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综合症病毒极早期蛋白WSV403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蓝白斑筛选的原理及方法

蓝白斑筛选的原理及方法载体pGEMZ在俟半乳糖苷酶(lacZ )的a肽编码区内具有多克隆区域。
在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使a-肽失活,可在指示平板上通过颜色筛选鉴别。
不带有插入片段的载体,表达有功能的禺半乳糖苷酶,所用的宿主菌在染色体或附加体上缺失掉lacZM15基因,导致内源a-肽失活。
载体pGEMZ或其它含lacZ基因的a-肽互补细菌,具有俟半乳糖苷酶的3片段,所得功能俟半乳糖苷酶(a- 肽加3片段)将底物X-Gal转化为有颜色的产物,得到蓝色菌落。
在载体pGEMZ 的多克隆区域,克隆上插入片段导致a-肽编码区的破坏,使俟半乳糖苷酶失活,得到白色菌落。
a-肽编码区读码框内小的插入片段产生浅兰色菌落,因俟半乳糖苷酶只是部分失活。
重组质粒转化到合适的菌株中(JM109 ,DH5a ),然后涂布到含0.5mMIPTG, 40ug/mlX-Gal 指示平板上。
可将50ul 的X-Gal 和100 ulIPTG 贮液直接加入到平板中,扩散到整个平板中,在37oC 保温30 分钟使液体扩散。
IPTG 溶于水中,贮液浓度为100mM ,X- Gal溶于DMF,贮液浓度为50mg/ml 。
IPTG 和X- Gal 需分装后保存在-20 oC ,可保存2-4 个月。
IPTG 即Isopropyl B -D-1-thiogalactopyra no side ,也称Isopropyl B-D-thiogalactoside ,中文名为异丙基-B -D-硫代半乳糖苷。
分子式为C9H18O5S 分子量为238.30, CASNumber367-93-1,Ultra Pure, dioxane free,纯度>99.6%。
我公司提供Merck 公司该产品。
.本产品为接近白色的粉末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常用于蓝白斑筛选及IPTG 诱导的细菌内的蛋白表达等。
IPTG是B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诱导物质。
基于这个特性,当pUC系列的载体DNA或其他带有lacZ基因载体DNA以lacZ缺失细胞为宿主进行转化时、或用M13噬菌体的载体DNA1行转染时,如果在平板培养基中加入X- Gal和IPTG,由于B -半乳糖苷酶的a -互补性,可以根据是否呈现白色菌落(或噬菌斑)而方便地挑选出基因重组体。
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GP8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GP8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王彬;李晓齐;曹红;陈福勇;王永强;郑世军【摘要】为制备能够区分禽白血病A亚群和J亚群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将J亚群病毒gp85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携带His标签的禽白血病J亚群GP85融合蛋白,用复性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 小鼠.4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过3次亚克隆后获得1株稳定分泌针对GP8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B6.经间接ELISA 测定,小鼠腹水效价为6.4×105,亲和力解离常数(kD)为2.18×10-9,这株单抗的亚型为IgG1.通过Western Blot和IFA实验证实该株单抗是针对J亚群病毒蛋白GP85的特异性抗体.初步确定此株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区位于GP85蛋白N端的1-50位氨基酸.该株单抗的制备为ALV-J病毒抗原检测以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5(051)011【总页数】5页(P23-26,29)【关键词】禽白血病病毒;GP85;单克隆抗体【作者】王彬;李晓齐;曹红;陈福勇;王永强;郑世军【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3J亚群禽白血病是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类以生长抑制、免疫抑制和骨髓细胞癌变为特征的传染性肿瘤性疾病[1],主要引起肉鸡的骨髓细胞瘤[2]。
vopba实验原理

vopba实验原理VOPBA实验原理引言VOPBA (Virus Overlay Protein Binding Assay)是一种用于研究病毒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VOPBA的原理及其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一、VOPBA的原理VOPBA是基于免疫印迹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从感染病毒的细胞中提取蛋白样品。
这些细胞可以是病毒感染的动物细胞、细菌或真菌细胞,也可以是病毒感染的植物组织。
样品制备的关键是保持蛋白的完整性和活性。
2. SDS-PAGE分离:将样品中的蛋白质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
这一步骤可以将蛋白按照大小分离开来,形成一维蛋白质谱图。
3. 蛋白转印:将分离后的蛋白质迁移到聚丙烯酰胺膜上,通过电泳法将蛋白转移到膜上。
这一步骤可以使蛋白固定在膜上,便于后续的免疫反应。
4. 蛋白印迹:在膜上进行蛋白印迹,先用阻断液封闭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然后使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反应。
这一步骤可以检测到特定蛋白与抗体的结合。
5. 信号检测:通过适当的荧光素或酶底物,可以将蛋白结合的位置可视化。
这一步骤可以定量测定目标蛋白的丰度。
二、VOPBA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VOPBA作为一种研究病毒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病毒研究的各个方面。
