioVision modules: Interactive measurement, AutMess, Particle Analyzer, Graphite, Grains, Phase, Non-metallic inclusions, Linkam heating stage control

手术显微镜行业研究、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0-2026)

手术显微镜行业研究、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0-2026) ◎调研报告◎调查报告 ◎市场调研◎行业分析 调研报告Research Proposal

手术显微镜是专门设计用于手术环境的光学显微镜,通常用于执行显微手术。手术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眼科,牙科,肿瘤学和泌尿科等领域。 2020年的数据是基于历史数据以及行业专家,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等的综合视图得出的估计值。 2019年,全球手术显微镜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860百万美元增加到1364.4百万美元,到2026年将达到2886.2百万美元,在2020年至2026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18%。从数量上看,2019年全球手术显微镜行业的销售量为22024台,预计2026年将达到51882台。 在制造商中,Carl Zeiss AG, Leica Microsystems和Olympus 在2019年占据了手术显微镜市场的前三名市场份额。Carl Zeiss AG dominated以49.12%的收入份额占主导地位,其次是Leica Microsystems(23.39%)和Olympus (7.44%)。%。这个市场上的其他主要参与者包括Topcon,Haag-Streit

Surgical ,Takagi Seiko,Zhenjiang Yihua Operation Instrument ,Seiler Medical,Alltion (Wuzhou)和Karl Kaps。 北美是手术显微镜最大的消费地区,2019年其消费市场份额接近32.40%。第二位是欧洲;继北美之后,2019年消费市场份额超过29.87%。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是运营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潜在投资目标地区。从地理上看,由于人口增长、医疗基础设施的扩张以及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东盟)医疗报销计划的有利前景,亚太地区外科显微镜市场预计将在预测期内以最高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是亚太地区外科显微镜的主要生产国。未来,外科显微镜在一些新兴经济体中也将快速增长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如东南亚等。简而言之,在未来几年内,外科显微镜行业仍将是一个高速发展、充满活力的产业。外科显微镜的销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将会有更多的公司进入这个行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和中东是外科手术显微镜的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将推动手术/手术显微镜市场的增长。 关键类型包括肿瘤,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耳鼻喉外科,牙科,妇科和眼科。肿瘤学在2019年占据了29.73%的主导市场份额。如上所述,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复杂性不断上升,促进了包括手术显微镜在内的先进技术的使用。肿瘤学领域紧随其后的是神经病学和脊柱外科,预计在预测期内,其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可观的11.11%。牙科和眼科领域也有望以巨大的步伐增长,对美容牙科的需求很高,白内障手术的数量也在增加。此外,耳鼻喉科和妇科科预计将以11.16%和10.5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老年人口的增长,妇科疾病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各个主要部件的效用。 2.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操作及维护方法。 3.观察几种式样的金相组织 二、实验概述 (一)金相显微镜的知识及正确使用 1.显微镜放大原理: 利用透镜将物体的像放大,单个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一般在20倍以下),因此要考虑用另一透镜组将第一次放大的像再行放大,以得到更高更清晰放大倍数的像,显微镜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设计的。显微镜中装有两组放大透镜,靠近物体的一组为物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称为目镜,但实际上显微镜采用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复杂的透镜组组成。图1-1为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图1-1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若将试样AB 置于物镜之前距其一倍焦距(F1)略远一些的位置,由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物镜折射后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在目镜上观察时,经物镜放大的倒立实像A′B′落在目镜焦距F2内( 在设计时安排好使目镜的焦点位置在F2以内) ,目镜又将A′B′再次放大,人眼在(250mm)的明视距离处,看到一个经两次放大的倒立的虚像A″B″就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的物象。总的放大倍数 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M总=M 物×M 目 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既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下面简单分述其主要构件的功能与特性。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镜的质量,它的性能包括数值孔径和分辨率,有效放大倍数及像差校正程度。 A:数值孔径:物镜的数值孔径(N.A)表示物镜的收集光线的能力,增强物镜的聚光能力可使成像的质量提高,它的大小通常以进入物镜的光线锥所张开的角度,既孔径角的大小,公式表示为: N.A=n.sinθ 式中n—物镜与观察物之间介质的折射率 θ—为物镜的孔径半角 因此提高数值孔径有两个途径: a.增大透镜的直径或减小物镜的焦距。实际上sinθ的最大值只能0.9左右,

金相显微镜使用说明

平和精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目的 为了指导使用人员正确使用及维护此实验仪器,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操作手册 二:适用范围 本手册只适用于C2003A型金相显微镜使用 三:测量环境: 温度:18~40℃ / 湿度: 55%以下 四:金相显微镜介绍 ●对观察不透明物体的反射照明显微镜一般通称为金相显微镜. ●电脑型金相显微镜系统是将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与计算机通过光电转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 在目镜上作显微观察,还能在计算机显示屏幕上观察实时动态图像,电脑型金相显微镜并能将所需要的图片进行编辑、保存和打印 ●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原理:显微镜是由两块透镜(物镜和目镜)组成,并借物镜、目镜两次放大、使 物体得到较高的倍数. ●金相显微镜各部件名称 1: 目镜 2:物镜 3:照明推杆4:照明推杆 5:起偏振片 6:视场光栏调节手柄 7:视场光栏调节螺钉 8:滤色片转盘 9:聚光镜调节手柄 10:孔径光栏调节手柄 11:灯箱固定螺钉 12:灯箱

