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实用文档精选——小学音乐-第七单元大海的歌

优质实用文档精选——小学音乐-第七单元大海的歌
优质实用文档精选——小学音乐-第七单元大海的歌

上课周次:2013 学年第一学期第周

上课周次:2013 学年第一学期第周

上课周次:2013 学年第一学期第周

1 大海的歌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 课文:1 大海的歌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大海的歌》由三篇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小韵文组成。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本文教学之初借助音像资料,丰富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初读课文之后进行生字教学;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美,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3.认识“纹、潮、仰、翻、腾、琴、渔、帆”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仰、翻、滚、奔、腾、琴、奏、帆、睡、闹”等12个生字。理解“穿梭、绽开、滔天波浪”等词。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培养想象力。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1.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 2. 学生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3.(展示课件第二屏)学生欣赏大海的图片后进行语言训练:(展示课件第三屏)看了图片,说一说你此时对大海的感觉。 4. 揭示课题:(展示课件第四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诗歌后认读生字词。(展示课件第五屏) 2. 去了拼音,还会读吗?(展示课件第六屏) 3.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4.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师范读学生跟读、集体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字卡,认读本课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 2. 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1)自主学习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 (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4)小组汇报对其他生字的记忆方法,教师点拨,对比、区分形近字。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合作朗读课文。 2.配乐读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上课开始,利用画面唤起学生的旧知,创设了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设计由于遵循了“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学生乐意参与,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一改过去教师一笔一笔地写,学生一动不动地看的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学字、写字的整个过程。 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感受文本,咀嚼语言文字内在的韵味。真正做到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大海歌词翻译

UID 314212 Digest Posts 0 Credits 22 Posts 12 Registered 2009-11-22 Status Offline 张雨生大海歌词翻译,请高手点评 闲来翻译一首喜欢的歌曲,请点评。 大海: The Sea 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 Gradually you vanish along the seaside 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 Your faint face became clear little by little 想要说些什麽又不知从何说起 But I said nothing while eager to show you my feeling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Only laid that into my heart inside 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 Just see the tide up and down while wandering the seashore 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 Try to remember every spray but in vain. 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散在风里 The Love I said to you blew away in the air 猛然回头你在那里 And wonder where you are in the moment I turn back 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曾经的爱 If the sea could call you back 就让我用一生等待 I would like to wait for you even my whole life 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恋 But if you don't have nostalgia for our the good old love story 就让它随风飘远 Then let it go with the wind 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 If the sea could take away my sadness 就像带走每条河流 Like all the streams running into the sea 所有受过的伤 All the hurt i 所有流过的泪

语文课文《大海的歌》的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大海的歌》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语文课文《大海的歌》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呢容。 3.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二,三段主要内容。着重指导学生理解语句得意思,注意语句之间的联系,领悟观察和描述景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门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心情会怎样呢?对。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是一副日出的`美丽景色,他怎能不高兴呢?作者便及不可待的蹬上了一只海轮,那么在海港里看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授: 1.自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在海港里看到了什么?并且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学生自读。 3.比较句子: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层层的排列在码头两边。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和巨轮排列在码头两边。 4.你是从那个词语看出吊车多,海轮多呢?你从那些词语看出吊车高大,工作繁忙呢? 5.作者看到海港十分繁忙心情如何?书上那句写出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的? 6.读出来。飞溅起来的浪花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 7.作者站在船头,再阳光的照耀下迎着猛烈的海风,浪花飞溅。作者认为是在唱歌,因为作者不仅看到的自然景物而且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色,心里为祖国的兴旺景象感到快乐自豪。 8.指导读。读出欢乐,自豪的心情。过度语:船在大海中航行,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深蓝,这表明了什么? 9.讲读课文4,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你喜欢那句呢? 比较句子: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2)谁能够读出作者高兴自豪的心情? 3)在原文中找出带有了望和极目了望的句子,思考这两个词语可不可以交换?作者看到了什么?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2019-10-18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理解课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大海的景象?提问后放录相。教师描述:刚才,我们见到了繁忙的海港,浩瀚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作家笔下的大海更美,海上颜色变化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大海,听一听它唱的是什么歌。 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 1.指名读文,纠正读音。 “仿佛”的“佛”是多音字,在本词中应读“fú”,不要读成“fó”。 “一曲”的“曲”也是多音字,在“一曲新歌”中读“qǔ”,不要读成“qū”. “驾驶室”的“室”平时人们爱读成“shǐ”,其实正确的读音应该是“shì”。 “旗帜”的“帜”应读“zhì”,不要错读成“zhǐ”。 练习巩固字的读音: 2.理解词义。 猛烈:气势大、力量大。本文中指海风的风势非常猛,力量很大。 耸立:高高地直立。 仿佛:好像地意思。 闪烁:光亮忽明忽暗,动摇不定。

