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第47卷第6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11月Vol.47 No.6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v.2008

收稿日期 2008204216

基金项目 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丹桂计划”项目“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力及障碍”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陈军亚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蓬勃发展而形成的,尤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之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包括以产品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为研究对象的完善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更加赋予该理论以综合性和多学科的特点。但是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深入发展,也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到一些超越现有理论体系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而这些,也为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源;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有活力的经济现象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中期,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根据各种英文词典对一体化这一概念的解释,一体化“integration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ntegra 2tio ”,其原意为“更新”的意思。在经济学领域的应

用,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产业组织的研究中,通常是指企业的合并,并从中衍生出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两种企业合并的方式。

“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最早被使用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1931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他的两卷本《重商主义》中,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各国经济之间的贸易融合到一个更大区域的过程。1933年,两位德国经济学家Herbert Gaedicke 和Gert vo n Eynern 在他们的著作《欧洲的生产—经济一

体化:一项关于欧洲国家对外贸易关联性的考察》中再次使用了这一术语,他们用“经济一体化”来描述各个国家之间在贸易和经济上的关联性①。20世纪40年代,“经济一体化”在美国出现。它最早出现在1947年的美国政府秘密文件之中。此后在

1949年10月召开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大会上,美

国经济合作署长保罗?霍夫曼公开使用了这一词语并鼓动西欧经济走向一体化②。在这里,“经济一体化”显然具有了一般意义上的“将各个独立的经济结合成为一个更大的经济区域”的涵义。此后,伴随着西欧各国经济不断走向联合的道路,人们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开始逐渐蔓延开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日益丰富和完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经济学家们的贡献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现在更为一般的说法是,它形成于20世纪的50年代。其标志是,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核心部分的关税同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伊纳在其当年出版的著作《关税同盟问题》中所创立的③。

但是,正如上文提到,经济一体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其最初的使用总是和各国间贸易的融合相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正是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也可以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由来已久④。这种说法的理由在于,有经济学家认为,瓦伊纳分析关税同盟的核心观点,也就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是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就已经基本确立的一

7

5

种分析⑤。而古典经济学家们确实曾详细探讨了某些优惠贸易条约对贸易活动的影响。比如亚当?斯密(Adam Smit h)、大卫?李嘉图(David Ri2 cardo)和麦卡洛克(McClloch)都先后分析和讨论过1703年英国和葡萄牙缔结的《梅休因》条约以及1860年英国和法国签订的《科布登条约》中的关税互惠条款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他们认为,两国间的关税互惠可以使两国都获利,但也可能使两国都遭受损失。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些早期经济学家们的研究中,他们并没有进一步地指出这些所谓“获利”和“损失”的具体涵义,而实际上,这正是后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中两个重要概念———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原始来源。

也许正如彼德?罗布森所说,这些古典经济学家们对贸易转移作用的关注和分析只是他们“思索更广阔问题时的偶然产物,而形成的理论也多数是隐含的”,但是,他们的研究毫无疑问应该被看作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二)瓦伊纳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

虽然早在18世纪末期关税同盟对两国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就已经引起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但是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并没有在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形成体系。19世纪下半期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种形式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兴起再度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兴趣。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瓦伊纳(J acob Viner)出版了其著作《关税同盟问题》,这本书的诞生被人们认为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学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实践中,瓦伊纳的关税同盟理论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创立了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这两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量关税同盟的经济效果的瓦伊纳准则。

瓦伊纳认为,关税同盟形成以后,高生产效率成员体的低成本产品会大量涌进低效率成员体的国内市场,低效率成员体会减少或停止其低效率的生产。这种由贸易替代生产而获得的收益就是“贸易创造效应”。同时,瓦伊纳还认为,对于低效率成员体而言,加入关税同盟除了可能获得贸易创造效应以外,还有可能遭受福利的损失,即可能会用同盟国较高成本的进口替代其原来从世界市场上(非同盟国)的低成本的进口,这种贸易转向给低效率成员体所带来的损失就是“贸易转移效应”。

在此基础上,瓦伊纳认为,衡量关税同盟对一国的利弊影响,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所带来的收益和贸易转移效应发生的损失,如果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该关税同盟对该国就有利,反之则不利⑥。这就是衡量关税同盟静态经济效应的瓦伊纳标准。

瓦伊纳创立的关税同盟理论标志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作为产品市场一体化理论的代表,它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瓦伊纳之后,又有许多的经济学家从更广阔的视角对经济一体化的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理论文献,创立了要素市场一体化、政策一体化以及完全经济一体化理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内容。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

(一)米德(Meade)、罗布森(R obson)等的自由贸易区理论的建立及对关税同盟动态效应的分析

1.米德(Meade)、约翰逊(Johnson)对关税同盟贸易效应的补充

瓦伊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关注的是低效率成员体在参与关税联合以后所获得的生产效应,而实际上,关税同盟所产生的贸易效应,不仅仅体现在生产方面,也不仅仅针对低效率成员体而言。米德、约翰逊补充了瓦伊纳理论对贸易效应分析的缺陷,将关税同盟贸易效应分析的侧重点从低效率成员体扩大到高效率成员体,从生产扩大到消费方面。

