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家或教育家提出的美育思想

一、西方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提出的音乐净化灵魂的主张,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美育思想。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派从美是数的比率和谐的美学观念和灵魂不死的宗教理念出发,认

为音乐是一种和谐,人的灵魂也是一种和谐,因此可以“凭借医学实现肉体的净化,凭借音

乐实现灵魂净化”,并要求其门徒在晚上和早晨听取所规定的音乐,以驱除灵魂在白天受到

骚扰和在梦中受到麻痹。为此,可以认为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凭借节奏和旋律确立音乐教

育的人”。“净化”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既是心灵性的,又是道德性的,净化的目的也包含着

建构一种道德的心灵——“美德”。尽管毕达哥拉斯由于把道德还原为数,以不正确的方式来讲道德,不能建立起真正的道德理论,但毕竟是“第一个试图讲道德”并与美结合起来。他提

出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内蕴美育的雅典教育实践为美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希腊教育有两种类型,斯巴达教育以严格、野蛮而著称于西方教育史,它崇尚武功,重视军事教育,但也重视音乐教育,并以音乐来鼓舞士气,培养士兵的组织纪律性。与斯巴达相反,雅典崇尚文治,这与它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有关,它不但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和文化修养,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因此,雅典教育

强调体、智、美、德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多彩的、个性自由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古希腊许多思想家作了初步的理论概括。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制

度应包括身体的教育和心灵的教育(艺术教育)两个方面。他讲道,在进行发展智慧的教育之前,先“要用音乐

教育心灵,用体育教育身体”,并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改善人的心灵。他分析了人们

从形体美开始,经历心灵美、行为美、制度美和知识美,最后观照自身达到理念世界的历程。他注意到自然美和艺术美能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爱美的习惯。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包括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并把和谐教育的重点放在审美教育(主要是音乐教育)方面。他提出美育“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了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挥了毕达哥拉斯的“美德”思想,柏拉图提出“公正(正义)、理性(智慧)、勇敢(意志)和节制”是希腊四美德。他和亚里士多德都把公正看作是一切德行的总体,亚里士多德还说,“美是一种善”,从而把美和善、美育和德育统一起来。

系统提出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门理论加以研究的是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席勒。1793至1794年间,席勒为了报答丹麦王子奥古斯丁堡的克里斯谦公爵

对他的生活资助,先后写出了27封关于人的美感教育的书简,后结集为《美育书简》,成为西方“第一部美育宣言书”。①书中首先明确使用了“美育”概念,并对美育的含义、内容、

性质、任务及其社会意义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以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康德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情、意” 三个方面,并认为审美判断(情)是沟通认

识(知)和道德(桥梁)。②《美育书简》探讨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由资本主义制度

造成的人性分裂走向人性完整和自由的问题,如何由人性的完整去改革国家,取得政治自由的问题。席勒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不是靠社会政治经济革命,而是靠审美教育,去实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他提出:“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

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席勒把审美教育看成人取得自由、社会得以进步的惟一路径。用美育取代变革社会,在阶级社会中显然是一种空想。然而,席勒强调美育的巨大作用,使“感性的人”培养起理性,“理性的人”培养起情感,引导人们从自然状态迈向道德状态,培养起完善的人格和优美的心灵,从而获得人的自由和社会进步,这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席勒的审美教育学说把审美教育同社会改造、改革联系起来,扩大了审美教育研究的领域;又从人性自由完整的高度去探讨审美教育的实质和功能,深化了审美教育的理论,这是席勒对审美教育学的巨大贡献。

二、中国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美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周公制礼作乐是继承夏、商两代的统治经验,对礼乐教化制度加以系统、完善。按《周礼》规定,学校必须“ 以乐德教国子”,即在礼仪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忠、和、敬、有常、孝、悌等美德;“以乐语教国子”,即在诗辞方面教育学生学习和运用诗辞的能力,掌握诗的美刺作用,培养辞令;“ 以乐舞教国子”,即在舞蹈表演方面表现古圣先王的丰功伟业,达到歌功颂德的目的。周公的礼是仪式规范,乐是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礼乐相济,既是社会制度,又是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方式,以此来教育奴隶主贵族。

比较系统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先秦诸子,儒道两派的审美教育思想是对峙的儒家培养个体内在文化心理结构,以适应社会外在礼仪制度,以仁为核心的教育其最高目标是培养“志士仁人”,其实质是一种奴隶制的伦理教育。但是它也包括审美教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主张仁学教育并非摒弃情感而一味强调道德,他始终强调诗教、乐教。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

观点,认为“诗”和“乐”是君子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诗”可以给人精神力量,使情感得以熏陶;“礼”可以使人立足于社会,本质得以锤炼;而“乐”则是情感与本质的完善统一,因此是造就一个完美的人的最终环节。与此同时,孔子又始终把这种美感享受放在“仁”、“礼”教之下,强调有节制的适度的美感享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依附于仁学教育的审美教育,不是禁欲,也不是情感的放纵,而是用“仁” 、“礼” 规范引导,有节制地满足情欲。

