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长江丛刊》2019.04

191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芭安·何吉海/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师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为我国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育人观念带来的深刻影响,导致我国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成效一直不甚理想。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一场思政教学改革志在必行。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重点对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方法建议,旨在为我国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思政教学 改革

在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高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其思政课教学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设性人才的培养实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为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基本观念的主要教学途径,是帮助大学生抵御新时代下消极思想的重要武器。另外,还能够有效帮助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上各种内容进行甄别,帮助其塑造健全的人格,为促进大学生今后取得全面、健康发展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一场思政教学改革志在必行。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虽然教育事业改革在我国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一段时期,但是很多人错误的将教育事业改革的重点放在素质教育阶段,对我国高校教育事业进行改革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于思政教学来说同样如此,虽然教材能够及时更新,但如何将教材能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难度,很难激发学生对思

想政治自主学习的欲望。随着社会的

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应当辩证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很多教师缺少根据社会思潮的变化开展教学的意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固定守旧,学生没有兴趣就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十分不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率[1]。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陈旧、固定的教学内容难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二)高校没有对思政课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促进学生与时俱进发展的能力,将经典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但是很多高校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仅仅将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开课、兴趣课,与专业课比起来地位无足轻重,对学生形成的影响自然不大。部分高校对这门课程的资金投入、课时安排等都比较缺乏,教师在思政课教学安排上也没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久而久之,高校和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目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退化,教学内容也难以围绕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选择,对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性认识不到位,失去了高校思政课程开设的初衷,取法引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发展。

(三)部分教师思政素质修养不够由于教师和高校对思政课教学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放松了要求,缺乏对新时代下出现的新意识形态的分析,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学只是教师一味的对教材内容生搬硬套,这又进一步降低了高校思政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还有个别学校在引进思政教育人才的时候,放松了基本要求,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不是思政素养,难以提高高校思政教师队伍

的整体素质[2]。

二、新时代下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认识,注重改革的层次和深度

我国高校当前面临的思政教育的问题是多样且严峻的,高校首先需要牢固树立教学改革的意识,与时俱进,对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全方位理解,突出教学改革的层次和深度。在与时俱进改革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要改变传统教学下居高临下的地位,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课堂上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的沟通交流。教师要善于引进最新、最先进的教学理念,让传统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能够在确保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教师应当认识到,全面、有层次的深度教学是促进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捷径,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安排,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重点掌握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等,以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准确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改要求,多方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的目标,将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讲解,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基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切入点又能够全面激发大学生对开展思政学的兴趣,促使大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3]。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握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例如,教师可以将思政课程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等结合起来开展,将思政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构建起一套更加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政素养,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思政教育下获得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