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培优讲义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培优讲义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培优讲义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培优讲义

【知识精要】:

1.平面上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2.两条不同的直线,若它们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它们相交。 即,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3.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有关两直线垂直,有两个重要的结论: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7.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

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 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析】:

例1.如图(1),直线a 与b 平行,∠1=(3x+70)°,∠2=(5x+22)°,

求∠3的度数。

教师寄语:

. 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佚名

3

2

l

b

4

例2.已知:如图(2), AB ∥EF ∥CD ,EG 平分∠BEF ,∠B+∠BED+∠D =192°,

∠B -∠D=24°,求∠GEF 的度数。

例3.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例4.如图,在Δ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CE 是∠ACB 的平分线.求证:∠EDF =∠BDF .(天津市竞赛题)

例5. 、(1) 如图,AB ∥DE ∥ CF ,你能找到∠BCE.∠B 和 ∠E 之间的关系吗?

(2)如图,AB ∥DE ,你能找到∠BCE.∠B 和 ∠E 之间的关系吗? (3)如图,AB ∥DE ,你能找到∠1.∠2和 ∠3 ∠4之间的关系吗?

(4)如图,AB ∥DE , 你能找到∠1.∠2. ∠3 ∠4. ∠5.∠6 ∠7之间的关系吗?

A

B C D

E F G A B D

E

A B D

E

F

A B D

2

3

1 4

F

C

3 1

4 6 2 5

7

A

B

D

E

【巩固提高】:

1.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仅有3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2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 )条

A .6

B . 7

C .8

D .9

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 )

A .3

B .1或3

C .1或2或3

D .不一定是1,2,3

3.平面上6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仅有3条直线过一点,则截得不重叠线段共有( ) A .36条 B .33条 C .24条 D .21条

4.已知平面中有n 个点C B A ,,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E F D A ,,,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除些之外,再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以这n 个点作一条直线,那么一共可以画出38条不同的直线,这时n 等于( )

(A )9 (B )10 (C )11 (D )12

5.若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成如图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6.如图,已知FD ∥BE ,则∠1+∠2-∠3=( ) A .90° B .135° C .150° D .180°

第 5 题

第 6 题

第7题

7.如图,已知AB ∥CD ,∠1=∠2,则∠E 与∠F 的大小关系 ;

8.平面内有4条直线,无论其关系如何,它们的交点个数不会超过 个。 9.已知:如图,DE ∥CB ,求证:∠AED=∠A+∠B

10.已知:如图,AB ∥CD ,求证:∠B+∠D+∠F=∠E+∠G

11.如图,已知CB ⊥AB ,CE 平分∠BCD ,DE 平分∠CDA ,

∠EDC+∠ECD =90°,

求证:DA ⊥AB

【数学故事】:

阿基米德11岁那年,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古希腊最大的城市之一的亚历山大里亚求学。当时的亚历山大里亚是世界闻名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城中图书馆异常丰富的藏书,深深地吸引着如饥似渴的阿基米德。 当时的书是订在一张张的羊皮上的,也有用莎草茎剖成薄片压平后当作纸,订成后粘成一大张再卷在圆木棍上。那时没有发明印刷术,书是一个字一个字抄成的,十分宝贵。阿基米德没有纸笔,就把书本上学到的定理和公式,一点一点地牢记在脑子里。

阿基米德攻读的是数学,需要画图形、推导公式、进行演算。没有纸,就用小树枝当笔,把大地当纸,因为地面太硬,写上去的字迹看不清楚,阿基米德苦想了几天,又发明了一种"纸",他把炉灰扒出来,均匀地铺在地面上,然后在上面演算。可是有时天公不作美,风一刮,这种"纸"就飞了。 一天,阿基米德来到海滨散步,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数学问题。无边无垠的沙滩,细密而柔软的沙粒平平整整地铺展在脚下,又伸向远方。他习惯地蹲下来,顺手捡起一个贝壳,便在沙滩上演算起来,又好又便捷。回到住地,阿基米德十分兴奋地告诉他的朋友们说:"沙滩,我发现沙滩是最好的学习地方,它是那么广阔,又是那么安静,你的思想可以飞翔到很远的地方,就象是飞翔在海面上的海鸥一样。"神奇的沙滩、博大的海洋,给人智慧,给人力量。

打那以后,阿基米德喜欢在海滩上徜洋徘徊,进行思考和学习。从求学的少年时代开始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攻占了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当时,已75岁高龄的阿基米德正在沙滩上聚精会神地演算数学,对于敌军的入侵竟丝毫未觉察。当罗马士兵拔出剑来要杀他的时候,阿基米德安静地说:"给我留下一些时间,让我把这道还没有解答完的题做完,免得将来给世界留下一道尚未证完的难题。" 由于阿基米德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后人将他与牛顿、欧拉、高斯并称为"数坛四杰"、"数学之神"。

我国数学泰斗华罗庚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面对知识的大海,人们应该象阿基米德那样,信念是罗盘,执著和勇毅作双浆,不懈追求,毕生探索。扬帆远航!

