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现状及困境

中国民营经济现状及困境
中国民营经济现状及困境

中国民营经济现状及困境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人们发现了一种非常明显的现象:这就是工业的飞速发展。这是二十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世界发展的标志。中国从十九世纪开始有思想比较开放的手工业主和商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管理思想,引进其技术和设备,开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大批有志之士,开始了他们实业救国的梦想,从而也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展了一场振兴民族工业为主的工业革命。后来随着工业的国家化,使得中国的民营工商业基本消亡了。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许多“不安现状”的国人纷纷开始了投资办厂、投资经商,久违的中国民营工商业从新出现在中国社会中。

在邓小平等人的大力提倡下,中国的民营经济、民营工商业有了大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大批的工人和农民投资工商业,后来逐渐出现了全民洁商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营企业家们的思想根源。顺着世界工商业发展的趋势而生,不应该逆着这种潮流而动。民营经济起步于个体经济,成长于私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 1982年,民企大门悄悄打开,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县工商局悄悄地给牧屿工艺品厂核发了"联户企业"营业执照---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合作企业正式诞生,宣告了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开始解冻,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民营经济扬帆启航。根据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登记民营企业659.42万户,注册资本11.74万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底增长9.02%和25.02%。民营企业在内资企业的比重也由2007年底的63.25%上升至70.91%。

民营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不但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增加了税收,还为社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为促进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四川省为例,2009年四川省民营经济缴纳税收收入(含国税和地税)77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5.5%,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实现税收6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外商投资企业税收12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港澳台投资企业税收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30.0%,成为四川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728.29万人。比

上年增长9.1%,新增就业人数60.9万人。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吸纳社会新增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国民生产总值逼近1万亿元的浙江省,70%的GDP,60%的财政收入来自民营经济,全省从业人员的90%在民营企业就业。

充裕的自由资金、敏税的市场意识和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使民营企业勇于从草根经济积极主动地向创新经济转变,各类出口型企业、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2008年,四川省民营企业出口52.2亿元,增长40.4%,占全省出口额的39.8%,民营企业因此成为四川第一大类出口企业。截止到2008年底,四川经审批的境外投资企业为138家,其中民营企业占69.6%。2009年湖南省新核准民营对外投资企业83家,占全省新核准企业数的88%,中方合同投资额达1.5亿美元,占总额的13%。截至2009年底,湖南省由民营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有265家,合同投资总额7.49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6.3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额的88%、11%和30%。2009年10月,沈阳国泰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与意大利阿来尼亚公司签订合同,国泰航空将为阿来尼亚公司提供某型飞机的机舱门和服务门,这标志着中国民营资本正式进入国际航空制造业。由此沈阳国泰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创造了三个国内第一:第一家拥有国际民用飞机特种工艺生产线、第一家具备国际民用飞机零部件装配能力的民营企业、第一家直接为国际先进飞机制造商提供民用飞机组合件的民营企业。透过这些事例,我们不难看出民营资本四处扎根、蓬勃发展的顽强生命力和雄厚资本。

现在,在整个国家经济中民营工商业的规模应该说已经超过了国营工商业的投资规模,按道理在国民经济比重中,民营工业的收益应该超过国营工商业。可是,实际情况却是恰恰相反,为什么哪?下面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1.民族工商业“返祖”现象

“全民皆商”造成了一种很大的声势,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大量的工人、农民等在积累了一定量的资金以后,就忙不迭的进入了工商界,他们并没有贮备好相应的技术资料、市场资料和现在的管理思想,他们只是凭借着对钱财的崇拜,凭借着在学校学来的和人来往的言谈话语中积累的指示,利用自己全面或者不全面的能力盲目的干起了他们并不擅长,并不十分了解的工商业。其结果是一少部分人凭借着自己的运气、市场的适销对路,很快发家致富,成为一人人谈论的“一夜暴富”。而另外一大部分人有一些是很快经营失败而倒闭,退出工商界,消亡在商海中。另一些人长期处于经营的不景气,苦苦的在浩瀚无边的商海中挣扎。

