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乙烷与卤代烃及其强化练习

溴乙烷与卤代烃及其强化练习
溴乙烷与卤代烃及其强化练习

溴乙烷与卤代烃

一、组成:分子式:C 2H 5Br

饱和一元卤代烃的通式:C n H 2n +1X(X=F 、Cl 、Br 、I)

H H

二、结构:结构式:H —C —C —Br 结构简式:CH 3CH 2Br 官能团:—Br H H

饱和卤代烃的结构特征:碳碳以单键相连,卤素连在碳原子上,剩余价键与氢原子结合。

卤代烃同系列:CH 3Br 、CH 3CH 2Br 、CH 3CH 2CH 2Br

卤代烃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CH 2CH 2Br 与CH 3CH(CH 3)CH 2Br

也有位置异构,如CH 3CH 2CH 2Br 与(CH 3)2CHBr

三、物理性质:溴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比水重不溶于水的液体。

卤代烃中在常温下呈气态的是CH 3Cl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随着卤素核电荷数的递增,随着卤素原子个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都增大。卤代烃都不溶于水。

四、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NaOH 作用:促进CH 3CH 2Br 的水解。 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NaBr CH 3Br +NaOH CH 3OH +NaBr

CH 3CH 2CH 2Br +NaOH CH 3CH 2CH 2OH +NaBr (CH 3)2CHBr +NaOH (CH 3)2CHOH +NaBr BrCH 2CH 2Br +2NaOH HOCH 2CH 2OH +2NaBr

2、消去反应: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NaOH 作用:溶解乙醇,促进CH 3CH 2Br 的消去。 CH 3CH 2Br +NaOH CH 2=CH 2↑+NaBr +H 2O CH 3CH 2CH 2Br +NaOH CH 3CH=CH 2↑+NaBr +H 2O

CH 3CHBrCH 2CH 3+NaOH

CH 3CH 2CH=CH 2↑+NaBr +H 2O CH 3CHBrCH 2CH 3+NaOH CH 3CH=CHCH 3↑+NaBr +H 2O CH 3CHBrCHBrCH 3+2NaOH

CH 2=CH —CH=CH 2+2NaBr +2H 2O 五、制法:CH 2=CH 2+HBr CH 3CH 2Br 六、用途:作溶剂;生成醇和烯烃

七、强化练习

1、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

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Cl 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加热 乙醇 加热

乙醇 加热 乙醇 加热 乙醇 加热

乙醇 加热

加热

加热 加热

加热

B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 2生成苯酚,说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C 、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mol ,完成燃烧生成3molH 2O

D 、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 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2、烯烃A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图2进行反应

已知:CH 3CH 2CH 2CH 2CH 2CH 2Br CH 3CH 2CH 2CH 2CH =CH 2

(D 是(CH 3)2CBrCHBr(CH 3)2 )

(F 1和F 2互为同分异构体)

(G 1和G 2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 。

(2)框图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数字代号): 。

(3)框图中 属于加成反应。

(4)G 1的结构简式是: 。

3、卤代烃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

子团(例如OH -等阴离子)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例如:

CH 3CH 2CH 2Br +OH -(或NaOH)CH 3CH 2CH 2OH +Br -(或NaBr)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溴乙烷跟NaHS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甲烷跟CH 3COONa 反应: 。

(3)由碘甲烷、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合成甲乙醚(CH 3—O —CH 2C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1种

B 、3种

C 、4种

D 、8种

5、下列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物有5种的是( )

A 、乙苯

B 、邻二甲苯

C 、间二甲苯

D 、对二甲苯

6、下列关于溴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H 3Cl 与CH 3CH 2Br 互为同系物

B 、溴乙烷与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C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