A B C D E

G

A B

D 第 15 题

【当堂小测验】: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C =90°.若BD ∥AE ,∠DBC =20°,则∠CAE 的度数是( )

A .40°

B .60°

C .70°

D .80°

2. 如右下图,l ∥m ,∠1=115o,∠2= 95o,则∠3=( )

A .120o

B .130o

C .140o

D .150o

3.如左下图,直线AB ∥CD ,∠A =70?,∠C =40?,则∠E 等于( )

(A)30° (B)40° (C )60° (D)70°

4.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点A 在DE 上,BC ∥DE ,则∠AFC 的度数为

A .45°

B .50°

C .60°

D .75°

5.如右上图,已知直线AB//CD ,BE 平分∠ABC ,交CD 于D ,∠CDE =150°,则∠C 的度

数为( )

A .150°

B .130°

C .120°

A

D

E

F A

C B

D E

第3题图

A B

C D

E

B C

D E

第6题图

B C E

D

A

1

D .100°

6.如右上图,已知∠1 = 70o,如果CD ∥BE ,那么∠B 的度数为( ) A .70o B .100o

C .110o

D .120o

7.如上中图,BC ⊥AE ,垂足为C ,过C 作CD ∥AB .若∠ECD =48°则∠B =

8.如图,小明课间把老师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黑板的两条平行线a 、b 上,已知∠1=55°,则∠2的度数为( )

A. 45°

B. 35°

C. 55°

D.125°

9.如图,AB ∥CD ,∠A =110°∠C =60°那么∠P =______

10.如图,已知21//l l ,AB ⊥1l ,∠ABC=130°,则∠α= .

11.如图,直线AB ∥CD ,∠EFA=30°,∠FGH=90°,∠HMN =30°,∠CNP= 50°,则∠GHM 的大小是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P

D

C

B A

12.如图,D、G是ΔABC中AB边上的任意两点,DE∥BC,GH∥DC,则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4对B.5对 C .6对D.7对

(“数学新蕾”竞赛题)

13.如图,若AB∥CD,则( ).

A.∠1=∠2+∠3 B.∠1=∠3一∠2

C.∠1+∠2+∠3=180°∠l一∠2十∠3=180°

14.如图,AB∥CD∥EF,EH⊥CD于H,则∠BAC+∠ACE+∠CEH等于( ).A.180°B.270°C.360°D.450°

15如图,已知射线CB∥OA,∠C=∠OAB=100°,E、F在CB上,且满足∠FOB=∠AOB,OE平分∠COF.

(1)求∠EOB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

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一、选择题 1.如图,下列条件:①∠1=∠3,②∠2+∠4=180°,③∠4=∠5, ④∠2=∠3,⑤∠6=∠2+∠3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2.如图,已知∠1=∠2,其中能判定AB∥CD的是() A. B. C. D. 3.下列条件中,能说明AD∥BC的条件有()个 ①∠1=∠4 ②∠2=∠3 ③∠1+∠2=∠3+∠4 ④∠A+∠C=180°⑤∠A+∠ABC=180°⑥∠A+∠ADC=180 °. A. 1 B. 2 C. 3 D. 4 4.如图,∠BCD=90°,AB∥DE,则∠α与∠β满足() A. ∠ ∠ B. ∠ ∠ C. ∠ ∠ D. ∠ ∠ 5.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 条如图放置.若∠1=60°,则∠2的 度数为() A. B. C. D. 6.如图,直线a∥b,若∠1=50°,∠3=95°,则∠2的度数为() A. B. C. D.

7.如图,直线a∥b,∠1=75°,∠2=35°,则∠3的度数是() A. B. C. D. 8.如图,直线l1∥l2,∠A=125°,∠B=85°,则∠1+∠2=() A. B. C. D. 9.如图,已知∠1=∠2,∠3=30°,则∠B的度数是( ) A. B. C. D. 10.如图,已知AB//CD//EF,FC平分∠AFE,∠C=25°,则∠A 的度数是() A. B. C. D. 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2,若∠3=40°, 则∠4等于() A. B. C. D. 12.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 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 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 A. B. C. D. 13.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a、b上,且 a∥b,∠1=60°,则∠2的度数为() A. B. C. D.

