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合并教学设计方案(2)(20200521104759)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方案(2)(20200521104759)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方案(2)(20200521104759)

(完整word版)邮件合并教案设计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 “邮件合并”是Word的一项高级应用功能,是办公自动化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它能让我们批量的生成需要的文档,从而从繁乱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效率。【教学目的】: 本节课不仅指导学生学会邮件合并的操作方法,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知道“邮件合并”的使用情况;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 了解“邮件合并”的作用和使用情况; 知识目标:2. 掌握“主文档”、“数据文档”、“合并文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3. 掌握邮件合并的方法及步骤; 能力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邮件合并”的四步曲:建立主文档、连接数据文件、插入合并域、执行邮件合并 情感目标:通过“邮件合并”的学习,渗透效率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邮件合并向导或运用邮件合并工具栏,完成邮件合并的四步操作【教学难点】:邮件合并的含义及“主文档”、“数据文档”、“合并文件”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先通过故事情景来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利用合理的技术来解决问题,然后归纳出邮件合并的含义和操作规律,最后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激活兴趣 [讲授与演示] 师生同行,讲授及演示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理清思路 课 堂 小 结 环节一:搞清邮件合并的含义 环节二:搞清邮件合并中“主文档”、“数据表”、“合并文档”的关系 一个是主文档,固定不变的内容。 另一个是数据源文件,它含有主文档中的变动信息。该类文件可以是WORD 及word 表格,也可以是文本文件、Excel 工作表、数据库文件等。 环节三:邮件合并的操作规律 [课堂练习]根椐老师所讲内容请同学进行课堂练习,“邀请函”的制作。 [作业布置]请完成录取通知书的制作。(上机操作) [板书设计]邮件合并 一、 制作主文档 二、 制作数据表 三、 插入合并域 四、 执行合并 ① 制作主文档 ② 制作数据表 ③ 插入合并域 ④ 执行合并 选取数据源 插入合并域

认识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方案 (2)

认识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方案 本节课计划以活动为中心,结合图例分析来使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等,进而引发同学们使用思维导图的意识。 作为教育技术学研一的同学,学习、生活的节奏都比较快,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规划、组织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工作、学习。但是,经过分析得知:学习者虽然很多都用过思维导图,但是对于其制作的步骤以及制作的技法,都不是很熟悉。因而,我们有必要深入地学习思维导图。 目标陈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者能够用自己的言语说出什么是思维导图; 2、学习者能够说出思维导图的功能; 3、学习者能够概括制作思维导图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运用一定的技巧,制作出一个思维导图;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有意识地使用思维导图来规划、组织自己的学习、生活。(长期目标)

各目标的分析及从属技能分析和入门技能的确定: (图示1)(属于智力技能类的学习目标) - - - - - - - - - (图示2)(也是属于智力技能类的学习目标)(下面的入门技能和图示1差不多,所以就没有标准了) (图示3)(属于智力技能类的学习目标) (图示4)(属于动作技能类的学习目标)

统的态度分析、学习动机分析、学业能力水平分析、学业偏好分析、对提供教学机构的态度、却体特征、应用环境描述、教学环境要求)(通过调查、分析和一定的假设得出的结论) 入门技能分析:(部分信息来源于访谈学习者) 制作思维导图非常简单,不需要之前具备什么东西,我们只需要准备:没有划上线条的纸张、彩色笔和铅笔、你的大脑和你的想象即可。(顺便提一下:现在很多人都是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思维导图,这对于绘图技能不是很好的人来说,特别有帮助,作为教育技术的同学,学习这类软件的能力是很强的,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同时,我们作为研究生,应该都具备了一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所以应该能够在适当的提示和指导下,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的功能和制作步骤等。 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分析:(部分信息来源于访谈学习者) 通过访谈部分学习者,以及对学习者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我了解到很多同学已经有使用思维导图的经历,他们经常会在做报告,或者记笔记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导图的使用者,他们大多数人都承认: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他们,但是,他们对思维导图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具体。 对教学内容和传递系统的态度分析:(部分信息来源于访谈学习者) 学习者相信,他们具体、深入地了解思维导图对他们是有帮助的,能够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高效。他们也相信:多了解并使用思维导图的制作技法对他们是有帮助的。我们选择传统的传递系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实际情况的约束,我们的教学只能够在普通的教师进行,而我们这次的教学内容也

