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肿瘤 2

第13章 肿瘤遗传学

第十二章肿瘤遗传学 恶性肿瘤是一种体细胞遗传病,为相关基因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的结果。这些基因参与控制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凋亡过程、抑制细胞增殖或修复基因损伤。遗传性恶性肿瘤中基因的种系突变(germ line mutation)起主要作用。肿瘤的遗传基础十分复杂,因为突变基因的不同组合可发生相同类型的肿瘤。在各种类型的癌症中,一些基因的突变具有普遍性,而另外一些基因突变只限于某种特定类型的肿瘤细胞。 本章首先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介绍了染色体异常与肿瘤的关系,然后讨论了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和作用,并论述了肿瘤发生的遗传学理论,最后介绍了遗传性恶性肿瘤综合征。 一、基本纲要 1.掌握肿瘤细胞的克隆演进、Ph染色体的意义;癌基因、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二次突变假说、细胞癌基因、杂合性缺失和标记染色体等概念; 2.掌握癌基因激活的机制; 3.掌握恶性肿瘤发生的遗传学理论; 4.熟悉恶性肿瘤的多步骤发生,基因杂合性丢失与恶性肿瘤发生等; 5.了解临床上常见的遗传型恶性肿瘤。 二、习题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以下哪个是对Ph染色体的正确描述: A.22q+ B.22q- C.9q+ D.9q- E.der(22)t(9;22)(q34;q11) 2.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致病基因为: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3.下列哪个基因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4.下列哪种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标志染色体: A.13q14- B.5p- C.22q- D.t(8;14) E.17q+ 5.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是:A.癌基因 B.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 D.抗癌基因 E.隐性癌基因 6.Knudson提出的“二次突变假说”中,非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体细胞 E.生殖母细胞 7.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畸变引起 C. 遗传综合征 D. 遗传易感性 E. 单基因遗传 8.Bloom综合征(BS)属于______。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9.视网膜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0.共剂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属于______。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畸变引起 11.肾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 染色体畸变引起 B. 遗传易感性 C.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多基因遗传 E. 单基因遗传 12.着色性干皮病(XP)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AR遗传病,发病率为1/250000。XP 属于______。 A. 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C. 遗传易感性 D. 染色体畸变引起 E. 单基因遗传

第五章肿瘤习题答案

第五章肿瘤习题 一、单选题 1.C 2.D 3.D 4.C 5.B 6.B 7.D 8.B 9.D 10.C 11.B 12.C 13.D 14.A 15.C 16.D 17.C 18.C 19.C 20.C 21.A 22.E 23.B 24.E 25.B 二、多选题 1.ABDE 2.ABCD 3.ABCE 4.ADE 5.ACE 6.ABCDE 7.ACDE 8.BD 9.ACE 10.ACE 三、填空题 1. 各种致瘤因素基因克隆性 2. 实质间质 3. 低低高大 4. 膨胀性外生性浸润性 5. 肺肝 6. 三高分化高低度 7. 原发瘤淋巴结转移血道转移 8. “…瘤”“…癌”“…肉瘤”癌肉瘤 9. 原位癌早期浸润癌 10.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四、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错 8.错 9.对 10.错 五、名词解释 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2.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称为肿瘤的异型性。 3.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体腔或自然管道,到远隔组织、器官继续生长的过程。 4.恶病质:是指患者出现进行性消瘦、严重贫血、全身衰竭的状态,多见于恶性肿瘤的晚期,但亦可见于艾滋病、结核病、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 5.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6.原位癌:指癌细胞仅限于粘膜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但未侵破基底膜者。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2-08-01 10:16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一、抗肿瘤药物的管理 (一)分级管理 (二)使用管理 (三)配置管理 (四)人员资质管理 二、落实与督查 第三章各类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一、细胞毒类药物 (一)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二)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三)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四)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五)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 (六)其他细胞毒药物 二、激素类药物 (一)芳香化酶抑制剂 (二)雌激素和抗雌激素 (三)雄激素与抗雄激素 (四)孕激素 (五)RH-LH激动剂/拮抗剂 三、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 (一)生物反应调节剂 (二)单克隆抗体

