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

篇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

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册》¥25.00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68.00

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27.00

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38.00

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55.00

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分册》¥33.00

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烧伤分册》¥15.00

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45.00

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60.001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册》¥48.001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45.00

1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分》¥20.00

1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22.00

1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60.00

1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32.00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40.001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手外科分册》¥68.001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36.00

1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76.00

2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75.00

2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36.00

2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39.002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肿瘤学分册》¥42.002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33.00

2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65.002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病学分册》¥35.002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分册》¥69.002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45.002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39.00

3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50.003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

¥129.003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75.003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88.003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

¥56.00

3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92.00

3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外科学分册》¥68.00

3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59.00

3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激光医学分册》¥62.003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医学分册》¥69.004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器官移植分册》¥60.004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95.00

4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分册》¥150.00

4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营养学分册》¥45.00

全套43分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篇二:肠外肠内营养操作规范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操作规范(20xx版)

第一部分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xx)方法第二部分肠外营养支持规范

第三部分肠外营养液输注途径操作规范第四部分肠内

营养输注泵操作规范

Ⅲ.肠外肠内营养操作”规范”(20xx版)

第一部分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一、营养风险筛查概念:由医务人员实施的快速、简便方法,决定是否需要制订营养计划。

营养风险筛查需要用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

20xx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根据1990年以来中国13项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得出中国人bmi正常值(18.5≤bmi 第一步:首次营养筛查

是:如果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测。

否:如果所有的问题回答“否”,应每周重复调查1次。比如患者计划接受腹部大手术治疗,可以进行预防性的营养支持计划,能够减少发生营养风险。

第二步:第二次营养筛查

(执笔:蒋朱明,陈伟,江华,陶晔璇)

第二部分肠外营养支持规范

一.适应证参见《指南适应证》相关部分。二.禁忌证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终末期肝肾功能衰竭。

胃肠道功能正常且可接受足量的肠内营养者。

周围静脉由四肢或头皮等浅表静脉输入的方法,适合短期(10~14天)应用。

三.支持途径(一)

优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而轻;

缺点:不能耐受高渗液体输注,长期应用会引起静脉炎。(二)

中心静脉

1.经周围静脉进入中心静脉(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适合长期(>2周)应用。优点:具有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的优点,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输入高渗液体缺点:护理不当,可能引起导管阻塞、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注意:严格按规范护理(详见输注途径规范相关章节)

2.锁骨下静脉置管优点:置管时间长,可输入高渗液体。

缺点:易引起导管有关的败血症、血管损伤、血栓等。四.输注方式

(一)多瓶输液氨基酸与葡萄糖电解质溶液混合后,以y型管或三通管与脂肪乳剂体外连接后同时输注。优点:适用于不具备无菌配制条件的单位。缺点:工作量相对大,且不利于营养素充分利用。注意:单瓶脂肪乳剂输注时间

应>6hr。

(二)全合一(all-in-one)将所有肠外营养成分在无菌条件下混合在一个容器中进行输注。优点:易管理,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利用,并节省费用。缺点:混合后不能临时改变配方,无法调整电解质补充量。(三)二合一(two-in-one)

附:全合一肠外营养液配置步骤、保存及注意事项:

配制:肠外营养支持所用营养液根据当日医嘱在层流室或配制室超净台内,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进行配制。混合顺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x

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 超过药面 3-5 厘米——浸泡( 20-30 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 而适当掌握。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 单煎、烊化、 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 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 而定。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 三倍。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 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 2)注意事项: 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 2 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 号筛。 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 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 筛。 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 菌环境下配制。 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 水丸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 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 2)注意事项: 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 6 号或 5 号筛。②干燥温度一 般不能超过 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 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 蜜丸 (1)制备 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 衣及包装 ( 2)注意事项:

临床营养学重点

蛋白质 1.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根据测得的氮量乘以6.25,即可计算出某种食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2.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赖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组氨酸(婴儿) 3.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可分别由蛋氨酸、苯丙氨酸转化而来 4.当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也越高,则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越高。一般指鸡蛋蛋白质。 5.食物中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 谷类蛋白: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 豆类蛋白:蛋氨酸。 6.多种食物蛋白混合食用,它们之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以提高整个膳食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7.氮平衡:NB>0,正氮平衡,常见于处于生长期的儿童、孕妇、疾病康复期病人。 8.NB=0,零氮平衡,健康成人。 9.NB<0,负氮平衡,常见于饥饿、疾病、食用蛋白质质量差的膳食等情况以及老年人。 10.蛋白质的质量评价: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食物蛋白质消化率、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 11.一般植物性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通常比动物性食物蛋白质消化率低。主要是植物性食品中蛋白质被纤维素包裹,影响与消化酶接触程度。 12.蛋白质生物价:生物价=储氮/吸收氮×100 13.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净利用率= 生物价×消化率=储留氮/摄入氮×100% 14.蛋白质功效比值:测定生长发育中的幼小动物摄入1克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来表示被机体利用的程度。 脂质 1.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时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乳腺癌和肠癌的发生。 2.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提高HDL。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3.多不饱和脂肪酸:保护细胞膜的功能、基因表达,防治心血管病。 4.二十碳五烯酸EPA :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血管清道夫” 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脑黄金。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降低血脂肪、预防心脏血管疾病,改善老人痴呆 从来源上分为:鱼油DHA、藻油DHA和蛋黄DHA。 5.必需脂肪酸: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n-6系)和α-亚麻酸(n-3系) 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动物的精子形成与必需脂肪酸有关 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前体 6.胆固醇:是形成激素与胆碱所必需的,体内水平高会引起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不再限制膳食胆固醇摄入。 7.膳食纤维:增强胃肠功能,利于粪便排出、控制体重和减肥、可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预防癌症结肠癌、大肠癌 8.乳糖不耐受症:是指喝牛奶后出现急性腹痛和腹泻等代谢紊乱症状的现象。人体缺乏乳糖

医院放射科全套管理制度汇编

XXXXXX医院 放射科全套管理制度汇编 放射科 二〇二〇年十月八日

目录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二、放射科接诊登记制度 三、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四、医疗仪器管理制度 五、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持有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的申请单方可进行,急诊患者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危或特殊造影的患者,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之患者应到床旁检查。 3、X线诊断要密切配合临床,报告书应符合有关规定,字迹清楚,描写准切,结论明确。进修生或实习生所写诊断报告须经带班医师签名。 4、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办理借片手续,院内借片由经治医生签名负责,院外借片应交纳一定押金,以保证归还。 5、积极与临床医生配合,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遇有疑难病例应邀请经治医生共同阅片,不断提高诊断质量。 6、诊断造影检查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放射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二、放射科接诊登记制度 1、由专人负责登记。 2、放射科各种检查一律分类登记编号,登记时应做到核对X线号、病案号、患者姓名等项目。 3、对受检查者要正确划价、记帐,住院患者要核对X 线号、记帐,杜绝漏帐。 4、负责造影等特殊检查的预约工作,指示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 5、引导患者在何处机房等候检查,负责胶片及报告单核对、发放。 6、负责办理院内外借片,借片押金、催还借片等事宜。 7、对急诊,接申请单后即刻登记,通知有关技术员或医师及时进行检查。 8、做好工作量的统计,每日上报。

