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发源地---温县陈家沟

太极发源地---温县陈家沟
太极发源地---温县陈家沟

玩乐国庆-太极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

估计没有朋友不知道太极拳的吧?可是你知道太极故里在什么地方?武当山吗?始祖是传说中的张三丰吗?非也!!那么真正的太极故里在哪里呢?黄河岸边,太行脚下有块肥沃的冲积平原,这里有个小县城叫温县,在县城东南不远处有个陈家沟,就是举世闻名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这里还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军事家司马懿的故乡,也是闻名的四大怀药的产地。如果去玩的话,可以选择以下几种交通方式:

(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通篇不插图,便于大家引荐)

【交通】

自驾游:直接导航就可以了,现在手机导航还是非常方便的。

火车:一般到郑州火车站,在火车站对面的中心汽车站有直达温县的班车。或者步行到二马路汽车站,那里到温县的班车班次多,记住一定要买走高速过黄河大桥的。这样会节省时间。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也可以到焦作火车站,到焦作旅游汽车站乘坐到温县的班车,一个小时左右即到。

飞机:一般乘到郑州新郑机场,再乘机场大巴回到郑州市区,到中心站或者二马路汽车站换乘大巴。

如果要选择玩的天数的话,我觉得2天差不多,温县距离地级市郑州、洛阳、焦作距离差不多,都不算很远,高速路上开车的话都1个多小时左右。所以,您也可以选择到以下景点走走【附近景区】

1、郑州有黄河邙山游览区,河南博物院

2、焦作有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

3、开封有著名的龙亭、铁塔公园、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三陕甘会馆、包公祠等。

4、洛阳有龙门石窟、白马寺、王城公园、古墓博物馆、国色牡丹园等。

太极拳溯源陈家沟温县是以太极拳名扬天下的,早在1993年就召开了国际太极拳年会,后来办年会的权限被上一级部门焦作收走了。这是很

久以前太极故里自己承办的国际太极拳年会。不过被焦作收走后,年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幕式请到的腕儿也越来越多。2011年又请到了宋祖英,还请到了韩国著名的明星(我喜欢过的原HOT组合成员)张佑赫。所以现在每隔两年的太极拳年会再盛大,也只能到焦作市去观看了。不过年会期间,作为太极故里的温县还是有不少的游客竞相前来的,这就是本篇要重点介绍的陈家沟。

相传陈家沟的陈氏祖先叫陈卜,是从山西泽州迁过来的。因为朱元璋曾经三洗怀庆府,使得这里的土著人被屠杀殆尽,所以大槐树下移民就开始了。陈家沟的祖先就是这个时候迁移至此的。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如果来玩,可以驾车沿着新洛路一路向东开,会在通过陈家沟的村口看到这样一块大石碑。城中在老汽车站附近应该有一部公交3路通往该村。

从有石碑的路进来一直向南开,就会看到这样的一个牌楼,提示你不仅到了陈家沟,还到了陈家沟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陈氏祖祠。到陈家沟必去的景点之一就是陈氏太极拳祖祠。这里供奉着很多太极宗师的牌位和坟茔,里面还建了个太极拳博物馆。在这里买通票,40元,就可以参观祖祠、博物馆、还有距离不远处的杨露禅学拳处。原先的老村子应该就在这沟内,地势比较低。现在大部分人都搬到了地势高的地方居住了,但是从这里依然可以看到有些老的院落还在。高大的林木说明这里已经有点年头,飘满绿萍的水洼则说明了这里地势之低。其实在图上

右侧的绿萍水洼尽头还有一块圆弧形的练拳台,是以前陈家沟村民们练拳的地方。陈家沟闻名远扬的除了那些大名鼎鼎的拳师外,这里的村民也很厉害啊。号称人人会拳!逛好祖祠以及祖祠里面的博物馆,千万不要忘记这张票还可以逛离这个景点不远处,大约是需要拐一个路口的样子,就可以看到的杨露禅学拳处。

杨露禅是谁啊?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他学师陈式太极拳,然后改良成现在在中国普及比较多的24式太极拳。本来太极拳不传外姓,可是杨露禅用偷学的方式打动了太极拳大师,才被破格收徒,才有了今天的杨式太极拳。杨露禅学拳处对过是一个太极拳大师朱天才的家。这里修建的古香古色的,里面有洋徒弟也有黄皮肤的国人徒弟,你可以进来免费参观,甚至可以在二楼的练习厅里摆弄下道具。第一站:陈家沟祖祠 -太极拳博物馆 -杨露禅学拳处陈家沟村子不大,却声名远扬,所以太极拳年会期间慕名前来的人络绎不绝。

陈家沟必来景点一:陈氏祖祠。

入口处。绿树红墙,还有显著的八卦图案,无不告诉你你置身之所与太极八卦的密切联系~从入口进入后,是一个宽敞的庭院。正中间就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陈王廷大师的塑像。塑像后面是一个宗谱堂。门口竖立着两块碑,上刻“武”“德”二字。宗谱堂里有许多五彩的壁画。正堂的两侧是碑廊。都是陈氏历代大师的纪念碑。十八兵器轮番上阵。配上各式壁画。这张画中人像钟馗,不晓得寓意如何,但肯定和太极拳有关联。绕过第一个庭院,就是一个类似于三合院的庭院。也是一些纪

念堂。毕竟陈家祖祠还是以展示陈氏先人尤其是拳师的事迹为主。悲催的是,楼主每次到这里都会遇上下雨。还立有碑刻,无不是师从陈式太极拳的却又开启了新拳法的大师纪念碑。有孙氏、武式、和式等几派。一只香炉立在殿外被冲刷的锃亮。大殿里的陈王廷的塑像。

另外的偏殿。与第二个院子平行的有陈氏的群墓。历代陈氏大师都长眠于此,青松翠柏掩映着高大的坟茔,留给追慕者长长的悼念和思考。参观完两处院落和陈氏祖坟,就可以看到一个朱漆红门,说明陈氏祖祠部分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要走三道门了。穿过三道门的长廊,走向太极拳博物馆了。你可以读一下每道门上的文字,据说意味深刻,每道门都象征着一种层次和境界。是练拳者毕竟的三道关卡。路两旁是绿草萋萋,间或有些太极塑像。如果仔细看去,这些塑像下面还有招式的要点汉字呢。太极拳博物馆前面的广场到处是这种古香古色的灯柱。

接下来第二站就是太极拳博物馆了,这个馆应该建得不久,最多三年光景。前年去的时候还不允许馆内拍照,2011夏天再去工作人员就没那么小题大做了,看的不严了。博物馆共分四层楼。按照太极两仪生四象这样的规律,一层一个主题。每层展厅除了大量的展品就是资料图。第三层楼的一个影壁墙。爬到四楼顶楼,可以眺望整个景区。参观完,原路返回。从大门出去。这是大门里一侧的一个碑亭。这是整个祖祠景区的外墙,主色调仍然是淡淡的红色,还有其标志八卦图。不晓得韩国人是怎么想的,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去做了国旗。

第三个可以看看的地方:陈家沟的沟。需要从牌楼的小桥下走下去,由于我们去的时候下过雨路比较滑,所以没有走太远。郁郁葱葱的大树让我们满眼的绿色,而飘满绿萍的水池无不提醒你这里积水很久了。这里是全村地势最低的地方,以前大部分村民都住在沟里,所以村子得名陈家沟,亦称陈沟。就在小路的不远处有座精致的小桥,过了桥就是一片居民区了。可见这里的村民仍有一部分继续住在传统的栖息之所。右侧的水池中间又一大片青砖地,这里就是以前陈沟人练拳的地方。这里大树成荫,有水有桥,静谧随心,是个练功的好地方啊!

