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

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
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

乐平市名口戴村小学汪海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

“对话教学”的理念是先进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对话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追求,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教学中“主体与文本的对话”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通过这段时间的课题研究,我觉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有效对话的途径

(一)师本对话

所谓的师本对话,就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探询“作者的笔法特点、写作思路及表达的情怀”。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参的提示作用。虽然语文教师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培训,有相当的文学积累,也有相当的教学经验,对各种文体的特点已有相当的认识,教师在初读课文后已能掌握文章大意、了解课文篇章结构及作者大体的思想感情等粗线条的内容。

(二)生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学生单凭自身的理解能力难以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就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主要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

首先,作为教师,必须翻来覆去地读,先学生之前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其次,作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情和见解。同时,朗读对语言的积累也为长效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教授《听听,秋的声音》时,利用多媒体朗读,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学生自己去尝试着读出那种秋天的美的感情。《陶罐和铁管》的对话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对话表演,体会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说话时的语气。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能让人感受,朗读也富于了作品生命。学生通过朗读,内化语言文字,消化、吸收最后可以增加到自己的阅读储备中去。

(三)师生对话

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合作基础上的互动活动。既有“有声对话”,也有“无声对话;既有思维碰撞,也有情感交流;既有显性的对话,也有隐性的对话。教师和学生同属于文本的读者,教师要在阅读对话中真正发挥“首席”作用,给学生的阅读对话以正确的导向和判断。如:引导:同样的阅读内容,学生的理

解也不近相同。解疑: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不同,所产生的问题也不一样。点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有困惑和费解。启发:学生的理解能不能准确、明了。表态:就是要阐发自己的观点感受........。所谓“隐性对话”,就是无声的或间接的对话,如眼神的暗示,会意的点头,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辅助表达,动情的范读拨动学生的心弦等。

(四)生生对话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确,生生对话关系中要求教师“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构成互动的关系。”而在实际教学时发现生生对话的一种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分工不明确或是讨论不集中或是一些人当听众不发表意见是重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段时间。

“对话”交流应是渐进式的,生成式的,其间需要几种关系的不断融合、激活。精心处理好这几种对话关系是实施有效对话方略的保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热闹的课堂不一定会有有效的对话,但有效的对话却往往驻足于热闹的课堂。让我们处理好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有效对话真正走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当今有效教学的几种模式