弥漫:布满,充满。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朦朦胧胧:模糊,不清楚。 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 极目?t望:极目,用尽眼力。?t望,登上高处向远望。本文指站在高处,用尽目力向远处望。 海平线:天和海交界的线。远远看去,海和天连在一起的地方。 石油钻探船:专门在海上用钻井钻到海底勘测石油的船。 三、默读课文,指出问题。 同学们在读课文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拿到班上,大家共同解决。 1.学生质疑。 通过教师整合,最后决定提出两个大问题或者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拿到班上师生共同解决。 1)大海两次唱的各是什么歌? 2)大海为什么唱歌? 3)自悟解疑。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要把作者看到什么和想到什么结合起来体会。 (1)理解体会大海第一次唱歌。 方式之一:可以欣赏录像,分析词句,理解大海唱歌的原因。播放有关海港景象的录像,结合录像抓住“钢铁巨人”、“有如密林”、“数不尽”,使学生领悟港口吊车数量的多,场面的'宏大。为祖国建设的繁荣激动不已。“飘着各色旗帜”反映了我们国家跟许多国家进行着贸易往来。此情此景,令人十分自豪。由于作者心里十分高兴,所以就觉得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 在学生看完录像谈体会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

《大海啊故乡》歌词

《大海啊故乡》歌词 导读:《大海啊故乡》是朱明瑛演唱的歌曲,由王立平作词及谱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真挚的感情。 《大海啊故乡》歌词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 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 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创作背景 《大海啊故乡》是反映海员生活的电影片《大海在呼唤》的插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 歌曲鉴赏 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歌词从“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开始,通篇质朴深情,如叙家常。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曲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也是一首思乡歌曲。 歌曲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平易亲切,节奏严谨。歌曲结构十分简洁,如果除去反复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为第一段,富有叙事性,乐句朴素无华。后两个乐句为第二段,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 前奏部分,很有些波涛涌向海岸的动感气势。 【《大海啊故乡》歌词】 1.大海啊故乡歌词 2.大海啊大海,我爱你作文 3.900字初中作文:大海啊,大海 4.大海故乡作文 5.大海-我的故乡

6.啊,大海作文 7.大海啊作文 8.大海歌词 上文是关于《大海啊故乡》歌词,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大海的歌 说课稿

大海的歌说课稿 说教材: 《大海的歌》是第一单元的一组儿童诗。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大海睡了》采用叙事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静?之美。《海上的风》一诗,采用复沓式的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动?之美。《大海睡了》突出展示了大海的静态之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体会四个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 2、根据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练习仿写。 教学教具准备: 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2、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请学生初谈对大海

的感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什么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阅读的情景,遵循?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学生乐意参与,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2、师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读音。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通读顺。 4、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 三、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1、默读诗歌。 2、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诗句。 (2)你最喜欢哪些诗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是怎样的?试试读出你的感受。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本,体会诗境,品味语言文字的内

大海的歌教案

合峪小学语文导案 班级:三年级课题:大海的歌总课时:一分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纹、潮”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 学习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 学习形式学习过程学法 指导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或听说过大海吗?在你的印象中大海 是什么样子的?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 歌,一起跟着作者到海边走走,好吗? (揭示课题,板书:大海的歌)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从本课 三首诗中,各了解到了大海的哪些特点。 3、小组讨论。 4、指名回答,随机指导。 《天和海》写了大海神奇的蓝色。《海上的风》

写微风吹动大海时荡起的无数浪花;大海还能发出各 种不同的声音;吹狂风时,大海会掀起滔天的巨浪, 发出巨大的吼声。《大海睡了》写了深夜里,倒映着 月亮和星星的大海平静极了。 三、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认识生 字。 3、交流识字方法,只要能很好地记住生字,就 给予肯定。 4、指名朗读每首诗,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 三、展示点拨 指名分小节读诗 课外知识链接 教后反思:

合峪小学语文导案 班级:三年级课题:大海的歌总课时:一分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全诗,了解大海的特点。 2、在学习中感受大海的美,激发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大海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学习 形式学习过程 学法 指导 一、检查朗读,引入新课 1、指名朗读全诗,要求读通读顺。 2、全班评议。 3、齐读全诗。 二、自主学习:感情朗读,感悟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自由朗读。 3、细读课文,在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下打上重点 号,仔细体会,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或句子。在不理 解的地方打上问号,与同学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提 问。 三、合作学习:

《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 设计意图: 大海有着它的宁静,也有着它的汹涌澎湃。本课选用的两个材料《海》和《海上风暴》正是突出表现了大海这两种性格。在学习中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表现大海的音乐世界里,插上他们想像的翅膀,充分感受大海的柔与刚,并用歌声和体态律动来充分展现。 作品分析: 《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 3/4拍,二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由于整首歌曲节奏疏松,旋律显得宽广。两句节奏一样的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呈小波浪式进行,给人以起伏、荡漾之感。又因旋律,音调带着柔和的美,使整首歌充满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乐曲《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乐曲由木管呈现主题,弦乐用震音伴奏,给人一种紧张的气氛。特别是乐曲中部,长笛、小提琴和大提琴交替演奏半音阶构成的旋律,上下翻滚的音型进一步烘托了呼啸的狂风和充满恐怖感的电闪雷鸣。仿佛预示着船体破裂的险情即将来临。随后,高音声部奏出好似飓风般的音响由弱到强,一切消失在风暴中。海上风暴渐渐平息了,音乐变得越来越宁静。 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海》体验三拍子轻柔、摇晃的节拍韵律,并且通过编唱、律动,体验级进式旋律给人的轻柔起伏的动律感。 2.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色、力度在乐曲中的表现力。 3.在欣赏乐曲时能关注音乐的发展和变化,并且能用肢体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倾听大海的声音 1.播放大海的音效声。 (1)请学生闭起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了一望无垠的大海边,静静聆听,并模拟海浪的声音。 用X--的节奏模拟海浪的声音:哗––∣哗––∣哗––…… (2)你听海浪唱得更欢了(加入固定音高) 5 ––∣5 ––∣ 5 ––∣5 –– 海浪:哗––∣哗––∣哗––∣哗––…… 2.播放带有海鸥叫声的大海音效声 引导学生仔细听辨音效中的海鸥声并高位置模仿。 ?0 0 ∣?0 0 ∣?0 0 ∣?0 0 海鸥:欧 0 0∣欧0 0∣欧0 0∣欧––…… 3.大海和海鸥的合唱(听老师的语言,看老师的手势进行模拟,仿佛是大海和海鸥在悄悄的对话)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大海的歌 (共2课时)|人音版(简谱)

大海的歌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教学目标 一、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二、通过聆听分辨

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四、能发挥想像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本课可围绕大海的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此课之前,可提示学生在课前预备制造大海声响的物品。在聆听、表演后做“大海”的练习。 三、编创歌谣可培养学生编创意识,有能力的学生可自行改编歌谣,但节奏要准确,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条件。 教材分析 1.歌曲《大海摇篮》 《大海摇篮》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少儿歌曲。2/4拍,宫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较有规律的节奏似平静的大海般摇荡,配以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歌唱了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 第一部分,童年的回忆。很有特点的两个起句中前倚音、切分音的运用,似大海轻柔翻动的浪花,委婉的音调留恋地歌唱曾经给予人们童年欢乐和幸福的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 第二部分,情感的抒发。衬词“啊”在高音区起句,由于出现新的因素,旋律明朗、振奋,更为抒展,使人感到大海的宽阔,与前段的柔美形成对比,歌唱了大海是历史的见证。陪伴人们走过今天,走向明天。随后旋律又变化再现了前段的音调,与前段呼应看,形成全曲的统一,歌唱出更加美好的催人向上、奋进的音调,最后在结束句的全曲最高音上渐弱结束。

三年级下册语文《大海的歌》优秀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大海的歌》优秀教案范文《大海的歌》是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随船出海参观时的所见所闻和由此而产生的喜悦心情,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新成就。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年级下册语文《大海的歌》优秀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展现”、“极目瞭望”、“朦朦胧胧”、“猛烈”、“耸立”、“仿佛”等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和记叙事物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初读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都看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为学习生字作准备) 出示卡片:诵、共、船、杭、常、浑、期、识、织、耳、深、舟。 (1)认读。 (2)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二、揭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板书课题:14.大海的歌) 看到题目,同学们可能会想: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又是什么歌呢?我们学会了课文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 三、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①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注音要读准字音。

