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办学基础与条件,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知识面较为宽广,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思想修养,能较快适应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关涉外机构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部门从事法律工作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基层法律专门人才和生态法治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一)专业特色

我校从开始进行法学教育本着绿色教育理念和服务林业的目的,开设的课程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开设其他院校法学学生应该学习的通识课程外,还开设了林业法学、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题等与生态有关的课程,这样培养的学生相较于其他学校的法科专业学生具备了绿色法治的教育优势。

(二)实现途径

1、课程内容设置倾斜支持。除开设环境法、法理学等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外,还特别开林业法、土地管理法、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题等特色课程。其中林业法学为学科基础选修课,土地管理法为专业选修课,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题为基础与学科基础课。

2、学分设置倾斜支持。以上特色课程总学分达到5.5,对应总课时量为72课时。

3、师资力量配备支持。要求上述课程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鼓励资深教授担任本专业特色课程授课教师。

4、实践教学与科研支持。通过模拟法庭、学年论文、法学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第二课堂等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多参与生态法治实践和生态法治论文选题。鼓励教师每年多开展涉及生态法治的交叉型问题科研和专题讲座。

三、培养要求与保障措施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从事法律实务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初步能力,为培养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层次人才提供优质生源,为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以及模拟审判、学年论文、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具有较为扎实的社会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社会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理论成果。概要了解林业、生态及绿色发展基本常识。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状况和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3.能力要求:

表达能力:准确、清晰的法律谈判与法律文书写作等表达能力;

创新能力:勇于并善于运用法治方式与法律思维进行创新性思考与行动的能力;

专业能力:基于法学专业领域系统知识和广泛实践的综合能力;

工作能力:综合运用法学方法与法律知识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合作能力:跟当事人以及公检法司、政府机关以及其他单位和谐共处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能力:在法律实践中主动探索、学以致用、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与习惯;

通识能力:具备健全法律人格、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优美情操、社会责任感以及能够通行于不同人群、学科、文化之间的能力和价值观。

素质要求

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公民素质:理解、认同并遵循社会社会核心价值、基本共识和规则的公民素质;

文化素养:中西合璧、古今融通的文化素养;

专业素养:基于全面掌握法律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所形成的专业素养;

职业素养: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法律职业素养。

(二)保障措施

1、坚持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观念,不在课堂和科研中简单套用西方观念和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把专业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包括马工程教材培训、专业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

3、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抓好。

四、主干学科

法学

五、主干课程

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六、主要实践环节

模拟法庭、学年论文、法学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第二课堂等共42学分。

七、学习年限

标准学习年限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

八、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修满下表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基本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毕业学分表

课程类别学分百分比(%) 备注

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28 15.38

公共选修课 5 2.75

艺术类、创新创业类课程必选,

共计3学分

专业教育课程基础与学科基础必修课71 39.01 专业必修课18 9.89 学科基础选修课8 4.40 专业选修课10 5.49

小计140 76.92% 其中,实验学分百分比为 1.1 %

实践教学集中专业实践教学课程14 7.70 毕业实习

16 8.79 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课堂12 6.59

小计42 23.08% 合计182 100

毕业学分要求必修学分159 87.36%

限选学分18 9.89%

任选学分 5 2.75%

艺术类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类

课程1学分

九、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十、第二课堂活动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第二课堂中符合专业特点并能够认定学分的情形)完成创新创业学分要求。

十一、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

表一至表五

表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必修课)专业: 法学

程类别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各学年、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考

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四学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通识教育课程a24010269 大学英语精读Ⅰ 2 32 32 2

a24010390 大学英语精读Ⅱ 2 32 32 2

a24010460 大学英语高级选修课程Ⅰ 1.5 24 24 1.5

a24010470 大学英语高级选修课程Ⅱ 1.5 24 24 1.5

a18010080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 32 32 2

a1801056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

2 32 32 2

a180106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2 32 32 2 a1801009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24 24 1.5