这是一种典型的“返祖”现象,他们的行为是用现代的技术、资金,用不合时宜的管理思想,用原始的手工业的管理思想去经营现代化的工商业,其结果不用多说就是失败和消亡。

即使用少数一些人,取得了成功,但是如果不及时的根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更新自己的管理思想,他们在市场中也会被淘汰。

2.民族工商业“盲从”现象严重,投资取向不合理

相当一部分人在进入工商界投资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和调查,只是看到周边的人由于经营“某某”产业而成功,他们很自然的、盲目的从众,跟着别人进入了自己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行业。自己很有可能看找同行业的别人在大把大把的赚钱,而自己的投资泉迟迟不能收回,更有甚者会连根烂掉,这是一种典型的“盲从现象”,它是因为投资取向不合理而导致投资失败。

3.民族工商业管理思想落后

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者,他们的管理思想是保守的,他们还停留在原始工业时代,管理思想上还存在着封建残余,用人唯亲不放心任何外人,将它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企业看成是个人的产业事必躬亲,把自己看成是这家企业的主人皇帝实施高高在上,等等。

其实,归根究底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管理思想落后,他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接受现代工商业管理思想,虽然很多人在搞ISO9000认证,在搞各级各类的产品质量认证,各级各类的管理体系认证。但是从思想上来说,他们还没有一个正确的现代工商业的管理思想,或者没有完整的建立一套现代工商业管理思想,自己的思想深处还处处和现代的管理思想相抵触。

4.民族工商业者没有和现代工商业发展趋势接轨

我们的民营工商业者们,大部分没有把振兴民族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作为首要任务,而是把赚钱放在首位,这本来没有什么错误,毕竟空洞的口号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只给工人发放空洞的口号作为工资。毕竟这已经不是政治至上的年代了。可是振兴民族工业,并不是政治的需要而使我们生存的需要。

二十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各国各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市场,进行了并且正在进行残酷的斗争,其斗争的激烈程度已经呈现白热化。这就要求我们民族共也形成强有力的集团优势,形成产业优势和地区优势。倒退二十年我们的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可是如今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优势已经被印度和非洲所取代,我们不再有这一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寻求新的优势,制造新的优势,使我们的民族工商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动力,使我们地民族工商业处于足够的发展空间。振兴民族工业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使我们的民族工业在世界工商业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培养我们自己的品牌,民族的品牌,培育我们自己的

产业,自己优势的产业。这样才能在世界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使我们的民族工商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子孙才会有工作,才会有饭吃。

现代世界工商业发展的趋势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我们的民族工商业者从已进入市场就应该学会生存,就应该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民营既经济发展主要政策性文件之精神,结合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实际,县政务服务中心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行政效能建设为目标,以进一步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成果为抓手,坚持“廉洁、高效、规范、便民”的服务宗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狠抓服务促发展,努力加快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作如下汇报。 一、工作目标 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到2017年,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办事过程更加公开透明,窗口设置更加科学规范,服务环境更加优质高效。依托“互联网+”,深入推进“一窗受理,受办分离”工作,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从源头避免“循环证明”,最大限度便利群众。 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清理审批项目,优化审批流程 一是配合县法制办,对照省、市相关文件,进一步对我县的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并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清理后的项目进行流程再造。按照“能省就省、能简就简、能快就快”的原则,从方便群众办事出发,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二是以办事指南、公开栏为载体,及时向办事群众公开办事流程、法律依据、申请条件、

收费标准等,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知情办事,提高中心的办事效率。 (二)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工作 一是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切实解决便民(政务)服务中心不便民的问题,围绕授权到位、办理到位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督促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切实进驻政务服务办事大厅,真正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二是坚持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为全面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开展各部门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到窗口值守1天、分管领导每周至少到窗口值守1天的“局长进大厅”活动。 (三)深入推进并联审批工作 一是促成高效、便民的三级联动审批机制落地实施。按照省上的要求,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联动审批工作,不断促成“审批同步进行、办件内部流转,申请人选地取件”的高效、便民的联动审批机制的形成、落地实施。同时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向乡(镇)和村(社区)延伸,实行三级联动。二是优化横向多部门联合审批机制。立足我县政务服务中心现有的并联审批服务机制,进一步扩展审批范围、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进一步牵头组织、协调和督促本级审批部门开展审批,通过联合审查、同步验收等方式,将涉及两个部门以上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并联审批。