word2003邮件合并方法

妙用Word邮件合并打印成绩通知单笔者的学校一直使用CSC校长办公系统,其运算功能十分强大,不到一分钟就可将一千多学生的成绩汇总、排名,尤其是排名功能,可以排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及各科成绩在班上和全年级的名次。不足的是,它的打印功能不太强大,学生的成绩通知单只能打印成一行,因此很长,必须用8K纸,这样就只能用针式打印机打印。打完一个学生的成绩后就要强行换纸,也就是每页纸只能打一个学生的成绩。每次要花费近2000张纸,整个打印过程要花20多个小时,中途还不能断电或死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出了个好办法。 首先将CSC校长办公系统的数据输出转为Excel文件,如“高一.xls”、“高二文科.xls”、“高二理科.xls”等,接着使用Word2000的“邮件合并”功能把数据调入到Word文档中,这样就便于排版和打印了。 第一步,在Word2000中制作成绩通知单基本式样。使用A4纸,尽量缩小页边距,先做出一个通知单表格,为使每个年级都能使用,共设置了九个学科的成绩表格。为了方便裁剪,在通知单的最后一行输入两个“+”号并设为分散对齐。调整表格大小,目的是使每页纸能排放四个学生的成绩通知单。最后将文档存为“成绩单_基本式样.doc”(图1)。

第二步,进行邮件合并。打开“成绩单_基本式样.doc”,另存为“成绩单_基本式样_高二文科.doc”(以高二文科为例,下同)。选择“工具—邮件合并”,出现对话框。合并分三步进行: ⒈“创建”→“分类”→“活动窗口”; ⒉“获取数据”→“打开数据源”→选择文件“高二文科.xls”; ⒊“合并”→“编辑主文档”。 合并成功后,在Word界面会出现一个邮件合并的工具条,此时,“成绩单_基本式样_高二文科.doc”与“高二文科.xls”两个文件关联在一起了。 第三步,在成绩通知单表格中调入数据。在表格中,点击“插入合并域”(图2),在出现的域列表中选择对应的项目,依次进行。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

《办公自动化》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框架 课前:考勤,发放素材及视屏 第一部分:引入 复习:排版论文制作目录的方法有几种?(三种。(1)样式(2)大纲级别(3)域)(抽签回答) 放映3张利用《邮件合并》制作完成的一组标签、一组信函以及一组信封,然后引出主题。 第二部分:新授(放映课件) 【步骤一】邮件合并的目的: 单独创建信函、邮件、传真、标签、信封或赠券将会非常耗时。这就是引入邮件合并功能的目的。使用邮件合并功能,您只需创建一个文档,并在其中包含每个版本都有的信息。然后只需为每个版本所特有的信息添加一些占位符,其余工作就可以由Word 来处理了。 【步骤二】邮件合并的功能 使用邮件合并功能,可以创建: ①一组标签或信封:所有标签或信封上的寄信人地址均相同,但每个标签或信封上 的收信人地址将各不相同。 ②一组套用信函、电子邮件或传真:所有信函、邮件或传真中的基本内容都相同, 但是每封信、每个邮件或每份传真中都包含特定于各收件人的信息,如姓名、地址或其他个人数据。 ③一组编号赠券:除了每个赠券上包含的唯一编号外,这些赠券的内容完全相同。【步骤三】操作演示并讲解(录屏放映) 邮件合并的定义:“把数据源合并到主文档中”。合并后

邮件合并的步骤: 1、打开主文档;(WORD)(主文档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固定不变的 ②可变的,与数据源内容对应用) 2、连接数据源;(EXCEL)(包含要合并到文档中的信息文件) 3、插入合并域;(域是文档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数据,用《》括起来) 4、预览并合并。 现在我们已经预先制作好了“邀请函(主文档)”和“邀请函(数据源)”的案例文件,下面演示操作合并过程(给定的素材)。 方法一:利用邮件合并分步向导 具体步骤要求如下: 1.启动Word2010,打开主文档“邀请函(主文档)”案例文件, 2.点击“邮件”选项卡→“开始邮件合并”组→“邮件合并分步向导”, 可在窗口的右侧出现“邮件合并任务窗格”。 3.在“邮件合并任务窗格”中看到“邮件合并向导”的第一步:选择文 档类型,选择默认:“信函”。 4. 单击任务窗格下方的下一步:正在启动文档链接,进入“邮件合并向导”第二步: 选择开始文档。由于我们当前的文档就是主文档,故采用默认选择:“使用当前文档”。 5. 单击任务窗格下方的下一步:选取收件人,进入“邮件合并向导”第三步:选择收件人。为了提高效率,还是在之前就把数据源创建好。由于我们已经准备好了Excel格式