(三)细胞分化诱导剂 (四)细胞凋亡诱导剂 (五)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七)基因治疗 (八)多靶点小分子抑制剂 四、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一)造血生长因子 (二)止吐药 (三)镇痛药 (四)抑制破骨细胞药 (五)神经精神用药 第四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一)鼻咽癌 (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 (三)喉癌 (四)甲状腺癌 二、胸部肿瘤 (一)非小细胞肺癌 (二)小细胞肺癌 (三)胸腺肿瘤 (四)恶性胸膜间皮瘤 三、消化系统肿瘤 (一)食管癌 (二)贲门癌 (三)胃癌 (四)结直肠癌 (五)胆管癌、胆囊癌 (六)胰腺癌 (七)肝癌 四、乳腺癌 (一)复发转移乳腺癌药物治疗 (二)可手术乳腺癌术后抗肿瘤药物治疗 五、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肿瘤 (一)肾上腺肿瘤 (二)肾脏肿瘤 (三)尿路上皮癌 (四)前列腺癌

病理学第五章

作业 1.第1题 下列哪一种肿瘤与性激素紊乱有密切关系 A.乳腺癌 B.宫颈癌 C.肝癌 D.白血病 E.肺癌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2.08 2.第2题 肺转移性肝癌是指 A.肺癌转移至肝 B.肝癌转移至肺 C.肺癌和肝癌同时转移至它处 D.肝癌和肺癌互相转移 E.它处癌同时转移至肺和肝 答案:B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下列哪一种肿瘤与EB病毒关系密切 A.乳腺癌 B.肝癌 C.鼻咽癌 D.宫颈癌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2.08 4.第4题 判定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依据 A.肿瘤的良恶性 B.肿瘤的生长方式

C.肿瘤的实质与间质分界是否清楚 D.肿瘤的实质 E.肿瘤的间质 答案:A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0.0 5.第5题 下列哪种不是良性肿瘤 A.平滑肌瘤 B.乳头状瘤 C.畸胎瘤 D.混合瘤 E.霍奇金病 答案:E 您的答案:E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2.08 6.第17题 肿瘤实质 A.即肿瘤细胞 B.包括肌纤维母细胞 C.反应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D.对肿瘤起支持营养作用 E.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2.08 7.第18题 癌的镜下特点中,错误的一条是 A.癌细胞呈巢状分布 B.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 C.癌细胞有异型性 D.首先从淋巴道转移 E.癌细胞间无网状纤维 答案:B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0.0 8.第19题 下列哪项不是癌前病变 A.外阴白斑 B.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C.萎缩性胃炎伴肠化 D.十二指肠溃疡 E.皮肤慢性溃疡 答案:D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0.0 9.第20题 原位癌是指 A.未发生转移的癌 B.近基底膜处的上皮癌变 C.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 D.癌细胞仅限于上皮层内,尚未突破基底膜 E.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但限于基底膜下3~5 mm之内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2.08 10.第21题 下列哪一种不是真性肿瘤 A.白血病 B.纤维瘤 C.腺瘤 D.动脉瘤 E.乳头状瘤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8 此题得分:2.08 11.第22题 恶性肿瘤的异型性是指 A.细胞的多形性 B.细胞密度增加

第五章肿瘤

第五章肿瘤 一、基本要求1.纤维瘤 二、形态观察指导2.脂肪瘤 (一)上皮性肿瘤(附:转移瘤)3.血管瘤 1.甲状腺腺瘤4.平滑肌瘤 2.卵巢粘液性囊腺瘤5.纤维肉瘤 3.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6.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4.乳腺纤维腺瘤7.脂肪肉瘤 5.乳腺癌8.横纹肌肉瘤 6.胃腺癌9.平滑肌肉瘤 7.原发性肝癌10.软骨肉瘤 8.皮肤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1.骨肉瘤 9.鳞状上皮的癌前病变(三)恶性淋巴瘤 10.鳞状细胞癌(鳞癌)(四)其他肿瘤 11.鳞状细胞癌(鳞癌)1.(恶性)黑色素瘤 12.皮肤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2.畸胎瘤 13.膀胱移行细胞癌(五)恶性肿瘤脱落细胞学检查 14.肺癌三、专业词汇 15.转移瘤四、相关基础医学课程综合复习参考纲目 (二)间叶组织肿瘤 一、基本要求 (一)掌握肿瘤[1]的有关概念、一般形态,异型性、生长和扩散、分级和分期、与宿主 的相互关系,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命名和分类。 (二)熟悉上皮组织、间叶组织、淋巴组织、神经组织和多种组织构成的各大类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形态特点、生物学行为特点和有关的癌前病变。 (三)掌握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要点。 二、形态观察指导 (一)上皮性肿瘤(附转移瘤) [上皮性肿瘤[2]的命名原则] 1.甲状腺腺瘤 [腺瘤[3]的好发部位?基本组织学类型?] 肉眼标本为由甲状腺内摘除的肿物,边界清楚、近球形,有完整包膜。剖面:实性,褐色,胶样[原因],可继发囊性变、出血。

