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片断

设计教学片断
设计教学片断

设计教学片断

一、自主学习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自主学习有效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效的教学实践。主要特征是:第一,它是建立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第二,它是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检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第三,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获得知识,而是去探索入的价值观、活动方式以及培养认识能力。概括起来,自主学习有效教学模式包括“一个核心目标”、“两个基本问题”和“三个根本性转变”、“遵循四大教学理论”、“实现五大教学功能”。

“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为核心目标。包括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人文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三个目标。

“两个基本问题”,就是有效教学与自主学习问题。一是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全方位学习能力。

“三个根本性转变”,就是为了落实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要实现的“三个根本性转变”。即学生学习态度上由“供应式”向“超市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教师教学

上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启发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将课堂塑造成“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课堂内容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型”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培养能力,由知识生**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遵循四大教学理论”,就是遵循现代教学论、主导主体相结合论、情知教学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论。一是现代教学论。传统教学论强调向学生传授知识,相对忽视学生智能的发展。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主张不仅传知,更注重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发现、勇于创新。现代教学论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认为教学效率产生于教学过程之中。二是主导主体相结合论。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应以学论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实践。实行“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课堂才有活力,才有高效。三是情知教学论。情知教学论认为,教学是认知过程,亦是情感体验过程,是认知与情感辩证统一过程。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情感,教学过程将是不完全的。四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对知识掌握内化的过程,即对知识整合与建构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化的建构学习创造了条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构建,在学生自学文本的基础上,师生、生生共同讨论生成。

“实现五大教学功能”,简单概括为:一是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阅读、理解、概括知识的能力。三是培养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四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五是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自主发展的人。

二、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的基本思路

现代教育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中,“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其核心理念。实现这一核心理念的前提条件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有效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真正的成长,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及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构建自主学习有效教学模式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其基本思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人,学情为根据,采取探究点拨式、研讨交流式、竞赛推进式、实践运用式等基本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实现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实现教学活动的过程化,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的发展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统一,主导与主体的统一,智力与非智力的统一,操作程序与策略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目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始终坚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发展视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善于撩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特别是注重情境教学,如语文课上的小组讨论、比赛,分角色对话、编演剧本开展课外活动,设立了兴趣小组,

开展上街扫错别字、小记者采访、趣味语文讲座活动等,均能诱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注重运用分层教学,并且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如开展“露一手”比赛、“谁进步快”评比等,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注重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做到上课开头新颖、别致,有吸引力;中间有高潮,使学生心境不衰;结尾有余味,使学生产生“想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欲望,从而使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始至终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承认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运用激励评价方法,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发挥老师主导作用。构建自主学习有效教学模式必须避免过度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一般教师精讲、学习研讨时间比例在2:3。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含揭示主旨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等等),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突出情境化,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通过与教材相吻合的工农业、科技等实例,或科学家,文学家的轶事,或有趣的生活小插曲,或有关实验、教具、

多媒体等,使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勃发,乐此不疲。突出问题化,将教学内容、知识点设置成引人入胜的问题,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阅读,相互讨论,进行交流小结,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猜想假设,探究验证,获得结论,拓展应用。突出操作化,让学生去实践探索,体验感悟,合作交流,求取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突出结构化,在学习每节课或一个单元后,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理清脉络,形成框架,犹如用丝线将散落的知识珍珠串联起来,构成一项知识的皇冠。

(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实现新知与旧知的结合,自学与互学的结合,学习与运用的结合,师生共享课堂学习时间,使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均得到落实。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要把真正地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体验、自主学习,我们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提高学习能力。注重要通过“ 激疑”、“ 质疑”和“ 解疑”,采用实验法、提问法、实物展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及与同学的共同探索中发展思维。注重在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现出来,着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些思维活动之中,让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使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又能促进

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程度。比如,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自我质疑、自主探究、实验探索、合作尝试、变式训练等,着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使之逐步掌握各种思维策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三、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必须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促成学生获得主动发展,有效达成以“知识与能力”为根本任务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要针对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情境、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选用三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探究点拨式。这是一种基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突出学生的独立钻研,要求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基本教学程序为:揭示主题、提出问题—自读自解、质疑探究—引导、点拨、反馈讲评。前提是教师提出有思考价值和有探讨余地的问题,如“ 为什么”和“ 怎么样”等,关键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重点是教师的适时点拨。教师为课程设定不同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的形式、问题的内容进行讨论,共同分享每个同学的想法、建议,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教师先提出出以下问题让同学们思考:1.从文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2.作者写了百草园哪些季节的趣事?3.三味书屋的生活在作者心中留下怎样的记忆?4.作

