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汤能降血糖吗

绿豆汤能降血糖吗

绿豆汤能降血糖吗

一、绿豆汤能降血糖吗二、降血糖的食物有哪些三、降血糖的食谱推荐

绿豆汤能降血糖吗1、绿豆汤能降血糖吗

喝绿豆汤消暑确实是要比吃冰淇淋或是喝冰水等科学,并且更加养生。但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喝绿豆汤之后,血糖却升高了。绿豆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容易引起血糖的升高。要让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绿豆汤,建议熬汤时最好保证绿豆与水的比例在1:10,熬绿豆汤的时间也不要过长,最好是不要等绿豆开花之后再食用。2、糖尿病人喝绿豆汤要注意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对糖类淀粉类的食物往往比较敏感,如果不是因为低血糖,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是不提倡实用过甜的食物。因此,在制作绿豆汤时,应该首先注意最好不要放糖,或者仅使用少量的木糖醇,以降低身体对糖分的吸收。

在煮绿豆汤时,也应该避免熬煮时间过久。熬煮时间过久可能导致绿豆被煮烂,绿豆内所含的淀粉过多的混在绿豆汤里,饮用时也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更大的影响。一般在煮绿豆汤时只要煮到绿豆裂开花即可。

3、喝绿豆芽汤的禁忌有哪些

3.1、属寒凉体质的人不宜多喝绿豆汤。寒凉体质的人,表现为四肢冰凉乏力、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吃了绿豆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诸如腹泻(严重的话引起脱水),气血停滞引起的关节肌肉酸痛,胃寒及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喝绿豆汤能预防中暑,治疗食物中毒等,对热肿、热渴、热痢、痘毒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测定的研究进展 简要: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称生物黄酮(Bioflavon-oids)或植物黄酮,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多种药理活性,比如抗氧化、抗炎、抗诱变、抗肿瘤形成与生长等,特别是近年来关于黄酮在心血管、脑血管、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此外黄酮类物质还有低毒性的特点,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天然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的热点[1]。 关键词:黄铜,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前言:黄酮类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天然有机物。植物界中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芸香料、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菊科等。根据化学方法定义黄酮类物质为含一个共同的苯基苯并二氢吡喃环结构,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取代基,包括其衍生物。在食物中,黄酮类物质一般以酯类、醚类或配糖类衍生物及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共有5000 多种化合物。对于哺乳动物,只能通过饮食获取黄酮物质,这些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谷物、坚果、茶及红酒。在日常膳食中,黄酮类物质通常表现为具有抗氧化性的羟基衍生物形态,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对于一些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胃和十二指肠的病理性失调,以及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此外,类黄酮还被发现有广泛的药物特性,包括抗氧化性、抗过敏、抗病毒及预防糖尿病,对肝和胃的保护,抗病原体及抗瘤活性。除在医药工业上已广泛应用其生理活性外,目前也将黄酮类物质作为功能食品的添加剂[2] 。 (一)测定黄铜的几种方法 1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简便、易掌握、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加之所需试剂便宜易得, 因此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植物中黄酮含量最为广泛[ 3]。 1.1 直接测定法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存在桂皮酰基和苯甲酰基组成的交叉共轭体系, 其MeOH 谱200 nm~400 nm的区域内存在两个主要的紫外吸收带, 峰带I(300 nm~400nm)和峰带Ⅱ( 220 nm~280 nm)[ 4]。 1.2 比色法 向供试样品中加入显色剂后测定吸光度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称为比色法。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若具有3- 羟基、5- 羟基或邻二酚羟基, 易于与金属盐类如铝盐、锆盐、锶盐、镁盐等反应, 生成有色金属络合物。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金属盐试剂有Al(NO3)3、A1Cl3等,这些络合物作用在光

(整理)中药药理复习题MicrosoftWord文档.