相交线平行线培优-

初一下数学寒假培优训练一(余角、补角以及三线八角、平行线的判定) 一、考点讲解: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 ∠1+∠ 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 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 十∠2=90○ ,∠1+∠ 3= 90○ ,则∠ 2= ∠ 3. 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180○ 则∠A 、∠B 互补,反过来,若∠A 、∠B 互补,则∠A+∠B = 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 + ∠C=18 0○ ,∠A+∠B=18 0°,则∠B=∠C . 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项目 定义 性质 图形 互余角 两个角和等于?90(直角) ?=∠+∠902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互补角 两个角和等于?180(平角) ?=∠+∠1802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而成的一个角两边 分别是另一角两边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21∠=∠ 三、经典例题题剖析: 例1.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3 5 还少?4,求这个角。 例2.如图所示,AOB 是一条直线,?=∠?=∠90,90DOE AOC ,问图中互余的角有哪几对?哪些角是相等的? 例3.如图l -2-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OF 平分∠AOE ,∠ 1=15○ 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2 =45○ B .∠1=∠3 C .∠AO D 与∠1互为补角 D .∠1的余角等于75○ 30′ 解:D 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综合运用知识. 四、巩固练习: 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 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 ,∠3=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 B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C .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 D .相等的角一定互余 4.轮船航行到C 处测得小岛A 的方向为北偏东32○ ,那么从A 处观测到C 处的方向为( ) 1 2 1 2 1 2 A B E O C D 1 2 3 4

平行线的判定专题

平行线的判定专题

教学过程: 知识点1 平行线的概念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一个直线a 和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 和b 互相平行,记作b a // 2、三线八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则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例题讲解 1、如图所示,∠1与∠2是一对( ) A 、同位角 B 、对顶角 C 、内错角 D 、同旁内角 2.如图: (1)已知34∠=∠,求证1l ∥2l 证明:∵34∠=∠( 已知 ) ____=∠3( 对顶角相等 ) ∴____=∠4 ∴1l ∥2l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从而得到定理 ; (2)已知35180∠+∠=,求证1l ∥2l 证明:∵35180∠+∠=( 已知 ) _____+∠5=1800 ( 邻补角相等 ) 3 5 4 2 1 3 l 1 l 2 l 3 5 4 2 1 3 l 1 l

∴∠3=_______( 同角的补角相等 ) ∴1l ∥2l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从而得到定理 . 3.如图: (1)如果∠1=∠B ,那么 ∥ 根据是 (2)如果∠4+∠D =180,那么 ∥ 根据是 (3)如果∠3=∠D ,那么 ∥ 根据是 (4)如果∠B +∠ =180,那么AB ∥CD ,根据是 (5)要使BE ∥DF ,必须∠1= ,根据是 4.如图,一个弯形管道ABCD 的拐角120,60ABC BCD ∠=∠=,这时说管道AB ∥CD 对吗?为什么? 想一想:1.如图,直线a b c 、、被直线l 所截,量得123∠=∠=∠. (1)从12∠=∠可以得出直线 ∥ , 根据 ; (2)从13∠=∠可以得出直线 ∥ , 根据 ; (3)直线a b c 、、互相平行吗?根据是什么? 2.如图,已知直线123l l l 、、被直线l 所截,105,75,75αβγ∠=∠=∠=,运用已知条件,你能找出哪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吗?若能,请写出理由. 1 2 3 a b c l A B C D E F 14 23l 1l α D A C B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提高).doc

望子成龙学校数学专用资料锲而不舍,方能水滴石穿!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二) (拓展训练) 一、【基础知识精讲】 一、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一般都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由角定角 判定性质 已知角的关系两直线平行确定其它角的关系 2. 由线定线 性质判定 已知两直线平行角的关系确定其它两直线平行 二、探索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 1. 由因导果(综合法): 即——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相应的结论。 2. 执果溯因(分析法): 即——要得到结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所以:解题时,我们即要抓住条件,又要盯住目标,努力促使已 1

望学校 而不舍,方能水滴石穿! 知与未化与沟通。 单: 的常用方法:① 和差法 ②法 ③ 变形法 2.的常用技找共高或共底的三角形。 二、】 例 1 已知平面上一O 个平面上引 2005 条不同 的直线l 1、l 2 、l 3 、? l 2005 , 形以 。 ) 1. 若平面上 4 两 两 相交,且共一 同旁内角。 ( 第 17 ) 2. 在同一平面内有 2002 条直线a 1、a 2 、? a 2002 ,如果 a 1 ⊥a 2 , a 2 ∥a 3 、 a 3 ⊥ a 4 、a 4 ∥a 5 ,? ,那么 a 1 与 a 2002 的位置关系 2

