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动控制原理绪论例题

合集下载

中职教育-《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1章 绪论(5)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1章 绪论(5)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4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尽管自动控制系统有不同的类型,对每个 系统也都有不同的特殊要求,但对于各类系统 来说,在已知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时,对该系统 在某种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其被控变量变化 全过程的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可以归结为稳 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即稳、准、快的要求。
1
1.稳定性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最基本要求为系统是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动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对自 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在对 实际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时,首先要建立 研究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所建立的数学 模型来讨论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已知系统数学模型下,计 算和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并寻找系统性能 与系统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称为系统的分 析。如果已知对工程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寻 找合理的控制方案,这类问题称为系统的设计 或校正。
绝对稳定的。否则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也无法完成 控制任务,甚至会毁坏设备,造成重大损失。考虑 到实际系统工作环境或参数的变动,可能导致系统 不稳定,因此,我们除要求系统稳定外,还要求其 具有一定的稳定裕量。
2.准确性 系统的准确性是用稳态误差来衡量的,稳态误差
是指系统过渡到新的平衡工作状态以后,或系统对 抗干扰重新恢复平衡后最终保持的精度。稳态误差 与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参数,输入信号形式有关。
2
3.快速性 动态过程是指控制系统的被控量在输入信号作
用下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衡量系统快速性的品质 好坏常采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动态过程中的超调 量,过渡过程时间等性能指标。
对不同的被控对象,系统对稳、准、快的要求 有所侧重。例如,随动系统对快要求较高。同一系 统稳、准、快是相互制约的。过分提高响应动作的 快速性,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强烈振荡;而过分追求 系统的平稳性,又可能使系统反映迟钝,控制过程 拖长,最终导致控制精度也变差。如何分析与解决 这些矛盾,是自动控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 绪论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 绪论
同作用于系统的过程。
负(正)反馈:如果反馈回去的信号与系统的输入信号方向相反,称之
为负反馈;如果方向相同,则称之为正反馈。
内(外)反馈: 反馈控制:利用反馈信号对系统进行控制。
21
? 英国J. Watt用离心式调速器控制蒸汽机的速度(1788年)。
蒸汽机离心调速器调速系统 结构示意图
22
? 英国J. Watt用离心式调速器控制蒸汽机的速度(1788年)。
动态关系:系统在外界条件作用(输入或激励、包括控制与外界干扰)
下,从一定初始状态出发,所经历由内部的固有特性 (由系 统结构与参数所决定)所决定的动态历程(输出或响应)
12
第一章 绪论
自动控制原理
汽车自动焊装生产线
第一章 绪论
自动控制原理
汽车风挡玻璃涂胶机器人
第一章 绪论
自动控制原理
人造卫星
第一章 绪论
给定n0 比较 机构
-
转换 机构
阀 门
蒸汽 q 系统
T 蒸汽机
实际n
离心机构
蒸汽机离心调速器调速系统 原理方框图
23
第四节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课程特点: 内容抽象、概括性强、涉及知识范围广。
学习方法: 1、准确使用数学结论,不必过分追求数学论证 2、对物理概念要明确掌握 3、做好笔记、作业、实验,有利于概念的理解
1、能满足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需要
2、与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紧密相关
3、提供了辩证的系统分析方法
不但从局部,而且从整体认识和分析机械系统,改进 和完善机械系统,以满足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课程的体系结构
1
一般 概念
2
系统 模型
时域法 3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00 分)自动控制理论经历了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近代控制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的为()。

A.家用空调器B.普通车床C.无人驾驶车D.自动跟踪雷达2【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为()。

A.家用电冰箱B.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C.自动流水线D.普通车床3【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定值控制系统的为()。

A.自动跟踪雷达B.自动化流水线C.家用空调D.家用微波炉4【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随动控制系统的为()。

A.火炮自动跟踪系统B.家用空调器C.自动化流水线D.家用电冰箱5【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程序控制系统的为()。

A.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B.火炮自动跟踪系统C.家用空调器D.普通车床6【单选题】(10 分)()为按照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定义的控制系统。

A.连续控制系统B.离散控制系统C.线性控制系统D.随动控制系统7【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的是()。

A.准确性B.快速性C.稳定性D.复现性8【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方式的是()。

A.开环控制B.复合控制C.闭环控制D.前馈控制9【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环节的是()。

A.测量变送器B.控制器C.被控变量D.被控对象10【单选题】(10 分)自动控制系统不稳定的过度过程是()。

A.发散振荡过程B.其余选择都不是C.单调过程D.衰减振荡过程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 分)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A.热学方程B.梅森公式C.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框图、信号流图D.状态方程、差分方程2【单选题】(10 分)以下关于传递函数的描述,的是()。

