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斯拉公司经营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对特斯拉公司经营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对特斯拉公司经营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完整的公司二手资料。第二,单一案例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更容易把“是什么”和“怎么样”说清楚。在本文中,通过对特斯拉案例的深入讨论,我们可以从一个动态的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是在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车的研发过程中,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在逐步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有的专利和技术甚至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技术并成功转化为了企业的

总体来说,中国近年来在电动车的技术和政策方面都实现了不小进步。从政策上看,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及行业的指标、法规,从引导和强制两方面推动新能源汽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论文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论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公司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潜能,即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延伸出一系列相应的领先产品,是一个从“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服务”的延伸过程。这意味着公司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相关产品市场上有了主动权、选择权。四、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公司制度是市 【摘要】公司竞争优势来自于公司持续不断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核心能力的培养、管理和提升又来自于公司战略的卓越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的持续改善。公司治理作为决定和制约公司战略方向和绩效表现的各种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安排,其核心在于寻求一种保证战略实质有效性的方式,也是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一种秩序和规则,因而公司价值的提升在公司治理作为战略制定和执行的主导因素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并进一步探讨了对我国企业的启迪。 【关键词】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公司价值 一、引言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规定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和运转机制,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发挥才能的舞台,公司战略管理是在这个既定的平台和框架内,驾驭企业制定目标并迈向目标。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它是创造价值的有效机制,公司治理和公司战略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效用,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价值。 二、公司战略——由“竞争”到“合作—竞争”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远东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增强,战略开始强调其竞争方面;到90年代,由于长途通讯、全球化公司和太平洋周边经济增长以及日本货币理由和亚洲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人们更加重视战略的全球观,更加重视公司所拥有的所有资源而非仅把竞争作为战略形成的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公司战略理论以“竞争”为基点一统天下的格局。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多端,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若仍紧盯竞争性的战略思维制定战略,那么公司可能会忽视新市场的出现和新顾客需求的产生,最后则不可避开地陷入竞争刚性的陷阱。1996年,哈佛商学院的亚当·布拉顿伯格(Adam Brandenburger)教授和耶鲁大学商学院巴罩·纳尔巴夫(Barry Na lebuf)教授共同出版了《合作竞争Co—opetition》一书,并提出了合作竞争战略(co-opetition Strategy)的概念。商业运作是竞争与合作的综合体,单纯强调竞争与合作中的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妥的:与对手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只会破坏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自己也遭受损失;而一味强调合作而忽视自身利益也非明智之举。商业是战争与和平的统一体。传统的理念就是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因而是一种“零和博弈”。当代博弈论应用于分析竞争与合作的互相影响时,认为商业游戏参与者之间可以达到共赢的结果,即可以是“双赢

特斯拉汽车公司战略分析教学教材

特斯拉汽车公司战略 分析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特斯拉公司的企业战略 与IT战略 电子商务1班 2014/6/10

目录 一、特斯拉汽车公司战略分析 (6) 1 、PEST分析 (6) 1.1政治环境分析 (6) 1.2 经济环境分析 (6) 1.3社会环境分析 (6) 1.4技术环境分析 (7) 2、SWOT分析 (7) 2.1优势 (7) 2.2劣势 (7) 2.3机会 (8) 2.4威胁 (8) 2.5对持矩阵 (8) 3、五力分析模型 (9) 3.1新进入者威胁 (9) 3.2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 (10) 3.3客户议价能力 (10) 3.4供应商议价能力 (10) 3.5行业现有竞争状况 (11) 二、特斯拉汽车战略选择及实施 (11) 1、成长战略 (11)