当今有效教学的几种模式 教师面临的某些挑战在于他们应该选择哪种模式来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由于直接教学模式强调高度的可见性并且专注于学生行为,这种模式对于高度结构化的学科特别有效。比如数学、阅读、语法以及词汇。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也颇有建树。掌握学习模式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如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学习机会,那么这个班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实现学术目的。最后,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机会超越学科问题和学科,去探索现实的问题。 直接教学模式 也被称作系统的、活动的、明确的教学。直接教学模式强调结构化课程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课程中,首先呈现新信息,然后学生练习,最后老师给予反馈。大量研究表明,直接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强有力的领导者,教学重点的表达是通过教师组织课堂和编排学科内容来实现的。 研究者们提出了直接教学模式的六个原则。他们认为优秀的教师必定是那些能够系统地并且始终如一地运用这些原则的教师。 1 每天复习。在上课之初,就要复习先前学过的内容。复习的重点一般是布置的家庭作业,澄清疑点,以及针对需要特别注意的事实和技巧进行额外的练习。 2 新资料。优秀的教师在讲课之初便告知学生将要达到的目标。新信息被分解成小步子并贯以轻快地步调。主要知识点则以具体的例子阐明。老师通过频繁的提问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确保学生已为独立使用新技能和知识做好了准备。 3 引导性练习。学生在教师的直接管理下使用新技能和新知识。在引导练习过程中,教师会问许多内容性问题(“段落的意思是什么”)以及许多过程性问题(“你是如何在一定段落中定位主旨句的?”)然后教师检查学生在理解、转变并做出矫正性反馈等方面的反应。引导性练习会一直持续到学生的正答率达到70%至80%为止。 4 明确的反馈。学生对问题的正确回答会被清楚的确认,所以当取得正确的成果时,学生自己就会知道。当学生回答迟疑不决时,教师会给予即时的反馈。(“对,朱妮塔,你说的对,因为……”)。在错误形成习惯之前,不正确的反应会被立即纠正。频繁出错表明学生并未做好独立学习的准备,应该继续进行指导性练习。 5 独立性练习。除了要学生在自己座位上或在家独立完成之外,这一阶段的练习与引导性练习基本相同。独立性学习会持续直到学生的回答能够快速而确切,而且正确率达到95%为止。在独立性学习过程中,合作性学习(请见下文)和学生彼此辅导是很有效的策略。 6 每周和每月复习。有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有机会进行更多的练习,这是一个高效的策略。巴利克·罗森施是一位专注于发展直接教学原则的开创性研究者。他建议实行每周星期一复习一次[26],然后每周的第四个星期一进行一次月总结。 直接教学适于教授技能课程,比如语法或数学,或者帮助学生掌握事实性材料。直接教学模式尤其适合学习新鲜而复杂信息的初始阶段,但是在引起学生想象力和学生创造力方面则力不从心。 合作性学习 在一个合作性学习为主导课堂中,学生以多样化小组的形式活动,他们常会以全组的整体表现获得奖励或认同。尽管合作性学习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它看起来却很新奇而令人吃惊,因为这种典型的课堂环境竞争性很强。例如,当把学生的分数等级标在曲线图标中时,一个学生的成功常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这种竞争机制清楚地划分了成功者和失败者,然而成功者寥寥无几。有时,也会通过合并独立学习或制订学习合约以降低课堂的竞争性。在这些情况下,学生是独立学习来达到个体学习目标的。但是,合作性学习的结构甚至与上面低竞争性的练习都不同,因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彼此依赖,一起学习来达到共同的目标。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 对话课教学模式 一、热身活动:活动形式:听、说、玩、演、唱、画和TPR等活动 二、新知呈现:1、情境导入2、机械操练3、意义操练 三、巩固练习: 四、拓展应用 五、评价检测 六、家庭作业 教学步骤: 热身(warm—up)-- 创设情境(presentation)--实践(practice)—拓展巩固(Consolidation) 一、热身环节(即唱歌热身、温故知新部分) 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且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降低新知的难度,为新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因此课前的热身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热身活动建议: 总体上说,热身活动的目的性要强,要为本节课的目标服务,且要扎实到位,不能蜻蜓点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唱歌热身。目的是在课前播放歌曲,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选歌曲也要为本节课目标服务或与本单元内容相关。 2、TPR热身。这种听听做做活动学生最喜欢,能激活学生大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情感,学生在听做活动中自然地复习了旧知。如:I say, you do. When I say a word, you do the action. When I do an action, you say the word. 3、Free talk热身。课前教师开展几分钟的自由会话,正是一个英语口语训练机会,在每日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强化和巩固,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热身内容同时也要考虑本节课的目标,为重点、难点句型做好铺垫。 4、游戏热身。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放松的,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同时又达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比如Samon says是我们熟悉的游戏,也可利用这个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活跃气氛。当然,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考虑游戏的形式,讲求游戏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呈现环节(即情景引入-新知呈现部分) 1、情境导入针对对话中出现的新语言点,通过创设情境,先让学生理解新语言点的含义。 2、机械操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板书新语言点(即新句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检查——学生自己练习 3、意义操练在学生会读、会说新句型后,教师可提供一些实物、卡片、图片、情景等,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真实情景下,运用新学到的句型进行交际。 呈现环节是会话教学的主干也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教学策略与方法

布為------- ------------------ ---- ---- 小 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对话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属于口语教学。其目的和作用 就是加强听和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自然的英语进行交流。 一、教学策略 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话贯穿于教材的始终。通过对话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训练,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对话教学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教学中先讲授单词,然后讲句型,再讲课文,也就是采用“单词一句型一翻译”的模式,其弊端已显而易见,学生学会的只是一些独立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最终还是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们在课堂中的大量实践,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一定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进行会话教学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 为达到有效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切有效原则和教学行为都可称为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策略的特点,教学策略可分为普遍性策略和具体性策略。普遍性教学策略指适用于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大致包括:组织策略、激励策略、提问策略和评估策略。具体性教学策略用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行为,根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词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听说教学策略、写作教学策略和语法教学策略等。 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话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