A.传递函数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和参数,并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有关B.传递函数是一种动态数学模型C.传递函数是复变量的有理真分式函数D.一定的传递函数有一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相对应3【单选题】(10 分)系统的传递函数是由系统的()决定的。

中职教育-《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1章 绪论(6)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1章 绪论(6)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10
3.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和研究内容
自动控制理论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以 下三个时期。
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现代控制理论时期 智能控制理论时期
11
(1) “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经典控制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50年代,
它以拉氏变换或z变换为数学工具,以传递函 数或z传递函数为基础,主要研究单输入、单 输出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基本内 容包括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 相平面分析和描述函数法等。经典控制理论虽 然能够较好地解决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系统 的问题,但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突出的是难 以有效地应用于时变系统和多变量系统,也难 以揭示系统更为深刻的特性。
自动控制理论由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 智能控制理论组成。其中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 为基础,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自动控制系统的 分析与设计问题。
17
5
1876年在法国科学院院报上,俄国机械学家H.A. 维什涅格拉茨基发表了题为《论调节器的一般理论》 的文章,进一步总结了调节器的理论。
1875年英国数学家劳斯(E.J.Routh)提出了 著名的劳斯稳定判据。
1895年德国数学家赫尔维茨(A.Hurwitz)提出 著名的赫尔维茨稳定判据。
1892年俄国数学家李雅普诺夫(A.M.Lyapunov) 发表了《论运动稳定性的一般问题》的专著,以数学 语言形式给运动稳定性的概念下了严格的定义,给出 了判别系统稳定的两种方法。
16
本章小结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 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中某一物理量或数个物理量准 确地按照预定的要求规律变化。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 稳态精度要高,动态响应要快,这些要求可以归结 为稳、准、快三个字。

自动控制原理例题与习题

自动控制原理例题与习题
leading cadres ' aware nes s of right in place, study the party Constituti on a nd party rules, series of spee che s ca n make proper effect. Party ca dres to "tw o" lead by example , to lead by example we must change our mind, recogni zing that "two" is im portant. First, learn t he Communist Party Constitution Party rul es, lear ning lear ning series important s pee ch by General Secretary ca n e nha nce t heor y. With t he "third revol ution" the rise of rapid cha nges in our life are feeli ng, the Communists s hould a dher e to the t heory of confi dence will continue to lear n from t he voi ces of the times, the times , in turn, will have new re quireme nts for leadi ng party ca dres. "Two" is t he most basi c meaning of members all masteri ng the core the ory and the m ost adva nce d weapons the ory, compl ement the spirit of calci um. Secondly, t he C ommunist Party Constituti on Party rules, le arning l earni ng series im portant s pee ch by General Secretary be able t o firmly bui l d the i deol ogical founda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multiple values, the "two" is to hel p cultivate indepe ndent judgment i n numer ou s miscell ane ous m ultiple conce pts, s o that the majority consensus of party members ,

王划一自动控制原理1-1绪论-文档资料

王划一自动控制原理1-1绪论-文档资料

生的。这使得这种“水位恒定的要求”变得难以实现
了。
所谓控制就是强制性地改变某些物理量(如上例
中的进水量),而使另外某些特定的物理量(如液面
高度h)维持在某种特定的标准上。
这人种工人控为制的例流入子。
地强制性地改
变进水量,而 使液面高度维
水箱
持恒定的过程,
h
即是人工控制
流出
过程。 8
1.2.2 自动控制的定义及基本职能元件
般用r(t)和c(t)表示。
c(t)
r(t)
0
t
0
t
29
2.离散系统
控制系统中只要有一处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数码 时,该系统即为离散系统。这种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一 般用差分方程来描述。实际物理系统中,信息的表现 形式为离散信号的并不多见,往往是控制上的需要, 人为地将连续信号离散化,我们称其为采样。
c(t)
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控制能力的闭环系 统。比如,人可以用手拿到放在桌上的书等物,体现 了闭环控制的原理。
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的例子。 19
电动机
负载
电 位 器
功率 放大器
M
给定 位置
F 测速发动机
负载 扰动
电位器 ur +- e
uf
功率 ua 放大器
转速 电动机
测速发动机 20
闭环控制的特点: ① 控制作用不是直接来自给定输入,而是系统的偏 差信号,由偏差产生对系统被控量的控制; ② 系统被控量的反馈信息又反过来影响系统的偏差 信号,即影响控制作用的大小。这种自成循环的控制作用, 使信息的传递路径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称为闭环。 ③ 提高了控制精度。 闭环控制系统的典型方框图如图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例题1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例题1

