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流程门户介绍.doc

流程管理流程门户介绍.doc
流程管理流程门户介绍.doc

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BPM流程管理流程门户介绍4

>>>K2业务流程管理软件BPM流程管理流程门户介绍

随着业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各系统的流程和功能被统一到BPM平台上,消灭信息孤岛,通过Portal用户不需登录多个系统就能处理日常事务,通过业务的全流程驱动实现事找人,全面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领导管理效能。

单点登录集成+企业信息门户+流程中心+日程+通讯录+公司年历+会议管理+移动办公,这些,靠KStar Portal就能实现!

单点登录

集成SSO单点登录功能,多个系统一次登录即可。

流程中心

?流程中心首页默认显示“我的待办”,流程支持搜索,流程名称支持模糊查询,可以快速处理流程。

?支持快速“发起流程”、查看“我的待办”、“我的申请”、“我参与的”、“我的抄送”、“我的待阅”、“我的已阅”等。

?支持“我的代理”功能,可以指定某个时间段由代理人处理自己在流程中所承担的任务。?“流程监控”包含所有当前处理人发起的、参与过的及审阅过的流程实例,并可催办。

?“流程绩效分析”可以分析流程处理完成率、流程处理时长、流程使用频次、流程及节点处理时长等。

IBM公司BPM流程管理体系介绍-(2)

IBM公司BPM流程管理体系介绍-(2)

IBM公司BPM流程管理体系介绍

目录 第一章流程基本理论 (1) 1.1 概念 (1) 1.2 流程分类 (1) 1.3 流程的功能和作用 (1) 第二章流程优化设计方法 (2) 2.1 目标和优化范围 (2) 2.2 资源计划 (2) 2.3 现状分析 (2) 2.4 最佳实际分析 (3) 2.5 差距分析、改进机会 (3) 2.6 流程框架设计 (3) 2.7 流程设计 (3) 2.8 流程KPI设计 (3) 2.9 IT固化 (3) 2.10 流程培训、上线辅导、推行评估 (4) 第三章流程结构化设计方法 (4) 3.1 IBM结构化流程模型分解 (4) 3.2 逻辑性流程图和物理流程图 (6) 第四章物理流程的表达技术 (7) 4.1 流程图的表达技术 (7) 4.2 流程说明书的编写要求 (14) 4.3 模板设计 (18) 4.4 IT固化 (18)

第五章流程的KPI设计 (18) 5.1 流程KPI指标概念 (18) 5.2 流程KPI 设计目的 (19) 5.3 流程的KPI 设计原则 (19) 5.4 流程评估 (19) 5.5 业务流程KPI指标定义 (19) 5.6 KPI设计须关注内容 (20) 第六章流程管理体系 (21) 6.1 流程规划与计划 (21) 6.2 流程优化设计管理 (21) 6.3 流程组织建设 (21) 6.4 流程绩效管理 (22) 6.5 流程例外管理 (22) 6.6 流程培训管理 (22) 6.7 流程文件管理 (22)

IBM的BPM流程管理体系,是一套面向企业整体运作的、自上而下的、结构化、体系化的流程设计理论,其拥有科学严谨的方法论。 第一章流程基本理论 1.1 概念 流程是为达成某一特定的结果所必须之一系列作业活动的串联,而这些作业活动集合了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并应用特定的作业方法,以达成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的结果。 1.2 流程分类 一般流程分为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业务流程就是“工作的流动”(WORK FLOW),是业务与业务之间的传递或转移的动态过程。体现为市场导向、用户为中心的流程。如客户开户流程、系统运行与维护流程、新产品研发与推广流程等。 管理流程就是“管理工作的流”,是管理工作之间的传递或转移的动态过程。管理流程支撑业务流程,面向内部管理,体现效益为中心。如预算与经营规划流程、资金管理流程、代理开户管理流程等。 1.3 流程的功能和作用 1.3.1 企业实施业务流程管理的功能体现在: 1、强化对客户有价值的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2、强化企业风险管理; 3、优化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4、缩短工作完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3.2 业务流程管理的作用体现在: 1、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将业务审核与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缩短沟通渠道与时间,提高反映速度; 2、注重整体绩效最优的系统思想; 3、建立扁平化组织,业务流程管理要求先设计流程而后根据流程建立企业组织,尽量消除纯粹的中间环节,有效降低管理费用和成本; 4、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业务流程管理要求将决策点