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一,“温州模式”说到底,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发展市场经济还是坚持计划经济。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提倡“市场经济”还是“违禁”的,居主流地位的观念是,必须坚持计划经济,而且计划经济必须“为主”,市场(还谈不上“市场经济”)只能“为辅”。“温州模式”之所以最终被认同,是因为经过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人们从“温州模式”的实践中看到,与僵化的计划经济相反,市场经济充满了活力,效率很高。市场经济植根于温州,温州经济的发展便加快了,就业的途径拓宽了,市场供给丰富了,人民迅速地富起来了,政府财政的日子也好过了。 第二,“温州模式”说到底,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另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发展民营经济。当时居主流的观念是,即使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也必须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只能让民营经济起“补充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包括“温州模式”实践在内的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人们终于认识到,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发展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或者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具有很强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温州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符合人们要求致富和追求过好生活的愿望。“温州模式”的实践证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在利益的激励下,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便可焕发出来,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无须政府的安排和鞭策,也不依赖政府,人们自己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致富之路、发展之路,按照市场的变化去配置资源,在市场的压力下去提高效率,并自己承担风险。 第三,在关于“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的争论中,人们对“温州模式”贬斥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市场的无序。确实,在温州出现过大量违反市场规则的现象,温州的商品一度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代名词。柳市生产的伪劣低压电器给用户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遭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通报,并受到国务院联合检查组的检查。这种市场的无序状况理应受到谴责和处罚。但也要指出,在计划经济秩序依旧占统治地位,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温州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的“秩序”发展市场经济,一度出现市场无序是必然的,人们对温州一些违反市场规则的种种无序现象严加谴责,也是正确的。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当时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摘自: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网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存在一定数量的民营经济。为了解决国民经济面临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对当时的民营经济采取了许多帮扶措施,如帮助私人资本度过存货滞销、资金周转不灵等难关,适当减轻私营企业税收负担,协商解决劳资矛盾,发动工人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这些措施使民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与1949年相比,在国民经济恢复期结束的1952年,私营工业企业户数增加了21.4%,从业人员数增加了25.1%,总交货值增加了 54.2%;私营商业户增加了6.9%,从业人员数增加了2.2%,零售额增加了18.6%。 然而,随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出(1952年底),民营经济很快地退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并在20多年的时间里几近灭绝的境地。以“一五”时期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为例(见表1),民营经济的比重与国营集体经济的比重之间呈现出强烈的此消彼涨的变化。到1957年,我国只有一些偏远地区存在9万多个体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经济重返我国国民经济舞台。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一、恢复时期(1978-1987) 20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举措,打破了传统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农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农村存在的隐性剩余劳动力显性化。在城市,待业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以及大量返乡知青的安置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十年“文革”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仅凭国营、集体经济的力量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长期压抑的需求。这些因素为民营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

浅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策略

浅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策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迅速的发展起来,并且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了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民营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在我国,民营经济是一种包括企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机制在内的经济体制,是相对于国有经济而言的。从根本上说,它指的是一种以民为主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具有民间经营、民间资本为主体、经营成果民间分享为主三个基本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在政策上给予了引导和支持这使得我国的民营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到2014年民营经济对我国GDP贡献率已达60%.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一支必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民营经济及其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从解

放到1956年,中国几乎彻底消灭了私有企业,只有在穷乡僻壤,还存活着9万多的个体户。从1979年到1982年,在农村,随着农村搞联产承包,一些农业大户开始自己跑运输;在城市,大批返城知青急需解决就业问题,个体经济开始出现。当初官方的叫法是个体劳动者。1978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把发展和保护个体经济写入《宪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从1982年到1988年,私营经济开始出现。当时最顾忌的是两个字,“雇工”。为了这两个字,争论了整整6年。最后确定下来的官方说法是“请帮手带学徒”,而且帮手学徒的人数不能超过8个,后来将员工超过8个的叫做私营企业,起因就是从这儿来的。尽管如此,到了1986年,国家对超过8个员工的私营企业的态度,还是不提倡、不宣传、不抵制。1988年第二次修宪,明确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当时全国的私营企业已达8万多家。1989年到1992年,就在小平南巡讲话之前,中国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这一时期处在曲折徘徊的阶段。当时的民营经济还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对它就能产生致命的影响。1992年到1997年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直到十五大之后,民营经济才与中国经济真正融为一体,被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从体制外放进了体制内,不再是异己,现在成了自家人。从2000年到今天,是一个对民营经济承认与肯定的过程。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五个阶段,

