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论文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论文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论文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论文

论文题目: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专业名称:社会管理

姓名:崔轶

学号:135056

边疆中心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初探

【论文摘要】相较于发达地区,作为省会城市,昆明市经济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城市建设开展十余年来,和谐社区建设进步明显,各方面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今后要进一步改善社区组织建设,推进社区大党建和自治共建,改善服务,加强经费保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区;昆明;社区建设

【正文】社区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和现代城等指导性文件,推进社区建设。居委会数量从城市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昆明市的经济建设水2001年的123个发展到2010年的508个。2011平较低,城市建设发展缓慢。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年全市创立文明和谐社区48个,绿色社区11个,占据了主城区的黄金地段,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省级绿色社区15个,巾帼示范社区(村)139个,平社区公共用房不足。2007年全市330个社区中,安社区515个,民主法治村(社区)170个。124个社区无办公用房或在危房办公,158个社(一)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模式,社区自治开始区的公共用房面积不足100平方米.近年来昆明市人口增加迅速,10年间增加65万余人,各区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人性化、民

主化、2011年昆明市的常住人口达643万人,流动人口科学化,不断探索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约120万人。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城市和社会务体系,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社区服务模式。五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区建立了由区便民服务中心、街道服务中心和社建设的重要途径。昆明市于1996年开始城区服务站构成的三级服务网络。在城市社区推市改造。2001年加快改造城市速度。2003年按行“一站式办结”,在农村社区推行上下联动服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模式,综合务。盘龙区实行居委会和工作站议行分段模治理社区环境。2006年开展“三创”活动即创国式。官渡区和西山区推行“两委一会一中心”,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行“五个一”工程,建立了社区居民事务听证制经过多年努力,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度。在总结各区经验基础上,昆明市全面推行

一站式”窗口服务,90%以上的社区建立了服务

一、多举措加强社区建设,和谐

社区建设进步明显中心(站),以区、街、社区三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

和社区服务站为骨干,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次性

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视,给予社区建设多种政办结。2010年全市有社保组织243个,环卫组织策支持。2006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昆明市人大常228个,妇女儿童组织267个,计生组织240个,委会关于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决议》和60%的社区建立了残疾人组织和老年人组织。《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自治服务网络为社区自治探索提供了基础。设,构建和谐社区的实施意见》(昆发(2007]18号)(二)多举措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进步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开展“四抓

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发展,民间文体队伍四建一优化”;建立了党员外出申报制,及时了解不断壮大。2010年有社区文体队伍305支,社区人户分离党员的情况。几年来,社区党建取得明显文教组织220个。同时,

不断创新,丰富精神文明成效。许多社区党组织被评为区级以上党建“五活动形式,以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户评选为抓好”社区。2007年全市6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区手,加大优秀文化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各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席子营社区被利用板报、墙报、社区QQ群等形式,开展和谐邻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里、平安社区、文明家庭、禁毒防艾、消防交通安全二、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宣传等社区文化活动,成效明显。虹山中路社区获

得了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家庭学习示范社区首先,各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有的社区能等称号。席子营社区把环境整治与科普工作结合合理借鉴先进地区的建设经验,发挥自身优势,起来,成为“全国科教社区先进集体”。完善社区建设,如“全国文明社区”三合营社区和

(三)社区人员素质和办公条件逐步得到石井社区。但有的社区工作缺乏思路和自主精改善神,社区建设步伐缓慢。第二,城市各管理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公开选聘,实现了年轻化、主体关系没有理顺,社区自治功能不足。政府对知识化。2007年全市279个社区换届选举的社区居委会的行政管理力度较强,削弱了社区自治建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33.6%,高中、中专学历设。居民、驻社区单位不了解社区共建的意义,占66.4%,平均年龄40.9岁。这为居委会开展自共建意识薄弱,共建积极性不高。社区民间组织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奠定了组织基础。和志愿者队伍数量较少,普遍存在组织建设不健

各级财政过去没有安排社区经费,居委会缺全、管理滞后等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办事处、居乏资金筹措能力。为了缓解经费困难,各区(县)委会、业委会、物业、社会机构等对社区事务、居财政积极改革社区经费保障机制,把居委会办公务的管理权属认识不同。政府部门安排居委会经费纳入财政,为社区提供办公经费,并逐年安的任务多,干扰了社区自治建设。第四,多种社排建设资金。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个多亿,区类型并存,社区情况比较复杂,社区管理模式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室),社区警务室、体育有待完善。昆明市社区包括老年社区、混合型社设施和老年之家。依据《关于印发规范社区工