D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加热

浓NaOH 、乙醇 HBr 、③

《溴乙烷、卤代烃》学案

溴乙烷、卤代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溴乙烷主要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习卤代烃的一般性质,了解卤代烃的用途。 2.认识消去反应的特点,能判断有机反应是否属于消去反应。 【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知识回顾】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写出乙烷与溴蒸气发生一溴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乙烯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这些生成物的组成与烃有何相似点和区别? 一、烃的衍生物 1、烃的衍生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官能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有机物中的常见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溴乙烷 1、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沸点 3、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 具体操作:取少量溴乙烷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水溶液,加稀HNO3酸化,再加AgNO3溶液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练习1】:其他卤代烃的水解 ① 2-溴丙烷 ②1,2-二溴乙烷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实验目的: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的反应 具体操作:取5ml的溴乙烷于试管中,加10ml的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均匀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有少量溴水的试管 现象: 解释: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讨论实验:思考】 除了用溴水检验乙烯,还可以用什么试剂检验生成的乙烯?能否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其中?为什么? 消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生成 化合物(含)的反应叫消去反应。 【练习2】(双)下列物质与NaOH醇溶液共热可制得烯烃的是: A.C6H5CH2Cl B. (CH3)3 CBr C. CH3CHBrCH3 D. CH3Cl 总结:哪些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 硫 (1)硫的存在形式 ①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也称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和芒硝(Na2SO4·10H2O)。 ③硫是一种生命元素,存在与某些蛋白质中,这也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 (2)硫的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低。 (3)硫的化学性质 ①硫的氧化性 a.将硫粉和金属钠混合在研钵中研磨,可以听到轻微的爆炸声,将该混合物加热,也可以发生反应:2Na + S == Na2S。 b硫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发生反应时,金属被氧化为低价态,如:

Fe+S==FeS;2Cu+S==Cu2S。 c硫蒸气与H2的反应:H2+S==H2S。 ②硫的还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S+O2=====SO2 ③硫与碱反应 附着在试管中的硫可以用热碱溶液洗涤。3S+6NaOH==2Na2S+Na2SO3+3H2O。 ①通常情况下,硫不能使变价金属显高价,说明S的氧化性比Cl2弱。 ②不管O2多少,S只能被氧化为SO2。因为把SO2氧化为SO3需要特定条件。 ③金属汞撒落在地面可撒些硫磺覆盖,防止汞蒸气中毒,因为常温下:Hg+S==HgS。 2. 二氧化硫 (1)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里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或铜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

第二册第六章第1节溴乙烷、卤代烃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溴乙烷卤代烃 二. 重点、难点 1. 掌握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初步认识常见官能团; 2. 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 3. 学会操作溴乙烷的水解实验; 4. 掌握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 5. 了解氟利昂的用途及危害。 三.知识分析 (一)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都可以看作是由烃为母体衍变而来,所以叫烃的衍生物。上一章所见到的官能团有—X、—OH、—NO2和“C=C”等不饱和键。如烯烃的加成反应是由“C=C”决定的。 (二)官能团 决定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一般说来,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就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官能团是有机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溴乙烷 1. 溴乙烷的结构 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就得到溴乙烷,分子式是C2H5Br,结构式是 。 2.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的大。 3.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受官能团溴原子—Br的影响,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既易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1)水解反应 溴乙烷在NaOH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 C2H5—Br+H—OH—→C2H5—OH+HBr 根据化学平衡的原理分析,若要加快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提高CH3CH2OH产量,可加入NaOH溶液。 思考:如何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提示:溴乙烷中溴以原子形成存在。只有Br-与Ag+才会产生AgBr沉淀,直接加AgNO3会与NaOH作用生成棕黑色沉淀。 (2)消去反应 溴乙烷与强碱(NaOH或KOH)的醇溶液共热,从分子中脱去HBr,生成乙烯: 像这样,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由于溴原子的出现,使C-Br键极性较强,易断裂,因此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在一定条件下易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溴乙烷断键后形成乙烯,C-H键和C-Br键断裂后产生的H、Br结合成HBr,由于有强碱存在最终生成了NaBr。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反应同时存在,相互竞争。由于醇的存在抑制水解,发生消去反应。强调C-Br键断裂后产生的Br 与邻近碳原子C-H键断裂后产生的H结合成。 强调:溴乙烷的水解反应的条件:碱性条件下水解。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总结:比较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得出结论:无醇生成醇,有醇不生成醇。如果反应没有加醇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加醇就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四)卤代烃 1. 概念: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2. 分类: 按卤原子数目:一卤、二卤、多卤代烃。 按卤元素不同: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 3. 卤代烃的命名: A. 含连接—X的C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命名“某烷”。 B. 从离—X原子最近的一端编号,命名出—原子与其它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 例: 4.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氯丁烯(C4H7Cl)有几种同分异构体?说明思路并总结出书写的规律和技巧。一氯代烃是否具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类别异构? 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等效氢问题(对称轴)