米德(J?E?Meade)关于关税同盟的贸易效应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其1955年出版的著作《关税同盟理论》中。米德认为,瓦伊纳创立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扩张效应,都是针对低效率成员体而言,而对于同盟内部的高效率成员体,情况并不相同。高效率成员体在参与一体化以后,其低成本产品大量进入同盟体市场,贸易量会大大增加。米德把这种由于市场扩大所带来贸易量的增加称为关税同盟的贸易扩张效应。所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除了针对低效率成员体的贸易创造效应以外,还应该包括高效率成员体的贸易扩张效应⑦。

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逊(H?G?Johnso n)进一步扩展了瓦伊纳的贸易创造效应。他最早应用局部均衡模型形象地展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成因⑧,并清楚地解释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得失。约翰逊

85

认为,建立关税同盟以后,高效率成员体的低价产品会大量进入低效率成员体市场,低效率成员体的生产者不得不减少这种低效率的生产,生产者福利会减少。与此同时,低效率成员体国内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会随着高效率成员体低价产品的大量进入而下降,消费者福利提高⑨。所以,约翰逊的结论是,一个低生产效率国家加入关税同盟以后,在共同关税率低于其原有关税的条件下,消费者福利会增加,生产者福利会减少,该国整体福利取决于消费者利益和生产者利益得失的比较。

2.米德(Meade)、罗布森(Robson)等的自由贸易区理论

在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虽然关税同盟出现的时间较早,但是自由贸易区实际上是更为接近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类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一样在区内实现了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但是它允许成员体对外保留各自的关税。米德对自由贸易区理论的分析完全建立在瓦伊纳的关税同盟的理论基础之上。米德(Meade)认为,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自由贸易区会产生“贸易偏转”现象⑩。当高关税成员体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大的时候,建立一体化组织以后,对内关税取消价格下降就会出现需求量的迅速增加,从而造成一体化区域内市场产品供不应求,这时候低关税成员体就会从区外进口产品向高关税成员体出口。于是,原来需要以较高的进口关税才能进入高关税成员体内市场的产品,现在通过低关税成员体的转手以低关税进入到高关税成员体市场。这就是米德所分析的“贸易偏转”现象。为了避免“贸易偏转”现象的发生,自由贸易区必须制定和实施原产地规则。米德的分析对此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上的支持。

全面而系统研究自由贸易区理论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彼得?罗布森(Peter Robson),他在其1980年出版的著作《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自由贸易区理论的主要思想。罗布森的分析同样采纳了瓦伊纳关税同盟类似的分析方法。

罗布森首先肯定了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两大区别:一是自由贸易区的成员体对外各自有权决定关税税率;二是贸易区使用原产地规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者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在区内进行自由贸易。罗布森认为,同关税同盟一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能也存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但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一体化组织在实际运作中存在重要差异。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自由贸易区无法避免的“间接贸易偏转”想象的存在。罗布森认为,建成自由贸易区以后,只要整个贸易区仍然为净进口方,那么低成本成员体对高成本成员体市场的供给会一直持续到达到其全部供给能力为止,而此时低成本成员体国内市场随之发生的供求缺口,则会通过区外其他国家的进口弥补。罗布森把这种现象称为间接贸易偏转。间接贸易偏转不可能通过原产地规则加以限制或者消除。所以,罗布森认为,如果单纯着眼于静态经济效益分析,可以说,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安排相比是一种次优方案,原因在于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无法阻止的间接贸易偏转的存在。

3.科登(Corden)、芒德尔(Mundell)、巴拉萨(Balassa)等对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完善

瓦伊纳关于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产生的贸易扩张效应和转移效应的分析,只是一种静态效应分析,它只考虑一次性影响,而不考虑产量、需求量等发生变化以后的情况。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不仅会产生瓦伊纳所分析的静态效应,也会带来动态效应。于是,针对瓦伊纳理论所存在的缺陷,许多经济学家从规模经济、贸易条件的变化以及竞争加强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框架体系进行了拓展分析 λ?,这些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核心组成部分的关税同盟理论。

这一拓展工作首先是由芒德尔(Mundell)做出来的。芒德尔的分析是在改变瓦伊纳关税同盟理论的一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瓦伊纳的关税同盟理论是以世界市场的价格是固定不变这一条件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关税同盟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条件是不变的,世界福利与关税同盟的福利是同比增长的。但是,如果建立的关税同盟足以影响到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那么,同盟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条件将会出现改进的趋势 λω。这就是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就是它将减少贸易转移所带来的损失,而且如果进口产品的价格下降到足够的程度,贸易条件效应将完全消除这种损失。也就是说,关税同盟的成员体在获得贸易条件改进的效应的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将承受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 λξ。对于自由贸易区而言,情况略有不同。由于自由贸易区可能存在的间接的贸易偏转,其贸易条件改进的程度将低于关税同盟的情况,其贸易条件效应较小。