《服务级别管理》word版

服务级别管理 SLM 介绍 “服务级别管理”是指企业在可以接受的成本条件下,就 IT 服务的质量所做出的包括谈判、定义、评估、管理、改进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在一个组织里,进行服务级别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组织需要利用 IT 服务来支持业务的发展,而 IT 服务则需要 SLM 来保证其服务有效: SLM 能够定义 IT 服务的级别,建立服务水平监督体系,来保证服务达到规定的水平等级,即使服务失败,也可以正确分析原因,帮助公司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 目前,人们往往认为 SLM 只在大型组织里才有效,这是错误的。当然,当客户需要提供的服务涉及面比较广而且比较复杂时 SLM 将能显著降低服务风险,保证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特殊的业务需求,确保服务能够跟随顾客业务的转变及时转变,并提高服务的成本效益。但是在事实上,任何组织,只要它需要给客户提供服务,需要对员工、企业资源、以及财务进行管理, SLM 都能发挥其作用,促使组织提供优质服务。只不过在小型组织里,由于规模的限制,公司所需的 SLM 流程复杂程度较小, SLM 流程可能与诸如变更管理之类的流程融合在一起,不再需要有专人来负责罢了。 服务级别管理定义、匹配、存档和管理客户要求的各个级别的服务。服务级别管理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活动: ?供求双方就“服务需求”以及“用户期望服务特性”达成协议 ?制定相关的衡量标准和信息汇报方式,包括服务水平目标、所需资源和服务成本等?与其他服务管理流程之间进行协作 ?成本管理,对相关 IT 服务的开销进行成本论证 ?对服务水平进行定期回顾,根据情况对服务内容进行必要的改变;如果服务需要进行改变,或者出现问题需要解决,还要认真衡量相应的成本和工作量 最主要的是,服务级别管理建立了一个管理框架来约束服务提供者和顾客,它鼓励双方达成一种默契,认为双方都对服务的质量负有责任。这样做可以增强对客户业务的理解,使工作量和服务特性能够及时做出合理的改变,同时为与顾客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提供条件,这些都是 IT 服务良好质量的保证。 SLM 的好处 综上所述,公司实施 SLM 所能带来的明显的好处包括: ?在很多组织里,一个高效的 SLM 流程往往是组织吸引客户的主要竞争优势

项目管理流程及规范

项目管理流程及规范 2016年11月09日

目录 1. 文档目的 (3) 2. 项目流程 (4) 3. 项目流程规范 (5) 3.1需求(调研)分析 (5) 3.2产品低保真原型 (5) 3.2原型/需求评审 (5) 3.3项目立项 (5) 3.4需求确认 (6) 3.5项目周期重新估算 (6) 3.6活动(功能)时间估算 (6) 3.7需求变更管理 (7) 3.8风险预警 (7) 3.9进度控制 (7) 3.10质量管理 (8) 3.11产品发布 (8) 3.12项目验收 (8)

1.文档目的 本文档是为了解决公司人员对项目流程不清晰的问题,特别是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达到合理管控项目,有制度可依。从而杜绝或减少项目排期混乱、随意插队等现象。

2.项目流程

3.项目流程规范 3.1需求(调研)分析 1、明确项目范围 2、明确项目目标 3、识别项目干系人并管理期望 4、整理项目需求 5、可行性分析(技术、经济、操作) 6、预测项目风险 7、以上内容形成项目概况报告,并包含初步的里程碑点和排期表 8、(外部如有需要可以实地考察,调研,需准备调研表格,做完后签字) 9、(如有方案或合同,项目经理需要仔细逐条过一遍,找出和实际的差异,内容形成差异 报告含在项目概况报告里面) 3.2产品低保真原型 1、交付产品经理项目概况报告,项目和产品、需求方开会讨论需求 2、产品出完整的低保真原型 3、项目经理需要对原型做检查,确保达到需求要求 3.2原型/需求评审 1、提前一天通知相关人员(项目、产品、前端、研发、业务、测试、运维)进行原型评审 会议 2、新的比较大的功能改动需要单独开展,小的需求和已有的小改动的评审可以含在立项会 上开展 3、会议上所有人需要发表对原型的看法,业务和项目要注意原型是否真满足了需求 4、会议需要得出明确的结论,结束后形成会议纪要 3.3项目立项 1、邮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包含业务、项目、产品、设计、前端、后端人员。邮件中需要 包含明确的会议时间点,参会人员,会议预计持续时间、会议主题等要素。 2、会议立项 1)任命项目经理,组成项目团队 2)项目经理主持会议,先介绍项目概况,展示项目概况报告; 3)项目经理讲解原型,讲解具体需求,细节由对应产品补充说明;项目不清楚时可由