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节卤代烃 第1课时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一、卤代烃 1.卤代烃的概念 烃分子中的________被__________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2.卤代烃的分类 根据所含卤素种类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______或______,卤代烃______于水。 二、溴乙烷及其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组成及结构 溴乙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其官能团为____________,它含有____类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______________,沸点为38.4℃,密度比水____,______于水,______于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C2H5Br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 ①消去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H2O、HX等)而生成含__________化合物的反应。 ②溴乙烷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卤代烃的用途 ________、灭火剂、______、麻醉剂、合成有机物。 2.卤代烃的危害 氟氯烃——造成“__________”的罪魁祸首。 知识点1卤代烃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氯乙烯B.溴苯C.四氯化碳D.硝基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卤代烃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知识点2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3.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应进行地比较完全,水解时需加入() A.NaCl B.NaHSO4C.HCl D.NaOH 4.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乙烷与溴水的反应 B.一氯甲烷与K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 C.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讲课教案

硫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FeCl3,KMnO4水溶液褪色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少量SO2通过浓的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2.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①饱和Na2CO3溶液②饱和NaHCO3溶液③浓H2SO4溶液④灼热的铜网⑤碱石灰 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④③D.②③④ 3.如下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 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 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4酸性 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C.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未变蓝说明SO2不能将I-还原为I2 D.实验后,可把注射器中的物质推入NaOH溶液,以减少环境污染 4.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B.白色沉淀为BaSO3 C.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5.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 6.下列有关SO2气体的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A.装满S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槽中,进入试管的液体呈红色 B.将SO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红色逐渐褪去,给试管加热无明显变化

2019-2020年高中化学《溴乙烷卤代烃》第二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化学《溴乙烷卤代烃》第二课时教案大纲人教版 [引言]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和重要性质,知道溴乙烷可看作是乙烷中的一个H原子被Br取代后而生成的化合物。像这种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就叫做卤代烃。 [板书]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二) 二、卤代烃 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过渡]根据卤代烃的定义可知,在卤代烃分子中,卤原子的种类可以不同,烃基可以不同,卤原子的个数也可以不同。那么,这些种类繁多的卤代烃,我们该如何给它归类呢? [板书]2.分类 [学生讨论后小结并板书] [过渡]这些种类繁多的卤代烃在性质上有什么差异性和相似性呢?下面我们以一氯代烃为例,首先来看它们的物理性质。 [板书]3.物理性质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147页表6—1,并结合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分组讨论后回答投影中的问题。 [投影] 1.饱和一卤代烃的通式为。 2.溶解性:卤代烃难溶于,易溶于。 3.一氯代烷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密度逐渐。 4.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沸点如何变化? 5.比较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与一氯代烷烃的沸点、密度,说明原因?并指出烷烃与一氯代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多在沸点、密度上的变化有何异同点? [学生活动]学生翻阅课本有关章节,分组进行讨论,选代表回答相关问题。 [生]一组C n H2n+1X(n≥1) 二组卤代烃均难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三组一氯代烷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减小。 四组相同碳原子的一氯代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沸点变化与烷烃相似,支链(把氯看作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五组含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烷烃均比烷烃的沸点、密度大。因为氯代烃的极性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沸点、密度均增大。 烷烃和一氯代烷烃的沸点和密度变化的相同点:随C原子数的增多,沸点均增大。不同点:随C原子数的增多,一氯代烷烃的密度逐渐减小,而烷烃的密度逐渐增大。 [师]评价总结并说明:对于C n H2n+1Cl来说,随n的增大,密度下降,是由于密度主要取决于各原子的质量半径比,其值越大密度越大。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N、O、F、Cl、