1. 病毒宿主受体的鉴定:通过VOPBA可以筛选出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这些蛋白可能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分子,也可以是病毒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调控因子。
鉴定病毒宿主受体有助于揭示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为疾病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2. 病毒蛋白功能的研究:通过VOPBA可以确定病毒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的位点和类型。
这有助于理解病毒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揭示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3.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通过VOPBA可以筛选出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潜在药物靶点。
这些靶点可以用于设计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水稻OsVDAC5互作蛋白筛选及其基因RNA干涉》

《水稻OsVDAC5互作蛋白筛选及其基因RNA干涉》一、引言近年来,水稻作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研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OsVDAC5(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5)作为水稻中重要的膜蛋白,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OsVDAC5的功能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本文进行了水稻OsVDAC5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其基因RNA干涉的初步探索。
二、方法与材料(一)互作蛋白筛选方法本实验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生物信息学预测及Co-IP等技术手段,筛选出与OsVDAC5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二)RNA干涉技术本实验利用RNA干涉技术(RNAi),通过构建针对OsVDAC5基因的特异siRNA表达载体,对水稻进行基因干涉,进而分析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一)OsVDAC5互作蛋白的筛选1. 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OsVDAC5的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2. 生物信息学预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OsVDAC5的互作蛋白,并分析其功能。
3. Co-IP技术: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预测的互作蛋白与OsVDAC5的相互作用。
(二)基因RNA干涉实验1. 构建特异siRNA表达载体:根据OsVDAC5基因序列设计特异siRNA,构建表达载体。
2. 转化水稻: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化至水稻中,进行基因干涉。
3. 观察并记录干涉后水稻的生长情况及表型变化。
四、结果与讨论(一)OsVDAC5互作蛋白的筛选结果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生物信息学预测及Co-IP技术,成功筛选出与OsVDAC5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验证了其相互作用关系。
这些互作蛋白可能参与水稻的生长发育、抗逆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OsVDAC5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二)基因RNA干涉实验结果通过对水稻进行基因干涉后,观察到干涉组水稻的生长情况及表型变化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病毒学预测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病毒学预测题1、单选缺陷病毒本质上是指()A.基因组缺陷B.复制周期不全C.病毒酶缺陷D.包膜刺突缺陷E.衣壳缺陷正确答案:A2、名词解释病毒血症正确答案:病毒侵入血流,并随血流播散的(江南博哥)状态称为病毒血症。
3、单选关于戊型肝炎病毒(HEV)的致病性,下述描述错误的是()A.HEV不引起母婴传播B.其传染源是潜伏末期和急性早期HEV患者及亚临床感染者C.其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D.不发展成慢性肝炎E.是RNA病毒正确答案:A4、名词解释疱疹病毒正确答案:疱疹病毒科是一组中等大小、有包膜的线性双链DNA病毒,分为α、β、γ三个亚科。
5、配伍题柯萨奇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可能使被感染的T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B.可导致细胞培养出现空斑C.在培养细胞的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D.导致培养的细胞变肿大E.细胞培养不出现细胞病变正确答案:B,C,E,D,A6、单选急性病毒感染的炎症部位的主要浸润细胞是()A.NK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个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D7、问答题简述Negribody。
正确答案: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形成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又叫内基小体(Negribody),具有诊断价值。
