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训培训大纲---海航教学内容

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训培训大纲---海航教学内容
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训培训大纲---海航教学内容

危险品培训大纲

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危险品培训大纲》发放记录

改版记录

致:所有的手册持有人

自:综合管理部

修改号:_________

修改日期:__________ 年 ______ 月_______ 日

修改记录

修改号:

修改日期:年月日

注:请将本修改记录保留在手册内,以备查阅。

注:

1、将本修订记录保留在手册内,以备查阅。

2、在每次做完修订工作后,将修改号、日期、姓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如发现缺少修订的新版,速与综合管理部联系。

有效页清单

灣北九州公甸

2014版惨改USi 00

符合性声明

《危险品培训大纲》是根据现行有效的国际和国内法规,并结合湖北九州舜天国际物流有限公4实际情况编写而成的.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8和现行冇效的国际民航组织(危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的相关要求,冋时也符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办法的要求。

本大纲适用于我公司从事货物(非危险品)收运的货运代理人员工(第4类人员)、从事货物搬运、储存和装载工作的货运代理人员工(第5类人员).

本大纲是公司危险品知识培训、复训及考核等的依据,使危险品培训活动冇法可依、冇章可循、冇据可查。我声明所有相关从业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能够得到足够的培训,满足为海航开展非危险品销售要求,并把好危险品运输安全关口.

特此声明

第一部分危

险品培训管

理规定

一、制定《危险品培训大纲》

1. 制定依据

2. 大纲类型

3. 大纲内容

4. 适用范围

5. 大纲有效期

6. 大纲的管理

7. 大纲持有人的责任

8. 大纲的修订

9. 定义和术语

二、培训课程

三、培训对象和符合性列表

1. 培训对象

2. 符合性列表及培训最低要求

四、初始培训、定期复训和重获资格培训

1. 初始培训

2. 定期复训

3. 重获资格培训

五、培训及管理部门

六、培训的组织、监督与评估

七、培训设施及设备

八、培训机构及教员资格要求

1. 教员构成

2. 资格要求

九、培训教材和考核要求

1. 培训教材

2. 考核要求

十、危险品运输训练合格证、培训记录和培训档案1.

危险品运输训练合格证

2.培训记录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二、课程的对象和性质 课程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全日制金融专业本科生,拟于大二第二学期授课。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Teaching purpose:grasp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n give us a global perspective to the whole economy. The course’s basic goal is to make students set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al activity, grasp the basic concept of worldwide business. Teaching requirement:This course trains thinking method of student and uses ability to focus on, adopting classroom teach, case discussion, role act, classroom lecture the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together. And it encourages student's classroom to make a speech, participate in

discussing actively. 1.The quantity of the case: more than 10 logic cases, 4 comprehensive cases. Demand to upgrade a comprehensive case every academic year. 2. Multimedia teaching: PPT courseware demand and this syllabus content are totally matched.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 C h a p t e r1I n t r o d u c t i o n (1 period) 1、Chapter Organization Introduction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and Money 2、This Chapter presents data demonstrating the growth in trade and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is chapter also highlights and briefly discusses seven themes which arise throughout the book. These themes include: 1) the gains from trade; 2) the pattern of trade; 3) protectionism; 4),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5)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6)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7)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Students will recognize that many of the central policy debates occurring today come under the rubric of one of these themes. Indeed, it is often a fruitful heuristic to use current events to illustrate the force of the key themes and arguments which are presented throughout the text. C h a p t e r2L a b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T h e R i c a r d i a n M o d e l(3 periods) 1、Chapter Organization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 One-Factor Economy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Relative Prices and Supply Trade in a One-Factor World Box: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actice: The Case of Babe Ruth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Price After Trade The Gains from Trade A Numerical Example Box: The Losses from Non-Trade Relative Wages Misconceptions About Comparative Advantage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 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 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 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 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的特征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 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 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