a1801047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32 32 2

a12010010 体育 2 32 32 2

a11010230 计算机基础 1 16 16 1

b11010049 计算机基础实验 1.5 24 24 1.5

a23010030 大学语文 2 32 32 2

a33010001 军事理论 1 16 16 1

a33040021 心理健康教育Ⅰ0.5 8 8 0.5

a33040010 心理健康教育Ⅱ0.5 8 8 0.5

a0402100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16 16 1

a18010680 形势与政策Ⅰ0.5 8 6 2 0.5

a18010410 形势与政策Ⅱ0.5 8 6 2 0.5

a18010700 形势与政策Ⅲ0.5 8 6 2 0.5

a18010710 形势与政策Ⅳ0.5 8 6 2 0.5 小计28 448 10.5 8 4 3.5 2

基础与学科基础课a11010300 /Visual Basic 2 32 32 2 考查b11010200 V isual Basic实验 2 32 32 2 考试a05011480 法学导论 1 16 16 1 考试a05010090 法律逻辑学 2 32 32 2 考试a05011210 中国法制史 2 32 32 2 考试a05011290 宪法学 2.5 40 40 2.5 考试a05010360 伦理学 1.5 24 24 1.5 考试a21020500 政治学 2 32 32 2 考试a05010880 民法学总论 2 32 32 2 考试a05010500 外国法制史 2 32 32 2 考试a05000040 刑法学总论 3.5 56 56 3.5 考试a05011460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4.5 72 72 4.5 考试a05010870 民事诉讼法学 3 48 48 3 考试a05011220 物权法学 3 48 48 3 考试

程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各学年、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考

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四学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a05010530 西方法律思想史 2.5 40 40 2.5 考试a05010860 刑法分论 3 48 48 3 考试a05011470 侵权责任法学 2.5 40 40 2.5 考试a05010370 罗马法学 2 32 32 2 考试a05011300 法律社会学 2 32 32 2 考试b05010210 法理学 3 48 48 3 考试a05010670 经济法学 3 48 48 3 考试a05010420 商法学 3 48 48 3 考试a05010970 刑事诉讼法学 3 48 48 3 考试a05010980 债权法学 2.5 40 40 2.5 考试a05010760 国际公法 2 32 32 2 考试a05010210 国际私法 3 48 48 3 考试a05011490 知识产权法学 3 48 48 3 考试a05010310 金融法学 2 32 32 2 考查a05011500 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题 1.5 24 24 1.5 考查小计71 1136 9 18 18 16.5 9.5

专业课a05011050 法律实务综合训练 2 32 32 2 考查a05011330 法律职业制度 2 32 32 2 考查a05011060 国际经济法学 2 32 32 2 考试a05011510 合同法学 2 32 32 2 考试a05010260 环境法学 2 32 32 2 考试a05010300 婚姻家庭法学 2 32 32 2 考试a05011070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2 32 32 2 考试a05010480 司法文书写作 2 32 32 2 考查a05011080 证据法学 2 32 32 2 考试小计18 288 18

合计117 1872 19.5 26 22 20 11.5 18

表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选修课)专业: 法学

课程类别课程

编码

课程

名称

课内学时各学年、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考

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四学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公共

选修课

5 80 80 1 1 1 2 考查

小计 5 80 80 1 1 1 2

学科基础选修课a05011530 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指导

4 64 64 4 考查a05010150 犯罪学 2 32 32 2 考查a05011280 美国司法制度 2 32 32 2 考查a05011030 法律英语 2 32 32 2 考查a05011250 人权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0430 商事仲裁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260 信托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540 林业法学 2 32 32 2 考查a05011130 房地产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100 公务员考试指导 1 16 16 1 考查a05010830 保险法 2 32 32 2 考查小计(需选课程)8 128 8

专业选修课a05010010 案例民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0020 案例刑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0050 担保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170 反垄断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0220 国家赔偿法 1 16 16 1 考查a05010850 海商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160 票据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120 破产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140 土地管理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190 证券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1240 公司法 2 32 32 2 考查a05010800 立法学 2 32 32 2 考查a05011550 环境刑法 2 32 32 2 考查小计(需选课程)10 160 10

合计23 368 1 9 1 12

专业:法学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

各学年、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考

式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四学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a12010020 体育选项课Ⅰ32 1 1 考查b12010010 体育选项课Ⅱ32 1 1 考查a12010040 体育选项课Ⅲ32 1 1 考查b05010250 毕业实习(法学) 4周 4 4 考查b05010260 毕业设计(论文)(法学) 12周12 12 考查b05010270 专业实习(法学)6周 6 6 考查b05010230 学年论文(法学)2周 1 1 考查b05010240 社会调查(法学)4周 2 2 考查b05010190 模拟法庭2周 2 2 考查