13:三目头 14:粗动手轮 15:微动手轮 16:纵向手轮 17:横向手轮 18:载物台 19:检偏振片推杆 五:照射影像分析前准备 1:确认金相显微镜各配件是否完整无损. 2:确认仪器是否在合格有效期内. 3:试样准备 例如:测量钢材的渗碳层厚度 3-1 对试样进行切割(参照金相切割机操作手册) 3-2 对试样进行镶嵌(参照金相显微镜操作手册) 3-3 对试样进行抛光(参照金相显微镜操作手册) 3-4 对试样进行侵蚀 ( 在某些合金中,由于各相组织物的硬度差别较大,或由于各相本身色泽显著不同,抛光状态下能在显微镜中分辨出它的组织.但大部分的显微组织均需经过不同方向侵蚀,才能显示出各种组织来,常用的 金属组织侵蚀法有化学侵蚀及电解侵蚀法等.)

蔡司Axio-Scope-A1-使用说明书

研究级正立万能材料显微镜Axio Scope A1 ZEISS一百多年的骄人历史从发明世界上首台显微镜开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ZEISS仍致力于为用户研发最具创造力的显微镜系列产品。通过我们不断改进的显微技术,我们正在为全世界的用户开拓一条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今天的显微镜与以往相比,它们的成像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机械性能更加稳定,并且更加环保。 总体描述: 金相学主要指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等对材料显微组织、低倍组织和断口组织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的材料学科分支,既包含材料显微组织的成像及其定性、定量表征,亦包含必要的样品制备、准备和取样方法。其主要反映和表征构成材料的相和组织组成物、晶粒(亦包括可能存在的亚晶)、非金属夹杂物乃至某些晶体缺陷(例如位错)的数量、形貌、大小、分布、取向、空间排布状态等。 金相学的兴起给金属材料研究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而蔡司长久以来一直致力于金相显微镜的研发与应用,并将金相学的科研水平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2010年蔡司最新推出的金相显微镜Axio Scope A1再次为金相学的长足发展了提供最佳检测工具。 蔡司研究级正立万能材料显微镜Axio Scope A1的诞生源于蔡司精湛的光学技艺与客户利益的完美结合,Axio Scope A1能够给用户提供最优秀的成像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用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为用户日后的研发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足够大的升级空间。这是基于用户利益的设计理念,Axio Scope A1已经成

为业内最具竞争力的显微镜产品。 技术参数: 光学系统:ICCS光学系统 镜体:5种镜体,23种组合,FEM设计,ACR位置编码 物镜:5× 10× 20× 50× 100×可选1.25× 2.5× 150× 目镜:10×/23 观察功能转盘:2、4、6三种模块盒 观察功能:反射光:明场、ADF高级暗场、圆偏光、微分干涉、荧光 透射光:明场、ADF高级暗场、圆偏光、相衬 物镜转盘:6孔 最大式样高度:380mm 数字化图像分析工作站:计算机、打印机、数字摄像头、软件 可配自动扫描台 升级空间,可升级为颗粒度分析系统、高温金相系统 特点: 1、采用世界上最优秀的无限远双重色彩校正及反差增强型(ICCS)光学系统,为用户提供最锐利的图像。 2、业界最大式样高度可达到380毫米的,给您提供非凡的操作空间 3、贴近用户的灵活性,设备的部件升级无需专业人员,用户可自行操作完成 4、采用5种上部部件和3种下部部件及两个立柱组合方式,可根据您对材料检测的要求和经济成本进行 任意灵活的组合,可实现对透明材料、不透明材料以及荧光材料的分析,同时具有强大的升级空间,保证您未来的检测要求。 应用:

Zeiss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操作手册

Zeiss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操作手册 目录: 1 系统得组成 系统组成及光路示意图 实物照片说明 2 系统得使用 2、1 开机顺序 2、2 软件得快速使用说明 2、3 显微镜得触摸屏控制 2、4 关机顺序 3 系统得维护 1 系统得组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主要由:电动荧光显微镜、扫描检测单元、激光器、电脑工作站及各相关附件组成。 系统组成及光路示意图: 电脑工作站 激光器 电动荧光显微镜扫描检测单元 实物照片说明: 电动荧光显微镜 扫描检测单元 CO2 培养系统控制器 激光器 电脑工作站 2 系统得使用 2、1 开机顺序 (1)打开稳压电源(绿色按钮) 等待2 分钟(电压稳定)后,再开其它开关 (2)主开关[ MAIN SWITCH ]“ON” 电脑系统[ SYSTEMS/PC ]“ON” 扫描硬件系统[ PONENTS ]“ON” (3)打开[ 电动显微镜开关] 打开[ 荧光灯开关] (注:具有5 档光强调节旋钮) (4)Ar 离子激光器主开关“ON” 顺时针旋转钥匙至“—” 预热等待约15分钟, 将激光器[ 扳钮] 由“Standby”扳至 “Laser run”状态,即可正常使用 (5)打开[ 电脑开关],进入操作系统