小学英语对话课模式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 对话课一般是由一段对话和一个任务型活动组成。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会话技巧,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 多元导入引入话题——创设情境展开话题——运用话题多维操练——总结评价,巩固提升 一、多元导入,引入话题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好老师。多元导入,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导入,既要活跃课堂气氛,又要为引入新话题做铺垫。 具体操作: 1. 直接导入直接导入设计得当的话,可以帮助学生头脑中系统的知识构建的形成,起到为后续教学环节做铺垫的作用。除了我们已经熟知的幻灯片、实物以及卡片外,还可以利用现有或自编的chant 来直接导入新课。 2. 游戏导入单一的直接导入一直到底,学生必然会由新奇到习惯,由习惯到不以为然。因此教师此时可以参考TPR教学法,变换导入形式,让孩子的多项器官协调起来,以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3、情景导入以一定的教学情境为切入点,使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进行交际、交流,培养开放型思维,以利于学生能够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而英语的交际功能又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体现的。 4. 多媒体导入多媒体是目前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具有集图形、声音、动作、板书于一身的特点,所以对于生性好动的小学生们而言,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他们耳、眼、口、脑器官整合。而且如果设计得当,多媒体也比较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承接关系。 5. 歌曲导入英文歌曲是一种很能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形式。有

的单元的教学内容的导入采用歌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展开话题 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 具体操作:例如,在学生进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可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景: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一边说May I come in??然后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 is my exercises book.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表演时全身心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内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难。又如在学习同学间的互相介绍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扮演从外地转学来的新同学,让其他同学向他表示欢迎、问候并询问一些有关于他的问题。如What’s your name ? How old are you ? Where are you from?让这位学生一一加以回答。这些对话表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逼真地再现对话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了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了对对话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话题,多维操练 每一模块都有一个鲜明的语言功能,话题和任务。教师在呈现目标语句后,需要采用多种方式练习句型。一般情况下,目标语是必须要达成的重点任务,其他支撑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处理。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灵活驾驭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 具体操作: 1、在表演中操练对话。 学生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后,鼓励学生扮演情境中某一人物,使其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境界,在特定的情境中操练和运用所学对话,从而避免句型操练的单一和枯燥。例如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根据课文人物制作头像,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练习课文对话。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表演对话内容。比如表演结识新友或看医生、借东西、问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学习提纲 第一章有效教学模式探微 1.教学模式的概念P4-5 2.教学模式的功能P6-7 3.教学模式的特点P7-8 4.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P11-12 第二章教学模式的学习论基础 1.行为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15-16 2.行为学习论与有效教学的关系P16-17 3.认知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19-21 4.认知学习论与有效教学的关系P21 5.人本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24-25 6.人本学习论与有效教学有关系P25-26 第三章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P29-30 2.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特点P33 3.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特点P34 4.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组织原则P36-37 第四章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自学-辅导式教学的三种类型P39-40 2.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P43-44

3.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原则P44-45 4.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常用策略P47-48 5.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P48 第五章范例教学模式与应用 1.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P51 2.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P52 3.范例教学模式对现代教学的意义P52-53 4.范例教学模式的备课过程P56-57 5.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P57-58 6.范例教学模式的意义P60-61 7.范例教学模式的启示P61-62 第六章程序教学模式与应用 1.程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P65-66 2.程序教学模式的两种模式P66-67 3.程序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则P69-70 4.程序教学模式的应用P73-74 第七章发现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征P77 2.发现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角的自主学习的知识分类P77 -78 3.发现式教学实践的路径分析P81-82 4.发现式教学实践的四个阶段P82-83