孔子的仁学审美教育观,在孟子那得到发扬光大,且更趋向内在人性的塑造,达到完善人格的建立。在孟子的人格教育中,也包含审美教育与培养,但没有孔子仁学教育突出。荀子从另一方面扩展了孔子仁学的审美教育观,重在外在规范的“礼” 教育,荀子虽主张人性恶论,但出于外在礼仪的要求,却十分重视审美教育。他认为人性不能自美,人格美的建立主要通过塑造、教育而实现。进行这种审美教育的手段,就是《诗》、《书》、《礼》、《乐》、《春秋》这些儒家经典,特别是《乐》,具有“化性起伪”的审美教育作用。他认为文艺具有巨大的感人力量,可以“大齐天下”、“美政”、“美人”、“美俗”,起着安定社会、辅助政治、培养人才、移风易俗的作用。当然儒家是借礼乐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但是他们对美育的多种功能的探讨还是十分深刻的。

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老子是根本否定任何功利,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原则,即“道”取代之,其实也包含着深刻的美学问题。老子不要求人们刻意追求美,而是顺其自然到达美的境界,所以老子并不像儒家学派那样大讲审美和艺术教育的作用,而是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老子虽不说审美教育,而他的继承者庄子却十分重视个人的审美教养。庄子根据老子“无为” 的思想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的美学命题。美是超功利的,在于自然无为,既无目的而又有目的,既合目的而又合规律。在庄子看来,得到了自然无为的“道”,也就得到“至美”。而达到这种审美境界不是依靠审美教育,而是凭借个人的审美修养。

儒家强调功利的审美教育,道家主张超功利的审美修养,各有片面性,又可以互补。这两学派的审美教育思想,对汉代以后封建制度的审美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特别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在引进西方美学思想的过程中,也先后提出了关于美育的主张。

梁启超是介绍、引进西方美学并把它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的最初尝

试者之一。他不但重视美学,而且关注教育,第一次提出“趣味教育”,即审美教育。趣味教育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就是艺术。梁启超把审美教育作为趣味教育、情感教育来理解,已接受审美教育的实质。他在近代中国审美教育上的启蒙性的贡献,是不应低估的。

在梁启超启蒙思想影响下,王国维在中国审美教育思想史上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使审美教育理论研究深入了一步。王国维指出,当时社会风气败坏,一些人追名逐利,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丧失信心和希望,实乃缺乏一种健康的精神生活和动力,因而他想从西方思想中寻求解决的办法。他在美学和教育学的双重研究中,发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在修明政治和大兴教育以养成道德和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情感的培养。王国维在1906 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

养“完全之人物” ,所谓“完全之人物”,是指在“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的人。他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两大部分,而在心育中,又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他既看到了德育和智育都需要以美育作为手段,又看到了美育还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目的,并明确地提出了要把美育列入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之中。王国维的审美教育思想,提高了审美教育的地位,分析了它的独特和不可代替的功能,指出了它与德育、智育的区别和联系,这是他对中国审美理论的贡献。

蔡元培作为教育家和美学家,继王国维之后,提出审美教育理论,其见解的深刻性以及实践性,都远在王国维之上。审美教育,蔡元培称之为美感教育,又称之为情感陶养,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蔡元培强调美学理论的落实

和应用,十分接近现代审美教育,这是他超出前人的地方。他认为在全部教育中,美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渗透到其他三育之中。他还针对当时尊孔读经、宗教迷信猖獗的情况,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王国维仍然把美育与宗教并列)。他还纠正了把审美教育仅仅视为艺术(美术)教

育的观点,并首次提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概念,指出了美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这都是前人所不及的。他不仅在理论上对美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而且还积极付之于实践。他在任教育总长时,提出了“五育”并行的教育方针。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哲学观念教育)、美感教育(美育)。他亲身从事美育实践,为我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建立和美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新文化运动伟大旗手的鲁迅,从宣传新文化运动和培养革命人才出发,特别重视美育。鲁迅在教育部工作期间,积极支持蔡元培倡导美育,并亲自主持《星期美术讲座》,讲授《美术略论》。他还撰写和翻译了很多美学著作,积极提倡艺术教育,创办艺术院校,举办艺术展览等,为我国美育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美育发展上,人们真正认识美育的性质,摆正美育的地位,还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马克思、恩格斯为科学的美育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审察文艺审美现象,得出与席勒等人完全相反的结论:不是审美自由成为政治解放的前提,而是政治解放为审美自由开辟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的美育思想的宝贵遗产,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基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上,使这种过去只是一种抽象的空想变成了科学的理论。