合计30 1 1 9 3 16

专业:法学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课程归口

军事训练与安全教育2周 1 1 武装部、学工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22 0.5 8 各学院(分学期进行,第8学期

录入成绩)

政治理论实践课(基础) 16 1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理论实践课(原理) 16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理论实践课(纲要) 8 0.5 4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理论实践课(概论上) 16 1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理论实践课(概论下) 16 1 5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听说训练课Ⅰ32 0.5 1 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听说训练课Ⅱ32 0.5 2 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听说训练课Ⅲ32 0.5 3 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听说训练课Ⅳ32 0.5 4 外国语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16 0.5 2 学生工作部(分学期进行,第2

学期录入成绩)

创新创业 3 8 各学院(分学期进行,第8学期

录入成绩)

军事理论实践课20 0.5 1 马克思主义学院总计12

表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学期学分分配表专业:法学

学年学期

理论教学学分

实践学分小计必修学分选修学分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19.5 3 22.5

第二学期26 3 29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22 2.5 24.5

第四学期20 1 10 31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11.5 9 1 21.5

第六学期18 1 3 22 第四学年

第七学期12 12

第八学期19.5 19.5 合计117 23 42 182

2017 高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学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4月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方案制订的依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1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中,关于培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上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现制订本人才培养方案。 1.2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具有我校特色的“工学并举、道艺兼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1.3基本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培养过程、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育教学过程、安排教育教学任务、平价教育教学质量、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从国情出发,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朱总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面向的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重视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课程的延伸,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非智力素质的修养。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人才培养方案要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具有明确的岗位(群)面向。要立足于服务相关行业和地方企业的实际要求,首先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任职的需要。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含专业实践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通

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模板】

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二、培养目标及特色 培养目标: 法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服务首都、面向全国,掌握法律方法和技术,熟悉法律和政策、法规,具有相关建筑和法律知识背景,培养掌握城乡建设、管理与服务基本能力的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毕业后能在城乡管理与服务、行政和司法系统、法律服务机构及建设企业等从事相关法律服务工作。 专业特色: 依托我校学科优势,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践紧密结合,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接受法律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突出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在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上开设工程法与国际工程法等专业方向课程,形成建设法律专业特色。 三、主干学科: 法学 四、主干课程 1.主干基础课程 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职业伦理; 2.主干专业课程 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商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证据法、国际经济法、工程法、房地产法、建设工程合同、物业管理法;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模拟法庭比赛、社会实践、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六、毕业学分要求 参照XX大学本科学生学业修读管理规定及学士学位授予细则,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应达到163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2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1学分。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河南科技学院 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体现我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教师资,特对2009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和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突出能力、激励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样性,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 2.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杜绝“因人设课”现象。处理好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和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重点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现象,避免课程内容的脱节和重复。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发挥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集团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培养、使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满足公司乃至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二、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三、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专业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四、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及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五、主要内容 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由启航工程计划、育英工程计划、菁英工程计划、卓越工程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启航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育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优秀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菁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核心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备人才。 4、卓越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后备干部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高级岗位的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涉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类岗位。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本地区的高职院校,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株潭”中小企业输送会计核算型人才。 为保证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我院会计专业在2009年上半年开展了一项“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我们从“长株潭”地区企业需求出发,通过人才市场调查、企业走访、毕业学生调查、专家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研讨和论证得出结论: 1.人才需求量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较为旺盛的状态,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会类专业一直处于领先。根据湖南省工商局公布的数据,近五年,长、株、潭每年新注册的企业在20000家左右,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这些新增企业每年需要增加3万名左右会计从业人员。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 2.学历需求情况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3.岗位需求情况 按照企事业单位的类型,会计岗位群的分布构成一般如下: (1)大中型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①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岗位;②财务经理、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④审计主管及审计人员。 (2)小型企业:①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 (3)机关、事业单位: 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计划、审计等管理岗位;④出纳岗位。 (4)银行等金融机构: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证券投资部门管理岗位。 在以上各类企事业及金融机构中,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及大型金融机构,要求人才学历层次较高,一般要求是本科以上毕业生,而中小企业及基层金融机构(如分理处等),一般对专科毕业生较欢迎,应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部分企业组织数量占绝大多数,市场前景广阔。 4.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目前的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问题,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少不强等,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会计行业有重经验轻专业现象,由于会计专业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高,加