1.1现有产品现有市场(市场渗透) (11) 1.2现有产品新市场(市场开发) (12) 1.3现有市场新产品(产品开发) (12) 2、一体化成长战略 (13) 2.1后向一体化 (13) 2.2前向一体化 (13) 2.3水平一体化 (13) 3、角化成长策略 (14) 3.1同心多角化(原特长新市场新顾客) (14) 3.2水平多角化 (14) 3.3综合多角化 (14) 4、竞争战略 (15) 4.1成本领先战略 (15) 4.2差异化战略 (16) 4.3集中战略 (16) 5、IT战略 (17) 5.1 ERP (17) 5.2电子商务平台 (17) 三、特斯拉资源能力组织结分析 (18) 1组织 (18) 1.1组织结构 (18) 1.2组织结构图分析 (18)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第二讲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 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概念。“战略”定义的2种方法: 1、规范法:从希腊语的军事首脑一词转化来的。 2、描述性定义:分为预谋战略与实际战略。 一、基于竞争优势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戴维·贝赞可给出了公司战略管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公司战略经济学》)。该框架包括4个问题: ?1、企业边界(boundaries of the firm) ?2、市场与竞争分析(market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3、竞争定位与动态调整(position and dynamics) ?4、内部组织(internal organzation)。 ?其中,2、3两个问题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而1、4两个方面则是企业组织理论,主要涉及企业的规模、组织以及激励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均涉及到企业的竞争问题,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框架。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轨迹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发展方向、长期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系统认识和统一行动。?企业战略具有三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竞争性。 ?企业的“战略管理”则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最早将战略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巴纳德(C.I.Barnard)。Barnard在他1938年发表的《经理的职能》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企业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但最早提出“企业战略管理”概念的却是安索夫(H.I.Ansoff)。1976年安索夫出版《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3个阶段 1、早期战略管理理论 2、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形成 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矩阵,(优势——劣势——机会 ——威胁矩阵) 3、战略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 二、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一)管理哲学与战略控制 珀尔穆特(H.V.Perlmutter) 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的价值体系、发展沿革、管理方法以及企业文化对公司战略控制有直接影响。 战略控制形式 跨国公司的战略控制形式 ?1、种族中心观:母国处于中心地位,母国的价值观念、管理实践优于国外,以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讲义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 MBA 国家高等教育精品课程 《公司治理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讲 CH1 绪论 系统观:职能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关系; 发展观:企业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现在的世界发展到战略层次考 虑企业如何构筑长期发展战略问题,也就是企业家的本质要求。 目的观:建立整体企业观念,长期绩效的优化。 1.2 中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造名风险:过度造名,如沈阳飞龙、三株公司、山东秦池,造名不造实。这种现象可称为“概念经济”, 而非消费经济。(产品特点:效用的不可检验性;效用滞后性;消费的奢侈性。对策:造名要“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三维一体。) ●多元化风险:企业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资本运营风险:资本运用的五大类型:利用闲置资产或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缺口;把资本 运营作为副业(如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证券、产权转让等);资本运营作为唯一业务或主要业务;作为扩张规模的手段(以参股、控股发展为“大集团”). ●募股与负债的风险:国有企业的负债风险和民营企业的募股风险。当企业负债风险大时,应根据自己 的经济实力和实有经济效益,采取募股的策略。 ●两权分离的风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同时,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经营者为了经营者和内部 职工的利益,不惜牺牲所有者的权益,如大量亏损和高额负债。 ●投机风险:投机在“政治经济学辞典”中的定义:“利用或操纵市场,通过囤积居奇,贱买贵卖而谋 取暴利的商业活动。”现阶段的投机表现:股市和期货投机;房地产投机;政策性投机;企业兼并中的投机;广告宣传的投机。

● 异地化发展的风险:为了解决人际关系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异地化风险,说到底是“资 产的非流动性陷阱”——资金投资到外地,如果项目失败,流动性越差的资产,其损失越大。(对策:尽量使所投资产的流动性较高,如“建厂不如兼并、兼并不如租赁、租赁不如下单”。) ● 企业民主与独断风险:三九集团的经验:“一人说了算”; 巨人集团的失败:“高层缺乏制约”。 ——何者为上?这也是乡镇企业的通病。(“一人说了算”的前提在于决策应具备以下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发现何更正错误。) 中小企业或私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家族制企业(“祝强”现象、“陈金义”现象);经验式管理(规 模与能力);员工素质;创业和守业;二次创业。其中前三者是管理问题,而后两者则是战略问题。由此,引出企业战略的现实意义。 1.3 Framewor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 The key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change of viewpoint ——“有思路才有出路,没有思路只有死路”。观念的变革是企业变革的核心。 Entrepreneur is the heart and vision maker of change. (2)Core contents :business definition,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3)理念转换和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见下图示。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战略管理 题目名称: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学院: 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 2013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姓名: 单亲 学号:20132520310002 评阅教师:何彪 完成日期: 2015年6月20日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摘要 时下,特斯拉电动车持续火爆,成为汽车界内外争相议论的话题。特斯拉的市场影响力与认知度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新的汽车公司,成为颠覆汽车业电动革命的黑马。因此,面对特斯拉的成功,先不要急着否定,更不要用底特律思维来看特斯拉的崛起,或许我们会学到很多想不到的创新思想与方法,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无益处。 关键词:三步走;反向运作;品牌思维 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这个来自硅谷的汽车界闯入者,成立于2003年,如今已经拥有雇员6000人左右,全球100多处零售网点,生产的高级电动车全球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1.9亿英里。据特斯拉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致股东信”称,2013年第四季度完成交付6892辆电动车,实现全年22477辆的销售量;以GAAP会计准则,销售额超过20多亿美金。同时,2013年全年依然没能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净亏7400万美金,但相比2012年全年亏损3.9亿美金已经大幅减亏。特斯拉同时规划了2014年业绩指标,力争全球交付35000辆Tesla S型电动车,比2013年增长55%以上。特斯拉毫不隐瞒自信的心情,为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勾勒出一幅公司增长的诱人前景。2013年7月18日,美国曾经风光的汽车城底特律背负着180亿美元债务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当年12月4日,美国联邦破产法官做出破产保护裁决。至此,曾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聚集之地底特律市正式走入破产的历史,一个世纪的工业神话就此休止。 然而正是在2012~2013年,美国全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汽车公司纯电动车Tesla S型强势入市,打破汽车界的寂静。如同当初的苹果iPhone闪亮入市一样,Tesla S上市以来,连续登上美国主要7万美金售价以上豪华车的销售榜首。特斯拉公司成为汽车界的苹果,续写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神话。