邮件群发之“word邮件合并”方法

邮件群发之“Word邮件合并法” 想要做好邮件群发,一定要先做好2个准备工作! 第一:首先要先收集好客户准确邮箱,用Esxel表格保存,建议按“客户类别”分类收集,比如“合作客户,跟进客户等等”且抬头是“姓名,公司名称,邮箱”(这个是邮件发送的根本,没有表格或者表格没有注明抬头内容,是无法完成Word邮件合并的) 第二:就是邮件素材的收集(外贸圈,和公司邮件的分类,新闻……)

当有了以上2个准备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邮件群发了! 步骤如下: 第一:把找到的素材复制到Word上 第二:点击Word上的“邮件”选择“邮件合并”再点击“电子邮件” 第三:然后点击“选择收件人”中的“使用现有列表”(这个现有列表就是我们最开始说的收集客户邮箱的Esxel表格了)

第四:如图弹出窗口,在弹出的页面窗口上去找到保存客户邮箱的Esxel表格的位置 第五:点击找到exsel表格后在弹出的窗口上选择你这次所以发送的客户类别,然后点击“确认”

第六:如果你想在该“客户分类”中选择几个人发送或者不想发送给那几个客户,可点击“编辑收件人列表”在“列表中选择你要发的客户”(如果没有这需求可以跳过这个步骤) 第七:你还可以选择收件人的地址块,作用是Word会在发送邮件的时候自动替换成你列表中该客户人邮件地址!(发中国客户的公司,如果没有强制要求是没有必要用这个步骤的,建议可以直接跳过)

第八:如果你还想在邮件当中插入问候语可以点击“问候语”(默认是英文的,建议在写内容前我们可以自己输入个性华的问候语,显得更有贴切)(没有特定要求的伙伴此步骤也可以跳过)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方案(2)

情景激活兴趣,兴趣促进学习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陈继红 课题名称情景激活兴趣,兴趣促进学习——邮件合并命令的使用

教师姓名陈继红授课班级13秋计算机班授课类型实践课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案例教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该 课程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学好该课程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文秘方向就业的 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内容处理:《邮件合并命令的使用》是《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案例教程》 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但我在教学时我模拟了一个场景,即我班要“召开家长会”,这一项目贯穿整个办公软件篇,具体教学时又将此项目分解成几个小任务:家长会会议 内容的搜集与安排、会议PPT的制作、邀请函主文档的制作、信息的搜集(主要是家 长姓名、邮箱、家庭地址、邮政编码等)、邀请函的制作与发送、接待会务安排等。该 任务中除邀请函的批量生成与发送是新知识外,其他知识点在一年级《计算机应用基 础》课程中都已学习,所以如何生成多份不同称谓的邀请函,如何把邀请函发送到家 长邮箱中,则是本节的重点,而完成该任务所用到的命令是邮件合并。“邮件合并”是WORD的高级应用,在现代办公自动化方面用处很大,公司企业、学校、政府办公, 经常要发大量通知、商品邮寄广告、录取通知书、成绩单、会议邀请函等,使用WORD 中“邮件合并”功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该知识点在计算机操 作员中级技能鉴定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中都占10分左右,但邮件合并命令使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 本次课设计三个教学案例——邀请函的批量生成与发送、信封的制作与批量生成、成绩单的批量生成。 学生情况分析 1.教学对象为中职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对操作实践课较感兴趣,同时对 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求知欲。因此在安排教学时,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 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2.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熟悉了WORD文档编辑功能,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功能,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毕业后部分是从事文秘工作的,所 以学生对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还是挺感兴趣的。 3.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相对较差,邮件合并是属于高级应用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陌生的功能,学生要掌握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考虑组成小组 合作学习、交流、探究,并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巩固强化。并将相关自主学习的教学资 料放在“耕耘中职”教学网站,让学生充分适应教师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邮件合并的含义和应用; 2.掌握邮件合并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步骤; 3.掌握邮件合并中插入文字域和数字域的方法; 4.掌握数据源的编辑和选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检索及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邮件合并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邮件合并”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能 力,同时渗透效率意识。 教学重点1.合理运用“邮件”选项卡,完成邮件合并;2.插入域的方法; 3.数据源的编辑和选择。