区、单位型社区、村改居和翻牌的农村社区、流动作经费和人员待遇暂行规定的通知》(昆政发人口为主的混合型社区、少数民族社区六类社[2007]32号),社区“两委”成员生活补贴纳入年区。涉农社区管理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并存,度财政预算,提高了居委会人员补贴,为他们统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小组关系交叉。第五,社区工一办理了养老、失业、医疗保险。

作人员待遇偏低,高素质人员难招难留。第六、

(四)构筑社区党组织体系。推进社区大党建部分社区办设施没有达标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

各社区建立了“一居一支部”党组织体系。在。第七、居委会工作繁重。《社区居委会工作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党员服务队和民间组织为手册》建议居委会管辖为100至700户,但2007主体,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开展广覆盖、多层次的年昆明市平均每个社区人口已达6800人。第八、社区服务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划分社区志愿活动有待发展,社会志愿组织数量较党员责任区,党员与困难家庭、孤寡残疾人结对少,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源和权威,难以发挥相应帮扶,不断拓宽帮

扶领域。全市456支社区党员作用。

服务队和7077余名党员参加了为民服务。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着社会阶层结构剧

初步构建驻区单位参与的社区大党建格局,烈变动,社区正成为各种社会关系的交叉点。多建立社区党组织代表会议制、驻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种经济社会组织落户社区,不同的利益关系、社织联建制,对党员实行双重管理。五华区党建工作会矛盾交汇在社区,社区冲突开始逐步显现。社协调委员会协调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共区冲突是各类社会结构性问题,是经济争端、政建。308支志愿服务队到社区开展“三亮一树立”治争端、价值观等冲突的真实反映。但它为活动。盘龙区47个社区开通了社区党建工作服所有社区居民开辟了一个可以发表不同意见,并务热线,并与区政府12345联动。官渡区建立区、通过有效组织、采取合法行动,能争取更多社区

59利益的平台。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协调好事务民主决策办法》、《社区财务管理办法》等社区社区冲突,才能营造好和睦的现代社区环境。民主管理制度,实现

社区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全方位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冲突是多种矛盾在社区的具体表现。社区冲

促进社区全面发展突也比任何其他刚性的社会冲突先行一步。真

正的社区应当对所有社区成员的需求都能回

(一)大力开展社区自治建设应。推进社区党务、居务公开,不断健全社区民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居民充分主评议和社情民意反映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居民的参与社区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保障。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积极的姿态开展社区自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行政型”社区将发挥治,营造健康的基层民主氛围。

主导作用。但要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治地位,把(二)理顺社区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握好加强社会基层控制与调动群众自治积极性社区行政工作必须适应现代

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不断培养基层自治条件,积极推进社区的需要,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追求基本公共服民主建设,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昆明市老务、自我发展。旧社区、城中村比例较高,旧城改造以及区划调

i.明确各主体地位,为社区自治创造空间整后,人户分离现象影响了社区管理。为理顺街

今日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建设与政治道管理关系,结合户籍制度改革,昆明市调整了文明,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组织。但大量的民间街道行政管理体制。乡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村组织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生存状态。要尽快明确民委员会、厂矿家属区管委会转化为社区居委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提供相应的机制保障,进会;村乡居民区和厂矿家属区转为社区管理;新建小区直接纳入居委会管理。调整后,城市管理一步发挥它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社会建设

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会组织与民众等。街打破了传统的二元隔离,老旧社区管理和城乡一道办作为基层人民政府,直接履行着提供公共产体化工作取得新进展,环境

卫生、教育培训、贫困品和行政服务的职能。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帮扶等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向社区进一步延伸,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代表着居民利益。覆盖了全体社区居民,突出了属地管理属性。目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从社区实际出发,科学划前,通过社区委托或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开展分街道办、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化、市场化的社区养老、托幼等服务已经成明确居委会与街道办是指导、协助、服务的合作为社区民生工作的一个方向。科学引入市场机关系,加快社区自治步伐。居委会依法对业委制,能提高社会福利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会、物业开展指导、协调、督促;业委会和物业之量,也能使居民享有更多的服务选择。社会公间按照市场准则确立选聘与服务关系;业委会和益组织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即壮大了社区服务力物业企业之间按照市场准则确立选聘与服务关量,又迅速推动了民生水平进步。

系。通过党建、团建、妇建等多种形式,加强居(三)营造积极文化氛围。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委会与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驻区单位的联系,建设