最后一站是杨露禅学拳处。这里某年李连杰还来考察过。这个景点和祖祠、博物馆是通票。不过有点距离,需要拐到另一条路上才能找到。不过不算难找啦。里面有不少旧房子。还有一处很有名的土包包,相传就是杨露禅偷学拳的地方。这里不是很大,很快就能逛好。我去过几次,但是没有相片,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补上。好了,陈家沟一日游差不多结束了。ps:1、如果你仰慕太极文化,可以来这里安排个一日游足矣。2、如果你觉得不是很喜欢的话,还可以到村中的武馆去看看练武。

3、再一种选择您可以乘车回到县城,然后再赶上一班公交2路到黄河大桥去瞅瞅。如果想去黄河边看看的话ps:1、黄河岸边一般去的话是在大玉兰。从县城开车过去也就是二十分钟的光景。2、你可以把车停在岸边,沿着河岸走走,记住千万不要下河游泳,即使黄河再平静,游泳的风险太大,每年都有以身验证的倒霉者。3、距离这里不远处应该有个移民村叫北冶,是建小浪底的时候从洛阳那边迁过来的,这个村子以卤肉美味而著称,连省里的人来县城考察都会想到吃北冶的卤肉。您

也可以尝尝哦。4、附近也有桃园,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可以到此拍照。5、与黄河大桥想通,但是去黄河大桥无论如何都要经过一个收费站。过桥费要10元,如果您是骑单车,就可以免费通过啊。由于县城距离黄河边并不遥远,如果您在这个县城打算一日陈家沟一日黄河滩的话,可以建议单车骑行~~差不多了,一个小县城及周边游的景点攻略篇差不多到此结束了。接下来可以给大家介绍点特产。最响当当的当属四大怀药咯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沁阳及焦作周围地带)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但铁棍山药乃山药中的极品,温县南临黄河,北依沁河,只有温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才能产出铁棍山药。

一、四大怀药之铁棍山药这里是山药的种植。这些绿油油的藤蔓却长出营养价值极高的铁棍山药。山药的药性和营养价值取决于它的泥土。所以即使你在温县购买山药也要看清楚是哪一块出产的。土质不一样,营养价值就差很多。这就是铁棍山药。没有南方人吃的菜山药那么粗壮,也不是那么笔直,可是就是这么一种山药,却被称作“神仙药”。我也不清楚到底它有多少好,反正产量很低的铁棍山药常常卖脱销!如果时间充裕还是建议去大朗寨村看看郎山药,郎山药在明清时期是作为贡品进贡的。算是垆土山药里面的极品了。口感和药效都比普通山药要好的多。我在网上找的资料说:郎山药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长寿因子,药食兼用的良药佳肴。作为中药它可以制成多种丸药,如六味地黄丸等供人们食用。作为食物,它细腻滑爽,别具风味,如拔丝山药、枣泥山药等。铁棍山药中含皂苷、粘液质、胆碱、山药碱、淀粉、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碘质、16

种氨基酸,还有铁、铜、锌、锰、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好吧,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其他的我还真不了解。可是但凡去旅游的人都喜欢带回来各种包装的铁棍山药。。。。不懂的人说就那样的味道,懂的人说味道好的不得了,谁知道呢?铁棍山药主要销往广东,最紧张的时候产地都买不到当年新鲜的铁棍山药。写到这里吧,还来陈述总结。这虽然是个小城,可是却名声在外,既是大名鼎鼎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又是三国军事家司马懿的故乡,甚至这里还出过一个绝世无双的美女——苏妲己呢。历史的妲己确有其人,根本不是什么狐狸精,只不过因为美艳无比成为后人栽赃的冤大头。。。。除了看一看太极故里、司马故里,您还可以去看看黄河大桥~~还可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走走瞧瞧、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仙庙去看看呢。临走的时候也不放带点特产回去,铁棍山药可以不错的选择哦~~~~~~~~~~~终于写完了~~~~~~~~~好累~~~~~~实用攻略【开销】县城消费一般。吃住都花不了多少钱。太极祖祠门票40元/人。宋陵免费。黄河岸边免费。二仙庙免费。【交通】去焦作去温县的巴士15元以内的费用,从郑州去温县的大巴单面要34左右。洛阳的巴士费用参考到郑州的票价。县城内部公交票价一元。【住宿】良友宾馆是老牌的宾馆。又处于县城中心位置。条件好一点的可以选择温县司马大街与太行路的昆仑乐居酒店(亲测)【餐饮】1、吃吃这里的早餐,尤其是胡辣汤、油茶,配上油条、煎饼、水煎包非常好吃。2、这里的晚餐烙饼也是特色,还有菜饼,再吃点南瓜粥、煮毛豆非常美味,推荐楼外楼。3、别忘了到司马大道那里去尝尝农家菜,炸知了、蒸南瓜头都是非常不错的时令菜哦~~4、

入冬的时候,铁棍山药上市了,可以尝尝蒸山药,非常好吃,营养价值高。【购物】带点铁棍山药走,是不错的选择。这个价位要随行就市的,广东是消费铁棍山药的主要市场。【注意事项】1、如果只是想走走陈家沟一线,那么一天足矣,不要住宿,可以省时间到其他地方玩。2、建议可以从这里乘车到巩义去,可以继续玩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某部分章句摘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方会尽快处理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 - - 一、陈氏太极缠丝功 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 1无极桩 2正面单手缠丝 3侧面单手缠丝 4正面上下缠丝绸 5正面里外缠丝 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 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正面双手缠丝 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 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11斜步上下缠丝 12斜步双手缠丝 13斜步左右缠丝 14前后缠丝 15大小缠丝 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 2上下缠丝 3上步缠丝绸 4倒步缠丝 5拗步缠丝 6定步缠丝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出庙 3懒扎衣 4上步斜行 5上三步 6左掩手肱拳 7双推手 8倒卷肱 9闪通背 10右掩手肱拳 11六封四闭 12运手 13高探马 14右蹬一跟 15左蹬一跟 16野马分鬃 17玉女穿梭 18金刚捣碓 19收势 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5斜行 6搂膝 7前蹚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蹚拗步 18左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懒扎衣 28六封四闭29单鞭 30雀地龙 31上步七星 32小擒打 33运手34高探马 35双摆莲 36当头炮 37金刚捣碓 38收势 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不断,节节贯串,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运动如行云流水,发劲时要处处运用螺旋劲,以行引气,以气催行,呼吸要自然,虚实要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达到全身浑然一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太极拳裆部的运动轨迹