考虑到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经济学家们对关

95

税同盟的经济效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科登(Corden)在其著作《规模经济与关税同盟理论》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观点。科登认为,高效率成员体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后,其低成本产品大量进入一体化内部市场,贸易量的增加带来的生产的扩大会使得高效率成员体的边际生产成本递减,这种得以较低生产成本供给市场的现象被科登称为“成本降低效应” λψ。对于经济一体化成员来说,尽管这个效应是高效率成员体与低效率成员体之间贸易创造的结果,但是它不同于传统的贸易创造效应。因为他不仅来自低价资源的流动,而且得益于国内现有资源供给价格的下降。成本降低效应包括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两个方面,生产效应是指原先销售的商品现在得以较低成本进行生产,消费效应是指消费者可以以较低价格购买更多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杰弗诺维克(M?N?Jovanovic)在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著作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经济理论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规模报酬递增的幅度取决于产业的属性,而对于包括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一体化组织而言,要获取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还需要政府反垄断政策的配套实施 λζ。

巴拉萨(Balassa)对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关注从一体化内部扩展到外部。巴拉萨认为,关税同盟等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意味着一个比原来大得多的市场就会随之出现,只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生产者才能在这个大市场中占有比较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在同盟内部获得较多的收益。因此,这必然促使成员体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对于同盟外的非成员体来说情况同样如此,因为关税同盟的建立使得他们与同盟内成员体之间的贸易量大为减少,为了获得或者保持其贸易利益,非成员体只能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或者加强生产管理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关税同盟的建立实际上也促进了非成员体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林德特(Lindert)、希托夫斯基(Scitovsky)等对要素市场一体化理论所作的贡献

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是成员国之间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是不流动的。如果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员国之间阻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障碍全部清除,不仅实现产品的自由流通,而且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则意味着一种超越国界的共同市场的建立。共同市场的概念最早是由时任比利时外长的斯巴克(Spaak)在墨西拿会议报告中提出的 λ{。

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林德特(Peter?H?Lindert)首先分析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影响。他认为,阻碍或者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措施消除以后,劳动力将由单位报酬低的经济体向单位报酬高的经济体转移,对于单位报酬高的经济体来说,国外移民的进入将会拉低其工资水平,而国内劳动力的流出同时也会抬高单位报酬低的经济体的工资水平。

将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分析前提的要素市场一体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J.F.De2 niau)等人完成的。同林德特(Lindert)的分析思路相似,他们认为,允许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共同市场内自由流动的直接结果是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一体化区域内各成员间趋于或者完全达成一致。而这种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趋势还会导致不同行业收入分配的变化。实现均等化前要素收入较高的行业的收入会出现下降,反之则上升。同时,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还会对政府收入产生影响。如果高利率国向外国资产增税,该国可以增加政府税收收入。除此以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会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希托夫斯基就以欧共体为例分析了一体化以后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的建立对企业竞争以及规模经济的影响。他认为,在一体化以前,各个国家国内的狭小市场使得生产者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体化以后,通过消除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可以实现国内市场向一个更大范围的统一大市场的延伸,市场范围的扩大带来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市场的扩大还会创造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也有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和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德纽(Daniau)在其1960年出版的著作《共同市场》中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他认为,在大市场条件下,由于大批量和专业化的生产以及新技术的使用和竞争的作用,会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价格的下降,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加又会带动投资的扩大。最终的结果,经济会开始滚雪球似的扩大 λ|。

(三)巴拉萨(B alassa)等人对政策一体化理论的探索

经济学家们对政策一体化理论的探索是在思考如何通过一体化成员间政策的协调而使得各成员体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的基础上展开的。相对于对产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而言,这一部分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比较

06

有代表性的研究来自于巴拉萨(Balassa)在其著作《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对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社会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一体化对成员体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的分析。此后,彼德?罗布森(Pe2 ter Robson)在其著作《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中也对政策一体化问题阐述过自己的观点。

巴拉萨认为,一体化内部各成员体的政策差异会对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带来负面影响。但是,通过政策一体化可以有效规避这种影响。政策一体化的程度越高,对负面作用的规避性越强。为此,各个成员体需要在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社会政策的方面实现这种影响 λ}。比如在对产业政策一体化的研究中,巴拉萨认为,针对所有产业的全面的财政拨款和税收优惠不会产生资源配置上的扭曲,但是针对特定产业的特别财政拨款和税收优惠则会扭曲同盟内部的资源配置效应,甚至可能抵消一体化内部取消关税的效益。其他政策如货币政策、社会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一体化也存在类似的规律。要消除政策的差异给资源配置带来的扭曲必须提高上述政策实现一体化的程度。

罗布森也对政策一体化理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罗布森将政策一体化看作一体化的最高阶段。这种一体化不仅要实现一体化内部政策的协调一致,还要实现政策措施的高度统一。他认为,各成员体以协定的方式运用它们各自的政策工具甚至包括采用共同体立法改变成员体内部的法规只是实现了政策上的协调一致。严格意义上的政策一体化应该是指一体化内部各成员体在政策和措施上自愿的、在很大程度上非强制性的统一。而在实现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以后,一体化内部成员可以通过寻求政策的一体化来实现更大的经济目标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比如,克服资源配置中跨边界溢出的政策、克服宏观经济稳定溢出的政策和促进凝聚力的政策等都可以带来收益。