语文对话教学策略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074576.html, 语文对话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刘芳 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教师的独白式教学,关于课文的背景、作者、文章的段落、中心、立意以及鉴赏方法,都是根据既定的教参进行讲解,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的接受已经设定好的知识。随着课改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新型教学模式取代。由于语文主要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听说读写训练,对话型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还需进一步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教学艺术 对话式教学的科学性表现在这种教学模式有着理论指导。苏联教育家季亚琴科就教育的本质方面谈到:“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和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进行交往。”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凡是教学,都要以语言为中介,借助“对话”完成教学,达到教学双方能相互交流知识的目的,语文作为专门讲解语言的学科,就更需要进行语言交流了。同时克林伯格也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志。”教学过程本身就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对话,语文教学的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以语文课本提供的文本信息为谈资共同探求和构造新的文本或者意义的过程。 一.对话教学的必要性和目的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语文学科重在利用这种工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学科的人文性。语文课程如何进行,传统观念就认为是要利用语言“交”给学生以东西,实际上,除了基础的字和读音,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感受、理解、升华语言,从而达到自己内心的体验、自省、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语文课程提供给的课文等载体,向学生展示,并通过交流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将自己对于语文知识的感悟表现出来,如果不拿出来或者拿出来又未能得到老师的确认,那么整个语文课时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与促进者。不需要单纯讲授的课堂就必须进行对话式转变,只有对话式的转变才能达到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话式教学的原则 1.尊重教学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能对话的必定是平等的双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想要达到对话的目的,首先是要建立一个平等的环境,给予学生一定尊重,凡是学生提出的合理的看法与观点,独立思考提出的疑问,无论简单还是困难,教师都要尊重和理解,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只要是自己思考出来的见解,

有效教学模式培训心得

有效教学模式培训心得 有效教学模式培训心得一:“有效教学模式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2020年7月13日参加了合肥市“有效教学模式专题培训”活动,经过几天的学习我的心灵受到极度的震撼。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改革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学校管理模式的革新。我们要改革,首先领导机制就要进行变革,领导观念就要改变。校级领导应对教改精神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学校的校情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的要求是什么?不同年级的管理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各学科组长的职责是什么?课堂标准如何评价?教务处、德育部门、后勤的管理职责和目标是什么?学校如何评价、检验各层次的管理效果?拟定了一定的改革计划和实施措施、激励方法,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对成果的检验落实方法。从领导层做起,领导做好榜样示范,我相信老师的积极性也会调动起来,教改的工作也会有效的推进。 二、实施教学改革,重要的一环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教师积极性的调度。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教改成败的关键,所以,只有改变教师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把教改的突破口打开。 我们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如何去管理我们的教师呢?首先就是做好榜样课的展示和推广,培养出一批精通业务、责任心、上进心强的骨干教师,让他们打

头炮,并在教改中摸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这样由点到面的铺开教改,效果会更加有效。其次是拟定明确的课堂标准,让老师们有明确的上课目标和思路。第三是要及时评价、考核教师的课堂效果,让教师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纠正。也要对好的课堂进行肯定和奖励,对不达标的课堂提出整改建议和目标。第四要求教师要写教学反思或教改论文,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教学理念,及有效的教学模式。无论哪种改革,我认为明确的目标,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合理及时的考核评价对老师来说都是很好的调动。 三、落实好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方法是制定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激励措施 (1)课堂就是互动的课堂,资助的探究,教师扮演了一个导演的角色,他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践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的表现,那是相当的活跃,完全脱离一个学生的被动、被指挥的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并把自己对新知识的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这非常有助于把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起来,及时纠正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颇,所以课堂上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看似乱哄哄,实际是在教师的调控和学生的自律中的有序。 “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在大多数师生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顺理成章,天经地义。在我们的影响下,“我们都被体制化了”,学生做了小草,默默无闻的小草,一棵失去向上生命力的小草。这是我们做教师的悲哀,更是小草的悲剧。产生悲剧的根源是我们的思想在作怪。 (2)我们不妨反思我们的教改,其实就是缺乏一种实干的精神,踏实的精神,缺少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激情,所以我们在教改中应该不断的细化我们的教学

