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认识多媒体技术

知识点梳理: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本、图像等信息的技术。使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是多媒体技术的核心。

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要理解,能对具体实例说明其主要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什么特征)①数字化、②集成性、③多样性、④交互性、⑤非线性

3.多媒体技术的产生:

1984年美国Apple公司研制Macintosh计算机,使用了位图、窗口和图标等技术

1985年Commodore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系统Amiga。

20世纪90年代,发展达到一个高潮。为了是多媒体技术和众多相关设备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人们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到现在为止,建立了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动态图像压缩标准MPEG和语音信息压缩标准H.26X等。

4.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①流媒体技术(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所谓流,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使用这种方式,信息的接收者在没有接到完整的信息前就能处理那些已经收到的信息。

②多媒体技术的智能化(Intelligence)面像检测与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迅速获取认得面部肤色、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行分析存储,用于以后的对比和匹配。

③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动画等多种技术。他的应用包括模拟训练、军事演习、航天仿真、娱乐、规划设计、教育培训、商业等领域。

5.多媒体系统:多媒体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数字化媒体整合能力,能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并提供多种媒体信息的输入、编辑、存储和播放等功能。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包括:硬件平台(MPC和相关外部设备,如大容量存储设备、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摄像等)和软件(OS,创作系统、应用系统)

(多媒体系统加工的信息都是数字化的信息)

6.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领域(实例,并了解其特征)

教育、商业、医疗、娱乐、工农业、家庭生活、通信、新闻出版、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1.下列硬件配置中哪些是多媒体计算机必不可少的()。

(1)光盘驱动器 (2)音频卡 (3)显示设备 (4)高质量的视频采

集卡

A.(1) B.(1) (2) C.(1) (2) (3) D.全部

2.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研究的兴起从()开始。

A.1972年,philips展示播放电视节目的激光视盘。

B.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系列机。

C.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列CD-I.

D.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影视系统DVI.

3.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 )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

A. (1)(2) (3)

B. (1) (2)

C. 全部

D. 仅(1)

4.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可扩充性

A.(1) B.(1)(2) C.(1)(2)(3) D.全部

5.下列叙述中,错误是 ( )

A.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

B.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就是有声卡的计算机系统

C.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技术把多媒体综合一体化,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D.多媒体技术要求各种媒体都必须数字化

6.下列各组软件不都是多媒体处理软件的是( )

A.Photoshop 超级解霸Media player Flash

B.Authorware Powerpoint Windows优化大师 Flash

C.Authorware PowerPoint Photoshop GoldWave

D.Goldwave Authorware Media player Flash

第二章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知识点梳理:

1.多媒体作品开发的一般过程:

2.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

●布局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界面布局应该有整体上的一致性;界面布局要简明清晰;注意突出主题信息;注意文字显示的效果

3.了解文字稿本和制作脚本。

7.黎明同学要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下面的制作过程他应该使用哪一个( )

A.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发布与评价

B.规划与设计→需求分析→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

C.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

D.需求分析→作品集成→素材采集与加工→发布与评价→规划与设计

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其特征

知识点梳理:

1.常见的各种媒体信息有: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

2.各种媒体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文字编号一般为ASCII码,简体汉字GB2312-80,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存储空间。

●位图图像:是由像素构成的适用于逼真照片或要求精细细节的图像。位图放大缩小后会

丢失其中的细节并会呈现锯齿状。

●位图量化:文件的字节数=图像X方向的像素数× Y方向的像素数×图像量化倍数/8。

●单位换数:1GB=1024MB 1MB=1024KB 1MB=1024KB 1KB=1024B 1B=8bit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矢量图形:是以指令集合的形式来描述的。矢量图形需要的存储量较小。图形显示过程

复杂,图形越大,显示所需时间越大,因为要进行大量计算。

●音频: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离散数字音频信号主要包括信号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过程。

采样频率有三种44.1KHZ、22.05KHZ、11.025KHZ。声音的质量与采样频率有关。

●音频量化:声音文件的字节数=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 / 8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自适应差分

