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年龄因素及重叠感染等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年龄因素及重叠感染等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年龄因素及重叠感染等临床特征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了解长春地区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感染的年龄因素及重叠感染等临床特征。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长春市传染病院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186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结果 3 9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仔,急性戊型肝炎患者186例(4.73%)。

35~65岁之间患者最多,占60.22%。

四季均有罚病。

农村患者感染率高,占62.37%,且以饲养牲畜者居多。

临床分型以急性黄疸型多见,且更常见于老年人。

重叠感染者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且合并乙型肝炎者肝功能损伤更为严重。

结论戊型肝炎是人畜共患疾病;重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情更为严重。

【关键词】戊型肝炎;临床特征;年龄因素;病毒性肝炎我国是戊型肝炎在亚洲的主要流行区之一。

有研究表明,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HEV不仅可以感染人类,而且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和传播〔1〕。

虽然我国公共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并加强了水源管理,但戊型肝炎发病率反而逐年增高。

而不同地域的流行状况及流行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对2004~2006年本地区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本地区戊型肝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长春市传染病院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5月31日期间的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共186例,诊断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相关标准〔2〕。

其中男141例,女45例,男女比3.13∶1,年龄3~89岁,平均(47.58±17.48)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用真空贮血管抽取静脉血2 ml,2℃~4℃保存待测。

不同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试剂盒由华美公司提供。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指标变化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指标变化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指标变化 邢全台;陈丰哲;曲春媚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2008(024)006 【摘 要】目的 研究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指标,散射比浊试验检测体液免疫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生化指标,观察患者肝功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结果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细胞损害程度(ALT、AST、TBil升高程度)与细胞免疫特别CD4+T淋巴细胞有负相关关系,ALT、AST与CD8+T淋巴细胞有正相关,与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C3、CA)无明显相关.结论 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情与细胞免疫有相关性,与体液免疫反应无明显相关.

【总页数】2页(P431-432) 【作 者】邢全台;陈丰哲;曲春媚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病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病科,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病科,山东,济南,25001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 [J], 赵彩彦;胡建峰 2.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临床特征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分析 [J], 罗林;王海洋;邱凌;聂文辉 3.50例癌症患者使用“宝泰PM”免疫调节剂后其免疫指标变化的… [J], 孙文平;刘项连 4.免疫与未免疫雏鸡感染MDV后血液部分指标变化 [J], 殷定忠;庞训胜;姚传勇;杨善杰;张玲 5.戊型病毒性肝炎超声影像与免疫指标的对比观察 [J], 余松远; 章晓联; 伍仕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表 l 6 例老 年戊 型肝 炎的 临床 表现 O
学 的改变 可能是 影响其病 情病 程转归 的因素 。 ⑤老年人抵 抗力低
2 . 5伴随疾病及并发症
下 ,常 并发各种急慢性疾病 ,可直接或 间接 影响预后 。⑥老年肝炎 由
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易延误诊 断和治疗 。 参考 文 献
【 要 】目的 了解在 长期服 用糖 皮质 激素 ( C 的风 湿患者 中, 治幽 门螺杆 菌 ( P 摘 G ) 根 H )感染是 否减 少该 类惠者 引起 上消 化道损 害的危 险性 。
方 法 对 收治 的 20例 患者 分 为 3组 :① H 0 P阳性 根 治组 7 例 ;② H 8 P阳性 非根 治 组 7 2例 ;⑤ H P阴性 组 5 例 。连 续服 用糖 皮质 激 素 2 0 4
见表1 0 ,6 例均 有 黄疸 ,伴 乏力 、纳差 及上 腹 部胀 满 为多 ,发
热 、恶心 、呕吐患者较少 。
2 肝功能检查 . 4 丙 氨 酸 转 氨 酶 均 升 高 , 超 过 1 0 U/ 例 ( 6 7 ) , 0 L1 0 6 2 .% 40 I0UL3例 (33 0 ̄ O0 / 8 6. %)。总胆红素 <8g l 例 (. 5moL 4 / 6 %), 7 在8 ̄7 g oL 5 11m l 之间有2例 (3 %),>1 1moL3例 (0 / O 3. 3 7g F 6 6%), 其 中30moL 0 ̄ l 以上 的2例 。白蛋  ̄< 2/有3例 (0 / 4 3g L 0 5%)。凝血酶原 时间延长 >2s 1例 (3 %)。 0有 8 3. 3
老年戊型肝炎 的临床分析
徐 红 帅
( 辽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辽宁 锦州 1 1 1 ) 2 0 7