民营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镇雄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镇雄县民营经济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完善政策措施、改善发展环境,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谋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保持了民营经济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民营经济发展主要做法及取得成绩 (一)强化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为促进我县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立了镇雄县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工作,并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二)加强宣传学习,增强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为确保中央、省、市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我县通过召开部门会议、形势报告会、企业座谈会和网络、电视、标语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学习党中央及省、市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通过学习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了对发展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

重要性认识,增强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加了民营企业家在我县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干劲。 (三)结合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精神,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镇雄县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镇雄县委、镇雄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镇雄县外来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加快民营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 (四)加大财政、金融和土地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我县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人才培训、融资补贴、品牌培育和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县级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预算2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1000万元用于鼓励发展煤炭产业、5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发展、500万元用于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把民营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对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担保体系建设为重点,鼓励民营资本组建各类担保、投资公司,健全融资、担保、信用三个体系建设,通过搭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基金“融资平台和”、银企对接服务平台等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空间(上)98分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空间(上)试卷 1-30全对 1、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其就业量现在已占全国非农就业总数的80%左右。 正确 错误 2、王在全所长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家庭收普遍较大幅度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正确 错误 3、党“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正确 错误 4、王在全所长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正确 错误 5、王在全所长指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经济的高速增长。 正确 错误 6、王在全所长指出,韩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30年,年均增长8.5%。 正确 错误 7、王在全所长指出,中国香港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1年,年均增长8.7%。 正确 错误 8、王在全所长指出,中国台湾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6年,年均增长9.5%。 正确 错误 9、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 错误 10、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出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经济现象。 正确 错误 11、王在全所长指出,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 正确 错误 12、王在全所长指出,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真正担当起了“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任,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吸纳下岗分流人员、安排劳动就业、增加税收、扩大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部分,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基础。 正确 错误

13、王在全所长指出,1979-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8%,民营经济是其中的主导推动力量。 正确 错误 14、王在全所长指出,目前,除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以外的广义民营经济已经占GDP的65%左右,其中个体民营经济已经占50%左右。 正确 错误 15、王在全所长指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民营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正确 错误 16、王在全所长指出,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约为8万亿元,全国GDP总量为39.8万亿元,约占20%。 正确 错误 17、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正确 错误 18、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正确 错误 19、王在全所长指出,目前,我国约有62.5万个自然村,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村庄已有8000多个。 正确 错误 20、王在全所长指出,新生代民营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正确 错误 21、王在全所长指出,所谓新生代民营经济,是指从90年代初开始成长起来的民营经济,它与过去老的民营经济有极大的区别。 正确 错误 22、王在全所长指出,新生代民营经济在技术及体制创新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其企业文化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因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民营经济概念。 正确 错误