编码调制(ADPCM)等

●MIDI文件记录的是一系列指令而不是数字化的波形数据,所占存储空间较小。

●动画:动画是一张连续的图像,名括帧动画和造型动画

帧动画是一幅幅连续的图像或图形序列;造型动画是一种矢量动画,它由计算机实时生成并演播,也叫实时动画。

●视频:数字视频由一系列的位图图像组成。动画没有任何帧播放速率的限制,PAL制式

视频通常标准速率为25帧/秒;NTSC制式通常是30帧/秒。

●动态图像压缩标准:MPEG(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

●数据压缩技术:有损压缩、无损压缩

8.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文件格式有多种,TXT格式的文件是用于存储( )信息的。

A.文本 B.图片 C.声音 D.视频

9.以下属于文本加工软件的是 ( )

A.Photoshop B.搜索引擎 C.WPS D.IE浏览器

10.小明买了一本30万字的小说,他现在想以纯文本的方式保存在电脑中,那么该文件大概有多大( )。

A.300KB

B.600KB

C.900KB

D.1200KB

11.用下面 ( ) 可将图片输入到计算机

A.绘图仪 B.数码照相机 C.键盘 D.鼠标

12.VCD中的视频数据文件采用了( )

A.MPEG格式 B.RM格式 C.WMV格式 D.MOV格式

13.Windows 中使用录音机录制的声音文本的格式是( )

A. MIDI B.WAV C.MP3 D.MOV

14.MP3文件是一种压缩格式的()

A.图像文件B.声音文件C.影像文件D.文本文件

15.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质量最好的是()

A.单声道8位量化22.05KHZ B.双声道8位量化44.1KHZ

C.单声道16位量化22.05KHZ D.双声道16位量化44.1KHZ

16.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点(像素)组成的,通常称为位图或点阵图;

(2)图形是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也称矢量图;

(3)图像的最大优点是容易进行移动、缩放、旋转和扭曲等到变换;

(4)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数据量较小。

A.(1) (2) (3) B.(1) (2) (4) C.(1) (2) D.(1) (3) (4) 17.以下文件类型中,()是音频格式。

(1)WAV; (2)MP3; (3)BMP; (4)JPG。

A.(1)和(2) B.(1)和(3) C.(2)和(4) D.(2)和 (2)

18.关于图像数字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化的图像不能直接观看,必须借助播放设备及软件才能观看

B.数字化的图像不会失真

C.数字图像传输非常方便

D.图像数字化就是将图像用0、1编码的形式来表示

19.采样和量化是数字音频系统中的两个最基本技术,以下正确的是 ( )。

A.48kHz是量化 B.16bit是量化

C.8bit比16bit质量高D.16kHz比48kHz质量高

20.我们制作的动画和电影正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如果动画或电影的画面刷新率为每秒( )幅左右,则人眼能够看到流畅连续的画面。

A.24 B.12 C.不确定 D.6 21.关于图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形改变大小会失真 B.图形是矢量图

C.图形占较大的存储空间 D.图形就是图像

22.帧速率为25帧/秒的视频制式是()

A.PAL B.SECAM C.NTSC D.YUV

23.下面关于视频质量、数据量、压缩比的关系的论述,( )是正确的。

(1)视频质量越高数据量越大 (2)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解压后视频质量开始下降

(3)压缩比越大数据量越小 (4)数据量与压缩比是一对矛盾

A.(1) B.(1)(2) C.(1)(2)(3) D.(1)(2)(3)(4)

第四章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

知识点梳理:

1.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CorelDRAW、Illustrator、Painte等

2.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PageMaker、PhotoImpact等

3.常用的图形图像格式:JPEG GIF BMP TIFF PSD CDR AI WMF PNG等

4.常见的颜色模型:RGB(Red Green Blue)、CMYB(青洋红黄黑)、Lab、HSB(色调饱和度亮度)

5.数码相机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可见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译码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到存储介质上