太极拳“裆”部的运行轨迹 太极拳爱好者都知道学习太极拳必需先练太极十三势。而什么是太极十三势?太极十三势到底包括哪些内容?由于受门规的约束,除各门派内老师择徒口授之外,一般对外都称掤、扌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太极十三势;有人将太极拳名称顺序分成十三段,名曰太极十三势;也有人就更直接的将太极拳名称顺序表拿出来说,这就是太极十三势;杨式太极拳定型拳架名曰八五式太极拳,或称85式太极拳,取意八五得十三,亦名太极十三势。 以上各说,只能证明太极拳修炼的核心为太极十三势,太极十三势究竟怎样练习呢?有人颇为风趣的得出结论云:“将太极拳名称顺序分成十三段,名曰太极十三势,在学习套路的时候划分成十三段易学易记。单为了这个目的,那也可将套路划分成更多势或略少几势,为什么必须划分成十三段呢?难以理解。那种将太极拳名称顺序表拿出来说,这就是太极十三势,更没有道理。八五得十三,名曰太极十三势,为什么不用八四得十二,名曰十二势呢?八六得十四呢,名曰十四势呢?未免太牵强了些。从武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拳谱上证实‘掤、扌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太极十三势’是很有道理的”。于是,这位先生在教拳过程中经常以掤、扌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太极十三势讲解太极拳。在一次太极拳高峰论坛上他就他对太极拳十三势的理解谈了体会,有人提问:“为什么十三势掤、扌履、挤、按、采、挒、肘、靠都是上肢上的用法,像左分脚、右分脚,左蹬脚、右蹬脚、转身蹬

脚、单摆莲、双摆莲这么多下肢动作在十三势中怎么一势也没有呢”?这位先生答道:“在拳谱上是这样注释的,十三势,是指八门五步,‘掤、扌履、挤、按、采、挒、肘、靠,即是坎北、离南、兑西、震东、巽东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是八个方位,也称八门。乾掤、坎挒、艮按、震靠、巽採、离扌履、坤肘、兑挤相对应,’是指上肢。‘进、退、顾、盼、定,是代表五行,也称五步。进为火、为南,退为水、为北,顾为木、为东,盼为金、为西,定为土、为中,’是指下肢”。又有人问道:“顾、盼是看的意思,应该是眼法,怎么成了步法了呢”?这位先生答曰:“拳谱上就是这样写的,进、退、顾、盼、定就是指五步,有什么疑问,不妨你到拳谱上找答案”。于是,大家都笑了,这位先生也跟着大家一起笑了起来。这笑声即带着疑问、又带着无奈。 由此可见,自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编排的“二十四简化太极拳”以来,太极拳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事业单位到学校,从国内到国外,由简化太极拳套路到传统太极拳套路都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推广,同时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和健康。但美中不足的是,太极拳拳理、拳法还有待于普及和提高。下面我就太极拳十三势中的“裆行工法”做一简介。 太极十三势,在太极拳五大流派中是共同拥有的。太极十三势中的十二势在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的行工法是完全相同的,只有“裆行工法”这一势的要领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运行轨迹却相同。太极十三势是一个庞大的课题,一篇论文是无论如何也阐述不清的,所以本文只对太极拳五大流派中

太极拳基本功

学太极拳要练好基本功,首先要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有几种,都有怎样的具体要求。太极拳要求劲力“ 运之于掌、通之于指”“ 形于手指” ,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有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前六法直接以手完成。这首先要有正确的手法作为基础。太极拳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拳、掌、勾三种。太极拳虽然叫做“太极拳”,但是实际上用拳的时候少,用掌的时候多,主要是掌法变化多,而太极拳中用到勾手的地方很少。 拳:手法是四指靠拢向掌心卷屈,拇指与中指或食指相扣用意时松扣,用力时紧扣。握拳应注意勿过紧或过松,过紧则易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则不便实用;当拳伸出时拳与前臂要成直线不可向外(或向内)扭曲,但一般人最易犯向外扭曲的毛病。向外或(向内)则使腕部紧张,必然妨碍气血畅通。此外,与对方交手时也易受伤。因此应注意这个缺点。 掌:手法是五指自然分开并微屈,虎口成圆形,掌心微含。力求自然状态,食指或小指虚领即可。如立掌时食指领,内缠外缠时以小指领劲,此掌法为半阴半阳或者半掌半拳取“中和”之意。伸掌法:五指微曲,不可伸直,指尖要留有空隙,不可靠拢,每当手掌伸出时,腕部不可过分弯屈紧张,伸出收回都不用力,因为紧张或用力都会妨碍气血畅通。 勾法:有两种,一种以拇指、食指相捏,其余指相合;另一种拇指、食指相捏,其余四指松松拢住。钩指的作用,在“单鞭”式中为“蛇尾”之象形。陈家沟太极拳宗师陈鑫为此式谱以歌诀“单鞭一式最为雄,一字长蛇亘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消息贵在脊骨中”。在实际用法,以钩手为“点穴撅”之所用。 关于太极拳的手法,一般只有上述三种,但这三种手式在太极拳运动中是经常变换的,每当变换时应注意缓慢,不可太快和用力,在不用时腕部必须松活轻灵,尤其腕关节不可紧张,否则影响气血畅通。 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有五种:即弓蹬步、骑马步、丁虚步、半扑步、八字步。现将各种步法要点分述如下:

陈氏太极拳传承及家族简介

陈氏太极拳传承及家族简介 陈氏家族介绍: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由山西省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洪洞,与妻儿一起被裹入移民队伍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将此村取名陈卜庄。由于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明洪武七年,陈卜合家造成往常阳村。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西清风岭上,南临黄河,北负一岭,旱涝保收。因其西有柿沟,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直至建国后陈家沟所用的婚丧嫁娶用具上还写着“古常阳”的字号。陈家沟距今温县县城正东约5公里,仍以陈姓为主,村中居民现达2600余人。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兄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是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