西方美学家或教育家提出的美育思想

一、西方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提出的音乐净化灵魂的主张,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美育思想。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派从美是数的比率和谐的美学观念和灵魂不死的宗教理念出发,认 为音乐是一种和谐,人的灵魂也是一种和谐,因此可以“凭借医学实现肉体的净化,凭借音 乐实现灵魂净化”,并要求其门徒在晚上和早晨听取所规定的音乐,以驱除灵魂在白天受到 骚扰和在梦中受到麻痹。为此,可以认为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凭借节奏和旋律确立音乐教 育的人”。“净化”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既是心灵性的,又是道德性的,净化的目的也包含着 建构一种道德的心灵——“美德”。尽管毕达哥拉斯由于把道德还原为数,以不正确的方式来讲道德,不能建立起真正的道德理论,但毕竟是“第一个试图讲道德”并与美结合起来。他提 出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内蕴美育的雅典教育实践为美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希腊教育有两种类型,斯巴达教育以严格、野蛮而著称于西方教育史,它崇尚武功,重视军事教育,但也重视音乐教育,并以音乐来鼓舞士气,培养士兵的组织纪律性。与斯巴达相反,雅典崇尚文治,这与它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有关,它不但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和文化修养,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因此,雅典教育 强调体、智、美、德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多彩的、个性自由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古希腊许多思想家作了初步的理论概括。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制度应包括身体的教育和心灵的教育(艺术教育)两个方面。他讲道,在进行发展智慧的教育之前,先“要用音乐 教育心灵,用体育教育身体”,并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改善人的心灵。他分析了人们 从形体美开始,经历心灵美、行为美、制度美和知识美,最后观照自身达到理念世界的历程。他注意到自然美和艺术美能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爱美的习惯。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包括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并把和谐教育的重点放在审美教育(主要是音乐教育)方面。他提出美育“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了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挥了毕达哥拉斯的“美德”思想,柏拉图提出“公正(正义)、理性(智慧)、勇敢(意志)和节制”是希腊四美德。他和亚里士多德都把公正看作是一切德行的总体,亚里士多德还说,“美是一种善”,从而把美和善、美育和德育统一起来。 系统提出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门理论加以研究的是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席勒。1793至1794年间,席勒为了报答丹麦王子奥古斯丁堡的克里斯谦公爵 对他的生活资助,先后写出了27封关于人的美感教育的书简,后结集为《美育书简》,成为西方“第一部美育宣言书”。①书中首先明确使用了“美育”概念,并对美育的含义、内容、 性质、任务及其社会意义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以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康德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情、意” 三个方面,并认为审美判断(情)是沟通认 识(知)和道德(桥梁)。②《美育书简》探讨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由资本主义制度 造成的人性分裂走向人性完整和自由的问题,如何由人性的完整去改革国家,取得政治自由的问题。席勒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不是靠社会政治经济革命,而是靠审美教育,去实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他提出:“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

7-审美教育论

第七章审美教育论 1、中西美誉观的源流: 1)中国美育思想: ○1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舜的时代。 ○2西周时期礼乐纳入学校教育; ○3《乐记》中认为乐和其他艺术具有潜移默化作用; ○4建安时期徐幹首次提出“美育”一词; ○5朱熹提出的类似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消融查滓; ○6明清时期金圣叹提出“见文当观心”; ○7近代蔡元培率先将“美育”引人中国;蔡元培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并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梁启超提倡趣味教育;王国维认为美育即情育。 2)西方美育思想简述: ○1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古希腊罗马。柏拉图最早谈到审美教育,提出“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 ○2亚里士多德提出净化论,提出“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 ○3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4席勒《美育书简》首次提出“审美教育”; ○5马克思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美育的基本任务。 2、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泛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 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 育活动;狭义的美育,专指与智育、德育、体育并列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3、消融查滓:是朱熹提出的,他认为人因为私意人欲、违背自然规律的念头等渣滓而使生存状态欠佳,于 是可以通过美育泄导人情,消融查滓,以实现天人和人际间的和谐,以此提升人格,完善人生。 4、简述贺拉斯的美育观: 1)“寓教于乐”实际上是美育与德育统一的结果; 2)既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 5、席勒《美育书简》的历史贡献: 《美育书简》:是1795年席勒发表的著作,在书中第一次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是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的标志。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和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起来; 2)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 3)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 6、历史上对美育内涵的界定归纳及评价: 美育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 1)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实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导致美善部分的原因: ○1由于在人类文明初期,社会尚处于低级阶段,统治者多更为关切的是等级、秩序,所有教育都是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 ○2由于在古代,学科尚处于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真、善、美融于一炉,难以廓清。美的独立内涵与价值在当时不可能凸显。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柏拉图美学思想