②在黑板上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正音。 ③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说词意或用新词说一句话。 ④记忆生字字形(学生自由选择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办法)。 ⑤在作业本上写生字(一个写一遍)。 (2)再读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 ①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选其中一段轻声朗读。 ②指名朗读自选段落。 ③边看幻灯片,边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思考:“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 什么景物?(板书: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 ④讨论思考题。(板书:蓝天、白云、碧海、朝阳、吊车、海轮、石油钻探船) 四、试探练习 (1)巩固所学生字。(以“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出现,在“找朋友”的歌曲中进行) (2)看幻灯片,练习说话。(变换形式,完成课后习题四) ①出示句子——“我到驾驶室瞭望”,让学生说说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谁、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出示幻灯片(幻灯出现新华书店的画面),看图说一句话,用上“到”字,要说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③出示幻灯片(幻灯出现*、公园的画面),请同学生们看图,在作业本上写一句话, 要求用上“到”字,写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④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大家听。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朗读了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了 什么。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歌词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歌词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专辑:世纪军歌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 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 俯看着海面象哨兵一样 啊~~~~ 海军战士红心向党 年轻一代紧握钢枪 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有丰富的宝藏 我爱晴朗辽阔的海空 英雄的战鹰在展翅飞翔 啊~~~~ 穿云雾跨海浪海空战士斗志昂扬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骄健的海燕在暴风里成长 我爱大海的惊涛骇浪 把我们锻炼的无比坚强 啊~~~~ 战舰奔驰劈涛斩浪

年轻水兵威武雄壮 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LRC歌词 [00:02.71]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00:06.51]专辑:世纪军歌 [00:09.41] [00:14.74]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00:21.05]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 [00:26.13]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 [00:32.08]俯看着海面象哨兵一样[00:39.23]啊~~~~ [00:44.86]海军战士红心向党 [00:47.65]年轻一代紧握钢枪 [00:50.44]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00:56.06]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 [01:16.57]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01:22.18]祖国的海疆有丰富的宝藏[01:27.68]我爱晴朗辽阔的海空 [01:33.29]英雄的战鹰在展翅飞翔[01:39.36]啊~~~~ [01:46.19]穿云雾跨海浪海空战士斗志昂扬[01:52.13]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01:57.95]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 [02:16.89]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02:23.14]骄健的海燕在暴风里成长[02:29.10]我爱大海的惊涛骇浪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是第一单元的一组儿童诗。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像力。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重难点放在: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和欣赏录像使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联想的能力。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奇妙。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你见过的大海什么样?你能仿照《海上的风》描述自己见过的海吗?通过这样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大海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什么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三年级语文上册 大海的歌4教案 人教版

24 大海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理解课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了解祖国建设的新成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读懂句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大海的景象?提问后放录相。教师描述:刚才,我们见到了繁忙的海港,浩瀚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作家笔下的大海更美,海上颜色变化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大海,听一听它唱的是什么歌。 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 1.指名读文,纠正读音。 “仿佛”的“佛”是多音字,在本词中应读“fú”,不要读成“fó”。 “一曲”的“曲”也是多音字,在“一曲新歌”中读“qǔ”,不要读成“qū”. “驾驶室”的“室”平时人们爱读成“shǐ”,其实正确的读音应该是“shì”。 “旗帜”的“帜”应读“zhì”,不要错读成“zhǐ”。 练习巩固字的读音: 2.理解词义。 猛烈:气势大、力量大。本文中指海风的风势非常猛,力量很大。 耸立:高高地直立。 仿佛:好像地意思。 闪烁:光亮忽明忽暗,动摇不定。 弥漫:布满,充满。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朦朦胧胧:模糊,不清楚。 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 极目瞭望:极目,用尽眼力。瞭望,登上高处向远望。本文指站在高处,用尽目力向远处望。