如何很好的在课堂中进行对话教学

如何很好的在课堂中进行对话教学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到了高年级学生要用英语写作,为了能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写作基础,我们要在四年级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一定的提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在对话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用所学的句子有条理地组成一段话,并说给老师和同学听。体现“语言输入——整理组织——语言输出”的教学模式,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以读导说 (一)由词到句。 也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单词,以及由单词引申出的句子。再从这个单词,向外延伸、扩展,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所以他们说的句子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father这个词,学生说出的句子就很精彩。 This is my father. My father is a doctor. I like my father. My father likes sports. My father has big eyes. 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口语。这时,再水到渠成的让学生将所造的句子整理出来说给同桌听。接着四人一小组互读互说,查漏补缺,纠正语法错误。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二)由课文对话到自由会话。 PEP小学英语的对话课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在学习中锻

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会话训练。如:PEP3 Unit6 B Let’s talk这一课学完后,我让小组内围绕家庭成员这个话题编对话。某小组是这样编的: A:Hi, friends.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B: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A:Seven. My grandpa, my grandma, my dad, my mom, my uncle, my aunt and me. B:Is this your father? A:Yes, he is. He’s a doctor. B:What’s your mother? A:She’s a teacher. Look, this is my uncle. He is strong. He is a baseball player. This is my aunt. She is pretty. She is a nurse. B:Cool! Your grandpa and grandma look young. Are they farmers? A:Yes, you’re right. 这样以课文内容为话题,向外延伸,并且由于教科书上的课文话题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有话可说,而且又是在课文的指引下,小组同学的合作中完成对话。这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就应该有意识地与学生谈论话题中相关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这样学生小组内所编对话才能更真实、更精彩。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学说对话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三)举一反三,巩固延伸。 学生在改说课文对话的同时,并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根据英语写作循序

浅谈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策略初探 【论文关键词】语文对话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是在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进行的,从而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为了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话,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一些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撩拨对话的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思维活跃,观察力敏锐,想像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有了浓郁的兴趣,就能开启心灵之门,激发对话的欲望,撩拨对话的激情。语文对话教学极力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始终坚持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学习个性动机与兴趣置于首要地位。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对话积极性、主动性。对话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表达欲,学生、教师、他者(文本,社会以至自然)之间自由进行交流,真实、真诚、自然地倾诉个体生命对世界的体验,学生种种无比鲜活的话语,倾泻而出。

二、发扬民主教学,放飞自由对话的翅膀 刘庆昌先生认为“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民主平等个性化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前提。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 如一位教师教学《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老师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 学生B:“我同意同学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 三、善用合作沟通、互动交往策略,开展丰富多样的对话 坚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法则,教和学双方必然会走向积极的沟

初中语文“五步对话”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五步对话”教学模式 ——构建初中语文“阳光下的绿色课堂” 前言 2010年5月,在邯郸市教育局“创建新课堂”的大背景下,邯郸市教科所初中语文室推出了“阳光课堂五步对话”教学模式。现结合我县实际对此教学模式适当调整,作为涉县初中语文的推广教学模式,供初中语文教师参考使用。希望初中语文教师,立足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模式或探索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群策群力,走出一条涉县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阳光大道。 “阳光课堂”的内涵是: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思想品格,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阳光心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以达到知识与方法的优质高效;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教师的专业品质,全面推进教育内涵的发展。 “绿色课堂”的含义:回归语文学习的自然成长状态,消除种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远离打着各种课改名义的功利喧嚣,纠正语文课等于中考习题课的不良倾向,让阅读成为语文的成长主渠道,让积淀成为语文素养形成的主路径,让日记、练笔驱赶作文速成,让背诵、朗读重回语文主阵地,……,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远离公害,回归自然,让我们携手共建阳光下的绿色语文课堂。 一、立体建构“五步对话”语文教学模式。 所谓立体建构,就是从大语文的视角建构语文教学模式,既有高效课堂也有高效阅读,并且通过高效阅读的实践,支撑“阳光课堂”的语文模