者通过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赞美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5.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说明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自读解决问题1、2、3;对于问题4、5,让同学们展开充分的谈论并适时点拨“各种感觉的描述表明了什么?”“作者去三味书屋时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在同学们的再次对文本的探究中,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又如,《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我按照“看黄河——说黄河——诵黄河——忧黄河——感黄河——救黄河——我献策”思路设计教学方案,收到良好成效。在“看黄河——说黄河——诵黄河”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课件展示和学生代表的解说,让学生了解了黄河的起源、黄河的历史发展以及黄河的文学意义,认识到黄河成为母亲河的历史渊源,使学生不仅要学会资源的整合,而且还要学会与人合作,懂得合作与团队的意义,这对于他们盲目的个人主义至上的价值观无疑是有着冲击力的。学生所要学会的不仅仅是资料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如何倾听,明白这是人际交往的必需,从而进一步明确友谊开始于“学会聆听”。在“忧黄河——感黄河”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讨论,诉说感受,明白今天的黄河所面临的污染和困境,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救黄河——我献策”教学环节,让学生把对黄河的感慨落实到《我心中的黄河》的写作上。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后,先请同学回答他会的问题。可以不按顺序进行由易到难的挑选,逐条请不同的学生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直到答案得到大家的认可。该问题视为已解决了。由于先到先得,先举手的同学可以先挑选,从而让所有的同学都有机

会尝试解决问题的乐趣,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剩下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予以适当的提示和点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辩解,得出相对准确的答案,予以提交;如果小组间的答案有矛盾或不完整,再次予以讨论,最后让大家选出相对合理的答案予以采纳。这样,由于是同学们自己思考的结果,不但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而且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即便答错了也有其他同学的帮助,并且轻易地记住了讨论的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益。当老师设计的问题都得到解决后,可以让同学们自行发问,或点名请同学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让同学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更能体会发现问题,并得到帮助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始终得到了积极的鼓励和强化;而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帮助者参与其中,体现了教师指导、引导、辅助和诱导的作用,使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师”。实施这一教学程序时,要求设计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密,分析要透彻,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应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包容学生的问错、疑错,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着力发展其潜能,教师只是相机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做对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讨论中虽然是学生唱主角,但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并监督学生的讨论和发言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防止讨论跑题并及时进行归纳,对同一问题做多角度、全方位的总结。

(二)研讨交流式。这是一种以拓展迁移、提高认知能力核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交流为主的

一种教学模式。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各自才能和多向交流的条件,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本教学程序为:布置课题、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检索阅读——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教师评价、课题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教学,易于发挥求异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教师布置了四个研究课题,让学生选择研究。“汉语汉字中的马”。要求借助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归纳出“马”字从古至今出现的不同写法,从中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及与马的关系,并搜集与“马”有关的词语或俗语,从中了解马与人类亲密关系的文化渊源,关对。“历史传说中的马”。利用网络或相关资料,搜集关于马的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整理,并选择其中一个,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形象,补充细节,形成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艺术作品中的马”。艺术作品对马的表现,已经融入了马的精神和人类的情感。通过搜集关于马的艺术作品,如剪纸、石刻、书法等方面资料,或通过自己动手以艺术的形式如画马、写马、拍摄等表现马,从而增强对马的认识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马”。搜集、赏读有关马的文学作品,感知马在文学中的形象,并写作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马的了解与认识。又如,对《莲文化的魅力》的学习,通过《千姿百态的莲花》——莲花图案欣赏;《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我心目中的莲花》——学生作品展;《赞莲诗文欣赏》——莲花诗文会;《莲与工艺品》——莲在工艺品上的形象等几个教学环节,不但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探

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用文字、图画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如,指导《我爱我家》作文写作中,引导学生从小事入手,从细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突出“家”的内涵,思考“家”什么地方值得我爱,我用什么方式去爱,我是如何感受到“家”的氛围的,充分挖掘“家”的字内涵,将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家乡、温馨的集体、难舍的亲情、亲爱的祖国等纳入“家”的范畴。使学生能从生活小事中,从家庭的细节中体会家蕴含的情感和意义,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对家庭、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写作,融入真情实感,抒写爱的颂歌。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对选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小组同学的合作交流,同学们不但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不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竞赛推进式。这是一种以团体合作核心,小组竞赛为基本模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竞赛,发挥学生团体意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PK式。即将授课内容设计成竞赛抢答题的形式,以小组或男女PK的形式进行授课。基本教学程序为:设置题目——小组回答——教师评价。一般以文学作品类的文章较为适合。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可将字