海平线:天和海交界的线。远远看去,海和天连在一起的地方。 石油钻探船:专门在海上用钻井钻到海底勘测石油的船。 三、默读课文,指出问题。 同学们在读课文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拿到班上,大家共同解决。 1.学生质疑。 通过教师整合,最后决定提出两个大问题或者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拿到班上师生共同解决。 1)大海两次唱的各是什么歌? 2)大海为什么唱歌? 3)自悟解疑。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要把作者看到什么和想到什么结合起来体会。 (1)理解体会大海第一次唱歌。 方式之一:可以欣赏录像,分析词句,理解大海唱歌的原因。播放有关海港景象的录像,结合录像抓住“钢铁巨人”、“有如密林”、“数不尽”,使学生领悟港口吊车数量的多,场面的宏大。为祖国建设的繁荣激动不已。“飘着各色旗帜”反映了我们国家跟许多国家进行着贸易往来。此情此景,令人十分自豪。由于作者心里十分高兴,所以就觉得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 在学生看完录像谈体会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 方式之二:可采用回答问题(填空)的形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影:作者第一次感到大海唱着欢乐的歌,其实是作者站在船头,听到,拍打 发出的声音,感觉大海在。作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作者看到了海港两岸的景象,心情。 方式之三:读一读,比一比,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投影出示: ①只见海港两岸,装卸吊车的巨臂上下挥动,海轮排列在码头两边。 ②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船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本方式的学习,同方式一,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也与之相同。 (2)理解体会大海第二次唱歌。

《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绽开、波浪滔天”等词语的意思。 2.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读懂诗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三首诗分别写了大海的哪些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有关大海的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多媒体播放不同情景下海浪的声音,让学生说这是什么声音,并表达自己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师指名学生介绍大海的样子,并由此引出课题(板书:大海的歌)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导读疏理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认识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只要能很好地记住生字,就给予肯定。 4.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 波纹映照熟睡仰头翻滚 奔腾琴师奏出渔帆玉镜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6.沉入文本,还原词语,从而理解词3.重点指导书写:“仰”字中间没有横,“琴”字下方没有“点,翻、滚、腾、睡”笔画多应写紧凑点。 7.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8.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 9.指名朗读每首诗,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0.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二)细读质疑 1.细读课文, (1)自由读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2)在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下打上重点号,仔细体会,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或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与同学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提问。 2.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3.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4.小组汇报、感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读书。 三、练习 wén cháo yǎng fān téng qín yúfān 波纹潮声仰头翻滚奔腾琴声渔帆 四、总结 说说自己在朗读中想象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尝试用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五、作业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自由朗读。 六、板书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大海的歌》教学实录

《大海的歌》教学实录 一、设计理念 课标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础理念,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一年级的学生好动,爱表现,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初浅的,所以音乐双基的学习就应该在具体的情景中,在游戏中去体验、感悟、去发现音乐的美。本课的歌词、表演、欣赏等“教学元素”中,蕴涵了丰富的音乐实践与音乐创作的“教学原子”。教师意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内蕴,通过情境创设、歌曲演唱、律动表演等多种交互形式为学生提供探究、合作、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歌曲《海》,并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大海的美,并产生向往之情。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海》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能用整齐、明亮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2、能随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3、能专注的聆听表现“海”主题的音乐,能体会音乐中“海”情绪的不同,能与同伴共同合作表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歌曲的节奏与韵律,激发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教学准备 1、学生的画、海螺、贝壳、彩色纸等 2、微课程视频 五、教学过程 第一乐章听海 1、闭着眼睛后拉前衣服跟着老师进教室。绕教室一周(音乐《小白船》) 2、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想知道是哪里么?请你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入座)你能把听到的海浪声用动作表现出来么? 3、生回答 4、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做可爱的小浪花。(歌曲的伴奏音

乐) [创设第一个音乐情境,通过初步聆听乐曲,表演各种海浪。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旋律。] 5、师:这么多浪花一下子把我们涌到了沙滩上,你们在沙滩上发现了什么呀?找一找。(海螺、贝壳等)这些漂亮的贝壳就是大海送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们一起到海滩上去捡海螺吧!(《赶海的小姑娘》的音乐) [创设第二个音乐情境,一是为最后的创编做一个铺设,二是让学生在二拍子的节奏中进行律动,再一次激发他们对海的兴趣。] 6、学生跟着歌曲节拍表演动作。 7、复听音乐,欣赏图片(微课程视频) 海螺们很欢迎大家的到来,邀请我们去看看它的家。我们马上去瞧一瞧 8、完整的聆听歌曲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亲自感受一下大海的美丽。(学生安静地坐着聆听歌曲) 第二乐章唱海 1、范唱 师:听到如此美的歌声,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不过我一个人唱有些孤单,想请你们用海浪声给我伴奏。我们先来试一试。(教师唱两遍,第一遍学生用“哗”伴奏,第二遍学生用动作伴奏) [用多种形式来熟悉歌曲的旋律、歌词,也通过师生间的一种平等交流互动,增进情感的交流,体验师生合作的快乐。] 2、朗读歌词。 这么好听的歌,让我们赶紧来学一下,先来读歌词。一遍以后纠正错误。 3、让我们用小海螺LU的声音来哼唱旋律。 4、学唱歌词。 5、再唱一遍,老师的声音弱一些,学生的声音强一些。 6、师:我要请你们帮个忙,听一下老师唱第一遍和第二遍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平直的与连贯起伏声音的比较)