C

H1
1、求C(s)/R(s):
G4 R

1
E

G1

G2
1

G3
C

H1
H 2
H2
该系统有两条前向通道,三个独立回路。
P 1 G 1G2G3 , P 2 G4G3 ;

其中 L1和 L2不接触。
L1 G3 H 2 , L2 G1H1 , L3 G1G2G3 H1 H 2
[解]考虑SISO系统的传递函数, F ( s) 所以输入为X(s)时,令F(s)=0; X ( s ) E ( s) Y ( s) G ( s ) 输入为F(s)时,令X(s)=0。经过 适当的变换后,可画出如下等 Z ( s) H (s) 效结构图:

要仔细找出每一个前向通路,并判断独立回路之间, 独立回路与前向通路之间是否接触。
[例2-3]试求如下图所示结构图的传递函数:
Y ( s) Y ( s) Z ( s) Z ( s) E ( s) E ( s) Z ( s) E ( s) , , , , , , , X ( s) F ( s) X ( s) F ( s) X ( s) F ( s) E ( s) Z ( s)
2、求
E s 。该系统该有两条前向通路,三个独立回路。 R s
G4
R

1
E

G1

G2 1

G3 H 2
C

H1
H2

P 2 G4G3 H 2 H1 , 同上, 1 1 G3 H 2 , 2 1 1 1, P
E s 1 G3 H 2 G4 G3 H 1 H 2 Rs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解答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解答

dt 2
dt
(2-1)
此方程为二阶非线性齐次方程。
(5)线性化
由前可知,在θ =0 的附近,非线性函数 sinθ ≈θ ,故代入式(2-1)可得线
性化方程为
ml d 2θ + al dθ + mgθ = 0
dt 2
dt
例 2-3 已知机械旋转系统如图 2-3 所示,试列出系统运动方程。
图 2-3 机械旋转系统
U (s) = Z(s) I (s)
如果二端元件是电阻 R、电容 C 或电感 L,则复阻抗 Z(s)分别是 R、1/C s 或 L s。
(2) 用复阻抗写电路方程式:
I1
(S)
=
[U
r
(S
)

U
C1
(S )]

1 R1
U
c1
(S)
=
[I1(S
)

I
2
(S )]

1 C1s
I
2
(S
)
=
[U
c1
(S)
=1−
(L1
+
L2
+
L3 )

L1 L2
=1+
1 R1C1S
+
1 R2C2 S
+
1 R2 C1 S
(2-2)
式中,J 为摆杆围绕重心 A 的转动惯量。
摆杆重心 A 沿 X 轴方向运动方程为:
m d 2xA = H dt 2