镜下-15 低倍镜下,肿瘤有完整的纤维组织包膜[4],包膜内是由增生的甲状腺滤泡形成 的肿瘤。瘤细胞为立方至低柱状腺上皮,细胞核形态比较一致,与正常甲状腺的滤泡上皮细胞无明显区别(即瘤细胞无异型性)。甲状腺的滤泡结构也无异型:比较一致,与正常的甲状腺滤泡相似,也可形似胚胎、胎儿发育期的滤泡结构;滤泡腔内充满粉染的胶质。肿瘤的包膜内无肿瘤细胞浸润,包膜以外可见正常的甲状腺滤泡,并因受肿瘤膨胀性生长[5]的压迫而变扁。 2.卵巢粘液性囊腺瘤[6] [囊腺瘤的好发部位?组织学类型?] 肉眼肿瘤有完整包膜,表面不平,呈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囊性结节。剖面:多房性,其内壁光滑,房腔(或囊腔)内充满粘液。 3.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7]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全文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

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特殊年龄(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药物临床试验是在已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患者治疗获益的新途径,以求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 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的机构须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应资质,严格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要求进行。严禁因药物临床试验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3章肿瘤遗传学

第十二章肿瘤遗传学 (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 1以下哪个是对Ph 染色体的正确描述: E . der (22) t(9;22)(q34;q11) 4.下列哪种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的标志染色体: A. 13q14- B . 5p- C I. 22q- D . t (8;14) E . 17q+ 5.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是: A.癌基因 B .抑癌基因 C .原癌基因 D.抗癌基因 E .隐性癌基因 2.视网膜母细胞瘤(RB 的致病基因为: .MTS A. ras B . rb C . p21 D 3.下列哪个基因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 A. ras B . rb C . p21 D .MTS E . NM3 A.精子B . 卵细胞 C . 受精卵 D . 体细胞 E .生殖母细胞 7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 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畸变引起 C. 遗传综合征 D.遗传易感性 E. 单基因遗传 8 . Bloom 综合征( BS 属于 。 A.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9 .视网膜母细胞瘤属于 的肿瘤。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0 .共剂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AT )属于 。 A.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I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畸变引起 6. Knudson 提出的“二次突变假说”中, 非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 A. 22q+ D. 9q-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2-08-01 10:16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一、抗肿瘤药物的管理 (一)分级管理 (二)使用管理 (三)配置管理 (四)人员资质管理 二、落实与督查 第三章各类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一、细胞毒类药物 (一)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二)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三)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四)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五)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 (六)其他细胞毒药物 二、激素类药物 (一)芳香化酶抑制剂 (二)雌激素和抗雌激素 (三)雄激素与抗雄激素 (四)孕激素 (五)RH-LH激动剂/拮抗剂 三、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 (一)生物反应调节剂 (二)单克隆抗体

(三)细胞分化诱导剂 (四)细胞凋亡诱导剂 (五)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七)基因治疗 (八)多靶点小分子抑制剂 四、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一)造血生长因子 (二)止吐药 (三)镇痛药 (四)抑制破骨细胞药 (五)神经精神用药 第四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一)鼻咽癌 (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 (三)喉癌 (四)甲状腺癌 二、胸部肿瘤 (一)非小细胞肺癌 (二)小细胞肺癌 (三)胸腺肿瘤 (四)恶性胸膜间皮瘤 三、消化系统肿瘤 (一)食管癌 (二)贲门癌 (三)胃癌 (四)结直肠癌 (五)胆管癌、胆囊癌 (六)胰腺癌 (七)肝癌 四、乳腺癌 (一)复发转移乳腺癌药物治疗 (二)可手术乳腺癌术后抗肿瘤药物治疗 五、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肿瘤 (一)肾上腺肿瘤 (二)肾脏肿瘤 (三)尿路上皮癌 (四)前列腺癌