民营经济改革四阶段

民营经济改革四阶段 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民营经济占用社会资源的比重仅有三分之一,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占到三分之二。 从民营改革3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采取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改革措施大多带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从民营经济总体来看,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解放前存而不论,改革开放前一直处于压制状态,也不做考虑):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7年,起步阶段,民营经济开始茁壮成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78年,当时的计划经济已经难以为继,主要原因是存在两大难题:日常必需品(含粮食)短缺和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知青返城使这一问题更加恶化)。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国家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开始允许个体经济(个体工商户)发展,雇工超过7人的则称为私营企业。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活跃了市场,增加了供给,扩大了就业。 第二阶段,1988年至1991年,徘徊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相当一部分纯私营企业被迫变身为“股份合作制”,来保护自己,部分地方政府也在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向这个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1992年至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增长速度极快,在此阶段,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受到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但在此阶段后期,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同期,国有经济民营化有较大发展。 这一阶段,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政府认识到依靠国家力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韩日模式实际上有较高的经济风险,转而学习美国模式发展中小企业。同时,由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较快,机制灵活,直接对国有经济形成了冲击,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家电等行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亏损严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不堪重负,财政风险日益高企,甚至影响到银行(对于部分亏损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指示银行继续贷款以维持其生存),于是国有企业民营化在国有中小型企业中开始大规模展开,即改制浪潮(也被称作“国退民进”)。 第四阶段,2002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给各地发展民营企业带来良好的机遇,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各地纷纷高调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阶段,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三资经济的融合渗透以及博弈竞争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 由于民营经济在税收贡献、就业吸纳两大方面都成为第一位重要的所有制成分,国家开始由被动支持民营改革(以往民营改革大多是下边先开始改革,后来取得中央承认和允许)转为主动支持民营改革,但由于国有利益集团以及外资利益集团的存在,这一过程并不顺利,

年度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年度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常州市两办《关于20__年度民营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贯彻实施《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情况今年以来,金坛市委、市政府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目标,坚持把民营经济定位于区域发展的“主体经济”,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扶持措施、优化服务环境、硬化刚性考核,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网-1、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一是召开会议,广泛动员。为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春节一上班,我市就召开了由重点民营企业全参加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年中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会,年底召开了由工商界代表参加的市工商业联合会五十周年、商会百年庆祝会,对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借百年商会庆祝之际,编辑出版了《发展中的金坛民营经济》一书,宣传了康美化工、盘固水泥、金昇实业、成松防水材料和成业服饰等三次产业60多家民营经济典型,介绍了纺织服装、盐化、建筑、花木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产

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二是明确目标,强化考核。根据常州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我们进行了任务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区)。同时,将民营经济发展列入了全市年度镇级经济综合考核的重点附加内容,明确当年新办一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得0.2分;新办一个工业企业,且年内开票销售额分别达100-XXX 万元、501-1XXX万元的相应附加1、3分。开票销售收入在1XXX 万元以上的,每增加XXX万元,再加1分;建在集中区的企业当年投资规模分别在300-XXX万元、501-1XXX万元、1001-1XXX万元的相应附加1、2、3分,投资规模在1XXX万元以上,每增加投资XXX 万元,再加1分;当年新增一个年销售收入1-3亿元、3-5亿元、5-7亿元、7-XXX亿元、XXX亿元以上的,且年销售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市规模企业平均增幅的工业企业,相应附加4、6、8、10、12分;年内每新建一个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含市场建设)附加1分(以工商营业执照为准),其中投资规模分别在50-XXX万元、201-XXX万元、XXX万元以上的再相应附加1分、2分、3分。而且,针对下达的目标任务,两办印发了《20__年度金坛市民营经济考核奖励办法。三是强化组织,定期督查。市委、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召集经贸、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进行会商,对照进度,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分头对各镇(区)进行督促。 2、帮扶齐抓,形成合力。在制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XXX万元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对企业创名牌规定了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有到无,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发展基础薄弱的缺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有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脚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 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一系列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阻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推动力量