《国际货运代理》教学大纲

《国际货运代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有关问题说明 1、课程的性质 国际货运代理课,是物流管理类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提高对未来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对货物运输管理规律的掌握,为进一步学习管理原理及物流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2、《国际货运代理》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采购与库存管理系大学第5学期所开设。它是在承接以往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后的专业课,同时也需要运用一些高等数学知识,是高数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该课对未来的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之一。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的分配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学分为2个,课程讲授方式为面授,讲授周课时为2课时。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代理的含义,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 2、理解运输代理的含义,了解四种运输代理 3、了解货运代理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我国货运代理开展的历程 4、掌握货运代理的定义,熟悉货运代理提供的服务种类 5、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 教学内容 一、代理的基本含义 二、代理的类型及划分 (一)大陆法系的代理类型 1.根据代理人是否基于代理权而为法律行为,可分为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 2.根据代理人主动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将代理分为积极代理和消极代理 3.根据代理权的发生是否基于本人的意思表示,将代理分为法定代理和一定代理 4.根据代理权的范围有无特定的限制,分为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 5.根据代理人是否以本人名义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将代理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二)英美法代理的类型 三、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从主体、行为、关系三方面分析代理的法律特征

危险品培训大纲(代理人)

货运销售代理人危险品训练大纲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空有限公司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 中国联合航空公司 二〇一四年三月

第一章 危险品训练管理规定 1.1 目的和依据 1.1.1本《危险品训练大纲》的制定,旨在规范为经营人提供货物销售 代理的各岗位人员的危险品初始训练、复训的最低训练标准。1.1.2依据文件 (1)《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R1) (2)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8《危险物品的安全航空运输》 (3)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ICAO《TI》) (4) 国际民航组织《应急响应指南》 (5)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规则》(IATA《DGR》) (6)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训练大纲》

1.2 训练人员类别 1.2.1训练人员类别 1 托运人及承担托运人责任的人员 2 包装人员 3 从事危险物品收运工作的货运代理人员工 4 从事货物、邮件(非危险物品)收运的货运代理人员工 5 从事货物、邮件操作、存储、装卸工作的货运代理人员工 1.2.2危险品训练课程与人员类别对照表 危险品训练课程 A B 人员类别1,2,3 4,5 注:参加A类课程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人员,等同于参加了B类课程 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可从事其相应的岗位工作。

1.3危险品初始训练和定期复训 1.3.1 初始训练 1.3.1.1初始训练是指对初次涉及危险品运输的人员所进行的训练。1.3.1.2初始训练人员的进入条件: (1) 未参加过危险品训练相关人员。 (2) 参加过危险品初始训练,但受训时间的间隔已超过1.3.2.1条规定期限的各类人员。 1.3.1.3 初始训练形式:初始训练一律采取面授的方式。 1.3.2 定期复训 1.3. 2.1定期复训是指参加涉及危险品运输的各类人员,完成初始训练 后,为保证其知识更新,根据CCAR-276-R1部第155条(b)款的 要求所进行的训练。复训期限规定如下: (1) 复训时限24个日历月。 (2)在要求进行训练的该日历月之前三个日历月完成了复训的人员,都 被视为在所要求的那个日历月中完成了训练。 1.3. 2.2定期复训人员的进入条件 参加过危险品初始训练,且受训时间的间隔未超过1.3.2.1条规定期限的各类人员。 1.3. 2.3定期复训形式 定期复训可以采取面授、视频、网络、CBT的形式进行。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_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组 前言 关于本大纲的说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从2006级起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作为学校的限选课开设。由于教育部到目前还没有编写出新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因此本门课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均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方案编写的。由于教学时数大幅减少,教师已无法按照原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讲授,本大纲就是适应这一情况的变化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作了一些删简,目的在于更好地给同学们展现出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主要方面,以利于我们对这个紧张、动荡、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课程简介:本课主要通过介绍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经济、霸权地位衰落的美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中国的对外战略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等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并能深入分析主要国际力量在政治、经济、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全面认清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战略的重大发展。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对学生进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最终终使学生确立“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的思想观念,培养和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要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南。着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国家观、民族观、战争与和平理论、历史发展的"合力论"、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思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以及阶级分析的方法。 参考书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景治; 《国际经济与政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程毅等主编;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俞正梁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三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出版,冯特君著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 第—节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

