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是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下面将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详细介绍。

踝关节骨折是指发生在踝关节处的骨折,可以包括胫骨、腓骨或者这两者同时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例如摔倒、扭伤或者直接碰撞等。

踝关节骨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指通过手术切开创口,将骨折端复位后使用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在创口处进行适当的处理,并进行创口缝合。

该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复位和固定来恢复骨折处的骨骼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

1. 准确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以通过手术操作将骨折端准确地复位,避免了骨折端错位导致的骨不连的情况,保证了骨骼的正常解剖关系。

2. 稳定固定:内固定材料的应用可以提供足够的骨骼稳定性,防止骨折再次错位或者骨折端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骨折愈合。

3. 早期活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可以进行早期的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有利于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和运动能力,减少了术后的创伤和不良影响。

4. 降低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以降低手术过程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肌腱挛缩、神经损伤等。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骨折类型、骨折程度、手术技术水平等。

对于关节面不稳定的骨折,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也影响着手术疗效。

在选择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材料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准确复位、稳定固定、早期活动和降低并发症等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手术治疗仍然需要在医生的精确术前评估和术中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以提高手术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摘要目的对踝关节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治疗方式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6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6.72±3.78)分优于对照组的(75.33±4.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将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作为一种临床上较为多发的骨折类型,骨折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通过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

从当前临床上针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情况来看,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法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均为其中较为常用的术式,且应用特点不一,临床价值存在争议性[1]。

为对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特结合相关病例做出了分析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6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且病情均符合踝关节骨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8.75±4.62)岁;骨折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6.57±1.86)h。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38.84±4.57)岁;骨折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6.63±1.78)h。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观察组患者均以平卧位接受经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骨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骨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5期踝关节骨折属于一种常见骨折疾病,该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外伤,部分患者在扭伤过后出现骨折,而旋后-外旋骨折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如果没有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容易引起骨折愈合不良,还会引起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骨折情况,但是这种手术的切口比较大,对患者创伤也较大,还会导致各类并发症状,整体治疗质量不佳。

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则是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案,术后恢复也比较快。

本研究对本院踝关节旋后外旋骨折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探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按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35.005摘要目的:探究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

试验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且能改善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Effect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on fracture healing and ankle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pinator external rotation ankle fractureHao QiuyanThe First Orthopaedics,the Central Hospital of Linyi City,Shandong Linyi 276400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onfracture healing and ankl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pinator external rotation ankle fracture.Methods:From March 2017toMarch 2019,100patients with supinator external rotation ankle fracture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plan,they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50cases in each.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We compared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otal excellent rate of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operation quality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closed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upinator external rotationankle fracture was significant,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peration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Supinator external rotation ankle fracture;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fixation;Fracture healing;Ankle function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郝秋彦276400临沂市中心医院骨一科,山东临沂10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5期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点是骨折部位在踝关节附近。

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本文旨在总结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指在切口切开的使用内固定物将骨折碎片复位固定的手术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复位骨折,稳定内固定物可以确保骨折恢复期间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以准确恢复骨折。

在手术中,医生通过切口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并使用适当的器械将骨折碎片复位到正确的位置。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骨折不稳定、错位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内固定物的使用可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内固定物可以固定骨折碎片,防止移位和错位。

这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也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内固定物的固定作用可以使骨折碎片更好地愈合,促进骨折愈合的进程。

内固定物对于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骨折部位稳定可以增加骨折愈合的成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踝关节骨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过程较长。

在骨折复位和内固定过程中,由于操作技术不当或器械选择不当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复位骨折、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促进骨折的愈合。

手术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的可能,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谨慎选择和操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推广。