促进社区民主建设。建设好社会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文

化”支柱,

2.构建全社会参与,群众广泛支持的社区民是道德的呼声。社区文化具有社会整合、社会主机制沟通和规范导向功能。社区文化建设与

规范、科学的社区自治建设能促进城市基层社区群体的精神塑造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管理,也有利于加强党群联系。各级党委、政府要的公益性。昆明市社区文化正处于发展阶段,需正确认识加强基层领导与建设社区民主自治的关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地推进有关工作。社区系,政策上给予支持,方向上给予引导,机制上给予文化还有非公益性、可产业化的另一类或另一保障。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成员代表大面。要创新社区文化运行机制,引入市场机制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为决策层,居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认真把握好文化成果共享委会、服务站、驻区单位、组织参与的社区自治体与传统民间艺术产业化挖掘的关系,进一步激发系。要多举措人手,积极有序推进社区民主选举、社区文化活动的生命力。既要保护、延续各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实《社区重大的优秀文化,又要不断增加文化表现形式,丰富60

文化内涵。要健全街道文化中心为骨干、社区文大党建机制。动员各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支化站为终端、民办文化设施为辅助的文化设施网部共同开展党建,实现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的可络,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用文化凝聚持续发展。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站、在职党员联络民心,满足各层次人群的精神需求。站,组织退休、失业和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参与社区

(四)加强社区经费保障,多举措促进经济建设,增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的号召力。

基础[参考文献]

政府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公共权威组织,应该

担负主导责任。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1]昆明社区建设确定硬指标[EB/OL].http://news.yntv.cn/catego-

ry/10106/2007/04/06/2007-04-06_442354_10106.shtm

1.和社区创收为辅的社区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财政

在社区建设中的主渠道地位。依法给予居委会[2]昆明市总人口726.3万[N].昆明日报,2011—5—26.社区公益资源的管理权,鼓励社区与经济实体合[3]赵敏.和谐社区发展研究民生民主背景下下城模式再创造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办公益实体,逐步壮大社区经济力量。继续妥善[4]昆明市扎实推进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工作[EB/OL].ht一处理好社区办公条件问题:新建小区须落实社区tp://swzzb.km.gov.cn/content.aspx?id=878775067890.公共用房同步规划建设、同步使用的规定。老旧[5]龚庆萍.六种模式助推昆明和谐社区建设[N].昆明日报,小区继续通过租赁、购买或置换等多方式改善办2011—03—31.

公条件。村改居社区要依法处置好原村集体的[6]昆明市五华区以扎实举措提升街道社区“三有一化”水平资

产和债务。[EB/OL].http://www.yncpc.cn/html/2010—08/06/content一

1292065.htm.

(五)进一步加强居委会、社区党组织建设[7]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情况报告[EB/OL].http://www.kmrd.

要优化居委会人力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员cn ̄/Html/zhuanxianggongzuobaogao/gongzuodongtai/96303.ht—编制,确保工作效率。把好社区人员的入口关,通m1.

过公开竞聘、民主选举等方式,把政治意识强、有能[8]昆明市扎实开展社区党员服务工作[EB/OL].http://swzzb.

km.gov.cn/contcnt.aspx?id=1487BA3194A2.

力、有意愿为社区服务的人员选人居委会。注意加[9]JamesS.Coleman.CommunityConfict[M].Glencoe:TheFree强社区人员教育培训,新任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Prss,1957.

训,在职工作人员要不定期接受相关知识、技能培[1O]闵学勤.社区冲突:公民性建构的路径依赖[J].社会学,训。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以居民满意度为主要依201l,(1).

据,科学民主、规范考核居委会及社区人员工作,考[11]鲍宗豪.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J].社会学,核优秀的社区人员将有机会参与办事处干部交流。2011,(2).

[12]王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趋势和特点[J].中国非营利评

社区党支部是贯彻党的利民政策,开展社会论,2010,(6卷).

关怀,维护群众利益的战斗堡垒。加强党支部建[13]催月琴.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变迁[J].社会学,设,积极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才能筑牢党的群2011,(4).

众基础。要认真贯彻党建组织制度,推行社区党支[14]夏建中.社会学的社区主义理论[J].社会学文摘,2010,部书记公推直选、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支部《:1).

委员和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等组织制度。积极完[15]关信平.论当前我国转变社会发展方式[J].社会学,201l,

(12).