注:键盘上也具有[ 电脑开关] 2、2 软件得快速使用说明 (1)电脑开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后,双击桌面共聚焦软件ZEN 图标 (2)进入ZEN 界面,弹出对话框: “Start System”——初始化整个系统,用于激光扫描取图、 分析等。 “Image Processing”——不启动共聚焦扫描硬件,用于已 存图像数据得处理、分析。 (3)软件界面: 1 功能界面切换:扫描取图(Acquisition)、图像处理(Processing)、维护(Maintain) (注:Maintain仅供Zeiss专业工程师使用) 2 动作按钮; 3 工具组(多维扫描控制); 4 工具详细界面; 5 状态栏; 6 视窗切换按钮; 7 图像切换按钮;8 图像浏览/预扫描窗口;9 文档浏览/处理区域;10 视窗中图像处理模块 动作按钮: Single ——扫描单张图片、并在图像预览窗口显示。 Start ——开始扫描单张图片或一个实验流程(1组图片,如XYZ、XYT 等)。 Stop ——暂停/结束扫描。 New ——建立一个新图像扫描窗口/文档。 激光连接状况检查 眼睛观察/相机/共聚焦LSM 光路切换(ZEN软件界面右上角): Ocular ——通过观察筒用眼睛观察。(激光安全保护装置自动阻断激光、保护眼睛。) Camera ——光路切换至相机。 LSM ——共聚焦扫描成像光路。 显微镜设置: “Ocular”——> “Light Path”——> 点击物镜图标,选择物镜——> 样品聚焦。 透射光控制(Transmitted Light Control) 反射光光闸控制(Reflected Light Shutter) 荧光激发块选择(Reflector) 共聚焦LSM 扫描设置 点击“LSM”(ZEN软件界面右上角),系统切换至共聚焦扫描光路: 光路设置: Smart Setup ——自动预设光路 选取“荧光探针”、“颜色”、扫描方法, 应用“Apply”。 (注:Fastest 为最快速扫描,多条激光谱线同时扫 描。Best signal 为最佳信号扫描,多条激光谱线顺 序扫描。Best promise 为兼顾速度与信号得折

金相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电脑型金相显微镜或是数码金相显微镜是将光学显微镜技术、光电转换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开发研制成的高科技产品,可以在计算机上很方便地观察金相图像,从而对金相图谱进行分析,评级等以及对图片进行输出、打印。 金相显微镜系统是将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与计算机(数码相机)通过光电转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在目镜上作显微观察,还能在计算机(数码相机)显示屏幕上观察实时动态图像,电脑型金相显微镜并能将所需要的图片进行编辑、保存和打印。 光学系统:ICCS光学系统,镜体:FEM设计,ACR位置编码 1、物境倍数:5X10X20X50X100X可选1.25X、2.5X、150X 2、目镜倍数:10X 3、视场数:20、22 4、物镜转盘:5孔 5、观察功能:明场、暗场、简易偏光、微分干涉 6、光源:12V50W卤素灯 7、可扩展性:可配图像分析系统(数码相机、摄像头、图像分析软件 电脑型金相显微镜:1、金相显微镜2、适配镜3、摄像器(CCD)4、A/D(图像采集)5、计算机 数码相机型金相显微镜:1、金相显微镜2、适配镜3、数码相机

金相学主要指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等对材料显微组织、低倍组织和断口组织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的材料学科分支,既包含材料显微组织的成像及其定性、定量表征,亦包含必要的样品制备、准备和取样方法。其主要反映和表征构成材料的相和组织组成物、晶粒(亦包括可能存在的亚晶)、非金属夹杂物乃至某些晶体缺陷(例如位错)的数量、形貌、大小、分布、取向、空间排布状态等。 特点: 1.采用世界上最优秀的无限远双重色彩校正及反差增强型(ICCS)光学系统,为用户提供最锐利的图像。 2.采用5种上部部件和3种下部部件及两个立柱组合方式,可根据您对材料检测的要求和经济成本进行任意灵活的组合,可实现对透明材料、不透明材料以及荧光材料的分析,同时具有强大的升级空间,保证您未来的检测要求。 3.业界最大式样高度可达到380毫米的,给您提供非凡的操作空间。 4.贴近用户的灵活性,设备的部件升级无需专业人员,用户可自行操作完成。 放大系统是影响显微镜用途和质量的关键。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显微镜的放大率为: M显=L/f物×250/f目=M物×M目式中[m1]M显——表示显

实习报告格式规范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学院 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 班级:焊接10 姓名:李明达 学号:201020412015 实习时间:2012年.8月.27日— 2012年.8 月.31日指导教师:姚青虎 韩永全 杜茂华