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充分发挥贵州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国家急需的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复合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具备必要的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知识与人文素养(包括较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从事法律工作或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从本科学生的应用领域与就业方向出发,本专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和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为主要方向,培养符合培养目标的高素质法律专门人才。具体而言,本学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准确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法律制度;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 3.熟悉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 4.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口才和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能力。*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法学 2、学科类:法学 *核心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民法总论、宪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债与合同法、物权法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宪法学、刑法学、证券法学 研究型课程:财产犯罪专题研究法学前沿问题讲座(包括基础法学前沿问题讲座、刑法前沿问题讲座、诉讼法前沿问题讲座、国际法前沿问题讲座) 讨论型课程:民事案例分析刑事案例研讨经济法案例研习 *计划学制3—6年最低毕业学分165+4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说明 1、辅修专业:最低44学分,标注“*”的课程(辅修法学必须修满法学专业的所必修课程);

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细节要求(专科)

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细节要求(专科) 一、关于学时、学分问题 1.学时、学分: (1)专科专业学时控制在1700左右,不超过1800学时;总学分在140学分左右;周学时平均21-22,不超过26课时。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允许个别课程出现0.5学分,但尽量少出现,最后总学分应是整数。 (3)每个学期(第六学期除外)排课一定要排到12周以上。 2.课程教学周数: 除第一(14周)及第六学期(无课程教学周数)外,其余学期均按16周计(在模板中“各学期周教学学时分配”部分已注明)。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二、关于实践教学: (1)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我校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小学期实践、毕业实习、军训和军事理论及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四部分,共22学分。此部分学期及学分分配见“人才培养方案模板”中“七.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各专业不要改动)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2)实践课程: 指在教学运行周期内开设的、实践课时大于等于四分之三、课程名称能体现实验、实训、设计、应用等的课程。(仅指专业课,不包含公共课。)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三、关于“考核方式”问题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具体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确定;公共课的考核方式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模板中明确。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四、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学期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学期开设的学院有: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舞蹈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其他学院第二学期开设。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五、关于学分、课时的具体算法等问题 1.对于有外出实践教学的专业,比如某个学期出去2周或3周实践教学的,该课程务必注意学时、学分的算法及在模板中的正确标注方法及本学期其它课程的学时算法: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1)天数=(n周*7-2天),如出去一周按5天计,出去2周按12天计,出去3周按19天计。 (2)每天按5个学时计。 (3)学分按每周一个学分计。 (4)出去n周,模板“七.3”部分“各学期周教学学时分配”处写为“(16-n)+n”,本学期其它课程的课时数按周课时*(16-n)计。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5)在模板“七.3”部分该课程名称行对应的学期列的空格处填写n周。 3. 对于个别专业的“分段”上课问题,周课时的计算应按平均周课时计算,四舍五入取整数。 六、其他 1.对于跨学期的课程,跨几个学期则按几门课算,统一写为“***课(一)”、“***课(二)”等,在模板中分行写,应有不同的课程编号。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2.注意表中的各类比例关系,如在模板“七.3”部分,每门课程的“讲授”和“实践”学时相加都应等于“总计”学时。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3.各专业可根据课程及模块的多少对模板进行添加或删除行,但该合并的单元格合并,务必保证逻辑关系的正确性。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1 / 1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司法实务技能,具备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够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和法学教育、研究以及社会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际规则; 2.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理论前沿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趋势; 3.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调查、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专业核心课程 宪法学、法学导论、法理学、刑法学(总论、分论)、民法学(总论、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学、商法学、国际法、中国法制史、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文书写作。 五、各类课程学分分配 1. 课程学分结构

2.开课规划 六、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获得14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45学分,专业拓展课程16学分,实践课程18学分,即可毕业,发给法学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一)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 1.必修课(41学分)