《电子商务物流》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电子商务专业三年制 总学时:56 讲授学时:28 课内实践学时:28独立实践学时:0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也蓬勃兴起,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流通领域也不例外。以网络经济为平台的电子商务正在引发和推动着一次新的“流通革命”。电子商务为物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使得物流本身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创立自己的物流模式和管理方式,有效的开展经营活动,寻找新的商机,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政策,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属于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业务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得学生具备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 ①本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电子商务物流》是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三年制学生而开设的56课时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以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重点突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新进展、新观念和新动向,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业务能力。通过实操项目和中海2000物流教学系统(以下简称为中海物流系统)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运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和该专业的其他课程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和专业其他课程如《配送中心管理》、《仓储与包装管理》、《国际货物与运输》、《条形码技术应用》等课程一起,相辅相成,重点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和谐发展。 ③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本课程安排在三年制第五学期完成,先修课程为大部分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主要有毕业实习和论文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了解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了解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掌握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了解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库存控制和管理,对电子商务下物流供应链管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信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DHY)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开课部门:经济与管理学院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World Economics 适用专业:国际贸易 课程属性:专业拓展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计划32学时 编写人:杨洹审核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世界经济概论》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是站在全球经济的整体上对以国家/地区间经济关系构成的世界经济体系进行的考察和研究,其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世界经济的资源分布、市场结构、运行机制、交易制度、发展趋势、国家/地区经济体制特征和利益分配格局有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从而能够对发生的世界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提高在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中的业务能力和决策能力。从专业课程体系来讲,本课程是在学习和掌握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后,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起拓展和深化作用的课程。 在这里需要专门指出的是,《世界经济学》这门学科基本上是由我国的经济学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前是西方《国际经济学》的替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使之成为非主流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学》当前还没有建立起来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国际上主流经济学没有这门学科,也没有类似的世界经济学的专著,所以主要参考国内的世界经济学研究成果和教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世界经济是个体、国家/地区经济体和国家/地区间经济关系构成的动态整体,国际贸易既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国际经济活动,既受制于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又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作用。因此,了解世界经济的原理和发展状况,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教育毕业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基本思路 根据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世界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经济的形成基础与发展动力、主要国家经济特征与国际经济地位、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中的全球性问题、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作为概论性质的课程,受到课时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英文名称Electro nic Commerce Logistics Man ageme nt 课程代码141102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60 学分 3 所属学科电子商务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制(修) 订时间 2009.6 先修课程无 大纲执笔人召B贵平大纲审批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掌握现代物流的管理方法。本课程结合各种应用的案例和成熟的TPL产品,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TPL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为将来参与企业物流运作 和管理做准备。 本大纲依据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而编制。 [知识目标] 1. 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3. 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4. 掌握客户服务管理的方法与相关知识 5. 掌握运输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6. 掌握仓储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课程的教学目标