一、实习的目的意义: 认识实习是本科教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专业常见的生产设备和仪器有初步的认识,了解机械制造业的基本生产知识,对专业所涉及的生产技术、方式方法及设备和环境有初步的认识;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基本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了解常见的和部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其意义在通过以上认识实习使我初步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方向,并对实际生产过程的初步认识及理解,对即将开展专业理论学习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有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实习时间、地点及内容: 1 实习时间:2012年8月27日 实习地点:内工大工程技术楼 实习内容:实习动员及安全教育校内实验室参观首先在工程技术楼405召开了此次的认识实习的动员大会,由姚老师主持召开,主要介绍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流程,强调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动员大家积极主动安全的完成这次实习。接下来参观了校内实验室的各个机器设备。下面对其中几台进行下介绍: ①蔡司光学显微镜(德国Axioimager) 组成:又反射光照明器,聚焦转换器,观察筒和载物台等等部分组成。 功能:观察金属组织,拍摄图像,同时可进行组织分析。 ②奥林巴斯倒置戎系统金相显微镜(日本GX51F金相显微镜) 组成:光学系统,反射光照明器,电子系统,聚焦系统,物镜转换器,观察筒和载物台等部分组成。 功能:可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观察金相组织,拍摄图像,其倒置载物台放宽了对样品的形状要求,不用考虑物体非观察面的平整和高低情况,用于观察较厚的和较大的金属材料等的载面,同时利用系统转换可以分析样品的金相组织,如晶粒度的评级,第二相的面积测量,层深长度测量等。 ③维氏硬度计(上海HVS-320) 组成:工作台升降系统,载物塔台转换与全自动加荷机构,图像显示系统。 功能:测定黑色金属,硬度和金,有机金属表面渗氮层,非金属材料的维氏硬度。 ④ 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D/max/PC型) 组成:X射线发生器,测角仪,检测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旋转阳极靶材料为Cu,最大输出功率为18Kw,自动可变换狭缝,石墨单色器,适用于平行与聚焦光路系统。 功能:分析材料有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有机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分析材料状态包括粉末样品,块状样品,薄膜样品,可以对物相的定性与定量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室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每月有近百台手术,主要术式为脑起搏器DBS手术、微血管减压术、立体定向毁损术、脊髓电刺激手术等,涵盖病种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特发性震颤、手术戒毒、手术戒酒、难治性精神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等。 这么多的高难度手术,它的手术室是什么样子呢?该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王学廉教授说:功能神经外科的新手术室在2011年建成,硬件设施在全国都属于顶尖的。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共有常规手术间7间,其中百级手术间2间,万级手术间5间(含立体定向手术闻1间),年手术量4500台左右;神经介入手术间2间,一间配备西门子双c臂,另一间为复台手术室。 手术间基本配置有:五台神经外科专用超低位电动手术床,两台德国MAQUT液压手术床;每个手术间还拥有嵌入式液体加温设备;Drager双臂电动外科塔等等。专科设备有:四台具有血管荧光造影功能顶级高清手术显微镜(Zeiss和Leica各两台)、两台目乐飘系列高端手术显微镜以及蔡司S7型和目乐FS3013各 -台;枢法模神经导航系统;蛇牌脑室内窥镜系统:多套进口和国产手术动力系统:CUSA和Soring神经外科专用超声外科吸引系统;术中运动神经监测电生理监护仪:CRW和LEKSELL功能立体定向头架系统;移动式具有减影功能的C型臂X光机。

手术室采用双通道布局模式,严格分区、流程科学,保证手术全过程空气的洁净状态,并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完善的综合保障体系,一部直通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专用电梯。手术室还配置了全自动器械清洗消毒设备及超声清洗装置,纯水处系统:小型速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等以满足专科用手术显微器械的清洗与灭菌。 全部手术间配置多种视频接口以连接手术室多种信号,全面记录、同步存储、同步回放可以对手术过程做数月的连续记录,进行多路录像、点播和回放。通过手术直播示教,使观摩学习人员在会议室、示教室能观看手术现场的实况。 【王学廉教授在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金相显微镜使用说明书

金相显微镜MM-4XC说明书 部件名称 1目镜 2.观察/摄影功能切换推杆 3.镜体锁紧螺钉 4.三目头 5.限位手轮6台面纵向移动手轮7亮度调节旋钮8.台面横向移动手轮9.电源开关10.视场光栏调中螺钉11.聚光灯调节手柄12.灯泡垂直方向调节旋钮13.灯泡横向调节旋钮14.灯箱 15.滤色片座16.孔径光栏调节手柄17.视场光栏调节手柄18.物镜19.载物台20. 压簧片21.双目头22.起偏振器23.灯箱锁紧螺钉24.调节松紧手轮25.粗动调节手轮26.微动调焦手轮27.带保险丝座的电源插座28.电源插头

技术规范 三目头:倾斜30°。 转换器:四孔滚珠内定位转换器 目镜:10×大视野目镜,焦距25mm,视场Φ18mm。 载物台:双层机械移动式载物台,大小:180mm×150mm,移动范围:15mm×15mm。 滤色镜:蓝滤色片、绿滤色片、黄滤色片和磨砂玻璃。 照明:6V/20w卤素灯,亮度可调,输入电压:220V/50Hz或110V/50Hz。 安装说明 1.把各部分的包装移出,如有需要请把包装保留,以便日后搬运仪器。 2.董凯镜体锁紧螺钉,旋转三目头或双目头面向仪器的正面,然后拧紧锁紧螺钉。 3.依次将物镜安装到转换镜上中。 4.把目镜筒的防尘罩取下然后目镜分别插入目镜筒中。 5.安装灯箱。把灯箱电源插头插入主体电源输出口。 6.把电源线接到相适配的电源插座上。 基本操作 1.照明装置的操作 1)照明器的电源开关和亮度调节旋钮在一起的右下方。整个电气系统都受保险丝管的保 护,保险丝座在电源插座内。 2)打开电源开关,是照明器处于工作状态,参照图2.如果灯不亮,请检查亮度调节旋钮是 否处于过低的位置。 注意:尽量不要使亮度长时间处在最亮位置,以免降低灯泡使用寿命。 2.调焦装置的操作 1)粗动控制由位于架身两侧的粗动手轮实现,微动调焦则由同轴的微动调焦手轮实现。这种同轴的设计提供方便和自流现象。

德国Zeiss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快速操作手册

德国Zeiss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快速操作手册 制作制作::Zeiss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上海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孙 凯 2009年6月