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______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中药所含成分复杂,因此其作用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4)中药的功效和药理作用之间存在_________和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A.麻黄 B.当归 C.草乌 D.延胡索 (2)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 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3)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提取中药的成分 B.鉴定中药的种属 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 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 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4)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 A.痛阈值降低 B.惊厥阈值升高 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 D.心率加快 E.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5)长期应用能引起生殖系统损伤的中药是 A.麻黄 B.桂枝 C.雷公藤 D.黄芪E.附子 (6)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 A.NA B.Ach C.5-HT D.GABA E.NO (7)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 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 (8)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肠内微生态环境主要指: A.肠内渗透压B.肠内菌群C.肠内温度D.肠内水分E.肠内酸碱度(9)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 A.所含成分B.产地C.采收季节D.剂量E.炮制工艺 (10)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 A.煎液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改变 B.煎液中各单味药相互作用的不同 C.煎液中出现新的成分 D.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 E.药物中所含成分破坏的不同 3.简答题 (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中药的产地对中药药理作用有何影响? (2)什么是中药功效和中药药理作用?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4.论述题 (3)试述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桑树资源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桑树资源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摘要:桑树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本文概述了桑树药用资源的降血糖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三种中药桑叶、桑白皮和桑枝的主要降血糖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和多糖等,其降血糖作用机理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糖酶、抗氧化和促进胰岛素分泌。 关键词:桑树;降血糖;作用机理 桑科(Moraceae)桑属(Morns)植物全世界约有16种,栽培或野生,我国约有9种,其中药用植物6种。我国桑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桑树除用于丝绸业外,还是十分重要的药用植物,桑叶、桑白皮和桑枝是历代中医常用的中药材。桑属植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苯骈呋喃衍生物、多糖类、香豆类、甾体、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和挥发油等药用成分。近10年来,由于植物生物技术、植物化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快速发展,科研人员对桑树药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药理学研究,其中,发现中药桑叶、桑白皮和桑枝在治疗糖尿病方面药效显著。 1 桑叶的降血糖作用 桑叶异名铁扇子,为桑科植物桑(Morns albaL.)的干燥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在清热、明目、止消渴方面应用广泛。桑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归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之列。我国许多古典医籍中都记载桑叶降血糖药用,《本草纲目》认为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长发”;《本草经疏》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帮下气而益明”,日本古书《吃茶养生记》中也记载:桑叶有改善“饮水病”(即糖尿病)的作用。 1.1 桑叶降血糖化学成分 1.1.1 生物碱类、N-糖类化合物 主要有桑糖苷元(Moran A)、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多羟基去甲莨菪碱、荞麦碱(fagomine)等。其中DNJ和fagomine的降血糖作用最强,DNJ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的作用;fagomine具有促进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1]。DNJ是一种哌啶生物碱,其化学名称是3,4,5-三羟基-2-羟甲基四氢吡啶,分子式为C6H13NO4,分子量为163。桑叶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含有DNJ的植物叶子,其含量为0.11%[2]。 1.1.2 总多糖类 有淀粉、糊精等,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1.1.3 黄酮及黄酮苷类 桑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芸香甙(芦丁)是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其它为桑苷、槲皮素、槲皮苷、异

枸杞多糖的生化分析和降血糖活性

枸杞多糖的生化分析和降血糖活性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枸杞多糖的纯化,表性特征和降血糖活性。通过超滤膜分离获得水溶性多糖(LBP),并通过DEAE纤维素柱和Sephadex的色谱法进一步纯化G-150得到LBP3a和LBP3b。分析表明LBP3b的平均分子量(Mw)为4.92kDa。单糖组成分析显示,LBP3b由摩尔比为5.52:5.11:28.06:1.00:1.70的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并通过UV,FTIR,NMR和SEM研究了LBP3b的初步结构特征。体外细胞实验显示,LBP3b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葡萄糖的吸收。研究表明LBP3b具有作为抗糖尿病药物的潜在用途。 1.引言 糖尿病(DM)是指具有异常高水平的血糖的慢性代谢病,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健康问题。它是由胰岛素分泌缺乏或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引起的。包括1型和2型在内的DM在全球发病率急剧增加,到2030年估计超过4亿。许多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和磺酰脲类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但这些药物是化学合成的,缺乏多剂量方案,且高成本,具有不良副作用和毒性。因此,研究和发现新型更安全和更有效的替代品是至关重要的,其中传统的食用和药用资源已成为研究低血糖活性的焦点]。 枸杞,属于茄科,是中国著名的草药,已使用了2300多年。目前,枸杞受欢迎的功能食品已被广泛使用,其具有很大功效,如减少血糖和血清脂质,滋养眼睛,肾脏和肝脏,抗辐射,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癌,抗疲劳,增强血细胞生成,改善男性不育。据报道,枸杞果干中有胡萝卜素,氨基酸,微量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多糖和甜菜碱与健康相关的生物活性成分。 在枸杞的这些化学成分中,最好研究的组分是水溶性的多糖(LBP)估计占干果的5-8%。许多关于药理学和光化学的研究已经证明LBP是以上的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15-17]。然而,由于LBP的结构复杂性,不同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得到的LBP具有不同组分,结构和功能。而每种LBP的结构和功能从未进行过全面和深入的讨论。

