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渗透于化学教学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美育
近年来,我国学校化学教育的深入发展,需要我们把美育的理念融入化学教育之中。
以下将从美育的定义、化学教育的需求以及美育如何融入化学教育等方面详细探讨化学教育中的美育。
首先,从理论上讲,美育是指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使学生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审美经验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人文性质的教育,它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和文学等。
美育教育人们在社会和文化之间发展双向关系,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他们审美情趣,让他们进行社会和文化的实践。
当前,我国化学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新的教学活动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活动,以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特色;知识的获取;学习环境的构建等。
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在学生获取知识和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美育方面往往欠缺必要的内容。
因此,在化学教育中引入美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育贯穿于化学教育的课堂之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实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审美价值,从实验的角度引导学生实现元素的审美,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为主要目的;通过科学文献和科学博物馆让学生体验科学发展演变的审美性;注重文献和博物馆服务的审美元素,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完善;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文学艺术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能培养审美情趣。
以上就是本文探讨的化学教育中的美育。
化学教育必须以美育的理念为补充,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发展。
通过引入美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的知识,更好地融入社会。
化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变成 为科 学 与 艺 术 相 结 合 的 审 美创 造 活 动 , 以 实现 学生 知 识 能力结构和谐 发展 , 实现 自身人格和形 象的美化 , 无疑具
有 深远 的 意 义 。
【 关键词 】 预案 ; 课堂教学 ; 创造 美 美育 活动作 为一种独特教育形 态 ,有它 自己的特殊性 和规律 , 美育可 以升华感性 , 引导趣 味和完整人格 。化学教 学 中渗透美 育知识 ,把整个教学过 程变成为科学 与艺术相 结合 的审美 创造活动 , 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 结构和谐发 展 , 实现 自身人格和形象的美化 , 无 疑具有 深远 的意义 。在化学 教 学 中要 渗 透 美 育 必 须 紧 紧 抓 住 一 下 几 个 重 要 环 节 。 精心设计预案 。 深 入 挖 掘 教 材 内容 之 美 美育就 是审美教育 , 也称美 感教育 , 是通过人 们对美 的 形象 观察培 养对美 的情 感 、 纯洁 心灵 , 以达 到人 的全面 、 自 由、 和谐的发展 。课 堂的美育 , 就是要结合每 门课程的特点 , 正确 阐述学 科的审美价值 , 启发 学生 的审 美情感 , 提高学生 的精神素质 。化学科学 中蕴藏着无穷的美 , 它的美不仅表现 在化学现象 中, 还存 在于化学 规律 中。 1 . 色彩美 自然界 的矿物 、 植物和 动物 具有缤纷 的色彩 , 这始终 为 人们所迷恋 , 而化学世界更是 绚丽多彩 。例 如 , 银 白色 的各 种金属及合 金 , 红色 的氧化 亚铜 、 氧化铁 、 碱性 酚酞试液 、 酸 性石蕊试液 , 红棕色 的二 氧化氮气体 , 溴蒸气 , 绿色 的绿 矾 、 氯化铜 , 蓝色 的硫 酸铜 晶体 , 紫色 的碘 蒸气 、 三价铁 离子与 苯 酚形 成 的络离子 , 黄色 的有金 、 过 氧化钠 、 硫、 碘 化银 、 磷 酸银等 。这些迷人 的色彩构成 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 , 令人百 看不厌 , 回昧无 穷。 2 . 含蓄美 化学 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表上 , 更多体 现在它 的内在 上 。 例如 ,储存 在煤 油中 的金属钠貌似 丑陋但切开后 却能看 到 美丽 的银 白色 ,很不显眼 的各种金 属 阳离子利用颜 色反应
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学校的一切教育理论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往往都必须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施。
可以说,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是教学的最高理想。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美育教学的课堂中才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美育教学学习兴趣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高低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我们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
实际上,各门学科都有美的因素。
每个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应从本门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加强美育教学。
在教学中的一系列活动,都不能忽视美育。
作为自然科学之一的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科学,便是充满美的和谐体,蕴涵着化学世界丰富多彩的物质美和化学家的精神美,其无穷的魅力耐人寻味,催人追求。
