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一门有分子性上研究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

2.生物大分子:是指机体的某些组成成分将基本结构单位安一定顺序和方式连接而形成的多聚体.
蛋白质化学

3.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氨键.

4.肽键平面:一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由于肽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参与肽键形成或6个原子共处一平面上.

5.蛋白质一级结构: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主链原子沿长轴方向形成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的空间结构.

7.结构域:肽链中形成某些特定功能区域.

8.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在某些溶液中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时蛋白质成为两性离子,此时溶液的PH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9.蛋白质的电泳:在同一PH环境下,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不同分子量大小不一,因此它们在同一电场中移动速率不同.
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副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从而改变其理化性质,失去生物学活性.

10.亚基:每一条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亚基

11.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2.Tm:把紫外吸光度值达到最大值的50%温度.

13.核酸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DNA变性后在一起复性时,只要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含有可形成的碱基互补的片段,彼此间形成局部双键.

14.DNA的增色效应:DNA变性后,在波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增高,此种观念为DNA增色效应.

15.DNA的变性:DNA变性指理化因素下,DNA分子中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开,形成无规则的单键线状结构.

16.退火:变性DNA有适应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后的单链从新缔合成双螺旋结构。称为DNA的复性退火

17.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催化剂.

18.结合酶: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成分组成,其中蛋白质部分称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辅酶因子.

19.酶的必须基团:酶与底物结合的部位多集中有酶分子表面的某一特定区域集中了与酶 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

20.酶活性中心:由必须基团构成的,具有特定空间构象能与底物特意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称酶活性中心.

21.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质称酶原.

22.酶原激活:活性在一定条件下,酶原要某种因素作用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转变或具有活性的酶.

22.同工酶:指生物体内催化相同反应而分子结构不同的酶

23.酶-底物诱导契合学说:

24.酶的特异性:一种酶是能作用于某一种或某一类底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

映生成相应的产物.


25.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的结构相似,可竞争性地与酶活性中心结合,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

26.酶的最适温度:使酶的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称最适温度.

27.激活剂:发表不饿不过使酶的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

27.维生素:是一类动物本身不能合成,但对动物生长和健康又是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许多辅酶都是由维生素衍生的.

28.糖酵解:体内组织缺氧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生成乳酸并合成少量ATP的过程为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也称为糖酵解.

29.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30.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31.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合成:指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分解:肝糖原分解成为 葡萄糖,是一个非耗能过程.

32.三羧酸循环: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33.乳酸循环:肌肉收缩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肌肉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脏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被肌肉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肌肉-肝脏-肌肉),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

34.糖异生: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35.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36.高血糖:当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血糖

37.低血糖:指血糖水平低过4.0mmol/l的现象

38.必须脂肪酸:机体必须但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成能量不足,必须靠食物提供脂肪酸叫...

39.脂肪运动:脂肪细胞中储存的甘油三脂有脂肪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释放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

40.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41.血脂: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42.血浆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

43.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

44.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液循环转运到肝,在肝细胞中进行代谢转化

45.B-氧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脂酰基经过脱氧,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氧化裂解产生分子乙酰COA和1分子比原理少两个磷原子的脂酰COA.

46.生物氧化: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

﹐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47.呼吸链:由一系列的递氢反应和递电子反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组成的连续反应体系,它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交给氧生成水,同时有ATP生成

48.底物水平磷酸化: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这种磷酸化与电子的转递链无关。

49.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50.a-磷酸甘油穿梭作用:指通过a-磷酸甘油将细胞浆中NADH上的H带入线粒体的过程

51.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指通过苹果酸和天冬氨酸进出线粒体,将胞浆中NADH上的H带入线粒体内的过程,

52.氮平衡: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53.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它是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有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53.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5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55.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少量未被消化的蛋白质(约占食物蛋白质5%)及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小肽等消化产物的分解与转化作用[1],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56.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一种途径

57.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转移作用只是将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酮酸上生成氨基酸,并没有真正脱去氨基。各种氨基酸都可将氨基转移到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强,分布广(除肌肉组织外),因此在体内脱氨基作用,主要是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来实现的。

58.一碳单位:指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59.从头合成: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

60.补救合成:将已分解的生物体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利用,再次进行该物质的生物合成的一个途径

61.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62.转录: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

63.翻译:转录合成mRNA可以作为模版合成蛋白质.

64.逆转录:也称反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是RNA病毒的复制形式,需逆转录酶的催化种

65.半保留复制

:一种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

66.前导链和后随链:

67.基因表达: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DNA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68.DNA损伤: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

69.启动子:基因(gene)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

70.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71.冈崎片段:DNA复制过程中,2条新生链都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分段合成,这些分段合成的新生DNA片段称冈崎片段

72.密码子:RNA分子中每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某一种氨基酸

73.密码子的简并性: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编码的现象叫做密码子的简并性。其中的密码就叫做简并密码子。

74.密码子的摆动性:mRNA的密码子与tRNA的反密码子配对,有时并非严格,按照碱基配对规律,称...

75. 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76.核糖体循环:指在细胞内构成核糖体的大小两种亚单位与蛋白活体合成开始会合,合成后又分离的这一反复循环而言.

77.基因工程:狭义的基因工程仅指用体外重组DNA技术去获得新的重组基因;广义的基因工程则指按人们意愿设计,通过改造基因或基因组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78.基因诊断: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直接检测出分子结构水平和表达水平是否异常,从而对疾病做出判断。

79.基因治疗: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

80.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

90.症状生物转化: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称生物转化。

91.胆色素: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物。

92.胆汁酸的肠肝循环: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入肝,在肝细胞内游离胆汁酸被重新结合为结合胆汁酸,并随肝细胞重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起在排除小肠。

93.黄疸: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体征。

94.未结合胆红素:胆红素难溶于水,但可与血浆清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这叫。。。

95.结合胆红素

: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胆素原的肝肠循环:肠道中约10%--20%胆素原可被肠黏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在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