制度流程管理制度

1 总述 1.1 制度/流程管理流程树 : 1.2 目的 为使公司颁布的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服务体系、信息安全体系等)、管理制度、业务及管理流程、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等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得以正确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改进,不断完善公司的制度体系,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3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1.4 职责 1.4.1 企管部:统一负责公司各类体系文件、管理制度、流程、规范、标准、临 时规定等的协调管理。 1.4.2 各部门:明确本部门制度/流程建设要求和计划,并负责具体制度/流程的制

定,涉及到跨部门的需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讨,涉及到部门内部的企管部仅 备案及审核是否与公司规定冲突。 1.4.3 关联部门:提出修改和会签意见,并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1.4.4 技术中心/企管部:负责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的管理。 1.4.5 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作标准(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课程表等)的管理。 1.4.6 总裁办:负责行政公文的管理。 1.5 定义、分类及编号规则 1.5.1 体系文件:在ISO9000系列、20000系列、27000系列内的一、二、三级受 控文件;分为一级文件、二级文件、三级文件; 按相关体系文件编号规则编号。 1.5.2 受控管理制度、流程:在公司范围内执行的具有较大稳定性的管理规章; 按职能分类,分为品质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行政管理类、财务管理 类、营销管理类、技术管理类、安全管理类、其它类 1.5.3 临时规定:带有明显时间性的临时管理规章; 按时间分类。 1.5.4 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各部门自己制订或修订的仅在部门内部执行的管理规 章。 按部门分类。 1.5.5 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 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 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按属性分类,分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5.6 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 意义的标准。例如术语标准,符号,代号,代码标准,量与单位标准等。 1.5.7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1.5.8 管理标准:对需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如与实施及保障开发、生产、质量、 能源、计量、工艺、设备、安全、卫生、环保、物流等技术标准有关的重 复性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1.5.9 工作标准:对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即在执行相应技术标准和管理标

流程管理制度新版-制度流程

流程管理相关说明 一、目的: 企业运行流程中,流程质量决定企业的运行效率,也决定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制定规范的公司流程管理制度,确定参与流程者得职责,理顺公司流程编制程序与方法,从而加强公司对流程的控制管理,提高公司流程运行质量,最终达到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目的。 二、流程主体: 流程所有者:办公室主任。 流程承担者:流程管理专员。 流程协作者: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级流程参与人员 注:有关流程管理者、所有者、承担者及协作者的定义及解释详见“七、名词解释” 三、使用范围: 公司正常经营活动都使用本流程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四、流程边界: 信息输入:满意度调查、流程执行监督及质量审核结果 信息输出:流程文件 活动起点:发现流程编制与优化的需求 活动终点:对流程执行进行执行监督及质量审核,并提出改善意见 五、流程管理程序: 5.1管理程序流程图 5.2流程管理程序步骤 5.2.1流程需求 公司各部门围绕客户满意原则与公司发展规划要求,根据日常流程执行工作的监督及审核结果,不断发现流程编制与优化的需求与机会,提出流程编制及优化的建议。 5.2.2流程编制 办公室根据公司的业务模式及发展规划编制和优化优化公司整体流程体系结构,各部门在公司整体流程体系结构要求下,运用科学流程方法,依据客户满意原则及闭环原则,根据实际业务的特点,按公司流程统一格式编制和