因此,化学是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肥沃土壤。
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践美育教育呢?1 寓美育于化学教学的德育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加强德育。
加强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美育。
美育的核心就是德育。
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德育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完善。
因此,教学中应该变抽象的说教为具体的、壮丽的史实来感染学生,激励他们对化学科学的热爱。
在绪言课里,我给学生介绍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的事迹。
学习空气的组成时,介绍了拉瓦锡经过多次实验,否定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燃素说”,而提出了科学的燃烧氧化学说。
学习元素知识后,我重点介绍居里夫人的巨大成就:“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她与丈夫居里共同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
婚后的第十一年,丈夫不幸去世,但她仍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了巨大成功。
【高中化学】让美渗透在化学教学中

【高中化学】让美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摘要: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美育通过塑造学生心灵美、向学生展示化学的自然美、挖掘化学的科学美、感受人类创造的社会美、追求教学的艺术美等措施渗透在化学教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品质、科学观、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化学教学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美在化学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美育素养,并在教师的教导下才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才能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充分领略化学之美呢?笔者据多年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总结以下几点相关措施:一、开启学生美好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而化学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教师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在化学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挖掘教材和化学史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学生美的心灵。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拉瓦锡空气成分发现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深深地认识到科学研究过程中美的真谛在于求真,作为科学家最大的美德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可以通过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改进纯碱生产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的介绍,向学生渗透我国化学家的思想品质之美,因而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可以结合碳酸钙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通过录象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国的溶洞奇观,让学生欣赏浙江省桐庐县“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中那“洞天福地”等等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充分认识到了祖国河山的无限美好和大自然的力量,从而激发关心自然和热爱祖国之情。
还可以紧扣“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的这一转化,借用明朝于谦的《石灰吟》启迪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塑造完美的人格等等。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发布时间:2021-12-21T08:53:05.14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1期作者:李馨[导读] 令学生难以形成审美情趣。
针对这个问题,要积极探索美育教育可行性途径,发展学生审美情趣。
福建省厦门市华侨中学福建厦门 361005摘要: “双减”背景下,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需推行“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利于完成立德树人教育使命,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基于“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渗透美育教育,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下面,将粗略探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关键词:化学;美育;渗透美育教育,利于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从目前来看,日常教学中对于美育的渗透仍然不够,学生们始终缺少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体验。
同时,课堂上,以知识讲解为主,缺少对美的传播,令学生难以形成审美情趣。
针对这个问题,要积极探索美育教育可行性途径,发展学生审美情趣。
一、探索知识,领略规律美不管物质如何变化,其都有一定规律。
化学规律,隐藏着一种和谐之美。