2.民营经济产业的分布趋势 业,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业和采掘业转移的倾向,但还未形成气候。第二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成分增长速度虽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从低收入迅速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及民营企业本身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 第三产业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高,注册资本金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投资人数和雇工人数所占比重则有所上升。 因此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立足国内,而且已经走出国门。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票或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地方小银行数量少,存贷业务比例也比较低。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无论通过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融资,都要付出过高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到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税负,但企业所得税只是企业税费负担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税负是增值税,企业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02这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获取的利润根本抵不了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依然偏高。同时小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这导致一些小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外费用支出税人。二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诸如城建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工程费、绿化费、环保费等,不胜枚举。据调查,有的民营企业每天要对付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等事项,实际支出费用很多,而且收费缺乏明晰标准,随意性很大,民营企业的创业积极性受到打击。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 摘自:《》第一章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 现在,我们闲话少谈,开始进入正题,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民营企业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 按照民营企业的发展时期来说,它产生于1978年以后。也就是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才得以出现并发展起来,可以看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同世界上的着名企业相比较,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从发展的时间上来看,世界上的那些着名企业一般都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发展时间了,有的企业还不止两百年呢,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到现在为止才拥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相比,说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一个小伙子一点儿都不过分。毕竟自己确实不比人家强,在这里不是故意贬低咱们中国自己的家底。这里只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地位。没有历史性的家业基地,是没有人把咱们当成真正的强者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民营企业是以个体经济的形式存在的.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也是很低的.因为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的原则,是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虽然在我们的国家里叫做个体经济,其实它仍然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实质.在这里讲,我们也可以知道,在当时的中国里民营经济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十分缓慢.再者,资本主义在咱们中国的社会名声也不太乐观,在中国人民的眼里,资本主义总是带着一种很让人讨厌的色彩.比如说,资本主义的贪婪、吝啬、剥削、压榨以及欺骗等等形象,总是很浓重的在中国人心中存在,而且印象也很深刻。中国人一提到资本主义也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所以我们的民营经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很缓慢自然就不为奇怪的现象了。 如果说我们的民营经济有什么翻身的机会的话,那应该就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那一年——1978年。自邓小平上台执政以来,我们的民营经济才有了鲤鱼翻身的好机会。我记得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式承认民营经济的存在,并且还把民营经济当成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允许民营经济的合理存在,可以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资本主义有史以来(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承认资本主义经济的合理存在。以前的民营经济之所以发展的相当缓慢,就是在很严格的体制下自己难以伸展自己的能力和手脚。而现在在着方面的阻力这个时候就相对要微弱了很多了,至少民营经济可以名正言顺的在这个国家的领土上存在了,可以大胆的进行自己的发展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上也不再受到经济成分的歧视了......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卫平 2016年9月底,在山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后不久,《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发布实施,这是继2004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时隔11年后,我省对发展民营经济所做的重大举措。山西不仅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本省的重要战略部署强力推进,而且再次出台一份极具纲领性的意见。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富裕城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撑力量。民营经济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重要经济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民营经济能够健康成长并取得长足发展与其成长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环境因素直接决定着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强弱,是当今我们发展民营经济应该注意并着力规避的问题。 一、民营经济对山西的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山西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0.86%,76%以上的民营企业集中在第三产业。因此引导和鼓励更多民营企业进入非煤产业,将有效提升山西第三产业比重,稀释煤基产业比重,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山西民营经济发展的30多年,也是不断推进转型发展、推进全面发展的过程,山西民营经济有力地服务着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word格式整理

善和生态保护。 山西民营经济吸纳了当前全省80%的新增就业人员和6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上缴各种税金均占到山西全省的一半以上。一切数据都说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山西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不遗余力地发展民营经济无疑是山西重振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富民强省的基本途径。 二、我省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6年4月11日开始,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统战部邀请省人大、省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成11个调研组赴11市,重点调研检查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精神、支持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办理完善民营企业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手续、开展“银税”合作等情况。从调研检查情况来看,全省各市县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行动较快、措施细、企业信心足、发展氛围浓的态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后,11市迅速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结合各地实际出台了一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各市和多数县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扎实开展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活动、积极推进银税合作、各级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完善土地手续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九大难题”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调研组调研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现象,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存在“等国家扶持、靠银行救助”思想,没有积极主动应对风险和困难;一些领导干部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课件(doc 6页)