善由社区党支部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与分析 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一批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应运而生,导致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体制和街居体制相继失效或失灵。将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社区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介绍了我国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三种典型的治理模式,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各自特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我国社区治理的最终方向和阶段性过程目标。 “治理”一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在最具权威的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或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与此巧合的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社区建设的步伐,主要的背景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再象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靠行政权力垄断所有的资源,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2],个人从单位体制中解放了出来,而原有的主要管理“社会闲散人员”的街道和居委会体制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症状,与此同时,社区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等,居民也越来越重视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开始参与一些社区公共事务。将“治理”概念应用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对我国社区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区治理的基本理念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治理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活动。与我国过去的基层社会管理相比,社区治理的特征在于: 1、就主体而言,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我国过去在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中,管理主体单一化,只能是政府。而在社区治理中,主体的多元化是必然要求,除了国家(政府)主体之外,还有居民、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等。因此,社区的公共事务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决策,政府与社区之间要形成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信任关系,以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3]为目标,达至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就过程而言,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强调居民参与。我国过去的基层社会管理,不论是单位体制,还是街居体制,行政功能都非常突出,命令式的上下级科层色彩浓厚。政府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职工之间都是服从与被服从的行政命令关系。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都按照行政命令模式运行。而社区治理则强调居民参与,要求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居民不再依附于单位或街居组织,更不受它们的庇护,而是彼此形成平等互惠的关系。 3、就结构而言,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互动结构。我国过去的街居体制结构是从上级政府到街道办事处到居委会再到居民,单位体制结构是从上级单位到下级单位再到居民,只有垂直的关系,没有横向的联系。而在社区治理结构中,社区主体多元化,街道与居委会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由单向运行转变为双向互动;大量社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在居民和政府之间又是一道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从而将社区中行政力量、自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构筑成横向的网状结构[4]。 二、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

我国城市发展与社区建设的新态势

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方式的变革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化运动浪潮迭起,我国社区建设也面对着一个新的里程。从社会学的视野看,无论是城市化、社会建设或是社区建设,都涉及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格局与配置机制的调整。我们将社区建设正在发生的这一转变称为“社会资源配置的社区化”。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建设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通过“双维社区建设模式”,调整了社会资源“社区化”配置格局,找到了社会资源“社区化”配置机制的实际途径。上城区的这一创新性探索与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对于我国社区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快速城市化过程的社区建设面对的一大挑战,在于如何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和优化。就此而言,我国社区建设正面临社会资源配置格局和机制的深刻转变。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社会资源配置的社区化”。2008 年9 月,我们对杭州市的西溪湿地、西泠印社、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保工程及杭州女装行业协会等十多个社会复合主体的典型案例做了较为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2009 年6 月,我们又对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建设进行了实地调查,这次调查覆盖了上城区的全部6 个街道办事处,深入到了数十个社区的工作一线。杭州市及上城区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社会资源配置的社区化机制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对于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化过程及城市社区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走向科学与和谐的城市化 城市化也称都市化或城镇化。一般来说,“城市化是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人口转化,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或集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通常以城镇居住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代表城市化的发展水平。”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

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意义

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做好园林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也逐渐凸显。本文明确了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概况,探究了在城市绿化中实行园林管理的诸多原因,针对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思考了使园林管理更加优化的措施,以期使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意义得到更加全面的发挥。 :园林管理;城市绿化;城市建设 城市绿化越来越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首当其冲的重要途径,首先能够美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给人提供以放松和享受的可贵绿地;其次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景观中的主力军,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程度,顺应了“低碳生活”的最新理念;最后还能够保护城市中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给昆虫鸟兽保留栖息的家园,丰富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拉近城市居民与大自然的距离。 1.1保护城市生态和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除了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产品技术日新月异,城市环境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表现为原本的生态系统失衡,空气、水源与土壤受到了浪费和污染,生物种类锐减,绿地面积在城镇的不断扩张下被挤压,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发生率大幅增涨,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从而加剧了冰川的融化速度,人们对于科技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城市病”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隐患。不仅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恶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们的内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居民生活品质得不到改善。在这种大背景下城市居民逐渐意识到维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城市绿化倍加重视,希望通过完善的园林管理实现城市绿化效果,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 1.2弘扬人文精神,体现艺术审美要求 城市绿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绿化中的园林艺术积累着长久以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成果,通过一个城市的绿化表现能够直接感受到本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面貌,在城市绿化中对于具体选用的绿化材料绝大多数直接园林之中,包括花木和山石等等,依托合理的园林管理能够筛选出更具当地特色的绿化资源,经过园林设计和周密的施工计划和安排,能够使城市绿化更具独特性和深刻内涵,甚至于使出色的城市绿化成为城市招牌。而这些城市