保健品常用降糖成分功能研究(论文版)

保健品常用降糖成分功能研究 市面上的糖尿病保健产品良莠不齐,让糖友们无所适从。功效必以成分为基础,本文将改善糖尿病的常见成分列举出来,并注明与之对应的主要功效。希望能为糖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科普知识: 醛糖还原酶是糖尿病并发症(DCC)的首要危险因素 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通路的关键限速酶。当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时,它并不激活,它对葡萄糖的亲和力较低,此时葡萄糖很少转化为山梨醇。 在高血糖状况下(如糖尿病),磷酸己糖激酶被饱和,这时醛糖还原酶激活,促使细胞内的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然而,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SDH)的活力并未相应地成比例增加,山梨醇转化为果糖的效率没有提高。山梨醇本身由于极性强不易通过细胞膜,最终在细胞内形成蓄积。 蓄积的山梨醇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并使细胞中Na+-K+-ATP酶活性下降,造成肌醇丧失,导致细胞代谢与功能的损害。 由于眼睛和神经细胞等组织内醛糖还原酶的含量较高,糖尿病病人体内高血糖的环境使这一通路很容易被打开,造成对这些组织的病理损害,如糖尿病、白内障、神经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等糖尿病并发症(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DCC)。 以下参考文献均来自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 如遇网址链接问题,请直接进入学术文献总库检索文献题目,即可查验文献结论部分。 三多易平调节血糖、促进胰岛细胞β细胞自愈、增加细胞β细胞数量,抑制醛糖还原酶、调节脂代谢紊乱,起到改善糖尿病作用,对糖尿病眼病、肾病、神经病变的效果最佳。 当然,DCC的发展还与糖基化终末反应、蛋白激酶C、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不过这三种DCC的致病因素可用一般药物和保健品控制,而抑制醛糖还原酶的化学药品有极大副作用,根本无法长期使用。研究者在动植物寻找天然替代品时,发现蚕蛹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显著能力。