望子成龙学校数学专用资料锲而不舍,方能水滴石穿!是。 例2 如图,某人从A点出发,每前进10 米,就向右转18°,再前进10 米,又向右转 1 8°,这样下去,他第一次回到 18o 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________米. A A 18o 1 A 2 变式训练: 1.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 如果第一次拐的角∠ A 是120°,第二次拐的角∠ B 是150°, A 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 C 平行,则∠C= . B 2.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例3 如图,将纸片△ABC 沿DE 折叠,点 A 落在点A′处,已知∠1+∠2=100°,求∠A 的度数. A D E 1 2 A B C 变式训练: 1. 如图, 已知:∠1=∠2,∠3=∠4,∠5=∠6. E D C 求证: AD ∥BC. 4 6 F 2 1 5 3 A B C 2.如图2—95,已知 C D⊥AB于D,EF⊥AB于F, G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易达彼思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知识回顾 写出下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例4.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由∠C=∠2,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2)由∠2=∠3,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3)由∠C+∠D=180°,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注:(1)要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首先要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2)判定方法是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的。 知识点4: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推论 (一)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1、定义: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所示,a//b,A是直线上任意一点,,垂足为B,则线段AB的长即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若在直线上任找一点,过作,垂足为D,则线段CD的长也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由此可见: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4.如图,AB⊥EF于点B,CD⊥EF于点D,∠1=∠2. (1)请说明AB∥CD的理由 (2)试问BM与DN是否平行?为什么? 二、平行线的性质 知识点1:平行线的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所示,AB∥CD,有∠1=∠2. 格式:∵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例1.如图,已知a∥b,∠1=65°,则∠2的度数为() A.65° B.125° C.115° D.25° 知识点2:平行线的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格式:如图所示,AB∥CD,有∠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说明:∵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2=∠3 例2.如图,点B是△ADC的边AD的延长线上一点,DE∥AC,若∠C=50°, ∠BDE=60°,则∠CDB的度数等于() A.70° B.100° C.110° D.120° 知识点3: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格式:如图所示,∵AB∥CD(已知). ∴∠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3.如图,若AB∥DE,BC∥FE,则∠E+∠B= . 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都是平行线特有的性质,且不可忽略前提条件“两直线平行”,不要看到同位角或内错角,就认为是相等的。 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平行线与相交线培优训练

D B C A F E 平行线与相交线培优训练(已经修改,很好) 平行线的判定:⑴___________________(2)(3) 平行线的性质:⑴___________________(2)(3) 例题精讲 例1 :如图 1-18,直线a∥b,直线 AB交 a与 b于 A,B,CA平分∠1,CB平分∠ 2, 求证:∠C=90° 练习1.思考:两直线a,b被直线AB所截(如图1-18所示),CA,CB分别是∠BAE与∠ABF的平分线,若∠C=90°,问直线a与直线b是否一定平行?” 练习2.如图所示,AA1∥BA2时,则 图1-24 规律:同一方向的所有角的和等于另 规律:所有角的和=(角的个数—1)× 练习3.如图已知,AB∥CD., AF CF分别是EAB ∠、ECD ∠的角平分线,F是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求证: 1 2 F AEC ∠=∠. 例2:求证: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A 练习1. 求证: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 2.证明:五边形内角和等于540° 例3: 如图1-26所示.AE ∥BD ,∠1=3∠2,∠2=25°,求∠C . 练习1.如图,已知AB ∥CD ,且∠B=40°,∠D=70°,求∠DEB 的度数。 练习2.已知:如图,DE ∥CB ,求证:∠AED=∠A+∠B 练习3.已知AB //DE ,∠ABC =80°,∠CDE =140°,求∠BCD . 例4.如图,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在物理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图中,∠1=43°,∠2=27°,试问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多少度? 练习1.甲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E D C B A

平行线的判定专题.docx

∣1 3 教学过程: 知识点1平行线的概念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一个直线 a 和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 a 和b 互相平行,记 作 a// b a F .√ 2、 三线八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 .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 “三线八角”,则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 3、 平行线的判定: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题讲解 1、如图所示,∠ 1与∠ 2是一对( A 、同位角 B 、对顶角 2. 如图: ⑴已知.3= 4,求证I l // J 证明:I ? 3 ? . 5=180 (已知) ____ + ∠ 5=1800( 邻补角相等) ⑵已知M 3 £5 =180 ,求证I l // ∣2 I

?°?∠3= ______ (同角的补角相等)?∣1 // ∣2(内错角相 ∣2等,两直线平行)