庭二人。陈王庭,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痒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式太极拳传承列表:陈王廷——创始人陈所乐、陈汝信——第二代陈正如、陈恂如、陈申如——第三代陈敬柏、陈继夏——第四代陈公兆、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第五代陈长兴、陈有恒、陈有本——第六代陈清萍、陈仲甡、陈耕耘——第七代陈垚、陈淼、陈焱、陈森、陈鑫、陈延熙、陈复元——第八代陈克忠、陈克弟、陈发科——第九代陈照丕、陈照奎、陈照旭——第十代陈瑜、陈小旺、陈小星、陈正雷——十一代陈自强——第十二代 陈式太极拳传承简介: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极拳创始人。自明洪武初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南省常阳村(即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时算起,为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所乐陈氏第十世,师承太极拳创编人陈王廷而得太

陈式太极拳器械总览

陈式太极拳器械总览 根据陈家沟所传,陈式太极拳器械有刀、剑、枪、棍、锏、双人粘枪、杆等。其中双人粘枪及杆最具独创性,将陈式太极拳与众不同的缠丝劲用到长兵器上,为长兵器对练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迅速提高技术的途径,同双人推手一样,开辟了武术中的新天地。器械套路在历代拳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而日臻完善。古老的陈式器械套路多没有起势、收势,现代的大师们为使器械套路显得更科学、完整、严谨,多增加了此二势,本志所收录器械套路均采自当代名家著述。 太极单刀(又名十三刀)陈式太极单刀是太极拳器械功夫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古老套路只有13个动作,故称十三刀。套路短小精悍,势势用法逼真。它的滚、闭、扎、拦、劈、砍、撩、截、缠、抖、架、抹、挑等13种刀法,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蹿蹦跳跃、松活弹抖、沾粘连随、缠绕旋裹的特点,确有刀如猛虎、力劈华山之势,并兼有短兵长用之法。 太极单刀1930年至1938年,著名太极拳师、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在南京授拳时,在十三刀的基础上,增加了9个动作,形成了现在流行的陈式太极单刀套路,陈式太极拳大架系多习练之。 太极双刀(34式)陈式太极双刀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几百年来,34式双刀在陈家沟广为流传。套路布局合理,衔接紧凑,刀法清晰,用法逼真。它以劈、砍、撩、挂、扎、截、拦、压、推、抹、横、架及舞花等刀法,结合陈式太极拳舒展大方的身法,灵活稳健的步法,将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太极双刀(24式)同太极双刀(34式)一样,也是陈家沟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器械套路,现陈式太极拳小架系多习练之。 太极单剑(49式)陈式太极单剑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几百年来,在陈家沟广为流传。 太极双剑(39式)太极双剑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有刺、点、撩、挂等剑法,配合太极拳缠丝劲,动作灵活多变,腕力突出。 太极十三杆(13式)又称陈式太极十三枪(加上枪头即为枪),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杆采用三米多长、尾部较粗的白蜡杆制成。套路短而精,没有舞花动作,一招一式用法逼真,威力无穷。它以劈、崩、点、穿、挑、拨、扫等枪法合以沾、缠、绞、拦、披、崩、拖、挂、横、扎、抖、架、挑等杆法,方便灵活,机巧多变,独具特点,是陈式太极拳器械中的佼佼者。 太极二十四枪(24式)是博采众家枪法之长,融入太极拳功法所形成的套路。 太极枪(77式)陈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它汇集枪、棍的特点,在实战应用中,既有枪扎一条线,又有棍打一大片的技击效用,结合陈式太极拳中缠绕沾粘法,故称“陈式太极枪”。 太极单锏(34式)太极单锏是太极拳器械中单兵器的一种,原为铜铁所制,现多木制。一般长70~90厘米,锏柄尾有孔,可穿绳套,用于套腕。锏身方形凹面,四边角凸起成棱,无刃无突,故又有“凹面锏”、“方棱锏”之称。单锏练习与运用在手、眼、身、法、步相结合并与内劲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结合掤、架、推、挂、截、点、压、横、拦、劈、砸、舞花等技击方法,体现出刚劲勇猛、力大无穷的神威。 太极双锏(28式)太极双锏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配合陈式太极拳的手法、身法、步法,有各种挂、截、点、压、横、拦、劈、砸等锏法。现习练者不多。 太极春秋大刀(37式)亦名“青龙偃月刀”,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

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内部资料

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内部资料 有一位拳友最近发手机信息给我,关于太极拳提了一些问题,我就此解答,这里高手众多,说错的地方,大家指点。 一、有关太极拳的起源 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记载,现代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发明并代代相传改进。到了陈长兴这一代,陈氏太极拳开始外传,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杨、孙、吴、武、赵堡等风格。套路不同,但是基本的道理还是一致的。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和发劲其他太极拳保留不多。而现在有关太极拳是张三丰创造的说法,一是没有确证的历史资料,二是本来有关张三丰的记载在史书上就五花八门,但没有说明他和太极拳有关系。这位拳友问我太极拳是否张三丰所创,可能是不太了解太极拳的历史。,我国著名武术家唐豪先生对此有专门研究, 二、有关陈氏太极拳的套路 陈氏太极拳在创始之初,套路很多,有太极五路,炮锤一路,还有金刚十八拿法,长拳一百零八式等等,到了陈长兴,逐渐简化成一路太极,二路炮锤,动作比较复杂,是为陈氏老架,还有陈家陈有本创的所谓新架,也叫小架子,基本差别不大,现在会的人几乎很少了。一路拳柔化多,二路拳多纵跳发劲,刚劲较多,这些是陈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到了解放后,国家体委规定了陈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那是融合了一路和二路传统的架子,现在有些人为了普及陈氏太极拳,也传播了一些简化的套路,只有三十多式。我个人练下来,还是最喜欢传统老架子。 三、陈氏太极拳的发展 现在说来,练陈氏太极拳的人可能在练武术的人当中不多。而且,会打几个套路和会陈氏太极拳是两回事情。陈氏太极拳是一整套的搏击训练,包括基本功,套路,功力训练,推手和散手等等。比如,陈氏太极拳的打沙袋的训练方法和特别,

太极拳培训班收费

太极拳培训班收费 苏州力太极【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苏州分会】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官方在苏州设立的分会、一家正宗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培训和推广基地,专业的教练团队(都是陈家沟总会聘请,均为陈氏太极拳传人),以推广正宗的陈式太极拳为目地,以科学正规的教学方法为保证,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为全民健身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 会馆介绍 苏州力太极国术馆【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苏州分会】是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认可、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授权,在苏州设立的正式分会、正宗传统的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培训和推广基地,以推广正宗的陈式太极拳为目地,专业的教练团队(都是从陈家沟聘请的,均为陈氏太极拳传人),以科学正规的教学方法为保证,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正宗、专业、传统的太极拳。 力太极国术馆(陈家沟陈氏太极拳苏州分会)拳术顾问: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陈氏太极拳守门人陈小星大师、陈氏太极拳新领军人陈自强大师 课程介绍 必修课: 1、太极放松功 2、太极养生、太极基本功(桩功缠丝功) 3、陈氏九式太极拳基础/陈氏太极十九势基础(提高课程)

