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水平综合评价问题

高等教育水平综合评价问题
高等教育水平综合评价问题

学年论文

ACADEMICPAPERS

高等教育水平综合评价问题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对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而言,处于“性能提高”的阶段。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是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建立一个评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来简单的衡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本文从高等院校的学校数量、学生人数、在任教师人数以及学校的财政支出几方面出发,建立ARIMA 模型对现行高等教育水平作出短期预测,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价以及对其发展形势的预测。

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thelevelofHigherEducation

【Abstract】

Inrecentyears,China'shighereducationhasachievedrapiddevelopment,comparedwiththebasiceducation,oc cupationeducationandotherfields,inthe"performance"ofthestage.Theevaluationofthelevelofdevelopmentinhighe reducationisthehighereducationpolicyandafundamentalproblemin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strategyresearc h,developmentlevelindextoestablishanevaluationofthedevelopmentlevelofhighereducationtoasimplemeasureof highereducation.Inthispaper,fromtheaspectsofthenumberof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inschoolstudents,teache rsandschoolexpenditure,byusingthemethodof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tothelevelofhighereducationevaluatio nandpredictionofitsdevelopmentsituation.

目录

引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一章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2)

1.1指标的选取 (2)

1.2评价方法的选择 (2)

结论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地区化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作为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人们显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更加的注重现在孩子的教育,从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就可以看出来,我们都觉得高等教育也是备受关注的,但是到底该如何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呢?本文以高等教育发张状况为研究对象,在合理选取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高等教育的实力、效率,并展开分类评价,以求较全面地刻画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现状。

院校数量、教师数量、学生数量可以看成是高等发展的硬性指标,这些指标能够衡量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普及程度,而教育经费和经费占财政收支的比例这辆个指标可以看出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程度,这从另外一方面看出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支持,综合这两大方面,进行建模综合评价,来观察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1.2评价方法的选择

本文研究的是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状况,而研究此问题最重要的是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中,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如不同国家经济实力,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小康生活水平达标进程,企业经

济效益评价等,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本文采取的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分支。是将其分量相关的原随机向量,借助于一个正交变换,转化成其分量不相关的新随机向量,并以方差作为信息量的测度,对新随机向量进行降维处理,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数学变换中保持变量的总方差不变,使第一变量具有最大的方差,称为第一主成分,第二变量的方差次大,并且和第一变量不相关,称为第二主成分。依次类推,I个变量就有I个主成分。在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求解时,最多可以得到与测度项个数一样多的因子,如果保留所有的因子,就起

所谓ARIMA模型,即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是指将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化为平稳时间序列,然后将因变量仅对它的滞后值以及随机误差项的现值和滞后值进行回归所建立的模型。ARIMA模型根据原序列是否平稳以及回归中所含部分的不同,包括移动平均过程(MA)、自回归过程(AR)、自回归移动平均过程(ARMA)以及ARIMA过程。

ARIMA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预测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数据序列视为一个随机序列,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这个序列。这个模型一旦被识别后就可以从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及现在值来预测未来值。现代统计方法、计量经济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能够帮助企业对未来进行预测。

ARlMA模型在经济预测过程中既考虑了经济现象在时间序列上的依存性,又考虑了随机波动的干扰性,对于经济运行短期趋势的预测准确率较高,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针对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教育水平短期预测问题,其影响因素对高校教育水平的方法的研究同经济

现象中因素影响的方法类似,所以我们使用ARlMA模型来拟合和预测,力求得到较高的准确率.

ARIMA模型预测的基本程序

(一)根据时间序列的散点图、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图以ADF单位根检验其方差、趋势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识别。一般来讲,经济运行的时间序列都不

图1:绘制线性图

根据所绘制的时序图中可以看出高校数量是逐年递增的,序列具有较明显的线性趋势,序列不平稳,时间序列问题需要构造平稳序列才能预测数据,对于非平稳序列的建模,要对原序列进行差分,变为平稳序列。对于高校数量序列进行差分运算后,得到2阶差分曲线图,2。

高校教育经费序列经过4差分后偏自相关系数拖尾,自相关系数3阶截尾,预测模型为(ARIMA(O ,4,3))

321647014.080403.1079413.2------=t t t t t y εεεε(2)

2)高校教师人数

高校教师人数的时序图具有明显的线性趋势,所以采用线性模型,通过估计得到方程:

x y 648294.859.17247+-=(3)