由于公司治理机构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战略决...

由于公司治理机构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战略决策机关,公司治理风险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价值创造。 公司治理风险与管理 蒋锡麟 企业运营风险中处于风险管理核心地位的是企业组织风险管理。公司组织风险又可以分为治理风险与管理组织风险。管理组织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与职责、权限的配置不合理而导致经营目标实现困难或者损失的风险;公司治理风险是公司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设计的不合理而引起损失的风险。由于公司治理机构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战略决策机关,公司治理风险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价值创造。 [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直接关系到公司经营的成败,关系到组织公司的核心利益集团——股东的投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公司治理——随公司制而生 公司制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出现的那一天起,公司治理的问题即产生。所谓公司治理,就是规范公司行为的基本契约框架,该契约框架以股权结构为基础,规范公司决策与经营机关的行为,以实现创立公司的目的。具体来说,公司治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构建方式,主要是它们之间的职责、权限的配置,以及权力行使方式和程序的规范。二是投资者(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规范,包括授权机制、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规范。三是相关利益集团(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员工、客户、供货商、所在社区等)对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经营活动以及经营业绩的监督和了解。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直接关系到公司经营的成败,关系到组织公司的核心利益集团——股东的投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公司治理是公司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安排,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公司取得良好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因此说,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六大问题: 首先是治理结构的构建,包括二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构建公司治理的组织

特斯拉简介

公司介绍: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只制造纯电动车,总部设在了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特斯拉Tesla汽车集独特的造型、高效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能与先进的技术为一身,从而使其成为公路上最快且最为节省燃料的车子。特斯拉得名于美国天才物理学家以及电力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的塞尔维亚姓。 品牌历史:硅谷工程师、资深车迷、创业家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在寻找创业项目时发现,美国很多停放丰田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Toyota Prius)的私家车道上经常还会出现些超级跑车的身影。他认为,这些人不是为了省油才买普锐斯,普锐斯只是这群人表达对环境问题的方式。于是,他有了将跑车和新能源结合的想法,而客户群就是这群有环保意识的高收入人士和社会名流。 2003年7月1日,马丁·艾伯哈德与长期商业伙伴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合伙成立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并将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区。成立后,特斯拉开始寻找高效电动跑车所需投资和材料。 由于马丁·艾伯哈德毫无这方面的制造经验,最终找到AC Propulsion公司。当时,对AC Propulsion公司电动汽车技术产生兴趣的还有艾龙·马斯科(Elon Musk)。在AC Propulsion公司CEO汤姆·盖奇(Tom Gage)的引见下,穆思科认识了艾伯哈德的团队。2004年2月会面之后,穆思科向TESLA投资630万美元,但条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长、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而艾伯哈德作为创始人任TESLA的CEO。 在有了技术方案、启动资金后,TESLA开始开发高端电动汽车,他们选择英国莲花汽车的Elise作为开发的基础。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莲花是唯一一家把TESLA放在眼里的跑车生产商。 特斯拉汽车车型艾伯哈德和穆思科的共同点是对 技术的热情。 但是,作为投资人,马斯科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TESLA开始尝到“重技术研发轻生产规划、重性能提升轻成本控制”的苦果。2007年6月,离预定投产日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