柏拉图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并非是现在一些学者所认定的,就是一个客观的唯心主义者的早期代表,对于他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与与讨论,本文就试着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 柏拉图出身于奴隶主又是较显赫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喜欢艺术和哲学,又受到奴隶制政治的影响和吸引。在他成长的年代中,当时正是古代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创建时期,也是奴隶主头子间争权夺利,主张要更民主些还是更****些,相互间血腥较量,垂死斗争的时期。漫长的伯罗奔尼苏战争就是这一斗争现实的体现。残酷的斗争现实,给予了柏拉图思想的深刻影响。另外,希腊的两个较主要的宗教,如奥林匹克神和俄耳菲斯教的宗教意识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再由于他成年中热爱诗歌和戏剧等艺术,所以古希腊以神话为题材的史诗和戏剧等,也在柏拉图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审美的种子。总起来说,对柏拉图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如米利都派、毕达哥拉斯派、恩培多克勒、爱利亚派的自然哲学,智者派的社会哲学和伦理学。其中对柏拉图思想影响最深的为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恩培多克勒的原始物质论,爱利亚派中的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苏格拉底以善为主的哲学与伦理学。其中又以苏格拉底无惧无畏的恂道精神对柏拉图思想的成熟和以后的志向确立影响最大。因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又是执友,所以可以这样说,苏格拉底的学说和品德,基本上就成为柏拉图学说建立最为主要的理论基础。以上这些就是形成柏拉图思想较为直接的现实基础和原因。柏拉图吸收如此丰富的古希腊文化,与他一生中勤奋学习读书,多次出游,广集人材,兴办学园有关。 据有关资料介绍,柏拉图一生的着作以柏拉图的名义流传下来的有30多篇对话和13封信,如《斐多》、《斐德罗》、《巴门尼德》、《国家》、《会饮》、《大希庇阿斯》、《智者》、《斐利布斯》、《蒂迈欧》、《法律》等等篇。经过学者们多年的研究,大体上分辨了真伪,确定了着作的先后分期。现在比较公认的有25篇对话和1篇替苏格拉底作的《申辩》为柏拉图所作,在13封信中,一般认为第7封信比较可靠,被看作柏拉图的自传,但也有人存疑。 下面我们从柏拉图的一些公认的着作中,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的资料中来讨论一下柏拉图思想中的真善美的问题。 一、真实的存在与理念论 柏拉图的宇宙观不是一般的纯自然哲学的宇宙观,而是自然与宗教和伦理相结合为一体的,为他后期思索所独创的宇宙观。柏拉图的宇宙观虽然为罗素所否定,但肯定的人大有人在,我认为不可似罗素那样地轻易否定,而是要深入地研究,分清是非清红皂白。 首先是他的客观真实存在论。在他的名篇《蒂迈欧》中,认为在整个宇宙中有四个方面的真实存在,其中有神、理念、空间和混沌物质元素。 柏拉图是有神论。神是宇宙的第一真实存在,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宇宙的创造者,他是永恒的,不变的实在。但是,柏拉图所说的宇宙神与一般宗教的上帝基督不一样,宗教的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柏拉图的神就不能创造理念、空间与物质的基本元素等。也与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也不完全一样,有那么多的神话故事。柏拉图所说的宇宙神只能是哲学道理中的自然神,是自然造化中的主宰者、指挥者、管理者和创造者。在他讲神掌管宇宙,创造宇宙

美学原理重点整理

美学原理重点整理 1. 美学学科的名称是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2. 西方美学的历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柏拉图式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 3. 康德将美学称之为“判断力的批判”。 4. 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 代。 6. 近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7.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蔡元培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 8. 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宗白华 他们两人美学思想特点:第一,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走向“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的趋势;第二,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找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9.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10. 美学学科的性质:人文学科、理论学科、交叉学科(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 有密切的关系)、发展中的学科

11.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一篇专门讨论“美”的对话录。在这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 了“美本身”的问题 12. 朱光潜提出“美在意象”。在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两个理论问 题:第一说明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第二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解释,时代、民族、社会形态、阶级以及文化修养的差别会影响对美的认识,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于审美主体。 13. 柳宗元提出“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即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第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第二,没并不是对任何人都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第三,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14.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有唐代画家张璪提出。 15. 美在意象: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第一次铸成这个词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文 心雕龙》)。朱光潜也在《论美》中指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16. 审美意象的主要性质:第一,审美意象不是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

美育作业 (2)

中西方美育的产生与发展 摘要:“美育”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近代的事,但是美育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是美学与教育学,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所以,要讲美育的产生,必定会涉及美学和教育学的产生。故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因为从人类文明进化史的观点看,在人类摆脱了动物状态之后,就有了初级的教育意识,而人类初期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传授生产经验,其中就包含有审美因素。因此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美育很早就开始了他的行程。了解中西方美育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我们跟好地进行美的教育实践,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学美育审美实践教育产生与发展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实践。因此美育的产生必然与教育活动和审美意识的产生有关。其实,在人类摆脱了动物状态之后,就有了初级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传授生产经验,其中明显地包含有审美因素。例如在打制石器的实践中,人类意识到表面光滑的石器,使用时就较省力,因而就有意识地把石器打磨光滑。这就是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人类再把这种审美实践传授给下一代,教育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生产”,这就是美育思想的最早起源。又由于地理的阻隔,美育的产生在东方和西方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轨迹。 西方的美育史可分为五个时期。 古希腊时期的奴隶制社会是美育思想萌芽的出现时期。公元前10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就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体系,成为了最为强大的两个城邦。雅典的学校对儿童进行缪斯教育,即音乐、诵诗、戏剧、等艺术教育,目的是通过唱歌和诵诗,使学生摒除不良的习惯,顺从于和谐与节奏,习惯于温顺与柔和。 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较为系统的美育理论的思想家是柏拉图。他主张“心灵美化”说,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并在《理想国》中指出“教育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的教育,即体育;另一方面是心灵的教育,即艺术教育。”在教育制度上,他主张国家控制并负责教育,青少年从小进行系统教育,并根据各个年龄段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他主张“净化”说,提倡“和谐教育”,实施“自由的教育”。他深受柏拉图思想的影响,在自由教育中,音乐因其净化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主张用体育发展健美体格,以音乐培养优美情感,以绘画培养美的鉴赏力。其后的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贺拉斯力图将理念和情感教育相统一,从艺术学角度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说,奠定了西方美育的基础。 黑暗的中世纪时期的美育是神学美育,因为中世纪的教育是教会的特权,教育带有强烈的宗教性质。中世纪神学美育的奠基人普罗提诺的“太一说”,将美育分为三个层次,即感性美的教育、理性美的教育和神明理性美的教育。神明理性美的教育是美育的最高境界,他要求摆脱肉体欲望和杂念,向上求真,使心灵走向上帝之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育有了重大的突破,动荡、变革的氛围使美育实践和理论也得以发展。意大利人教育家维多利诺·达·菲尔特雷,开张了积极的教育变革,实现了“自然学校”的理想。法国人文主义家拉伯雷的名著《巨人转》是一部抨击经院教育,倡导新式教育的教育小说。他主张学生的全面发展。捷克教育家夸