8-肿瘤遗传学——done

1. 癌基因在细胞水平呈(),一个等位基因的突变足以使正常细胞发生恶变。Ras蛋白是一个位于细胞膜内部,存在于细胞膜上信号转导蛋白。当它被细胞外因子激活时,便会从GDP状态变为有活性的GTP状态,产生刺激细胞生长的信号。而突变的Ras蛋白始终处于被激活的GTP活性状态。现已在许多肿瘤中发现了ras 基因的点突变。(6.0分) A.不规则显性 B.共显性 C.中间显性 D.显性 E.延迟显性 2.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家族性肿瘤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其发生需要相应的肿瘤抑制基因的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的()。(6.0分) A.相互融合 B.一个扩增 C.全部扩增 D.一个失活 E.全部失活 3. Dara is a 40 year-old woman who has just been found to have breast cancer. Because of additional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her sisters are concerned that an inherited mut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ancer. A clinical geneticist discusses these concerns with the family and they decide to proceed with genetic testing. What type of sample would she get from Dara’s do ctor to do this testing?(8.0分) A.Bone marrow B.White blood cells C.Red blood cells D.Biopsy of the tumor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

第十二章肿瘤遗传学(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以下哪个是对Ph染色体的正确描述: A.22q+ B.22q- C.9q+ D.9q- E.der(22)t(9;22)(q34;q11) 2.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致病基因为: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3.下列哪个基因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4.下列哪种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标志染色体: A.13q14- B.5p- C.22q- D.t(8;14) E.17q+ 5.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是:A.癌基因 B.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 D.抗癌基因 E.隐性癌基因 6.Knudson提出的“二次突变假说”中,非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体细胞 E.生殖母细胞7.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畸变引起 C. 遗传综合征 D. 遗传易感性 E. 单基因遗传 8.Bloom综合征(BS)属于______。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9.视网膜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0.共剂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属于______。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畸变引起 11.肾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 染色体畸变引起 B. 遗传易感性 C.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多基因遗传 E. 单基因遗传

肿瘤遗传学

第十六章肿瘤遗传学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体细胞遗传病 2.肿瘤 3.癌基因 4.肿瘤抑制基因 5.转化 6.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7.双微体 二.填空题 1.肿瘤形成后,可在生长,也可并其他组织器官,而的 肿瘤恶性程度较高。 2.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是由次独立而连续的引起的。对遗传 性病例来讲,第一次发生于,第二次则发生在。非遗传性病例的次突变都发生在。 3.所有恶性肿瘤都是的结果。 4.Bloom综合征患者分子遗传学基础是基因的突变,其编码产物是 家族中的一员。 5.肿瘤是起源,但肿瘤生长演进过程中会出现,演变为。 6.在一个恶性肿瘤细胞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克隆称为。该克隆的肿瘤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称为;占非主导地位的克隆称为。由于细胞内外条件变化,和地位可相互转变。 7.1960年Nowell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发现,它是易位形成, 被约 %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该发现首次证明了一种 与一种之间的恒定关系,故被认为是肿瘤研究的里程碑。 8.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和可见N-myc基因扩增以及号染色 体相关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过表达。

9.Wilms瘤细胞中通过微融合导入正常的号染色体可以抑制细胞的肿 瘤特性,因位于该染色体上。 10.人肿瘤DNA可改变培养的鼠细胞系的,使其形成单层后继续层叠生 长。 11.能够使细胞癌变的基因统称为,他们原是正常细胞中的一些基因,是 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旦这些基因在、、及等方面发生了异常,就可以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并出现恶性转化。 12.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说有、和 . 13.野生型P53蛋白是核内的一种化蛋白质,作为与特定的DNA 结合。一些外界的刺激因子如可引起P53蛋白水平升高,诱导G1 期、和细胞分化。 14.src家族编码的蛋白具有活性。 15.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的癌基因称为,宿主序列中与其具有同源性的基 因称为或。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目前资料显示下列哪种人最易患Bloom综合征 A.南非裔 B.华裔 C.犹太裔 D.意大利裔 E.日本裔 2.在人类肿瘤中,肿瘤细胞有DMS 或HSR的病例占 A.100% B.50% C.95% D.30% E.80%

《病理学复习资料》第五章肿瘤.doc

第五章肿瘤(一) 一、名词解释 1转移癌 2实体癌 3原位癌 二、选择题 1肿瘤发生血道转移的依据是 A肿瘤细胞进入静脉B血液中发现有肿瘤细胞 C血管中发现有肿瘤栓子D远处器官形成同一类型肿瘤 2腺癌与实体癌的区别在于 A间质的多少B是否有腺腔样结构形成 C是否有癌巢形成D发生的部位 3下列哪些种组织发生的肿瘤不能称为癌? A肠上皮B血管内皮C肝细胞D甲状腺腺上皮 三、是非判断题 1肿瘤的异型性愈大,其分化程度愈高,生长速度愈快,肿瘤的恶性程度愈高。2大多数恶性肿瘤在其形成肿瘤前均要经历非典型性增生阶段。 3转移到脑称为脑转移性肺癌。 四、简答题 试描述高分化粘膜液癌的肉眼及镜下特点。 第五章肿瘤(二)一、名词解释