城市管理学论文

《城市管理学》论文 论文题目:城市环境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姓名:张 学号: 092520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年级、班组:09 指导教师: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重要的一个标志体现在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然而在一系列的增长的背后,也给我国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在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道路上,应该怎么管理,采取何种对策,这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环境问题管理 引言 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地。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其所承载的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城市环境的内容也更趋繁杂,既包括以自然因素或生物系统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也包括与生产紧密联系的生产环境,还包括以人们居住、生活为核心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环境管理是对于复杂巨系统的综合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是专业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的互补,在管理手段上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微观市场调节的有效融合。如何使这一复杂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成为城市运行和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空气污染加剧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各城市主要燃煤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一般占 80%以上,很多已经超过90%。煤含硫和灰分较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燃烧,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势严峻。(二)水污染严重 城市水污染主要由工厂排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为7%,有 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目前我国每日排放的废污水量约 1 亿多吨,这些污水有 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河段受到污染;同时 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废污水排入流经城市的河流,使径流水质恶化。 (三)城市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在城市,它有上升为第一大环境公害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噪声有损听力和心血管系统。调查证明,地区的音每上升一分贝,该区域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 3%。同时,噪音还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噪音也影响休息和睡眠,造成疲惫和劳倦。因此,控制噪音污染,实际就是在捍卫有声世界的尊严。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噪声污染水平,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处在 43.6~66.6分贝之间。城市噪声污染投诉在各类环境污染投诉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四)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中的四大问题作了新的思考:当前,中国社区的类型多样,但“中国特色”的社区还处于“行政型”社区向“自治型”社区转型的过程中,而且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行政型”社区将发挥主导作用;社区治理要淡化“行政化”倾向,探索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模式,理顺社区自治模式中的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居委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居委会与驻区社会组织的关系、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面对当今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三大困境,要区分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关系,促进社区文化产业培育;中国城市老城区、老社区建设宜居社区,既要借鉴国外宜居社区的经验,更要从不同社区的实际出发,从“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人际关系”等维度促进社区重塑。 [关键词]社区;类型;治理;社区文化产业;社区重塑

1991年,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民政部提出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之后,中国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对中国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建设的不同经验,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确定了26个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由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再由社区实验到社区示范,中国的社区建设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里程,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如何认识社区类型的新拓展 从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社区概念以来,社区概念的内涵不断在丰富,社区的类型也不断在拓展。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和不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原因,社区的类型更是复杂多样。比如,上海与北京、天津、重庆、广州等全国各城市的最大差异是:将社区定位于街道。这适应了当时上海城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需要,提高了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今的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随着企业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及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都下沉到了社区。而目前的城市社区承担着社会治安、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就业等多项工作。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区工作这一职业对缓解社会问题之压力,接手及逐渐化解社会矛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各类矛盾多发。而城市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改革中的许多矛盾。在城市,国企改革中的“四零五零”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以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等交织在一起引起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矛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不少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被征用,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也随之转化为市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引发出一些矛盾;改革深化带来利益的深层次调整,但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尚不完善,一些群体的利益要求难以充分满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贫富差距现象越来越大,极易诱发社会矛盾;旧楼区的综合整修,拆迁安居已成为居民群众的重要愿望,但一些城区动迁,又往往因不能满足动迁户的期望值而发生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物业管理方面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不少,业主自发维权越来越多。总的来看,社区组织在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将这些矛盾有效化解,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区才能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 社区不仅是广大居民群众生活的家园,需要社区提供越来越多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社区也是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地,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只有高度重视保护困难群体的利益,重视不同群体的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的社区已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在支持党和政府履行执政使命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做好、做稳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和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才能最终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把每一个社区的工作都做扎实,充分发挥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才能使社区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好桥梁作用,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城市园林管理问题及对策-园林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城市园林管理问题及对策-园林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在当前生态环境时代对城市园林建设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城市园林管理,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已经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城市园林管理有关内容,首先论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目前一些城市在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改进加强城市园林管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管理;生态环境 园林管理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有效改善城市建设环境,提高居民生存居住质量的重要内容。现阶段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城市园林绿化也越来越重视。虽然我

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迅速,但是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生态群落过于单调,种类单一,管理维护经费紧缺,管理职能不够完善以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升城市整体生态品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内部人居环境的主要途径。城市内部人口密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条件,当前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加强园林绿地建设,以园林绿地为城市居住群体提供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在城市中为居民提供可以亲近的自然环境。第二,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园林绿化等在城市内部构建绿色空间,而且园林绿化对于各类烟尘粉土还有着较强的阻挡和吸附能力,对空气有着较强的过滤和吸附功能,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第三,城市园林绿化是丰富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内容。城市园林绿化除了生态功能以外,还具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题目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其对策