8、填空题用于病毒分型诊断最敏感和准确的试验是____;进行病毒颗粒计数、纯化试验是_______;含有血凝素抗原病毒的初步鉴定是_______;有包膜病毒的初步鉴定是_____。
正确答案:中和试验;空斑形成试验;血凝试验;乙醚敏感试验9、单选下列哪种病毒不属于肝炎病毒()A.HCVB.HAVC.HEVD.HDVE.CMV正确答案:E10、多选病毒的蛋白质有下列哪些功能()A.组成病毒衣壳B.直接杀伤易C.组成病毒复制中的调节蛋白D.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E.与病毒吸附感染有关正确答案:A, B, C, D, E11、单选下列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改变中,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是()A.急性感染B.慢性感染C.隐伏感染D.慢发感染E.整合感染正确答案:E12、多选流感病毒具有()A.单股正链分节段RNAB.螺旋对称的核蛋白C.M蛋白D.双层包膜E.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正确答案:B, C, D, E13、单选经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可出现症状,也可无症状的这类感染是()A.慢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慢发病毒感染D.亚临床感染E.急性感染正确答案:A14、单选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A.Tc细胞B.Th细胞C.NK细胞D.Ts细胞E.巨噬细胞正确答案:A15、单选HDV的增殖必须有下列哪种病毒存在()A.HAVB.HBVC.HEVD.HCVE.HIV正确答案:B16、单选下列关于病毒感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母亲将病毒传给子女的感染为垂直传播B.病毒感染细胞造成的免疫病理损伤仅限于超敏反应C.慢发病毒感染就是病毒的慢性感染D.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相互传播为水平传播,主要经皮肤和粘膜传播E.以上均不确正确答案:A17、多选HIV的感染特点有()A.可通过性行为传播B.可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C.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D.易并发机会感染E.易发生肿瘤正确答案:A, B, C, D, E18、单选单负链RNA病毒本身具有哪种酶()A.解链酶B.水解酶C.DNA多聚酶D.依赖RNA的RNA多聚酶E.依赖RNA的DNA多聚酶正确答案:D19、单选PAGE可检测下列哪种病毒的核酸()A.肠道腺病毒B.柯萨奇病毒C.埃可病毒D.杯状病毒E.轮状病毒正确答案:E20、单选患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M(+),正确的是()A.患急性乙型肝炎B.患慢性乙型肝炎C.患慢性迁延性肝炎D.乙肝恢复期E.患慢性活动性肝炎正确答案:A21、单选关于肝炎病毒,不正确的是()A.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的病毒科B.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C.均为RNA病毒D.甲、戊型肝炎为胃肠道传播E.乙、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均可检出HBsAg正确答案:C22、单选关于HIV的致病机制,下列哪项是不对的()A.破坏CD8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B.侵犯CD4细胞,并在其中增殖导致细胞破坏C.包膜糖蛋白与CD4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D.gp120与机体MHC-Ⅱ分子有共同抗原,导致自身免疫损伤E.感染后,由于TH减少导致CD4/CD8比例倒置正确答案:A23、单选在电镜下能见到实心与空心颗粒的病毒为()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丁型肝炎病毒E.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A24、问答题肠道病毒有哪些共同特征?正确答案:(1)病毒呈球形,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由60个相同的壳粒组成,每个壳粒又由VP1~VP4四种不同的多肽组成;无包膜。
核糖体蛋白调控病毒生命周期的研究

·综述·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核糖体蛋白调控病毒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摘 要:病毒是一种基因组比较小,仅编码自身结构蛋白和一些重要的与复制相关的非结构蛋白的细胞内寄生物。
为了完成其生命周期,它还需要劫持宿主细胞内的一些蛋白或细胞因子,以组装成病毒的复制或翻译机器。
其中,核糖体蛋白(RPs )就是病毒经常劫持的一类宿主蛋白,被用来组装病毒的“翻译机器”。
本文即对近年来关于RPs 在病毒蛋白翻译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核糖体蛋白;病毒感染;调控作用中图分类号: Q9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422(2022)06-0173-08Advances in Ribosomal Protein Regulation of Viral Life CycleGUO Hongyuan 1, ZHU Jie 1, MIAO Qiuhong 1, TANG Aoxing 1, QI Ruibin 1, TANG Jingyu 1,YANG Hongzao 1,2, LIU Guangqing 1(1. Shanghai Institut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AAS, Shanghai 200241, China; 2.