浙江大学 《公司治理与战略治理》 MBA 国家高等教育精品课程 《公司治理企业战略治理》 第一讲 CH1 绪论 系统观:职能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关系; 进展观:企业治理理论从科学治理进展到战略治理,现在的世界进展到战略层次考虑企业如何构筑长期进展战略问题,也确实是企业家的本质要求。 目的观:建立整体企业观念,长期绩效的优化。

1.2 中国企业进展中面临的治理问题 ●造名风险:过度造名,如沈阳飞龙、三株公司、山东秦池,造名不造实。 这种现象可称为“概念经济”,而非消费经济。(产品特点:效用的不可检验性;效用滞后性;消费的奢侈性。对策:造名要“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三维一体。) ●多元化风险:企业应该做加法依旧减法?多元化依旧专业化?规模经济 和经济规模? ●资本运营风险:资本运用的五大类型:利用闲置资产或资金;扩大资金 来源,弥补资金缺口;把资本运营作为副业(如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证券、产权转让等);资本运营作为唯一业务或要紧业务;作为扩张规模的手段(以参股、控股进展为“大集团”). ●募股与负债的风险:国有企业的负债风险和民营企业的募股风险。当企 业负债风险大时,应依照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实有经济效益,采取募股的策略。

●两权分离的风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同时,出现“内部人操纵”问 题,经营者为了经营者和内部职工的利益,不惜牺牲所有者的权益,如大量亏损和高额负债。 ●投机风险:投机在“政治经济学辞典”中的定义:“利用或操纵市场, 通过囤积居奇,贱买贵卖而谋取暴利的商业活动。”现时期的投机表现:股市和期货投机;房地产投机;政策性投机;企业兼并中的投机;广告宣传的投机。 ●异地化进展的风险:为了解决人际关系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异地化风险,讲到底是“资产的非流淌性陷阱”——资金投资到外地,假如项目失败,流淌性越差的资产,其损失越大。(对策:尽量使所投资产的流淌性较高,如“建厂不如兼并、兼并不如租赁、租赁不如下单”。)●企业民主与独断风险:三九集团的经验:“一人讲了算”;巨人集团 的失败:“高层缺乏制约”。——何者为上?这也是乡镇企业的通病。 (“一人讲了算”的前提在于决策应具备以下素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发觉何更正错误。)

基于4P-4C-4R理论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品牌营销策略探究

基于4P-4C-4R理论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品牌营销策略探究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鲍瑞雪指导老师:苏云【摘要】:特斯拉汽车作为新兴的电动汽车品牌,其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尤其是自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更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业引起巨大的轰动,其成功模式值得深思,其中特斯拉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不仅根据目标市场进行分析,还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多种营销策略的综合利用,最终实现了成功,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营销学4P-4C-4R理论对特斯拉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特斯拉从顾客角度出发,采取4P、4C、4R相结合的营销策略。4P是战术,4C是战略,应用4C、4R来思考, 4P角度来行动。 【关键词】: 4P 4C 4R 品牌营销策略特斯拉电动汽车 一、研究背景 当前,美国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电动汽车界的一匹黑马。特斯拉公司成立于2003年,不同于其它新能源汽车企业,它主要从事电动跑车等高端电动汽车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成立仅仅10年,特斯拉就已经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高端汽车企业中崭露头角。作为新兴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汽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与其注重品牌营销策略密不可分。特斯拉汽车公司不仅对目标市场进行具体细分,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特色的精准的定位,还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品牌形象,并借助已有成功模式,寻求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出一条饱含自己特色的品牌营销之路。 二、理论依据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依据 本文以经典的营销学理论4P-4C-4R理论为理论依据,着力探究4P-4C-4R 理论与特斯拉电动汽车营销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特斯拉电动汽车品牌营销策略的经典之处。 1、4P营销理论 4P营销理论被归结为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该理论注重产品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在价格策略方面,企业应当根据不