四、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从更广阔的视野关注和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特别是作为迄今为止已经进入经济一体化最高发展阶段的欧盟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本身,成为一个涵盖了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多元化的范畴,相应地,人们对经济一体化的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一种综合性和多学科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框架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

(一)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分布现象的解释“新经济地理学”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R?Krugman)在其著作《地理学与贸易》中首次提出的。此后,他又在其多部著作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努力创建并试图使人们接受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从对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现象的关注中考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集中问题。 λ~

1.经济一体化会加剧产业地方化的进程

通过比较欧美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区域/国家差异指数 μυ,克鲁格曼发现,美国产业的地方化程度比欧洲产业的地方化程度要高,或者说,欧洲国家之间的专业化程度低于美国各区域之间的专业化程度。克鲁格曼对此的解释是:当运输成本下降、规模经济上升的时候就会产生产业集中 μ?。但是在欧洲,运输成本的下降被关税的提高抵消掉了,以后又受到汇兑管制的限制。即使在欧盟成立以后,国界仍然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所以,欧洲的经济地方化程度比美国相差很多。据此,克鲁格曼得出结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加速其产业地方化和专业化的进程。

2.经济一体化可能会阻碍外围国家产业的发展

传统理论告诉我们,实现一体化以后,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产业会从生产成本比较高的中心地区转移到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外围国家。但是克鲁格曼认为,事实也许并非如此。运输成本的下降会促使生产定位于最便宜的地区,但也会促使生产集中在一个地区以便获得规模经济。他以比利时(中心国家)和西班牙(外围国家)为例说明了运输成本对产业集中的影响。他认为,在这种集中的过程中,除非运输成本非常低,否则,规模经济的收益可能将会使得生产集中在成本比较高但是更加接近市场的地方更为合算。所以,经济一体化事实上可能并不能帮助外围国家产业的发展。

(二)新区域主义理论对经济一体化特征和原因的解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在一些实力更强大的经济体和实力相对弱小的经济体之间签订的贸易协定中,后者对前者做出了更大的让步。比如,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上,后两者被要求

16

在国内知识产权保护、能源政策等方面作出适应美国的调整;欧盟在吸纳东欧成员之前也要求他们在国内政策方面作出改革并根据其改革进度确定吸纳其加入的时间。这种小国对大国作出单方面让步或者额外支付的现象被称为新区域主义 μω。

新区域主义理论认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贸易的限制作用已经大为减弱,区域贸易协定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的意义已经大为降低。在新的环境下,需要新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做出更合理的解释。在此背景下,很多学者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区域主义现象给予了广泛的研究。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小国对大国的单方面支付,国际计量经济学家威利(Whalley)对此的解释是,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被弱化以后,各个国家在谈判和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时追求的目标呈现出多元性。但是对于小国而言,他们最根本的目的是期望通过签署某种优惠贸易安排而获得进入大国市场的保证。而这种保证必须建立在小国对大国的额外支付的基础之上,否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额外支付可以看作是小国为了进入大国市场而支付的保证金 μξ。此后,帕罗利(Perroni)和威利(Whalley)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解释了额外支付的原因。他们认为,对于大国来说,在与小国签署某项贸易协定以后,也就意味着同时失去了向小国实施贸易报复的能力,小国所作的额外支付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情况所作出的补偿 μψ。

五、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存在的

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从其诞生到现在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时间,已经形成了完善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伴随着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推进尤其是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得到极大的扩充,而且也为其日益丰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基础。

但是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正因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是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发展起来的,经济实践的历史有限性和地域有限性使得该理论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研究,以及针对经济一体化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超越现有理论研究体系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关注,也许就形成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关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是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支持之下不断丰富和完善的。20世纪上半期以来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其主要内容是以发达国家的主动参与和推动为主的。虽然20世纪90年代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大家提供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例,但是个案的成功难以为有代表性的理论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支持。

在目前有关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中,中心-外围理论、国际依附理论及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等是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做出解释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传统理论的代表。它们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但是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需要。如关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参与南北型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参与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确定,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而作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亚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落后也引发了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动因和模式的更多思考,这些思考显然已经超出了目前已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内容之外。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可采取的有效模式、所能获取的经济效应等开始做尝试性的探讨,但是已经取得的进展距离未来可能形成的理论体系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内容,在未来必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将极大地丰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容。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和全球贸易的飞速发展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然而在这个大趋势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并且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虽然有学者认为,从长远看,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

26

化只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发展阶段,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会达到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及全球化。然后从目前看,这个发展阶段却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和长期目标相背离的发展趋势。比如,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屡屡受挫无果而终的同时,取而代之的却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的双边或者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对内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凝聚力的同时对外却表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排他性。“欧盟东扩”和“北美南下”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集团对抗的特点 μ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在完成最终的一致性目标以前,如何处理二者现阶段的矛盾也应该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未来的研究内容之一。

注释

①宋新宁:《欧洲一体化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国际观察》2004年第5期。

②陈廷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研究》,《经济师》2006年第6期。

③瓦伊纳在本书中首次使用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这两个概念分析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中都使用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④⑤彼得?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戴炳然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7页,第729页。

⑥Viner,J.1950,T he Customs Union Issue.New Y 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⑦Meade,E.1955,T rade and Wel f are.Oxford Uni2 versity Press.