2) 教育经费所占财政收支的比例

教育经费所占财政收支的比例,经过三阶差分后,序列变得平稳,偏自相关和自相关系数均一阶截尾(ARIMA(1,3,1)),通过估计得到方程:

t t B

B x ε234203.01999773.01-+=(4)

将表中数据与2008-2011年份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到,这些年份中高校数量、教育经费、教师人数、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以及高校学生数量大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第三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3.1主成分分析过程

主成分分析简介: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即从原始变量中导出少数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

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

原理:设法将原来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变量,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以取出几个较少的综合变量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的统计方法叫做主成分分析或称主分量分析,也是数学上用来降维的一种方法。

主成分分析基本思想: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

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收集原始数据,得如下数据表2:

将各年份教育情况值ij a 转化成标准的~

ij a ,有

(2(3(4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的特征值54321λλλλλ>>>>,及对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54321,,,,u u u u u ,其中T j u u u u u u ],,,,[54321=,由特征向量组成5个新的指标变量。

3.2高等教育水平综合排名

利用MATLAB 软件求得相关系数矩阵的前4个特征根及其贡献率如表4所列。

表4主成分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前2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就达到95%以上,主成分分析效果很好。下面选取前2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前2个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见表5。

教育长期形成的“供求”矛盾与压力。与此同时,如果忽视相应的物质条件和投入保障机制,将会极大地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计划的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对高校综合水平的作用;通过分析教育投资结构中财政总支出中高等教育投入的变化,高等教育总投入中财政拨款的变化,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取得的成就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建国以来,高等教育投入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总量持续增加;财政支出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我国财政对教育的结构性投资日趋合理;在政府努力增加对普通高校的投入的同时,学生家庭对高等教育投入加大,非义务教育的缴费观念已经形成,高校学费收入已成为仅次于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第二大来源渠道。高等教育经费向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倾斜,通过加强高校经费管理,提高高教经费的使用效益,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水平。

第四章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4.1高等院校发展近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发展,规模急剧扩大,教育质量得到积极关注,体质改革取得突破性、积极性进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发展中也存在经费严重不足、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因此,要有合理的定位意识、忧患意识和特色意识及市场导向意识等发展理念,采取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十几年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

5、

素是高校数量和教育经费。因此想要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牢固树立注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高校数量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高校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水平,而从历史数据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1年,高校数量逐年递增,与历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现状较为相符,这也正进一步印证了在高校数量较高的年份,其高等教育综合水平也较高。鉴于此,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可以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落到有质量地提高高校数量,树立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2.注重优化各种办学资源,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

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教育经费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第二大因素。从总体上看,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为此,我国可通过不断优化办学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特别加大对中西部等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较弱地区的支持等方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因此,要想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就必须有质量地增加高校数量,增加高等教育经费

总额,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及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会促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此,我国适宜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以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为核心,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通过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同时,通过充分利用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教育资源,努力提升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实现我国由人力资

在我看来,这里至少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即高等学校的层次与质量的关系问题。国家层次的高等学校,应该首先承担和完成整个国家的任务,而地方层次的高等学校,则首先应该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依靠力量。?我们应该要有(一)合理的定位意识。我们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思路时应当考虑各种相关的因素,在这个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定位。至少要考虑四方面:1.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中的位置。2.国家或地区对学校的要求。

3.学校现在的优势或者潜在的优势是什么。

4.学校可能获得的支持以及支持的力度有多大。在综合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给学校一个科学的定位。(二)忧患意识。现在高等学校的竞争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逐渐加大。这个竞争首先是在专科层次上显露得非常突出。(三)市场导向意识。现在不存在着分配,人才要由就业市场的变化来决定。如果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就业问题上就能打胜仗,就业率就高。(四)要有科学的质量意识。现在应该有知

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新型的质量观来统率我们的质量标准,不要一谈质量意识,马上把一些老的做法,比如加强考试严格考试纪律等搬出来。不能光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学生对操作等实际知识的运用能力,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学校就应该要变一下考试的方式。(五)要有体制创新意识。我们不仅在教学模式上不能够照搬一些老的学术型的学校,而且在管理上也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其二是政策问题,即高等教育的政策如何引导不同高等学校的定位和发展,鼓励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水平。?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我们民办学校要想取得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强烈的特色意识。没有特色意识就实现不了跨越,想所有的专业,所有的学科都同步发展是不可能的,人家发展了几十年上百年的专业怎么能够轻易赶上呢。如果我们抓住了自己的优势之所在,形成了自己的办