金线莲降血糖活性部位的筛选_唐菲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42卷第2期 2011年2月 ·340· 金线莲降血糖活性部位的筛选 唐菲1, 3,张小琼1, 3,徐江涛1, 3,蔡金艳4,张锦文2*,张勇慧1, 3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湖北武汉 430030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 430030 3. 湖北省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30 4. 广东药学院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目的筛选金线莲降血糖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另设对照组,各组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胰腺组织病变程度。结果金线莲正丁醇部位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使糖尿病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减轻链脲佐菌素(STZ)对胰岛及胰腺细胞的损伤,减少细胞凋亡。结论金线莲的正丁醇部位是其降血糖的主要活性部位,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以及减轻胰岛及胰腺细胞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金线莲;降血糖;活性部位筛选;抗氧化;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11)02- 0340 - 03 Screening on hypoglycemic effective part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TANG Fei1, 3, ZHANG Xiao-qiong1, 3, XU Jiang-tao1, 3, CAI Jin-yan4, ZHANG Jin-wen2, ZHANG Yong-hui1, 3 1. School of Pharmacy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2.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3.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Pharmacochemistry 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Wuhan 430030, China 4. School of Pharmacy,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Key words: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hypoglycemic effect; activity part screening; anti-oxidantive activity; insulin 金线莲别名金蚕、金线兰、金石松、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的干燥全草,是多年生珍稀中草药[1]。其民间用药较广,有清凉解毒、滋阴降火、消炎止痛之功效,对无名肿痛、发烧、止泻、蛇伤均有显著疗效,且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多用其治疗糖尿病、高血脂、乙型肝炎等疾病[2]。有学者对金线莲做过初步研究,研究表明金线莲全草水煎液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金线莲的大极性组分中,而中等极性及低极性组分无降糖作用[3]。此外,关于金线莲的降血糖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本课题组为探寻金线莲发挥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对金线莲的不同提取物进行降血糖活性筛选,为进一步从金线莲中分离有效成分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 1.1实验动物 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170±20)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药物的提取与分离 金线莲干燥全草10 kg,粉碎,甲醇加热回流提取6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总浸膏。总浸膏用蒸馏水混悬,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和其余水溶液分别浓缩成浸膏,得石油醚部分0.29 kg、醋酸乙酯部分0.20 kg、正丁醇部分1.0 kg和水部分1.50 kg。 1.3试剂和仪器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购自美国Sigma公司,临用前以0.1 mol/L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缓冲液(pH 4.0~4.5)溶解,配制成8 mg/mL备 收稿日期:2010-04-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0058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224);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重点项目(09514009);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新药研究项目(2009ZX09301-014) 作者简介:唐菲(1985—),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Tel: (027)83657870 E-mail: tangfei985@https://www.360docs.net/doc/f75776825.html, *通讯作者 张锦文 Tel: (027)836663232 E-mail: health08@https://www.360docs.net/doc/f75776825.html,

降血糖最有效的20个方法

降血糖最有效的20个方法 降血糖最有效的20个方法我们都知道,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前兆,而糖尿病是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并严格控制饮食,因此一旦发现自己高血糖,就应该学会平稳血糖,避免糖尿病发作的可能性。下面这20个降血糖方法,高血糖患者一定要牢记于心。 1、坚持适量运动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研究证实,经过合理的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 2、控制你的食量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3、每天一杯火麻生态茶 火麻产自长寿之乡巴马,巴马多百岁老人,且这些百岁老人无一例死于三高疾病,被认为与他们长期食用火麻有关,而火麻生态茶除火麻外,还包含了番石榴、决明子、桑葚等降三高药材,每天喝一杯火麻生态茶,即使达不到巴马老人的高龄,降血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4、稀饭并不是最佳选择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5、绿茶也不错 与其他饮品相比,绿茶由于未经发酵,多酚的含量较高。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和降血糖作用,它还能对血糖的释放起到控制作用。 6、多摄入维生素C 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含量,能防止动脉血管壁被破坏,减少斑块堆积和心脏病,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7、记得喝水 脱水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人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冲淡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具体细节应该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8、睡眠时间要足够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加倍。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会干扰与血糖相关的激素。 9、别吃得太精细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 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多数科学家认为黄酮的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生物合成而产生的。经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A环来自于三个丙二酰辅酶A,而B环则来自于桂皮酰辅酶A[1]。1、分类: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黄酮类(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二氢黄酮类(flavonones)、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双苯吡酮类(xanthones)、查尔酮(chalcones)和双黄酮类(biflavonoids)等十五种。另外,还有一些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很复杂,其中包括榕碱及异榕碱等生物碱型黄酮。2、理化性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联接位置及联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黄酮苷类。组成黄酮苷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三糖和酰化糖。黄酮苷固体为无定形粉末,其余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