4、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基础(提高课程) 选修课: 1、陈氏太极单剑/单刀课程 2、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3、陈氏太极初级推手 陈氏太极班级系列课程 【总教练高级班】 陈氏太极养生放松功、太极基本功、老架一路提高正架、拆招解招、拳法发劲、实战用法、太极擒拿、太极推手 【主教练精品班】 陈氏太极养生放松功、太极养生基本功(桩功缠丝功)、陈氏太极拳十九势/九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太极初级套路课程】 陈氏太极拳九式、十九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陈氏太极单剑、单刀、太极初级推手等 【太极提升套路课程】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新架二路、太极中级推手、春秋大刀、陈氏太极枪、十三杆等 【少儿、青少年太极课程】

太极伤膝盖的原因—陈家沟太极拳馆

太极拳练习中膝关节受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陈家沟太极拳馆合肥分馆整理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人体下肢支撑身体最重要的关节,同时也是损伤机会较多的关节。太极拳运动虽不是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练习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经常有一腿支撑重心,所以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很大。当膝关节屈曲、回旋再突然伸直时,易受挤压而损伤。由于内侧半月板与胫侧副韧带愈着并受牵拉,故内侧半月板损伤最常见。所以膝关节的正确锻炼及对其的保护则更为重要。 一、练拳时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分析 1、练拳时热身运动不充足 任何运动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很重要,在太极拳练习中热身运动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有些人练习太极拳时不做热身运动,直接进行套路练习,这是非常错误的。活动不够充分就开始练拳,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还比较僵硬,做动作不慎就会造成膝关节扭伤,在以后练习时就会出现疼痛现象。 2、姿势不正确 练拳的过程中,很多人姿势不正确,不但没有起到保健作用反而造成身体不适。如:拳架下盘未达到正确要求,以至膝盖受力。 3、运动过量。 任何运动都要适度,如果过量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松垮屈膝,如果长期过度练习,不注重休息,会造成膝关节受力过大,造成损伤。 4、练功后不注意休整及保养 由于太极拳是在松胯屈膝的情况下进行锻炼的,通过较长时间的练习,腿部肌肉由于疲劳就会比较紧张。如不充分做好休整活动,就会使腿部肌肉僵硬从而导致膝关节劳损。练完功后,周身出了很多汗水,全身毛孔都张开了,这时一定要注意避风,避免让膝盖受寒。 5、练拳者自身有膝关节病痛

陈式太极拳传承人王战军

陈式太极拳传承人王战军 王战军,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传承人王西安拳法第二代传人,2008央视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年度总冠军,全国武术锦标赛蝉联冠军,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者,陈家沟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霸天王,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副主任,焦作市公安局太极拳协会总教练,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哈尔滨市太极拳协会高级技术顾问,王西安拳法桐乡分会名誉主席,王西安拳法研究会温州分会永久名誉会长,香港王西安拳法研究会执行委员会技术总监,香港内家拳总会名誉会长,香港形意拳会名誉会长,中华陈家沟太极拳协会名誉顾问,台南中华陈家沟太极拳协会名誉顾问,法国巴德纳市太极拳协会永久教练,现任陈家沟武术院执行院长兼总教练,中国武术七段. 自幼随父习武,学习陈式太极拳老架、新架、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及所有器械,精通散手,在实战方面颇有造诣,尤其擅长太极推手、擒拿技巧。自1988年起,他多次在各种太极拳大赛中荣获冠军,1996年至今,他培养的运动员在国内各类武术比赛中,荣获500余枚金牌。他还多次赴马来西亚、日本、法国、新加坡、香港、广州、山东等地讲学,并以其浑厚的内功,超群的技法,荣获“太极王子”之美称。在河南省历届太极拳武术锦标赛上,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上及国际太极拳年会(交流会)比赛中屡登冠军宝座,在国内外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被称为“常胜将军”。他的主要获奖情况如下: 1988年7月,参加在浚县举办的“河南省豫北五市比赛”荣获太极拳冠军。 9月,参加在焦作市举办的“河南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荣获太极拳冠军。被焦作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一次。 1991、1992、1994年,多次获得河南省内举办的“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比赛”荣获75kg级推手冠军。 1993年9月,在温县举办的“中国温县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比赛中荣获80kg级

太极拳的四大流派

陈氏太极拳经过近百年发展,演变出有代表性的杨、吴、武、孙四大流派。 杨式太极 杨福魁(1799~1871年),字露禅,河北永年人。晚清时期,陈家沟人陈德瑚在永年开中药铺,杨在药铺当学徒,后陈德瑚带杨回陈家沟家中做些杂活。陈氏十四世祖陈长兴在陈德瑚家设武学,教后人习拳舞械。陈长兴见杨聪明伶俐,做事殷勤,为人忠诚老实又喜爱拳术,与陈德瑚商量后,乃收为徒弟,传授太极拳。 杨练拳极下工夫,夜里练挙疲困时,仅在长板発上打吨。这种长凳很窄,很快就跌下来,醒后继续再练。如是者七年之久,拳乃练成。经老师与东家同意后,他装卷归里,离开陈家沟(后又两次拜访陈家)。杨露禅回家后,经亲友推荐到京城教拳,打败许多名手,名声大震,后到清宫王府教拳。因习拳的都是些贵族子弟,为了适应他们娇嫩体质的需要,他便将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缠丝劲及蹿蹦、跳跃、发劲等难度较大的动作做了些改动,使其姿势较为简化,动作柔和,不纵不跳。后经其三子健侯修改成中架子,再经其孙澄甫的修改而成为目前流行较广