“不

上年高

,高

研究我[1]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_王新娜

【城市研究】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新娜1,2 (1.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2.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内容提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这决定了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方法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目前,学界采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选择后者,并采取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各种方法进行估算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方法及其结果,根据多配对样本的K e n d a l l协同系数检验和I C C检验,评价标准及其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城市化;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92-04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国内学界对城市化的讨论也异常热烈。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因此国内学者采用繁多的方法进行测度,以期能全面综合反映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而这也是城市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计量基础。本文试图理清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并采用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来比较各种方法测度结果是否一致。 一、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之争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众多,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方法的争论反映了从单一的人口城市化到城市化质量提高和城乡一体化,从城市化的量变到质变的关于城市化内涵理解的演进路径。 (一)单一指标法 城市化的基本标志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并集中地进行工业生产、服务等社会活动[1]。H.E l d r i d g 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C.G.C l a r k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2]。单一指标法抓住了城市化的这一本质特征———人口城市化,来对城市化水平进行度量。 这类方法主要采取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市用地比重指标,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前两种。但是由于从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通过并实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因此早期的城市化衡量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而这种衡量方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确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和状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的、大规模的涌入,形成了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却又被隔绝于城市非农业人口统计之外的暂住人口群体。同时农村改革的成功推进,形成了乡镇企业主导下的农村城市化,使我国城市化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并愈加复杂化。我国市镇的建制标准也多次发生变化,例如1980年实行的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市带县的体制,使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标准不一,以非农人口户籍统计数据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显得愈发不合时宜,有失偏颇。城市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城市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归入城市人口,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实际操作中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国以来进行的5次人口普查。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只有节点数据没有时序数据;另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作为城镇人口,1964年二普时则改用市镇行政辖区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三普的标准是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1990年四普的口径为设区的市采用区的总人口而对不设区的市和镇采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人口,2000年进行的五普口径进一步改变,这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复合指标法

(完整版)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发作用。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相互制约,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在同一政治经济制度下,各国的教育虽然也有差异,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国家政权--精神产品生产--学校教育的领导权 统治阶级同多颁布,指定,分配,规定,任命聘用等,实现控制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直接或间接手段--决定或影响受教育权的分配。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政治因素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的人,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这教育内容的取舍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丰富程度,学校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要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革。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有自身规律,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学校不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不能放弃学校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维护,巩固和加强的作用。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首先,民主程度--整体--人民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公民意识--民主价值 其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二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生产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发展对教育事业所提出的要求。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评价内容及标准 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全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评价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三、评价方法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 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实施多元评价,还要渗透或包含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中进行。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方面要重点结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以少先队活动,校本课程实施中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要结合所有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审美与表现方面重点结合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进行评价。 (二)学科发展目标的评价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遵循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该学段、学年以及每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的基准,通过作业纸笔测验、考试和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表现性任务等形式进行评价。 (1)练习、作业 作业分析评价是教师了解掌握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最常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的作业情况要通过学生的认真程度,正确率,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况;完成作业的速度,主动作业的情况;课外学习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成果来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作业展览活动,进行优秀作业及成果评比,作为作业评价的依据。 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之外,更应注重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等到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表现能力的表现性作

第五章_高等教育结构

第五章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包 括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和微观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 ●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因素:经济;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教育等。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和特点分析: 1、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如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2、高等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形态。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等12门学科。 3、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按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不同可分为公立和私立;按办学及授课时间方式,可分为全日制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还有公立主导型、私立主导型和双轨型。 4、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分为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重。 5、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分为梯度结构模式和中心城市模式。 ●世界教育结构改革两种基本趋势:一体化模式;多样化模式。 ●对我国高教结构改革的若干启示: 1、高等教育的各类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2、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3、建立相应的转学机制。 ●影响高教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学术因素;体制因素;政府干预因素;区域发展 水平的因素。 ●高教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首先,必须从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在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在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来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在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在能级结构上重点支持少数大学的发展,使之成为名牌大学;在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缩小地区教育落差。 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城市化内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近十几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来更加全面的研究河北省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最后对加快河北省城市化提出了对策措施。 标签城市化;河北省;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河北省从2008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工作目标,向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城市迈出关键步伐。经过2年的努力,今天的河北,三年大变样已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建设正走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在这个背景之下,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 1 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差异理解,互相补充,使城市化的内涵更为充实。 尽管不同学者对城市化的内涵理解不同,但理论界对城市化内涵的共识还是有的,从根本上说,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村城市化、城市规模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包括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以及文明程度城市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2 河北省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余大部为平原。总的来说,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 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公里,总面积达18.77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 万,现有11个省辖市(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