词部分设计成必答题,分别请男女代表或小组代表回答,以正确率高者胜出,这就很好地扭转了同学们忽略字词或不爱预习的毛病,提高了听课效率;接着将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甚至文段的句读设计成抢答题。由于答题准确快速才能得分,这就迫使各自阵营里的孩子们必须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并且快速反应,同时,还得仔细聆听,找出对方的错漏之处予以反击,因此,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当回答问题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时候,阵营里的同盟们立刻予以补充,大大增强了协作性。就这样,从语音、字形到文段的思想内容在同学们热情高涨的回答声中一步步完成了。而同学们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不知不觉间得到了开发和提高,课堂有效时间的到充分的利用。第二种是讲课式。即每个学习小组共同研究一个知识点,并选一名代表作为小老师进行讲课。基本教学程序为:设置训练课题——小组研究——代表授课——教师评价。这种方式适合复习阶段。让学习小组选择优长的知识点作为自己的课题,教师指导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小组合作研究完成,然后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式”或“自然式”的授课方式,提供展示平台,让他们上台授课。这样,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的小老师做课件到深夜,但乐此不疲,有的在钻研过程中发现问题,查遍各种资料寻找答案,还有的在设计问题时发现书本上的疏漏……..这些体验不但让孩子们新奇,更让他们兴奋。授课时,听课的同学们不但安静地听讲,而且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而授课后同学们的认可和掌声更是让他们自信心大增,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第三种是辩论式。即每个学习小组围绕一个

辩题进行辩论。基本教学程序为:设置训练辩题——小组辩题——教师点评。这种方式适合有哲理性的文章。如在《伤仲永》教学中,设置了“一个人的成功,先天重要,还是后天重要”,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辩题。让学生认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四)实践运用式。这是一种基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础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础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学以致用。任何的理论或知识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转变成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得以实现。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动手、互动,小组成员的频繁交流,教师的引导。基本教学程序为:设置训练课题——自主研究(动手)——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在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以学生自愿为原则组成不同的探究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学习。如古田梅小组,组长古田梅负责策划、主持、写作,组员陈穗生负责电脑,崔雨桐负责写作、表演,梁天元负责表演、画画,廖盈负责朗诵,陈宇航负责伴奏。他们所展示的自制课件从植物类古诗入手,分别从名句赏析——名家简介——配乐诗朗诵——名诗荟萃——原创诗——诗配画——表演——心得体会等方面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合作探究的成果,充分显示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他们所制作的课件,不但画面精美,而且衔接自然,受到同学们的追捧。在《雨的述说》活动课上,同学们或分工或独立完成

的专题手抄报不但制作精良,而且从排版到文字的处理均显示了同学们强烈的创作能力和学习潜能。如罗杏青小组所制作的手抄报就包含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与人类等内容,详实而富有条理性;而赵宁小组则从关于雨的俗语和谚语的角度搜集资料,加以整合;苏瑞欣小组则展示了与雨有关的古诗词。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但体验了“做主”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动手的能力,学习劲头更足了。如,《这就是我》的综合性学习以“说”为主线,通过“各有各的精彩”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星座、血型、性格、偶像、最喜欢的宠物等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说的欲望和话题;通过“答记者问”环节,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访谈”,让话题进一步深入;通过“请为我喝彩”环节,让学生即兴表演诗朗诵或介绍自己看过的一本好书或令自己最得意一件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什么是“能说会道”,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通过总结评价“最会说话的人”,让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说话”,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当学生在说中体会到快乐和自信的时候,“我口说我心”的语言训练目的已告达成。经过一段实践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有了新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进一步的培训和指导。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我们都必需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二是要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三是要细致分析学生的情况;四是要认真钻研教材。语文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 任何一种教

学模式的构建都必须因时间、内容、教师、环境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这样才能使教学模式百花齐放,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小学信息片段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片段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掌握含有小数连除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技能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 (出示“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一名学生读题,其余学生思考) 教师:同学们,从这句话里能知道什么样的数学信息? “上周”是指什么? 教师:那么也就是告诉我们:“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教师:根据这句话我们能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应板书如下: 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2、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 教师: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220.5÷3=73.5(千克) 解决问题二: 教师: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又能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风娃娃》20分钟教学片段精选 教案教学设计

《风娃娃》20分钟教学片段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导读:《风娃娃》20分钟试验课(二年级实验教材上册)执教者:谢月贞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求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3、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地理解课文,解决不明白的疑问。教学过程一、接上段内容的引入1、师: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了两件令人高兴的事,他认为,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2、师:于是风娃娃继续为人们做事了,可是,这回他却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我们听听他遇到什么问题?(师出示手木偶扮演风娃娃说:“小朋友,我现在很伤心,刚才我去帮助人们做事,可是他们不但没有感谢我,反而责怪我,这是怎么回事?”)二、学习5—8段1、师:你们想帮助风娃娃找出原因吗?(想)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风娃娃的故事5—8自然段,看谁能帮助风娃娃找出人们责怪他的原因。(生自由读5—8段)2、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你找到的原因,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也可在小组内先共同解决。3、生汇报、师小结、贴图。问:要是你遇到这些事情,会有什么感受?4、练读5—7段(读出人们伤心、责怪、讨厌的语气)读第8段(读出伤心、不解的语气)5、师:你们在帮助风娃娃找原因时,有没有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疑问:刚才风娃娃不是认为“希望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他用同样的方法去做事,为什么变成令人伤心的事呢?(小结:帮助人们做好事,光有力气是不够的,像风娃娃那样不看情况,到处使力气,有的使得好,帮助人令人高兴,有的使得不好,帮了倒忙,给人添麻烦,