m d 2 (x + l sinθ ) = H
(2
dt 2
-3)
摆杆重心 A 沿 y 轴方向运动方程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图1-12(a)和(b)均为自动调压系统。设空载时, 均为自动调压系统。 和 均为自动调压系统 设空载时, 与图(b)的发电机端电压均为 图(a)与图 的发电机端电压均为 与图 的发电机端电压均为110V。试问带上 。 负载后, 与图(b)中哪个系统能保持 负载后,图(a)与图 中哪个系统能保持 与图 中哪个系统能保持110V 电压 不变?那个系统的电压会稍低于 那个系统的电压会稍低于110V?为什么 为什么? 不变 那个系统的电压会稍低于 为什么
• 对于图 中的自动调压系统,当发电机两端 对于图(b)中的自动调压系统, 中的自动调压系统 电压低于给定电压时, 电压低于给定电压时,其偏差电压直接经放大 器使发电杭的激磁电流增大, 器使发电杭的激磁电流增大,提高发电机的端 电压,即发电机G的端电压回升 的端电压回升, 电压,即发电机 的端电压回升,此时偏差电 压减小,但偏差电压始终不能为零。 压减小,但偏差电压始终不能为零。因为当偏 差电压为零时,激磁电流也为零, 差电压为零时,激磁电流也为零,发电机不能 工作。因此, 工作。因此,图(a)中的自动调压系统端电压 中的自动调压系统端电压 会低于110V。 会低于 。
• 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床刀具进给系统是开环 控制系统,被控对象是刀具, 控制系统,被控对象是刀具,被控量是刀具 位置,给定量是程序设定的刀具位置。 位置,给定量是程序设定的刀具位置。该系 统的工作原理是先由数字计算机将预先编好 的加工过程控制程序转换为控制X、 、 三 的加工过程控制程序转换为控制 、Y、Z三 个方向运动的电脉冲信号, 个方向运动的电脉冲信号,然后经过脉冲分 解与功率放大, 解与功率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到步进 电动机, 电动机,有步电动机来控制刀具与工件的 相对运动位置,保证刀尖的运动轨迹符合工 相对运动位置, 件的轮廓形状, 件的轮廓形状,这样就可加工出所要求的零 件。
• 此时,水箱液面下降,浮子位置也相应下降, 此时,水箱液面下降,浮子位置也相应下降, 直到电位器电刷回到中点位置, 直到电位器电刷回到中点位置,系统重新处于 平衡状态,液面恢复给定高度。反之, 平衡状态,液面恢复给定高度。反之,若水箱 液位下降,则系统会自动增大阀门开度, 液位下降,则系统会自动增大阀门开度,加大 流入水量,使液位回到给定高度c。 流入水量,使液位回到给定高度 。
• 解题过程按扰动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是利 解题过程按扰动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 用可测量的扰动量,产生一种补偿作用, 用可测量的扰动量,产生一种补偿作用,以 减小或抵消扰动对输出量的影响。显然, 减小或抵消扰动对输出量的影响。显然,这 种控制方式是直接从扰动取得信息, 种控制方式是直接从扰动取得信息,并以此 改变被控量, 改变被控量,所以它只适用于扰动是可测量 的场合, 的场合,而且一个补偿装置只能补偿一种扰 动因素,对其余扰动均不起补偿作用。 动因素,对其余扰动均不起补偿作用。 • 如图 如图1-19中按电枢电流进行控制的速度控制 中按电枢电流进行控制的速度控制 系统,当电动机的激磁电压增大时, 系统,当电动机的激磁电压增大时,电动机 的转速上升;当电动机的激磁电压减小时, 的转速上升;当电动机的激磁电压减小时, 电动机的转速下降。 电动机的转速下降。 • 这种补偿装置不能补偿由激磁电压变化引起 的转速变化。 的转速变化。
• 对于图 中的自动调压系统,当发电机两端 对于图(a)中的自动调压系统, 中的自动调压系统 电压低于给定电压时, 电压低于给定电压时,其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 大使执行电机SM转动,经减速器带动电刷, 大使执行电机 转动,经减速器带动电刷, 转动 使发电机的激磁电流增大,提高电动机G的端 使发电机的激磁电流增大,提高电动机 的端 电压,从而使偏差电压减小, 电压,从而使偏差电压减小,直到偏差电压为 执行电机停止转动。因此, 零,执行电机停止转动。因此,图(a)中的自 中的自 动调压系统能保持端电压110V不变。 不变。 动调压系统能保持端电压 不变

被控量:电阻炉温度;受控对象:电阻炉; 被控量:电阻炉温度;受控对象:电阻炉; 给定量:电阻炉的温度希望值;外扰: 给定量:电阻炉的温度希望值;外扰:炉 门开关频度变化;内扰:电源电压波动。 门开关频度变化;内扰:电源电压波动。
• 系统是复合控制系统,它的控制方式是把按 系统是复合控制系统, 偏差控制与按扰动补偿的顺馈控制结合起来。 偏差控制与按扰动补偿的顺馈控制结合起来。 • 采用温度负反馈,由温度控制器对热水温度 采用温度负反馈, 进行自动控制。若热水温度过高, 进行自动控制。若热水温度过高,控制器使 阀门关小,蒸汽量减小, 阀门关小,蒸汽量减小,热水温度回到给定 冷水流量是主要扰动量, 值。冷水流量是主要扰动量,用流量计测量 扰动信号,将其送到控制器输入端, 扰动信号,将其送到控制器输入端,进行扰 动顺馈补偿。当冷水流量减少时, 动顺馈补偿。当冷水流量减少时,补偿量减 通过温度控制器使阀门关小, 小,通过温度控制器使阀门关小,蒸汽量减 以保持热水温度恒定。 少,以保持热水温度恒定。 • 系统的被控对象是热交换器,被控量是热水 系统的被控对象是热交换器, 温度。控制装置是温度控制器。 温度。控制装置是温度控制器。
• 1-9 图1-22为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床刀具 为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床刀具 进给系统。 进给系统。要求将工件的加工过程编制成 程序与先存入数字计算机,加工时, 程序与先存入数字计算机,加工时,步进 电动机按照计算机给出的信息动作, 电动机按照计算机给出的信息动作,完成 加工任务。试说明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加工任务。试说明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画出图示电加热系统的结构图, 画出图示电加热系统的结构图,并说明 结构特点及受控对象,被控量、给定量、 结构特点及受控对象,被控量、给定量、 内扰、外扰都指的是哪些设备和物理量。 内扰、外扰都指的是哪些设备和物理量。
自耦变压器 ~220V
加热器