溴乙烷的制备

溴乙烷的制备 [目标] 掌握以结构上相对应的醇为原料制备一卤代烷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习低沸点蒸馏技术,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重点] 溴乙烷的制备原理,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和操作,分液漏斗的使用。 [难点] 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和操作,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低沸点有机物—溴乙烷的制备。 【实验目的】掌握溴乙烷的制备原理,低沸点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法。 本次实验原理是什么? 本实验以95%乙醇、浓硫酸、溴化钠为原料,通过原位生成的溴化氢和乙醇的卤代反应制备溴乙烷。 NaBr+H2SO4HBr+NaHSO 4 C2H5OH+HBr C2H5Br+H2O 主要副反应: 2C2H5H2SO4 C2H5OC2H5 + H2O C2H5H2SO4 2 =CH2 + H2O HBr + H2SO4SO2 + Br2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本实验方案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提高产率? 本实验采取两种措施提高了产率:第一,增加反应物乙醇的浓度;第二,将生成物—溴乙烷及时蒸出使平衡反应进行完全。 【实验装置】参见P.11图1-7(1)。

图1 溴乙烷制备装置图图2 蒸馏溴乙烷装置图 【实验步骤】 投料:95%乙醇(7 mL ,约0.11 mol ,密度0.7193 g/mL );水(6 mL );浓硫酸(13 mL ); NaBr (10 g ,约0.10 mol );沸石。 实验操作流程图: C H OH, H O, H SO 40 min 35~40o C 馏分 按实验装置图1搭好装置,检查系统的气密性。加料[1],加入沸石,接受器内外都放置冰水冷却,尾气通入水槽。小火加热[2]至沸腾,使蒸馏速度以1-2滴/s 为宜,直到反应液变清亮,无油滴滴出为止,约40 min [3]。静置,分液[4-5],2 mL 浓硫酸洗涤[6],再换用干燥的分液漏斗分液[7]。常压蒸馏,接收瓶浸在冰水浴中,收集35~40 C 的馏分,称重。

高一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

高一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 一.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五. 知识分析: 写出下列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a Mg Na O Cl 、、、、 (一)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 :. .. Cl . .. ...O .Na . .Mg ..Ca 1. 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锂原子 ?Li 铍原子 ..Be 硫原子 . .. .. .S 2. 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复杂阳离子如+ 4NH 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阳离子。 3.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 例如:氧离子: - 2. .. .:] [:O 氟离子: - :][:. .. .F 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 ?, . .. . ?, . .. .. ?, . .. .. .?, . :. .. .?

溴乙烷-卤代烃-乙醇-醇类-苯酚

高二化学同步检测六 溴乙烷卤代烃乙醇醇类苯酚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对CF2Cl2(商品名称为氟利昂-12)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是非极性分子 C.只有1种结构D.分子呈正四面体形 答案:C 解析:CF2Cl2可以看成是两个氟原子、两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所以只有一种结构,不是正四面体结构,是极性分子,故答案选C。 2.由2-氯丙烷制得少量的需要经过下列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 答案:B 解析:2-氯丙烷可先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丙烯,接着与Br2加成得到1,2-二溴丙烷,最后再 水解,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得到,故答案选B。 3.为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试指出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中合理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加入硝酸至溶液呈酸性⑥加入NaOH乙醇溶液 A.②③⑤①B.①②③④ C.④②⑤③D.④③①⑤ 答案:A 解析: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是利用卤代烃水解,卤素原子被取代后溶于水变成卤素离子,通过鉴定卤素离子来确定卤原子,关键的问题是鉴定卤素离子前要先将溶液调至中性或酸性,故答案选A。 4.下列各组液体中,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一组是 A.溴苯、CCl4B.C2H5Br、甲苯 C.硝基苯、己烷D.己烯、苯 答案:D 解析: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溴苯、CCl4、C2H5Br、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故答案选D。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溴乙烷卤代烃知识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溴乙烷卤代烃知识点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以下是溴乙烷卤代烃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一、溴乙烷 1.溴乙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注解 ①溴乙烷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得到的。乙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溴乙烷分子是极性分子,这是因为溴乙烷分子中,溴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碳和溴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对偏向溴原子一边,因此,CBr是极性键。 ②溴乙烷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均不电离,是非电解质。 ③溴乙烷的官能团是Br。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61课本第146页 实验现象向试管中滴入溶液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释溴乙烷在NaOH存在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溴化氢与溶液反应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