优化各主流程,并可进一步细分编制并优化子流程和操作流程。 5.2.3审批及发文 根据流程的不同层次,按以下权限对流程进行审核审批并发文。 公司各级流程都需由办公室在发文前进行审核,公司主流程再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发文,子流程及操作流程则由编制部门分管领导审批后发文。 5.2.4流程培训 审核通过后,由各流程所有者对流程各承担者及写作者进行培训,保证流程各主体都能理解流程执行应达到的效果、流程运行的规范步骤和流程考核的指标,以确保流程运行后能达到流程要求的效果。 5.2.5流程运行 由流程各主体按流程规定开展工作,并得到预期的效果。 5.2.6执行监督 流程实施后,由流程所有者所负责流程的操作的规范性及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考核流程承担者是否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开展工作及是否达到流程中规定的指标要求,并根据监督结果不断改进流程执行管理,使流程运行效果达到流程编制要求。 5.2.7质量审核 流程实施后,由流程管理者根据对流程运行的过程跟踪、流程指标要求结果的分析、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反馈,审核流程运行的质量,并根据流程质量审核的结果,对存在问题及需要调整的流程环节提出优化建立,并协助与督促流程所有者对流程的执行管理进行改进,必要时进行流程重新设计与优化,不断提高流程运行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运行效率。 六、流程编写格式规范 6.1公司流程文件必须包含以下要素: 6.1.1流程的名称 6.1.2目的:制定与执行流程计划起到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 6.1.3适用范围:流程所适用的业务类型或范围。 6.1.4流程主体:流程中涉及的相关角色,具体包括流程所有者、流程承担者及流程协助者。 6.1.5流程边界:流程信息和活动的起止点,是不同流程之间的接口,保证流程的顺畅衔接。 流程边界由流程所有者和办公室共同确定。 信息输入:流程与上道流程的接口,表现形式为表单。 信息输出:流程与下道流程的接口,表现形式为表单。 活动起点:主体流程活动的起始点。 活动终点:主体流程活动的终止点。 6.1.6流程图:适用规范绘图符号及要求,通过图形模式描述流程过程。 6.1.7流程步骤:以文字方式详细描述流程步骤,注意各步骤必须有明确的活动主体。

服务策划管理程序

服务策划管理程序 文档编号: 密级: 版本信息:V1.0 建立日期: 创建: 审核: 批准: 版权声明: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公开信息,未经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确作出的书面许可,不得传播。 1 / 9

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1 简介............................................................................................................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适用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1.3术语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1.4引用文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2 职责............................................................................................................错误!未指定书签。 2.1总经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2.2管理者代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客户服务部(以下简称服务部)................................................错误!未指定书签。 2.4项目经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2.5商务部............................................................................................错误!未指定书签。 2.6销售部门........................................................................................错误!未指定书签。 3 流程图........................................................................................................错误!未指定书签。 4 具体内容....................................................................................................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服务售前........................................................................................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合同评审........................................................................................错误!未指定书签。 4.3服务管理策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4.4服务管理实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4.5服务管理监控、测量、改进........................................................错误!未指定书签。 5 输出的文件和记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流程管理的原则

流程管理的原则 《牛津管理评论》https://www.360docs.net/doc/fb4160580.html, 不久前,笔者受远大总裁张跃先生的邀请到长沙“远大城”访问,源于张总最近提出了“学华为,抓流程,促发展”的口号,希望我这个当时华为流程重组的总负责人给他提出一点建议。这令笔者感到挺意外,因为大家知道远大的制度建设非常完善,对工作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分解和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是国内企业制度建设的典范。但是,张跃在7月份,通过对华为短短3个多小时的考察和交流,就意识到了远大在流程管理方面的差距。 确实,流程管理远非设计一些流程,制定一些制度,然后贯彻执行这么简单,也不象哈默和钱皮提出的流程再造那么激进。记得95年底,笔者受哈默和钱皮的流程再造思想的影响,给任总提出在华为进行流程重组的报告,任总很快就批示同意。这样从96年开始,华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流程设计、重组和优化工作。历经近十年的时间,华为终于建立了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流程,如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集成供应链(ISC)流程。回顾这段历程,除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借鉴最佳实践,对流程进行设计和梳理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围绕流程本身的目的,确定流程管理的指导原则,对流程进行持续的管理和优化。

首先,流程是因客户而存在的,流程的真正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我们经常讲流程的起点是客户,终点也是客户。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的藩篱我们明显忽略了客户,甚至不知道客户是谁。从为客户服务出发,在流程管理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明确流程的客户是谁、流程的目的是什么 ◆在突发和例外的情况下,从客户的角度明确判断事情的原则 ◆关注结果,基于流程的产出制定绩效指标 ◆使流程中的每个人具有共同目标,对客户和结果达成共识 其次,流程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和来源。麦当劳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使得全球任何一家麦当劳餐厅做出来的汉堡包都具有独特的麦当劳风味。一个公司要在产品上取得持续的成功,光祈求先见之明是行不通的,偶然依靠好的构想(idea)领先于对手也只是暂时的,关键要建立一流的产品开发流程,使创新的产品通过这一流程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为了达成构筑竞争优势的目的,在流程管理中应该做到: ◆根据公司业务战略设计独特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模式λ ◆使经验和知识得到积累和继承λ ◆形成企业自身的最佳实践并持续提升λ ◆降低运作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λ