的杨式太极拳。其特点是:拳架舒展、动作和顺、姿势柔软,要求绵里藏针。杨澄甫(1883-1936年)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拳,是知名的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 吴式太极奉 杨露禅在清宫王府教拳时,满族人全佑从学于杨,后又学于杨班侯(1837-182年)。全佑传其于鉴泉,后来鉴泉从汉姓为吴。吴鉴泉(1870-192年)的 架以柔化著称,推手守静面不妄动,形成了架式大小适中、柔和紧的特点。吴要泉曾在上海开办学社,培养学生,成为现代流行的以柔化见长的吴式太极。 武式太极拳 武两襄(1812-1880年),河北永年人。初学同乡杨露禅大架动作,后落名至陈家沟,求长兴公教。因长兴公年岁已高(80余岁),不再传季,其子耕耘走山东,不在身边。但见他求学心切,便将武介绍给陈氏同族十五世陈清,陈清的季架小而紧凑,加圈缠丝,是陈氏小架拳派的支流。武禹襄学季很下工夫,潜心专练,在杨式大架和陈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成为现在的武式太极季。后传其甥李亦畲(1832-1892年),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年),郝传其子月如、孙少如。月如以教拳为业,武式太极拳始在外传。其特点: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 孙式太板拳 孙禄堂(1860-1930年),河北完县人。先学形意拳,精通易理,兼习八卦。 著有《形意拳学》、《拳意述真》等书。在北京有“活猴”孙禄堂的美名佳称。后又从郝为真学太极拳,将形意、八卦、太极拳融为一体,形成现在的开合鼓荡、架高步活、具有风格的孙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 太极拳概况 太极拳,是明末清初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一种汉族武术。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习练者通过太极拳对意、气、形、神的锻炼,使得身心和谐、愉悦、健康。目前,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超过一亿人。 太极拳创始人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后迁入常阳村。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至陈氏第九世祖陈王廷,因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借《庄子》太极之名,承《易传》阴阳之要,吸纳中医养生之术,博采众家拳术之长,创编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即太极拳。 太极拳的发展 陈氏十四世祖陈长兴,将陈王廷所编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的拳术套路,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陈长兴,字云亭,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他打破了门规局限,将陈家沟的独得之秘--太极拳传于河北永年县的杨福魁(露禅),在太极拳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发展大普及时期。 陈氏十四世祖陈有本,字道生,受业其父,太极拳炉火纯青,当时精于太极拳者多出其门,著名的有陈仲甡、陈季甡、陈清萍、陈耕耘等。他除完整保留并传下了祖传拳架外(后人称小架或小圈),且不受其限,多有创新。 陈氏十六世祖陈鑫,字品三,早年习文,颇具文采。因感陈氏太极拳虽经历代口传亲授,然文字著作较少,不利广泛传播。遂费时十二年,完成《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陈氏太极拳易象数》六卷,全面整理陈氏世代积累的练拳经验。著述以易理说拳理,引证阴阳、经络学说,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气为统帅,为陈氏太极拳理论宝库中一座引人瞩目的丰碑。他还著有《陈氏家乘》、《三三六拳谱》等拳术著作。编著《陈氏太极拳图说》。 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是近代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陈氏太极拳做出了杰出贡献。陈发科,字福生,自1929年至1957年一直在北京授拳,以其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技击精妙著称。他以与人为善、武德高尚而受到世人敬仰,教授了一批著名的徒弟,有顾留馨、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其子照旭、照奎、女豫霞,拳艺很好。 陈氏十八世祖陈照丕和陈照奎对太极拳传播至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文革时期被批为封资修、濒临失传的太极拳传授给当今著名的太极拳四大金刚陈小旺、王西安、陈正雷、朱天才和杰出女弟子陈素英等人。

朱天才陈家沟太极拳套路的辨析

朱天才陈家沟太极拳套路的辨析 太极拳——这一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防暴自卫的拳术在世界各地已广泛地普及发展。它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颗明珠,受世人瞩目。在各式太极拳中陈家沟太极拳最为古老,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已有记载三百多年。由于各式太极拳《陈、杨、吴、孙、武》的传播,特别是杨式太极拳的普及,使世界上太极拳爱好者追根求源,寻根问祖,使太极拳发祥地——陈家沟这个紧靠黄河岸边的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的偏僻小村庄也有了名气。特别是中国开放以来,太极拳爱好者,国内外学者,纷纷而至,政府的大力支持使陈家沟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开展。 目前在世界上流传的陈式太极拳套路也很多,但有些人为了个人目的,争古老、正宗,不去研究探讨,到处宣扬,议论纷纷。现在我将陈家沟太极拳的套路详解於同仁,供大家去辨析参考。 我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代外孙。陈家沟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从五岁开始在陈家沟外祖父(陈氏第十七代陈广禄)家长大,近五十年没有离开陈家沟。在五十年代,我正是少年时代,经常听我外祖父讲述他们小时练拳经过及陈家太极先辈的神奇故事,如:陈王廷教场比武,双英砝敌,打死黑虎、累死陈敬柏。陈继夏收徒,杀大头王,陈发科的太极劲,陈宝璩的故事等,永记我脑海里。那时陈家沟健在的太极名师有十七代的陈云亭,十八代的有陈照丕、陈照旭、陈克忠、王燕。也经常看见前辈在教弟子们练习。由于那时陈家沟的环境条件,陈氏家族的熏陶,使我的幼小心灵对陈家沟太极拳有种好奇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喜欢陈家太极拳。那时陈家沟只有老架七十二(也叫大架)小架七十二(也叫新架)和二路(也叫炮锤),当时只有新、老(大、小)架之分。 一九五八年初,一代宗师陈照丕老师退休回到了陈家沟,从那时开始,正式在族舅陈照丕老师的指点下,正规的学习陈家沟太极拳老架一路。当时我们一起学习练习的师兄弟的有陈德旺、陈春雷、陈小旺、陈庆华、陈梦松、王西安、张广才等人。每天晚上风雨无阻,天天练习。三年后,我们才又学二路炮捶,推手,及兵器。那时我们也经常与同龄练陈氏小架的师兄弟们在一起。当时陈家沟小架代表是陈氏第十八代太极拳名师陈克忠培养厂一批小架弟子,有陈伯祥、陈土生、陈六有、陈土元、陈启亮、陈清环等。陈照丕和陈克忠二位先辈也常带我们在一起表演、研究、练习。 当时,陈照丕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述老架一路为功夫拳,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二路拳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几百年来先辈们就是专练这二套拳。练时要一着一势清清楚楚,由分解到一体,由停顿到连贯。没规矩不能成方圆,一定要认真细心的慢慢揣摩处处走弧行,螺旋缠丝,没有直线,没有平面,由大圈到中圈,由中圈到小圈,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这样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盘架子近十年,再练推手及太极兵器。对于小架套路,也有所了解,小架的套路名称和老架的一路套路名称一样。不过小架套路练起来将发劲含蓄于架子之中,藏而不露,蓄而不发,以意引气,以行随意,圆转自如,一气呵成。但练起来根据自己的体力、 功夫,也可为高、中、低三种架子练习。老架和小架从套路的形式上略有区别,大同小异。所以陈家沟留传着大架不大,小架不小的说法。几百年来陈家沟不管老架、小架都出名手多人。 陈家沟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小架套路呢?听老一辈人讲,在没有洋抢洋炮的年代里,练武是非常吃苦的。俗语讲:“穷习文,富练武”。练武要有体力、精神。也要有自己的悟性、名师的指点、刻苦的磨练、夏练三暑、冬练三九,以超人的功夫,才能得其功夫奥妙。陈家沟太极拳内练一口气,既防身又健体,其高超的拳艺,技击的运用为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百钧主力而破千斤。柔着引、刚着发,练到高级阶段可将刚劲溶化于