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Gansu Agricultural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收稿日期:2020-05-2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500108,2016YFD0501003);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资助(20YF14577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M6608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2068);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9JB06、2020JB07);上海市科技兴农创新项目(沪农科创字(2019)第3-3号)作者简介:郭宏元,女,硕士研究生,兽医学专业通信作者:刘光清,E-mail:**************.cn 2022,30(6):173-180郭宏元1,朱 杰1,缪秋红1,汤傲星1,戚睿斌1,唐井玉1,杨洪早1,2,刘光清1(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41;2.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州730070)Abstract: The viruses, as intracellular parasites with small genomes, only encode structural proteins and some essential nonstructural proteins necessary for their replication. To complete viral life cycle, viruses also need to hijack some proteins or cytokines from host cells to assemble into viral replication or translation machines. Among of them, ribosomal proteins (RPs) as class of host proteins are often hijacked by viruses for assembly of viral “translation machines”. In a word,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cent research on the regulation of RPs during viral life cycle.Key words: Ribosomal protein; viral infection; regulation核糖体是所有细胞中不可或缺的细胞器,在生物体中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同时进行遗传密码的传递,在细胞中充当蛋白质的翻译工厂[1]。
阿尔茨海默症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筛选和检测

阿尔茨海默症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筛选和检测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神经纤维缠结和淀粉样斑块的形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因此寻找AD的早期诊断方法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血液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一、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筛选AD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聚集和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
因此,血液中与Aβ和tau蛋白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被广泛研究。
1. Aβ生物标志物的筛选Aβ主要由β -APP(β-淀粉样前体蛋白)切割而来。
研究发现,血浆中Aβ42水平的降低与AD的风险增加相关。
因此,Aβ42/Aβ40比值被认为是A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之一。
2. tau蛋白生物标志物的筛选tau蛋白是一种在神经细胞中存在的微管相关蛋白,其异常磷酸化导致其聚集和沉积,进而损害神经细胞的功能。
研究发现,血液中tau蛋白的水平升高与A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血液中tau蛋白的检测可作为AD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二、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随着对AD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也进行了大量实践与探索。
1. 转录组学分析转录组学是研究细胞中所有基因表达情况的学科,通过对血液中AD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可以筛选出与AD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目前,基于转录组学的AD检测方法已经初步建立,并显示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通过对血液中AD相关蛋白质的检测,可以快速筛选出与AD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3. 微流控芯片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结合了微电子技术、生物学和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实现对血液中微量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
通过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快速而精准地检测血液中的AD相关生物标志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卷
Fluor488抗体、山羊抗兔偶联 AlexaFluor546抗体, 购自 ThermoFisher公司。 1.1.2 质 粒 慢 病 毒 包 装 质 粒 pMDLg/pRRE、 pVSVG、pRSVREV由 厦 门 大 学 韩 家 淮 教 授 赠 予。 载体 pLLStrepFLAG和 pCMVHA由自然资源部第 三海洋研究所李增鹏博士提供。载体 pcDNA3.1 WSV403FLAG和 pcDNA3.1WSV403H348TFLAG由 本实验室保存。 1.2细胞的培养和转染