西方美学家的美学思想.doc

我们仰望康德,而康德仰望星空。 我们仰望康德,而康德仰望星空。 康德的晦涩艰深的书很少人能读得透,康德的这句话却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因为这句话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味隽永,无疑于康德思想的点睛之笔。对于总喜欢把话说得让凡人听不懂的康德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德国古典哲学家中,黑格尔是一个美文家,他的《精神现象学》的绪言声情并茂,几乎可以摘出来当散文诗读,至于他的《美学讲演录》,加上朱光潜先生的译笔,读来更是引人入胜,黑格尔的三段式逻辑仿佛如渔人之舟,载着你行桃花溪上,渐入胜境。因此,在那个思想大师辈出的古典哲学时代,康德尽管比黑格尔出道很多年,也很快成为学术圈中的佼佼者和贵妇人沙龙的座上客,但是,他对当时德国思想的影响,却远远比不上黑格尔,但是,黑格尔死后不久,就已经风靡,形成了青年黑格尔学派,马克思就曾经是一位青年黑格尔者。而康德早已作古多年,却依然没有红起来,身后名仍像他生前的身影一样寂寞,在黑格尔巨大的身影掩映下,以至于叔本华等不得不大声鼓与呼,为康德争得一席之地。康德的寂寞也许与他文字的艰深有关吧,中国的哲人孔子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有多少思想,也许就是因为其言之不文,而永远从思想史的星空销声匿迹了。不过,还有句古话,叫是金子就会发光,康德的思想是块金子,因此,当黑格尔那笼罩一切的光辉渐渐退隐,康德终于像一颗被重新发现的新星一样从天际放射出清辉。柏拉图瞧不起诡辩家,哲学家瞧不起修辞家,他们觉得逻各斯或者真理才是历史的本体,然而,历史却往往不是由思想的逻辑而是有语言的力量推动的。 也许在康德的著作中再也找不出一句话像这句话这样漂亮,也许这句话最恰当地写照了康德上下求索的思想的一声,因此,在康德死后,人们把这句话作为墓志铭,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在康德身后百余年之后,这句话已经随着康德的思想不胫而走,传遍全世界,成为所有思想者或者伪思想者的口头禅,前些年,在纪念康德诞辰200周年之际,康德的画像甚至登上了都市小报,与那些搔首弄姿的娱乐明星争奇斗艳,但是,在我们人云亦云地重复者这句话并以此故作高深状时,也许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口头禅,而从来没有静心考量,康德为什么要仰望星空,又为什么把星空和道德律相提并论? 其实,不仅一般公众,就是那些以康德的哲学事业为业的哲学家们,对这句话也早已不求甚解,而且,对于这句话,所关心的大致也只是其后半句,即心中的道德律,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正身诚意修身治家最后平天下,为人类道德立法,至今仍是很多哲学家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因此,康德的关注的道德律是容易理解的,康德的三大批判都是反观内心之作,第二批判的主旨就是指向道德律,他是想在理性升帐、上帝退位之后,为人类建立能够与上帝的契约相当的道德律令。但是,天上的星空呢?一个哲学家要紧的是低头沉思人生和历史,天上的星空与他何干?在启蒙主义之后,那应该是牛顿们关心的事情了。罗丹的思想者不就是作弓背垂首、皱眉沉思之状的,很久以来,思想家的基本造型就是这样一种一味地盯着自己脚下投影而苦思冥想的形象,仰望星空,在一般人心目中,那只是那些寂寞的天文学家和怪异的占星术士才干的事情。除了在那些欺世盗名、名誉扫地的占星术士那里,星空已经与思想无关。 康德确实是曾经仰望过星空的,这一点每一个哲学系的学生大概都知道,康德早年写过好几本天文学著作,在书中对牛顿的学术提出批判,而且还提出了在天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星云说。但是,在哲学家的眼里,这些东西只是一个思想家不成熟的试笔,是一个伟大人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而没有了解自己的使命之前的无谓之举,因此,对于康德,是不值一提的,那些关于星空的著作与康德思想无关。 在哲学系学生的眼中,仰望星空的康德和沉思道德律的康德,完全被割裂为两个人,而前一个康德早就被后一个康德的巨大身影掩盖住了。仰望星空的康德留在200年前渺茫的星