了更多色彩。这是由于其母核内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级性强的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酸性强弱因酚羟基数目、位置而异。3、显色:1.盐酸-镁粉(或锌粉) 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反应机理现在认为是因为生成了阳碳离子缘故[1]。2.四氢硼钠(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产生红~紫色。而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3. 黄酮类化合分子中常含有下列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锶盐、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与1%三氯化铝 或硝酸铝溶液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λmax=415nm),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4、黄酮对身体的好处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 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 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黄酮。不同分子结构的黄酮可作用于身体不同的器官,如山楂--心血管系统,兰梅-- 眼睛,酸果--尿路系统,葡萄--淋巴、肝脏,接骨木果--免疫系统,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多食葡萄、洋葱、花椰莱、喝红酒、多饮绿茶等方式来获得黄酮,作为身体的一种补充。 黄酮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及分离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体内分布较多。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药理活性、提取分离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1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点及分布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多酚类物质。现泛指具有15个碳原子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其中2个芳环(A环、B环)之间以一个三碳链(C3)相连,其骨架可用C6鄄C3鄄C6表示。 由于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故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常含有羟基、甲氧基、异戊烯氧基等取代基。这些助色团的存在,使该类化合物多显黄色,故称黄酮或黄碱素[1]。 根据三碳链结构的氧化程度以及B环的连接位置等特点,黄酮类化合物可分为:黄酮和黄酮醇;异黄酮;异黄烷酮(又称二氢异黄酮);黄烷酮(又称二氢黄酮)和黄烷醇(又称二氢黄酮醇);橙酮(又称澳咔);查耳酮;二氢查耳酮;黄烷和黄烷醇;黄烷二醇(3,4)(又称白花色苷元)[2]。黄酮类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主要存在于桦木科、芸香科、樟科、唇形科、石楠科、玄参科、豆科、苦苣苔科、杜鹃科和菊科等高等植物中[4]。 2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现已发现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调节免疫、防治血管硬化、降血糖等功能。黄酮类化合物以纯天然、高活性、见效快、作用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5]。2.1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自由基性质活泼,有极强的氧化反应能力,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体内脂质和自由基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胞结构改变及功能破坏而引起癌症、衰老及心血管等退变性疾病[6]。有些黄酮类化合物能够直接保护细胞抗氧化,有的则通过诱导保护细胞抗氧化损伤的酶,还有的既可直接保护细胞不被氧化又可以诱导产生抗氧化酶。羟基黄酮被证明有直接抗氧化活性,但是不能有效诱导保护细胞的酶;能够有效地诱导细胞保护酶的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以最小毒性保护正常细胞。A环5位被甲氧基化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最有效地诱导细胞保护酶,其余同等效果的黄酮类化合物细胞毒性都很大[7]。王毅红等[8]通过对石松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的研究表明:石松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其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呈量鄄效相关。 2.2抗肿瘤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机制主要与其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抑制癌细胞迁移、抗氧化、抗炎症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这几个方面有关[9]。肿瘤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细胞不受控制的快速增殖。如何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是抗肿瘤的根本。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已被证明能够干扰三磷酸腺苷(ATP)依赖性的药物流出转运蛋白,这些转运蛋白通过不同的细胞抑制药物在对抗癌细胞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使在肿瘤治疗中克服多药耐药性成为可能[10]。黄酮化合物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低毒甚至无毒,而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和治疗作用,因此黄酮化合物被认为是颇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抗癌药或抗癌辅助药。 2.3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很多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HIV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并且能够抑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染料木黄酮被发现能够干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鄄1和艾滋病介导的CD4+T细胞的肌动蛋白动力学,肌动蛋白活性的降低与染料木黄铜介导的病毒DNA在静止的CD4+T细胞中积累抑制有关,分别给3只恒河猴单剂量口服10、11、12mg/kg,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11]。黄芩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能够与艾滋病毒竞争靶细胞结合位点,并且HIV鄄1入侵细胞初期,黄芩苷能够抑制其自我复制过程。 2.4抗炎及抗免疫作用:对金樱子果实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表明,口服金樱子果实提取黄酮类物质能够明显改善存活率,并且能够预防I/R诱导的组织损伤。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天然产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显著降低DNA断裂。由于其抗氧化活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功能,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潜在的治疗活性[12]。黄敬群等[13]研究发现槲皮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距小腿关节肿胀程度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距小腿关节炎的病理改变。说明槲皮素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DOI:10.11655/zgywylc2014.05.023 基金项目:山西医科大学科技创新基金(C01201005)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刘星雨、周敏),基础医学院(孙体健) 通信作者:孙体健·讲座·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及分离提取 刘星雨周敏孙体健