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和 传 统 切 开 复 位 内 固 定 ( 开 复 位 组 ) 比较 2组 患 者 的手 术 时 间 、 中 出血 量 、 折 愈 合 时 间 、 折 愈 合 后 外 踝 有 无 疼 痛 及 术 切 , 术 骨 骨 后 1年 A F S足 踝 评 分 。 结 果 闭 合 复 位 组 术 中 出 血 量 、 后 切 口感 染 发 生 率 及 骨 折 愈 合 后 外 踝 出 现 疼 痛 发 生 率 明 显 优 OA 术 于 切 开 复 位 组 ( 0 0 ) 闭合 复位 组 5 P< .5 。 1例术 后 随访 1 8 个 月 , 均 2 . 6— 1 平 97月 , 折 全 部 愈 合 ; 开 复 位 组 4 骨 切 2例 随 访 1 7—
a dmitd t urd p rm e o n— o te o o e a t ntf rno c mmi u e n e fa t e fo M ac 00 oAug s 00 n t d a kl r cur rm r h 2 4 t u t2 9. Ac odig t i e e ti tr a x t n c r n o df r n n e n lf ai f i o meh ds,t ai ns we e dii d i o ls d e c in g o t p r u a o o lw ce to he p te t r vde nt co e rdu to rup wih e c tne us h lo s r w it r a x to a d pe e ucin n e n lf ai n n o n r d to i
go t ne n lfx to r up wih i tr a a in.Th p r to i i e o e a in tme,i r o e ai eblo o s rc u e h ai gtm e,ltr lm aloa a n a d t c r f nta p r tv o d ls ,fa t r e ln i ae a le lrp i n he s o eo AOF tt e e d o o lw— r o a e AS a h n fflo up we e c mp r d. Re uls Cl e e u to r u h we infc nt e si ta p r tv lo o s, s t os d r d c in g o p s o d sg i a l l s nr o e a ie bo d l s i y

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固定在后踝骨折中的应用

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固定在后踝骨折中的应用

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固定在后踝骨折中的应用引言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固定术是一种通过外侧入路直接复位并使用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来固定骨折的手术技术。

这种手术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对韧带和周围软组织的伤害,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手术步骤如下:1.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取仰卧位,向外翻踝关节。

2.沿外踝前轨道作皮肤切口,逐层切开皮肤、腓骨短腓肌和腓前肌。

3.寻找骨折点,进行骨折复位并使用直径大约3mm的空心螺钉固定。

4.根据骨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态和长度的支撑钢板,将其固定在腓骨上。

这种手术技术的特点在于对软组织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康复效果好。

1. 临床应用情况据统计,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固定术在后踝骨折的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有了数千例的临床案例。

这种手术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后踝骨折,包括腓骨外侧髁骨折、踝关节增生性骨折、内踝骨折等。

而且,其应用并不仅限于成人,也可以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后踝骨折治疗。

2. 临床效果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固定术在后踝骨折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手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症状,术后恢复期也较短,大部分患者在术后6个月即可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术后稳定性良好。

3. 优势和潜在问题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固定术相对于传统手术技术来说具有更小的创伤,更好的骨折复位效果,较快的术后康复速度等诸多优势。

也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手术技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

结语后外侧入路直接复位空心螺钉与支撑钢板固定在后踝骨折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种手术技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技术来说具有更多的优势,其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后踝骨折的治疗方式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骨骨折的疗效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骨骨折的疗效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骨骨折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通过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进行治疗后踝骨骨折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后踝骨骨折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治疗;后踝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142-01在临床中,后踝骨骨折的情况属于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1],从当前发生骨折的情况可知,后踝骨骨折发病率非常高,由于此疾病而使得患者的日常正常活动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果此时患者没有及时地接受,患者病情就会逐渐加重,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去行走能力[2]。

结合当前的治疗情况,患者接受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十分良好,详细情况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后踝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

常规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8例;车祸伤10例,坠落伤5例,摔伤5例;年龄是19至61岁,平均年龄(40.5±3.9)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9例;车祸伤9例,坠落伤6例,摔伤5例;年龄是20至61岁,平均年龄(40.8±4.1)岁。

两组患者的资料无差异(P>0.05),有比较的意义。

1.2 方法常规组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术治疗,具体情况如下:患者的后踝骨关节的外侧实施纵切口,此时就可以暴露出骨折的部位,然后再清除患者骨折区的血肿和周围的软组织位置,进而可以较好地复位外踝的骨折,并能够通过解剖形钛板而实施固定,进而更好地缝合切口;而实验组患者则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第一,通过C臂X线机的透视,进而帮助患者在所受外力的相反方向而更好地移位骨块推压以及复位[3];第二,针对患者的三踝骨折位置而需要依次进行复位,从而可以更好地处理外踝以及后踝,并能够在待踝关节面位置而实施恢复和平整;第三,然后通过两枚克氏针而暂时的固定,然后在相应的长度以及数量而加压空心螺钉,进而可以更好地顺克氏针而拧入固定;第四,实施棉垫加压并进行包扎。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摔倒、扭伤或其他外伤导致的。