美育渗透中,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一起探寻知识中潜藏的规律美。
实际教学中,质量守恒定律、电子守恒定律、等电子原理等无不体现了规律之美。
其中,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教学时,可先为学生播放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视频,并直观展示反应前后对质量的测定结果。
实验视频观看中,学生们将发现反应前铁钉和硫酸铜的质量与反应后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相等。
接着,再为学生播放白磷燃烧的实验视频,再次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的规律美。
当学生初步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以后,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但总质量却不变呢?问题思考中,以 PPT 形式为学生形象演示水通电变成 H、O 原子,再通过原子重组变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请学生继续思考: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们将发现元素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不变,但分子种类、物质种类发生了变化。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渗透美育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渗透美育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蕴藏着很多的自然美,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将对化学的学习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
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同时又有较强的理论性,化学实验现象给人以美的直观感受,对物质结构等的理解更需要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要提高学生的科学品德、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可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来实现。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值得重视,应认真探索。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美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而且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大有作为的。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科学自然观,科学人生观,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世界,为他们健立健全的人格并和谐发展提高科学能力、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品德起到积极作用。
把以培养形象思维和想象力为主的美育作为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科学品德,拉动并维持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必将得到全面提升。
1 渗透化学实验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化学实验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
从这里学生才能真正懂得科学技术延长了人类的双手,拓宽了人类的视野。
正如通过化学实验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的俄国著名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所说,首先揭开自然界内部殿堂帷幕的,就是化学实验。
一项好的化学实验,往往体现着对完美的追求。
通过化学实验,激发求知欲,培养创造性思维,树立学生热爱科学的理想,对科学事业充满热情。
教学实践及许多调查表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艳丽的色彩、奇特的气味及其它奇特现象,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探求欲望,一旦保持下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谈化学教学中美育教学

谈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教学摘要:学校的一切教育理论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往往都必须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施。
可以说,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是教学的最高理想。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美育教学的课堂中才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育教学审美意识学习兴趣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高低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我们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
实际上,各门学科都有美的因素。
每个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从本门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加强美育教学。
在教学中的一系列活动,都不能忽视美育。
作为自然科学之一的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科学,便是充满美的和谐体,蕴涵着化学世界丰富多彩的物质美和化学家的精神美,其无穷的魅力耐人寻味,催人追求。
因此,化学是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的肥沃土壤。
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践美育教育呢?一、寓美育于化学教学的德育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加强德育。