5.Photoshop中文字效果的制作方法

6. 在Photoshop中,如果图像还要编辑,而且需要保存层的信息,那要先保存为PSD格式,使用其他格式保存时,一般图层将被合并。

7.GIF有两种格式:a描述单(静止)图像; b描述多帧图像,可构成一种最简单的动画效果。8.要求对Photoshop的工具熟练使用,对菜单、图层操作较熟悉。

24.要将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正确的做法是:()

①屏幕抓图②用Photoshop加工③用数码相机拍摄④用扫描仪扫描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全部

25. 在进行素材采集时,要获得图形图像,下面哪种方法获得的图片不是位图图像()

A.使用数码相机拍得的照片B.用绘图软件绘制图形图像

C.使用扫描仪扫描杂志上的照片 D.从网络中获得的剪贴画(wmf)文件

26.关于GIF格式文件,以下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是动画图像B.颜色最多只有256种

C.图像是真彩色的D.可以是静态图像

27.Photoshop是一种( )。

A.看图软件 B.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C.操作系统软件 D.抓图软件

28.扫描图像时,输入分辨率常用DPI来表示,它是指 ( )。

A.每英寸的点数 B.颜色数 C.每英寸的像素数 D.每厘米的点数29.以下软件是图像加工工具的是 ( )。

A.Photoshop B.Excel C.WinRAR D.FrontPage 30.用Photoshop7.0加工图像时,以下哪种图像格式可以保存所有编辑信息?()

A.BMP B.GIF C.TIF D.PSD

31.Photoshop中的魔术棒的作用是()

A.产生神奇的图像效果B.按照颜色选取图像的某个区域

C.图像间区域的复制D.是滤镜的一种

32.缩小当前图像的画布大小后,图像分辨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图像分辨率降低 B.图像分辨率增高

C.图像分辨率不变 D.不能进行这样的更改

33.如要选择图像的某一区域,下列( )Photoshop操作能够实现。

(1)选择框工具(2)魔术棒(3)套索工具(4)钢笔工具

A.(2)(4) B.(1)(2)(3) C.(1)(3) D.全部

34.以下( )图像格式压缩比最大

A.TIF B.JPG C.PSD D.BMP

35.在Photoshop软件中使用文字工具设置文字的属性,下面 ( )选项是没有的。

A.字体,字号 B.更改文字方向,对齐

C.加粗,下划线 D.改变字体颜色,变形

36.一同学运用photoshop加工自己的照片,照片未能加工完毕,他准备下次接着做,他最好将照片保存成()格式。

A.bmp B.swf C.psd D.gif

第五章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

知识点梳理:

1.常见声音文件的格式及其特点wav 、mp3、midi等

2.声音的采集:获取现成的声音(网络、CD上获取等)、截取、录制、等

常用的录音软件有Windows的“录音机”、GoldWave、Soundf Forge等。

3.MIDI声音文件制作软件:Cakewalk、作曲大师等。

4.动画分类及其常见格式:

二维动画软件:Macromedia Flash Autodesk Animator Studio Ulead Gif Animator等三维动画软件:3D studio MAX 、MAYA 、Softimage 3D 等

5.在FLASH 动画制作中 F5为插入普通帧,F6插入关键帧。

6.FLASH 动画中可以插入的动画对象有: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及各种动画元件(图形元件、按钮键元件、影片剪辑元件),动画中的所有元件都是存放在元件为库中的,同一元件可以被多次放入场景和和舞台中使用。用“CTRL+L”可打开库。

7.用FLASH制作动画有两种:逐帧制作、中间帧自动生成。补间的动画又有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两类。

形状补间动画可以设置的效果有:形状渐变、缩放、颜色渐变等,作用的对象是矢量图形。动作补间动画可以设置的效果有:移动、旋转、自定义移动路径、彩色渐变等,作用的对象元件、组合对象、文字对象等。

8补间动画的设置方法、遮罩动画设置方法。P87—P91

9.视频文件的格式及其特点:mpeg 、avi、mov、dat、rm等

10.视频的采集方法:软件截取、视频采集卡

11.视频加工软件:Ulead VideoStudio 和Adobe Premiere等。

37.用GoldWave软件编辑声音文件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方便地对音频进行准确的剪切、粘贴处理