1腺鳞癌2癌症 3肉瘤 二、选择题 1肿瘤性增生的主要特点是 A增生旺盛B增生过度C增生细胞出现分化障碍 D与机体不协调E增生可形成肿块 2胃肠道的恶性肿瘤经血道首先转移到 A肺B血癌C肝D肾E脑 3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 A霍奇金病B血癌C白血病D血管内皮肉瘤E以上都不是三、是非判断题 1肿瘤大多数表现为局部肿块,局部肿块并非一定是肿瘤。2肿瘤的异形性愈大,其分化程度愈高。 3有的良性瘤亦可呈浸润性生长但不会发生转移。 四、简答题 1试述恶性肿瘤的播散方式。 2何谓癌前病变?常见有几种? 3试述高分化鳞癌的结构特点。 第五章肿瘤(三) —、名词解释 1癌珠

2未分化癌3肿瘤实质 二、选择题 1良恶性瘤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切除后是否复发B肿瘤的生长快慢 C肿瘤细胞异型性D是否呈浸润性生长E用手是否可以推动 2癌与肉瘤的最主要区别是 A瘤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B组织来源不同 C肿瘤内血管多少不同D转移的途径不同E发生的年龄不同 3易经血道转移的肿瘤是 A胃癌B绒毛膜癌C皮肤鳞状细胞癌D乳腺癌E食道癌 三、是非判断题 1良性瘤都具有完整的包膜,分界清楚,术后不复发。 2 “结核瘤”是由结核病变恶性转化而来的肿瘤。 3只要在血管中见到癌细胞成出现癌栓,可确定癌出现了血道转移。 四、简答题 试述高分化鳞癌的结构特点。 第五章肿瘤(一) 一、名词解释 1转移癌:瘤细胞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称转移瘤或继发瘤。 2实体癌:来自柱状上皮或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低分化的腺上皮癌,癌巢不形成腺腔样结构而呈实体性条索,细胞异型性高,核分裂象多见。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3章肿瘤遗传学资料

第十二章肿瘤遗传学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以下哪个是对Ph染色体的正确描述: A.22q+ B.22q- C.9q+ D.9q- E.der(22)t(9;22)(q34;q11) 2.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致病基因为: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3.下列哪个基因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4.下列哪种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标志染色体: A.13q14- B.5p- C.22q- D.t(8;14) E.17q+ 5.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是: A.癌基因 B.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 D.抗癌基因 E.隐性癌基因 6.Knudson提出的“二次突变假说”中,非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体细胞 E.生殖母 细胞 7.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畸变引起 C. 遗传综合征 D. 遗传易感性 E. 单基因遗传 8.Bloom综合征(BS)属于______。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9.视网膜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0.共剂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属于______。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畸变引起 11.肾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 染色体畸变引起 B. 遗传易感性 C.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多基因遗传 E. 单基因遗传 12.着色性干皮病(XP)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AR遗传病,发病率为1/250000。XP属于______。 A. 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C. 遗传易感性 D. 染色体畸变引起 E. 单基因遗传 13.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C. 遗传易感性 D. 单基因遗传 E. 染色体畸变引起 14.Fanconi贫血症(FA)属于______。 A. 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畸变引起 C. 遗传易感性 D. 单基因遗传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第五章肿瘤

第五章肿瘤 一、名词解释 1. 硬癌(scirrhous carcinoma) 2. 类癌(carcinoid) 3. Ewing瘤 4. Hodgkin淋巴瘤 5. 间变(anaplasia) 6. 异型增生(dysplasia) 7. 交界瘤(borderline tumor) 8.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itic syndrome) 9. 黑色素瘤(melanoma)10. 绒毛膜细胞癌(choriocarcinoma) 11. 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12. Kaposi肉瘤13. Krukenberg 瘤14. Wilms瘤15. 异型性(atypia)16.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17.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18. 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 19. 角化珠(keratin pearl) 20. 畸胎瘤(teratoma) 二、A型题 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区别良恶性肿瘤的要点? A.肿瘤的组织结构 B.生长方式与生长速度 C.复发与转移 D.压迫与阻塞 E.生长速度 2.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A.肿瘤体积的大小 B.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C.肿瘤的生长速度 D.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E.肿瘤发生的部位 3.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异型性? A.核数目不一 B.核肿胀,核膜不清 C.核染色质分布不均 D.核大小不等,核畸形 E.病理性核分裂象 4.根据以下哪项确定是肿瘤? A.外观形状 B.形成肿块 C.增大速度 D.蔓延扩散 E.组织异常增生 5.肿瘤性增生的主要特点是: A.增生旺盛

(整理)反思肿瘤-第二章第二节.