第三章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策略中标准化和本土化的优劣势比较,探讨了企业应该选择适当的经营战略来满足不同国家、地区市场的特有需求,也就是要走一条标准化与本土差异化相融合的道路,即全球本土化的战略模式,并引发了对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一些思考。 正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将被纳入全球经济之中。全球将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成为了跨国公司的必然抉择。但针对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选择,一直存在着标准化和本土化(差异化)的争论。前者认为企业选择标准化经营战略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经验曲线实现成本的大幅度节约,而后者则认为企业选择本土化经营战略是着眼干满足各国、各地区当地市场所特有的需要。究竟这两种经营策略孰优孰劣?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经营时又该如何选择?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标准化是一种常规的做法 标准化指的是跨国经营的公司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全球市场上提供统一的产品。在其他情况相似的条件下,公司通常会选择标准化。有专题研究也表明,公司在海外市场更倾向于经营战略的全部或部分标准化。主要因为采用这种经营策略有如下的好处: 1.获取规模经济,实现价格优势。研发和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会给企业带来产品开发和研究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如果能实现相当程度的规模经济性,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降低售价。增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力和推动世界各地顾客接受该企业的产品。如果企业降低成本和价格同时提高质量,顾客将偏好世界标准化的产品。这种成本的节约不仅表现在生产和研发方面,而且表现在采购、分销、促销、广告和物流等方面。另外,标准化能改善计划和控制,更好地利用人员。从而为管理方面带来规模经济。 2.塑造统一形象,形成世界品牌。采用标准化经营的企业通过设计世界通行而且统一的技术先进、性能功效优良的产品标准。然后为此产品设计一套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不至于与当地文化发生冲突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采用能被大部分消费群体共同接受的传播媒体,通过周密的CI形象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信息传播和沟通,从视觉。听觉等不同层面对消费者进行刺激,使消费者对产品形成一个统一的、个性鲜明的、难以忘记的品牌形象。从而增加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 当然,标准化经营策略忽略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认为全部消费者只存在一种相同的需求,置个性需求于不顾,把那些对公司来说也许是很重要的细分市场抛在一边,这种做法在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毕竟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是有天然差别的,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和“自我”的时代。标准化经营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需求正是它的致命弱点。 一、本土差异化经营策略的竞争优势 本土化经营是跨国公司根据目标市场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实行的差异化经营战略,采用差异性战略不仅可以满足各个当地市场特定的需求。而且能维持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赢利。具体来说,

黄旭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讲义全

西南财经大学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 10讲讲义 黄旭博士生导师 第一章战略管理导论:战略与战略思维 本章共分为三节: 第一节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战略管理的含义、过程及层次 第三节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 第一节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一、战略的含义 战略一词由来已久,起初来自军事与外交方面的畴,通常被认为是在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智慧和艺术。战略一词在中国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顾名思义就是“战争谋略”;在西方,英文中“Strateg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其原意是“将军”,是指将帅本身,后强调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掀起了战略研究的热潮。许多著名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高见。 1、钱德勒; 2、安索夫; 3、明兹伯格; 4、大前研一; 5、德鲁克; 6、吴 思华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战略是企业为取得或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经营围、核心资源与经营网络等方面的界定,通过配置、构造、调整与协调其在市场上的活动来确立创造价值的方式。 二、战略的特征 1、注重取舍; 2、聚焦效能; 3、强调重大; 4、关注长远 第二节战略管理的含义、过程及层次 一、战略管理的涵义 一般而言,战略管理是涉及对有关未来组织方向和围做出决策和决策的实施,包括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管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战略制定着眼于“做正确的事”(doing the right things),而战略实施关注的是“将正确的事做得更有效率”(doing the right things right)。由于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因此,战略管理强调的是“如何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战略管理研究的就是如何处理好高效、愉快和正确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战略管理的过程