教学设计方案06022

《被污染的地球—滤镜的使用》教学设计 大连高新区第一中学周岳 一、概述 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被污染的地球—滤镜的使用”的内容。作为PHOTOSHOP的应用提高阶段,本单元主要利用多种图片处理功能制作邮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制作邮票的版式,并没有涉及到制作完整的邮票。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结合上节课内容所做的第一个邮票实例。从这节课开始,逐步通过各种PHOTOSHOP的功能来制作多种邮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滤镜的作用。 理解混合颜色带的含义。 熟练使用滤镜制作一些特效。 使用混合颜色带将前景色与背景色分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掌握对新知识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环境保护,有意识地从生活习惯做起。 通过图像来表达情感。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大部分学生对使用PHOTOSHOP修改图片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其他的PHOTOSHOP的操作,具备了一定的PHOTOSHOP操作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竞争策略以及教学组织、管理、授递策略。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完成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学习资源

1、本节课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完成 2、为学生提供多幅图片素材 3、学生准备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国家的“限塑令”导入环保话题。展示几幅环保方面的邮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观看教师播放的图片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通过使用滤镜和混合颜色带来完成被污染地球的修改。 教学思路:吸引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新授 教师:播放该图片制作过程的演示动画。 学生:观看演示动画 教学思路:形成制作的初步概念,便于学生自学 3、自主学习、小组互助: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内容 学生:借助教材进行自主的学习,对于较难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思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自主完成学习,这样可以加深印象,体现学生为主的学习理念。 4、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到前边进行汇报交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评议。 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汇报操作。其他同学观看和评议。 教学思路: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并让其他同学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加深印象。对于重点的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强调。 5、总结反馈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并着重演示易错的部分 学生:自我总结本课得失,完成本课练习内容。 教学思路:对本课一个纲领性的总结,让学生在最后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word邮件合并的高级应用

Word邮件合并技巧 “邮件合并”是Word的一项高级功能,是办公自动化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但是大多数书上对“邮件合并”的介绍都很简单,如果按照书的上介绍去做,合并打印出的邮件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教你几个邮件合并技巧,希望能帮你提高办公效率。 1.用一页纸打印多个邮件 利用Word“邮件合并”可以批量处理和打印邮件,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邮件很短,只占几行的空间,但是,打印时也要用整页纸,导致打印速度慢,并且浪费纸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每个邮件之间都有一个“分节符”,使下一个邮件被指定到另一页。怎样才能用一页纸上打印多个短小邮件呢?其实很简单,先将数据和文档合并到新建文档,再把新建文档中的分节符(^b)全部替换成人工换行符(^l)(注意此处是小写英语字母l,不是数字1)。具体做法是利用Word 的查找和替换命令,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查找内容”框内输入“^b”,在“替换为”框内输入“^l”,单击“全部替换”,此后打印就可在一页纸上印出多个邮件来。 2.一次合并出内容不同的邮件 有时我们需要给不同的收件人发去内容大体一致,但是有些地方有区别的邮件。如寄给家长的“学生成绩报告单”,它根据学生总分不同,在不同的报告单中写上不同的内容,总分超过290分的学生,在报告单的最后写上“被评为学习标兵”,而对其它的学生,报告单中则没有这一句。怎样用同一个主文档和数据源合并出不同的邮件?这时就要用到“插入Word域”。在邮件中需出现不同文字的地方插入“插入Word域”中的“if…then…else(I)…”。以“学生成绩报告单”为例,具体做法是将插入点定位到主文档正文末尾,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中“插入Word域”,选择下级菜单中的“if…then…else(I)…”,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单击“确定”按钮。 有时可根据需要在两个文字框中写入不同的语句。这样就可以用一个主文档和一个数据源合并出不同内容的邮件来。 3.共享各种数据源

word邮件合并,两个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word邮件合并,两个表格 篇一:邮件合并后到一张纸上打印多个表格 我在word邮件合并中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合并完后一张纸上只有一张卡片,为了打印方便,也不浪费纸张,如何把每一页上的卡片排版到一页纸上来。而不是一张一张的复制粘贴,因为合并后有一百多页,一张一张的复制就太慢了,能有什么方法非常简洁的一下子就排到一张纸上去?谢谢利用word“邮件合并”可以批量处理和打印邮件,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邮件很短,只占几行的空间,但是,打印时也要用整页纸,导致打印速度慢,并且浪费纸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每个邮件之间都有一个“分节符”,使下一个邮件被指定到另一页。怎样才能用一页纸上打印多个短小邮件呢?其实很简单,先将数据和文档合并到新建文档,再把新建文档中的分节符(^b)全部替换成人工换行符(^l)(注意此处是小写英语字母l,不是数字1)。具体做法是利用word 的查找和替换命令,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查找内容”框内输入“^b”,在“替换为”框内输入“^l”,单击“全部替换”,此后打印就可在一页纸上印出多个邮件来。