7. 掌握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基础知识 8. 掌握第三方物流管理的方法与内容 9.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与绩效评估 10.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1. 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本量利分析方法 12. 掌握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基础知识完成物流流程初步优化设计的能力 2.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存储与配送管理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存储与配送管理优化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运输管理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运输管理优化设计的能力 4.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包装、装卸搬运和流 通加工优化设计的能力 5.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知识向用户推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 6.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供应链管理知识完成供应链运作流程的初步优化设计的能力 7.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信息系统优化设计的能力 8.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成本知识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简单的核算、本量利分析和预算管 理的能力 9.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完成现代企业优化物流运作模式的能力 10. 通过实践操作,具备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力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严谨的学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求学态度 3. 进一步懂得懂法守法和互助合作职业素养的意义 4. 理解提高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10级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郝全洪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0级北京(兵器)班、上海(百联)班 世界经济专业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郝全洪 第一讲前古典经济学时期(一) 古希腊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及以前的经济思想 二、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经济思想(苏格拉底学派)(重点) (一)色诺芬的财富观、分工论、价格论及财政观 (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货币与利息思想和“理想国” (三)亚里士多德关于家庭经济、交易观点和货币利息的思想 三、古罗马经济思想 四、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思考题: 1、简述色诺芬的主要经济观点。 2、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货币、利息方面提出了哪些观点? 3、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区分“经济”和“货殖”的? 4、试述古罗马思想家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5、评述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二讲前古典经济学时期(二)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异同 (一)早期重商主义 (二)晚期重商圭义 (三)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基本思想的共同点和区别 三、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代表及思想 四、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五、对重商主义的总体评价 思考题: 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观点?如何评价重商主义? 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哪些异同点?

3、试述托马斯?孟的主要经济思想。 第三讲古典经济学时期(一) 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 一、布阿吉尔贝尔(重农学派的先驱)与重农学派 二、重农学派的形成、体系和特点(重点) (一)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自然秩序思想 (二)重农观点,反对重商主义 (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开辟道路 (四)重农主义者的理论和政策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又带着浓厚的封建外观。 三、魁奈——重农学派的领袖 魁奈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魁奈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石——纯产品学说(剩余价值理论的源头)(重点)(二)再生产中的资本分析 (三)再生产分析——魁奈的《经济表》(重点) (四)魁奈在经济政策上的主要主张 四、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的发展 杜尔哥的基本理论和主张: (一)对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 (二)对纯产品学说的发展 (三)对工资和利润理论的发展。 思考题: 1、布阿吉尔贝尔有哪些主要经济观点? 2、试述重农学派的体系和特点。 3、试析魁奈“纯产品”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魁奈的《经济表》有哪些创见和不足之处? 5、杜尔哥对重农主义有哪些发展? 第四讲古典经济学时期(二) 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一、亚当?斯密和《国富论》(重点) 二、分工、交换、货币和价值理论 (一)分工与交换理论 (二)货币理论 (三)价值理论 三、分配理论 (一)工资理论 (二)利润理论

国际物流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_____4__ ____ 学分: ______64_______ 适用专业:_____物流管理__ 一、课程性质 国际物流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物流的国际化,该门课程的学习领域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之一。课程中各学习内容包含了相关国际物流技能的训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通过对国际物流网络、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国际物流货运保险、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进出口报关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它以《物流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后续课程是《报关实务》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本门课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国际物流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教、学、做、评”一体化展开,同时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64。以基于工作过程得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国际物流过程中常用的贸易方式(包括CIF、FOB等)、运输方式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