流程管理系统项目背景介绍

流程管理系统项目背景介绍 [日期:2009-05-07] 来源:神东煤炭分公司业务流程项目组作者:admin [字体:大中小] 一、业务流程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背景 2006年,由上海凯捷咨询公司经过详细调研和分析,为神东制定了IT战略规划。规划中指出:神东在流程管理的整体层面和流程运作层面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流程管理基本处于专业部门和单位自发管理阶段,内部管理不是流程管理为中心,仍然是以部门职能管理为中心,部分重视流程管理的业务部门有流程文档,很多部门、单位并没有清晰的流程,已经建立的流程也存在描述不标准、不规范的现象,流程设计不够科学,运行效率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过程制约,提高工作效率,公司把2008年确定为“操作规范年”,并将该项目作为公司2008年重点工作。 为了落实好这项工作,公司从3月份开始,根据国际、国内权威测评机构对流程管理软件的测评结果,先后与国外八大流程管理软件公司、国内五大流程软件公司进行沟通和咨询,并与凯捷、IBM 等咨询公司进行了多次咨询,与IDS公司、Telelogic公司、IB M公司、Bea公司、Ultimus公司、炎黄盈动、复旦协达等公司做 了多次软件产品和技术交流,通过交流使我们对流程管理理念、手段、方法、实现的方式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年5月,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组成考察小组,对软件厂商及其实际客户的现场考察和交流,从业务与软件功能的结合,咨询成果与具体业务的结合,软件与实施的结合,包括从产品成熟性、技术力量、后期服务、流程管理理念先进性和案例应用情况几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经过招投标,公司选定了这个项目的实施商—爱迪斯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服务级别流程管理办法

服务级别流程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SD-02001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公司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1.分发控制 读者文档权限说明公司内部员工只读 2.文件版本信息 版本号修订变更描述日期审核批准 V1.0 编写组全文20100726 吴炜刘文中 3.文件版本信息说明 文件版本信息记录本文件提交时的当前有效的版本控制信息,当前版本文件有效期将在新版本文档生效时自动结束。文件版本小于1.0 时,表示该版本文件为草案,仅可作为参照资料之目的。

目录 1.概述 (1) 1.1.目标 (1) 1.2.范围 (1) 1.2.1.流程适用范围 (1) 1.2.2.流程管理范围 (1) 2.角色和职责 (2) 2.1.服务级别管理流程负责人 (2) 2.2.服务级别经理 (2) 2.3.协议维护人 (2) 3.输入 (3) 4.输出 (3) 5.流程描述 (3) 5.1.服务级别管理流程 (3) 5.2.回顾会议召开计划 (6) 6.表单和模板 (6) 7.关键绩效指标(KPI) (6) 8.流程质量控制 (7) 9.与其它流程的接口 (8) 10.术语定义 (8) 11.附则 (9)

1.概述 1.1.目标 服务级别管理流程通过在IT部门(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有效沟通的业务关系,并对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运维绩效进行协商、监控和报告,确保实现双方协商确定的客户满意等级,且公司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得到持续的维护和改进。本流程的目标包括: 1)以客户能够理解的术语,在服务级别协议中对所要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进 行清晰地描述; 2)整合公司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并在相关文档中对 服务项目中各种要素进行清晰描述; 3)持续维护和改进IT服务质量,使IT战略与业务需求一致; 4)监控、衡量、汇报IT服务交付水平并制定服务改进计划,以一种可控的 方式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的交付。 1.2.范围 1.2.1.流程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公司信息技术服务相关各个部门。 1.2.2.流程管理范围 本流程对以下领域进行管理: 1.服务级别协议(SLA)——公司与客户经商谈确定和签订的服务合同或 协议,其中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 对关键系统和重要系统的服务承诺、承诺的事故恢复时间、与客户的安 全责任边界等。 2.支持合同(UC)——审核公司与其上游外部供应商之间签署的合同或协 议,确保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能够满足服务级别协议要求。 3.服务级别管理流程的监控和回顾——建立质量管理机制,对本流程的运 行情况进行监控、报告,并及时识别和发现问题,通过制定改进计划并 实施改进计划,以提高服务质量。 4. 服务期望调整——通过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业务沟通关系,明确双方的职 责和义务,及时调整公司对服务的期望值,确保双方对服务期望值的一 致。