为进一步了解 WSV403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中 我们以 293T细胞为表达系统,利用串联亲和纯化技 术和蛋白质谱技术筛选 WSV403的相互作用蛋白, 进一步对部分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并通过免疫共 沉淀和免疫荧光分析验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抗体 一抗:鼠抗 FLAG单克隆抗体、兔抗 HA单克 隆 抗 体,购 自 Sigma公 司;Westernblot二 抗:山羊抗小鼠偶联 AP抗体、驴抗兔偶联 AP抗体, 购自 Sigma公司;免疫荧光二抗:驴抗鼠偶联 Alexa
min。将 PEI溶液加入 DNA溶液中,涡旋混合,将混 合物在室温下孵育 20min,随后滴加到细胞培养液 中,6h后换新的培养基培养。 1.3 慢病毒的包装和稳定细胞系的产生 1.3.1 WSV403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 本研究利 用不依赖于连接酶的克隆方法(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LIC)进 行 基 因 克 隆[18]。 以 实 验 室 保 存 的 含有 WSV403基因的质粒为模板,用 WSV403LICF 以及 WSV403LICR引物(表 1)进行 PCR扩增,在 其两端引 入 与 载 体 插 入 位 点 两 端 同 源 的 序 列;将 pLLStrepFLAG用 BamHI和 XhoI酶切。用琼脂糖 凝胶电泳检测并纯化回收目的条带与酶切载体之 后,利用核酸外切酶 III将 WSV403基因连接到 pLL StrepFLAG 载 体 上[19],获 得 pLLStrepFLAG WSV403。其中 WSV403与 Strep以及 FLAG标签融 合表达。
其中极早期基因 WSV403编码的蛋白是一个包 含 RingH2结构域的 E3泛素连接酶 。 [14] 该蛋白在 E1泛素激活酶和 E2泛素结合酶存在的情况下,能 被聚泛素化[15]。此外,研究者发现 WSV403基因能 够在无特异致病原的虾中转录[16],它还能与另一个 潜伏相关蛋白 WSV427的互作因子蛋白磷酸酶结 合[1617],提示了 WSV403与 WSSV的潜伏之间存在 联系[13]。但是,WSV403如何在 WSSV的感染过程 中发挥作用仍然属未知。
收稿日期:201806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6176) 作者简介:马艳丽(1992—),女,硕士研究生;Email:2550780772@qq.com 通讯作者:李钫(1977—),女,研究员;Email:lifang@tio.org.cn
· 374·
应用海洋学学报
NA6)、丝 /苏氨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白磷酸酶 2A65kDa调节亚基 A(PPP2RIA)和 striatin(STRN)发生相互作用。
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 WSV403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白斑综合症病毒;WSV403;免疫共沉淀;相互作用
DOI:10.3969/J.ISSN.20954972.2019.03.009
第 38卷 第 3期 2019年 8月
应用海洋学学报
JournalofApplied Oceanography
Vol38,No3 Aug,2019
白斑综合症病毒极早期蛋白 WSV403相互 作用蛋白的筛选
马艳丽,李 钫,杨 丰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05)
了解病毒的感染机制是建立有效防治方法的基 础。DNA病毒的极早期(ImmediateEarly)基因是控 制感染的起始以及从潜伏期转换到增殖期的一类重 要基因,这类基因可以借助宿主转录因子和 RNA聚 合酶 II进行转录,无需利用新合成的病毒蛋白[7]。 其编码的极早期蛋白能够通过错综复杂的策略调控 宿主的生理与免疫状态,营造有利于病毒复制的环 境[89]。因此,针对病毒极早期蛋白功能的研 究 对 认识病毒感染的核心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病毒 的转录时相特征,WSSV基因可以分为极早期、早期 和晚期基因 3种基因类型[10]。到目前为止,研究人 员利 用 基 因 芯 片 以 及 RTPCR等 实 验 方 法,已 从 WSSV中鉴定出 21个极早期基因[1113]。
人胚肾细胞 293T(HEK293T,美国种质保藏中 心)培养在体积分数为 10% 的胎牛血清的 DMEM 高糖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 37°C,5%CO2。转染前 12h,将细胞(约 4×106cells)接种在 10cm培养皿 中,用聚乙烯亚胺(PEI)进行转染。将 10μg质粒 DNA和 30mm3浓度为 50μmol/dm3PEI溶液分别用 0.5cm3 OptiMEM(Gibco公司)稀释,室温放置 10
摘要:WSV403是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一个极早期基因,它编码一种 E3泛素连接酶。在 293T
细胞中,利用串联亲和纯化和蛋白质谱技术筛选 WSV403的相互作用蛋白,获得了 15个可能与
WSV403结合的蛋白。在此基础上对 5个候选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分别将它们与 WSV403基因共表
达。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分析证实了 WSSV极早期蛋白 WSV403能够与核转运蛋白(KP
中图分类号:P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972(2019)03037308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是 DNA病毒,呈双链 环状,在分类上属于线性病毒科,白斑病毒属(Whis povirus)[1],是导致对虾白斑综合症的元凶。该病毒 具有发病快、传播范围广、致死率高的特征,长期困 扰着全球的对虾养殖业 。 [26] 目前,虽然可以 通 过 健康的养殖模式与密切的病原监测来预防 WSSV的 感染,但是该病毒一旦在养殖池暴发我们仍然是无 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