201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及控制工程方面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高速公路交通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维护、运行管理的应用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控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较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掌握控制原理、电子信息、交通信号采集处理、网络通信与传输、信息处理与控制等方面的交通机电工程基础知识,具有根据工程项目需要进行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交通控制系统规划与集成、设备设计与制造、交通设备的使用、维护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应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交通机电设备、电工理论、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交通检测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具备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设计与管理、控制与维护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专业面广,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交通机电设备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设备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全面的交通设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3. 掌握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信息与控制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发展方向,具有全面的交通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能从事高速公路交通控制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维护、运行、管理方向或者城市道路信息化系统规划与集成、交通设备的使用、维护与运行管理方向的基本能力; 5.具有合作精神、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设备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4(或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8(或者9)年。根据《XX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在修业年限内,学生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满足规定的学分要求,并且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经审核准予毕业。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 3.办学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4.学历层次:专科 二、人才培养目标 法律事务专业是为基层法律事务一线工作岗位培养具有大专层次的文化、法律知识,具有法律咨询、民事纠纷调解、民事诉讼代理、中小企业法务等职业能力,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和警察素质,能够胜任基层法律事务一线工作人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准确辨认法律关系的能力、逻辑分析推理能力、法律文书制作能力、能正确解决常见的法律问题,勤恳、踏实,服务于经济和司法领域的应用型、辅助型法律服务人才。 三、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1、职业面向及人才培养规格总体要求 2、职业能力概述及课程设置

3、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四、主干课程介绍 (一)宪法学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了宪法的基本理论,国家性质,国家形式,选举制度,尤其是中国的选举制度,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利用宪法基本原则来分析当代的宪法现象,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之上,对于某些宪法性事件进行分析。同时,本课程要求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结合中国现实,发现宪法问题,提出宪法性建议,并树立宪法至上、公民权利至上的观念。同时,由于我国实行宪法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也存在某些迄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积极的建设性思考。 (二)法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课 先行课程:宪法、刑法、法律逻辑 课程简介:它以宏观、抽象的思维方法对法律现象进行理论思辩。其主要内容为:法的概念、本质及起源,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价值及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有法与经济、政治、道德、科技、教育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对于法的现象进行宏观、抽象思辩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主要内容;培养较好的法学理论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理论及研究应用功底。 (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课 先行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原理与实务、刑法学原理与实务 课程简介:该课程集实体性、规范性和程序性为一体,分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两部分,行政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行政诉讼法是保证行政法贯彻落实和发展完善的最重要的程序法,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课程主要讲授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行政主体的类型、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行政行为、行政责任和行政救济等理论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运用行政法学知识解决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专业代码: 0 1 )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 系统的贸易、金融与财政专业知识, 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 知识面宽, 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 实践能力较强, 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 从事经济管理、经济分析、市场营销、教学培训、政府调研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 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 以及经济学的学术动态, 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示能力, 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②掌握贸易、金融与财政方面的基本业务知识; ③掌握市场调研、经济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 ④具有向经济学相关学科扩展渗透的能力; ⑤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 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⑦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⑧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2

主干学科: 经济学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农业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习、《统计学原理》课程实习、《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产业经济学》课程实习、社会经济调查实习、微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最低学分要求: 最低修读298学分, 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238学分( 含免费修读10学分) , 实践教学不低于60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 ①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②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 ③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经济学学士。 专业建制时间: 。 表1 经济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3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 Law 一、专业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法律系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6人。 教学方面,除了法学教指委指定的16门核心课程,法律系还设置了涉农特色课程《农业法》、《土地法》、《食品安全法》、《社区法律咨询》、《三农法制问题调查》、《农村经济法治专题》、《循环经济法》。重视模拟法庭、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法律教育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目前已在江苏省及安徽省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新闻媒体等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10余个。 学科建设方面,2006年获得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中心,以此为平台承办了2011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及江苏省经济法学会年会。2014年,取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资格。 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从事科研活动。研究方向集中在农村土地法制、农产品、食品安全、资源与环境保护、土地纠纷解决等几个方面。近年来,教师已累计出版学术著作8部,主编、参编教材20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同时指导学生开展以“三农”法治建设为主题的科研训练,目前完成国家创新、江苏省创新及校级SRT训练项目共计22项。 社会服务方面,4名教师担任学校法律顾问;打造品牌活动“法律人在行动”,通过社区法律工作站、送法下乡、青少年法制教育、探访工地、农村法制调研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涉农法律等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满足法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又兼具从事涉农法律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要求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职业道德素养; 要求2: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宪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基本理论知识;要求3:熟悉我国宪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法律和相关政策内容; 要求4: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要求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从事本专业理论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 要求6:掌握法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7: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8: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要求9: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和体育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军事和体育训练合格标准; 要求10:具有健全的心理、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交往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1703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数字影视技术、游戏动画技术、网络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适合到新闻媒体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制作公司、游戏软件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大型企事业等相关行业,从事动画制作设计与开发、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工作。 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团结与协作精神及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信息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及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与交流。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1.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2.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能运用相关软件制作动画、漫画、插画的能力,具备创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能力。 3.掌握游戏软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开展游戏软件开发能力。 4.掌握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拍摄、编辑、特效制作等技巧创作数字影视作品。 5.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开展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多媒体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字媒体产品开发项目的策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具备组织、控制、管理、推广项目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 美术基础、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数字媒体技术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导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视音频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动画原理与技术、游戏理论与技术、项目策划与管理。 三、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文件(新)