实验探究 页 1 第 ①检验溴乙烷水解的水溶液中的时,必须待试管中液体分 层后再吸取上层液,以免吸取到未水解的溴乙烷。 ②检验前,先将较多的稀溶液滴入待检液中以中和NaOH,避免干扰的检验。 点拨 ①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条件:过量的强碱(如NaOH)。 ②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通常情况下,正反应方向趋势不大,当加入NaOH溶液时可促进水解进行的程度。 ③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可看成是溴乙烷分子里的溴原子被水 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因此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④溴乙烷分子中的溴原子与溶液不会反应生成AgBr。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①化学反应原理:溴乙烷与强碱(NaOH或KOH)的醇溶液共热,从分子中脱去HBr,生成乙烯。 ②反应条件 a.有强碱(如NaOH、KOH)的醇溶液 b.加热 ③消去反应 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

人教版高中化学考点精讲 溴乙烷和卤代烃(附解答)

高中化学考点精讲 溴乙烷和卤代烃 1.复习重点 1.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水解、消去反应); 2.卤代烃的物理通性、化学性质、卤原子的检验。 2.难点聚焦 一、溴乙烷 1.溴乙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注解 ①溴乙烷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得到的。乙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溴乙烷分子是极性分子,这是因为溴乙烷分子中,溴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碳和溴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对偏向溴原子一边,因此,C —Br 是极性键。 ②溴乙烷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均不电离,是非电解质。 ③溴乙烷的官能团是—Br 。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C 4.38,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6—1 课本第146页 实验现象 向试管中滴入3AgNO 溶液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释 溴乙烷在NaOH 存在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溴化氢与3AgNO 溶液反应生成AgBr 浅黄色沉淀。 实验探究 ①检验溴乙烷水解的水溶液中的-Br 时,必须待试管中液体分层后再吸取上层液,以免吸取到未水解的溴乙烷。 ②检验-Br 前,先将较多的稀3HNO 溶液滴入待检液中以中和NaOH ,避免-OH 干扰-Br 的检验。 HBr OH H C OH H Br H C NaOH +??→?-+-5252

也可写为:NaBr OH H C NaOH Br H C +→+5252 点拨 ①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条件:过量的强碱(如NaOH)。 ②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通常情况下,正反应方向趋势不大,当加入NaOH 溶液时可促进水解进行的程度。 ③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可看成是溴乙烷分子里的溴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因此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④溴乙烷分子中的溴原子与3AgNO 溶液不会反应生成AgBr 。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①化学反应原理:溴乙烷与强碱(NaOH 或KOH)的醇溶液共热,从分子中脱去HBr ,生成乙烯。 ②反应条件 a .有强碱(如NaOH 、KOH)的醇溶液 b .加热 ③消去反应 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O H 2、HBr 等)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注意 消去反应必须是从相邻的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成物中有双键或三键。 小结 1.知识网络如下图。 2.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说明,受官能团溴原子的影响,当溴原子与碳原子形成C —Br 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溴原子,所以C —Br 键的极性较强,在其他试剂的影响下,C —Br 键很容易断裂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3.溴乙烷的水解和消去反应的区别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知识点讲课稿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 (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2、硫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Fe+S △ FeS 2Cu+S△CuS 2Na+S==Na 2 S Hg+S==HgS 与非金属反应:H2+S △ H 2 S 3C+S+2KNO 3===K 2 S+K 2 SO 3 +H 2 O ②还原性:S+O2点燃SO2 S+6HNO 3(浓) △ 2 SO 4 +6NO 2 +2H 2 O S+2H 2SO 4 (浓) △ 3SO 2 +2H 2 O ③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 +3H2O 3.用途:制火药、制橡胶、制高纯度硫酸、作医药 (二)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 (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 2+ 2 NaOH == Na 2 SO 3 + H 2 O ;SO 2 + NaOH == NaHSO 3 [SO 2+ 2 NaOH == Na 2 SO 3 + H 2 O;Na 2 SO 3 + H 2 O + SO 2 == 2NaHSO 3 ]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 (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 O2+B r2+2H2O=H2S O4+2H B r S O 2+C l 2 +2H 2 O=H 2 S O 4 +2H C l 2KMnO 4 + 2H 2 O+ 5SO 2 === K 2 SO 4 +2MnSO 4 + 2H 2 SO 4 2SO 2+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2H 2O+ SO 2 +2Fe3+=== 2Fe2++SO 4 2-+4H+ (4) 漂白性: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复色(生成物不稳定) (5) 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溴乙烷的性质教案