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其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社区为代表的基层单位日益承担起居民日常活动的社会空间。本文以我国大陆的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从政府、社区居民、社会公共组织在社区公共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入手,来考察当前公共治理在城市社区的存在的问题; 最后再从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三方面入手,就如何解决当前制约公共治理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及建议,希望借此为社区建设或者社区公共治理方面的实证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包含:一:本文选题意义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二:列举城市社区、城市社区公共治理等概念。三: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四: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 一、选题的意义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选题的意义 城市社区公共治理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切实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转换,就是要建立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向政府和社区组织、各种非政府组织积极互动的良性治理结构。而这种体制转换的实质,是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相互依赖的转型,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为此,我国要建立政府依法行政和社会各个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的互动机制,逐步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框架。党和政府必须以切实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自身创新为先导,以培育和壮大城市社区自治能力、各种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的治理格局为前提条件,最终实现城市社区健全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法语完善的社区自治体系的完美结合。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全面整合的各种组织和社会协作,以达到有效的管理城市社区的目的。 2、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从理论上来看,城市社区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还没有抽象出一定的理论,本文在梳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对其制约要素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对其理论的完善以及分析,同时“合作均衡型”社区治理实践,在一定程度和理念上融合了“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等社区治理模式的合理的一面。在实践上,一方面研究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推进城市发展,迎合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居民的利益需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合理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转变政府职能,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改由政府管理的事情切实管理好,从而更好地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制。加强对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研究,是落实民生问题的一个表现形式,有利于让和谐社会的成果由广大民众来分享。本文以城市社区治理为研究对象,其核心在于对影响社区治理的变量进行探析,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现有的研究成果局限在对整体模式的探索以及对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进行概括抽象,这为研究社区治理增添了新的土壤。本文的主要不足与难点在于对有些的理论的应运上还不够完备,对一些理论的解释还不透彻,同时在社区实践的总结抽象上表达的还不能够具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 1城市社区 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区的多样化是以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聚集规模作为多元标准,然而把社区划分为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这是社区研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方法。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主要是人口集中、商品经济发达、密度大、经济活动复杂、社会结构复杂、社会生活设施完备、社会流动大、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和社会生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化解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化解对策 xx (2010141307) (xxxxxxxxxxxxxxx xx xx xxxxxxx)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区地位的彰显,我国城市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社区文化建设资源不足、社区群众参与意识薄弱、社区服务功能不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探索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文化建设、拓宽资金获得渠道、提高居民参与共建意识、推进社区服务和培养高素质的工作者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社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Facing Our Country Cit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xxxxxx (2010141307) (Management Science Department of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 Guizhou) Abstract:With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status highlights, China's urban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resources are insufficient, poor sense of community mass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service function is not perfect, health services are not standardized,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of the issues proposed to explore new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capital gain, improv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building the awareness, promoting community service and train highly qualified workers and other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city community; problems;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一、社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社区”最初是被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的。20世纪三十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翻译滕尼斯的著作和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候,将“community”译为“社区”。至此以后,这一译名在中国社会学界被一直沿用下

城市园林绿化论文

城市园林绿化问题研究策略分析 摘要:本文概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城市规划中在园林绿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详细的解决办法为实现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一、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1.园林绿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园林绿地不但贴近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好去处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2.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候监测、改善环境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另外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园林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地下根系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即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等城市的带状绿地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使风速减低起到防风的作用。还可利用敏感植物监测环境污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理。 3.园林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观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是园林绿化的总体目标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学科和建设行业园林绿化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致力于建立文化历史、艺术间相互融洽与和谐的氛围。它可以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如穿行于椰林夹道的城市街道就会使体验到南方沿海城市特有的风韵而徜佯在白桦掩映的林阴道上便会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风格。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变化,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在构建我国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改变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和谐社区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社区管理模式的弊端,并与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相对应,探讨了网格式社区管理的优势和特点,结合我国社区实际,指出了社区管理的操作流程和积极影响,为我国社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和谐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 (1) 1绪论 (2)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 (4) 2和谐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7) 2.1传统管理模式弊端 (7) 2.1.1依赖政府经费 (7) 2.1.2主导行政观念 (7) 2.2管理理念落后 (7) 2.2.1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7) 2.2.2管理人员理念落后 (8) 3新形势下社区管理要求 (9) 3.1管理特点 (9) 3.1.1主动管理特性 (9) 3.1.2创新管理特性 (9) 3.1.3监督管理特性 (9) 3.1.4环形管理特性 (9) 3.2管理目标 (9) 3.2.1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10) 3.2.2完善社区管理监督 (10) 3.2.3强化事故预警机制 (10) 4创新社区管理对策 (11) 4.1网格化管理模式 (11) 4.1.1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 (11)