艺术概论重点人物

重点代表人物 中国 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礼乐”之教,是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教育家,其创立的儒家美学,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其艺术与政治教化结合的思想,也是为中国美学史上传统的思想。现在《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美学思想的主要资料,在书中,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等观点,以“乐儿不淫”、“衰而不伤”作为美学批评的标准。 2.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明,谥曰聃。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以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原,并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命题,阐明“道”既是感觉的对象又超越感觉的特点。老子提出的“道”、“气”、“虚静”、“自然”等范畴,对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和特点的形成,有极大影响。老子作为道家美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影响着后学对道家美学的丰富、发展,并形成中国美学史上与儒家美学相提并论的道家美学传统。 3.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直接继承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为实现个体人格美而进行自我修养的“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以任、义为核心的人格美同样能引起审美愉悦。而且提出了“以意逆志”的命题,包含着对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孟子美学作为孔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对厚实颇有影响,著作为《孟子》。 4.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孕育、包容“天地之大美”,是最高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认为审美者只有做到“心斋”与“坐忘”,心境空明,忘怀一切,才能进入审美的境界,通过对“道”与“技”关系的分析,提出“艺”与“道”的相同之处,用“庖丁解牛”、“解衣般礴”等故事,说明艺术创造是一种含规律而又含目的自由的无功利创造活动。庄子作为道家美学的代表,在中国美学史上

艺术美学: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1500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和美学 他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他的美学。他开辟了一个和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完全对立的体系。他承认艺术所摹拟的东西的真实性,肯定它的认识的意义;他承认艺术作品有陶冶性情的作用,肯定它的教育的意义;他承认美的事物给人以快感的享受,肯定它的审美的意义。他认为美的本质不能离开具体的美的事物,这就使得具体的研究艺术的法则成为可能和必要。 其美学思想主要在《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以及《政治学》等著作中。 二、亚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 1、模仿的意义: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专门讨论悲剧、喜剧和史诗的著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讨论艺术的著作。他把审美理论和艺术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因此他的美学思想就能富于具体的内容,易于避免唯心主义的空想,突破了他在《形而上学》中所建立的体系。《诗学》是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并为后世的美学和艺术学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在《诗学》里,他专门谈对人的行为、事件的摹仿。研究重点已经转到摹拟的对象、媒质和方式上,重视从事物和人物的发展中表现出一般,表现出必然和可能了。他认为,诗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描写事情的。“可然律”则指未发生的而有可能发生的事所遵循的规律,它内含“必然律”。在悲剧中,他要求情节的安排,首先要合乎“可然律和必然律”。悲剧可以虚构人物。他的观点,深刻揭示了艺术与现实和历史的关系。 2、.整一性:美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事物和人工制品,都是由于四种原因而存在:即,①质料因——事物构成的物质性元素;②形式因——事物的实现形状;③创造因——事物形成的动力;④目的因——事物形成后所要达到的效用。 因为善本身就是完美,所以事物内在的这种善的动因,实质上也是美的动因。事物发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据是善,美只是外在形式。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美就是“整一性”。 3、艺术的功能和悲剧心理学说 悲剧的主人公的性格要略有瑕疵,要有“过失” ,才能与我们“相似”。亚里

美学原理

鲍姆嘉通:“美学之父”。认为感性认识也应该成为科学研究对象。建议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知识。1750年,正式以“伊斯特克”这个术语出版了他的《美学》第一卷。 我国最早接受美学的是王国维,他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红楼梦》等文章中,阐明“古雅”作为美学范畴位置等。他继承了康德、叔本华的美学观点。 古希腊的柏拉图是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作深入的哲学思考的人,最早提出"理念说",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没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 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基础上的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在美学上,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 达芬奇,在《画论》一书中要善于窥视自然,他认为美并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要重视比例和谐,比例论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受重视,《神圣比例》 荷迦兹,英国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美的分析》得出的结论:美正事现在所探讨的主题,我所知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产生美,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根源。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孔子,“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 孟子继承了孔子发展孔子的“仁”变“修身”为“养性”突出人性的作用。在美的观点上提出了“充实之谓美”,主张“人性善” 荀子主张“人性恶”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省立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纯粹关照,情感没有外露,通过客观的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 郭熙《林泉高致》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但是在生产劳动中的产品并不是一切都是美的。 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从实用价值到什么价值的过度,这中间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作用。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表现。社会美首先表现在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其次表现在劳动产品上,这主要是指那些已经改变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的劳动产品。 社会美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重在内容。“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内在美”都是强调美的内容,即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等等。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 形式美和事物的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物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而形式美是指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形式美所体现的内