关于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为进一步推动各系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保证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真正实现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现就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提出如下竟见。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指见》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与领袖型企业的深入校企合作,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兼顾本专业生源情况、学生的学习志愿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重点进行核心课程整合,充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要求 1、校企合作 专业瞄准对应领域的国内前五、省内前三的知名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与其中1-2 家优秀企业深度开展合作,明确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讨、制订课程体系。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不要高也不要低。就业岗位2-3 个,针对岗位阐述人才培养规格,包含知识、能力、职业素质、工作规范、行业标准等要

求。 3、课程体系 (1)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特点,专业可采取1422 、三循环、理论-实习-理论等不同的教学模式。 (2)公共课两课、体育、公共选修课等公共课由学院公共教学部统一制定。英语课方面,要以专业为核心,调研本专业就业岗位对英语素养的要求,以专业为主体,在专业课中渗透英语素养的培养。公共教学部负责全院休闲英语、考试英语、IT 英语、能力英语等教学。 (3)专业课 针对培养目标,专业课包括实训应控制在15 门以内,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门数2 门为宜,最多不能超过3 门。专业课的学时要充分,建议每门课程的周学时数达到6 学时以上。 对就业岗位起重要支撑作用、与职业资格证书关联紧密的理论学期的专业课和实训要进行整合,整合后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实训)应在3-4 门左右,建议核心课程的周学时数达到8 学时以上。除第一学期之外的其它学期均要有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应被列为考试课的重点,采取教考分离。 (4)实习各专业实习由专业与学院实习就业处共同制定。 (5)学时与学分 三年制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800 学时左右,总学分约为160 学分;两年制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200 -2400 学时左右,总学分约为130 学分。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中德2+2双学位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与欧洲教育体系相对接,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及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具备会展管理、品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会展和品牌策划、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实务全流程,具备会展组织与品牌管理能力,能够为培育品牌资产而展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规划、传播、提升和评估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和策略执行活动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从事会展营销、会展招展、会展项目开发与管理、品牌管理、品牌维护、营销策划等相关工作。 二、毕业要求及知识、能力、素质实现矩阵

三、基准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 六、核心课程 经济学1、经济学2、品牌管理基础、管理学、会展管理。

七、课程设置结构及学分要求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中德2+2双学位班)教学安排表

说明: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表示,集中性实践课程以“★”表示,独立设置实验(含实训)课程以“■”表示,非独立设置实验(含实训)课程以“●”表示,素质拓展课程实践学分以“◆”表示。 2.每学分对应16学时。 3.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在浙江万里学院学习,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在国外合作大学学,双方互认学分。学分互认一般按学期对接。 4.学生如在第三学年时无法前往国外合作大学学习,则退回到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需要补修本专业毕业所需所有课程,同时5-8学期课程随专业学院安排。 5.学生在毕业时如达到浙江万里学院与国外合作大学培养标准,可同时获得浙江万里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外合作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设计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基础,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专业基础厚、专业方向宽、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法学研究、法学教学工作及其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备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3、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初步具备一定的外文检索及相关应用能力,能用外语进行交流。 4、具备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熟练运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处理事务的意识和技能。 5、具备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6、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修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7、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技术、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法律实务和有关方针政策,了解法学理论发展前沿。 8、具有不断获取、处理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与法律规定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主干学科 法学。 三、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民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入学教育、军事教育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专业实践、素质拓展、普通话、读书活动、毕业论文、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模拟法庭演练、诊所法律教育。 五、修业年限 四年;学习年限(含休学)最长不得超过其学制两年。 六、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七、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80基本学分才能毕业和取得学位。其中,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江西**学院教务处 教通字〔2014〕89号 江西**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办学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组织、管理教学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为加强和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制订、修订、执行和调整修改,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各教学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在人才培养的一个培养周期(即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内,一般不得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修改的,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 第四条申报新专业前,应制定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应在人才培养的一个培养周期后,根据需要作一次全面修订;学校也可以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提出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第五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应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进行,各专业所在分院具体负责,其中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由教务处协调专业所在分院统一进行。 第六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应广泛征询教师和学生意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 第七条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教务处提出制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经学校审议批准后,以文件形式发至各分院。各分院根据文件要求,由各专业负责人在充分