城市管理城管论文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管理执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更体现了当地政府对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态度,城管执法是行政机关规范城市秩序的有效措施,却也是城市管理中的焦点和难点。城管执法是指在实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城管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城管执法贯穿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城市的规划、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运行都离不开城管的工作。城管执法为现代城市的运转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XX市XX街城管执法现状 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具体手段,是城市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城管执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涉及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层面,与每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作为直接面向老百姓的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其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管理体制的信任和评价,而现阶段广州城市管理中愈演愈烈的暴力执法,任意执法是行为,当今城管执法的两个突出问题,不仅损害政府形象,而且严重威胁了社会稳定,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同时也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背道而驰,使城管执法面临着失效的困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了解并找出解决办法,使城管的发展服务于人民。 二、XX市XX街城管执法方面存在问题 城市管理是城市工作的永恒主题,城管执法作为城市管理的支撑力量,面对面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处在风口浪尖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是广州政府关切、群众关心、媒体关注的焦点所在。多年来,我国的城管执法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但城管执法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城管执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从城管执法队伍的现状来看,广大城管执法队

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以西部地区社区服务为例 1、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 1.1国外有关“社区”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其标志为滕尼斯1887年发表的《社区和社会》一书。“社区”概念是滕尼斯首先提出的。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大发展的时代,存在着社会转型和由此造成的两种社会组织的分野。一种组织是传统的,以农村为代表,其人际关系具有熟悉、同情、信任、相互依赖等特性;另一种组织是现代的,以城市为代表,其人际关系具有陌生、反感、不信任、相互独立等属性。他把前一种传统组织称之为“社区”,后一种现代组织称之为“社会”。并且他看到,在社会转型中,前者正在为后者所取代; 在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社区”与“社会”对立起来看,社会是以目的、利益为基础,社会成员之间合作的纽带主要是契约、交易和计算关系,其制约因素通常是依据正式法律:而社区则是以认同的意愿、价值观念为基础,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纽带主要是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其行为控制通常是依据习惯、传统或乡规民约、良风民俗。 (2)“区域”论时代 以麦基文1917年发表的《社区:一种社会学的研究》为标志,麦基文把社区看作是人类在其中共同生活的区域,它可大可小,在这里,社区不再是绝对的,它与社会的界限不再是刚性的。 (3)“综合”论时代 以1958年桑德斯的《社区论》的发表为标志,对社区的研究进入了“综合”论时代,既把社区既看作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又看作是“一个行动的场所”。“综合社区”论把冲突论和行动论引了进来,打破了“组织社区”和“区域社区”的均质、平衡状态,全面地反映了社区的属性,科学地揭示了社区发展,同时为社区发展提供了过程、运动、方案和方法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1.2城市社区服务的概念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引领着社区建设的发展。简言之,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主要包括: 1)社区福利性服务。其对象主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群体。主要包括老年人的收养和寄托、老年群体文化生活、残疾人康复、以及儿童寄托服务等此外,还有为社区心理障碍群体提供的服务,比如心理咨询、诊治服务等。以及其它一些生活综合服务项目。 2)区行政性服务,即针对社区居民提供的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服务。主要包括家政管理、婚丧嫁娶、子女教育辅导等等方面,属于有偿和无偿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 3)社区商业性服务。指一些提供营业性的服务的方式,比如社区小卖部、理发室等等。目的是拾遗补缺,方面居民,是社区服务的拓展或辐射。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研究 【内容摘要】社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之重要一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政府的社会性职能、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均向社会转移,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城市社会的基层——社区。本文就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入手,分析问题当前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之间存在突出矛盾,提出加强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矛盾对策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化代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正进入一个全面进行城市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新时代。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文化型社区、生态型社区、数字型社区、安全型社区将成为这个时代社区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发展社区建设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 (一)社区的涵义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有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生活的人群以共同利益、文化和社区意识为纽带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聚集一定规模的人口是城市社区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在我国,一般来说,城市社区是指街道和相对独立的居民区(如孤立的新村),在农村社区是指乡镇和相对独立的自然村(如山村、民族村)。社区主要包括地域、人口、公共基础设施,社会组织和社会心理等要素,