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民营经济走过了25年,经历了从小渐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这25年是新中国发生举世瞩目巨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这巨大变化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长期坚持对外开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国家宪法中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结果。 25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就企业数量而言,占全国企业的绝大多数,其中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普通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小康的基本形式;民营经济中的股份制经济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是一种混合经济,具有资本社会化的明显特征;民营经济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民本经济”,是千千万万老百姓通过自主创业而从事的经济事业,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经济,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源泉。今天的广大民营企业家作为新的社会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和国家对他们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介绍情况之前,先介绍民营经济的界定范围,这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对其定义采取扣除法。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如果不作特别说明,报告中所出现的民营经济一般都是指狭义的民营经济。我们引用的数据都是综合国务院各经济主管部门公布的官方数字而测算的。因统计数据可得性等原因,个别情况会有所差异。 一、民营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 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对我国连续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基础和加速的作用。其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一样都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和持久活力。 第一,对就业的贡献。2002年全社会就业总数为7.374亿人,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员7163万人,占全社会的9.7%,民营经济(含农业劳动力)就业占到全社会90.3%;如果不包括农业劳动力(3.66亿),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量为3.09亿(其中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为1.33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42%;民营经济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4%,民营经济在城镇中的就业比重已经超过70%。 第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据可得到的公开可靠的数据,对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方面的贡献做了一个分析和测算,得到一些初步的结果: 2002年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约为48.5%;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一、我市民营企业基本情况 全市目前共有民营企业____家,投资人数____人,有雇工_____,注册资本金__.__亿元,其中制造业____家(资金__.__亿元)占总数的__.__%、农业__户(资金_.__亿元)占总数的_.__%、建筑业___家(资金_.__亿元)占总数的_.__%、服务业____家(资金__.__亿元)占总数的__.__%,私营个体经济稳步发展。_-_月份,我市新注册私营企业___家,个体工商户____户,净增注册资本_.__亿元,其中注册___万元以上的企业__户。。 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简化注册程序。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登记程序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在程序中注重简化:(_)、积极扩大登记授权范围。挂××市名称的,××市局全部授权我局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全部授权分局登记,大大减少了登记申请人员的人力、财力;(_)缩短办事时效。确保名称登记当日核准率达___%,对申请设立登记、变更登记的一律规定天办结率达__%以上,三个工作日内办结率___%;(_)、加速年检效能。对企业年检积极开展上门年检、现场年检、集中年检等年检方式,有条件的实施网上申报年检,大大的方便了企业的年检申报。 二是放宽准入条件。对企业做大做强中我们首先是放宽组建集团限制。只要母公司注册资本____万元以上,并拥有_个以上控股子公司,且母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____万元,可办理集团登记;其次是放

宽股东资格限制。内资企业的自然人股东可成为外资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境内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均可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第三是放宽无形资产评估限制。中外合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出资的,其价格由中外双方评议商定,不需评估;第四是放宽注册资本出资要求。注册资本特大的外商独资企业经个案协调后,可将出资期限延长至_年。注册资本尚未缴清要求增资的,增资部分允许与未缴部分一并缴付。 三是降低收费标准。在企业登记申请中,对我市“一区三园”中重注册____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全部减免副本费和咨询费;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我局严格执行市出台的《××市经济鉴证类中介服务收费管理暂行规定》,对有下限标准的按下限标准收费,无下限标准的按规定的_/_执行收费;对持有下岗再就业优惠政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实地农民在申请从事特种行业以外项目的个体工商户,一律减免注册登记费、工商管理费和市场管理费及其他有关费用。 二、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民营工业虽然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也存在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发现我市的部分行业发展急需加强,文化体育发展量相对较少,居民服务业相对落后,制造业仍然是今后发展做大作强的主要方向。 _、服务业急需快速发展。当今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正日益成为现代城市与区域竞争的中心内容,成为城市产业