⑧陈岩:《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215页。

⑨Johnson,H.G.1962,“the Economic Theory of Cus2 toms Unions.”Pakistan Economic J ournal10.

⑩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λ?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224页。

λωMundell,R.A.1968,I nternational Economics.New Y ork:Macmillan.

λξ对此,加拿大经济学家伍顿(Wooton)有不同的看法。伍顿认为,关税同盟的建立会使得同盟成员的实际收入增加,这会增加同盟内成员体对同盟外国家的进口需求,所以总体来讲,同盟外其他国家可能不会成为福利的净损失者。

λψCorden,W.M.1972,“Economics of Scale and Cus2 toms Union Theory.”J 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 y80.

λζ曹宏苓:《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3246页。

λ{1955年5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六国外长在西西里的墨西拿召开会议,讨论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建立欧洲共同市场。会议主席比利时外长斯巴克在其负责起草的报告中提出了共同市场的概念。

λ|Deniau,J.F.1960,the Common M arket:Its S t ruc2 ture and Purpose,New Y ork:Frederick A Praeger.

λ}Balassa.B.1962,the T heory of Economic I nteg ra2 tion.London:Allen and Unwin.

λ~托马斯?A?普格尔、彼得?H?林德特:《国际经济学》,李克宁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μυ克鲁格曼所运用的区域/国家差异指数是通过公式∑iS i—S3i来表示的。S i代表某个区域/国家产业在所有制造业就业中的份额,S3i代表另一区域/国家产业在所有制造业就业中的份额。如果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同,那么这个指数就为0;如果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毫不相干,则指数将为2。克鲁格曼用该指数定量的衡量经济结构差异,并以此作为衡量区域分工程度的标准。

μ?Krugman,P.1995,Development,Geog rap hy and E2 conomic T heory.Cambridge:MIT Press.

μω陈勇:《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μξWhalley,J.1996,W hy Do Count ries Seek Regional T rade A g reements.NB ER Working Paper5552.

μψPerroni,C and Whalley,J.2000,“the New Regional2 ism:Trade Liberalization or Insurance.”Canadian J ournal of Economics33.

μζ兰天:《欧盟经济一体化模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责任编辑 张静

36

西方文明概述

西方文明概述 一、概述: 西方文明是强调个人实现的物质文明,中国文明是和西方文明相异的,这是西方人的第一感觉。很多非西方的古老文明,如埃及、印度、波斯,和中国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是从上古时代,就和西方文明糅合在一起。例如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但埃及并不是到近代才和西方发生关系。埃及和西方从上古就已经纠缠在一起,这是因为西方文明发源地是在地中海一带,埃及、非洲原来都和西方文明糅合在一起。 西方文明指的是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与西方这个词相对应的是东正教、亚洲或者伊斯兰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也曾被对应于前苏联共产主义国家。 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与西方世界传统定义相关联。根据此定义,西方文化是文学、科学、音乐以及哲学原理的合集,并且有别于其它主要文明。适用于受西欧移民或殖民影响强烈的国家,并不仅限于西欧。这些传统大都在被列入西方经典。西方文化被用于许多方面,不管实际使用正确与否,包括美国文化、唯物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的享乐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乃至解说西方文明。 二、起源: 西方文化常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帝国、天主教、基督新教,这些被统称为犹太教-基督教文化。然而西方文化也根源于日尔曼人、斯拉夫人以及凯尔特人的流行文化,这些文化是形成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重要的传统: 包括: 经院哲学、天主教、新教、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启蒙时代、世俗化、科学方法 四、历史: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陷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文学以及艺术,并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500年中,尽管罗马帝国拒绝古代雅典很前卫的民主理念,但却将希腊语、拉丁语随着罗马法传遍了欧洲。罗马文化融合了日耳曼、斯拉夫以及凯尔特文化,但随着罗马的衰落,希腊与罗马(Greco-Roman)的许多艺术、文学以及科学都消失或被取代了。 随着罗马基督教地位的提高,圣经成为西方文艺中的核心部分,几乎影响到了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 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13.区域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产值上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4.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时还不成熟、经不起竞争,且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1.3研究综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重要性与必然性,已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所以国内外诸多经济学家也对这个命题进行了深入且透彻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及现实意义、对各国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如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将要在此浪潮中的决策与发展战略选择的研究等。 1.3.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况的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极重要的命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况的分析上,陈开胜(2012)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展经济规模的需要,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等等,他还指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发挥区域综合优势,促进均衡协调发展;有效利用各类资源,消除地区恶性竞争;拓展企业生存空间,促进产业空间转移;扩大对内经济开放,完善合作体制机制。 1.3.2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学者有着不同的探究角度,概括而言,可归纳如以下。陈开胜(2012)从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两个角度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地区内各国之间壁垒的消除,简化贸易层次程序,加速货物自由流通,并有利于资源跨国界的流动,从而在地区内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同时,市场规模扩大,使各成员国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发挥规模经济的效果,因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意味着地区内部竞争的激化。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将会加强经营管理,利用新的手段和科技成果,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际竞争力。”而对于非成员国来说,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毋多庸叙。蒋娟(2013)是从发展中国家角度来考量的,从组织内与组织外探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不近加大了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还增加了组织内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赵赫132062141 13级金融一班(原13级市场营销一班) 2014-12-12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赵赫 (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来自于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尤其是本国和其他国家文化 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文化的起源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它们在道德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礼仪、关系、个体精神等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当我们在制定决策时或者在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应该时刻记得文化差异,这样才能使文化发展更加主动灵活。 关键词:比较,起源,文化 一、引言 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就像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各自前进、各自发展,但是伴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迈开资本主义扩张的步伐,中西方文化开始有了拐点,文化的交融伴随着战争的枪炮声,伴随着侵略的文化同化手段,被迫进行交融。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交通方式极大便捷,互联网领域急速拓宽等因素使得全球各地的信息传播极快,真正使世界各地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然而,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源自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两种文化真正交融交流之前,它们就已各自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行为系统,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