制度与流程管理办法

制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使集团公司制度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各项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当中,使按章办事、按章操作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术语 本办法所称的制度(即管理制度),是指由集团公司各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起草的,以集团公司名义颁布的有关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和综合管理等行为的、具有长期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所有部门、分子公司。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集团经营管理部是管理制度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编制修订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关具体管理规定; 2.组织对送审管理制度进行综合性审查; 3.汇编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组织研究管理制度建设相关问题并提出改进 的建议; 4.组织有关部门对管理制度执行冲突进行协调处理; 5.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和下属分子公司的制度管理工作。 第五条集团总部各部门/各分子公司职责 1.组织执行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2.在集团公司相关制度框架下,编制本系统和本单位相关管理制度,并组 织实施; 3.接受集团经营管理部对制度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公司制度体系 第六条规章制度制定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规章制度的合法合规;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总结规章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吸收公 司管理的优秀成果,融合提炼,持续创新,保持规章制度的先进性; 3.坚持规范与效率的统一。突出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管理控制,既 关注过程、更关注结果; 4.坚持管理制度与流程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内部标准化体系等一体 化的原则,对同一事项或管理活动、原则上只受单项规章制度的约束。 有计划、有组织的推进管理制度与流程体系、管理体系、内部标准体系实现一体化的进程; 5.严格履行规章制度管理程序,保障规章制度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6.坚持规章制度制定与实施并重。 第七条管理制度应当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制度编制目的、依据和原则、适用范围等; 2.管理活动涉及部门和单位相关职责; 3.管理事项和内容; 4.活动开展流程和程序; 5.对该项制度监督检查方法和程序; 6.违规责任; 7.颁布和解释部门,及制度生效时间。 第八条管理制度格式的基本要求: 1.名称规范并符合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 2.公司专业管理制度名称一般采用“制度”“管理办法”或“规定”;已 制定“管理办法”或“规定”的,(其后续的辅助性管理制度名称一般应使用“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等); 3.内容顺序按照总则、分则、附则的先后逻辑排列,分则直接以“章” 形式表述,在制度内容中不出现“分则’字样; 4.涉及管理事项范围广、内容多的可以分章、条、数字等分类,涉及管

ITIL和IT流程管理介绍

ITIL及IT流程管理介绍 开发和实施一套有效的流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工作,采用基于最佳经验的流程管理方法论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业内有几种方法论,其中包括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 1. ITIL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英国政府认识到需要建立并标准化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管理的流程、规范和最佳实践经验。实现的想法是结合不同政府IT部门的管理知识并参考企业界经验,建立标准加以实施并由此受益。 由于许多政府IT部门部署了许多平台、许多应用,之间的组合几乎无限,因此中央电脑和电信局(CCTA,后命名为政府商务办公室,OGC)设立专项创建一套通用的、平台无关的政府IT系统运作指导。 项目的结果是CCTA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计算机运作不同阶段和方面的书籍,称为IT基础架构库(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1989年ITIL 第二版发布,将之前的书籍整合成两本:ITIL服务支持和ITIL服务实施。 这使得ITIL更加专注于IT服务管理,提升了整体一致性。 ITIL很快广泛流传于英国的企业界、欧洲及世界各地。尽管OGC拥有知识产权,ITIL仍被视为公共共享领域,这大大鼓舞了业界采用ITIL作为IT 管理的标准来达到企业的管理需求。荷兰国家考试学院(Exin)负责之后ITIL 的维护和进一步发展。 1.1为什么采用ITIL 传统观点认为建立一个高可靠性系统您需要购买最贵、最健壮、具有最少平均宕机时间的硬件。事实上如果操作员将所有冗余电源插入同一个电源插座,而电源插座的电线正在漏电,无论您的硬件多好还是没用。这是一个