席勒美育教育理论

席勒美育教育理论 关于美育的内涵,席勒将其界定为“自由”。席勒所说的“自由” 是一种超越实在、必然与理性的审美的关系性的自由。也是审美的想象力的自由,是想象力对于自由的形式的追求,从而飞跃到审美的自由的游戏。当然归根结底,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人性解放的自由,是通过审美克服人性之割裂走向人性之完整。由此可见,这种自由观不仅局限于精神领域,而更侧重于现实人生,追求一种人性完整、政治解放的人生自由。因而是一种人生美学之路,开辟了整个现代美学走向人生美学的方向。 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即是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之中介。这就使美育成为由自然之人成长为理性之人的必由之途。这就是席勒关于美育作用的“中介论”,成为整个美育的核心环节,构成了整个审美之谜。 席勒认为,美育所凭借的手段是美的艺术。他首先从艺术类型的横向的角度论述了理想的美育的途径。那就是由优美到崇高,达到人性的高尚。而从纵向的角度,席勒勾画了审美教育的历史过程,即由古代的素扑的诗到现代的感伤的诗,最后走向两者结合的理想形态的诗。席勒从美育的独特视角批判了他所在的时代。这种批判开了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先河,影响到后世并对当代仍有其重要意义。当代德国著名理论家哈贝马斯[Jurgen Habrmas1929--]在《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一文中指出:“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4]众所周知,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构成了一个十分明显的二律背反:美与非美的悖论。所谓“美”即指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文明与舒适。而所谓“非美”即指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低俗与焦虑。因此,对于同资产阶级现代化相伴而生的现代性之反思与批判、乃至于试图超越,就成为现代与当代的紧迫课题。对现代性进行审美的批判与反思就是众多现代与当代理论家的重要理论探索之一。而开其先河者即为席勒。他以其特有的理论敏感性,高举美的艺术是人的“性格的高尚化”的工具[5]之武器,深刻揭示了现代性之二律背反特性。他认为,一方面,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非此方式类就不能取得进步”[6];另一方面,他又空前尖锐地批判了所谓现代性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和艺术低俗的弊端。他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造成的社会与人性的分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说:“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酬报脱节。永运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也就无法发展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事业的一个标志。”[7]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美的艺术与现实的脱节与走向低俗,席勒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说:“然而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在这个拙劣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贡

西方美育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美育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抽象概念,是一种与道德和精神价值紧密相关的理念。他们认为,个体审美经验的提升可以通过培养智慧和品德来实现,从而实现人类全面的发展。 在古罗马帝国的影响下,基督教的兴起带来了另一种关于美的理解。基督教教义认为,美是神圣的,是上帝的恩赐,它超越了世俗的物质世界。在中世纪的修道院教育中,美的概念与宗教信仰和信仰实践密切相关。对于修道院学者来说,美是一种神圣的力量,通过艺术和音乐的形式传递,以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使得美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类个体的发展和人类中心主义置于核心地位。艺术家和学者开始探索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并将其表达到艺术作品中。在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影响下,美育开 始重视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启蒙运动时期,美育思想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如康德主张,审美经验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活动,个体的判断和评价应该基于普遍的美学原则。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技巧。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美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浪漫 主义认为,美是一种情感和感知的体验,个体的主观情感和感

觉对于美的理解至关重要。许多艺术家开始追求个性化和非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为美育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实践。 到了20世纪,新的美育思想逐渐兴起。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出现挑战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一些艺术家和美育家开始关注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和艺术表达方式,强调个体身份和社会身份的多样性。 总体而言,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信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和现代艺术等不同时期的影响。这些思想和实践对于西方美育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提出,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主体性。是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美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 (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实用艺术:( 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是指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雕塑艺术: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雕塑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一定的物质材料制造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 音乐艺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 “节奏”性: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韵律美”:在舞蹈中,节奏同样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舞蹈节奏一般表现为人体的律动,即人体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以及动作幅度能量大小等,因此,舞蹈节奏常常体现为人体动作的韵律美。“和声”,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交响乐”,有音与音之间和谐结合的意思。交响乐可以说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 舞蹈艺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综合性:综合艺术的首要特征。表现为两个层次。从艺术学层次讲,它吸收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有机融合在自己的表现手段中,丰富艺术表现力。从美学层次讲,它实现了美学层次的高度综合性,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中与一身,具有巨大的综合表现力,极大地扩大和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受,使综合艺术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 独特性:综合艺术的又一特征。戏剧、戏曲是古老的传统艺术,电影、电视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区别一目了然。西方的话剧与中国的戏曲,银幕艺术电影与荧屏艺术电视,也有鲜明的区别。

国内外美育思想研究对比

国内外美育思想研究对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 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既包含 其自我本质的教育功能,也关联着德、智、体、劳等方面并作为一种精神内驱力 推动其他几育的发展。本文简单梳理了国内外美育于古今代的不断更新与融合过程,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美育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一)国外美育研究 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就在《大希庇阿斯》一书中, 凭借其老师苏格拉底与诡辩学者希庇阿斯的对话形式对“美”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大希庇阿斯》可以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对“美”展开讨论的著作,柏拉图 与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也是西方最早有体系的提出美育思想的教育家,对西方的美 学思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以古希腊文化为基础,伴随着“机器时代”的降临,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也影 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形式。德国著名哲学家鲍姆嘉通在哲学、伦理学等近 代学科逐步系统形成发展时期,继承了莱伯尼茨和沃尔夫的“感性认识”,并受 近代认识论转向的影响,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对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的研究对 象和研究领域做出了区分,这是第一次出现“美学”的独立概念,美学学科由此 诞生。“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关于美学的专著也引领了众多美学家与思想家对美 学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述的思潮,对西方美学史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鲍姆嘉通明确提出“美学”学科之后,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和欧洲工 业化逐渐完善的时代背景,著名作家、哲学家席勒综合古希腊社会与近代欧洲社 会的异同开展了关于人的本性人格的研究,并在《论人们的审美教育书简》一书 中采用书信体的方式进行了系统论述。这是在近代西方第一次出现“美育”的概念,从此审美教育开始为社会所重视。 (二)国内美育研究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美育的目的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美育的目的重点解析 1.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 答: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①上古时期的美育思想是以乐感化。孔子把乐视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通过乐化达到天人和谐;②朱熹认为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是“消融渣滓”的过程,以此实现天人和人际间的和谐,提升人格,完善人生;③李渔指出戏曲的情节、文词都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 中国现代的美育思想:①蔡元培率先引入“美学”一词,他强调了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倡导“以美育代宗教”;②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③王国维则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 2.简述西方主要美学家的美育观。 答:① 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重视美育问题,真正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柏拉图,他认识艺术特别是音乐对人的教育作用;②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或陶冶作用,这就是审美教育作用;③罗马的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强调美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④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⑤马克思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3.结合中西方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答:美育内涵: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美育的特点: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 诉诸感性――审美对象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美育以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在艺术作品中,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美育的过程就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诉诸