青年人学太极拳哪种最好

青年人学太极拳哪种最好 青年人学太极拳哪种最好,【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苏州分会】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官方在苏州设立的唯一分会、唯一一家正宗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培训和推广基地,专业的教练团队(都是陈家沟总会聘请,均为陈氏太极拳传人),以推广正宗的陈式太极拳为目地,以科学正规的教学方法为保证,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为全民健身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 ★精品太极基础课程:十九式 青年人学太极拳哪种最好,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苏州分会陈氏太极拳十九式基础班。。。 学制三个月,学费2200, 授课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南施街澳韵花园陈氏太极馆。 一、介绍 青年人学太极拳哪种最好,陈氏太极拳精要十九式.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掌门人

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地弘扬陈氏太极拳.陈小旺大师创编了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此套拳路短小精辟,又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零基础学太极拳的经典课程。掌握了十九势,为以后学习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5势打下坚实基础。

三、适合人群 青年人学太极拳哪种最好,工作压力大没有足够时间锻炼、想系统学习太极拳、想对太极拳有初步认识、想简单养生、短时间初级学习、零基础太极拳爱好者。 四、学习效果 从零开始,对太极拳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更好的深入学习太极拳打下坚实基础,可掌握简单养身健身动作、技巧,可独立完成套路练习。 五、学制与交费 学制三个月,共24节,2小时/节课,每周两节课 基本功学习:14小时 套路学习:20小时 巩固提高:14小时 学费:2200元(含服装费,教材费),集中授课5-8人班。 青年人学太极拳哪种最好,力太极郑重承诺学员缴费后三节课内如不满意则无条件退款 注:本课程学员需要在报名之日起4个月内完成,如遇特殊情况需学员与教练之间沟通进行调整 六、报名 报名地址: 园区总部:苏州工业园区南施街澳韵花园陈氏太极馆. 相城分馆:相城区元和街道华元路880号相城青少年宫4楼(原奥食卡4楼)新区辅导站:渔洋街怡养老年公寓5号楼2楼大厅

陈式太极拳小架介绍

陈式太极拳小架介绍 陈式太极拳小架介绍一、陈氏太极拳发展历史及演变,小架概说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陈家沟,由明末清初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立的。陈王廷精益求精地创造了太极五套拳、五套锤、十三势、炮锤,以及枪、刀、剑、棍、剑、锏、鞭等,尤其独特的还有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形成了完善的武术流派体系。陈氏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拳术理论、独特的拳术风格、高超的技击效果、显著的健身功能而在中华武林独树一帜,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欢迎。 陈王廷创拳后将拳术传承至陈所乐、陈汝信等,一直主要在陈氏家族内部稳定传承。在陈氏十四世、陈氏太极拳第六代陈有本之前,太极拳被传下来的只有一种练法,并无大、小架之分。对大、小架的分化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关键人物是陈有本。 据《陈氏家乘》记载,陈有本的父亲陈公兆“学术纯正,明士多出其门”(陈家沟有陈公兆力斗疯牛的传说),陈有本及胞兄陈有恒“均庠生,习太极拳。有本尤得骊珠,子侄之艺皆其所成就,丰度谦冲,常若有所不及,当时精太极拳者率出其门……有本门人陈清平、陈有纶、陈奉章、陈三德、陈廷栋均有所得,陈耕

耘亦师事焉。清平传赵堡镇和兆元、张开、张睾山。有纶传李景延、张大洪”。 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陈公兆、陈有本父子皆武学造诣深厚,弟子名家辈出,陈有本之艺显然是得到父亲真传,并且在陈有本之前小架已经存在,只是当时并无“小架”之说,一直是按传承的“小圈”架型进行的系统训练,最终达到无圈无极的境界。小架具有刚柔相济、螺旋缠绕、快慢相间的风格特点,而且因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格有序的训练方法,被陈家沟人誉为“功夫架”、“看家拳”。并非像有些书上所说的“十四世陈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又有些改动,逐渐舍弃了某些高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称为新架(现在称小架)”。 陈氏十五世陈耕耘为了随父走镖谋生,因其父陈长兴终年护镖在外,陈耕耘遂求教于族叔陈有本。为了使陈耕耘早日功夫上身,陈有本除保留头套十三式的精髓外,突出了爆发力,将拳的架型给予放大,有本亲自辅导,耕耘苦练,二人共同商讨、钻研,创编了一种新的架型,陈耕耘苦练一年有余,终其所成,形成了一种走大圈的新的太极拳之架型,从此为了和头套十三式以及传统小圈的练法打法有所区别,就产生了小圈架、大圈架的区别。陈耕耘将这种架型在其家族中 传授,传到其孙陈发科,1928年发科公被聘到北京授拳,遂将此架型公布于世,后人为了加以区别,将走大圈的练法打法之架型称为“大架”,将走小圈的传统练法打法称为“小架”。 当代陈氏太极拳“小架”代表人物有:陈克忠、陈克弟、陈伯祥、陈金鳌等。由陈氏十六世陈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

陈氏太极拳“散手四十二发劲”--朱天才

陈氏太极拳“散手四十二发劲”--朱天才 陈氏太极拳“散手四十二发劲” 陈家沟陈氏太极拳,自从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字奏庭)在家传拳械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之后,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陈家后人一直遵守祖训,代代衍传,陈氏太极拳在套路的形式上有继承又有发展。但是其拳法要诀和松柔弹抖、螺旋缠丝、刚柔互变等风格特点独成一家,自始至终都保留着历史的本来价值。陈家沟拳谱记载陈氏公王廷始祖时,陈家沟的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陈氏太极长拳108势等套路衍传五代,为当时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的鼎胜时期。直至陈氏第十四代,以陈长兴、陈有本为代表的一代宗师精心细研,将家传五套拳、五套锤归纳为老架一路72势(也叫大架)和小架一路72势(也叫新架);将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归纳为二路炮锤36势。陈氏太极长拳108势相继不传。看拳谱,细分析,归纳后的老架、小架72势,炮锤36势,当时先辈是根据易经的阴阳,天文地理的四正四隅编排的,与星象数位和星座相吻合,72为天罡星,36为地刹星,此太极拳一柔一刚,一阴一阳,阳刚中有阴柔,阴柔中有阳刚,72和36之和为108,已包罗万象,也可能就见108势相继不传的原因吧。至此,陈氏太极拳老架(大架)、小架(新架)、二路(炮拳)代代相传,名手辈出,经