《危险品运输》(本科)教学大纲

《民用航空危险物品运输》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5030 学分:4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0 实践学时:14 主撰人:郭宗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南昌理工学院音乐学(空乘方向)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民用航空运输过程中关于危险品运输的学科,涵盖了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 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它本着力求普及危险化学品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搞好科学防范, 坚持化害为利为出发点,让学生掌握危险化学品航空运输的基本技能和理论,具有知识覆盖 面大、技能操作强等特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DGR有关知识,具有现代航空的危险品运输基础知识,能够用航空危险品安全的运输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航空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具体事件,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意识,搞好科学防范,坚持化害为利。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危险化学品知识航空运输的基本知识,掌握危险品含义、识别、分类、限制、包装、标记、标签,放射性物质和危险品运输的文件、危险品航空运输的操作等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将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案例来阐述抽象的安全运输技术, 深入浅出,最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服务于民航事 业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深广度 第一章概论 1.1、学习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危险品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DGF基本内容;理解培训的有关规定及各类人员培训的最低要求,区分托运人和运营人的责任,明确危险品保安的相关要求;掌握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的类别及项别。 1.2、重点难点:托运人及运营人的责任;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的类别及项别 1.3、教学内容: 了解§ 1.1危险品的事故案例 § 1.2危险品的含义; § 1.3危险品运输的法律、法规; § 1.4危险品的安全运输 § 1.5托运人及运营人的责任 掌握§ 1.5托运人及运营人的责任; § 1.6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的类别及项别 1.4、思考题 1、D GR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目前我国针对危险品运输都应遵循哪些法律法规? 3、运营人和托运人的责任。 第二章限制 2.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危险品禁运、豁免及批准的有关规定,了解各国及运营人的有关规定;理解例外数量危险品的相关规定;掌握隐含危险品、旅客和机组人员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025059 总课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预修要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以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运行及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贸易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国际投资关系: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要研究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世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够从世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学生做作业、撰写论文。考试形式将采用闭卷或开卷的方式。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如遇计划课时增减,或使用不同教材,教学内容可作适当调整。 大纲正文 第一章社会生产力与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学时:6学时本章阐述本章介绍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融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本章讲授要点:三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 重点: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与生产力的历史性进步不可分离。 难点: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第一节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萌芽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社会生产力

危险品运输培训

危险品运输培训 1 托运人的责任 托运人应当确保所有办理托运手续和签署危险品航空运输 文件的人员已按ICAO《危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CAAC 《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接受相关危险品知识训练。将危险品的包装件或合成包装件提交航空运输前,应当按照技术细则和 CCAR-276部的规定,保证该危险品不是航空运输禁运的危险品,并正确地进行分类、包装、加标记、贴标签、提交正确填制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文件。禁止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遵守 IATA《危险品规则》,符合始发站、中转站、目的站国家适用的规定,确认所交运的危险品完全符合所有运输规定。告知其职员在危险品运输中应承担的责任。 2 运营人的责任 运营人应制订检查措施防止普通货物中隐含危险品。确认危险品航空运输文件由托运人签字,并且签字人已按规定的要求训练合格。使用收运检查单收运危险品。检查危险品的包装件、合成包装件和装有放射性物质的专用货箱,确认在装机前无泄漏和破损的迹象。保证危险品不得装载在驾驶舱或有旅客乘坐的航空器客舱内。危险品的存储、装载、固定和隔离符合相关的规定。保留运输文件。提供信息。提供在出现涉及危险品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指南。运营人应向局方和事故或事件发生地所在国

报告任何危险品事故或事件。无论运营人是否运输危险品都应该接受危险品知识的训练。 3 代理人责任 代理人应使托运人的货物呈待运状态。待运状态的货物是指,按照《 The Air Cargo Tariff(Rules)》中的相关规定,货物的包装、标记与标签、运输文件及其它手续齐全,随时可以装载运输。 代理人必须确定:对于所有的托运货物,运输文件和包装件表面都已进行了检查,未存在隐含的危险品。代理人不得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业务,但必须接受危险品知识的培训。托运人的代理人托运人的代理人是指受托运人委托,代其办理危险品运输的准备工作的人或机构。托运人代理人必须履行托运人的责任。从事空运业务,必须接受危险品培训,使之能够履行他们的责任。一危险品定义危险品是指能对健康、安全、财产或环境构成危险,并在技术细则的危险品清单中列明和根据技术细则进行分类的物品或物质。 1如果危险品的危险性太大,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危险品的危险性太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航空禁运的。如在正常的运输状态下,易爆炸、发生危险反应、产生火焰或危险的热量,或易释放毒性、腐蚀性的发散物、易燃气体或蒸汽的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航空运输。要确保不能让这样的物品

