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泥塑教案

幼儿园大班泥塑教案

【篇一:幼儿园泥塑课题研究教案】

幼儿园泥塑活动教案:花瓶

设计思路(活动背景):

泥塑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能提高幼儿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和一定的美学素养,并能使幼儿积累一些初步的立体雕塑技能。但以

往的泥塑活动都以实物范例为主来引导幼儿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限

制了幼儿的独立创造性,违背了当代幼教界提出的自主学习,幼儿

被动地学,学得辛苦。

这次活动,我决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泥塑活动,试图在指

导方面突破以往的“范例+临摹”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根据幼儿

的心理特点,用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逐渐掌握一些基本造型。于是我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来调节幼儿的

心理,促使幼儿自主地尝试,学习,积累。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讲一讲,充分感知花瓶的造型特点。

2、能恰当运用搓、揉、捏等技能,学习创造性地泥塑花瓶。

3、设置情境,提高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每组一只用彩色塑料袋包裹好的花瓶(各种形状)。

2、每人一块橡皮泥,泥工板。

3、若干朵用铅丝、皱纹纸做的彩色纸花。

三、活动过程:

1、猜一猜。

请小朋友猜一猜,桌上塑料袋里藏着什么?

[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出悬念,激发幼儿对这次活动的兴趣。]

2、摸一摸,讲一讲

大家轮流摸一摸,边摸边讲,讲讲里面是什么东西?是什么

形状的?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塑料袋里藏着什么?(花瓶)

[让幼儿主动去感知塑料袋里的物品,变“要我学”为“我要

学”,而且通过摸一摸,讲一讲,初步感知了花瓶的造型特征,为以

后的泥塑活动奠定了基础。]

3、提出要求,幼儿操作

今天,老师给每组带来了一只漂亮的花瓶,每只花瓶的样子

都不一样,请你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然后用橡皮泥做一

做,花瓶会是什么样的呢?

要求:(1)保持安静,小嘴巴抿紧

(2)可以一边摸,一边捏,一步一步感知。

(3)花瓶要做得大一些,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小花朵,花

瓶做得好的小朋友,老师就送他一朵花,好吗?

[整

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幼儿主动的去感知,并创造性的表现自己

的感知,没有范例,但更多的是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比如悬念的设置,鼓励幼儿边摸边捏,用小花朵激励幼儿把花瓶的形象做得更精

致等等,幼儿少了范例的临摹,一下少了许多限制,不用考虑象不象,只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老师针对每只幼儿的花瓶给予肯定,

可以树

立每个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相信自己做得都很成功。]

4、展示作品、小结

请每组小朋友打开塑料袋,大家相互欣赏。

[揭示迷底,使整个活动首尾呼应,更有整体性,并且通过比较、欣赏,使幼儿更进一步地提高美学素养,为以后的美术活动积累了更

多的经验]

活动评价:

在整个活动中,由一个悬念紧紧吸引着幼儿,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很投入,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结束后,揭示谜底,

幼儿通过比较、欣赏,通过老师的肯定,对自己树立了更大的自信,也积累了更多的泥塑经验。

在设置情境时,如果能结合时代特征,布置成有一定艺术品味的陶

吧环境,更易激发幼儿的内在创造欲望。

【篇二:大班泥塑活动教案 - 竹板装饰】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线及简单图形对竹板进行装饰,并运用所学过的排序方法。

2、进一步掌握团圆、压扁、搓长的技能。

3、培养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和体验玩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能按图形进行排序。

材料准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块竹板,一块抹布和竹刀,紫砂泥。

教师准备:竹板装饰画范例(1)―(3),将范例花边的排序图画

在长条纸上,准备一个箱子,把范例在箱子中藏好,并用布盖住,

梁祝音乐。

【活动过程】

一、老师告诉幼儿,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箱子”,(老师掀开盖

在箱子上的布),非常神秘的问幼儿,想不想看看箱子里藏了什么

东西?以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二、以“摸箱”的形式出示空白竹板和由简到繁的范例(1)―(3),教师将这些竹板放在投影仪上。师生共同观察范例中间图案与花边

的特征,引导幼儿发现花边按规律排序的美。出示过程与步骤如下: 1、教师边转动箱子边念魔术词:“神奇的箱子转啊转,变出了??”

教师把手伸入箱子拿出空白竹板,问:变出了什么?(空白竹板)。

2、同样用上面的方法“变”出范例(1)―(3),引导幼儿依次观察范例。范例1):这个竹板又多画上了什么?(中间画有太阳的图案)范例2):引导幼儿发现竹板上的花边,找出图形排列特点,(中

间画有一个小朋友的笑脸,花边由图形一点二波浪线规律排列组成)。

范例3):引导幼儿发现竹板上的花边图案的特点,(中间画有一

棵树,花边由一个三角形+两朵花为“序”组成)。

3、教师在竹板(3)、(4)旁边贴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引导幼儿发现,竹板花边是由一组“序”往下重复排列而成的。

三、让幼儿以“小小设计师”的形式,参与作画。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已的装饰构想:“想在中间画什么?花边选用

哪些图案组成?要将这些图案按哪种顺序排列?”幼儿边说,教师一

边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设计方案进行演示,在过(jy135幼儿教育)程

中告诉幼儿该在哪些情况下使用抹布,保持个人与环境卫生。

3、提出作画要求:先想后做;先里后外。

4、全体幼儿开始动手装饰,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选择一定

图形按规律进行装饰。

四、请幼儿将自已的作品陈列在“展览馆”里,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1、你觉得在竹板上作画好玩吗?心情怎么样?

2、你觉得自已的作品美吗?哪里最美?

3、“竹板”里的其它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五、活动延伸:

把竹板洗净,置于美工区角内,可让幼儿用颜料、橡皮泥和其它材料继续进行装饰。

【篇三:大班泥塑——秋天的大树】

泥塑活动——秋天的大树

活动目标:

1、感知大树的外形特点,能够塑造各种各样的大树

2、喜欢捏泥,体验捏泥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塑造出大树外形

活动难点:尝试用组合的方法塑造大树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大树的外形特点

材料准备: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各种各样树的照片、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教:秋天来了,刚才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看了咱们幼儿园的大树,现在咱们再去看一看大自然中大树。

二、欣赏大树

教:大树是什么样的?你看了有什么感觉?大树的外形一样吗?大树长的什么样?你还看到过什么样子的大树?

小结:大树外形是不一样的,有高高的,有矮矮的,有粗粗的,有细细的,品种不一样,外形就不一样。

教:每棵大树都是由什么组成的?”(树干、树枝、树叶)

小结:大树都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组成的。

教:“大树叶子有什么样子的?”

小结:叶子的形状、颜色都是不一样。

三、激发幼儿想象,说一说想制作一个什么样子的大树?

教:“如果让你做一颗大树,你想做一个什么样子的秋天的树?你想怎么做?”

四、幼儿大胆创意,教师利用相机记录幼儿创意方法。

1、正确取放材料,在泥工板上制作。

2、教师巡回观察,顺应幼儿需要,给与适时的指导

3、教师用照相机记录出幼儿制作方法,有创新的过程。

五、呈现展示,提升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1、幼儿互相欣赏,说说喜欢哪个,获得成功感。

2、观看教师记录的照片,请有创新的幼儿说说是如何制作的,帮助幼儿梳理出不同的方法,提升相关经验。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投放橡皮泥,可以利用区域活动的时候幼儿选择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