也许这种独特性预示着今后的文化交流暗伏着冲突。中西文化的这种相交汇流,并不意味着在融合两种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出了另一种新的文化,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交而不融,汇而不合,或者,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种合流的话,这也是一种泾渭分明的合流。 二、大河文明与海洋文化 2.1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特点包括:幅员辽阔、腹地纵深,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580条),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79条),拥有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和雄厚的发展潜能,可以自我调节与更新,这些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完整;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 屋脊高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疆域的五分之一。塞外的荒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沟壕纵深的黄土高原、广阔无边的东部平原、四面环山的大盆地、1.8万公里的海岸线、西高东低走势;温暖湿润的气候,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而多样的气候,几乎囊括世界上大多数的气候类型;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与西方世界相对隔绝,太平洋无法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中西方文化交往与沟通存在艰难,这既使中华文化保留了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又造成了保守意识、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 2.2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特点包括:独特的地理位置,西、南、北三面环海,东接亚洲,就像黑格尔的预言,“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的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李光辉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可以预料21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并同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区域是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的地域空间,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不同的区域环境,将塑造出性质各异、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一词是一个含义十分广阔、使用领域极大的词汇,它或以实体概念被使用,或以抽象的空间概念被使用,不同的学科对象有不同的解释,就是在经济学这一学科中也有不同所指。常见的区域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经济特区等等。在这些区域中,既有跨国的,也有几个国家各自一个行政区的组合,还有一个国家内为特别目的设立的区域等等。 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作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应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等。 一体化一词英文为“Integration”,最初来源于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之间通过卡特尔、托拉斯以及其他兼并方式联合而成的产业组织,可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两种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专有名词最早出现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欧,从此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探讨也就开始了。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词的定义,经济学家艾尔·阿拉格(AiiM·EL-Agrua)有过这样的描述:“到了1950年,专门研究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们赋予这一名词(区域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一项明确的定义,特别指将不同经济实体结合成较大经济区的一种事务状态或者一种过程。今天这个名词的用法也仅限于一含义。更具体地说,国际经济整合能消除参与国之间的所有贸易障碍,并建立一定的合作的协调的机制。后者完全依赖于一体化采取的具体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A.Balassa)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对“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也做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a process),又是一种状态(a state of affairs)。就过程而言,它包括采取种种措施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歧视;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差别的消失。”(3)巴拉萨的这一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经典性意义。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解释,基本上围绕着“过程”和“状态”而展开的。 1952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8年1月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简称〈〈罗马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从此,经济一体化不是一纸概念,而是有丰富实践的实体,从而引起很多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经济学家维多利亚·柯森(Victoria Curson)在1974年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解释了经济一体化,他把一体化“过程”的理解为趋向全面一体化的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把一体化“状态”理解为业已一体化成员国的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4)经济学家彼得·林德特给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通过共同的商品市场、共同的生产要素市场,或两者的结合,达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对此,经济学家彼得·罗伯逊(Peter Robson)则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应该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某种条件下,成员国之间歧视的消失;维持对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合久必分:欧洲区域与经济一体化的困境和未来的选择

合久必分:欧洲区域与经济一体化的困境和未来的选择(2010-12-21 11:18:42) 标签:财经经济一体化债务危机欧盟教育分类:百家讲坛,学术殿堂 摘要:区域与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和过程。本文从区域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区别引入,以欧洲的一体化为实例探讨了区域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和遇到的挫折。现在,经历两次重大危机的欧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尤其是当前的债务危机亟待解决。基于此,作者提出欧盟或将解散或退化的猜想,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验证这一猜想。 关键词:欧盟区域与经济一体化危机未来 一、区域与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与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区域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概念。区域一体化通常指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经济一体化”,经济学家的定义是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狭义的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简称。 虽然区域一体化通常是指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认为,除了经济一体化之外,区域一体化还应该包括政治一体化(一个政府,同一政策)、文化一体化(价值认同、宗教信仰相近)、货币一体化(使用统一货币)和社会一体化(人口可以自由迁移)等等内容。 (二)经济一体化的阶段和分类经济一体化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 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这四个阶段,各单独经济体之间的市场融合程度是不断提高的。按照这四个阶段可以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特惠关税区。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2.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但对区外国家仍报持各自的关税和限额。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货币联盟。如1993年后的欧盟。 5.经济货币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形式。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 主要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归纳: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政治: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 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罗马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线索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1. 民主政治形成条件: (1) 地理条件: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 (2) 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 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 (4) 思想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2.形成过程:

3.影响 (1) 积极性:①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基础,使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②雅典民主制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 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无民主可言。②从运作方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线索二、罗马法 1.形成条件: ①政治:罗马城(前754—前753)与罗马共和国 (前509)及罗马帝国 (前27) 的建立 ②经济: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③社会:平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④思想:古罗马“自然法”存在的思想与发展 ⑤主观:统治者重视。1.发展历程 (1) 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2)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 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3)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①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4)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时汇编而成,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基本内容

【范文】《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知识点总结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之间为了促使资本、技术、信息、劳务和产品等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国家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互惠互利,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采取一致的立场。 2.欧共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区别: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它是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于1967年合并而成。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构成欧洲共同体的三个机构中的一个。 一、欧共体的出现: 1、成立背景: 材料: 材料一 5世纪哲学家卢梭说:“欧洲国家必须建立联盟,维护欧洲的和平。”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欧洲的联合是历史的要求。”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材料二 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曾说:“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联邦政府和一个欧洲议会,以消除欧洲国家之间的纷争,维护持久的和平。”欧洲历来是国际关系的中心,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源地和主战场。“二战”使欧洲国

家普遍削弱,使欧洲各国深刻意识到,欧洲不能再发生内部的纷争了。 材料三 在“冷战”格局下,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而美国借扶植西欧又不断加强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 思考1:结合内外形势,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有哪些? 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恢复 联系加强——可能性 战争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二战后国际地位的下降,冷战的世界局势——必要性 思考2:“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是什么? 2、成立过程: 第一步: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 第二步:1957年法意等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一个欧洲各国人民间日益密切的联盟”。它的基本内容是共同市场和共同的经济政策的形成,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它们成为欧共体的两大支柱。 思考3.“为什么说《罗马条约》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显著特征,至2011 年,中国已经与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5个自由贸易区,已签署了10个自由贸易协定,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经济一体化代表性理论及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现状进行评述,最后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战略性对策。 关键词:中国;国际经济一体化;综述 国际经济一体化正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拓展,各国集团与宏观经济主体的区域合作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初级形态,也是一种局部性的全球化,自此过程中,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已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本文将对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文献作出回顾与评述。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界定: 对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界定,国内外学者持不同意见。主流表述如下: 从手段角度,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 从状态过程角度,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差别的各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其表现为各国间的各种不公平的差别待遇的消除。 从目的角度,应定义为自由贸易、统一市场、共同繁荣等等。 2.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基础 2.1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是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该理论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强调自由贸易可以给各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在同盟内部的关税减免,必然导致成员国的福利增加,就世界范围而言,总体福利也是增加的。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在其著作《关税同盟理论》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并认为任何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以及外围集团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具体得益取决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最终结果。继维纳之后,米德、维纳克、科登等人在其基础上提出了3*3模型,后经麦克米兰、麦克兰和劳埃德对该模型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除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效应外,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还包括贸易扩大效应、减少行政开支、减少走私、增强集团的谈判力量等。此外,关税同盟建立之后,会对成员国经济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就是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会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是成员国获得规模经济利益,以及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技术进步。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质