目录目录:: 1 系统的组成 系统组成及光路示意图 实物照片实物照片说明说明 2 系统的使用 2.1 开机顺序 2.2 软件的软件的快速快速快速使用使用使用说明说明 2.3 显微镜显微镜的的触摸屏控制 2.4 关机顺序 3 系统的维护

1 系统的组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主要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主要由::电动荧光显微镜电动荧光显微镜、、扫描检测单元扫描检测单元、、激光器激光器、、电脑工作站及各相关附件组成电脑工作站及各相关附件组成。。 系统系统组成及光路组成及光路组成及光路示意图示意图示意图:: 电脑工作站 激光器 扫描检测单元 电动荧光显微镜

实物照片说明实物照片说明:: 电动荧光显微镜 扫描检测单元 CO 2培养系统控制器 激光器 电脑工作站

2 系统的使用 2.1 开机顺序 (1)打开稳压电源打开稳压电源((绿色按钮绿色按钮)) 等待2分钟(电压稳定)后,再开其它开关 (2)主开关 [ MAIN SWITCH ]“ON ” 电脑系统 [ SYSTEMS/PC ]“ON ” 扫描硬件系统 [ COMPONENTS ]“ON ” (3)打开 [ 电动显微镜开关 ] 打开 [ 荧光灯开关 ] (注:具有5档光强调节旋钮) (4)Ar 离子激光器离子激光器主开关主开关 “ON ” 顺时针旋转钥匙 至 “—” 预热预热等待约等待约15分钟分钟,, 将激光器 [ 扳钮 ] 由“Standby ”扳至 “Laser run ”状态状态,,即可正常使用 (5)打开 [ 电脑开关 ],进入操作系统 注:键盘上也具有 [ 电脑开关 ]

金相显微镜使用介绍

实验一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的显微组织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地掌握基本的金相显微分析方法,正确地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金属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 的相互关系。 3、了解铸铁和部份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内容: 1、根据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各类成分合金的组织形成过程,并通过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和分析,熟悉钢和铸铁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以进一步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2、在金相显微镜下对各种试样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确定其所属类型。 3、对碳钢(纯铁、20#钢、45#钢、T8钢、T10钢、T12钢)平衡状态下的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含碳量不同时的组织变化、并初步绘制出其显微组织图像。 4、观察铸铁(灰口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显微组织中石墨的典型形状。 5、观察了解有色金属(铝ZL102、黄铜H70)的显微组织。 三、实验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本实验使用的金相显微镜的型号为4X型。它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金相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如图(一)所示。由灯泡1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透镜组2及反光镜8聚集到孔径光栏9,再经过聚光镜3聚集到物镜的后焦面,最后通过物镜平行照射到试样7的表面。从试样反射回来的光线复经物镜组6和辅助透镜5,由半反射镜4转向,经过辅助透镜以及棱镜造成一个被观察物体的倒立的放大实象,该象再经过目镜15的放大,就成为在目镜的视场中能看到的放大映象。

图(一)4X 型金相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图(二)4X型金相显微镜的外形结构图4X型金相显微镜的外形结构如图(二)所示。现分别介绍其各部件的功能及使用。 照明系统:在底座内装有一低压(6~8V,15W)灯泡作为光源,由变压器降压供电,靠调节次级电压(6~8V)来改变光的亮度。聚光镜、孔径光栏及反光镜等装置均安装在圆形底座上,视场光栏及另一聚光镜则安在支架上,它们组成显微镜的照明系统,使试样表面获得充分、均匀的照明。 显微镜调焦装置:在显微镜体的两侧有粗动的微动调焦手轮,两者在同一部位。随粗调手轮6的转动,支承载物台的弯臂作上下运动。在粗调手轮的一侧有制动装置,用以固定调焦正确后载物台的位置。微调手轮5使显微镜本体沿着滑轨缓慢移动。在右侧手轮上刻有分度格,每一格表示物镜座上下微动0.002毫米。与刻度盘同侧的齿轮箱上刻有二条白线,用以指示微动升降范围,当旋到极限位置时,微动手轮就自动被限制住,此时,不能再继续旋转而倒转回来使用。 载物台(样品台):用于放置金相样品,载物台和下面托盘之间有导架。用手推动,可使载物台在水平面上作一定范围的十字定向移动,以改变试样的观察部位。 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孔径光栏装在照明反射镜座上面,调整孔径光栏能够控制入射光束的粗细,以保证物象达到清晰的程度。视场光栏设在物镜支架下面,其作用是控制视场范围,使目镜中视场明亮而无阴影。在刻有直纹的套圈上还有两个调节螺钉,用来调整光栏中心。 物镜转换器:转换器呈球面形,上有三个螺孔,可安装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旋动转换器可使各物镜镜头进入光路,与不同的目镜搭配使用,可获得各种放大倍数。 目镜筒:目镜筒呈现45°倾斜安装在附有棱镜的半球形座上,还可将目镜转向90°呈水平状态以配合照相装置进行金相摄影。 2、金相显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使用时要求细心谨慎。在使用显微镜工作之前首先应熟悉其构造特点及各主要部件的相互位置和作用,然后按照显微镜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 (1)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规程: 1)首先将显微镜的光源插头插在变压器上,通过低压(6~8V)变压器通电源。 2)根据放大倍数选用所需的物镜和目镜,分别安装在物镜座上及目镜筒内,并使转换器转至固定位置(由定位器定位)。 3)试样放在样品台中心,使观察面朝下并用弹簧片压住。 4)转动粗调手轮先使载物台下降,同时用眼观察,使物镜尽可能接近试样表面(但不 得与试样相碰),然后相反转动粗调手轮,使载物台渐渐上升以调节焦距,当视场亮度增强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