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4)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1)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2)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3)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3.高等教育的定义: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4.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学生具有特殊性,..职能具有特殊性。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十六大”中的教育方针是怎样规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教育方根的表述是怎样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目的? 我国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加班人。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需注意:(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因而具有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具有宏观和微观的调控。 3.激励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反映的是需要和动机,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这个没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对结果是否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依据只能是高教的目的。 4.高等教育的目的体系: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5、实施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 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就是能够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具体实施方式,即教学工作、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1)教学工作:教学是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2)科研训练: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6.谈谈对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认识: 个人本位论是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的教育目的观点,强调个体的利益和权利,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全面塑造真善美的个人原型。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是不全面的;社会本位论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主张人的教育和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社会化。这种教育观注重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但完全否认对个体的依存,也是不全面的。 7.高等教育的几种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无目的论、辩证统一论。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 1.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政治功能有哪些?文化功能有哪些?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政治功能:培养政治人才,使受教育者政治化,促进社会政治化。文化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新功能。 2.高等学校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大学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是高等学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中心。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是国家科学研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会服务是当代高等学校上述两种职能的延伸。这里所说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服务。总之,高等学校三大职

高等教育结构重点试题

高等教育结构重点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微观结构的是( )。 A.层次结构 B.形式结构 C.课程结构 D.地域结构 2.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宏观结构的是( ) A.能级结构 B.学科专业结构 C.教材结构 D.队伍结构 3.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从( )开始的。 A.18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 0世纪30年代 A.湖南 B.福建 C.云南 D.湖北 8.下列选项不属于一体化教育结构模式的特征的是( )。 A.可以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B.为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基础 C.英才教育部门有更大的自主权 D.有利于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机会 9.高等教育( )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 A.地区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次结构 D.科类结构 10.高等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A.地区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级结构 D.科类结构 11.教育一体化模式是在哪一时期达到高潮的?( ) A.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B.1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C.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二、填空题 1.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 大致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 2.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在( ),而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安排在( )层次。 3.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 )和( )上。 4.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 ),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5.高等教育的( )应该与一定的经济结构及相应的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适应。 6.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形式。 1.简述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和能级结构。 4.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模式有哪些?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别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规模、结构、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体系逐步健全。去年,中国高校数量已达2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规模的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博士培养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招生总数中占比不断攀升,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叶欣茹1 一、引 言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存在和发展,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培养高级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趋势,要求智力开发达到全体人民中普及大学教育的水平,不然就不能实现今后21世纪初的现代化生产。”(《新技术革命与教育》)因此,加速高等教育发展步伐,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增大。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本文研究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指标选取 选取什么指标,来表征、衡量与比较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的现有发展水平?这是一个貌似简单实则棘手的问题。本来,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一些常用的现成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状态,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如,每万人口中的大学毕业生数、每万人口中的在校大学生数、高等教育入学率或毛入学率等等。但我们认为,这些指标用来反映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水平时至少存在如下几点不足:(1)每万人口中的大学毕业生数,是一个时点指标,仅在我国10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时予以统计,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是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距今已近6年,难于及时和连续性地反映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新态势。另外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该指标主要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大系统的“产品”(大学毕业生)在各地区的多年累积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各地区高等教育子系统本身的现有发展水平。(2)每万人口中的在校大学生数,可由各地区每年人口数和高等学校在校生数计算得出。但是,我国各地区高等学校的布局及高等学校招生、分配在较大程度上是由国家统筹调度进行。因此,该指标并不能如实反映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如果在该指标中仅采用各地区地方高校在校大学生数作分子,又会损失一部分重要信息:国家部、委设在各地区的高校435/1996 高等教育研究1叶欣茹 华中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在职硕士研究生