反思肿瘤 作者高岱清 第一节肿瘤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代化学治疗(化疗)学始于20世纪40年代,有少数白血病及淋巴瘤经氮芥或甲氨蝶呤治疗,取得了短暂的缓解,从此揭开了肿瘤化疗的序幕。进入20世纪50~60年代,先后发现了不少有效药物,如氟尿嘧啶、巯嘌呤、放线菌素D以及环磷酰胺等,使肿瘤化疗得到了发展。20世纪60年代,儿童白血病和霍奇金病通过联合化疗获得治愈,从而证实某些人类肿瘤—即使是晚期阶段,也可以通过药物达到治愈的目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更多的肿瘤有了比较成熟的化疗方案,有不少肿瘤可能通过化疗治愈。手术后经辅助化疗达到治愈的肿瘤包括乳腺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以及大肠癌等。晚期癌经化疗后能达到治愈的肿瘤则有滋养叶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中度和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肾母细胞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尤文瘤、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以及卵巢癌等。近20年来一些用于化疗的药物—如铂类、紫杉类的临床应用,使肿瘤化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一、化疗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化疗从两个方面发挥抗肿瘤的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杀灭肿瘤。其一是直接杀灭正在繁殖的肿瘤细胞。各种化疗药物基本上都是作用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个环节,造成细胞繁殖障碍,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化疗杀的是所有的正在繁殖的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越是快速生长繁殖的细胞对化疗反应越强。肿瘤病人手术之后免疫力大幅下降,此时适合于肿瘤的繁殖。术后用一些化疗药物可以消灭正在繁殖的肿瘤细胞,有助于延缓肿瘤的复发。 其二是打破身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现在的研究表明化疗虽然降低了身体的免疫力,但却可以打破身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并且体内的树突状细胞(DC)活跃,可以发挥较长时间的免疫监视功能。从这种意义上讲,化疗通过调节身体的免疫状态达到抗肿瘤的目的。细胞免疫抗肿瘤治疗的创始人、LAK细胞的发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五章肿瘤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 内容提要: 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本章为第五章肿瘤。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五章肿瘤

2.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二)学习任务 1、肿瘤的概念和特性 2、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命名及分类 3、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4、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5、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 6、常见肿瘤举例、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任务实施 任务一肿瘤的概念和特性 1、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所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2、肿瘤的特征 ?肿瘤的形态特征 (1)形状肿瘤的形状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和肿瘤的性质等有关。 (2)大小肿瘤的大小很不一致。小者肉眼不能察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 (3)颜色肿瘤一般呈灰白色,富于血液的肿瘤呈灰红色,脂肪瘤呈黄色,黑色素瘤可呈灰黑色。如肿瘤发生出血、坏死,可呈暗红色或灰黄色。(4)数目肿瘤多为单个。 (5)硬度肿瘤的硬度一般与肿瘤的成分、间质多少有关。 ?肿瘤的组织结构 肿瘤的组织结构任何肿瘤都是由实质和间质组成的。 任务二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1、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

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2、肿瘤的命名 (1)良性肿瘤的命名命名方法是:解剖部位+组织来源+瘤。 (2)恶性肿瘤的命名根据组织来源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①癌命名方法是:解剖部位+组织来源+癌。如胃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乳腺癌等。 ②肉瘤命名方法是:解剖部位+组织来源+肉瘤。如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3)特殊命名法 ①母细胞瘤 ②在肿瘤名称前冠以“恶性”二字。 ③以“瘤”字结尾的恶性肿瘤。 ④以“人名”或“病”命名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等。 3、肿瘤的分类 任务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1、肿瘤的生长分为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式。 (1)肿瘤的生长速度 (2)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有三种①膨胀性生长②浸润性生长③外生性生长2、肿瘤的扩散有直接蔓延和转移两种形式。 (1)直接蔓延 (2)转移转移的途径有三种:①淋巴道转移②血道转移③种植性转移 任务四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1、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影响 (1)压迫和阻塞无论良性或恶性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均可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也可阻塞某些器官的腔道,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 (2)侵袭和破坏恶性肿瘤的侵袭可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出现并发症。(3)出血和感染恶性肿瘤因瘤细胞的侵袭破坏作用或缺血性坏死而发生出