特斯拉的企业文化分析

特斯拉的企业文化与埃隆·马斯克 其他人对它的评价是: 他拥有超越任何人的独特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行动力。 宇宙火箭、电动跑车、太阳能发电,他想利用这三项尖端产业引领一场科技革命。 他嘲笑特斯拉裁掉的员工都被苹果公司招去了。 硅谷钢铁侠称号:在2010年上映的《钢铁侠2》的主人公灵感来源就是埃隆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个人简历 1971年出生,8岁父母离婚。 1983年,12岁能制作软件并卖了500美元 1989年,17岁,不顾家人反对独自去加拿大上大学,过着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贫苦生活,在农场打工,实在吃不起饭时就买些便宜的橘子勉强度日。 1992年,移居美国上大学,仅在Stanford 上了2天课就退学,随后创办了Zip2软件制作公司。 1995年ZIp2被康柏以3亿美元收购。 1995年卖掉ZIp2后创办了https://www.360docs.net/doc/f914949276.html,公司(PayPal前身)。 2002年eBay以15亿美元收购,30岁成为亿万富翁。 此后把在硅谷赚的所有钱都投入在这三项事业中: 2002年,创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研发了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航天飞船。涉及火箭飞行器制造、商业航天运输飞行和空间探索;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现市值100亿美元。 2004年投资并掌管了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主营高端电动汽车,2009年量产出成功,现市值350亿美元。 2008年,创办solarcity 公司,是美国一家利用太阳能专门发展家用光伏发电项目的公司,现市值100亿美元。 困难的极限 2008年人生的最低谷,危机全面爆发: 1、特斯拉开发成本开发出来远远高于预售价,2008年仅仅生产了27辆车。产能不足,埃隆马斯克投入自己所有的资金,公司资金严重短缺,公司濒临破产。 2、spaceX 从2002年创立到2007年火箭发射一次也没成功,发射火箭连续三次失败,数亿美元投资全部耗完,公司濒临破产。 3、2008年金融危机,大批公司倒闭,融资前所未有的困难。 4、家庭裂痕,与妻子离婚。 没有放弃特斯拉,也没有放弃space X,力挽狂澜 他是一个极具挑战精神的与众不同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同时挑战风险系数极高的的三个不同产业。 特斯拉企业文化:与埃隆马斯克的个人性格及其相符 1,Move fast. 2、Do the impossbile. 3、Constantly innovate. 4、Reason from the“First principles”.

特斯拉汽车完全解析

特斯拉汽车完全解析 来源:特斯拉行业资料库 2014/3/7 TeslaMotors,特斯拉汽车,一个2003年创立于美国硅谷,至今不过10年的纯电动车企业。在传统巨头纷纷倒下的最艰难日子里,这个出奇制胜、名不见经传的小弟不仅挺了过来,而且发展得如日中天。目前特斯拉股价已经突破100美元大关,甚至直逼丰田汽车,成为美国股市里,仅有的两家股价突破100美元的汽车企业,甩开通用、福特将近3倍,超过戴姆勒也将近1倍,总市值甚至一度超越拥有法拉利汽车的菲亚特集团。特斯拉究竟凭什么在巨头林立的汽车工业里立足呢? 特斯拉·起源

和来自美国东部汽车城底特律的传统巨头不同,特斯拉从一开始就将选址定在了美国西部的科技圣地硅谷,将自己定位为高科技公司而非传统意义的汽车企业。这种差异,恐怕也是造就特斯拉这个企业最为不同的一点。

说起特斯拉就不能不提其联合创始人兼CEO——Elon Musk。关于Musk,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称电影版《钢铁侠》导演就是以他为灵感,塑造了大家熟知的银幕版高富帅英雄史塔克。这个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一直胸怀三个梦想,第一:改变互联网的使用方式,于是他和别人联合创立了https://www.360docs.net/doc/f914949276.html,网站。当然这个网站未来会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叫PayPal,也就是支付宝的先祖。他随后将PayPal卖给eBay,也就是淘宝网的先祖。卖了15亿美元后,他转头去实现第二个愿景:将视线投入遥远的太空。他创立Space X 私人航天器发射公司,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找到Space X,依靠他们发射卫星,并为国际空间站运输补给。Space X也因此被美国媒体称为除了美俄中外,第四个掌握卫星发射和回收技术的“国家”。