对高中生的学业水平综合评语

对高中生的学业水平综合评语 对高中生的学业水平综合评语1 1. 班长、英语科代表。工作认真负责,能力强,组织班会质量高。工作计划性较强,学习刻苦,各科均衡发展,成绩保持优秀。月考、期中考试成绩总分均列年级第一名。高二数学、英语、语文竞赛均荣获一等奖。你为人正直诚恳,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班集体,待人有礼。校运会上荣获×第一名;米第二名;米第二名。宿舍评比A 等。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今后在工作方面可更加大胆地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本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 2. 班团支书。工作认真负责,工作计划性较强,学习刻苦,各科均衡发展,成绩保持优秀。月考、期中考试成绩总分均列年级前列。你为人正直诚恳,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班集体,待人有礼。乐于为同学、为班级、为学校做好事。经常能看到你为同学解答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很让老师感动。高二英语竞赛荣获二等奖。黑板报中有你倾注的心血。宿舍评比B等。你今后在学习上还要更发奋,在工作方面还要更加大胆地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本学期被评为学校优秀团干部。 3. 学习委员,历史科代表。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各科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成绩一直保持优秀,月考、期中考试成绩总分列年级第一名,记忆力好,自学能力较强。看到你课堂上专注的神情,看到你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

里认真看书学习,老师感到很欣慰。高二语文、英语、数学竞赛分别荣获一、三等奖。宿舍评比A等。希望你工作上更加大胆,想更多的办法,带动班级中其他的同学,共同进步。本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 4. 学习委员、政治科代表。工作主动、认真、负责。你心地善良,脾气好,温柔,活泼可爱,为人坦诚,接物待人春风扑面。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神情,看到你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里看书学习,老师感到很欣慰。你集体荣誉感强,校运会上,努力拼搏,荣获×第一名。宿舍评比A等。由于你的努力,你的数学成绩提高明显,在高二数学、语文竞赛中均荣获三等奖。月考、期中考试成绩名列年级前列。如果平时你能多思、多问、多说、多练,那你的进步还会很大!本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 5. 你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是在课上老师却能发现你专注的神情,感受到你对知识的渴望。学习刻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不明白的问题你能虚心请教他人,课余时间常能看到你在教室学习的身影,由于你的努力,这个学期成绩有很大进步。你是一个很乖巧的学生,其他方面表现很好。对人礼貌,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宿舍评比B+等。今后希望你继续努力,力争成为更优秀的学生。本学期被评为优秀团员。你纯真可爱,对待同学热情大方,你脸上的每一个表情都很温和,从你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你心灵的善良。看得出你很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父母和老师,所以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课余时间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近十几年来,浙江抓住机遇,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2008年,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7所,在校生86.8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奠定了高等教育大省的地位。未 来一个时期,浙江要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需 要尽快从外延扩张为主转向内涵发展为主,通过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实现高等教育从“补偿性增长”向“适应性增长”并努力向“战略性 增长”的方向转变。在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中,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具体运作方式的综合体现,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特 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优化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无疑是一个亟待 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1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的现状及存有的问题 “教育结构的依据和归宿,一是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二是教育 自身的本质和规律。”1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大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外向型经济纵深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 调整优化等,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对应调整,这种调整主要体 现为高等教育外延扩张以及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等的持续优化。 1.1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是一种纵向结构。2008年,浙江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为 4.13%、53.79%、42.08%,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2。根据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合理的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塔型” 结构,既专科是塔基,本科是塔身,研究生是塔顶。由此可见,浙江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有着三个问题:一是研究生教育所占的比重较低,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逐步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本科教育所在比重较大,扩张速度过快,不仅向下挤占专科教育 资源(主要是生源),短期内向上又多数不具备升格的能力;三是专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篇一: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全面掌握全省城镇化的动态进程,促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指标评价体系。 一、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是全面评价目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的评价由原来仅仅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两项指标的简单评价,转为对城镇化发展的全面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并深层次认识全省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与发展态势。二是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全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科学制定“十一五”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在全面评价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提出下一步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为下一步找准工作重点以及制定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评价还起到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作用。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把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标的选取和权重要经过专家论证,并在实践中试行,听取各相关单位与部门的意见,