变成好的办不好事,做事要先开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三、拓展你打算教风娃娃怎样做,才能把这些令人伤心的事情变成令人开心的事呢?(先在同桌内互相扮演,再请个别同桌表演)板书:田野河边吹广场四处2004.11月资料提供者: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小学语文二年级片段教案——《雷雨》片断赏析之二

小学语文二年级片段教案——《雷雨》片断赏析之二 l、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雨的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在课前收集到哪些有关雨的资料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我找到了写雨的古诗《春晓》 生:我一年级时学了《春雨的色彩》 生:我还会唱春雨的歌呢! 师:那好,你把它唱出来吧! 生:我来给你伴舞 1 / 4

生唱《春雨沙沙》,二名学生伴舞,在他们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了。 《课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注意学科的整合。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美,语文学科包含的美更加丰富,学生通过音乐、舞蹈、语言等,向人们展示了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了雨的形、声、色,既使人感知学科的知识美,感受学科的文化美,体验学科的个性美,又表达了学科的内在美,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语文走向综合的改革趋势,展望了课程改革的未来。 2、课的收尾 师播放多媒件课件,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课文的美。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写得美吗? 生:美 师: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把这美丽的景色留住呢? 生:我用画画的办法。

生:我用收集优美词句的办法。 生:我用朗读课文的方法,美美地读读课文。 生:我想把课文背下来 师:那好,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这美丽的景色留住吧! 课堂上,同学们选择各种不同方式再次感受课文的美。有几位同学合作,在黑板上画出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画得相当不错。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将教科书视作固定的、不容变更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学成了忠实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课文内容教完了,课也就结束了。新课程的重要变革,就是强调教师必须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在课的结束部分,老师说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这美丽的景色留住吧!这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丰满了课文的主题。此时教师的唤醒,点拨,使学生的心里都充盈着创作的激情,蓄积着表现的欲望,课堂成为学生彼此交流合作、抒发诗意,享受成功的乐园! 3 / 4

小学信息技术课设置段落格式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设置段落格式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知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2~3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段落的对齐和缩进。 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是排版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有“段落对齐”、“段落缩进”、“行距调整”三个知识点。 这三个知识点讲解时,应准备好文章内容,边讲边让学生试着操作,“段落对齐”中对齐方式有“左对齐”、“居中”、“右对齐”、“两端对齐”、“分散对齐”几种,每种对齐方式的效果是什么,只讲不看是搞不清楚的,只有让学生实际试一试,看一看,对不同对齐方法有所了解,在以后使用时才知道选用哪种对齐方式。 段落对齐的几种方式一定要让学生操作,试一试,练一练。

“段落的缩进”主要讲解了利用标尺的操作方法,要让学生了解标尺的使用,了解标尺上“左缩进”、“右缩进”等的位置,学会利用鼠标拖动完成段落缩进调整的方法。建议采用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 “行距调整”是指两行间隔的调整。行间距多大是合适的,这和操作者的经验有关系,这不是本课的根本,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设置行距。讲解时行距的“设置值”具体是什么,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值,行距大小不同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 Word中的段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段。在Word 中输入文字时,每按一次回车键,就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下一自然段开始。为区分每一独立的自然段,Word在每个段落的结束处都会显示一个段落标记符号,每按一次回车键,就会产生一个段落标记。通过“视图(V)”菜单中的“显示段落标记(S)”命令,可以控制该标记显示与否。该标记仅起显示作用,不会被打印出来。 对段落进行修饰时,操作对象的最小单位是自然段。当光标位于某段中的任一位置,所选择的段落修饰命令就将对该段落起作用。即使在修饰段落前高亮选择了一个段落中的某块文字,段落修饰命令也将对整个段起作用,而不仅仅是对选中的文字块有效果。

《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片段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并了解了它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会 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教 材利用主题图引入本单元的教学,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再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平行 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 算公式的意义。这样的编排,注重从生活场景导入,突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基于以上分许,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 2、通过课堂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平行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在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平行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接着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 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 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 证等活动过程。为了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 学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三、再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 本节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要采用动手操作法和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在 “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四、下面重点说教学预设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 预设为以下4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公园准备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上铺上草坪,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求这块空地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求这块空地的面积就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具体的情境提出计算平行边形的面积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事物