肠内营养液的配置和肠内营养的临床监测

肠内营养液的配置和肠内营养的临床监测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 一、肠内营养用制剂的性质 1、渗透压及酸碱度(pH值): 渗透压系单位体积内分子和离子体积及数量的函数,可用质量渗透克分子 ( 1 千克 H2O 所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液浓度 ) 或体积渗透分子 ( 1 升溶液所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液浓度 ) 表示。常用前者作肠内营养用制剂的渗透压的单位 (mOsm/kg H2O) ,并将制剂分为等渗 ( < 350 mOsm/kg H2O ) ,中等高渗 ( 350-550 mOsm/kg H2O ) 及显著高渗 ( > 550 mOsm/kg H2O ) 等 3 类。 制剂的渗透压关系病人对该制剂的耐受性,其高低决定于制剂成份的分子和离子浓度的高低,特别是溶液电解质的浓度的高低。肠内营养用制剂的渗透压主要决定于电解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渗透压的方法包括稀释、加入低聚糖、加入脂肪乳或采用整蛋白为氮源的制剂。 肠内营养用制剂复水后大多呈微酸性至中性, pH 范围为 4-7 。若低于 3.5 ,可延缓胃排空及降低胃蠕动。 2、溶解度 肠内营养用制剂的溶解度决定于其组成成份。对要素制剂而言,含氨基酸混合物或水解蛋白、单糖、双糖或低聚糖、低脂肪的粉剂要素制剂,复水后可形成溶液;含多聚体糊精或可溶性淀粉、溶解度小的钙盐、高脂肪的粉剂要素制剂,复水后形成稳定的混悬液。 3、膳食纤维 匀浆制剂及部分非要素制剂含有膳食纤维。要素制剂为无渣制剂。长期 (>3 周) 使用要素制剂,应考虑补充膳食纤维。 4、可口性和色泽性状

可口性决定于制剂的氮源和矿物质等成份。以氨基酸或蛋白水解物为氮源者,其可口性较以整蛋白为氮源者为差,加入香料或冰块或制成冻胶,可减少或避免异味。含单 / 双糖过多,可造成甜度过高而不宜长期服用。 以结晶氨基酸混合物为氮源的要素制剂呈金黄色,以蛋白质部分水解物及糊精配制者呈棕色。 二、肠内营养用制剂的制备 1、要素制剂的配制方法 根据需要的浓度 ( 或热量密度 ) 称量出一定量要素制剂,先用少量温开水( 50 ° C 左右 ) 调成糊状,再用 60 -70 °C 温水稀释至一定容积,并充分搅拌成均匀溶液 (最大浓度 25 % , 热量密度一般为 1.0kcal/ml) ,放置 10 分钟后即可使用。每日配制 1 日用量,在 0 -4 °C 冰箱冷藏, 24 小时后废弃。 使用中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数病人开始时应稀释 1 倍,以避免引起不耐受,浓度由 10 %逐步提高至 25 %,灌注速率和总容量亦应逐步提高。 2、匀浆奶的配制方法 根据配方选择特定食物按一定数量称量备用,牛奶、豆浆于蔗糖等煮沸消毒,并和全部食物混合,装入电动搅拌机 ( 或电动胶体磨 ) 内磨碎搅成匀浆。每日配制 1 日用量,在 0 -4 ° C 冰箱冷藏, 24 小时后废弃。使用中亦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肠内营养制剂在配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污染。商品制剂虽然无菌,但可因各种途径被污染 (表 1) 。接受管饲的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不足或低下,缺乏胃酸的抑菌作用,加之可能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等。 表 1 、肠内营养制剂的污染途径 1 、内源性

2020年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课件)

2020年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 规范(课件)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 2)刮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

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感谢聆听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1章总则 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制定本规范。 二.医院病理科和承担医院病理科任务的医学院校病理教研室的主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简称尸检)等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或称病理诊断)。具有一定规模的病理科,应积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医师和科学研究等项工作。 三. 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患者标本(或称检材,包括活体组织.细胞和尸体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并在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或称病理诊断报告)是关于疾病诊断的重要医学文书。当涉及医.患间医疗争议时,相关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具有法律意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注