溴乙烷的性质教案 王泰山(2015.5.15)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2.掌握其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3.通过分析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进一步结合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充分认识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初步形成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分析它能在何种试剂条件下发生何种类型的反应生成何种产物的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能力; 3.通过学习消去反应,培养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概念之间比较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分析,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及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 【学习方法】学思导练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通过分析溴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探讨其结构特点 2.通过教师启发、设疑、实验探究等方式,掌握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3.通过设疑、举例、分析讨论,总结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和消去反应应满足的条件。【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 同学,你好。本微课是由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傅立华老师主讲。 【设疑】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可以得到什么分子?其结构与乙烷有什么区别?C—H键与C—Br键有什么不同?其分子中有无Br-,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呢?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溴乙烷的知识。 【板书】一、溴乙烷 【动画展示、分析溴乙烷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引导学习者书写溴乙烷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1.分子结构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Br / C2H5Br 【设疑】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呢? 【板书】2.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沸点38.4℃。 【设疑】溴乙烷在水中是否能电离出Br-?它是否为电解质?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点呢? 【动画展示实验一】将AgNO3溶液滴加到溴乙烷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溴乙烷是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滴加AgNO3溶液无沉淀。 【设疑】如何利用水解反应的原理设计实验来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动画展示实验二】取一支试管,加入约2mL溴乙烷和2mL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按下图连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第四章第三节

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是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非金属及其氧化物,也是为氨、硫酸、硝酸的学习做准备,也是学生今后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本节具有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由于硫、氮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上有很多的特殊性,学好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获得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学生后续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补充说明 通过实验了解氮、硫等非金属极其重要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列举氮、硫元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通过实验认识硫 单质、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认识硫及 其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认识氮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及其 与水的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能运用相关知 识分析简单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 治的方法。 在知识的深广度把 握上,教师一定要 注意与旧教材的区 别,正确把握学习 目标,严格按照必 修1模块的标准进 行教学。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和枢纽性的环节,是中学化学基础性的保证,不是基础性的全部,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方法的获取和能力的养成,目标的制定旨在为全体学生打下共同的后续学习基础。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切忌制定过高知识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掌握和能力的养成上。基于这样的要求,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硫元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通过阅读、实验认识硫单质、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认识硫及其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的方法。 2.能列举氮元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及其与水的反应;了解氮气和氧气的反应。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运用相关氮、硫氧化物的知识分析简单的环境问题。

《溴乙烷 卤代烃》教案

溴乙烷卤代烃 知识目标: 1.掌握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和初步认识常见官能团; 2.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 3.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化学性质; 4.掌握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方法。 5.结合溴乙烷的水解反应,进一步领悟检验卤代烃中卤元素的原理与方法。 能力目标: 1.分析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所具有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性质,体会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 2.通过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应具备的结构特点及反应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品质和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检验卤代烃中含有卤元素的实验设计及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卤代烃物理性质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培养学生规律性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如何检验卤代烃中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氟里昂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2.卤代烃中卤元素的检验方法 3.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教学难点: 消去反应的概念;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应具备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 1.通过展示溴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分析其结构特点 2.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实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3.通过教师设疑、学生讨论、学生实验探究,掌握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方法 4.通过教师设疑,学生举例、分析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的结构特点 5.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了解氟里昂的有关知识及卤代烃的用途 第一课时(溴乙烷) [引入提问] 在第五章,我们学习了烃,知道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是取代反应?并举例。 2.乙烷与Cl2混合后光照生成什么物质? 3.苯与Br2在铁粉存在下生成什么物质?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卤代烃—溴乙烷