愚公移山-片段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片段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合作探究,从对话中分析智叟和愚公对移山的态度,把握两者形象 2.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3.教学时间:十分钟 4.教学过程: 同学们,愚公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而要移山,但移山是件说做就能做的、并且容易做到的事吗?(生:不是)对的,移山不易,甚至可以说这是件难事,那有人对此表示质疑或者反对的吗?(生:智叟)对的,智叟!接下来就请同学带着感情读一下课文第三段关于智叟的描写,小组讨论,尝试着分析一下智叟形象和对移山的态度。 预设学生成果: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与前面愚公妻子的“献疑”所体现出来的恭敬形成对比,“笑而止”有种嘲笑、不礼貌的讥讽义,态度上非常傲慢、鄙夷 B.“甚矣,汝之不惠!”——(教师引导:这里用了什么特殊的句式?生思考后明确:用了主谓倒装的句式)主谓倒装是指为了强调谓语,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课文中的这句倒装句也是为了强调谓语“甚矣”,“甚”表示严重、强调“不惠”的程度之深,而且这里智叟用了“汝”,不像愚公妻子的“君”的尊敬(教师引导:智叟为什么要用这么严重夸张的语气来指责愚公,他有什么依据吗?)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直接指出了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残年余力”是在说愚公人老,但是用了“残”和“余”这两个形容词,就更像是在嘲笑愚公的年老力衰,不尊重之感立刻体现出来。“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曾不能”是固定句式“连......都不能......”,用一种轻蔑的、瞧不起的语气怀疑愚公的力量,“其”加强了反问语气,讽刺其不自量力。 教师小结:智叟是看到了移山之难,但却因此用极其不礼貌、不尊重的语气嘲笑了愚公,即使他反对移山也不能做人身攻击,因此他是个傲慢的、无礼的人;而且他面对困难时没有解决困难的勇气,是个畏难而止的人 请同学尝试模仿智叟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面对智叟的嘲讽,愚公进行了反驳,他是怎么反驳这傲慢无礼的智叟的? 预设学生成果: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既然智叟不客气地说自己“不惠”,那愚公也不客气地反驳了,指出智叟思想顽固,并且是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他还用“孀妻弱子”来进行对比(教师引导:愚公认为智叟怎么就比不上孀妻弱子了呢?愚公有说出什么依据来吗?)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指责智叟思想顽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的眼光,他连山不会变,但人却是改变的、可以付出努力的道理都不懂。(教师引导:所以智叟除了是傲慢无礼、畏难而止的,还是个什么样的人?生讨论后明确:目光短浅、顽固迂

教学方案计划设计,片断,说课,案例解析,课程教案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语文片段教学设计的若干注意事项 (一)内容: 1.细节描写;2.诗歌抒情艺术;3.叙事手法;4.联想和想象;5.汉字美学举例;6.修辞手法;7.朗读技巧;8.汉语知识;等等。 (二)说明:选择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片断设计,意在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有所得。上面这些内容可供参考,也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其他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片断设计。 (三)汇报:时间为每人5分钟,汇报完后由其他学员和主持人进行评点。 一、片段教学: (一)、什么是片段教学 所谓片段(片断)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是真实教学场景的一个片断,即一节课的教学片断的展示。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而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片段教学也不同于教学片段,前者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而后者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记录罢了。 片段教学更不同于“说课”,前者是实施(或模拟)课堂教学,而后者只是谈论课堂教学。 片段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与说课联系比较密切,不少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水平的考核,往往先让教师进行说课,然后再要求在说课基础上进行片段教学,把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跟教学实施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克服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 (二)、片段教学的类型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节选类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专题

信息与信息特征教学设计

课题:信息与信息特征《贵州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课 教学设计:邓伟学校:纳雍县思源实验学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既陌生又新奇,“信息”与“信息技术”等概念又比较抽象。教材选自贵州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课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认识这门学科不得不仔细对“信息”与“信息技术”作详细的讲解。该课介绍了信息的来源、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的信息技术等内容,但对于毫无基础的学生而言,这些内容都太多了,学生一节课消化不了这么多知识,我认为的认真的给学生好好地讲一讲“信息”与“信息技术”。 【学生分析】 学生来自不同的乡镇中小学,当然也有县城中小学的学生,基础差异明显,我们乡镇的中小学信息这一学科,虽有开设,但并未认真上课,都上成了家长、学生比较重视的语文、数学。某天,走进教室问道“什么是信息?”学生回答“电脑”“打游戏”。所以,学生根本对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十分陌生,不知道这门课程要学些什么,我们老师如果不从“认识信息”“认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入手,那么这门课是无法开展的。部分学生也有接触过网络,会玩电脑游戏,因此他们眼中的所谓信息就是上网,玩游戏,尽管这样回答,但老师的心里也是些许安慰的,至少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 【教法】 这节课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老师讲,学生听,恐怕学生会觉得枯燥,老师也显得比较尴尬,仿佛唱独角戏,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的素材入手,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 【学法】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2人以上)讨论,互相评价,总结归纳出知识。学生要自然联系社会生活,多多提出质疑,让老师同学帮助解决,认真参与老师的问题驱动的讨论任务中,体验过程,总结方法,提炼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无处不在及信息的丰富多样。 ①掌握什么是信息 ②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 ③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 ④联系生活说明信息的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发现或归纳新知识的能力。 ①学会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了解信息的构成要素 ②学会分析信息事例及总结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对信息概念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信息特征的认识,对分析信息特征方法的掌握。 【课时安排】