从而得到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图: ⑴如果∠ 1 = ∠ B,那么_______ // ______ 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 4+∠ D = 180 ,那么 ______ // ____ 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 3=∠ D,那么_______ // ______ 根据是 ⑷如果∠ B+∠ _= 180 ,那么AB // CD,根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要使BE // DF ,必须∠1= _____________ L根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87 65 4 3 21 B C D E 易达彼思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年 级:七年级 课时数: 辅导科目:数学 授课时间: 学科教师: 学科组长签名 及日期 教务长签名及日期 课 题 平行线及其判定及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2.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会按要求画平行线; 3.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 教学内容 知识回顾 写出下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新课知识 一、平行线的判定 知识点1:平行线的判定1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1=∠2,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例1.如图,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若∠1=120°,,2=60°,则a∥b.在下列括号中填写推理理由. ∵∠1=120°(). ∴∠3=60°(). 又∵∠2=60°(). ∴∠2=∠3(). ∴a∥b 知识点2:平行线的判定2 思考:下图中,如果∠1=∠7,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解:∵∠1=∠7 ( ) ∠1=∠3( ) ∴∠7=∠3( ) ∴ AB∥CD( )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2=∠3(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3:平行线的判定3 下图中,如果∠4+∠7=180°,能得出AB∥CD? 解: ∵∠4+∠7=180 °() ∠4+∠3=180°() ∴∠7=∠3() ∴ AB∥CD()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2+∠4=180°(已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专题培优提高训练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专题训练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如下图,如果1l ∥2l ∥3l ,则BC EF AC DF =,AB DE AC DF =,AB AC DE DF = .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如图,在三角形中,如果 DE BC ∥,则 AD AE DE AB AC BC == 3. 平行的判定定理:如上图,如果有BC DE AC AE AB AD = =,那么DE ∥BC 。 专题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基本应用 【例1】 如图,DE BC ∥,且DB AE =,若510AB AC ==,,求AE 的长。 【例2】 如图,已知////AB EF CD ,若AB a =,CD b =,EF c =,求 证:111 c a b =+. 【巩固】如图,AB BD ⊥,CD BD ⊥,垂足分别为B 、D ,AC 和 BD 相交于点E ,EF BD ⊥,垂足为F .证明: 111 AB CD EF += . 【例3】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 129AB CD ==,, 过对角线交点O 作 EF CD ∥交AD BC ,于E F ,,求EF 的长。 O F E D C B A 【巩固】(上海市数学竞赛题)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 AD a BC b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AF 交BE 于P ,CE 交DF 于Q ,求 l 3 l 2l 1F E D C B A A B C D E E D C B A E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平行线复习培优提高

H G F E D B C A 1 平行线复习 1、平行线的概念 例题:判断对错: 1)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2)不相交的线段互相平行3)不相交的射线互相平行 4)有公共点的直线一定不平行 5)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7)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8)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0)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例:分别判断下列各图中有几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第1图第2图第3图 4、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 例:1)如图要判断AB//CD,可以增加一个什么条件? 2)如图,DH EG BC ∥∥,且DC EF ∥,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的个数是多少 3) 将三个相同的三角尺不重叠不留空隙地拼在一起,图中相互平行的线段有多少对?

E D C B A 5、问题探究——平行线间的折线问题 1)如图,AB//CD,探究∠B, ∠E, ∠D之间存在的关系 2)如图,AB//MN,探究∠B, ∠C, ∠D, ∠E,∠N之间存在的关系? 3)通过1),2)你发现什么规律 4)如图,已知AB//CD,探究∠l,∠2,∠3之间存在的关系?如果再折两次呢?发现什么规律? 5)如图,AB∥EF,∠C=90,则角、、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6) 如图,AB//CD,α β β α2 , ,= ∠ + ∠ + ∠ = ∠ + ∠ =证明: D C B E A

7)如图 ,已知AB CD ∥,ABE ∠和CDE ∠的平分线相交于F ,140E ∠=?, 求BFD ∠的度数? 6、问题探究——平行线与角平分线、垂直的问题 1)已知:OE 平分∠AOD ,AB ∥CD , OF ⊥OE 于O , 求证:∠FOB=2 1∠D 2)如图,AB ∥CD ,若EM 平分∠BEF ,FM 平分∠EFD , EN 平分∠AEF ,则与∠BEM 互余的角有哪些 3)如图,AB//CD ,直线平分∠AOE ,求证∠2=90°-2 1∠1 4)如图12,//AC BD ,//AB CD ,E ∠=∠1,F ∠=∠2,AE 交CF 于点O , 试说明:CF AE ⊥.

平行线的判定专题

教学过程: 知识点1 平行线的概念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一个直线a和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 和b 互相平行,记作 b a // 2、三线八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则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例题讲解 1、如图所示,∠1与∠2是一对( ) A 、同位角 B 、对顶角 C、内错角 D 、同旁内角 2.如图: (1)已知34∠=∠,求证1l ∥2l 证明:∵34∠=∠( 已知 ) ____=∠3( 对顶角相等 ) ∴____=∠4 ∴1l ∥2l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从而得到定理 ; (2)已知35180∠+∠=,求证1l ∥2l 证明:∵35180∠+∠=( 已知 ) _____+∠5=1800( 邻补角相等 ) ∴∠3=_______( 同角的补角相等 ) ∴1l ∥2l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3 5 4 2 1 3 l 1 l 2 l 3 5 4 2 1 3 l 1 l 2 l