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系(院):政法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社会工作 姓名:黄文房学号: 前言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建设摆在了每个正在和将要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中国人面前。社区建设,在新时期中国会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突出的社会问题,面临的建设困境,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中国大陆的重新引进。解决不完的矛盾+不断地实事求是的探索=越来越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社区建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我们需要时刻的保持辩证的历史的唯物的态度去看待建设途中遇到的一切。不因成骄,不为挫乱。 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由民政部于1991年首次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这既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又是政府由权力、责任、利益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的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城市街居体制孱弱,民间组织不发达,政府把社会稳定置于首要目标,因此将权力和责任向街居体制转移并实现服务到位。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社区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强有力的推动,一方面又要实现政府权力的下放和过渡,这对政府是一个考验。同时,对于社区建设面临的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诸多基础性问题,及对于社会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一、当前社区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 1、当前社区建设现状 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

半期开始在城市大力推动失去的服务的发展。90年代后期社区建设达到了高潮。我国的社区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区服务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已有社区服务专职工作人员30多万人,兼职工作人员50多万人,社区志愿服务者1600多万人,已初步形成由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伍。三是社区服务对象和内容得到拓展。服务对象已从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逐步拓展到全体社区居民;服务内容从社会救助延伸到就业服务、卫生和计划生育和体育、便民利民等领域。四是新型社区服务机制初步建立。社会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局面正在形成。社区服务方式、方法得到改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圈开始出现,“阳光超市”、“慈善超市”等新型服务方式的作用日趋显现,“一站式”服务不断推广,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社区服务。 从实践上看,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城市社区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二是在强化组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再次,通过各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了社区组织的硬件设施和工作、服务条件的建设,以及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最后,在社区组织体系和人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了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服务体系包含了相当广泛的服务项目,其中主要包括服务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社区环境、社会治安服务、社区文化体育和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在就业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以及社区扶贫帮困服务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与青少年、优抚对象和失业下岗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项目,同时还包括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淡当前城管执法现状及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浅淡当前城管执法现状及对策 定稿日期: 2014年2月

内容提要 自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推行以来,城管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所需要的产物,在我国各大城市中缓解了问题的日益严重性,但执法方式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因城市的不断发展及城管本身体制的缺陷,导致了“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现象,使城管执法与被执法对象的矛盾日益升级,而我们需要的是和谐的综合执法。通过介绍城管执法的概况,分析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完善城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使城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能“真正地成为我国建立新的法律运行机制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城管执法暴力执法人性化执法

目录 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一、城管执法的概述 (3) (一)城管执法的概念 (3) (二)城管执法的作用 (3) (三)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 (3) 二、城管执法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 (一)职权不对称,职责没理清 (4) (二)少数市民暴力抗法现象不容忽视 (4) (三)部分城管执法人员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不够强 (4)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 (5)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尊法守法观念 (5) (二)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管理 (5) (三)坚持以人为本,文明理性执法 (5) (四)改善执法队伍素质以及提高提法技巧 (6) 参考文献 (7)

浅淡当前城管执法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作为生产力的有效载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我国一些城市进入了“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的怪圈,且无论从数量或者强度,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网上搜索一下“城管打人”或者“暴力执法”等关键词,就能找到成千上万条有关这方面的报道。现实当中城管与无证商贩之间就如同猫鼠关系,无论是城管还是无证商贩都出现过伤亡。为什么悲剧在重复地上演,相关报道屡见不鲜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呢?就此我简要介绍了关于城管的概况,包括概念,职责,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城管执法的概述 (一)城管执法的概念 所谓城管执法,主要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一词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第16条之规定:即“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目前学术界对其概念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即“将若干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原行政处罚权”。其核心就是将行政处罚权从原行政管理机关所拥有的权力中剥离出来,由特定机关统一行使,以求在行政内部形成行政管理权与行政处罚权的分离与制衡,促进行政效率与公平。简言之,“就是在不修改有关单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调整有关单行法律,法规的行政执法主体。” (二)城管执法的作用 自从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全面推行以来,在我国城市管理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其地位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城市管理方面之前存在着多头执法,职权交叉,行政执法队伍膨胀及执法扰民等问题,使颇具讽刺意义的“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同时,由于精简了执法队伍,不但在执法效率及水平上未减,且有了长足的进展,并且减少了我国财政的支出,克服了机构臃肿,最主要的是在改善城市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归纳如下:“1.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管理领域中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2.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对行政管理权,审批权与监督权,处罚权适当分离的积极探索,能够为改革现行行政管理模式积累经验3.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能够为合理配置政府部门的职能,精简行政机构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