片段教学设计范例

xx课堂教学片断设计范例 称呼的背后——关于《祝福》中“祥林嫂”的称呼的讨论 人教版xx设计者: 开开心心xxxx第九中学 【导言】 《祝福》是鲁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短篇名著。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她终遭遗弃,无人问津的原因。 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难,并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本课试图以“对祥林嫂的称呼”作为突破口,挖掘作品表现的时代观念。 【实录】 师: 我有个小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和名,“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没有写到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请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生(寻找片刻):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师: 找得很好,看到这三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吗? 生: 为什么人们不叫她自己的名字呢?

她没有名字,就叫“xx”。 生: 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叫“祥林嫂”了。 师: 为什么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得叫“祥林嫂”? (课堂稍有沉默。) 生: 中国古代对女人有“三从四德”的要求,出嫁从夫,自然不能继续保留自己的名字。 师: 说得很好。鲁镇的人们是按习惯以丈夫的名字来称呼“祥林嫂”,至于她没出嫁之前姓甚名何,人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说,隐藏在这个称呼背后,鲁迅先生想表达什么些什么呢? 生: 旧时女子地位低下。 师: 对,“祥林嫂”的称呼正揭示了旧时女子地位的低下。关于“祥林嫂”的称呼,你们还有没有别的疑问? 生: 既然人们习惯按丈夫的名字来称呼女人,为什么“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大家还叫她“祥林嫂”呢?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Unit 8 Was it in the Wardrobe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 Teaching content: 人教版第五册下学期Unit 8 Teaching aims: 知识目标: 1.单词2.句型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Important points: Difficult points: Teachi ng methods%教师根据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应的语言环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根据Part A的内容,设置chant,加强学生对单词、句型的操练与巩固,提高语言运用与交际的能力。 Teaching aids: Appraisal plan: 【教学过程】 Step I .Greetings. T: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Ms Zou. Glad to meet you .You are so lovely, so handsome. Step H .Lead-in 1. Look for a present. T: Today I prepare a present. Guess where'sit Is it in the box A boy, come here. Use your magic eyes. Please have a look. Is it in the box S1: No, it isn't. (教师帮助补充,完整回答句子。) T: It'empty. Is it in the desk Is it un der the chair Is it …Please try to guess! S2,s3,S4: Is it…

任小丽十分钟片段数学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市雨花区天华寄宿制学校任小丽 教学容: 人教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11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掌握含有小数连除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技能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 (出示“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一名学生读题,其余学生思考) 教师:同学们,从这句话里能知道什么样的数学信息? “上周”是指什么? 教师:那么也就是告诉我们:“燕家养的3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教师:根据这句话我们能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应板书如下: 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2、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 教师: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220.5÷3=73.5(千克) 解决问题二: 教师: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又能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 小结: 要求“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就用总产奶量除以奶牛的头数;要求“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就用总产奶量除以产奶的天数。上面两个问题都能用一步解答出来。 解决问题三: 教师:想一想,要求“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还能一步求出来吗? 教师:那么,应该先算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分析数量关系。)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学生讲解方法一:要求“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先求出1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再求1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相应的位置板书如下: 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1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1头奶牛上周产奶多少千克? 3头奶牛1天产奶多少千克?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3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3篇《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