式。 “五步对话”教学模式包括: ◆阅读课堂的“五步对话”;即:学习准备(生本对话)——预习检测(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聚焦文本(师生对话)——探究提升(对话作者)——总结评价(对话自己) ◆作文课堂的“五步对话”;即: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对话生活、对话心灵、对话读者。(其中对话生活包括:和自然对话、和社会对话、和家庭对话、和阅读对话) ◆课外阅读的“五步对话”;对话文本、对话语段、对话句子、对话作者、对话自我。即:读一篇文章,抄一个段落,背一段话语,品两个句子,认识一位作家,书写一段感悟。 二、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 “五步对话”语文教学模式是邯郸市教科所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在广泛研究各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立足“阳光课堂”的基本理念,着眼“高效低负”的教学要求,采纳各地先进经验,在对话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想基础上建构而成的。 对话理论追求的是一种介入双方互为主体的关系,在以互相关联而又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对话基础上,通过双方的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和满足。在这种类似伙伴的关系中,只有当教师尊重交往、积极参与才有可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并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建立富有生成性的对话关系。 “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真正的个性,在这里都能得到完全的保留。”(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在这个众声合唱中,每个人都需要保持自己独特的声音、独特的存在,每个人之间都是完全平等

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步骤和方法

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步骤和方法 一、教学策略为达到有效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切有效原则和教学行为都可称为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策略的特点,教学策略可分为普遍性策略和具体性策略。 普遍性教学策略指适用于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大致包括:组织策略、激励策略、提问策略和评估策略。具体性教学策略用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行为,根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词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听说教学策略、写作教学策略和语法教学策略等。 二、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话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的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利用挂图加强口语训练小学课本每课都配有一幅色彩鲜艳,生动漂亮的挂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训练学生的口语,描述一下图片的内容。在这里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语言的流畅性上而不是准确性上。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让他们敢于并乐于开口说英语,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感。 2.为学生创设情景,采用整体教学模式学习对话众所周知,语言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先讲单词,然后讲句型,最后再进入对话的学习。这种模式看起来是先把难点给学生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会如鱼得水。但是效果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学生并不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语言更是遥不可及。为什么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可能原因就在这里。 对话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这样语言就有了生命,就成了活生生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整体教学的模式,把词汇、语法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也就是说,教师的任何活动都是围绕对话的情景进行的。把对话在最开始就呈现给学生,然后通过提问、实物、动作等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其含义,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可谓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教师还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为学生语言的运用搭建一个平台。而真实语言情景的创设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样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活动或是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和巩固语言。 3.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听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是所有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基础。通过听说,学生可以学习概念、扩充词汇、理解语言结构、培养语感。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是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说出来的一定是他们先听到的或听懂的,要求他们读出来的一定是他们先会说的。 具体在教学中,可以在听完对话后先说说听到的信息,然后再具体到课文的大意,最后再听一听细节。其次,在跟录音读课文的环节中先让学生不见文字重复听到的内容,然后再看文字朗读。 可能这样在开始会浪费一些时间,一句话可能要听几遍,甚至地十几遍,学生才能说出来。但是如果长期下来,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语感提高了,而且口语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实际上学生是在说英语,而不是在读英语,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在相应的场合就能达到脱口而出。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于对话的话题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可以把一个单元的对话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对话或是较难理解的语言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总而言之,教师不必拘于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最佳效果。 5.注重在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应该涉及文化的内容,没有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难发现,小学英语会话中很多都涉及到文化的内容。 例如:西方的节日,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西方的饮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西方的文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游戏进行对话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有趣和新鲜的事物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也能让他们记忆深刻,持久。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材料,如让学生朗读简单的英语童谣、儿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小学生喜欢表演,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对说英语的羞怯感较少,不怕犯错误,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语言。此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英语、讲英语的机会。 三、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存在以下四“重”四“轻”: (一)重英汉对译,轻情境创设;表现为过多的强调对话中句子的汉语意思,无论对话的呈现和操练,基本都是英汉对译的形式,教师说句子,学生翻译,或者生生相互说句子翻译。这种英汉对译的形式既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形成,又因为没有语言情境,而导致学生会说句子明白句意却不会交际运用。(二)重机械操练,轻意义操练;表现为教师一味的领读、学生跟读,不能积极的给学生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进行意义操练。 (三)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轻语言知识的运用;要表现为过多的讲解句子构成等语法知识,减少了学生听说练习的机会。 (四)重机械重复性的运用语言,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表现为教师完全以学生能读会说教材内对话内容为目的,拘泥于教材不能引申拓展,导致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完全是当堂所学的教材文本,既缺少与旧知的融会贯通又缺少对新内容的创造性运用。 四、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步骤和方法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被有效地掌握。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会话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英语课堂教学的难点会话教学对于学生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等具有重大影响。结合英语对话教学教学模式谈一下英语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模式:热身活动——新知呈现——巩固联系——拓展应用——评价检测。 一、热身活动(即唱歌热身、温故知新部分)