从而得到定理 . 3.如图: (1)如果∠1=∠B ,那么 ∥ 根据是 (2)如果∠4+∠D=180,那么 ∥ 根据是 (3)如果∠3=∠D,那么 ∥ 根据是 (4)如果∠B+∠ =180,那么AB ∥CD ,根据是 (5)要使BE ∥DF ,必须∠1= ,根据是 4.如图,一个弯形管道ABCD 的拐角120,60ABC BCD ∠=∠=,这时说管道A B∥CD 对吗?为什么? 想一想:1.如图,直线a b c 、、被直线l 所截,量得123∠=∠=∠. (1)从12∠=∠可以得出直线 ∥ , 根据 ; (2)从13∠=∠可以得出直线 ∥ , 根据 ; (3)直线a b c 、、互相平行吗?根据是什么? 2.如图,已知直线123l l l 、、被直线l 所截,105,75,75αβγ∠=∠=∠=,运用已知条件,你能找出哪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吗?若能,请写出理由. 1 2 3 a b c l A B C D E F 14 23l 1l 3 l 2l 1 αβγ D A C B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经典题(1)

(第1题) O A B C D E (第2题) C D (第3题) D E D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经典题(1) 知识要点: ① 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性质; ② “三线八角”的相关概念,垂线、平行线的相关概念;相关几何语言的运用; ③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平行线的性质; ④ 构造平行线,构造截线与平行线相交. 基础训练: 1.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且∠AOD +∠BOC =220°, OE 平分∠BOD . 求∠COE . 2.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 求∠BOD . 3. 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 则∠1+∠2+∠3 =______ . 4.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 (1)若∠1+∠2 =70°,则∠4 =______ ;

(第5题) E D (第7题)O A B C D F E (第6题) O A B C D E F B D A (2)若∠3 -∠2 =70°,则∠1 =______ ; (3)若∠4 :∠2 =7:3,则∠1 =______ . 5. 如图,直线AB 、CD 、EF 交于点O ,∠1比∠2的3倍 大10°,∠AOD =110°. 求∠AOE . 6.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 OF ⊥CD .若∠EOD =3∠BOD . 求∠EOF . 7.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 OE ⊥AB , 垂足为O ,OF 平分∠AOC ,∠AOF :∠AOD =2:5. 求∠EOC .

C B 8. 如图,已知AD ⊥BD ,BC ⊥CD ,AB =3cm ,BC =1cm . 则BD 的取值范围是 . 经典题型: 1. (1) O 为平面上一点,过O 在这个平面上引2005条不同的直线l 1,l 2,l 3,…,l 2005,则可形成______对以 O 为顶点的对顶角. (山东省聊城市竞赛题) (2) 若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一共有______对同旁内角. (第17届江苏省竞赛题) 2. 如图,已知AD ∥EG ∥BC ,AC ∥EF ,则图中 与∠1相等的角有( )对. A .4 B. 5 C. 6 D. 7 (西 宁市中 考题) 3. 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 CE 是∠ACB 的平分线. 求证:∠EDF =∠BDF . (天津市竞赛题)

(完整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 第1题第2题 A.6对B.8对C.10对D.12对 2.如图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A.1个B.2个C.3个D.4个 4.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 5.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这两个角的差为40°,则这两角的度数分别是()A.150°和110°B.140°和100°C.110°和70°D.70°和30° 6.如图所示,AC⊥BC,DE⊥BC,CD⊥AB,∠ACD=40°,则∠BDE等于() 第6题第7题 A.40°B.50°C.60°D.不能确定 7.如图,AB∥CD,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A.10°B.15°C.20°D.30°

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 9.已知∠AOB=40°,∠CDE的边CD⊥OA于点C,边DE∥OB,那么∠CDE等于()A.50°B.130°C.50°或130°D.100° 10.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 第10题第11题 A.5个B.4个C.3个D.2个 11.如图所示,BE∥DF,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A.5对B.6对C.7对D.8对 12.已知∠A=50°,∠A的两边分别平行于∠B的两边,则∠B=() A.50°B.130°C.100°D.50°或130° 13.如图所示,DE∥BC,DC∥FG,则图中相等的同位角共有() 第13题第14题 A.6对B.5对C.4对D.3对 14.如图所示,AD∥EF∥BC,AC平分∠BCD,图中和α相等的角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1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那么这两个角是() A.42°、138°B.都是10°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培优训练(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培优训练(四) 1.如图,若∠1=∠2,∠A=∠3.则可以推出AC∥DE.请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因为∠1=∠2,所以AB∥ 所以∠A=∠4 又因为∠A=∠3,所以∠3=∠ 所以AC∥DE 2.如图,已知∠1=∠BDE,∠2+∠3=180° (1)证明:AD∥EF. (2)若DA平分∠BDE,FE⊥AF于点F,∠1=40°,求∠BAC的度数. 3.如图,AB∥CD,AB=CD,点B、E、F、D在同一直线上,∠BAE=∠DCF.(1)求证:AE=CF; (2)连结AF、EC,若AE=AF,试猜想四边形AECF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4.【问题原型】 如图①,AB∥CD,点M在直线AB、CD之间,则∠M=∠B+∠D,小明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如下: 如图②,过点M作MN∥AB 则∠B=() ∵AB∥CD,(已知) MN∥AB(辅助线的做法) ∴MN∥CD() ∴∠=∠D() ∴∠B+∠D=∠BMD 请完成小明上面的过程. 【问题迁移】 如图③,AB∥CD,点M与直线CD分别在AB的两侧,猜想∠M、∠B、∠D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说明. 【推广应用】 (1)如图④,AB∥CD,点M在直线AB、CD之间,∠ABM的平分线与∠CDM的平分线交于点N,∠M=96°,则∠N=°; (2)如图⑤,AB∥CD,点M与直线CD分别在AB的两侧,∠ABM的平分线与∠CDM