16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前景

16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前景 茅于轼张玉仁 内容提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变,它是近年来我国能够吸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农村多余劳动力的主要经济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但是民营经济仍未得到与其它经济成分同等的竞争地位,企业生存环境及企业内部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仍将是新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报告所称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户和私营经济两大部门。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过去20年中它使得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变了面貌。1999年有8300万人在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12%,超过了国营企业就业的4600万人,为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就业部门。 从1994年以来民营经济每年平均增加就业820万人,是唯一能够吸收从国营企业下岗及农村多余劳力的经济部门。它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89年的1378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6083亿元,平均年增长率28%(以不变价格计)。30个省市的回归资料说明,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人均收人密切相关。 虽然中国从1982年以来三次修改宪法,提高了民营经济的地位,但是民营经济尚未得到与其他经济成分同等的竞争地位。在市场准人、融资、法律和政府服务等方面也未受到公平对待,国营企业仍然受到国家的软约束优待导致不公平竞争,这是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他们本身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家族管理,决策不科学,财务不透明,伪劣产品,劳资纠纷,等等。 中国进人WTO之后政府管理应该更透明和公平,市场会更有效。民营企业的发展将为国企改革提供条件,而且将有力地推动国企进一步提高效率。发展民营经济需要配套政策。首先是对私有产权的严格保护;其次是建立公平的市场规则,发展中介组织,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会等,以便从外部帮助民营企业改进管理;最后是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以帮助民营企业的融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作者:王红星(****洛阳市委党校,河南洛阳471003) 发布时间:2008-10-7 摘要: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里,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今后发展既面临重大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未来展望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入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民营的关键决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相连的,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 一、中国民营经济30年发展历程回顾 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民营经济起步于个体经济,成长于私营经济,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国民营经济30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年-1992年。民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力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性时期,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鼓励和支持劳动者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力的补充,时代在发展,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内的城乡个体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力的补充。1988年4月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于私营经济的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确定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同年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管理条例》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目标,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营补充多种经营成份长期共同存在。 第二个阶段,1992年-2002年。民营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作用,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呈快车道,真正的融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的阶段,并明确的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的这一突破,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制度的保障,注入了强力的动力。 第三个阶段,2002年至今个体经营户以及平等经济,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提出,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毫不动摇的鼓励和推动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放缓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市场竞争中,相互的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平等保护人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革除体制障碍促进科技私营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二中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常州市两办《关于民营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实施《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情况 今年以来,金坛市委、市政府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目标,坚持把民营经济定位于区域发展的“主体经济”,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扶持措施、优化服务环境、硬化刚性考核,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 1、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一是召开会议,广泛动员。为认真落实《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春节一上班,我市就召开了由重点民营企业全参加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年中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会,年底召开了由工商界代表参加的市工商业联合会五十周年、商会百年庆祝会,对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借百年商会庆祝之际,编辑出版了《发展中的金坛民营经济》一书,宣传了康美化工、盘固水泥、金昇实业、成松防水材料和成业服饰等三次产业60多家民营经济典型,介绍了纺织服装、盐化、建筑、花木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二是明确目标,强化考核。根据常州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我们进行了任务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区)。同时,将民营经济发展列入了全市年度镇级经济综合考核的重点附加内容,明确当年新办一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得0.2分;新办一个工业企业,且年内开票销售额分别达100-500万元、501-1000万元的相应附加1、3分。开票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每增加300万元,再加1分;建在集中区的企业当年投资规模分别在300-500万元、501-1000万元、1001-1500万元的相应附加1、 2、3分,投资规模在1500万元以上,每增加投资300万元,再加1分;当年新增一个年销售收入1-3亿元、3-5亿元、5-7亿元、7-10亿元、10亿元以上的,且年销售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市规模企业平均增幅的工业企业,相应附加4、6、8、10、12分;年内每新建一个农副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含市场建设)附加1分(以工商营业执照为准),其中投资规模分别在50-200万元、201-500万元、500万元以上的再相应附加1分、2分、3分。而且,针对下达的目标任务,两办印发了《金坛市民营经济考核奖励办法。三是强化组织,定期督查。市委、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召集经贸、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进行会商,对照进度,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分头对各镇(区)进行督促。 2、帮扶齐抓,形成合力。在制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50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对企业创名牌规定了明确的奖励标准,最高达50万元。同时,加大了向上争取各项资金的力度,预计全年可获省、市各类贴息、扶持、奖励资金547万元,比上年多争取167万元。在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面上工作指导的同时,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实行了“一企一策”和市四套班子领导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钩联系制度,工业主管部门和各镇及开发区也实行了领导与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定期走访企业,深入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在财政返还、土地使用等方面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增加投入、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补充规定》,完成三轮审改工作,促使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改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为企业跑项目、争资金、找人才,有力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项目的开工建设。今年我市实施总投资1千万美元或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2个,其中:新开工在建的有康泰新型环保制冷剂、晨风高档服装生产、神力塑料包装材料等15个项目,总投资24.9亿元,目前已投入12.5亿元;上年结转今年已竣工的有红太阳科技研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