B.可以将不同的声音文件合成为一个

C.可以调整声音的音量大小

D.可以编辑任意格式的音频文件

38.Flash有两种动画,即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而补间动画又分为()。

A.运动动画、引导动画 B.运动动画、形状动画

C.遮罩动画、引导动画 D.遮罩动画、形状动画

39.Cool3D是()类型软件。

A.文字动画制作 B.图像制作 C.声音处理 D.多媒体集成

40.动画播放的每一幅画面称为()

A.帧 B.场景 C.舞台 D.窗口

41.Flash影片的基本构成为()

A.场景 B.帧 C.舞台 D.图层

42.Flash动画源文件的类型是()

A.*.swf B.*.gif C.*.flm D.*.fla

43.下列软件中,属于视频编辑软件的有()

(1)Movie Maker (2) Ulead Videostudio (3)Adobe Premiere (4)Photoshop

A.仅(1) B.(1) (3) C.(1) (2) (3) D.全部

44.在Flash中,如果想制作一个三角形变为矩形的Falsh动画,应该采用( )动画技术。

A.逐帧 B.补间 C.移动补间 D.形状补间

45.以下关于视频文件格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RM文件RealNetworks 公司开发的流式视频文件

B.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格式

C.MOV文件不是视频文件

D.AVI文件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

46.要将录音磁带上的模拟信号节目存入计算机,一般要使用计算机中的( )设备。

A.声卡 B.网卡 C.显卡 D.光驱

47.超级解霸是视频媒体播放软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超级解霸能够播放MP3

B.超级解霸还能够进行视频格式的转换

C.超级解霸是Microsoft公司力推的媒体播放软件

D.超级解霸能够播放绝大部分媒体样式文件

48.下面不属于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的是()

A.3D studio MAX B.MAYA C.Flash D.COOL 3D

49.Flash的动画对象包括下列哪项。( )

①文字②图像,图形③声音,视频④动画元件⑤场景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0.要从一部电影视频中剪取一段,可用的软件是()。

A.Goldwave B.Real player C.超级解霸D.Authorware

51.视频加工可以完成以下制作()

①将两个视频片断连在一起②为影片添加字幕

③为影片另配声音④为场景中的人物重新设计动作。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D.全部

第六章多媒体作品的集成

知识点梳理:

常用的集成软件

1.常用的多媒体集成软件有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各类中代表软件?

2.常用Authorware图标的功能

3.在Authorware中插入动画的方法

4.在Authorware中声音的插入方法及其参数设置,其支持的声音文件格式有:mp3,wav等。5.在Authorware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及其属性的设置

6.在Authorware中显示图标和交互图标中可以显示文本和图片,文字插入的方法(文字工具A)、透明的设置(工具箱中的模式)、文字大小、字体、字型等(菜单——文本)

7.在Authorware中函数放在计算图标中。跳转函数为Goto(IconID@”目标图标名称”).退出为quit(). 设置演播窗口大小: ResizeWindow(x,y)

8.在AUTHORWARE7中可导入的电影类型为avi、mpg,可以插入的媒体为Gif动画,swf动画,mov 视频

52.下列软件中,哪个是多媒体集成软件?( )

A.Word B.Photoshop C.Windows记事本 D.PowerPoint 53.下列软件()是基于图标的多媒体集成软件.

A.Micromedia Authorware B.Micromedia Action

C.Tool Book D.Micromedia Director

第七章多媒体作品的发布和评价

知识点梳理:

1.多媒体作品的发布方法:打包(能独立运行的可执行文件)、网络发布。

2.作品打包所有相关文件:驱动文件(*.x32 *.xmo等)、外部媒体文件(*.avi ,*.wav等)、扩展函数库(*.u32 ,*.dll等)、打包文件(*.exe , *.a7r ,*.aam ,*.htm等)

3.了解信息发布应注意事项

4.光盘的刻录:硬件(CD—ROM驱动器和光盘片CD-R、CD-RW、DVD-R)软件(Nero、Easy CD Creator等);刻录的光盘类型有:数据光盘、音乐光盘、VCD和DVD等。

5.了解知识产权

第八章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

知识点梳理:

1.虚拟现实的应用:训练、辅助设计、医学、科学研究和计算的可视化、教育、游戏与其它等2.虚拟现实系统的特点:沉浸感、交互性、多感知性(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

3.什么是流媒体?