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各医院可酌情准予条件适宜的高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试行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低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病理科进修医师和非病理学专业的医师不得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五.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为确立疾病诊断而进行的合作行为,是有关临床科室与病理科之间特殊形式的会诊。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双方皆应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作用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关于患者的主要临床信息(包括症状.体征.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和手术所见等).诊断意向和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依据。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各项信息必须真实,应由主管患者的临床医师亲自(或指导有关医师)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七.临床医师应保证送检标本与相应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内容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送检材应具有病变代表性和可检查性,并应是标本的全部。 八.患者或患者的授权人应向医师提供有关患者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和可能涉及诊断需要的隐私信息)。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临床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谢作用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一门科学,是在掌握基础营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掌握医院的基本饮食,常用的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应用范围,饮食治疗原则,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目的。《临床营养学》课程主要介绍机体能量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和需要量,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医院营养膳食和饮食治疗等内容。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能应用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配合医嘱和病人病情提供切实可行的营养实施指南,配制简单的膳食,以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且能面向社区所有的服务对象,为增强他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延年益寿,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临床营养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临床护理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知识教学目标包括: 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达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达到思想教育目标:包括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临床营养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1.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学基本知识、食品中个营养素组成、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常见疾病的营养学护理

口腔门诊全套制度.doc

口腔门诊规章制度 目录 一、口腔门诊工作制度 二、科室员工沟通协调工作制度 三、口腔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四、口腔全程优质服务制度 五、门诊健康教育 六、口腔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 七、口腔医患沟通工作制度 八、口腔感染控制业务学习制度 九、医院感染在职教育与培训制度 十、医院职工培训制度 十一、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十二、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 1、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标准预防防护制度 3、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4、已知传染病患者防护制度 5、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 6、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 7、重复使用器械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8、口腔诊疗器械维护和保养制度 9、口腔模型室规章管理制度 10、化学消毒液监测制度 11、口腔卫生保洁制度 12、诊疗室环境日清洁、消毒常规 13、牙科手机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指引 14、超声波洁牙手机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的操作指引 15、口腔科小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指引 16、口腔科可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指引 17、模型消毒操作指引 18、义齿修整抛光消毒操作指引 19、印模托盘消毒操作流程 20、独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洁、消毒养护操作指引 21、牙椅排水管道的清洁、消毒操作指引 22、防止手套交叉污染的方法 23、医疗废物内部分类、收集、处置、转运制度 24、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指引 25.口腔消毒管理责任制 26、口腔诊疗医院感染管理标准 27、口腔门诊院感管理质量评估细则 一、口腔门诊工作制度 1.口腔诊疗工作有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门诊部主任全面负责管理口腔门诊诊疗工作。各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 2.严格遵守《医院员工守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坚守服务承诺信条。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疗法 用具及常用药液 它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得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得药物药理作用与注射方法而形成得一种独特疗法. 1、用具:使用消毒得注射器与针头。根据使用药物得剂量大小及针刺得深度选用不同得注射器与针头。常用得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与眼区穴位)、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 2、常用药物: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黄芪注射液、板蓝根、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K3等;其她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用水等。 作用: 1、止痛作用 大量得临床资料与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得途径到达脊髓与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得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得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得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得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防御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就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得防御机理有关。免疫就是机体识别与清除外来抗原物质与自身变形物质,以维持机体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得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3、调整作用 穴位注射对人体得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得调整作用。如对消化系统得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就是双向得,当功能亢进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强。 穴位选择 1、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得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作为水针得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得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就是 . 3、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得压痛点;较长肌肉得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得起止点;腰椎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

临床营养学

临床营养学 1.下列属于婴幼儿锌缺乏的症状是()。(分值:1分) D.生长发育缓慢 2.急性胰腺炎能进食时应先给予()。(分值:1分) A.无脂高碳水化合物流质 3.女性,75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发作,经鼻胃管给予匀浆膳,当呼吸商大于1,可能与()有关。(分值:1分) A.过量的糖类摄入 4.大手术后的第一次进食患者应使用()食品。(分值:1分) C.流食 5.下列哪种调味品可以减少烹调时维生素C的损失()(分值:1分) C.醋 6.实际体重在理想体重±10%内为()。(分值:1分) B.正常 7.肝性脑病患者营养治疗应注意摄入()。(分值:1分) E.支链氨基酸