戊型肝炎疾病PPT演示课件

戊型肝炎疾病PPT演示课件
戊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和 重症病例的诊疗技术尚待进一步提高。
03
社会认知度不足
公众对戊型肝炎的认知度普遍较低,缺乏对该疾病的足够了解和重视,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疫苗研发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通过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手段研发出更加安全、 有效的戊型肝炎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和保护效果。
02
戊型肝炎病毒特性
病毒结构与基因组
病毒形态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戊型肝炎病毒 科。
基因组结构
HEV基因组全长约7.2kb,包含三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ORF1编码非结 构蛋白,参与病毒的复制和转录;ORF2编码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即病毒衣壳 蛋白;ORF3编码一种小蛋白,其功能尚不完全清楚。
诊疗技术提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通过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提高戊型肝炎的诊断准确率 和治疗水平,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社会认知度提高
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宣传力度的加大,未来公众对戊型肝炎的认知度将不断提高,有助 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
THANK YOU
势和防控策略,提高全球公共卫生水平。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讲座内容总结回顾
戊型肝炎概述
介绍了戊型肝炎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 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戊型肝炎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病 毒基因组学、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疫苗研发等方面的成果。
对于疑似合并其他肝胆疾病或需 要更精确评估病情的患者,可进 行CT或MRI检查。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肝炎接触史、肝病史、家族史等,对于诊断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
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检测、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等对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 值。
临床治疗
抗病毒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采用 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如干扰素 、核苷类药物等。
保肝治疗
采用药物、针剂、输液等方式,保 护肝脏,降低转氨酶,缓解肝区疼 痛等症状。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病毒性肝炎概述 • 病例介绍 • 临床诊断与治疗 • 病例分析 • 结论与讨论
01
病毒性肝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 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 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血清ALT、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0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的诊断。
病例三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发病经过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表现为慢性病程,传播途径以血液 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为主。感染后可引起慢性肝炎 。
实验室检查
血清ALT、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
症状与体征
急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起病较急,常 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厌油腻、肝区疼痛等症状。
慢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起病较慢,症状 较轻,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 减退、腹胀、尿黄如茶色等。
重型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起病急,进展迅速 ,常伴有极度乏力、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 性脑病、脑水肿等。

戊肝,急性肝衰竭

戊肝,急性肝衰竭
老年患者临床经过与青壮年不同
急性黄疽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重型肝炎 重叠HBV感染 合并低蛋白血症腹水 进展重症肝炎 死亡 84例老年 55(65%) 2l(25%) ll(13%) 2 11 11 4 78例青壮年 50(61%) 7(8.5%) 4(4.9 %) 3 2 4 0
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8 -2008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甲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无黄疸型) 急性甲型肝炎(黄疸型)
删去
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亚急性重型
诊断分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治疗原则,预防原则
删去
增加 鉴别诊断
甲型肝炎诊断标准
WS298-2008
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 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确诊依据特异性的血 清学检查 诊断分类 甲型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黄疸型
临床诊断 病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和3.3
临床诊断病例和 3.3
临床诊断病例和 3.3
鉴别诊断
发病早期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和关节炎 等区别 其他型别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中毒性 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区别
甲肝的预防
进一步加强饮水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监管
甲肝疫苗接种
某地区发病率由1992年的75%降低到2006年5%以下 实施HAV免疫预防接种 2009年卫生部将甲肝、流脑等15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 划 原免疫规划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 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6种 现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也纳入, 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七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述评

七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述评

另外 其 它与肝 炎相关性 的病 毒也 又有 了 临床 表现 , 分型如下 : 七 种病 毒性 肝炎 流行病 学特征 自 6 代 中期 Ku nn等 从 病 人血 清 O年 r ̄ a 黄疸 型 2 .慢性 肝炎 :1轻度 ;2 中度 ;3 重度 () () () 3 .重型 肝炎 :1急性重 型肝 炎 ;2亚 急 () ()
病 人 和 病 毒 携 带 者
丁型 肝
病 人 和 病 人 感 染 的 动 物
l经 输 血 传
1 A A .S NB NV. ONB NV, L Y A T MV ( ) S NB NV 是 Mi i 1 A A s r 在研究 h o等
治疗 等方 面也有新 的进 展 总之 ,病毒性 肝炎 流行病 学 研究 进展 很 如 HG T V、TV等 , ^们知之 甚少 , 应加 强对其 病原学、 流行病学 、 特 征及 致病 机 理等方 临床
本 病分 为 两型 ( 传染性 肝 炎和血 清型肝 炎 ) 将 其 称为类 TT v微小病 毒 ( T f e mii T V— k i
以来 ,随着 利学 技术 的不 断进 展和肝 炎 病原 学及抗 原 一 体系统 的发现及深 人研 究 , 抗 人们
对病 毒性 肝 炎的 了解 和认 识 逐渐 深入 ,大 大
4 淤胆 型肝炎 5 肝 炎肝 硬化 另 外 , 病 毒性 肝 炎 的 预 防 、 断 标 准 、 在 诊
新发现 , 并正对 其 深入研究 ,
中发现 甲型 肝炎 病毒 颗粒 以来 ,人们对病 毒
本 学 者 Ni i wa等用 代 表 性差 异 分析 法 从 sz ha 输 血后 肝 炎患 者 的血 清 中分离 出一 种 甲一庚 型 病毒 之 外 的与转 氨 酶 异 常相 关 的新 病毒 ,

《戊型肝炎防治共识》解读PPT课件

《戊型肝炎防治共识》解读PPT课件

接种对象
主要为16岁及以上的易感人群, 包括未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者、 医务人员、旅行者等。
接种程序
一般采用0、1、6个月的接种程 序,即首次接种后,间隔1个月和 6个月分别进行第二、三剂次的接 种。
疫苗效果评估
保护率
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戊型 肝炎疫苗的保护率可达 90%以上,可有效预防戊 型肝炎的发生。
临床表现
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周,平 均4周。临床可分为急性黄疸型、急 性无黄疸型和重型肝炎等类型。急性 黄疸型肝炎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等全身 症状。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肝衰竭、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较高。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戊型肝炎潜伏期一般为2~9周,平均4周。临床可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和重型。急性黄疸型 占2/3以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发 热、关节痛等症状。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免疫学 检查。其中,抗-HEV IgM阳性或抗-HEV IgG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可作为近期感染 HEV的证据。
03
戊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
疫苗种类及特点
01
02
03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 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和免疫原性。
灭活戊型肝炎疫苗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 毒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免 疫效果稳定。
减毒戊型肝炎疫苗
通过减毒处理后的活病毒 制成的疫苗,接种后可产 生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