4.流媒体播放软件:Real Player , Windows Media Player , Quick Time等。

5.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直播、视频点播、远程教育等。

6. 虚拟现实有三种表现形式: 全景、物体、场景。

54.以下关于流媒体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视频才有流媒体

B.多媒体与流媒体是同时发展的

C.流媒体指在因特网或者局域网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由媒体服务器向用户实时传送音频或视频多媒体文件D.多媒体就是流媒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 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0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

精品文档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A)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4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 A.②⑥ B.④⑤ C.②③ D.①④ 2.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运动的( ) A.轨道平面与地球一致 B.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 C.运行轨道与地球一致 D.以上都正确 3.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D 2.B 3.C[第1题,天体M介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应为水星或金星。第2题,图中两箭头表示天体M和地球的运动方向一致。第3题,天体M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M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标明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a B.B C.c D.d 5.当地球处于a、b之间时,下列有关全球昼夜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长,但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但昼长于夜 4.C 5.B [第4题,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和太阳光照射情况,可以判断a点为冬至日,c点为夏至日,b点为秋分日,d点为春分日。公转速度最慢时为7月初,夏至日(c点)时最接近。第5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地球公转处于a、b之间时即北半球由秋分日向冬至日转变,北半球白昼变短,且昼短于夜,南半球白昼变长。] 下表为“2016年10月8日北京、拉萨、湛江三地的天气资料表”,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表完成6~8题。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总结反思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总结反思 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2016.6 2016会考已经结束了,经过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是水平性考试,考查的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试题中有不少题目的题干材料均来自于教材的内容。因此,以教材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提纲,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用好考试说明,是保证学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和提高优秀率的基础。所以在后期的复习中,我们力求吃透教材、明确考点、研究试卷,盯住差生、树立信心、力创佳绩。 在这里对本次会考做一个总结。 一、做好宣传动员,确定学业水平考试目标 1,明确目标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高二学业水平考试。2015年水平测试我校取得较好的成绩,学校对2016年水平测试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2,做好动员在全年级动员会、各班班会及课堂上,教师都让学生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 二、深入钻研教考纲、考试说明 1,钻研考纲,科学定位 我们借鉴了上一届水平测试备考的一些成功做法,对2015年水平测试试卷及部分模拟试卷进行细致的研究,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确立目标。 2,备考策略:重视教材、狠抓基础,立足中低档、降低重心。 3,做法上采用:快步走,多回头。重点内容多渗透,重要方法多强调。 三、抓紧基础知识主干知识,重视综合联系 水平测试属于水平性考试,主要考查的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紧抓主干的基础。课堂上知识点讲清、讲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做一个整理。 四、实施方针和措施 1,制定详细备考策略。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标准 思想政治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