8.下列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分值:1分) E.尽是避免户外活动 9.急性痛风、慢性痛风、高尿酸血症、尿酸性结石患者常使用()。(分值:1分) D.低嘌呤饮食 10.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置留鼻胃管,可给予()(分值:1分) D.高蛋白、低糖类营养液 11.下列哪种豆制品含维生素C较多()(分值:1分) C.绿豆芽 12.关于幼儿园儿童蔬菜安排不科学的有哪些?()(分值:1分) A.由于蔬菜和水果营养成分相近,可以用水果替代蔬菜 13.核黄素缺乏可引起()(分值:1分) B.脂溢性皮炎 14.当前的营养支持方式有()。(分值:1分) C.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 15.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合理控制()。(分值:1分) D.热能

16.老年人饮食应注意()。(分值:1分) A.蛋白适量而优质 17.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分值:1分) E.6g 18.()可以促进膳食中铁的吸收。(分值:1分) C.维生素C?? 19.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患者宜采用()。(分值:1分) A.低脂膳食 20.下列哪组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分值:1分) B.铁、铜、钴 判断题 21.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故应减少餐次至每日两餐,以减轻老人消化系统负担。()(分值:1分) 正确错误 22.脑卒中患者的鼻饲饮食中脂肪应不超过总能量的30%。()(分值:1分) 正确错误 23.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是老年性痴呆患者最常见的营养问题。()(分值:1分) 正确错误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 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 册》¥25.00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68.00 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27.00 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38.00 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55.00 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分册》¥33.00 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烧伤分册》¥15.00 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45.00 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60.00 1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 册》¥48.00 1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45.00 1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 分》¥20.00 1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22.00 1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 复学分册》¥60.00 1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32.00 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 分》¥40.00 1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手外科分册》¥68.00 1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 分册》¥36.00 1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76.00 2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 册》¥75.00 2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 册》¥36.00 2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 册》¥39.00 2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肿瘤学分册》¥42.00 2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33.00 2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 册》¥65.00 2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病学分 册》¥35.00 2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分册》¥69.00 2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45.00 2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39.00 3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 学分册》¥50.00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1肠内营养的历史 虽然营养支持被认为是一些XXXX人几年前已经研究过的当时,营养液是直肠给药,主要是乳制品、动物血、葡萄酒和牛肉的混合物。由于营养制剂的限制,肠内营养在XXXX之前并不常见二战后,由于鼻胃管的出现,开始了上消化道肠内营养的尝试。1957年,格林斯坦等人开发了一种具有明确化学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用于开发宇航员的肠内营养。该制剂能维持大鼠的正常生长、繁殖和泌乳。1965年,Winitz等人将其应用于人体。1973年,Relany等人报道了腹部手术后导管针空肠造口术的应用,1980年,Hoover等人证实了术后早期空肠喂养的营养益处。随着20世纪80年代对肠功能的重新认识,特别是肠黏膜屏障、细菌移位和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枢器官等概念的确立,肠内营养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理论、技术和制剂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应用于临床时,临床医生以极大的热情接受和推广了肠内营养的重要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缺点逐渐显现。特别是当人们认识到肠黏膜屏障、肠道细菌移位、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枢器官等概念的建立,以及对肠道免疫防御功能的认识,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增加,国外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比例已从8:2变为2:8。