《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大海的景象?提问后放录相。教师描述:刚才,我们见到了繁忙的海港,浩瀚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作家笔下的大海更美,海上颜色变化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大海,听一听它唱的是什么歌。 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 1.指名读文,纠正读音。 “仿佛”的“佛”是多音字,在本词中应读“fú”,不要读成“fó”。 “一曲”的“曲”也是多音字,在“一曲新歌”中读“qǔ”,不要读成“qū”. “驾驶室”的“室”平时人们爱读成“shǐ”,其实正确的读音应该是“shì”。 “旗帜”的“帜”应读“zhì”,不要错读成“zhǐ”。 练习巩固字的读音: 2.理解词义。 猛烈:气势大、力量大。本文中指海风的风势非常猛,力量很大。 耸立:高高地直立。 仿佛:好像地意思。 闪烁:光亮忽明忽暗,动摇不定。

弥漫:布满,充满。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朦朦胧胧:模糊,不清楚。 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 极目瞭望:极目,用尽眼力。瞭望,登上高处向远望。本文指站在高处,用尽目力向远处望。 海平线:天和海交界的线。远远看去,海和天连在一起的地方。 石油钻探船:专门在海上用钻井钻到海底勘测石油的船。 三、默读课文,指出问题。 同学们在读课文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拿到班上,大家共同解决。 1.学生质疑。 通过教师结合,最后决定提出两个大问题或者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拿到班上师生共同解决。 (1)大海两次唱的各是什么歌? (2)大海为什么唱歌? (3)自悟解疑。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要把作者看到什么和想到什么结合起来体会。 理解体会大海第一次唱歌。 方式之一:可以欣赏录像,分析词句,理解大海唱歌的原因。播放有关海港景象的录像,结合录像抓住“钢铁巨人”、“有如密林”、“数不尽”,使学生领悟港口吊车数量的多,场面的宏大。为祖国建设的繁荣激动不已。“飘着各色旗帜”反映了我们国家跟许多国家进行着贸易往来。此情此景,令人十分自豪。由于作者心里十分高兴,所以就觉得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 在学生看完录像谈体会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 方式之二:可采用回答问题(填空)的形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影:作者第一次感到大海唱着欢乐的歌,其实是作者站在船头,听到,拍 打。

大海的歌教案

1、大海的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学习《天和海》《海上的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感。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 “大海唱的什么歌?”]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大海的歌教案及反思

《大海的歌》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教案 一、教材分析 大海有着它的宁静,也有着它的汹涌澎湃。本课选用的两个材料《大海》和《天方夜谭》片段正是突出表现了大海这两种性格。在学习中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表现大海的音乐世界里,插上他们想像的翅膀,充分感受大海的柔与刚,并用歌声和体态律动来充分展现。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础理念,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二年级学生好动,爱表现,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初浅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海上之旅”为主线,通过课件展示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听、说、唱、演和模仿几个环节,去体验、感悟、去发现音乐的美,去感受、诉说、创造心中的大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完整地演唱歌曲《大海》,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意境。 欣赏乐曲《天方夜谭》片段,了解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体验音乐中“海”情绪的不同,能与同伴创作表 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海、表现大海的美好情感。 四、重点、难点

1、歌曲的强弱处理,情绪情感的表现。 2、乐曲《天方夜谭》片段的听赏及乐曲意境的听辨。 一、组织教学 播放《大海》小提琴伴奏音乐,出示大海图片的幻灯片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吗?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播放海浪声、海鸥叫声),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生:...... 2、师:谁来说一下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生:...... 3、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进入“海上之旅”。听!大海的不远处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三、新授 1、初听师: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叫《大海》,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 师:听到这么优美的歌曲啊,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 2、复听教师范唱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大海?生:...... 3、三听随音乐律动师: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平静的大海呢?生:......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奔向大海的怀抱,感受大海的美吧! 4、学唱用轻声高位的方法跟范唱 5、处理难点 3 3 2 1 1 | 2 2 1 6 | 5 ? 5 2 3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