企业家_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

第4卷 第4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4 N o.4  2004年12月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 ommerce and T echnology Dec.2004  企业家、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 王德建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竞争格局。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内在的都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强烈欲望,但是两种生产要素在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分工和相对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共同治理模式将得到发展。企业家创新的动力源自于公司治理的内外环境,其中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对企业家功能的发挥起到日益显著的作用,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与治理机制则为企业家实施创新与战略管理提供了平台,这一平台的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现代公司的绩效。 关键词: 企业家;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4)04-0016-03 E ntrepreneurs ,Strategy Management and Corporation G overnance W ANG De -jian (School of M 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China ) Abstract : A new com petition situation emerges in the 1990s.In the vision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nherent relation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shareholders in m odern com panies.From the angle of contracts establishes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material capital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terplay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stra 2tegic management.Since differences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m parable position in the corporation operations ,these tw o kinds of productive elements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g overnance m ode.The theory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im prove the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K eyw ords : Entrepreneur ;Strategy Management ;C orporation G overnance 收稿日期: 2004-03-10 作者简介: 王德建(1974-  ),男,山东菏泽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会员。 一、引言 科斯认为企业的原型是一种“雇主—雇员”关系,“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科斯,1937,中译本第4页),张五常(Chueng ,1983)对此提出不同看法,指出企业无非是以要素市场的交易合约代替了产品市场上的合约,这被认为是对现代企业理论的一大贡献(张维迎,1995);科斯(1988)后来在《“企业的性质”的影响》中也指出,“由于强调雇主—雇员关系,结果没有考察契约能使企 业组织者的获得、出租或借入资本来指挥资本(设备 或现金)的使用”,暗含了企业组织者可以雇佣资本的含义;汪新波认为,“雇主—雇员”关系显示的是“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关系”,劳动“实质上是短期资本受雇于长期资本”;周其仁认为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一个特别契约”,并指出由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只能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从上述学者的观点看,把企业看成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契约是有根据的。因此,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企业中人力资本的代表———企业家具有深层次的含义。 6 1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战略管理 题目名称: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学院: 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 2013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姓名: 单亲 学号: 20132520310002 评阅教师: 何彪 完成日期: 2015年6月20日

Tesla汽车公司战略管理浅析 摘要 时下,特斯拉电动车持续火爆,成为汽车界内外争相议论的话题。特斯拉的市场影响力与认知度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新的汽车公司,成为颠覆汽车业电动革命的黑马。因此,面对特斯拉的成功,先不要急着否定,更不要用底特律思维来看特斯拉的崛起,或许我们会学到很多想不到的创新思想与方法,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无益处。 关键词:三步走;反向运作;品牌思维 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这个来自硅谷的汽车界闯入者,成立于2003年,如今已经拥有雇员6000人左右,全球100多处零售网点,生产的高级电动车全球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1.9亿英里。据特斯拉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致股东信”称,2013年第四季度完成交付6892辆电动车,实现全年22477辆的销售量;以GAAP会计准则,销售额超过20多亿美金。同时,2013年全年依然没能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净亏7400万美金,但相比2012年全年亏损3.9亿美金已经大幅减亏。特斯拉同时规划了2014年业绩指标,力争全球交付35000辆Tesla S型电动车,比2013年增长55%以上。特斯拉毫不隐瞒自信的心情,为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勾勒出一幅公司增长的诱人前景。2013年7月18日,美国曾经风光的汽车城底特律背负着180亿美元债务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当年12月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互动关系研究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互动关系研究 【摘要】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规定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公司战略管理是在这个既定的平台和框架内,驾驭企业制定目标并迈向目标。从资本、价值、文化三个层面对公司治理与战略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进行考察,探讨了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同时分析了二者相互作用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导言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规定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发挥才能的舞台,公司战略管理是在这个既定的平台和框架内,驾驭企业制定目标并迈向目标。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它是创造价值的有效机制,公司治理和战略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效用,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价值。 战略管理最初起源于巴纳德(1938),首次在企业管理中引入战略思想,认为企业的组织设计和企业的战略应该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钱德勒(1962)明确探讨了战略与结构的关系,认为战略决定结构,结构服从战略,企业战略影响和决定企业的长期目标,选择企

业达到既定目标所遵循的路线和途径,并对企业的资源和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安索夫等进﹁步拓展了战略管理研究范围,认为公司战略管理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和组织架构的过程. 经过近20年的探索,战略管理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总的来看,战略管理学派一般可归纳为资源配置学派、目标战略学派和产业组织战略学派。上述理论的共同点就是强调战略性行动与组织资源配置和行动目标的统一,使公司的组织结构与内外环境相协调,产生协同作用。而伴随战略管理理论的成熟,公司治理理论也得到完美的演进。契约理论(科思、张五常等)认为,公司实际上是以“一组契约”代替市场机制,这种代替节约了交易成本,同时又增加了管理成本(监督成本、信息成本等)。由于每个公司参与者都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使得一个公司所附随的权利之间的匹配非常复杂,随着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公司代理问题随着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尤为必要。 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的要素投入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合理地运用用人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对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治理机构设置和职权安排的合理配置,有效地解决了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为公司形成统一战略目标并卓有成效地对战略进行实施和控制提供了平衡工具,公司治理有效地平衡了公司管理者对经营裁量权的需要和股东监督管理