美育论

《美育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美育书简》:是德国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本书从完整人性和完整人格出发思考美育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点,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美育理论,对美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价值作了空前深入的阐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美育学专著,也是现代美育学的奠基之作。 2、美育(感性教育):就是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对人的感性方面,如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进行教育。 3、“陶冶”说:陶冶的原始意义是按一定的模子来铸造,后来引申为培养、娱情养性等,这是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主要学说。 4、“解放”说:解放说强调美育的功能在于使本能欲望在审美活动中,有压抑而获得释放和宣泄,这是西方传统美育思想的主要学说。 5、《谈美感教育》(朱光潜):美学家朱光潜的一篇主要美学文献,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系统分析了美育的解放功能,提出美育具有情感的解放、眼界的解放、自然限制的解放等三种主要功能。 6、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过程对受教育者应具有的吸引力,使他始终对审美的创作与欣赏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7、艺术素质:主要是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既是艺术文化影响的结果,又是个体收纳与整合新的艺术文化的条件。 8、艺术表现力:是指运用艺术手段传达个体内心体验和观念意识的能力。 9、审美形式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可以被界定为审美形式感,并由此与一般的情感相区分。审美形式感具有特殊的含义。首先,“审美形式”主要不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材料或外表特征,而是指审美对象的组织秩序与结构关系。同时,审美形式感是一种体验和领悟审美对象形式意味的特殊感受力。审美能力的又一特征是创造性。审美表现是对象化和形式化的创造性表现。 10、知觉力:知觉力可以说是一种把感觉材料加工组合为整体性表象或经验的能力。 11、注意力:注意力是使心理活动以某种方式指向一定事物的能力。 12、记忆力:记忆力是人脑储存和重现以往经验的能力。 13、情感力:情感力既是一种心理动力;也是一种体验能力。情感力是审美能力结构中的核心因素。情感力,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动力,是主体方面的创造源泉。 14、想象力:想象力是大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15、思维力:思维力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能力。 16、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有别于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它主要是指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当中的观念意识成分,主要涉及审美的判断与评价。 17、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他以喜爱或不喜爱情感评价形式,决定对事物的取舍。 18、审美观念:审美观念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是审美判断与评价的最高范本和最根本的主观依据。 19、《心理类型》:心理学家荣格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以外倾与内倾两种基本心理类型为基础,配合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基本心理功能,确立了八种基本心理类型。 20、个体审美类型:个体审美类型是指不同个体在审美方面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21、审美外倾型:个体审美类型之一,主要特征是心理能量的流向是由主体到客体的外向型,审美注意、审美冲动、审美兴趣等总偏向客体。做为一种审美倾向,外倾的客观性态度并不是无主观情意的科学态度,而是指审美的心理动力、注意指向、兴趣中心倾向客观方面。

《美学与美育》各章复习要点梳理

美学与美育各章复习要点梳理 第一章 (一)应了解的知识点 1.西方美学发展的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2.1750年鲍姆加通出版《美学》,标志着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柏拉图的“美的理念”说;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命题;德国古典美学是西方美学发展的高峰,代表性人物有康德、席勒、黑格尔。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提出“审美静观说”。西方人文领域19世纪末期出现“语言论转向”。 4.美学在中国发展的六个阶段。 5.王国维被公认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宗白华倡导体验美学,提出“艺术意境”、“节奏”等重要概念及理论;朱光潜及其美学代表作。 6.美学的基本问题。 7.美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是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和阐释法。其中实验法是指美学研究过程中采用什么心理测试、统计及调查方式等的研究方法,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创立的“实验美学”研究方法。 (二)重点理解的内容 美学的性质与美学的对象。关于这一点,经常有同学搞混淆。大家要注意: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二者不是一回事。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美学始终研究人的生活的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形象。第二,美学力求探索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第三,美学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第四,美学对于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研究,总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审美活动来进行。总之,美学的对象是在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显示的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第二章 (一)应了解的知识点 1.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在合理的数量关系。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中国古代美学家中王夫之把“情”与“景”、“心”与“物”结合起来认识美。中国现代美学家李泽厚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