对话课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对话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阅读课相比,对话课版块小,话题集中,内容精,学生活动率高,其设计模式主要是围绕话题展开的。在每一个对话课中,无论对话长与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个对话都有主要句型。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分层次解决各个新语言点。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对话的教学目标,把握好重、难点,针对重、难点创设真实的情景呈现新语言,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去理解新语言、感悟新语言。在解决了重点句子,突破难点句子之后,要进行必要的机械操练,让学生会读、会说新句型。然后逐步转入有意义的操练,让学生运用新学到的句型进行真实的交际。教师要设计语言活动链,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接一个的任务活动中,分层解决各个新语言点。 对话课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一、 Preparation 复习、热身 二、 Presentation 新知呈现 三、 Practice 操练巩固 四、 Production 拓展应用 五、 Homework 家庭作业 人教版小学英语中的对话课一般是由一段对话和一个任务型活动组成。 其教学用途为:在生活中能用英语做事情,同别人自由交际。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会话技巧,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教学重心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对话课课堂教学环节: 一、复习热身 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说、玩、演、唱等方式完成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因此课前的热身复习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热身活动建议: 总体上说,热身活动的目的性要强,每节课热身复习的目的概括的说是温故而知新,就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来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热身复习不能蜻蜓点水,流于形式,为了复习而复习,要做到扎实到位。热身复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唱歌曲、说歌谣热身。目的是在课前播放歌曲,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选歌曲也要为本节课目标服务或与本单元内容相关。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A Let’s talk的复习中,我们就可以安排唱歌曲 The Colour Song.(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此歌曲的演唱恰到好处的复习了本节课将要谈到的颜色词,又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从呀呀学语开始,我们就开始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翻开江苏牛津教材,我们也不难发现,教材中的对话(dialogue)占了较大的篇幅,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际能力。毫无疑问,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阵地。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对话教学卓有成效呢?我想以下策略是值得一试的。 一、生动的情景呈现,搭建对话生成的舞台 语言离开了环境,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环境对于语言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这里,我想介绍几中常用的对话呈现方式: l、运用直观教具呈现 利用直观教具呈现对话是简单、有效的一种方式。直观教具是很容易获得的。几个简单的头饰,几件日常用品,就可以满足他们的想象,让他们走进生活。在新授上海牛津2B 教材的时候,很多教学场景我都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情景,带他们走到水龙头跟前说:Wash your hands. All right. 拿来了锅碗瓢盆,演示早餐情景,I need a fork.I am thirsty . I want some milk. I am hungry. I want some bread.在情景的带动下,学生的对话也就会脱口而出。 2、运用多媒体辅助呈现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一些本来难以创设的情景呈现成为可能。媒体的多样性,让我们把一切都成为可能。当我们在新授Ask the way 这一对话时。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一幅真实的城市地图,然后,去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对话。除了场景的呈现以外,声像的结合使场景更具感染力,如在At the weekends 这课的教学中,我预设了一个场景:访问刘翔如何过周末。画面呈现的同时,又同时呈现了语音素材(模拟采访录音),听觉和视觉同时作用于学生,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对教学难点的突破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利用表演呈现 表演也是呈现的一种生动的方式。活泼、自然的表演,能把对话很生动地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很明确地看清楚在何种状态下,运用了哪些语言。一些常用的日常对话,采用表演的方式是很恰当的。可以采取教师演示、师生共演、生生同演等方式。表演中应注意,动作、表情、手势语、体态语等,这样表演就更为真实、精彩,更能激起学生对话的热情。 二、丰富的生活实践,拓展对话生成的空间