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专业培养目标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各分院组织相关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业界人士对本部门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论证、修改,由经分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后报教务处; (三)教务处对各分院递交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审核后,提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其委托的专家组进行审议;各分院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定稿后报教务处; (四)教务处汇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主管校长审阅后提交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通过,并经校务会批准后,录入综合教务系统,并印发各分院执行。 第八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培养方式(包括主干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学习与素质拓展等); (四)毕业学分要求;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六)授予学位的名称; (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学程分配表。 第三章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第九条各分院必须严格执行学校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任何分院(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不得拒绝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也不得截留不属于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务处负责协调、监督各分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第十条各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由相关分院归口承担,并负责组织教师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 第十一条每学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每学期前8周,教务处组织各分院核对、确认下一学期各专业教学执行计划; (二)第8——10周,教务处组织各分院落实具体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 (三)教务处于第17周期末考试前完成排课、选课等工作,形成课程表,印发各分院,并由各分院及时通知有关教师和学生。 (四)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在正式上课前编制好本课程的教案和教学进度,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讲课讲稿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及专业方向介绍 法学是研究法的原理、法的规则与法的现象的一级社会学科,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基 础与组成部分。法学专业教育以教授法律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和法治文 化为核心,以法学实践技能教学和训练为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 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形成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法学专业有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等十个大的二级专业方向,但在本科阶段并不 具体细分,按一级学科专业进行培养。法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公安机关、国家 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 单位、法律服务机构等。 、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依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发展趋势及我校的学科支撑条件,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法 学理论,熟悉我国现行法律,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和熟练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胜任在国家机关、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机构从事法律或与法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较高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要的法治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较为扎实的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及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掌握法学 思维方法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解决法治建设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为广阔的知 识面和国际视野。 三、毕业生专业能力 能力1法律研究能力。即获得、分析、辨别、接受和创造法律知识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深入认识

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的战略目标,满足社会对电机类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按照《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必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文件精神,为了加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大力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敬业精神,具备良好的SMT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能力及手机维修技术,拥有较强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技术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通过培养使学生成为:(1)手机维修员;(2)SMT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的SMT准技师或准工艺师;(3)小型电子企业的工程技术设计、开发人员,能自主完成一般小型电子产品、协助完成中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推广;(4)能从事相应技术应用与服务工作,经过3-5年的工作实践后,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省内同类专业学生相比有明显优势。毕业生100%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高级职业资格获证率50%以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85%以上,90%以上的学生实现“订单式”培养,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评价满意率90%以上。至2010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到450人。同时主动面向下岗职工和“三农”开展技能培

训,主动为区域内企业和社区提供优质的技能培训服务、技术应用研发和职业技能鉴定,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年均350人次以上的培训服务,为本地部分中专学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实训与鉴定年均200人次以上。 二、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建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依托专业兴办相关产业,形成“专业+公司+师生员工”专业建设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兴办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积极开展应用技术推广与咨询,不断吸收与消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 根据企业的需要,按照专业对口、保证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原则,大力 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比例达到本专业在校生的40%以上。 1、积极推进“学校+公司”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学院与中国人力资源专家网(深圳市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注册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Hwardoo Education Limited Company, HELC)。通过该公司整合企业、学校等多方面资源,共同开发制订专业标准。通过“学校+公司”的办学模式,实现“开发一套标准,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