2.1肠粘膜屏障:①机械屏障:肠上皮及其细胞与粘膜上皮表面粘液的紧密联系;②化学屏障:主要指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如胃液、胰液、肠粘膜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等。(3)生物屏障:肠道细菌和生物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④免疫屏障:十二指肠相关淋巴组织主要由帕耶氏斑、粘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和上皮组织淋巴细胞组成。肠道通过S-IgA的体液免疫分泌和细胞毒性细胞免疫反应形成体内最有效的防御屏障 2.2提出细菌易位的概念。细菌移位是指寄生在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包括活的和不活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产物,如内毒素等。通过解剖学上完整的肠屏障进入正常的无菌组织,如肠系膜淋巴结和其他器官。 2.3肠内营养对肠粘膜代谢的意义肠上皮细胞具有代谢活性。正常情况下,肠上皮细胞平均每3天左右更新一次,因此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相当大。Bergel等人在1997年的研究表明,肠粘膜的营养30%来自肠系膜动脉的血液供应,70%来自肠腔内营养此外,大量数据证明肠内营养中包含的组织特异性营养因子如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对肠和结肠粘膜营养具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可以调节上皮细胞的更新,提供肠上皮细胞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促进绒毛顶端细胞的脱落,并刺激对肠粘膜有营养作用的胃肠激素的分泌Thompson等发现,胃肠外营养组大鼠的体重、绒毛高度和小肠及粘液中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肠内营养组。正常受试者在肠饥饿36小时后,肠吸收功能显著下降,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实验证明,肠饥饿可导致幼猪胃、小肠和胰腺生长迟缓,小肠粘膜刷状缘寡糖酶活性降低,同时肠粘膜厚度、绒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部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 第1章总则 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 制定本规范。 二、医院病理科和承担医院病理科任务的医学院校病理教研 室的主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 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简称尸检) 等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或称病理诊断)。具有一定规模 的病理科,应积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医师和科学研究等项 工作。 三、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 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患者标本(或称检材,包括活体 组织、细胞和尸体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 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 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 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并在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 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或称病理诊断报告)是关于疾病诊 断的重要医学文书。当涉及医、患间医疗争议时,相关的病 理学诊断报告书具有法律意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

执业资格的注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各医院可酌情准予条件适宜的高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试行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低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病理科进修医师和非病理学专业的医师不得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五、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为确立疾病诊断而进行的合作行为,是有关临床科室与病理科之间特殊形式的会诊。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双方皆应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作用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关于患者的主要临床信息(包括症状、体征、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和手术所见等)、诊断意向和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依据。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各项信息必须真实,应由主管患者的临床医师亲自(或指导有关医师)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七、临床医师应保证送检标本与相应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内容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送检材应具有病变代表性和可检查性,并应是标本的全部。 八、患者或患者的授权人应向医师提供有关患者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和可能涉及诊断需要的隐私