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思想政治》(2012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制订而成的。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分析、比较、归纳等基本能力,把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和世界意识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核渗透在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之中。 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是: ①记忆能力:再认或再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能力。 ②理解能力: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一些重大时政热点的能力。 ③比较、归纳能力:比较事物及所学知识的异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④判断、批判能力:判断政治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 ⑤分析、探究能力:初步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和技能对一些政治是非和古今中外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和说明的能力。 ⑥表述能力:能恰当运用学科语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正确地表述见解的能力。(二)考试要求 高中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领会、分析、应用,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识记: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b-领会: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c-分析:比较所学知识的异同和内在联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解读试题提供的新情景,分析新问题,并能对错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 知识点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哥笔记学业水平-化学科总结 1. 元素组成物质(看得见);(微观)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 例:在奶粉和猪肝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元素;1个H2O分子由2个H 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 2. 常见原子团:SO42-,NO3-,CO32-,OH-,NH4+ SO32- 3.(1)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如:干冰(CO2) (2)常见混合物:氨水,水玻璃,盐酸(均是溶液),生铁,碱石灰,空气等 (3)氧化物:CO2,Na2O等;盐:金属离子/NH4++酸根离子(酸的阴离子),如: Na2CO3,,NH4Cl 【常见强酸】 H2SO4、HCl、HBr、HNO3【常见弱酸】 H2SO3、CH3COOH、HClO、H2SiO3等 【常见强碱】 NaOH、KOH、Ca(OH)2、Ba(OH)2【常见弱碱】、Al(OH)3、Fe(OH)3等4. 常考【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蒸馏; 二.物质的量(记单位符号,做题时就看单位)等 1. 物质的量(n):单位:mol(摩尔)。表示1mol H2,1mol NaCl,1mol 水(错误写法) 2.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单位:mol-1近似值×1023mol-1。关系式:n(mol)= 3. 摩尔质量(M),单位:g/mol。【怎么算】知道化学式就能算出。关系式:M=m/n 4. 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L/mol。【怎么用】常用在标准状况下(即0℃和 kPa),Vm约为 L/mol,就是如此简单,哈哈。 5. 物质的量浓度(c),单位:mol/L 关系式: 6. 质量(m):g ;体积(V):mL/L 6.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1)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玻璃棒);④移液(玻璃棒引流);⑤洗涤;⑥定容(用到胶头滴管) (2)主要仪器: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 化学实验基础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课本) 1. 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1)仪器:分液漏斗(查漏);(2)实例:CCl4萃取饱和碘水中的I2 2. 分液(纯粹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1)仪器:分液漏斗;(2)实例:油和水,水和CCl4 3. 蒸馏 (1)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2)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下进上出;③加碎瓷片;(3)实例:乙醇和水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 1. NaHCO3溶液(Na2CO3)①方法:加入CO2;②方程式:CO32- + CO2 + H2O=HCO32- 2. FeCl3溶液(FeCl2)①方法:+Cl2;②方程式:Fe2++Cl2 = Fe3+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通用技术)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核标准 通用技术 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检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技术》(2012版)。通用技术部分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六月开考一次。考试的对象是在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查, 并且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具体要求如下:

①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技术的最新成果以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生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②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法和过程作出比较全面地评价。 ③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④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回执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和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⑤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 ⑥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 ⑦经历将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初步掌握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⑧理解技术的文化特性和艺术特性,具有认识技术问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一定的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能力。 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伦理意识。

关于高二物理知识点汇总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汇总2017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学好高二物 理的相关知识点尤其重要,下面是学而思的2017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1、e=1.610-19c;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2013.8-2015.3) 高二地理备课组

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学业水平测试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对学生个人成长的有益影响是终身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在历年的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今年的学业测试落下帷幕,下面就考试试题及考试准备做以下总结: 一、时间是保证、重视是动力: 本届学生是一年后分文理,这样就在课时就有保障,有课时 学生就能重视,学校的方针政策对于学业水平考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重视,教师的工作好开展,学生的学习有效果,对学生有要求,有要求就有进步、有收获。所以在高一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地理成绩都在市统考排名较好。 二、学案教学功不可没: 学校推行学案教学有很多个年头了,每一届都有着不同的感受,最直观的感受是,课堂效率提高了,课堂容量变大了。首先,通过学案导学,学生有预习,我们的学案有课文填空,这看似无用的工作,却是学生熟悉课本、掌握基础的好途径,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不必边温习功课边接受新知识,课堂容量大大提升。 学案编写要因时因人而定,结合教学进度、学生状况认真编写,避免照搬照抄,这样虽然教师工作量有所增大,但是对于教学来说是很大的促进,也更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另外,导学案形式,我们高二