篇二:word邮件合并制作成绩表 word邮件合并批量制作有照片的工作证 word邮件合并是一项十分有用的功能。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则word邮件合并应用实例,制作有姓名、部门、编号、照片的工作证。 素材的准备 这里的素材主要是每个职工的照片,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编号,照片的编号顺序可以根据单位的数据库里的职工姓名、组别顺序来编排。然后可以把照片存放在指定磁盘的文件夹内,比如“e:\职工信息”。 建立职工信息数据库 使用excel表格建立“职工信息表”,在表中要分别包括职工的姓名、组别、编号和照片,姓名、组别可以直接从单位数据库里导入,姓名、编号的排列顺序要和前面照片的编号顺序一致,照片一栏并不需要插入真实的图片,而是要输入此照片的磁盘地址,比如“e:\\职工信息\\001.jpg”,注意这里是双反斜杠,制作完成后把该工作簿重命名为“职工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创建工作证模版 启动word20xx,现在先建立一个主文档,设计排版出如图2所示的一个表格来,这里你可以把边框设置为“无”,

邮件合并电子教案

情景激活兴趣,兴趣促进学习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 情景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在职业情景中的行动能力,在老师的设计组织下,学生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环境中行动,改变了学生“知识无用武之地”的思想。推行情景教学法是构建行动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系列教程陈建军主编的《Office Xp 基础与应用技术》第五章第一节“邮件合并”。 “邮件合并”是Word的一项高级应用功能,是办公自动化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它能让我们批量的生成需要的文档,从而从繁乱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效率。 二、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下简称《方案》)的教学指导思想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因此本节课不仅指导学生学会邮件合并的操作方法,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知道”邮件合并”的使用情况;同时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使用帮助菜单等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造平台。 1. 知道“邮件合并”的作用和使用情况; 知识目标:2. 知道“主文档”、“数据文档”、“合并文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3. 知道“合并域”的含义;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使用“邮件合并”的四步曲:建立主文档、连接数据文件 能力目标:插入合并域、执行邮件合并; 2. 师生畅谈邮件合并的应用,拓展学生想象力; 情感目标: 1. 通过“邮件合并”的学习,渗透效率意识; 2. 通过“故事情景”的展示,渗透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邮件合并是一项极为实用的技术,掌握它的操作步骤将是学习的重点,但要做到活学活用,则理清三个文档之间的关系,理解“邮件合并”的含义是关键和前提,概念性的东西往往抽象,因此如何用形象的方法或事物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将是本节课的突破点。

《怎样求动点的轨迹方程2》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使学生,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 掌握和熟练运用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培养思 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 思想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两种教学方 案(一种是总案教学设计,别一是分案分教案和 学案),从问题的引出,复习的目标 /高考导向、 前提测评(预习检测)达标导学用例题 2个达标 测评小结:知识要点,形象的展示了知识的精 华. 1.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 2.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方法的恰当选择 《怎样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科―目 教学时间 《怎样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数学 P 级 1课时 I 高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2. 对数学中怎样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相关知识感兴趣,能够结合自 己的生活编出一道隐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知识的数学题。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 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 策略的多样性; 2.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动点的轨迹方程方程模型的过程,体会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思想; 三、知识与技能. 1.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和熟练运用求轨迹方程的常 用方法。 2.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 3. 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材分析 为了完成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中的曲线轨迹方程 教学重点、 难点

《怎样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教案 学校普格中学科目数学年级高三姓名黄鸿志课题怎样求动点的轨迹方程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 2、 3、 识记:进一步掌握和熟练运用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应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 求动点轨迹的常用方法,重点强调相关点法