加强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美育。
美育的核心就是德育。
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德育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完善。
因此,教学中应该变抽象的说教为具体的壮丽的史实来感染学生,激励他们对化学科学的热爱。
在绪言课里,我给学生介绍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的事迹。
学习空气的组成时,介绍了拉瓦锡经过多次实验,否定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燃素说”,而提出了科学的燃烧氧化学说。
学习元素知识后,我重点介绍居里夫人的巨大成就:“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她与丈夫居里共同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
婚后的第十一年,丈夫不幸去世。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尝试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尝试摘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增长智慧,获得知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美育尝试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
美育能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担起对中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任务,从而发挥本学科的作用。
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美育的手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热情,塑造学生美的灵魂,营造和谐大自然的氛围,用美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思而学”、“乐而学”。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化学学科本身的美育优势,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例如讲到物质的结构时,通过物质的空间结构的造型,让学生赏心悦目,从而发现化学物质的结构美。
再如学习“石灰岩的形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溶洞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形成,或通过影像资料观看其惟妙惟肖的艺术造型,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景观的感受,让学生去发现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当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色彩之美。
在色彩变化的瞬间,使学生悦目清新,从而激起了学生对化学的向往与追求,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诱导其刻苦学习、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美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美育可以直接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观察力,丰富其想象力,发挥其创造力,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
比如实验时组装装置的协调、稳定;实验操作的灵活、规范等都能给学生留下美感,从而挖掘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之美可以造就社会之美,使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展望美好的前景。
如学到“垃圾的分类存放”时,教师可以以学校、家庭或文明的公共场所“将垃圾进行分类存放且回收”的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发挥学生对垃圾处理的创新设计能力,响应我地区“整脏治乱”的号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 、 学 能 力 等 科 学 素 养 , 通 过 在 化 学 教 学 中渗 透 美 科 可
育 来 实现 。 问 题 的 提 出
一
、
化 学 作 为 一 门 自然 科 学 , 只 是 启 迪 人 们 对 客 观 事 不 物 的 真 谛 作 缜 密 、 邃 、 静 的 思 考 , 示 事 物 的 “ ” 深 冷 显 美 , 而且 能 揭 示 其 “ ” 真 。化 学 中 的 美 不 仅 影 响 到 学 生 科 学 品 德 、 学 方 法 、 学 观 形 成 、 且 能 促 进 科 学 知 识 与 技 科 科 而 能 、 学 能 力等 科 学 索 养 的 全 面 提 升 。 但 目前 通 过 中 学 科 化学教 学培 养学生科 学知识 、 学能力 、 学方 法普遍 科 科 受 到重 视 , 通 过 在 中学 化 学 教 学学 素 养 的 研 究 及 还 比较 薄 弱 。
是 自然 美 。 日月 星 辰 , 川 草 木 , 鸟 虫 鱼 等 的 美 , 属 山 花 都 于 自然 美 。在 化 学 中 有 许 多 自然 的 物 体 , 过 学 生 领 略 通 自然 物 的 美 认 识 到 自然 界 是 美 的 , 引导 学 生 树 j 环 境 保 护 意 识 , 注 环 境 、 注 环 境 污 染 并 探 讨如 何 减 少 、 治 关 关 防 污 染 , 识 到 科 学 技 术 不 合 理 的 运 用 带 来 的 环 境 污 染 的 认
二 、 论 基 础 理
并 回 收 利 用 , 及 在 此 过 程 中 为 解 决 遇 到 的 问 题 查 阅 资 以 料 、 理 数 据 等 实 践 活 动 , 养 学 生 观 察 能 力 、 验 能 处 培 实 力 、 维 能力 、 思 自学 能 力 、 造 能 力 等 科 学 能 力 及 为 解 决 创
自然 融 合 , 能抛 开 教 材 , 美 育 而 美 育 , 不 为 以审 美 教 育 代
替 教 学 内容 。必 须 适 时 地 潜 移 默 化 的 实 施 , 到 “ 物 细 起 润