病理学第五章肿瘤

第五章肿瘤 肿瘤(tumor)机体局部组织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变异,发生恶性转化,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称为肿瘤 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它反映分化程度高低,是确定肿瘤良、恶性的组织学依据。 瘤细胞异型性的特点(胞核的多形性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 大:瘤细胞大;核大;核仁大。 多:瘤细胞和核多形性;核多;核仁多;核染色质多;核分裂多。 怪:瘤细胞和核奇形怪状。 裂:病理性核分裂。 1.异型性越大,成熟程度和分化程度就越低0 2.肿瘤的结构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称为肿瘤的结构异型性。 简述异型性、分化程度及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⑴肿瘤的异型性为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⑵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为肿瘤的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⑶肿瘤的异型性愈大,分化程度愈低,则肿瘤更倾向于恶性,反之则很可能为良性。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侵润性生长 肿瘤的扩散(spread):系指恶性肿瘤不限于发生部位生长,可侵入到邻近或远处组织生长,即蔓延及转移。 直接蔓延(direct spread):指癌瘤细胞连续浸润性生长到邻近组织或器官,如肺癌侵入胸腔,子宫颈癌侵入膀胱或直肠。 浸润(invasion)::指癌瘤细胞可突破基底膜向邻近间隙象树根或蟹足样生长,是恶性肿瘤的生长特点。 转移(metastasis):癌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原发瘤)分离脱落侵入一定的腔道(淋巴管、血管、体腔)被带到另一部位,并生长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转移的主要途径:(1)淋巴道转移(2)血道转移(3)种植性转移 种植性转移:1.指体腔内器官(腹腔、胸腔、脑部器官)的恶性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

第13章 遗传病的诊断

第十三章遗传病的诊断 遗传疾病的诊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几乎涉及各个临床学科。它既有与其他疾病相同的诊断方法,也有其特殊的诊断方法。遗传疾病诊断除了一般临床诊断方法外,还需要用一些遗传学特殊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症状与体征、家系分析、染色体检查、生化检查、基因诊断等。遗传学诊断方法既可对已出现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断,也可对症状前和出生前的患者的进行诊断。 本章详细介绍了各种遗传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并对现症患者的诊断技术、症状前的诊断技术、产前诊断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章还重点介绍了基因诊断学的发展、策略、常用技术、应用、问题和展望等问题。 一、基本纲要 1.了解遗传病诊断的常规临床诊断方法。 2.了解系谱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3.了解遗传病生化学诊断的基本方法。 4.掌握细胞遗传学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5.掌握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6.掌握现症患者诊断、症状前诊断、产前诊断的基本方法。 7.了解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 二、习题 (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 1.家系调查的最主要目的是。 A.了解发病人数 B.了解疾病的遗传方式 C.了解医治效果

D.收集病例 E.便于与病人联系 2.不能进行染色体检查的材料有。 A.外周血 B.排泄物 C.绒毛膜 D.肿瘤 E.皮肤3.生化检查主要是指针对的检查。 A.病原体 B.DNA C.RNA D.微量元素 E.蛋白质和酶4.症状前诊断的最佳方法是。 A.基因检查 B.生化检查 C.体征检查 D.影像检查 E.家系调查5.羊膜穿刺的最佳时间在孕期周时。 A.2 B.4 C.10 D.16 E.30 6.绒毛取样法的缺点是。 A.取材困难 B.需孕期时间长 C.流产风险高 D.绒毛不能培养 E.周期长 7.基因诊断与其他诊断比较,最主要的特点在于。 A.费用低 B.周期短 C.取材方便 D.针对基因结构 E.针对病变细胞 8.当时,可考虑进行基因连锁检测方法进行基因诊断 A.基因片断缺失 B.基因片断插入 C.基因结构变化未知 D.表达异常 E.点突变 9.核酸杂交的基本原理是。 A.变性与复性 B.DNA复制 C.转录 D.翻译 E.RNA剪切 10.PCR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A.循环次数 B.模板量 C.DNA聚合酶活性 D.引物的特异性 E.操作技术 11.PCR最主要的优点在于。 A.周期短 B.灵敏度高 C.费用低 D.准确性高 E.操作方便 12.通过PCR-RFLP分析,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分子诊断结果如下:父亲(正常)