麦冬多糖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观察

麦冬多糖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麦冬多糖对血糖的影响,为临床实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正常小鼠,自发性高血糖小鼠.链脲霉素诱发高血糖大鼠,观察麦冬多糖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结果麦冬多糖(75、150、300 mg /kg)。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自发性高血糖小鼠血糖及升高血清胰岛素;麦冬多糖(75、150、300 mg/kg),能降低链脲霉素诱发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能推迟大鼠口服蔗糖后血糖升高时间及降低血糖峰浓度。结论麦冬多糖对糖尿病小鼠和大鼠都有降血糖作用。 【关键词】麦冬多糖;降血糖;血清胰岛素;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麦冬是百合科多年生沿阶草属植物麦门冬的干燥块根。文献报道单味麦冬全草可治疗糖尿病。为了进一步探讨麦冬降血糖作用及其有效部位,笔者研究了麦冬多糖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实验提供依据。 1 实验材料 试药:麦冬多糖:麦冬块茎1 kg、80%乙醇回流提取,去醇取渣水煎提取3次,合并浓缩成500 ml,用95%乙醇醇析,取醇析物用丙酮洗涤3次,合并50℃烘干,即得麦冬多糖(麦冬提取物,OTE)。使用时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灌胃;优降糖片:天津市力生制药厂(批号:040502);拜糖平片:北京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040601);岱I一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药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链脲霉素:美国Sigma公司,糖化血红蛋白试剂盒(微柱法):宁波市慈城生化试剂厂。 动物:NIH小鼠,体质量18~22 g;NOD小鼠,体质量25~35 g;SD大鼠,体质量180~220 g,雌、雄各半,由广东省医用试验动物场提供,合格证号,粤证:040609。 仪器:怡成血糖测试仪及测定试纸,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对正常动物血糖的影响对小鼠血糖的影响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空腹6 h后,测定血糖,根据血糖值及动物性别均衡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给予下列药物;②正常对照组(蒸馏水);②优降糖组(2.5 mg/kg):③、③、 ⑤麦冬多糖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g/kg)。连续给药7 d,给药体积按 20 ml/kg,第7天给药前空腹6 h,给药后1 h动物取血,用怡成血糖测试仪测定动物血糖值。实验结果见表1。 结论:麦冬多糖(75、150、300 ml/kg),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实际上存在于植物的所有部分,包括根、心材、树皮、叶、果实和花中,光全作用中约有2%的碳源被转化成类黄酮。早在30年代人们就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维生素C样的活性,曾一度被视为是维生素P。至今法国与俄罗斯仍继续称黄酮类化合物为维生素P。Pratt等人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质,认为黄酮是作为一级抗氧化剂而起作用的,它们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能。黄酮抗油脂过氧化的作用早在60年代就已经被证实了。80年代以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渐转向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抗衰老及对老年病的防治功效上。 黄酮类化合物中含有消炎、抑制异常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阻力下降、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影响血压、改变体内酶活性、改善微循环、解痉、抑菌、抗肝炎病毒、抗肿瘤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草药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很多,已经证明类黄酮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份。例如满山红中的杜鹃素、小叶枇杷中的小叶枇杷素、矮地茶中的槲皮苷、铁包金中的芦丁、白毛夏枯草和青兰中的木犀草素、红管药中的槲皮素、葛根中的黄豆苷与葛根素、毛冬青与银杏叶中的黄酮醇苷、黄芩中的抗菌成分黄芩素和解热有效成分黄芩苷等。此外,还有很多中草药富含黄酮类成分,如槐米、陈皮、射干、红花、甘草、蒲黄、枳实、芫花、金银花、菊花、山楂、淫羊藿、桎木和地锦等。除了药用价值外,其中的部分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来源自药食两用的中草药)显然可应用在功能性食品。 黄酮和黄酮醇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用蔬菜及水果中,在沙棘、山楂、洋葱等中含量较高,茶叶、蜂蜜、果汁、葡萄酒中含量丰富。椐估计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这类物质可达1g,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无显著毒性,大鼠对槲皮素的经口LD50为10~50g/kg ,小鼠一次口服15g/kg,观察7d无一死亡。临床病人摄取芦丁2.25g持续7d或60mg/d连续5年,均无任何副反应。在其他一系列大剂量、长时间的动物试验中,均未发现有致癌性。显性致死试验、细胞姐妹染色体试验、微核试验证明槲皮素类衍生物无致突变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 ⑴调节毛细血管的脆性与渗透性。 ⑵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其作用仅次于维生素E。 ⑶具有金属螯合的能力,可影响酶与膜的活性。 ⑷对维生素C有增效作用,似乎有稳定人体组织内维生素C的作用。 ⑸具有抑制细菌和抗生素的作用,这种作用使普通食物抵抗传染病的能力相当高。 ⑹在两方面表现有抗癌作用,一方面是对恶性细胞的抑制(即停止或抑制细胞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从生化方面保护细胞免受致癌物的损害。 尽管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看法尚有矛盾的方面,但它目前仍被应用来防治下列一些疾病: ⑴毛细血管的脆性和出血。 ⑵牙龈出血。 ⑶眼的视网膜内出血。