浅谈中国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战略

浅谈中国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战略摘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舞台,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集团化的深化,各国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能否克服现代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时由国际公众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相互沟通上的困难,实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是其能否取得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现在的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利用资源,将其自身所拥有的优势与东道国的优势相结合,在从事跨国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也跨越了文化。以文化差异为核心引出对我国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因此如何解决其间存在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立足世界舞台是我们要认真探讨的。本文在对我国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经营的现状,并针对其在跨文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而言,除引言外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国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相关概念剖析。跨文化管理的定义及措施。第二部分:指出中国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对比中西企业文化差异在价值文化、制度文化和劳动人事政策三个方面的差异,提出有效的方法管理。第三部分:分析比较跨文化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通过比较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几个国家的文化特点以及经营方式和价值理念, 研究跨文化管理在管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改善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阐述了跨文化

管理有利于企业在市场营销诸方面更符合当地化经营, 达到相互间的沟通和互融, 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举个跨文化管理案例作为分析说明。认识自身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第四部分: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对策和借鉴意义,通过借鉴跨文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能力用选择文化一致性的合作伙伴的方式达到文化之间的融合。关键词:文化差异中国跨国公司跨文化企业管理目录第一章中国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相关概念解析––––––––––––––––4 第一节跨文化管理的定义––––––––––––––––––––––4 第二节跨文化管理的措施––––––––––––––––––––––4 第二章中国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5 第一节遇到的问题––––––––––––––––––––––––––5 第二节对比中西企业文化差异–––––––––––––––––––––5 第三节有效的管理方法––––––––––––––––––––––––6 跨文化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6 第一节管理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外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管理特点–––––6 第二节跨文化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7 第三节跨文化管理:以广州崇德鞋业有限公司为例––––––––––––7 第四章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对策––––––––––––––––––––––––8 第一节解决问题的方法–––––––––––––––––––––––8 第二节把握文化融合,解决文化冲突––––––––––––––––––8 第三节跨文化管理的现实借鉴意义–––––––––––––––––––9 Abstract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arena of the 21st century, accompanied b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培训课程

大学 《公司治理与战略管 理》 MBA 国家高等教育精品课程 《公司治理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讲 CH1 绪论 系统观:职能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关系; 发展观:企业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现在的世界发展到战略层次考虑企业如何构筑长期发展战略问题,也就是企业家的本质要求。 目的观:建立整体企业观念,长期绩效的优化。

1.2 中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造名风险:过度造名,如飞龙、三株公司、池,造名不造实。这种现象可称为“概念经 济”,而非消费经济。(产品特点:效用的不可检验性;效用滞后性;消费的奢侈性。 对策:造名要“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三维一体。) ●多元化风险:企业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资本运营风险:资本运用的五大类型:利用闲置资产或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弥补资金 缺口;把资本运营作为副业(如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证券、产权转让等);资本运营作为唯一业务或主要业务;作为扩规模的手段(以参股、控股发展为“大集团”). ●募股与负债的风险:国有企业的负债风险和民营企业的募股风险。当企业负债风险大时, 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实有经济效益,采取募股的策略。 ●两权分离的风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同时,出现“部人控制”问题,经营者为了经 营者和部职工的利益,不惜牺牲所有者的权益,如大量亏损和高额负债。 ●投机风险:投机在“政治经济学辞典”中的定义:“利用或操纵市场,通过囤积居奇, 贱买贵卖而谋取暴利的商业活动。”现阶段的投机表现:股市和期货投机;房地产投机; 政策性投机;企业兼并中的投机;广告宣传的投机。 ●异地化发展的风险:为了解决人际关系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异地化风险, 说到底是“资产的非流动性陷阱”——资金投资到外地,如果项目失败,流动性越差的资产,其损失越大。(对策:尽量使所投资产的流动性较高,如“建厂不如兼并、兼并不如租赁、租赁不如下单”。) ●企业与独断风险:三九集团的经验:“一人说了算”;巨人集团的失败:“高层缺乏 制约”。——何者为上?这也是乡镇企业的通病。(“一人说了算”的前提在于决策应具备以下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发现何更正错误。) 中小企业或私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家族制企业(“祝强”现象、“金义”现象);经 验式管理(规模与能力);员工素质;创业和守业;二次创业。其中前三者是管理 问题,而后两者则是战略问题。由此,引出企业战略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