Word邮件合并教案

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邮件合并 教学目的: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掌握邮件合并中的相关概念,学会利用邮件合并生成批量文档。 1.知识技能: (1)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掌握邮件合并的相关概念。 (2)掌握邮件合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应用邮件 合并生成批量文档,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3)学会计算机软件的自学方法。 2.情感领域与能力发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和构建,从而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完成任务中,理解归纳有关邮件合并的相关知识。 难点:学生梳理邮件合并的相关知识 教学法:1.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网络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创设情境: 我校三年级学生小王在某公司实习,做文秘工作。一天公司经理让小王给公司所有的客户都打印出一封信函。小王当时就傻了眼,因为公司有几千名客户,经理让他在当天就把东西做出来交给他,小王在那里奋战了二个多小时,只做出了2百多封,万般无奈之下,想起了老师,于是回学校向老师求救。 我们今天就来帮小王解决这个问题: 二、明确任务,自主学习

1 替换生成 分析该任务的特点:(学生分析完成) 1)每封信函的绝大部分内容相同,只有客户姓名和服务帐号不同。 2)所有客户的信息,都存放在EXCEL文件中。 3)信函数量较大。 由上分析可得,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EXCEL文件中的数据自动替换信函中的客户姓名和服务帐号,生成所需的信函。 Word中来实现这种功能的就是邮件合并操作。 2.分析邮件合并的相关概念 (1)邮件合并 是在主文档的固定内容中,用数据替代指定的内容,从而批量生成需要的文档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内容: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绘制 一、教学目标 1. 能使用VISIO软件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绘制 2. 能判断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3. 能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特点和组网条件进行网络结构的选型 二、学习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 2.本节主要内容 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各个端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组网的一种几何形式。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以及混合型拓扑结构。本课首先通过设定特殊的任务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任务的思考。通过设计实际的拓扑结构图,促使学生应用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感性认知。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几种拓扑结构概念及其各自优缺点、应用比较。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三、学情分析 在开始本门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 学生初次接触拓扑概念,并且这一概念本身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拓扑结构这一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概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地图进行类比教学。拓扑概念建立起来之后,网络的拓扑结构就比较好理解。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要求学生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对于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Word与Excel结合使用——邮件合并的教学

Word与Excel结合使用——邮件合并的教学在学校工作,难免会遇到各种证书打印。有很多证书是同类的,比如运动会的奖证,三好学生等等。这不2007年的全县三教征文结果出来了,一看550人的庞大队伍,这要是写或者人工排版,不定要划好长时间,对我这样的懒人来说宁肯划一天时间来研究一下偷懒的办法来完成半天的工作的,好在这次划的时间并没那么久,欣喜之余拿出来分享一下! 设计思路:建立两个文件一个Excel电子表格存放姓名和获奖等次等信息,一个WORD文件作为证书样版调用电子表格中的姓名和获奖信息,保持打印的格式一致! 采用的方法: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 实施步骤: 1、创建电子表格,因为我的电子表格是从长阳教育网下载的结果公示,已包含了获奖者的姓名、论文题目以及获奖等次等信息,因为要调用,标题以及不规范的非获奖记录行都要删除整理一下如图所示。 以上只列出了Sheet1工作表部分名单,在整理过程中要删除空白行或无意义的行,以免出错!以上文件整理好以后以book1为名保存到桌面备用。

2、打开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2000版可能有所不一样),在“工具”菜单中选择----“信函与邮件”菜单----“邮件合并” 3、出现邮件合并向导:

选择右边向导中的“信函”复选框,下一步“正在启动文档”----默认的“当前文档”----下一步“选取候选人”----默认“使用现有列表”----下一步:“撰写信件”,到这里一直是下一步,到了这里,要选取数据源了,出来一个浏览窗口。

找到桌面上这个备用的电子表格文件,“打开”: 因为我们整理的数据在工作表1中,所以就选择第一个表: 选择表1所,我们要打印的数据出来了,“全选”后确定。这个数据表就可以使用了,下面接着讲如何安排这些数据到WORD中。 4、设计WROD中的格式: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 -----成绩通知书制作 “邮件合并”是Word 的一项高级应用功能,是办公自动化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它能让我们批量的生成需要的文档,从而从繁乱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仅指导学生学会邮件合并的操作方法,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知道“邮件合并”的使用情况;同时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使用帮助菜单等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造平台。 1. 知道“邮件合并”的作用和使用; 2. 知道“主文档”、“数据文档”、“合并文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3. 知道“合并域”的含义。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使用“邮件合并”的四步曲: 建立主文档、连接数据文件、插入合并域、执行邮件合 并; 2. 师生畅谈邮件合并的应用,拓展学生想象力。 1. 通过“邮件合并”的学习,渗透效率意识; 2. 通过“故事情景”的展示,渗透团结互助的精 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邮件合并是一项极为实用的技术,掌握它的操作步骤将是学习的重点,但要做到活学活用,则理清三个文档之间的关系,理解“邮件知识目标: 能力目 标: 情感目 标:

合并”的含义是关键和前提,概念性的东西往往抽象,因此如何用形象的方法或事物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将是本节课的突破点。 教学重点:运用邮件合并,完成邮件合并的四步操作; 教学难点:邮件合并的含义及“主文档”、“数据文档”、“合并文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1. 由于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因而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起点能力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所以学生的技能基础差异较大。 2.针对高职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特点,本堂课采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事例,让学生边看边学,边做边学,以达到对理论的理解,使机械的操作上升为灵活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Word表格制作与 Excel工作表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对成绩通知书的制作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并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对表格做进一步的修饰。 四、课程资源 课件,教案,实例,乐学在线基础教研室李淑飞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视频。 五、教学方法 先通过故事情景来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利用合理的技术来解决问题,然后归纳出邮件合并的含义和操作规律,最后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六、教学课时 1学时(20分钟)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定义介绍 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Merrill,M.D.)在1996年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造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理论家迪克与凯里(Dick&Carey)在1996年为教师写的教学设计普及读物《教师规划指南》中认为:教学设计是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教学的系统化过程。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方案案例 教师上课过程中,离不开教学设计方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案,教学设计方案是对整节课的教学进行的系统规划,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设计。本词条下,我们将例举若干个典型的教学设计方案,供大家分享、学习。 中学学科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 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光的折射》。 2、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光的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3、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光的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在实际问题上的运用。 4、教学内容结构: 光的折射教学内容结构图 光的折射教学内容结构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列举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②理解光的折射各个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③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简单的折射现象。 ④能够对照光的反射来阐述光的折射,以及能够区别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情境导入的学习,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自定义邮件合并(word域的用法)

自定义邮件合并 自定义邮件合并时,可以指定要合并的数据,预览合并文档并精细调整合并结果。例如,可以向特定的顾客(如位于特定邮政编码地区的顾客)发送邮件。或者可以利用Word 中的域提示您输入与顾客约会的日期和时间,或针对购买数量超过10 件的用户添加折扣说明。 请选择: 对要合并的数据记录进行排序和筛选 打印前预览并精细调整合并文档 设置合并数据的格式 使用Word 域自定义合并文档 用于邮件合并的Word 域 了解使用Word 域。 请选择: ASK 域 FILL-IN 域 IF...THEN...ELSE 域 MERGE RECORD # 域 MERGE SEQUENCE # 域 NEXT RECORD 域 NEXT RECORD IF 域 SET BOOKMARK 域

SKIP RECORD IF 域 域代码:Next 域 { NEXT} 指示Word 将下一个数据记录合并到当前生成的合并文档中,而不是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合并文档。Next 域不产生打印结果。Word 在用“工具”菜单中的“邮件合并”命令设置邮件标签和信封主文档时使用该域。要列出同一文档中多个数据记录的信息,例如一个成员目录或一张价目表,可在“工具”菜单的“邮件合并帮助器”对话框中选择“分类”主文档类型。而且NEXT 域对于在同一个合并文档中打印指定数目的数据记录也是很有用的。 在主文档中第一组合并(MERGEFIELD)域之后插入NEXT 域,否则,Word 在合并时会跳过第一个数据记录。在主文档中对合并域和NEXT 域重复的次数应以填满一页为准,或者为所需的数据记录个数。注意 NEXT 域不能用于脚注、尾注、批注、页眉、页脚或数据源中。NEXT 域不能嵌套在其他域中,也不能与SKIPIF 域联用。 示例 以下示例在每个结果合并文档中打印三组姓名和电话号码: { MERGEFIELD Name }{ MERGEFIELD PhoneNumber } { NEXT }{ MERGEFIELD Name }{ MERGEFIELD PhoneNumber } { NEXT }{ MERGEFIELD Name }{ MERGEFIELD PhoneNumber } 域代码:NextIf 域