2004年第1期 第7卷(总22期)西安联合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 ’an United University Vol.7 No.1Feb.2004文章编号:10082777X (2004)0120038204 收稿日期:2003-06-08 作者简介:汪国风(1938—  ),男,江苏仪征人,天津画院一级画师。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质汪国风 (天津画院,天津300040)摘 要:长期以来,东西方的学者习惯于将古希腊文明视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其实,真正的源头应 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但它并非原生文明,而是在埃及农业文明与西亚商业文明的影响下发展 起来的次生文明。而西方文明则是一种在游牧文化骑马民族的反复冲击下,主要继承和发扬了游牧文 化集贸易、掠夺、殖民于一体的骑马民族传统,由原始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商品文化、农耕文化杂交而成 的海洋文明。 关键词:骑马民族;海上骑马民族;海洋文明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11骑马民族的反复冲击 从人种和语言上划分,最原始的游牧民族主要有三大支:印欧语系的高加索人、阿尔泰语系的蒙古利亚人和闪含语 系的闪米特人。游牧民族形成以后,便主要生存于广袤的欧亚内大陆和西南亚的干旱地区。他们以“落” (二三户为一落)的方式,散布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漂泊不定,全部财产可以随身带走的简朴生活,而且还必须按季节在冬季和夏季的牧场之间不断地游动,游牧距离常在1000公里以上。只有在冬季或发生天灾人祸之时,才聚成“部”,“部”的大小不一,少则数十数百户,多则成千上万户。由此也就形成了与有根的农耕文化截然不同的轻土重财、游荡成性、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等的无根特质。 由于放牧主要靠个人的能力与智慧,独自面对大自然的肆虐,鹰、狼一类食肉猛兽的袭击或邻人的劫掠,便锻炼出他们强壮的体魄,彪悍的性格和天马行空、独立不羁的英雄精神,形成游牧文化的又一特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强权思想,以及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体私有观念和相应的个体私有制度。 在农耕社会通过一系列兼并战争形成国家,而分散的、与世隔绝的游牧民族,却始终处于没有文字和历史、没有什么年代变化和地域差别的单一同质状态。直到他们终于面对农耕文明积累起来的丰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时,才痛感自己的寒酸与落伍。加之周期性旱灾的胁迫,便使他们如影随形一般地与农耕文明形成了不解之缘。大约从公元前三千纪中叶,由于发生了世界性超大规模旱灾,便进一步致使游牧民族化为江上波夫所谓的“骑马民族”,开始进行以农耕社会为目标的大迁徙和大掠夺。 游牧民族所发动的掠夺战争,从时间上说要比农耕社会的兼并战争要晚。就其性质而言,则是一种集贸易、掠夺和殖民三位于一体的、基于天时和力量对比的随机性外拓型战争。具体地说,就是:在风调雨顺或农耕社会相对强盛之时,他们大抵安于相互间的和平共处与“双边贸易”,至多进行一些随机的局部性骚扰;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或农耕社会相对衰败之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扑向农耕社会,不断地进行掠夺和殖民。既然战争的主旨在于掠夺和殖民,他们便如蝗群般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因而胜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往往不是将帅的谋略,而是勇士们的彪悍、勇敢、机敏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为了造就这样的勇士和调动他们的战斗积极性,军事集团的首领们又实行以敌人的首级论功行赏、战利品归个人所有、把战死者尸体运回便可尽得死者的财产,以及偷一罚十、一夫多妻和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剩余等一系列鼓励强权的政策,进一步将他们塑造成以“男人的天堂在马背上和女人的胸脯上”一类格言为人生观,拿杀人放火当家常便饭,视马革裹尸为寿终正寝的亡命徒。 由这样的亡命徒构成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军事集团,很难形成农耕社会那种精神和伦理的权威。为了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有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导学案 主备人:组员:年级主任:时间: 【课题】第23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知识回顾】 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哪两部分组成?其三大支柱是什么? 3.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哪两大金融组织?他们的英文缩写和标志你记得吗?基本特征是什么? 4、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哪些影响?怎样评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一:掌握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和发展过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07页第1——3段大字内容,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1、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有哪些? 2、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经历了怎样的工程? 阅读课本107页第4段——108页第1段内容,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2、欧共体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当堂达标】 学生能熟练背诵欧共体成立的原因、过程和建设措施。。 学习目标二:熟练掌握欧洲联盟的建立、欧元的诞生和规模扩大的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108页第2——3段内容,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1、欧盟成立的目的何在?成立的依据是什么? 2、欧盟何时正式成立?欧盟的性质与欧共体有何不同? 根据课本108页第4段大字内容,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3、欧元是何时定名?何时正式启用的? 根据课本109页第1段大字内容,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4、欧元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根据课本109页第3段大字内容,自主完成下面问题。 5、欧洲一体化的建立与发展有哪些影响? 【当堂检测】

1.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 B.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C.实现政治体制的一体化 D.抵制英国“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 2、“二战”后的欧洲走向了经济区域一体化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二战后,西欧国家开始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 ①长期的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造成了灾难和痛苦 ②“二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 ③美苏冷战威胁到欧洲的自身安全④经济区域集团化迅猛发展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⑵迈出西欧一体化进程中实质性的第一步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3.《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说明了()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解析】选C。 4、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趋势是: ①从经济逐渐扩大到政治、军事领域 ②其规模不断扩大 ③由政治逐渐扩大到经济领域 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合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5.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A.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解析】选C。 6.欧元的出现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便于欧洲各国贸易往来 B.与美元的垄断地位抗衡 C.欧洲统一局面的出现 D.欧洲一体化的体现 7. 2007年3月25日,欧盟各成员国的首脑齐聚德国首都柏林,庆祝欧盟成立50周年。在欧盟5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关键点,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共体成立于两极格局的严重对峙之时 B.欧共体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C.欧洲联盟成立时两极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D.欧盟的发展延缓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解析】选D。 8.欧洲媒体将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这天称为“E日”,与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D日”相提并论。欧元的正式启用说明了() A.欧元已完全成为广为流通的世界货币 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C.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统一国家 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和强制使用的货币 【解析】选B。 9.下列关于欧盟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10. 2007年3月25日,欧盟27国领导人云集柏林,共庆欧盟五十周年,并联合签署了《柏林宣言》。欧盟各国为和平、发展、合作所作的努力,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材料二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年份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 1939 166.8 139. 166.2 161.8 1946 252.3 107.5 79.7 119.8 1973 679.4 471.2 561.9 610.5 1983 840.7 588.4 658.2 804.6 材料三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