卤代烃—溴乙烷 一、溴乙烷的分子组成的结构 分子式:C2H5Br 结构式:H H 丨丨 H一C一C一Br(C是Sp3杂化) 丨丨 H H 结构简式:CH3CH2Br或C2H5Br 电子式: H H ······极性分子(无对称轴) H C C Br ······ H H 溴乙烷的官能团—X(卤原子) 溴乙烷不溶于水,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电离就没有Br—,所以不与AgNO3溶液产生沉淀AgBr,溴乙烷属于非电解质 二、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无色液体,沸点38.4℃,比水的密度大,与水不互溶,但可溶于有机溶剂,遇水分层,在水的下层,下层会呈现亮油状液体 三、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H H H H 丨丨NaOH 丨丨 H一C一C一Br+H—O—H——→HBr+H—C一C一O—H 丨丨羧基△丨丨 H H H H (乙醇) (加热: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NaOH作用:中和反应生成的HBr,使平衡向正向移动 折键是C—Br键 或 H H H H 丨丨H2O 丨丨 H一C一C一Br+NaOH——→NaBr+H—C一C一OH 丨丨△丨丨 H H H H

注:如果验证卤代烃里面卤原子是什么时,步骤是:取反应后溶液分层的上层液体,因为下层液体是未水解的卤代烃,而上层液体,有卤化氢,吸取上层液体,加入过量的HNO3,中试液中的NaOH,如果不加HNO3,Ag+就和OH—生成AgOH沉淀,AgOH见光分解为Ag2O和H2O,Ag2O褐色会干扰实验现象(Ag++OH—=AgOH↓)因此验证卤原子方法总结如下: ①取水解后的上层试液加入NaOH的水溶液加热,加入HNO3至过量 ②再加适量的AgNO3,观察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含Cl原子,有淡黄色沉淀,含Br原子黄色沉淀,含I原子 (2)该反应的条件是NaOH的水溶液加热.(有机推断符号NaOH.H2O /△)证明卤代烃在水解) 2、消去反应 H H H H ││醇溶液││ H—C —C —Br+NaOH ——→H2O+NaBr+ C二C↑ ││Δ││ H H H H 醇:将两者互溶且降低卤代烃的水解程度 断:Br带走相连C的相邻C上的H 1、定义: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NaOH的醇溶液加热),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H2O等,而生成不饱和键,双键,三键的反应 消去原则:冠能团卤原子相连C的相临C上必须得有H,有H才消去,无H 不消去。而形成不饱和键,双键成三键。 注意:①如果官能团卤原子有多个,只要相邻C上有H就会消去到底 Br │酶 CH3─CH+2NaOH───→2H2O+2NaBr+CH三CH↑ │Δ Br 烃基分类:不饱和烃基:CH2=CHCl 饱和烃基 脂肪烃:链CH3CH2Cl 环 4.卤代烃物体 (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CH3F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知识点

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CuCl2溶液 实验步骤:在装有CuCl2溶液的U型管两端,分别插入碳棒作电极,并接上电流计,接通12 V的直流电源,形成闭合回路。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观察U型管内碳棒、溶液颜色、试纸颜色的变化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实验现象及分析: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一层红色的固体析出,说明有铜生成;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气泡产生,并有刺激性气味,发现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成了蓝色,说明有氯气生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说明Cu2+的浓度逐渐减小。 实验注意事项:电解时间不宜太长,避免产生的氯气污染环境,或者可以将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塞在U 型管两端,吸收有毒气体。 小结:CuCl2溶液在通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Cu和Cl2。既:CuCl2Cu+Cl2↑ 阴极:Cu2++2e-=Cu (还原反应)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2.基本概念 (1)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电解池的两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吸引溶液中的阳离子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吸引溶液中的阴离子 4.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5.放电顺序 阴极: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阳极:活泼金属阳极S2->I->Br->Cl->OH->含氧酸根>F- 6.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配个数,巧用水;两式加,验总式。(惰性电极)(1)电解含氧酸(H2SO4) 阳极:4OH——4e—= 2H2O+O2↑阴极:4H++ 4e—= 2H2↑ 总的方程式:2H2O 2H2↑+O2↑ 结论: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氧酸实质是电解水。电解后,酸的浓度增大,即[H+]增大,故溶液的PH减小。(2)电解无氧酸(HCl) 阳极:2Cl——2e—= Cl2↑阴极:2H++ 2e—= 2H2↑ 总的方程式:2HCl H2↑+Cl2↑ 结论:用惰性电极电解无氧酸(除HF),溶质消耗。电解的结果消耗了HCl,即[H+]减小,溶液的PH增大。