教研组采取一个知识点下带典型练习题的模式,这对于没分文理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做到了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大大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效率,而且,新知识立即应用,对于学生来说,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兴趣。 三、授课是基础,提升靠要求: 高一没有晚课,没有周末辅导,教学任务较紧张,除了学案导学外,小测、周测、课时练习、假期作业等相关练习都及时跟上,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要做好检查,及时反馈,严格要求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四、学习新教学工具,增强学生兴趣: 在新校区,接触了一体机,这对于地理教学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一体机的使用,有图片、有视频,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我们不必再徒手绘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无形中增大了课堂容量,提升教学效果。 高二尽管文理分科,但是,学生学习兴趣未减,一体机功不可没。 五、资料共享,把握基础: 地理学科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但是试题难易程度差别较大,对于学业水平考试来说,试题难度不大,所以抓重点、抓基础就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地理组优良传统就是资料共享,我们把历年来积攒的考试说明的例题和样卷、真题,逐一排版、印刷,课堂就以题带知识点,再延伸样题,这对于知识点分散、以图考题的地理学科来说是非常适用的,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相信大家在高一的时候已经选好文科和理科,而理科的化学是理科生最烦恼的。以下是我整理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把知识点归纳好。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

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第一章、力 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 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 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G=mg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F=k×Δx 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 F合2=F12+F22+ 2F1F2cosQ 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 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如受力在三个以 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 F y合力=0 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 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是最小 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合力矩=FL合力矩=0 或M正力矩= M负力矩 第二章、直线运动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详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详细知识点总结 《化学1》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 物质的分类 (1) 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从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 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入手将物质进行分类。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 2、O 3、H 2、Ar 、金刚石、石墨 纯净物 化合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不同角度分有多种类型,如离子 物质 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 合物;酸、碱、盐、氧化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组成的物质。常见混合物:溶液;空气;石 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王水(盐酸和硝酸按1比3配的混合液);胶体;植物油;动物油;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因为n 可以不同。 (2) 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3) 从物质的状态分类: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态物质。 (4) 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资分为可溶、难溶。 另外,还可以从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来源等其他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二、 物质的转化 1.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1)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反应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定义 物质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而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水结成冰,蔗糖的溶解,酒精的挥发,金属通电,活性炭的吸附漂白等 化学变化 定 义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热效应、变色、气体放出、沉淀生成等现象。如:金属的腐蚀、物质的燃烧、食品的腐败变质、铵盐受热分解等 类 型 按反应形式可分为: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 按反应的本质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参与反应的离子可分为:离子反应、分子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可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 2.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规律 (1)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Mg+Cl 2MgCl 2 (2)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CaO+CO 2=CaCO 3 (3) 酸+碱→盐+水 2HCl+Ba (OH )2=BaCl 2+H 2O (4) 盐+盐→两种新盐 AgNO 3+NaCl =AgCl↓+N aNO 3 一般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可溶,反应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进行。 (5)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2Cu+O 2 2CuO (6) 碱性氧化物+水→碱 CaO+ H 2O=Ca(OH)2 一般生成的是可溶性的强碱,如CuO 、Fe 2O 3等不能与H 2O 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碱)。 (7)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8)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S+ O 2SO 2 (9) 酸性氧化物+水→对应含氧酸 SO 3+ H 2O=H 2SO 4 (10) 酸+盐→新酸+新盐 CaCO 3+2HCl =CaCl 2+ H 2O+CO 2↑ 一般要符合强酸制弱酸或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11)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Zn+CuSO 4=ZnSO 4+Cu 符合盐是可溶性的、金属的活泼性强于新金属、金属活泼性不能太强(K 、Na 、Ca 等与盐溶液接触立即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等条件。 (12) 金属+酸→盐+氢气 Zn+ H 2SO 4= ZnSO 4+H 2↑ 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规律应注意:一是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氢以前,二是酸不能是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稀硝酸等) (13)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CuO+2HCl =CuCl 2+ H 2O (14)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CO 2+Ca (OH )2= CaCO 3↓+ H 2O 3.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间的关系 口诀: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做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做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二)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三)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 1. 化合价降低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 2. 失去电子总数=得到电子总数 3. 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升 高)总数 4. 遵循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相同元素的 原子个数相等。 (四) 氧化还原反应性质的传递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五) 价态规律 同种元素: 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 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 中间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六)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精编版

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信息技术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对象是在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所有在校学生,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6月开考1次,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形式。 本标准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和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均为浙教版)中的教学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制定而成。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依据“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二个模块。 1.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