怎样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对话教学

怎样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对话教学 摘要:“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的关系。然而,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考试制度依然是教师的主要压力的情况下,应试教育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对话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被误解或误读,存在着不少偏差。所以,教师们亟需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实现有效对话。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对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48 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即“对话教学”。回顾教育的过去,对话教学是存在的,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也是存在的。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未成为教学的理念。上世纪美国教育家提出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并且认为:教师的主要功能不是传授知识,传递信息,而是激励思考,营造

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大胆表现代自我,学会对话交流互助合作,特别重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本世纪初,“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被列入中学课程计划,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这充分说明我国已在课程教育改革中对学生资源价值进行重新确认和开发。不少有识之士积极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建设活动。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对于当前要求大力弘扬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兴起时,许多的教师就犹如久逢甘露一样,纷纷探讨和实施对话教学,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考试制度依然是教师们的主要压力的情况下,应试教育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对话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偏差,例如:满堂式的问答被认为是对话,有的教师单纯的将对话教学理解为满堂问答,以为只要开口“对话”就行了,如果是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或许那是好事,但是存在着为对话而问答,毫无针对性的问答充斥着课堂;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在上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设置了一个个有深度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路引向自己预设的方向,认为那就是深入,那

人物对话的几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多为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文中常有大量的人物对话。当前教师是如何教学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的?笔者经过调研,发觉教师在教学中普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读而过”,一种是“一读再读”。 “一读而过”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喜欢抓描述性语言或含义深刻的句段进行感悟教学,对于对话,则让学生草草读过即可。 第二种典型现象是“一读再读”,从初读到细读到分角色读,看似对话教学层次分明、形式多样,事实上学生始终重复着“读出情感”的单一性训练。 由此,笔者认为,人物对话作为文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多重开发的教学价值。本文试从几个典型课例分析入手,阐述对话教学关注语言知识、关注内容理解、关注表达方式的几种教学策略,以改善教学现状。 一、关注语言知识,落实“规范对话”的要求 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在“人文泛化”误导下,忽视了一些基础性语言知识的教学。其实,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很多涉及语言知识的要求。例如,在3-4年级的阅读目标申明确提出“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因而对话教学中,标点依然是很重要的一个语文知识。所以,教师在合适的年段,选择合适的文本,可展开这一目标指向的教学。 [课文片段] 《陶罐与铁罐》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文本解读] 这是三年级上册的一个童话,故事以形式多样的对话展开情节,通过在对话中加上了生动传神的提示语,把陶罐与铁罐在说话时候的神态、动作等描写出来,因而两者的形象也在对话中逐步清晰起来——一个恃自己长处而傲慢无礼,一个能客观认识自己因而谦逊有礼。 [教学设计] 1.以文本为范例认识提示语。 从对话中分离提示语,感知提示语对“说”“问”的修饰作用。 2.发现提示语的位置及标点符号。 (1)提示语放回对话中,引导发现提示语位置。 (2)引导发现随着提示语位置不同而产生标点的不同。 3.结合语句填写提示语,体会提示语的作用。 4.提供语言材料改写提示语。 [反思提升] 三年级是习作训练的起始阶段,是一个训练对话描写最佳时机。以上片段设计,引领学生认识对话的不同形式,在语言情境中了解提示语的作用,在认识的基础上改写并且创造性地使用。目标集中,层层深入。 二、关注内容理解,提升“读懂对话”的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细节描写对于丰厚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年段的升高,有的文章中有大量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正是有这些运用自然却又饱含深意的句子,构成了语文学科独特的文学魅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让学生能“读懂对话”,通过理解对话中的“言外之意”,才能形成从多种角度来感受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