无 声 ” 效 果 。美 不 能 靠 吹嘘 或 说 教强 加 于 人 , 要 靠 真 的 而 情 实感 。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化 学 教 师 对 化 学 美 的 情 感 、 意 思 维 等 , 最 高 形 式 是 创 造 性 。 美 育 通 过 对 美 好 形 象 的 其 志 、 念 等 , 化 学 美 的 素 养 决 定 了他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是 信 即 感 知 、 忆 、 赏 和创 造 , 记 鉴 b 以有 效 地 促 进 学 生 观 察 、 记 否 有美的创造 , 也直接 影响 到学生 爱美 、 美的激情 这 求 忆 、 象 思 维 和 想 象 能 力 的 发 展 , 且大 大 提 高 学 生 的 形 并 等 科 学 素 养 的形 成 。这 就 要 求 一 个 化 学 教 师 应 不 断 提 高 创 造 力 。美 学 观 点 认 为 : 象 思 维 与 抽 象 思 维 是 相 互 促 形 化 学 素 养 , 用 具 体 、 象 、 动 的形 式 而 不 是 空 洞 的说 运 形 生 进 的 。席 勒 说 :要 使 感性 的 人 成 为理 性 的 人 , r首 先 “ 除 教在化 学教学 中对学 生实施 审美 教育并 提升 学生科学 使 他 们 成 为 审 美 的人 , 有 其 他 途 径 。” 此 , 引 导 学 没 因 在
学生之友  ̄ ]L 5 ]E4 1 l
对 学 生 进 行 科 学 素 养 教 育 是 以 培 养 学 生 形 成 科 学 的 观 念 、 识 、 法 和 态 度 , 而形 成 科 学 知 方 从
让美育渗透 于化 学教学
江 苏省 溧 阳 市 第 二 中 学 23 0 吴 志 清 130
能 力 、 学 方 法 、 学 发 展 观 现 实 生 活 中 自然 物 的 美 就 科 科
大 脑 左 右 两 半 球 的 协 同 活 动 , 包 括 观 察 、 象 、 忆 和 它 想 记
素养 。
生 理 学 和心 理学 的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的 智 力活 动 是 人
生 学 习 化 学 理 论 及 实 验 操 作 时 , 十 分 重 视 学 生 对 化 学 要 理 论 美 和 实 验 美 的 鉴 赏 能 力 。富 于美 感 的化 学 实 验 和造 型 美 观 的 化学 教 具 是形 象思 维通 向抽 象思 维 的桥 梁 。因 为 它 叮启 迪 学 生 智 慧 , 发 求 知 欲 , 动 他 们 去 探 索 、 激 推 追
( ) 化 学 厂 艺 为基 础 , 展 感 受 美 的能 力 , 逐 步 2以 发 并 养 成 各 种 审 美 观念 。 ( ) 透化 学 实验 美培 养学 生 学 习兴 趣 。 3渗 ( 在 化学教学中渗透社 会美和时代 美培养学生科 4)
学情感 。
【 考文献 】 参 1 育 学 文集 《 育 》 瞿 保 奎 主 编 ( 9年 3月版 ) 教 美 , 8 2《 学 基 本 原 理 》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4年 8月 第 1 .美 上 8 版) 刘叔 成 等 著 3《 .中学 化 学 教 学 参 考》 《 育 与 化 学 教 育》 美
求 、 现 , 而增长才于 , 展创造性思维 。 发 从 发
三 、中 学 化 学 教 学 中 渗 透 美 育 xl 生 科 学 素 养 ,学 的 培 养
教 学 实 践 证 明 : 中学 化 学 教 学 中 充 分 利 用 化 学 学 在 科 自 身 的 特 点 有 意 、 机 、 力 、 时 地 渗 透 美 育 , 能 有 有 适 就 为 新 的 中 学 化 学 课 程 标 准 中 通 过 人 文 精 神 的 提 升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素 养 找 到 很 好 的 动 力 支 撑 。弓 导学 生树 立科 学 { 价 值 观 、 学 自然 观 , 学 人 生 观 用 辩 证 的 观 点 去 认 识 科 科 世 界 , 他 们 健 立 健 全 的 人 格 并 和 谐 发 展 , 高 科 学 能 为 捉
4《 .无机 化 学》 上 册 ) 师 大 、 中 师 大 、 京 师 大 ( 北 华 南
无机 化 学教 研 室合 编
5《 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简 明 读 本 》 中师 范 大 学 出版 基 华
社 ( 01 2( 2年 4月第 1版 )
2在 化 学 教 学 中 渗透 一然 美 和 科 学 美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
有作为的。
1 过 在 化 学 教 学 中渗 透 美 育培 养 学 生 的科 学 品 德 . 通 科学 品 德 是 构 成 科 学 素 养 的要 素 之 一 ,它 包 括 兴 趣 、 情 感 、 志、 意 态度 ( 风 ) 作 四个 子 要 素
( ) 习 化 T 产 品 和 化 学 生 活 用 品 培 养 学 生 理 解 美 1学 的 能 力 : 学 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 化 学 成 为 与 人 们 生 活 科 使 息 息 相 关 的学 科 。
能 力 为 根 本 日的 , 培 养 学 生 具 有 基 本 科 学 素 以 养 为 目标 , 是 基 础 理 科 教 育 的共 性 之 ~ 。基 本 科 学 素 这 养 包 括 : 学 知 识 与技 能 、 学 方 法 、 学 能 力 、 学 观 、 科 科 科 科 科 学 品 德 化 学 是 一 门 实 验 科 学 同 时 又 有 较 强 的 理 论 .
问题 而 采用 的科 学 方 法 。
3 .化 学 教 学 中 渗 透 美 育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素养 的途 径 。 化 学 教 学 中 渗 透 美 育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素 养 必 须 以 知 识 讲 授 为先 导 , 合 “ 基 ” 学 来 开 展 , 教 育 于 教 学 之 中 , 结 双 教 寓
严 重 性 及 治 理 污染 的局 限 性 , 发 学 生 思 考 科 学 与 社 会 启 应 协 调 发 展 , 养 学 生 科 学 发 展 观 , 过 组 织 学 生 根 据 培 通 所 学 化 学 原 理 进 行 实 验 装 置 设 计 、 气 吸 收 、 物 处 理 尾 废
性 , 学 实 验 现 象 给 人 以美 的 直 观 感 受 , 物 质 结 构 等 化 对
【 摘
要 】化 学 教 学 中渗 透 美 育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知 识 卜技 能 、 学 方 法 、 学 能 力 、 学 j 科 科 科
观 、 学品德等科学素养 。 科 【 键 词 】化 学 教 学 ; 育 ; 学 素 养 关 美 科 化学教育的核心 是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 ,
力 、 握 科 学 方 法 、 成 良好 的 科 学 品 德 起 到 积极 作用 。 掌 形
存 化 学 教 学 中 渗 透 美 育培 养 学 生 科 学 素 养 主 要 有
以下 几个 方 面 :
综 上所述 , 认为 : 学 教学 中渗透 美育 有利 于培养学 我 化 生 科 学 素 养 , 得 重 视 , 认 真 探 索 。面 对新 一 轮 课 程 改 值 应 革 , 为 一 铝 中 学 化 学 教 师 , 教 学 过 程 中 适 时 渗 透 美 作 在 育 是 重 要 的 也 是 必 要 的 , 且 对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素 养 是 大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