不断修改完善,让整个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城镇化发展情况。 2、全面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既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又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指标体系充分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社会安定”,而且进一步丰富了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扩大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覆盖面,全面反映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3、易收集原则 选取的指标当中,绝对部分能够直接通过《湖南统计年鉴》获取,少量指标可以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外公布的指标获取,还有个别指标需要通过简单计算获取。总的来说,所选取的指标易于收集、易于计算。 4、非均衡原则 根据不同指标与城镇化相关程度的差异,给予不同指标以不同的权重。凡是能够体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内容(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增长速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速度等),对城镇化发展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指标(GdP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成区绿地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均给予较高的权重。凡是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指标,所给的权重为负数,绝对值的大小仍然反映其重要程度。 三、选取的指标内容 选取的指标要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和社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当代高水平大学的使命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当代高水平大学的使命 摘要: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少表现出五大趋势,即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促使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引领社会,国际一体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国际开放,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品牌质量,科技综合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以及知识信息化促使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全人教育。为顺应这种趋势,高水平大学必须承担起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引领力量、政府咨询决策“思想库”和“智囊团”、先进文化和引领社会进步灯塔、地区与全球合作交流桥梁的五大使命,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加快自身的崛起步伐。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高水平大学;使命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经济浪潮、全球一体化、知识信息化越来越凸显,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现代高等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集中体现,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我国高等教育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我国高水平大学必须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勇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跨越发展道路,为地区、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一、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根据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形势,考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少表现出五大趋势: 1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促使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更加注重引领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逐步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已占GDP50%以上),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大学已经从农业经济社会的“象牙塔”、工业经济社会的“推动器”发展成为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越来越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成为知识型社会的主要催化剂和工业发展的烽火台,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作为社会中心的现代大学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职能更加凸显,也越来越成为社

学生学业水平与素质综合评价分析报告

学生学业水平与素质综合评价分析报告 月日镇中心小学服务于甘江、江湾、马炉三个行政村,现有6个教学班,180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6—12岁。多年以来,月日中心小学教学质量除今年获得全县中心小学排名考前以外,常常处于全县中游位次。究其原因有好多,但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学生学业水平及素质普遍较低造成的。去年以来,学校依托目标教学法的研究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似的提高。为了在目标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及素质,现将我校学生的学业水平及素质作以综合评价分析: 1、低年级语文。学生基本会读拼音,但有个别学生学生不会写,有好多学生不会认整体认读音节,有一部分学生分不清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大部分学生能三会生字,但仍有好多学生会念不会写生字,不会给生字组词;会流利的读课文,但朗读的不是很正确;能看懂图画的意思,但表达的不是很准确。 2、低年级数学。学生能认识常见的数,但对大数的认识很模糊;能比较数的大小,但对算式结果的大小比较不是很准;基本计算的方法都会,但计算的细心程度太差;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发现问题的能力更差。 3、高年级语文。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但对形近字,多音字的掌握不够牢固;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但没有

感情;基本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但不能很好的总结出文章思想;极个别学生坚持课外阅读,但大多数学生课外就没有阅读书籍、报刊等;可以写出完整的作文,但写作的水平较低; 4、高年级数学。大部分学生对大数有一定的认识,能理解小数、分数的意义,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会计算各种混合运算,但正确率不是很高;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能力高,特别是对分数应用题不会解决的学生太多。能认识平面图形,但对图形特点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常常混淆计算方法。 5、高年级英语。单词四会的学生有三分之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听懂、会读、会说不会写;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汉式英语,没有构建起英语思想;一部分学生不会对话更不用说写话。 1、学生基础参差不起,更班就读的学生数较多,学困生转化工作量太大。 2、教师少,班大学生数多,知识的落实不到位。 3、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4、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全靠在校学习,下午在家无人辅导。 5、留守儿童多,无人管理,爷爷奶奶只管学生的吃穿,不管学生的学习。