结构图:结构特点为开环, 结构图:结构特点为开环,它不具备抗 干扰能力。 干扰能力。
• 解题过程电炉使用电阻丝加热的,并要求保 解题过程电炉使用电阻丝加热的, 持炉温稳定。 持炉温稳定。图中采用热电偶来测量炉温并将 其转换为电压信号, 其转换为电压信号,将此电压信号反馈到输入 端与给定电压比较, 端与给定电压比较,测量得到的电压信号与给 定电压信号反极性连接,实现负反馈。 定电压信号反极性连接,实现负反馈。二者的 差值称为偏差电压, 差值称为偏差电压,它经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 后驱动直流电动机。 后驱动直流电动机。电动机经减速器带动调压 变压器的可动触头,改变电阻丝的供电电压, 变压器的可动触头,改变电阻丝的供电电压, 从而调节炉温。 从而调节炉温。
1-5 图1-15是电炉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分析系统保 是电炉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是电炉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持电路温度恒定的工作过程,指出系统的被控对象、 持电路温度恒定的工作过程,指出系统的被控对象、 被控量以及各部件的作用,最后画出系统方块图。 被控量以及各部件的作用,最后画出系统方块图。
• 解题过程带上负载以后,(a)(b)两个系统 解题过程带上负载以后, 两个系统 的端电压均会下降。但是图(a)中的系统 的端电压均会下降。但是图 中的系统 由于自身调压作用能够恢复到110V,而 由于自身调压作用能够恢复到 , 中的系统不能够恢复到110V,其端 图(b)中的系统不能够恢复到 中的系统不能够恢复到 , 电压将会稍低于110V。 电压将会稍低于 。
• 当炉温偏低时,测量电压u小与给定电压 , 当炉温偏低时,测量电压 小与给定电压 小与给定电压u0, 二者比较得偏差电压△u=u0- u ,△ u 为正时, 二者比较得偏差电压△ 为正时, 电动机“ 使调节器的可动触头上移, 电动机“正”转,使调节器的可动触头上移, 电阻丝的供电电压增加,电流加大,炉温上升, 电阻丝的供电电压增加,电流加大,炉温上升, 直至炉温升至给定值为止。 直至炉温升至给定值为止。 u =u0,△u =0, , , 电动机停止转动,炉温保持恒定。 电动机停止转动,炉温保持恒定。 • 当炉温偏高时,△u为负,经放大后使电动机 当炉温偏高时, 为负, 为负 调节器的可动触头下移, “反”转,调节器的可动触头下移,使供电电 压减小,直至炉温等于给定值为止。 压减小,直至炉温等于给定值为止。
• 系统的被控对象是电炉,被控量是电炉炉温; 系统的被控对象是电炉,被控量是电炉炉温; 电动机、减速器、调压器是执行机构, 电动机、减速器、调压器是执行机构,热电偶 是检测元件。 是检测元件。 • 电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图 电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图1-16所示。 所示。 所示
1-7 在按扰动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中,为什么说一 在按扰动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中, 种补偿装置只能补偿一种与之相应的扰动因素? 种补偿装置只能补偿一种与之相应的扰动因素 对于图1-19中的按扰动控制的速度控制系统,当 中的按扰动控制的速度控制系统, 对于图 中的按扰动控制的速度控制系统 电动机的激磁电压变化时,转速如何变化?该补 电动机的激磁电压变化时,转速如何变化 该补 偿装置能否补偿这个转速的变化? 偿装置能否补偿这个转速的变化
• 当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时,电动机保持不 当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时, 控制阀门有一定的开度, 动,控制阀门有一定的开度,使水箱中流入水 量与流出水量相等, 量与流出水量相等,从而液面保持在希望高度 c上。 上 • 一旦流入水量或流出水量发生变化,水箱的液 一旦流入水量或流出水量发生变化, 面高度便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当液面升高时, 面高度便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当液面升高时, 浮子位置就相应升高, 浮子位置就相应升高,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 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 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从而给发电机提供一定 的控制电压, 的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小阀门 开度,使进入水箱的流量减少。 开度,使进入水箱的流量减少。
1-4 图1-13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 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 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 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 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 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块图, 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块图, 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期望值, 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 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