-临床营养学 选择题汇总

《临床营养学》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一般20小题,共20分。 1、下列不适于采用软食的是(D)。 A低热;B伤寒;C幼儿;D产妇;E咀嚼和呑咽差者 2、判断机体肥胖最常用、最简便的指标是(B)。 A、想体重; B、BMI; C、皮褶厚度; D、体脂率; E、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之比。 3、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时,容易加重肺通气和肺内气体交换负担的是(C)。 A、矿物质;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脂肪; E、维生素 4、以下人群中,不易患冠心病的是(E)。 A、高血压患者; B、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C、肥胖患者; D、糖尿病患者; E、素食者。 5、当肾功能不全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出现为胰岛素抵抗; B、糖耐量升高; C、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D、蛋白质分解增加; E、血脂升高 6、下列选项中,会加重炎症性肠病粘膜损伤的是(C) A、谷氨酰胺; B、 -3脂肪酸; C、乳糖; D、果胶; E、低聚糖 7、关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营养治疗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急性期:低脂高蛋白半流或高蛋白软食; B、缓解期:高蛋白、高维生素普食; C、 急性期:低脂高膳食纤维半流或高碳水化软食;D、缓解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普食;E、急性期:低脂高膳食纤维半流或高碳水化普食。 8、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应采用(C) A、高蛋白膳食; B、低蛋白膳食; C、高热能高蛋白质膳食; D、低热能膳食; E、低胆 固醇膳食。 9、对帕金森综合症进行营养治疗时,错误的做法是(A) A、不用控制能量摄入; B、全天蛋白质以0.8g/(kg · d)为宜; C、增加叶酸丰富的 食物;D、服用多巴胺药物时,避免食用蛋类和豆类;E、适宜加蔬菜、水果等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材料; B、饱和脂肪酸可减轻心血管损伤; C、多不饱和脂肪酸 对炎症有抑制作用;D、单不饱和脂肪酸可提高蛋白质的合成;E、充足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11、肠外营养支持不适用于(B) A、食管胃肠道先天畸形; B、偶发腹泻; C、大面积烧伤; D、急性重症胰腺炎; E、急 性肝肾功能衰竭。 12、下列选项中,以减少含氮代谢产物积聚,减轻肝、肾负担为目的的膳食是(B) A、少渣膳食; B、低蛋白膳食; C、低盐膳食; D、低钠膳食; E、低脂膳食。 13、下列选项中,能可靠判断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指标是(B) A、血清总蛋白; B、血清白蛋白; C、球蛋白; D、转铁蛋白; E、视黄醇结合蛋白 14、急性呼吸衰竭的营养治疗原则是(C)。 A、低脂、高碳水化合物; B、低脂、高蛋白; C、高脂、低碳水化合物; D、低脂、低碳 水化合物;E、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 15、在痛风病人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中,不宜选择的是(E)。 A米饭;B、馒头;C、土豆;D、山药;E、蜂蜜 16、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C)。 A、高钙饮食; B、高钾饮食; C、高钠饮食; D、高镁饮食; E、高铁饮食。 17、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治疗的基本方法不包括(C)。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二章乳腺癌 第三章腹外疝 第四章急性阑尾炎 第五章肠梗阻 第六章胃十二直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第二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第三节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第七章胆囊结石 第八章肝外胆管结石 第九章肝脏损伤 第十章脾破裂 第十一章结肠癌 第十二章直肠癌 第十三章海绵状血管瘤 第十四章痔 第十五章下肢静脉曲张 第十六章技术操作规范—腹膜腔穿刺术 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 【病因】 1.碘的缺乏。 2.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青春发育期、妊娠期、绝经期。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一般无全身症状 2.甲状腺可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在腺体的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增长速度慢,并发囊内出血时短期增大较快,伴有疼痛。

3.较大肿块可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影响呼吸,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等,胸骨后甲状腺可引起纵隔内压迫症状。 二、辅助检查 1.甲功全套 2.甲状腺扫描 3.B超 有压迫症状者拍颈部正侧位片,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诊断依据 1.是否甲状腺肿流行地区。 2.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 3.甲功正常。 4.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 5.甲状腺穿刺或术中冰冻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治疗】 一、手术治疗 行甲状腺结节或腺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确诊。 二、术前准备: 1.除术前常规准备外,对有压迫症状者拍吞钡部正侧位片,了解气管、食道受累及有无胸骨后甲状腺肿。 2.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术后处理: 1.注意观察呼吸、声音、伤口渗血等情况。 2.伤口压砂袋24小时。 3.引流条或引流管根据引流量多少在24—72小时拔除。 4.必要时床头备气管切开包。 5.抗炎止血对症治疗。

临床营养学名词解释

能量(energy):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不能被创造和消灭,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动物不能制造,必须从植物中获取 优质蛋白质(high quality protein ):食物中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越容易被人体吸收,称优质蛋白质。如动物蛋白肉类、蛋、乳等以及大豆 蛋白质消化率( protein digestibility):指在体内被分解的程度,消化率越高,吸收得越彻底,营养价值越高。乳类98%、肉类93%、蛋类98%、米饭82% 脂肪(fat ):占人体体重的14%-19%,主要以甘油三脂贮存于脂肪组织内,主要在皮下、腹腔等处 维生素A( Vit- A):又名视黄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Vit A1与Vit A2,植物性食物来源的胡萝卜素.功能:维持人体正常视觉,促进生长和骨骼的发育, 增加机体抗感染和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促进皮肤健康,抗癌作用 维生素D (Vit-D):经口从食物中摄入,在体内肝肾处转化,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或经阳光照射获得,皮肤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生理功能:调节钙和磷代谢,维持血钙水平,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构成健全的骨骼与牙齿