的平分线交于点N,∠N=25°,则∠M=°; (3)如图⑥,AB∥CD,∠ABG的平分线与∠CDE的平分线交于点M,∠G=78°,∠F=64°,∠E=64°,则∠M=°. 5.感知:如图①,若AB∥CD,点P在AB、CD内部,则∠P、∠A、∠C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探究:如图②,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APC、∠A、∠C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请补全以下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③,过点P作PQ∥AB ∴∠A= ∵AB∥CD,PQ∥AB ∴∥CD ∴∠C=∠ ∵∠APC=∠﹣∠ ∴∠APC= 应用:(1)如图④,为北斗七星的位置图,如图⑤,将北斗七星分别标为A、B、C、D、

平行线的判定专题

教学过程: 知识点1 平行线的概念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一个直线a 和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 和b 互相平行,记作b a // 2、三线八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则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例题讲解 1、如图所示,∠1与∠2是一对( ) A 、同位角 B 、对顶角 C 、内错角 D 、同旁内角 2.如图: (1)已知34∠=∠,求证1l ∥2l 证明:∵34∠=∠( 已知 ) ____=∠3( 对顶角相等 ) ∴____=∠4 ∴1l ∥2l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从而得到定理 ; (2)已知35180∠+∠= ,求证1l ∥2l 证明:∵35180∠+∠= ( 已知 ) _____+∠5=1800( 邻补角相等 ) ∴∠3=_______( 同角的补角相等 ) ∴1l ∥2l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3 5 4 2 1 3 l 1 l 2 l 3 5 4 2 1 3 l 1 l 2 l

从而得到定理 . 3.如图: (1)如果∠1=∠B ,那么 ∥ 根据是 (2)如果∠4+∠D =180 ,那么 ∥ 根据是 (3)如果∠3=∠D ,那么 ∥ 根据是 (4)如果∠B +∠ =180 ,那么AB ∥CD ,根据是 (5)要使BE ∥DF ,必须∠1= ,根据是 4.如图,一个弯形管道ABCD 的拐角120,60ABC BCD ∠=∠= ,这时说管道AB ∥CD 对吗?为什么? 想一想:1.如图,直线a b c 、、被直线l 所截,量得123∠=∠=∠. (1)从12∠=∠可以得出直线 ∥ , 根据 ; (2)从13∠=∠可以得出直线 ∥ , 根据 ; (3)直线a b c 、、互相平行吗?根据是什么? 2.如图,已知直线123l l l 、、被直线l 所截,105,75,75αβγ∠=∠=∠= ,运用已知条件,你能找出哪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吗?若能,请写出理由. 1 2 3 a b c l A B C D E F 14 23l 1l 3 l 2l 1 α βγ D A C B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4.已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40°,那么另一角是 度. 9.如图,已知∠l+∠2=180°,∠3=∠B,试判断∠AED 与∠ACB 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证明. 13.如图,已知21//l l ,AB ⊥1l ,∠ABC=130°,则∠α= . 14.如图,直线AB ∥CD ,∠E FA=30°,∠FGH=90°,∠HM N=30°,∠CNP = 50°,则∠G HM 的大小是 . 16.如图,若AB ∥CD ,则( ). A .∠1=∠2+∠3 B.∠1=∠3一∠2 C.∠1+∠2+∠3=180° ∠l 一∠2十∠3=180° 17.如图,AB ∥CD∥EF,EH⊥CD 于H,则∠BA C+∠ACE +∠CEH 等于( ). A .180° B .270° C . 360° D. 450 例2 如图,某人从A 点出发,每前进10米,就向右转18°,再前进10米,又向右转18°,这样下去,他第一次回到 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________米. 变式训练: 1.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 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 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 是150°, 第三次拐的角是∠C ,这时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 A C A A 1 A 2 18o 18o