工程材料 实验指导书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基础与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实验一铁碳相图平衡组织分析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3)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 (3) 实验二碳钢热处理后显微组织观察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原理 (4)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6)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 (6)

实验一铁碳相图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分析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 二、实验原理 图1-1 铁碳平衡相图 铁碳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是研究铁碳合金的性能及相变机理的基础,其相图如1-1所示。通常将缓冷(退火)后的铁碳合金组织看作为平衡组织,具体分类见表1-1。 表1―1 铁碳合金的分类和组织

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铁碳合金在常温下只有两相,即铁素体和渗碳体,由于含碳量的不同,这两个基本相的相对量,形状和分布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下面介绍一下各种显微组织的基本特征: (1)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碳的浓度是可变的,在727℃时达到最大溶解度,为0.0218%,在常温下,碳的浓度为0.0008%左右,铁素体的硬度很低,塑性好,经4%硝酸酒精浸蚀后呈白亮色。含碳量较低时,铁素体呈块状分布,随含碳量增加,铁素体量减少,在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呈网状分布在珠光体周围。 (2)渗碳体:是碳与铁的一种化合物,化学式为Fe3C,含碳量很高,达6.69%,坚硬而脆,抗浸蚀能力很强,经4%硝酸酒精浸蚀后成白亮色。在过共晶白口铸铁中的一次渗碳体是从液态中直接结晶成的,故呈条状分布。在过共析钢和亚共晶白口铸铁中的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沿晶界析出的,所以呈网状分布在珠光体的周围。由于渗碳体硬度很高,所以在磨面上是突起的。 铁素体和渗碳体经4%硝酸酒精浸蚀后都呈白亮色,若用苦味酸纳溶液浸蚀,铁素体仍为白色,渗碳体则被染成黑褐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和渗碳体。 (3)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 片状珠光体是经一般退火后得到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片层交叠组织,经4%硝酸酒精浸蚀后,这种组织在显微镜下由于放大倍数不同而有不同的特征,在600倍以上观察时,可见珠光体中平行相间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都呈白亮色,而边界呈黑色;在400倍左右观察时,由于显微镜鉴别率降低,白亮的细条渗碳体被黑色的边界所“吞没”而呈黑色,这时看到的珠光体是宽条白亮色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相间;在200倍以下观察时,宽条白亮色的铁素体也难以区分了,这时的珠光体特征是暗黑色,低碳钢中的珠光体量很少,片间距细小,即使在较高倍观察时也是暗黑色的。 2、各组织的机械性能 为了掌握铁碳合金的机械性能,必须控制各种组织的相对量,已知铁素体软而塑性好,渗碳体硬而脆,珠光体是这两相的机械混合物,莱氏体则是渗碳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物。铁素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机械性能如表1-2。

金相显微镜图象分析系统

《金相图象分析系统》是为从事金相检验的单位或个人专项开发的一套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金相分析检验系统,用户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金相图像采集 ,图像处理,图像数据获取,评定级别以及资料的保存,打印等工作,不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完成许多过去用人工方法几乎无法完成的检验工作,是冶金行业生产,教学,科研人员的得力助手和必备工具。 主要功能: 图像采集:将显微镜的视场图像通过CCD传感器+视频采集卡或数码相机输入计算机,保存为金相图片。同时提供用户按照指定的放大倍数打印图象的功能,这两项功能配合使用,可省去复杂烦琐的金相摄影、洗相等暗室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像处理:提供以下方法处理显微镜采集的视场图像,使其更加符合图像分析的需要 1、区域处理:从视频图像中选择任意一个分析区域,软件系统只对所选区域进行分析处理并评定级别,区域外的图像均被忽略。 2、亮度调整:加亮或变暗整个图像。 3、调整对比度:调整图像中明暗之间的差别。 4、颜色调整:单独调整图像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深浅。 5、转换为灰度图像:把彩色图像变换为有256种深度的灰色图像。 6、锐化:放大图像中色彩之间的差别,使图像中原来模糊的部分变得更清晰。 7、柔化:缩小图像中色彩之间的差别,使图像中原来清晰的部分变得更模糊。 8、过缘增强;加亮图像中色彩变化较大的分界线,同时把其他颜色变暗。 9、边缘检测:加亮图像中色彩变化较大的分界线。 10、中值滤波去噪:图像色彩变化较大时,增大其中色彩较暗的像素,缩小图像中色彩较亮的像素,使其保持中间值。 11、二值化处理:根据临界值把图像转换为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图像。 12、去除杂点:把图像中独立的黑色点变成白色。 13、断线处理:把断开的线连接起来,或延长断线。

使用蔡司显微镜的心得

使用蔡司显微镜的心得体会 体会之一: 该显微镜质量和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关怀备至。在长期使用至今的过程中未发生一起设备故障(灯泡都没有换过);每年售后人员都会进行一次以上的电话回访询问显微镜状态和我司使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疑难问题并传授一些保养常识等等。 体会之二: 该显微镜所成的像能通过 CCD摄像头传输到电脑显示屏,再使用专业的打印机便能轻松迅速的将所需图片打印出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体会之三: CCD成像质量高,代表照片如下:

产品组织 1

产品组织 2 体会之四: 金相显微镜属于精密光学仪器,因此一定要细心操作,精心维护,从而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1、试验室应具备三防条件:防震(远离震源)、防潮(使用空调、干燥器,不应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也不应受阳光暴晒)、防尘(地面铺上地板); 2、不宜靠近挥发性、腐蚀性等化学药品,以免造成腐蚀环境; 3、操作者必须充分了解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严守操作规程; 4、操作时双手要干净,试样的检验面应用酒精冲洗并吹干; 5、操作显微镜时,镜头要轻拿轻放,不能用手触摸镜头的透镜表面。调整焦距时应先轻轻转动粗调,使物镜和检验面尽量靠近,并从目镜对焦,然后轻轻转动微调,知道成像清晰为止。在调节中必须避免物镜和试样碰撞,损坏镜头; 6、在载物台垫片圆孔中心的位置远离物镜中心位置时不要切换物镜,以免划伤物镜;

7、亮度调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过亮,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伤害视力; 8、所有(功能)切换,动作要轻,要到位; 9、关机时要将亮度调到最小; 10、非专业人员不要调整照明系统(灯丝位置灯),以免影响成像质量; 11、关机不使用时,将物镜通过调焦机构调整到最低状态; 12、关机不使用时,不要立即该盖防尘罩,待冷却后再盖,注意防火; 13、将不经常使用的光学部件放置于干燥皿内; 14、非专业人员不要尝试擦物镜及其他光学部件,目镜可以用脱脂棉签蘸1:1比例(无水酒精:乙醚)混合液体甩干后擦拭,不要用其他液体,以免损伤目镜。 体会之五:运用价值 由于该显微镜带有新型的 CCD摄像头转接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打印出带有成像清晰照片的检验报告,避免了公司委外检测产生的费用,年节约 10万元左右,所以显微镜的正确选型非常重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ZEISS一百多年的骄人历史从发明世界上首台显微镜开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ZEISS仍致力于为用户研发最具创造力的显微镜系列产品。通过不断改进的显微技术,正在为全世界的用户开拓一条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今天的显微镜与以往相比,它们的成像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机械性能更加稳定,并且更加环保。

金相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金相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金相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操作时必须特别谨慎,不能有任何剧烈的动作。不允许自行拆卸光学系统。 (2)严禁用手指直接接触显微镜镜头的玻璃部分和试样磨面。若镜头上落有灰尘,会影响显微镜的清晰度与分辨率。此时,应先用洗耳球吹去灰尘和砂粒,再用镜头纸或毛刷轻轻擦拭,以免直接擦试时划花镜头玻璃,影响使用效果。 (3)切勿将显微镜的灯泡(6~8V)插头直接插在220V的电源插座上,应当插在变压器上,否则会立即烧坏灯泡。观察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4)在旋转粗调(或微调)手轮时动作要慢,碰到某种阻碍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指导教师查找原因,不得用力强行转动,否则会损坏机件。 3.金相显微镜仪器维护 为了使仪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持它的有效性能,除了必须使用恰当外,还必须注意加强维护保养,现就维护保养问题提出下列几点要求(仅供参考)。 (1)仪器应贮放在空气流通和较干燥的地方,避免过冷过热和接触腐蚀性气体,不能与化学用品(干燥剂除外)同时贮放于同一地方。使用后宜用罩子遮盖并抹擦干净。不用时,要及时移走试样(玻片),用擦镜纸擦拭镜头,并将镜头转成八字式,同时下降镜筒固定,以免物镜镜头与集光器上的透镜相击而受损。再将显微镜装放入木箱内,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在可能条件下,最好每隔一定的时间,选择天气好的日子,将仪器和附件从木箱中取出,一起在室内宽敞、干燥、空气流通的地方,作两、三小时的室内晾曝。在高温天气作业完毕后,应注意贮放地点的温度,如温差悬殊,用毕后即收藏会在仪器上面产生湿气,容易使仪器发潮损坏。 (2)使用后应给目镜斜管盖上防尘盖子,如没有防尘盖子亦应套上目镜,以免灰尘落入斜管内,影响镜座光具的清洁。 (3)不宜随便拆卸和揩抹光学系统内部的半反射镜。除此之外,在透镜或玻璃表面不慎接触油污尘垢,可用细洁亚麻布或洁净脱脂棉花,沾少许二甲苯拭除(但不能用酒精,以免浸入透镜内层影响质量),由镜头中心向外旋转擦拭,并用擦镜纸或软绸布轻轻拭净,否则易于脱胶,或模糊而影响检测效果。如只是沾上灰尘,可用橡皮小吹风球把灰尘吹掉(不可用口吹),或用软毛笔或用细木棒卷上棉花,轻轻擦除之。镜头表面镀有一层兰透光膜,不要误作污物擦拭,禁止用金属工具来代替棉签进行擦拭。 (4)使用油浸系物镜后,必须立即采用上述方法把油垢除去,抹擦干净,抹时千万小心,特别注意不能按压镜面,否则容易使透镜脱离镜座。 (5)仪器长期使用后,粗动滑板部分及载物台滑动部分可能出现油脂不足或干涸现象,此时应及时添加润滑油脂。粗(微)动机构宜用流动性油脂,载物台滑动部分宜用有适当粘度的(但注意不能含有酸性)油脂。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金相显微镜属于精密光学仪器,为了保证金相显微镜系统正常的发挥功能,特制定本规程。 金相显微镜由专人使用,专人负责日常维护、保养。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调试该设备。 金相显微镜系统的操作步骤及日常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如下: 一、显微镜部分 1、去掉防尘罩,打开电源。 2、将试样置于载物台垫片,调整粗/微调旋钮进行调焦,直到观察到的图像 清晰为止。 3、调整载物台位置,找到关心的视场,进行金相分析。 二、计算机及图像分析系统 将金相显微镜上的观察/照相切换旋钮调至PHOT位置,金相显微镜里观察到的信息便转换到视频接口和摄像头,打开计算机,启动图象分析软件,即可观察到来自金相显微镜的实时的图像,找到关心的视场后将其采集、处理。 三、日常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为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注意以下事项: 1,试验室应具备三防条件:防震(远离震源)、防潮(使用空调、干燥器)、防尘(地面铺上地板);电源:220V±10%,50HZ;温度:0°C—40°C。 2,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 3,当载物台垫片圆孔中心的位置远离物镜中心位置时不要切换物镜,以免划伤物镜。 4,亮度调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过亮,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损视力。 5,所有(功能)切换,动作要轻,要到位。 6,关机时要将亮度调到最小。 7,非专业人员不要调整照明系统(灯丝位置灯),以免影响成像质量。 8,更换卤素灯时要注意高温,以免灼伤;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卤素灯的玻璃体。 9,关机不使用时,将物镜通过调焦机构调整到最低状态。 10,关机不使用时,不要立即该盖防尘罩,待冷却后再盖,注意防火。 11,不经常使用的光学部件放置于干燥皿内。 12,非专业人员不要尝试擦物镜及其它光学部件。目镜可以用脱脂棉签蘸1:1比例(无水酒精:乙醚)混合液体甩干后擦拭,不要用其他液体,以免损伤目镜。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样品的制备实验报告