久不衰。从陈家第十四代陈长兴和第十五代陈清萍二位宗师将陈家太极拳传于外姓话,经三百多年的太极拳衍变发展,形成了世界上所流传的,世人所共识的五大派系:陈、杨、吴、武、孙。不论某些派系任何言语,但历史是不易改变的,也不必追究闲言闲语。陈家沟陈氏族人始终一脉相传,继承原始功法,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陈氏第十七代陈发科宗师在老架一路和二路炮拳套路形式的基础上对太极拳进行 改编,最后由其儿子——陈氏第十八代陈照奎宗师定型为陈氏太极拳83势和二路炮拳72势力,目前此套路在世界上流行甚广。上世纪七十年代,陈家沟将此套路称为“新架一路83势”,“新架二路72势”。迄今为止,陈家沟有陈家沟有老架、小架、新架,老架二路、新架二路,这三十多年就专习这五路拳。关于这五路拳的详情,请查看陈家沟太极拳一、二路老架,陈家沟太极拳一、二路新架。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代代言传身教,有继承又有发展,它将中华古老的优秀文化与千年不变的阴阳哲理、优美典雅的英姿与完美的高级艺术,独特的防身技击与运气缠丝的养身健体、弹抖刚发的外形与柔和缠绕的内涵溶为一体,深受世界太极拳爱好者所注目和青睐。根据我的恩师陈照丕、陈照奎二位族舅从小对我的培养和言传身教,以及后四十年的练拳体会和传拳海外的经历见闻,谈以下几点,供探讨:A 么是太极?为什么叫太极拳?身为一名研究太极拳或教练、拳师,首先要明

南京陈氏太极拳馆2019年下半年招生简章

经常打太极,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这是一项传统的养生运动。对于初学者和已经入门的太极拳者来说,所练习的内容以及要求是不一样的,以下是南京陈氏太极拳馆2019年下半年招生简章,涵盖了适合各个阶段太极拳者的课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课程介绍 陈沟拳教学体系分为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 1.基础课: 1)百日筑基站桩功: 百日筑基站桩功是太极拳训练的入门课程。重视身法姿态的练习和呼吸意念的培养,即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又是达到高深阶段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上课时间:全年,每周一、三、五晚。 2)太极内功: 太极内功是内家拳术中内外功结合的一种气功,通过意守命门为主,运用吐纳导引的运气方法,练腰健肾,练气强身,是具有动静相兼、内外合一的完整功

法。太极内功不仅可以提高太极拳水平,而且对高血压、神经衰弱、溃疡病、阳痿症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上课时间:全年,每周一、三、五晚。 2.必修课: 1)初级班: 基础班作为陈沟拳教学体系中的第一个阶段,3-6个月的学习时间,教授站桩功、五种缠丝功、五种原理训练和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让学员掌握陈氏太极拳基本运动原理的同时避免身体各部位出现常见问题。完成初级班课程,经过考核,成绩合格后可进入中级班学习。 上课时间: A班,每周一、三、五上午 第一期:7月1日-9月30日 第二期:10月9日-12月30日 B班,每周二、四、六晚上 第一期:7月2日-9月28日 第二期:10月8日-12月31日 2)中级班: 中级班的学习周期为3-6个月,通过教授十五种原理训练和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让学员进阶掌握陈氏太极拳,并且继续巩固、纠正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问题。完成中级班课程,经过考核,成绩合格后可进入高级班学习。

陈家沟太极拳与少林寺拳法

陈家沟太极拳与少林寺拳法 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中最为普及的拳种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等。清乾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阐发《易经》太极阴阳的哲理来解释拳理,写成《太极拳论》太极拳这个名称才确定下来。 太极拳的起源众说不一,据唐豪多方考证认为,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廷(一字奏庭)所创编(非创造)。陈王廷创编太极拳绝非偶然,而是有着社会和文化背景。陈王廷是明代很受重用的武将,擅长武术、技击,又有实战经验,接触武术名人名派较多,这就便于总结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创编太极拳。陈王廷在创编太极拳中吸收了哪些拳法、拳势。据有关资料考证,其中就吸收了少林寺的某些拳法、拳势。 1、陈王廷创编太极拳,间接地吸收了少林寺拳法。 人所共知,陈王廷的太极拳吸收了戚继光(1528~1587)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拳法三十二势里的二十九势,并收到他的一百单八势的长拳里,有懒扎衣、金鸡独立、探马拳、七星拳、倒骑龙、悬脚虚、丘列势、抛架子、拈肘势、一霎步、擒拿势、下插势、埋伏势、井栏直人、鬼蹴脚、指裆势、兽头、伏虎势、高四平、倒插势、小神拳、雀地龙、一条鞭、朝阳手、雁翅势、跨虎势、拗鸾肘、当头炮、顺鸾肘等(见唐豪著的《神州武艺》167页)。 2、由于地理上的关系,陈王廷创编太极拳很容易吸收少林寺拳法之精华。 少林寺位于黄河南,陈家沟位于黄河北,同在河南省管辖之内,又因少林拳、棒在隋唐时期即已著名,有诗为证:“二室山赞山见一径通,少林寺在翠微中。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在唐朝少林寺十三棍僧救了秦王李世民,而李世民登基后,大加封赏少林寺,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准许少林寺自立营垒,豢养僧兵五百(见于《萃》卷四十一,并为少林寺立《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少林武武术也随之传于四方。 在明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中,少林和尚月空法师受明朝都督指意,带领三十多个武僧,开赴松江一带抵御倭寇,在战斗中奋勇杀敌,每战必胜,最后这些和尚都在抗倭中壮烈牺牲。从此少林寺声名更大。陈王廷作为一位武将,又是邻近少林寺,不可能不知道。陈王廷创编太极

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式太极拳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第一代的祖师是杨露禅(1799——1872),他是从陈家沟学习了太极拳的真功夫后应亲戚武汝清(1804—1887、时任清刑部奉天司主事、四川司员外郎、花翎二品衔)的邀请,率次子杨班侯(1837—1892)、季子杨健侯(1839—1917)到北京教拳。杨班侯(时任清军旗营武德骑尉衔、戴蓝翎)因在北京打了洋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敢再留用。 杨露禅艺成时,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人了。为了生活,他先在家乡永年教授太极拳,后被人推荐去北京授徒。因武艺高强,号称?杨无敌?。他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大臣,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自己所学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功架简化,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并发展成大小两种套路。其

特点是:柔和缓慢、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深藏不露、轻沉兼有。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带影响很大,学者日众。 杨露禅传子杨班侯,杨健侯(1839年-1917年),后其技由其孙杨少侯、杨澄甫(1883年-1936年)传承。杨澄甫以大架为本,最后定型为当今流行的?杨家太极大架?。杨家内部仍然有大、中、小和长拳的传授,但是拳架招式是以杨澄甫定型的大架为主。而且这四个架势并不是四套拳,只是一套拳的四种打法。 杨氏太极拳风格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立身中正安舒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氏太极拳最为见长。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