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_龚金炎

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龚金炎1, 2,吴晓琴2,毛建卫1,张英2* 1.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23 2.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29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抑郁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日益引起关注。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到多种神经递质和机制。从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的不同作用机制出发,对近5年来国内外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活性;神经递质;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 中图分类号:R28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1 - 0195 - 06 Advanced in studies on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flavonoids GONG Jin-yan1, 2, WU Xiao-qin2, MAO Jian-wei1, ZHANG Ying2 1. 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Chemistry and Biology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Farm Product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 College of Biosystem Engineering and Food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Key words: flavonoids;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neurotransmitter; anti-oxidant activity;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食欲减退、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性症状综合征。2005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达到世界总人口的10%[1]。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可能上升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且女性抑郁症患者是男性的2倍。据报道,中国20%的人有抑郁症状,7%患有抑郁症[2]。因此,对抑郁症的研究、预防及治疗工作日益迫切。 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抗抑郁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存在不良反应,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危及生命。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具有多重药理活性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HIV、抗辐射、扩张血管、降血糖、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3-6]。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从经典的神经递质假说到后来的神经内分泌假说等,抑郁症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各种研究起到了相互支持和补充的作用。目前研究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神经递质学说、神经可塑性假说、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变等。 1.1神经递质学说 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会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全面低下。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 1.2神经可塑性假说 神经可塑性假说认为,抑郁症是人体中与控制心境相关的大脑不同区域神经可塑性改变的结果,这些变化主要包括:大脑海马区域神经发生减少、海马锥体神经元萎缩、神经胶质密度减低和前额叶皮质神经元体积减少。 1.3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变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与应激密切相关,该轴释放的肾上腺激素主要功能是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而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收稿日期:2010-08-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48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B9B0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7450);浙江科技学院人才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龚金炎(1982—),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与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E-mail: gongjinyan1982@https://www.360docs.net/doc/f75776825.html, *通讯作者 张英 E-mail: y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f75776825.html, Tel: (0571)86049803

苦瓜降糖作用研究进展

苦瓜降糖作用研究进展 李以暖1刘向前2 (1长沙高新区博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沙410215;2中南大学制药工程系,长沙 410083) 摘要:本文对苦瓜的提取方法、营养成分和苦瓜的降低血糖的动物试验及人群试验进行了综述,并对降低血糖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苦瓜动物试验人群试验降糖机理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又名凉瓜、癞瓜,为葫芦科苦瓜属植物的果实。具有清热、解凉、滋补强壮和降低血糖等作用。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至今尚无根治的良方。其中绝大数为II型糖尿病,西药治疗糖尿病目前仍以磺脲类和双胍类为主,久用依赖,无效甚至出现毒付作用。现代研究证实,苦瓜果实和种子里可分离出多种皂甙和蛋白质,分别具有降血糖、抗菌、抗肿瘤和堕胎作用,近报道苦瓜提取物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的表面病毒,选择性地杀死被HIV感染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一般认为降血糖、抗菌与苦瓜的果肉及汁有关,而抗肿瘤和堕胎作用与苦瓜籽有关。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苦瓜的降糖作用研究作一总结。 一、苦瓜降糖功能因子的提取方法 一般将新鲜苦瓜去籽打碎,以离心机甩滤得粗滤液,再进一步过滤,将过滤液适当浓缩,以等体积的95%乙醇沉淀,过滤得固形物,于40-60℃减压干燥,得褐色固体I;合并滤液,浓缩,得浅色固形物质,于40-60℃减压干燥,浅褐色固体。 OH 有的学者以鲜苦瓜去瓤存皮,刨碎,PH 1.5乙醇浸提,离心后过滤,NH 3 调PH至3.5,乙醇、乙醚4℃沉淀,丙酮脱水,LKB公司的HPLC分离纯化,收集,冷干,4℃下保存。 有的学者应用鲜苦瓜经去籽,干燥并粉碎后,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回流脱脂48h,取出晾干挥去溶剂,用8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6h,合并提取液,浓缩得稠浸膏。干燥粉碎后悬于乙醇中,用40%KOH调PH至10,低温放置过夜作者简介:李以暖(1945-)河北冀州人研究员 E-mail:liyn450724@https://www.360docs.net/doc/f75776825.html,