系统论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探析

系统论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探析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与否将影响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优化层次结构的建议,如适当降低重心、大力发展专科层次高职教育,明确高等教育各层次定位,加强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等等。 [标签]系统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基本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原则,并提出若干调整、优化层次结构的建议。这对于缓解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过剩和短缺问题,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系统论为指导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原则 1947年贝塔朗菲发表《一般系统论》一文,标志着系统论的诞生。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系统论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自问世以来,系统论曾对社会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冲击,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同理,以系统论为指导来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可以为高等教育结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 1.整体性原则 贝塔朗菲曾说过:当我们讲到“系统”,我们指的是“整体”或“统一体”。由此可见,整体性是系统最为鲜明、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系统思想的灵魂。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有各部分(要素)的功能,而且有由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结构而产生的新功能,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性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由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这三个要素(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要素或部分的行为只有协调于系统整体的行为之中,才能发挥整体功能的作用。也就是说,忽视任何一个教育层次,都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减退,因此,我们在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调整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个教育层次在层次结构体系中都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都应有其他层次不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也就是说,每个教育层次都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 2.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是宇宙间的普遍性规律。所谓层次,就是指系统的有序分层。系统和要素、高层次和低层次系统具有相对性。一系统之所以被称为系统,只是相对于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摘要】安徽省进入了新型城镇化快速开展的新阶段,实时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从社会进步、人口素质与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展开,选取16个指标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对2007-2016年安徽省以及2016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测度,最后由综合得分情况对安徽省各市进行模块划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安徽省;MATLAB 一、前言 虽然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现阶段速度加快,但仍存在个别地区水平仍较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3.20%增加到2016的51.99%,年平均增长率为1.25%,大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合肥市和亳州市2016年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为72.05%,38.28%,二者相差33.7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在各个地区发展不协调,所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挖掘阻碍其城镇化进程的短板是迫在眉睫的。 二、文献综述 中国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评价研究颇多。阿荣[1]等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基于此基础,选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余艳昕[2]创新地将传统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科学的测算出重庆市各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并给出了具体建议;钱力[3]等在测算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水平的问题上,采用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根据综合得分对甘肃省进行了级别

划分。张巧玲[4]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权重的确定采用CRITIC方法,并分析了山西城市化发展水平,从总体和时间轴方向,确定了影响其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总之,中国学者对中国或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文基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7—2016年以及安徽省2016年16个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数据的来源 立足于数据的真实性和研究的要求,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安徽发展年鉴》、《安徽统计年鉴》。 (二)数据的标准化 当各个指标的评价有很大的不同时,若是利用原有的数据值进行研究,由于量纲的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所以,采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数据归一化是众多数据处理中最具代表性的,它通过一定的算法限制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处理。通常做法是将数据设置在[0,1]之间以简化后期的数据处理过程。本文运用的数据归一化处理方法为线性函数转换(最大最小值转换法):x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y表示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max和min分别表示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个评价指标不同,权重也有所不同。本文

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现就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清晰地显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维持一段时间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局面,且这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另外中国的总人口数中,我国受教育的人口较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更少,这已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资、管理监控上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未能适当超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8%的较快增长率,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经济上具

备了“接收更好更高教育”的经济能力,并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对高等教育的更迫切的需求。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的供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显得严重不足。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探讨并尽可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目标极为不利。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生存与竞争问题 国高等教育发端的严重滞后,发轫后的不连续性发展历程,以及一个多世纪高等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实力上远低于欧美等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使得我国在WTO的框架和游戏规则内,在与欧美高等教育的生存竞争中处于“历史性的弱势地位”。可以说这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整个历史阶段中,挑战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起点、过程之中,还是从结果上都是不公平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预见的损失。而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也无疑加剧了有限的高等教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多方主体博弈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多方主体博弈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实际上是由政府、高校、市场和家庭(学生)各方主体博弈的结果。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让家庭(学生)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而减少盲目性,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多方主体;博弈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和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各界以及众多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阶段的适应性结构改革没有到位,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还不能适应其规模的过快增长,甚至导致教育与经济发展失衡[1]。在影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多方力量中,各相关主体实行自动调节并做到资源最优配置以完全适应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实际上,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是在一定经济背景、政策支持下,体现为政府、市场、高校及家庭(学生)等多方主体的博弈结果。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体系、资源配置以及利益导向方面的博弈,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主体博弈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主体博弈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如何为适应和满足经济增长而进行调整。 一、博弈主体及环境特征 高等教育各层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功能及特点各自不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适应与协调发展,不是简单的促进和适应的关系,而是要通过提高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继而促进和引领经济增长。这其中本身体现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再加上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非对称性,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所对应的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需要很难做到精准匹配。因此,在调整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过度与不足。 形成博弈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有两个:1)有独立作出决策的自主权,并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和目标;2)各方的利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其中一方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各方的行为和目标实现[2]。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的规模和比例依然由政府按计划制定,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正逐渐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其决策明显会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制约,并具备形成博弈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决策时,会结合国家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和市场对人力资本结构的需求,并以实现总体资源最优配置为目的。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高等教育供应的增加,作为高等教育各层次教育的接受者和人力资本的提供者,家庭(学生)对高等教育各层次入学选择的自主性提高,其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其他各方的行为和目标实现。各用人单位的集合形成人力资本需求方,简称为市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适应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