业务流程管理介绍

AMT咨询观点之:流程管理——企业变革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企业体制、机制、业务设计等方面的原因,业务流程的运作效果难尽人意,甚至不增值。因此,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变革,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以快速响应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流程管理必将成为企业变革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在说流程管理之前,先介绍一下流程的概念,这有利于我们对整个流程管理有一个更加本质的认识。业务流程(Bus in ess Process ):是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在AMT咨询看来,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为了达成特定业务成果目标的一系列有逻辑相关性的任务,是企业围绕经营目标而开展一系列经营活动,如采购、生产、销售和行政后勤等等,这些活动以特定的方式前后衔接、环环相扣。企业商业流程的特征有两点:一是面向顾客,包括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二是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单位的既有边界。企业流程又可以分成战略流程、经营流程(核心流程)和支持流程。 业务流程管理(BPM Bus in ess Process Ma nageme nt ):通过图形化的流程模型描绘和控制信息的交换及交易的发生。对商业伙伴、内部应用、员工作业等活动进行协同与优化,使信息的流动无障碍并自动化;是对企业业务过程交互的描述与执行,所描述的业务包括多个步骤,并可能并行在多个系统或人之间。 BPM使业务人员能够控制业务流程的设计、实现与优化。一个计划得并不好的BPM策略往往过分强调技术的好处而忽略了业务目标,BPM应该提供一种更灵活的方式来处理业务:通过绘制业务流程(贵公司信息流流向),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技术能力,就能快速地定制出相应的业务流程。然后应用复合的技术方案来满足你当前的需求、以及适应你对变化的需求。这些就是应用BPM的关键。 流程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到流程管理,不得不提到风靡一时的企业流程重组( BPR Bus in 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在实施BPR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重建的时机和条件。企业并不总需要进行彻底的重建,实施BPF虽是高收益的项目,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必须明确企业重建的动机,选择好企业重建的最佳时机。通常有如下三种情况: 企业陷入困境,营业额和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产生严重的亏损现象,面临生存危机,这时,员工配合意愿强,愿意为重建承担额外的工作负担

服务级别管理

服务级别管理是一个连接IT服务提供商和使用服务的客户双方的流程。服务级别管理流程具有多个目标: ?整合提供IT服务所需的各种要素; ?生成清晰地描述服务项目中各种要素的文档; ?以一种客户能够理解并涉及到的术语对所要提供的服务进行描述; ?整合IT战略和业务需求; ?以一种可控的方式改进IT服务提供。 服务级别管理在IT服务管理流程中扮演了一个中心角色,它与其它服务支持和服务提供流程都有密切的联系。服务级别管理充当了IT部门与客户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因为它为在不陷入技术细节的情况下讨论客户需求提供了机会。随后IT部门才在组织内将这些业务需求转化成具体的技术说明和活动。客户无需关心技术的程度是服务级别管理成功程度的一个良好的评价指标。 服务级别管理需要与客户展开有效和丰富的合作,因为定义适当的服务级别需要客户的参与和努力。如果客户(业务)对其身边的问题不是很熟悉,则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图10.1显示了服务级别管理流程的工作流图。它显示了大致平行的两部分流程:上面一部分流程是关于协议的制定,而下面一部分是关于如何确保这些协议得到切实的履行。 1、服务级别管理活动 服务级别管理包括下列活动: ?识别-识别客户的需求(关系管理)以及在IT部门内进行宣传。了解业务流程和客户的需求。 ?定义-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需求的服务。这些服务在服务级别需求和服务说明书中进行定义。该项活动的结果是完成一份服务质量计划。 ?签约-签订协议和合同,即与客户就需要的服务级别、相关的服务成本进行谈判协商,并将协议结果定义在服务级别协议(SLA)中。签订运营级别协议(OLA)和支持合同(UC)以支持服务级别协议。撰写或修订说明可向客户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服务目录。 ?监控-监控服务级别。 ?报告-撰写服务级别报告。对照服务级别协议,定期地向客户和IT部门报告实际的服务级别。 ?评审-与客户一起审查服务以找出改进服务的机会。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制定一份服务改进方案。与客户就其对服务的经验和想法进行频繁的沟通。这可能产生的结果是新的或修订后的服务级别协议。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标准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 (1) 一、概述 (2) 二、流程 (2) 三、附件 (3) 附件一、编码规范 (3) 1、命名空间 (3) 2、命名规则 (3) 2.1文件夹及相关文件命名规则 (3) 2.2数据库表命名规则 (4) 3、代码规范 (4) 3.1代码分层结构 (4) 3.2编码规范 (5) 4、注释 (6) 4.1注释模板设置 (6) 4.2手工添加注释 (7) 4.3注释要求 (8) 附件二、软件需求申请表 (9) 附件三、软件开发申请表 (10) 附件四、项目组成成员表 (11) 附件五、项目策划/任务书 (12) 附件六、WBS表 (13) 附件七、项目进度计划表 (14) 附件八、项目风险管理表 (15) 附件九、项目沟通计划表 (16) 附件十、项目会议纪要 (17) 附件十一、项目状态报告表 (18) 附件十二、项目变更管理表 (19) 附件十三、项目总结表 (20)