植物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植物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2004-03-19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长期的高血糖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病人的生活和生命。因此对降血糖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从天然药物尤其是植物药中寻找降血糖的有效成分是一非常重要的途径。近年来,已发现多种可降血成分,本文根据其化学结构分类进行综述。 1 多糖类 多糖类是目前发现的降血糖成分中数目最多的一类。目前已发现有降糖作用的不少于90种,近年来进行研究的有丹皮多糖、南瓜多糖、螺旋藻多糖等。 1.1丹皮多糖 分别以丹皮多糖粗提品和纯品给胰岛素抵抗的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灌胃,并以降糖灵和消渴丸作对照,发现丹皮多糖纯品PSM2b增强糖耐量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最好,并有一定的量效趋势,可能是丹皮多糖的主要降血糖有效成分。PSM2b对血清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升高作用,对正常动物的降糖作用也不明显。PSM2b的降糖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及提高机体对胰岛素反应性来实现的。 1.2 南瓜多糖 用两种南瓜多糖A和B给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连续灌胃21天后,测定其空腹血药浓度,并以消渴丸作阳性对照。结果发现,南瓜多糖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效果优于对照组,多糖B的效果更好。 1.3螺旋藻多糖(PSP) PSP是一种酸性杂多糖,具有多种作用,降血糖作用是其中之一。实验研究发现,PSP 可明显降低链脲佐菌素性糖尿病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也可降低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提高体内抗氧化生化物质的指标。PSP对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的影响,表明PSP的降糖作用可能不是通过直接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是减弱链脲佐菌(STZ)和四氧嘧啶(ALX)对β细胞的伤害作用;另外还可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葡萄糖在小鼠肠道的吸收。 1.4 羊栖菜多糖(SFP) SFP也有多种作用,降血糖是其中之一。实验研究发现,SFP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提高糖耐量。SFP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的影响,表明SFP的降血糖作用不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来实现。SFP对小鼠空腹血糖也无明显的影响,但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液和胰腺过氧化脂质的含量,表明SFP的降血糖作用与抗氧化损伤胰岛细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姓名常姣专业微生物学 摘要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 民以黄酮类化合物也称黄碱素,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植物体内大多与糖结合成甙的形式存在, 也有部分以游离状态的甙元存在。由于最先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一个酮式羰基 结构, 又呈黄色或淡黄色, 故称黄酮[ 1]。 目前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多,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及半仿生提取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和点。用上述方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仍然是一个混合物, 不仅是含有其它杂质的粗品, 而且是几种黄酮类成分的混合物, 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柱层析法、重结晶法、铅盐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抗肝脏病毒、抗炎、抗菌、解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糖、镇痛和免疫等生理活性[ 2-5]。这些生理活性已被关注,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课题。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而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多年来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从植物体中分离 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6]。 1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多具有基本碳 架的一系列化合物,且母核上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助色取代基团。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固体,多数具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旋光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型分子,故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中溶解度稍大。 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叶、果等组织中多以苷元的形式存在,而在根部坚硬组织中,则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因此,不同来源、部位、种类黄酮提取所采取的方法不同[6]。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很多,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其他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可采用溶剂萃取法,根据黄酮化合物在酸性水中难溶、碱性水中易溶的特点可采用碱提酸沉法等。 2.1溶剂法 2.1.1 热水提取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