《掌声》片段教学设计

《掌声》片段教学设计 吴巧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今天有好多老师和我们在一起,听我们上课,我们用什么行动表示欢迎呢(学生鼓掌)掌声很热烈,你们真是一群好客的孩子。 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把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9课《掌声》(板书:29掌声) 二、感悟掌声、理解课文内容 《掌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英子)从前她是个什么样的女孩(自卑、忧郁)后来变得(自信、开朗)是什么让英子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掌声)掌声的力量真是神奇!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语文课。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第一次: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谁带的头,教室里骤然间想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英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第二次:当她讲完的时候,教室里又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3、小组讨论:两次掌声包含的意思有何不同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为她鼓掌吗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4、学生汇报 师:首先我们看第一次掌声,齐读 师:“骤然”可以换成什么词(突然) 师:这是什么样的掌声(热烈持久)同学们想用热烈持久的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生:英子别害怕,你一定能讲好的。 师:你从哪看出她很害怕 生: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名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是呀,英子她很害怕。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情景,“英子犹豫了……眼圈红红的”。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画上横线,并把“犹豫”圈起来。 师:“犹豫”什么意思犹豫什么她想上去吗从哪看出来的能不上去吗为什么你回答的很好,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当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时,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一起走进这个忧郁的英子。(生读)师:英子她着急啊,所以她……。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这是一句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我们才能更好的体会出人物的情感。 师:假如这个英子就坐在你的旁边,你想对她说什么 A、生:英子别难过,我们不会笑话你。B、生:英子,勇敢些,我们永远支持你。C、生:英子,加油,你一定能行! 师:就在这时,英子迎来了第一次掌声。这掌声,是什么样的掌声(鼓励的掌声)是啊,你们的鼓励和话语,都坚定了英子走上讲台的信心,所以“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想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生读)师:小英为什么感动得流下眼泪 生:因为小英没想到,同学们不但没有笑话他,还用掌声鼓励她,所以感动得流下眼泪。 师: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稳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普通话说得也很好。当她讲完的时候,同学们又给了她第二次掌声,齐读,这次掌声又是什么样的(热烈) 师:第二次掌声为何响起同学们想跟英子说什么生:英子,你讲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动人了,以后欢迎你再为我们讲故事。生:英子,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生:英子,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同学们把想对英子说的话用掌声表达出来了。 师:这“热烈”的掌声是对英子的(肯定、表扬、赞美)。 师:英子听懂了大家的话,无数的话在英子的心头涌动,她有很多话想说----,但

片段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片断教学(第1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号选手,我今天片断教学的篇目是《钓鱼的启示》。现在开始我的片段教学。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就钓鱼的过程学习了课文,了解了鱼大并且难得,可詹姆斯却在父亲的要求下把它放回去了。(板书:钓鱼、放鱼) 2、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默读课文13—16自然段,划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做一做批注,并思考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和同桌交流一下。 3、梳理问题: 爸爸为什么坚决要放掉大鱼? 詹姆斯得到什么钓鱼的启示? 多年后为什么会因为放鱼而骄傲?…… 二、品读重点词句,释疑 (一)下面我们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先来解决“父亲为什么坚决要放掉大鱼”。 1、同学们,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本来想去钓翻车鱼的詹姆斯却钓到了一条大鲈鱼。面对这意外的惊喜,你能体会詹姆斯当时的心情吗?可就在这个时候,爸爸却让詹姆斯怎么做?(课件出示父子对话6-10自然段) 2、生自读,思考:父子二人面对这条大鲈鱼,分别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

3、交流: 生A:父亲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这里的“得”是必须的意思。我从这个“得”字感受到父亲放鱼的坚决态度。 生B:“得”也是应该的意思。但在这里,我也认为是必须! 4、师:你能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字义,非常好!为什么非得放呢?有没有同学找到了答案? 生A:因为这是晚上十点钟,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 生B:“而从第二天凌晨起就可以钓鲈鱼了。”按照规定,现在还不能钓鲈鱼,意外钓到了就应放回去,要遵守规定。 生C:“父亲再没有说话。詹姆斯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父亲的话就是命令,没得讨价还价。 师:是啊,在父亲的无声提示下,尽管鱼大且难得,尽管詹姆斯十分的不舍,尽管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但詹姆斯还是把鱼——放了。 师:父亲坚持让詹姆斯把鱼放了,理由只有一个,是什么? 生A: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 (二)解决“钓鱼的启示是什么” 1、师:当大鲈鱼在水中一闪而逝,而留在小詹姆斯心中的悲哀久久不能散去。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问自己的吗? 生A:这件事要是我遇到了,我会不会放呢? 生B:我该怎样做呢? 2、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开个小小辩论会吧! 出示要求:

信息技术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市一等奖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小写转大写,数字转符号 学科信息技术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时数1课时设计者陈红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门学校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A版教材第一册下学会英文打字第5课。本课是在认识键盘、掌握手指基本键指法及认识各手指击键要领的基础上,设置的一节课。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现代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会英文打字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认识键、键及其用途为主内容,明确双字符键的概念,掌握双字符键在主键盘区的分布与指法分工,从而正确区分键和键的适用范围,规范打字姿势和指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文输入的兴趣。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键、键及其用途。 2.明确双字符键的概念,掌握双字符键在主键盘区的分布与指法分工。 3.正确区分键和键的适用范围。 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通过打《英文歌》的歌词,掌握大写字母的输入方法。 2.让学生通过打表情符号,掌握上档符号的输入方法以及左、右键的使用规律。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协作的创新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规范打字姿势和指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 2.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文输入的兴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本课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早期,爱表现自己,希望获得他人肯定,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任务驱动增强挑战感,激发他们大胆地参与和体验,以此巩固和提高知识技能。 初始能力: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键盘的分区以及主键盘区字母键的指法分工,能够比较熟练地输入英文字母和单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片段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形式】片段教学 【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平时爱看那些动画片?(生答)那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看一个好不好?(生答) 师:这个动画片里主要有哪两个动物?(狐狸和老虎)谁厉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板书) 师: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威”就是“威风”。“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生答) 师: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求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再找找那个自然段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第5个自然段)。 (生汇报一共有5个自然段,第5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师:狐狸用了什么方法能让老虎跟在他的后面把百兽吓跑的呢? 师: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在寻找食物,“寻找”这个词说明了老虎怎么样?(很饿,着急找到吃的)看到了狐狸肯定是喜出望外呀!它是怎么做的?(扑过去,把狐狸抓住了) 一扑一抓,体现了这只老虎很…..(凶猛,厉害)谁能读读这一段,注意读出老虎的凶猛。(生读第一自然段)师:狐狸遇到这么威武凶猛的老虎,并没有慌张害怕,而是再想办法。那个句子能看出狐狸想到办法了? 生:狡猾的狐狸眼珠子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 (老师指导“眼珠子一转,扯着嗓子喊”) 师:谁能读读狐狸说的话,注意狐狸的神态、动作和语气(生读),从这些话里能看出狐狸怎么样? 生:聪明,狡猾) 师:听了狐狸说的这些话老虎什么反应呢?