金相显微摄像 一、实验目的: (一)了解普通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二)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三)学习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砂轮机、抛光机、吹风机、玻璃板、培养皿、镊子。材料:金相试样、砂纸一套(800,1000,1200 )、抛光液(Al2O3)、腐蚀剂(4% 硝酸酒精溶液)、药棉、酒精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1)用机械抛光和化学侵蚀的方法制备金相样品 (2)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并绘制组织图。 试验步骤:(1)金相样品的截取及镶嵌 (2)金相样品磨光 (3)金相样品的抛光 (4)金相样品的化学侵蚀 (5)显微组织的观察与记录

四、简述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原理:显微镜的成象放大部分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而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就能将物体放大到较高的倍数 五、简述金相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金相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有的显微镜还附有摄影装置 (一)金相显微镜机械装置 显微镜的机械装置要由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简、物镜转换器及调焦装置等。它是支持放大、照明部分的支架、具固定与调解光学镜头,固定和移动标本作用。 二)金相显微镜放大部分 放大部分包括接物镜和接目镜。 (三)金相显微镜照明部分 照明部分包括反光镜、滤光镜、虹彩光圈和聚光镜等 六、金相制样的基本过程包括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各是哪些? 制备显微试样包括取样、磨光、抛光及浸蚀四个步骤 1、取样 取样时应根据被分析材料或零件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试样最适合的尺寸是直径为12mm,高为10mm的圆柱体或面积为12*12㎜2,高10mm的长方体。根据材料性质不同,可用手锯、用车床切削、用锤子击碎以及用砂轮切割等方法截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2.学习利用金相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二、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众所周知,放大镜是最简单的一种光学仪器,它实际上是一块会聚透镜(凸透镜),利用它就可以将物体放大。但金相显微镜不象放大镜那样由单个透镜组成,而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所观察试样的透镜叫做物镜,而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借助物镜与目镜的两次放大,就能将物体放大到很高倍数(~1000倍)。图1所示为在显微镜中得到放大物象的光学原理图。 图1 金相显微镜光学原理图 金相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应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M 总=M 物 ХM 目 放大倍数用符号“Х”表示,例如物镜放大倍数为25Х,目镜放大倍数为10Х,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5Х10=250Х。显微镜的主要放大倍数通过物镜来保证,物镜的最高放大倍数可达100Х,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25Х。放大倍数均分别标注在物镜与目镜上。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试样时,应根据其组织的粗细情况,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以细节部分观察得清晰为准。 显微镜的鉴别能力(鉴别率):显微镜的鉴别能力是显微镜也是物镜最重要的特性,它事指显微镜对于试样上最细微部分所能获得清晰映象的能力。物镜的数值孔径,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物镜的数值孔径越大,表明物镜的鉴别能力也就是显微镜的鉴别能力越高。物镜的数值孔径与放大倍数一起刻在镜头外壳上,例如镜头上刻有

25/0.50,这个050即表示物镜的数值孔径。 显微镜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⑴放大倍数;⑵透镜的质量;⑶显微镜的鉴别能力。 三、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金相显微镜最常见的有台式、立式和卧式三大类。金相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现以4XI型台式金相显微镜为例加以说明。 光学系统:由光源、反光镜、物镜组、目镜及多组聚光镜组组成。 图2 金相显微镜光路图 照明系统:由安装在底座上的低压灯泡、聚光镜、反光镜、孔径光栏和安装在支架上的视场光栏和另一聚光镜组成。 机械系统:由载物台(试样台)、物镜转换器(安装多个物镜)、目镜筒(接目镜)、粗调和微调手轮、视场光栏(调节视域大小)和孔径光栏(调 节进光量)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