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一种外科手术,通常在麻醉下进行。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切开患者的皮肤,将骨折部位复位(即将断裂的骨头重新对齐),然后使用内部固定装置(比如金属板、螺钉或钢钉)将骨折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这样可以使骨折部位得以愈合,同时也能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许多优点。

它能够准确地将骨折部位复位并固定,避免了骨头错位和错开,有利于骨折愈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并且,内部固定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有助于减少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也可促进患者早期的康复训练。

针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它的有效性。

一项最近的研究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分析,结果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一些研究还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术后康复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总体上来说,大多数患者都能够从这种治疗方法中受益。

除了临床病例的证据外,许多临床实践也证实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

在临床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常是医生们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大多数踝关节骨折的患者来说,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治愈骨折,更能够保持踝关节的功能,并且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地恢复日常活动。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也存在一些局限。

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还需要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术后的局部并发症和感染等问题也需要及时处理。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量,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
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标签: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
在人体各个关节中,踝关节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承重关节,该关节的骨折发生率较高。

老年骨质疏松者与青壮年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如果其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便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临床上急需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本研究主要针对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观察组患者15例,平均年龄(45.21±6.26)岁,包括10例男患者,5例女患者。

對照组患者15例,平均年龄(45.05±6.12)岁,包括9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

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患者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者;其它脏器没有合并损伤者;术前心电图、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均不存在异常者;关节活动受限者;踝关节肿胀、疼痛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对铺无菌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止血带对患者患肢进行止血。

将一手术切口作在踝关节外侧,将其长度控制在10cm,将腓骨干远端以及外踝显露出来,对骨折区血肿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进行清除,将外踝骨折复位之后,要将腓骨干远端以及外踝采用解剖钢板进行妥善固定,并且在内踝作出一个弧形手术切口,将手术切口的长度控制在6~8cm之间,将皮肤及其皮下组织切开,注意对大隐静脉与隐神经进行保护,将骨折端显露出来,将踝关节内翻位,对其成功复位之后,采用点式复位钳将其固定,在固定时还要采用两枚空心拉力螺钉防止患者内踝出现旋转。

在内踝部作出一个手术切口,将后踝关节充分暴露出来,并且将其复位,用拉力螺钉固定。

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对患者的踝关节活
动度与复位情况进行观察,并且采用生理盐水或者双氧水对其进行冲洗,将切口闭合。

观察组(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

将患者的外踝尖作为中心,在其外侧作出一个纵行手术切口,将骨折区显露出来,对腓浅神经进行充分保护,将周围软组织与血肿清除干净,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对外踝骨折进行复位,将腓骨长度以及解剖位置恢复。

进行满意复位之后,如果患者在AO分型中属于A型骨折,则要对其进行拉力螺钉固定或者克氏针内固定,如果属于C型或者B型骨折,则要采用接骨板或者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再对内踝骨折进行复位,进行透视之后,要采用拉力螺钉或者克氏针进行固定。

完成内外踝的固定之后,对后踝位置进行观察,如果不满意,则可以采用克氏针将其固定。

如果出现了胫腓联合分离现象,则首先要促使踝关节完全背拉伸,将一枚拉力螺钉在关节向上3cm处拧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完成手术之后,在进行踝关节活动时,出现活动受限或者疼痛现象。

要再次采用C型臂X线机对踝关节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采用生理盐水或者双氧水对其进行冲洗,将切口闭合。

完成手术之后,要采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一到两天的抗感染治疗,将患肢抬高,并且采用消肿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录入之后,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表计数资料。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4.56±7.88)min,术中出血量为(45.78+3.55)mL,骨折愈合时间为(13.78±1.88)周;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0.22±6.20)min,术中出血量为(15.48±3.12)mL,骨折愈合时间为(10.45±1.35)周。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踝关节属于人体中重要的承重关节,包括后踝、内踝与外踝,胫腓骨远端关节面与距骨关节面为踝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不断上升,踝关节骨折率也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上,如果患者的关节间隙变宽或者关节面处于不平整的状态,很容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

在踝关节骨折没有移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

但是如果
出现了移位现象,便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属于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相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不会对患者的骨折区血运造成严重破坏,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手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好,手术切口小,所以术后感染发生率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由此可知,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良好推广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