生:看着又瘦又小的狐狸,不相信有本事,但是听它这么大的口气又不敢不信) 师:不相信又不敢不信,用课文里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的心里(犹豫不决)师:犹豫不决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 师:看到老虎拿不定主意,狐狸冷笑一声又说上了,现在我们齐读狐狸说的这段话。(齐读) 师:于是狐狸就带着老虎来到了森林里,一前一后。狐狸、老虎和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怎么表现的呢?谁能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课文里画一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动物们赶紧就跑)其实老虎并不知道他们害怕自己,还以为他们真是害怕狐狸呢? 师:狐狸达到目的了,你对狐狸的做法怎么看的呢?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生汇报观点)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也要记住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欺骗别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板书:狐假虎威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模板)

附件3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模板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作者信息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导入语时 间 信息技术支持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 带了了一个礼物,一个大摆钟,大家想不想看?(播放视频)16 秒 在一个演示文稿的界面中,导 入视频连接,让学生直观的了 解摆。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本课的名称:《摆的研究》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教学目标】: 1. 认识摆,知道摆的结构。 2. 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计不能雷同。)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评价环节,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

点面结合-留住精彩-—场面描写片断写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描写一个精彩片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场面描写的内涵,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切实具备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2、在课上自主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场面中的“点”的方法,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展现人物性格。 3、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思考,通过展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引发对社会的深入思考,使作文有深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课型】单课时作文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前置导入:(5) 同学们,作文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必修课,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写的最多的一类文体是什么?——对,记叙文,特别是叙事性记叙文。我们现在写记叙文,大多数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有的同学感到很顺手,写的具体生动,内容充实;有的同学却觉得无话可写,绞尽脑汁也只能三言两语,写的干巴乏味,空洞无物。同样处于生活的海洋,面对同样的写作素材,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呢?其实,一方面是因为你能否留心观察生活,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能认真观察事物,你就有话可写,写的具体生动;另一方面是因为你没有掌握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不能对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加工,自然你就无从下笔。

其实,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生动与否,关键取决于场面的描写。那么如何对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创造,从而写出精彩场面,成就自我记叙佳作呢?大家想不想跟王老师学一招?——好,那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作文指导课——点面结合,留住精彩(板书课题)。 二、个例分析 1.、范例感知: (1)先看下面一段文字:片断(一) 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2)提出问题:这段文字写了一个怎样的场面?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个场面的? ——挤车;一大堆人和胖大嫂,重点写了胖大嫂挤车的镜头。 (3)、引出概念: 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比如师生一同庆祝教师节,生日聚会,一场比赛等,其实生活中只要有事件发生,就会有场面出现。一家人一起吃饭,和朋友一块儿赶集逛街,甚至我们的课堂课间都在演绎着数不清的故事,回放着精彩的场面,真可谓“事件发生中,场面时时在”。那么如何写好场面,再现事件

小学语文片断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片断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设计与演示片段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和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和教材内容分析 2.教学目标及依据分析教学目标及依据分析 3.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与分析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与分析 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5.作业设计及意图说明作业设计及意图说明各地区要求略有不同学情分析和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需求可以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来谈)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析阐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阐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并分析教材内容在中的地位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写作手法)例:《燕子》教材内容分析燕子》《燕子》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燕子》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飞来的情景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来的欢欣热爱之情来的欢欣热爱之情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了许多生机;第三自

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片段教学重点分析规定段落!片段教学重点分析规定段落!教学目标及依据分析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标一般依次是:标一般依次是:确立目标切忌把三维目标分解开写!确立目标切忌把三维目标分解开写!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会认?字,正确读写?等词语会认?会认正确读写?等词语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中,每课的教学目2.自己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认识自己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认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激发了解,激发了解),激发4.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拓展延伸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己的精神世界——摘自《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摘自《摘自语文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