平行,则∠C= . 22.如图,已知射线CB∥OA,∠C=∠OAB=100°,E、F在CB上,且满足∠FOB=∠AOB,OE平分∠COF. (1)求∠EOB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 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例3 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已知∠1+∠2=100°, 求∠A的度数. 变式训练:1.如图, 已知:∠1=∠2,∠3=∠4,∠5=∠6. 求证: AD∥BC. 2.已知CD⊥AB于D,EF⊥AB于F, ∠DGC=105°,∠BCG=75°,求∠1+∠2的度数. A D B C 1 2 A E A B C D E F 2 3 1 4 5 6 B C A E G 2 1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专题教学文案

A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专题训练 1.已知:如图, AB ∥EF ∥CD ,EG 平分∠BEF ,∠B+∠BED+∠D =192°, ∠B -∠D=24°,求∠GEF 的度数。 2.如图,已知AB ∥CD ,且∠B=40°,∠D=70°,求∠DEB 的度数。 解:过E 作EF ∥AB 3.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EF ⊥AB 于F ,GH ⊥CD 于H , 求证EF 与GH 必相交。 分析:欲证EF 与GH 相交,直接证很困难,可考虑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EF 与GH 不相交。 ∵ EF 、GH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 EF ∥GH ∵ EF ⊥AB ∴ GH ⊥AB 又因GH ⊥CD 故AB ∥CD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图(4) 这与已知AB 和CD 相交矛盾。 所以EF 与GH 不平行,即EF 与GH 必相交 评注:本题应用结论: (1)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 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平行于第三条直线; 4.平面上n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3条或3条以上直线共点,有多少个不同交点? 解:2条直线产生 个交点, 第3条直线与前面2条均相交,增加 个交点,这时平面上3条直线共有 个交点; 第4条直线与前面3条均相交,增加 个交点,这时平面上4条直线共有 个交点; … 则 n 条直线共有交点个数: 。 G

5. 6个不同的点,其中只有3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点确定一条直线,问能确定多少条直线? 解:6条不同的直线最多确定: 条直线,除去共线的3点中重合多 算的2条直线,即能确定的直线为15-2=13条。 另法:3点所在的直线外的3点间最多能确定3条直线,这3点与直线上的3点最多有3× 3=9条直线,加上3点所在的直线共有:3+9+1=13条 评注:一般地,平面上n 个点最多可确定直线的条数为:1+2+3+…+(n-1)=2 1 n(n-1) 6.1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块不同的区域? 解:2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2+2=4个不同区域; 3条直线中的第3条直线与另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两个交点,此直线被这两点分成3段,每一段将它所在的区域一分为二,则区域增加3个,即最多分成2+2+3=7个不同区域; 同理:4条直线最多分成2+2+3+4=11个不同区域; … ∴ 10条直线最多分成 个不同区域。 推广: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2+2+3+4+…+n=1+ 21n(n+1)=2 1 (n 2+n+2)块不同的区域 思考:平面内n 个圆两两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块不同的区域? 7.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仅有3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2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 )条 A .6 B . 7 C .8 D .9 8.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 ) A .3 B .1或3 C .1或2或3 D .不一定是1,2,3 9.平面上6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仅有3条直线过一点,则截得不重叠线段共有( ) A .36条 B .33条 C .24条 D .21条 10.已知平面中有n 个点C B A ,,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E F D A ,,,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除些之外,再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以这n 个点作一条直线,那么一共可以画出38条不同的直线,这时n 等于( ) (A )9 (B )10 (C )11 (D )12 11.若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成如图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题(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AB∥CD,CD⊥EF,若∠1=124°,则∠2=() A.56°B.66°C.24°D.34° 2.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20°,∠3=40°,那么∠2的度数为()A.80°B.90°C.100° D.102° 3.如图,直线a∥b,若∠2=55°,∠3=100°,则∠1的度数为() A.35°B.45°C.50°D.55° 第2题第三题第4题第5题 4如图,△ABC的面积为2,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则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 5.如图,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需再有条件()A.∠1=∠2 B.∠1=∠DFE C.∠1=∠AFD D.∠2=∠AFD 6.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 A.∠2 B.∠3 C.∠4 D.∠5 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 A.∠1=∠2 B.∠2=∠3 C.∠3=∠5 D.∠3+∠4=180° 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 A.∠1=∠6 B.∠2=∠6 C.∠1=∠3 D.∠5=∠7 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

A.85°B.70°C.75°D.60° 10.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 A.65°B.115°C.125° D.130° 11.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 A.65°B.55°C.45°D.35° 12.如图,直线a∥b,∠1=85°,∠2=35°,则∠3=() A.85°B.60°C.50°D.35°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3.如图,已知BD∥AC,∠1=65°,∠A=40°,则∠2的大小是. 14.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若∠BFA=34°,则∠DAE=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