2019-2020年高中化学《溴乙烷卤代烃》第一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化学《溴乙烷卤代烃》第一课时教案大纲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3.使学生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对有关卤代烃数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4.使学生对氟氯代烷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5.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通过卤代烃的结构及性质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教学重点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教学难点 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通过溴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实物展示分析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并了解其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设疑、启发、诱导学习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3.采用对比分析学习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4.学习卤代烃部分知识,采用教师提问、学生阅读、总结、分析、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教学用具 溴乙烷的比例模型、投影仪、胶片、试管、烧杯、铁架台、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溴乙烷、NaOH溶液、NaOH固体,无水乙醇、HNO3、AgNO3溶液、溴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在第五章,我们学习了烃,知道烃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 [投影显示]1.苯与浓HNO3、浓H2SO4混合,水浴加热至50℃~60℃生成什么物质? 2.写出乙烯和氯气反应、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生成什么? [结合学生写出的生成物分析]硝基苯、氯乙烷、氯乙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都可看作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生成物,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烃的衍生物。 [板书]第六章烃的衍生物 [师]那么什么叫做烃的衍生物呢?请大家给它下一个较准确的定义。 [生]从结构上说,可看作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产物叫烃的衍生物。 [强调]烃的衍生物仅仅是可以看作烃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后的生成物,实际上并非都是由烃反应得到的。

溴乙烷卤代烃

第一节 溴乙烷 卤代烃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填空题(共9题,题分合计48分) 1.已知: 2R-X+2Na ?? ?→?一定条件 R-R+2NaX (X 表示卤原子) 曾经有人用金属钠处理化学式为C 5H 6Br 2的化合物A :,欲得到碳氢化合物B(分子式为C 5H 6),而事实 上却得到了芳香化合物C (分子式为C 15H 18)。 写出有机物B 、C 的结构简式:B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 2.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5H 11Cl, 其结构中含有两个甲基(-CH 3)、两个(-CH 2-)和一个 , 它可能的结构 只有四种,写出这四种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卤代烃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如: OH -等)取代了卤 代烃中的卤原子。如: CH 3CH 2Br + OH - → CH 3CH 2OH + Br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溴乙烷与NaHS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碘甲烷与醋酸钠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合成中常通过一系列反应由单官能团衍生物合成双官能团衍生物。试写出由溴乙烷合成乙二醇 (HOCH 2CH 2OH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2R-X+2Na ?? ?→?一定条件R-R+2NaX (X 表示卤原子)。 (1)用金属钠处理CH 3Cl 和C 2H 5Cl , 写出可能得到的烷烃的结构简式及其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金属钠处理CH 3Cl 和C 3H 7Cl , 可能得到的烷烃有____种。 6.卤代烃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的水解反应, 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这是有机合成中引入______的方法 之一。卤代烃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反应, 这是有机合成中引入______的方法之一。 7.下列各组物质中, 互为同系物的是(填编号,下同)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属于同种物质的 是________。 8.下列各组物质中, 互为同系物的是(填编号,下同)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属于同种物质的 是________,都不属于卤代烃的是________。 ①溴乙烷和一溴乙烷; ②硝基苯和三硝基甲苯; ③一氯甲烷和1-氯丁烷; ④1,2-二溴乙烷和1,1-二溴乙烷; ⑤二氯甲烷和一氯乙烷; 9.溴乙烷是一种____色____体, ______溶于水, 比水的密度______。 二、单选题(共49题,题分合计14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