IMDG国际海洋运输危险品法规培训

IMDG国际海洋运输危险品法规培训 课程背景: 为加强国际间海洋运输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加强托运人、货运代理及承运人运输技术能力,保证安全运输,中国供应链与运营管理人俱乐部和北京京检危运安全咨询有限公司在上海共同举办国际海运危险品运输相关法规(IMDG)技术培训。 课程目的: 此课程专门为需要了解掌握海运危险品操作的生产厂家及运输单位设计,包括国际运输危险品所需的法规知识、文件及包装准备技术等,旨在帮助出口相关产品到欧美国家的厂家和运输机构了解向有关国家出口时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危化品的专家,不仅能够具备危险品的理论知识,也能够具备熟练运用IMDG CODE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为企业和客户提供合规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课程以中文讲述,使用英文版法规。 参加人员: 从事海上运输危险品相关的技术人员和运输管理人员;有关货代公司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以及运输机构和运输安全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生产及进出口化学危险品的厂家和外贸公司等。 课程大纲: 国际海运危险品法规(IMO/IMDG Code 38-16) 相关中国危险品国际海上运输的政策和法规 相关美国运输部有关危险品法规(CFR-49) ADR的绑扎与系固要点(赠送内容) 培训证书及适用范围: 培训考试合格的学员将被授予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IMDG证书,该证书满足各国遵循的国际法规、包括美国运输法规中关于托运人所需接受的危险品运输上岗培训的需要。 已参加过培训的部分企业: 拜耳材料科技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博世集团(BOSCH) 杜邦集团阿克苏诺贝尔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陶氏化学艾仕得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道康宁(上海)有限公司雅保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科慕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国际香料香精(浙江)有限公司 上海海运海事技术有限公司庞贝捷漆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 通过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际贸易进程及国际贸易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贸易保护的原因和形式、国际要素流动理论等。掌握国际金融和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外汇市场、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为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各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学时数:2学时 1.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点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熟悉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均衡表达式及其图示;了解国际贸易整体利益,将利益分解成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掌握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国际贸易均衡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际贸易整体利益,将利益分解成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理解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点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均衡表达式及其图示。 能力:能够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划分国际贸易利益。 3.本章教学重点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2)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3)一般均衡分析。 4.本章教学难点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2)一般均衡分析。 5.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二节: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第三节: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和分解 (一)贸易条件,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 (二)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学时数:4学时 1.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基本内容及其评价,学会用图形说明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解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能够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能力:能够深入了解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比较优势理论对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能够对现实中两个国家的交易通过比较优势或者绝对优势分析。 素质:分小组讨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3.本章教学重点 (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2)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4.本章教学难点 (1)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危险品培训问答要点

1.什么是危险品 物质或成分可以:使人致命或致伤; 损坏船舶或者运输设备; 损坏货物; 损坏环境(海洋污染)。 2.在船公司对订舱货物有疑问,我们要提供哪些资料向船公司证明所出运的货物是一般化 工品而非危险品? 通常可提供MSDS及上海化工研究院鉴定报告或其他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报告。要注意报告的有效期。船公司通常会根据MSDS上的CAS NO.检索是否为危险品。常用检索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82690724.html,/ 3.危险品的海洋运输是由哪个组织监管 是由IMO 负责, 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国际海事组织,是联合国特定机构,专门负责改善海运安全和防止海洋污染 4.危险品一共分为几大类别?详细说明 IMO制定了IMDG CODE, 将危险品分为9大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5.危险货物根据其危险程度可分为哪几类?何为PSA GROUP? 半危,全危。少数船公司根据这个来征收不同的危险品附件费,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分类。对危险品归类, PSA( PORT OF SINGAPORE AUTHORITY)新加坡港务局有自己的一套分类, 不同的级别在新加坡卸货及中转时征收不同的装卸附加费. 所以个别船公司(如RCL,PIL)会有按照PSA GROUP的不同加收不同的危险品附加费. 6.1类危险品一共有几小类,详细说明。 分为5小类,分别为 1.1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 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1.5 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 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 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 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 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的特征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 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 第四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小结: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很重要,是国际物流管理的基础。本章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物流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物流运作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