维生素E ( Vit-E):大部分储存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人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E,需从食物取得。营养学意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临床上常用来治疗不孕症,习惯性流产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 矿物质( minerals):已发现人体内约有二十余种元素,除碳氢氧氮构成有机化合物,其余的元素都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称为矿物质,亦称为无机盐 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 ):也称合理膳食,指提供给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营养评价(nutrition assessment): 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多项综合评价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 营养风险( nutritional risk):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如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参数增加的风险 普通膳食( general diet):普通膳食简称普食,与健康人膳食基本相同,膳食结构应符合平衡膳食原则,能量及各类营养素必须充足供应。

临床营养学简答题集

简答题 1、简述合理膳食得原则? 2、简述母乳喂养得优点? ①母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类得比例适当,易于消化吸收; ②母乳含钙量虽不高,但钙磷比例适宜(2∶1),易于吸收; ③母乳中含有多种多样得生物活性物质,如各种生长因子、免疫因子、牛磺酸、各种消化酶及免疫球蛋白等,可提高婴儿得免疫力与增强婴儿对疾病得抵抗力; ④母乳喂养可促进母婴之间感情交流及加速母体得产后康复; ⑤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适宜,几乎为无菌食品。 3、简述老年人得膳食保健措施有哪些? 4、试述冠心病得膳食防治原则?P120 ①禁烟禁酒 ②能量要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或适宜体重,防止肥胖 ③脂肪占总能量得25%,饱与脂肪酸应小于总能10%,多不饱与脂肪酸占10%,单不饱与脂肪酸占10%,每日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0MG ④碳水化合物,鼓励多吃各类杂粮; 5、试述高血压病得营养防治原则? ①膳食指导 ②限制钠盐摄入;限制能量摄入;限制食物脂肪;增加优质蛋白质得摄入;增加钾、镁、钙等矿物质得摄入;限制饮酒。 ③营养健康教育 ④做好饮食指导;养成良好得生活习惯;避免酪胺反应得发生。 6、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①合理控制能量摄入:这就是糖尿病营养治疗得首要原则。能量供给根据病情、血糖、尿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及有无并发症等确定。能量摄入量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 ②选用吸收较慢得多糖,限制单糖及双糖得摄入量:供给充分碳水化合物减少体内脂肪与蛋白质得分解,预防酮血症。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占总能量得50%-60%为宜,甚至可高达65%,但不宜超过70%,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00g-350g,相当于主食250-400g。 ③限制脂肪与胆固醇:一般膳食脂肪占总能量20%-30%,其中饱与脂肪酸占总能量应少于10%。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300mg/d,合并高血脂症者,应低于200mg/d。避免食用富含胆固醇得食物,如动物脑、肝脏,鱼虾子、蛋黄等。 ④保证足量得优质蛋白质:蛋白质供给与正常人接近,为0、8-1、2g/(kg*d),占总能量10%-20%。膳食中应有1/3以上为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乳、蛋、豆制品等。 ⑤充足得维生素:①补充B族维生素可改善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②补充维生 素C可防止微血管病变;③供给足够得维生素A可弥补患者难以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得缺陷;④充足得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能加强患者体内已减弱得抗氧化能力。适量得矿物质:①补充适量镁预防视网膜病变;②补充适量钙预防骨质疏松并发症;③补充适量锌帮助机体利用维生素A;④补充糖耐量因子成分三价铬;⑤补充锰改善机体对葡萄糖得耐受性;⑥补充锂促进胰岛素得合成与分泌;⑦限制钠盐摄入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并发症。 ⑥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得摄入:膳食纤维具有较好防止糖尿病得作用,能有效改善糖代谢、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与防止便秘等。建议膳食纤维供给量20-35g/d,或15-25g/1000kcal。 ⑦合理得餐次与营养分型治疗:根据血糖、尿糖升高时间、用药时间与病情就是否稳定等情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 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 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 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 、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 1 )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 (1)留针:是进针以后,将针留置,留针过程中还可以间歇 行针,或酌与留置10?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