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篇1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同时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由教育部西南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联合组织了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大赛。北碚区的每个直属学校和镇教育中心均参加了此次大赛,并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踊跃参与,共收到181份教学设计。经过评委的认真评选,评出了一等奖35名,二等 将42名,三等奖59名。 教学设计方案篇2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

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 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 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 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 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 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 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 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 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

WORD邮件合并图文教程

邮件合并图文教程 在日常的办公过程中,我们可能有很多数据表,同时又需要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制作出大量信函、信封或者是工资条。面对如此繁杂的数据,难道我们只能一个一个地复制粘贴吗?能保证过程中不出错吗? 其实,借助Word提供的一项功能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邮件合并”,我们完全可以轻松、准确、快速地完成这些任务。这里我们特别组织了这个的专题,详细讲解“邮件合并”以及具体用法,同时以实例剖析的方式帮助大家快速上手。 一、什么是“邮件合并” 什么是“邮件合并”呢?为什么要在“合并”前加上“邮件”一词呢? 其实“邮件合并”这个名称最初是在批量处理“邮件文档”时提出的。具体地说就是在邮件文档(主文档)的固定内容中,合并与发送信息相关的一组通信资料(数据源:如Excel表、Access 数据表等),从而批量生成需要的邮件文档,因此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邮件合并”因此而得名。 显然,“邮件合并”功能除了可以批量处理信函、信封等与邮件相关的文档外,一样可以轻松地批量制作标签、工资条、成绩单等。 Word2002以上的版本中新增了“邮件合并”任务窗格式的“邮件合并向导”,这让我们在使用“邮件合并”操作时更加方便和容易。本课程通过三个实际任务的解决步骤,详细介绍“邮件合并”功能的使用方法,学习完成后大家就可以按部就班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 二、什么时候使用“邮件合并”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用“邮件合并”完成的任务,从而得到答案。比如最我们最常用的需要批量处理的信函、工资条等文档,它们通常都具备两个规律: 一是我们需要制作的数量比较大; 二是这些文档内容分为固定不变的内容和变化的内容,比如信封上的寄信人地址和邮政编码、信函中的落款等,这些都是固定不变的内容;而收信人的地址邮编等就属于变化的内容。其中变化的部分由数据表中含有标题行的数据记录表表示。 什么是含有标题行的数据记录表呢?通常是指这样的数据表:它由字段列和记录行构成,字段列规定该列存储的信息,每条记录行存储着一个对象的相应信息。比如图1就是这样的表,其中包含的字段为“客户姓名”、“服务帐号”等。接下来的每条记录,存储着每个客户的相应信息。 三、邮件合并的三个基本过程 上面讨论了邮件合并的使用情况,现在我们了解一下邮件合并的基本过程。理解了这三个基本过程,就抓住了邮件合并的“纲”,以后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运用邮件合并功能解决实际任务了。 (一) 建立主文档

邮件合并教学设计

《Word 2003邮件合并》教学设计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黄朝霞 一、课前系统部分: (1)大纲分析 根据《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要求,Word 2003的相关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好的知识点之一,而邮件合并是Word中的重要特色功能,学生掌握了有关邮件合并的操作,可以将它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2)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次课内容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Word 2003教程》中的第八章《邮件合并》。 教材处理:从本节教材内容的编写来看,教材内容主要是对邮件合并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邮件合并的六大步骤。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互相结合,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为本次课的邮件合并功能设计了应用的情境,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此功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讲授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直接讲授邮件合并的概念,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出邮件合并的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本次课为2课时,主要内容为利用邮件合并功能制作信函、缴费通知以及信封。 ; (3)学生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近三分之二为女生,是新生的班级,但是因为这是本专业的基础课,

所以学生是比较认真的听课,而且参照以往各届办公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学生毕业后不少是从事文员的工作的,所以学生对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尤其是Word文字处理还是挺感兴趣的;学生已掌握Word的基本应用操作,有一定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不过邮件合并是属于高级应用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陌生的功能,学生要掌握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考虑组成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并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巩固强化。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邮件合并的作用,掌握它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邮件合并的应用技巧,在教师的启迪式设问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激发学生对邮件合并的学习兴趣;并在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中,培养互助协作的意识和主动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邮件合并中主文档的创建以及收件人的编辑。 教学难点:根据一定的条件编辑收件人列表 (6)教学策略 、 本次课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相结合,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导入,同时进行实例演示和合作学习,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互助学习。 (7)教学用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