第5章 肿 瘤

第五章肿瘤 一、填空题 1.肉瘤一般首先多经转移,因为。 2.目前已确知的化学致癌物有种,其中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有、、 、等几类,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主要是。 3.癌是,其镜下特点是。 4.肉瘤是,其组织学特点是。 5.肿瘤间质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说明是,预示其预后较。 6.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是和;恶性肿瘤的主要生长方式是。 7.肿瘤的分级和分期一般用于性肿瘤,分级是根据、及来确定的,一般采用的是级分级法。 二、名词解释 1.腺鳞癌 2.肿瘤异型性 3.恶病质 4.转移 5.交界瘤 6.原位癌 7.间变 8.转移 9.异型性 10.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11.不典型增生 12.原位癌 13.癌珠 14.癌基因 15.肿瘤抑制基因 16.癌肉瘤 三、判断题 1.肿瘤是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去除致瘤因素的作用后此种增生便可逐渐停止。 2.肿瘤的异型性愈大,其分化程度愈高,生长速度愈快,肿瘤的恶性程度愈高。 3.恶性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故凡是恶性瘤细胞都具有其细胞明显不同于来源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4.良性瘤都具有完整的包膜,分界清楚,术后不复发。 5.有的良性瘤亦可呈浸润性生长,但不会发生转移。 6.只有恶性瘤才可能发生转移,但有的恶性瘤绝少发生转移,故凡有转移瘤形成的肿瘤均为恶性瘤。 7.肿瘤的异型性反映的是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其来源组织之间的差异;而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反映肿瘤细胞相互之间的形态学差异。 8.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不及时治疗,经历较长时间终将发生癌变。 9.恶性瘤血道转移的最常见部位是肺和肝脏。 10.良性瘤手术切除后不会复发,恶性瘤手术切除后一般都会复发。 11.角化珠仅见于分化较好的鳞状细胞癌,而不见于其他疾病或病变。 12.只要在血管内见到癌细胞或出现癌栓,即可确定癌发生了血道转移。 四、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哪项是恶性瘤的主要特征? A.核分裂象多见 B.细胞多、间质少 C.瘤巨细胞形成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3章 肿瘤遗传学

第十二章肿瘤遗传学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以下哪个就是对Ph染色体的正确描述: A.22q+ B.22q- C.9q+ D.9q- E.der(22)t(9;22)(q34;q11) 2.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致病基因为: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3.下列哪个基因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4.下列哪种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标志染色体: A.13q14- B.5p- C.22q- D.t(8;14) E.17q+ 5.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就是: A.癌基因 B.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 D.抗癌基因 E.隐性癌基因 6.Knudson提出的“二次突变假说”中,非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体细胞 E.生殖母细胞 7.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 B、染色体畸变引起 C、遗传综合征 D、遗传易感性 E、单基因遗传 8.Bloom综合征(BS)属于______。 A、单基因遗传 B、多基因遗传 C、染色体畸变引起 D、遗传易感性 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9.视网膜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单基因遗传 B、多基因遗传 C、染色体畸变引起 D、遗传易感性 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0.共剂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属于______。 A、单基因遗传 B、多基因遗传 C、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遗传易感性 E、染色体畸变引起

11.肾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染色体畸变引起 B、遗传易感性 C、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多基因遗传 E、单基因遗传 12.着色性干皮病(XP)就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AR遗传病,发病率为1/250000。XP 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 B、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C、遗传易感性 D、染色体畸变引起 E、单基因遗传 13.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 B、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C、遗传易感性 D、单基因遗传 E、染色体畸变引起 14.Fanconi贫血症(FA)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 B、染色体畸变引起 C、遗传易感性 D、单基因遗传 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5.Burkitt淋巴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 B、染色体畸变引起 C、遗传易感性 D、单基因遗传 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6.神经纤维瘤(NF1)又称Von Recklinghausen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多基因遗传 B、染色体畸变引起 C、单基因遗传 D、遗传易感性 E、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7.RB基因就是______。 A.抑癌基因 B.癌基因 C.细胞癌基因 D.肿瘤转移基因 E.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18.在这二次突变学说中,第二次突变发生在______。 A.卵子 B.体细胞 C.原癌细胞 D.癌细胞 E.精子 19.MYC基因产物就是一种______。 A.酪氨酸激酶 B.生长因子 C.DNA结合蛋白 D.表皮生长因子 E.神经递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