一、概述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各部门对软件需求的激增、提高效率的工作要求,IT部门承接的 软件开发项目越来越多,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软件开发流程不明确,软件项目的随意性较大、可追溯性较差、可统计性模糊、可预测性不足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直接的问题。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IT部软件开发项目特制订本流程。 二、流程 由上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需求部门: I、需求部门首先需要填写《软件需求申请表》,说明需要开发的软件具体用途径、目前 工作模式、工作不方便之处、基本功能等信息; II、待 IT部门评审通过后,通知需求部门,填写《软件开发申请表》,具体列明需要实 现的功能、目前工作流程、使用系统后需要达到的状态,可节省的人力、物力,调高的效率等信息; III、软件开发测试完成之后,接受 IT部门的软件使用培训,并填写《参与培训确认单》; IV、软件试用结束后,填写《软件验收表》,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 V、在开发测试过程中,遇到开发风险增加、需求变更等,都需要配合 IT软件开发人员填写相关的《项目风险管理表》和《项目变更管理表》。 二、IT部门: I、积极对需求部门提出的《软件需求申请表》进行评审、审批,限 3个工作日完成, 及时反馈结果给需求部门;

ITIL流程体系之服务级别管理流程设计

********* IT 服务服务级别管理流程 文件编号: 版 本:1.0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2018-X-X 颁布 2018-X-X 实施 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IT服务服务级别管理流程 (1) 1. 概述 (4) 1.1. 目标 (4) 1.2. 范围 (4) 2. 术语、定义 (4) 3. 角色和职责 (5) 4. 输入 (6) 5. 输出 (6) 6. 流程描述 (6) 6.1. 流程执行原则 (6) 6.1.1. 总体原则 (6) 6.1.2. 责任人原则 (7) 6.1.3. 服务级别监控原则 (7) 6.2. 流程描述 (7) 6.2.1. 服务级别管理规划 (9) 6.2.2. 识别和定义服务级别需求 (9) 6.2.3. 制定、协商与签署协议 (10) 6.2.4. SLA监控与报告 (11) 6.2.5. SLA评审与改进 (12) 7. 关键绩效指标 (13) 8. 相关文件和记录 (13)

1.概述 1.1.目标 规范服务级别管理流程的相关策略及活动,确保服务级别管理流程的执行质量和执行有效性。 1.2.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 2.术语、定义

3.角色和职责

4.输入 5.输出 6.流程描述 6.1.流程执行原则 6.1.1.总体原则 服务级别管理流程在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总体性原则包括: ?服务范围和相应服务级别目标、工作量应得到相关各方的认同,并被记录。所有服务都应在服务目录中被定义、认可和记录。服务级别协议连同运营级别协议、第三方支持合同和相应规程都应得到相关各方的认可并被记录; ?服务级别协议的变更应置于变更管理控制之下; ?与用户约定的服务级别应根据预期目标进行监控和报告,任何不达标的原因都应被报告和检查,以便作为服务改进计划的依据; ?定期(每年)举行服务级别管理评审会议来跟踪、协调和沟通服务级别管理活动;

流程管理与规范化管理

流程管理与规范化管理 流程管理是与规范化管理连在一起的,并且被一切先进管理技术所采用。流程管理从它作为一个管理技术和方法被使用开始,就和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密相联。这个“人”还不是少数人,而是企业的全体成员,绝对不是少数领导干部。 流程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信息现场处置原则,现在被不少专业人士解读为让“听到炮声的人做决策”。流程管理强调快速反应,强调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强调以企业价值增值为工作出发点,而不是唯领导之命是从、唯领导马首是瞻。实施流程管理,就要用流程思考,而不是围着领导转;工作沟通协调,也要让流程说话,而不是靠领导批条。领导的作用就是让全体员工的脑袋都用起来。团队智力一定超越个人智力,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不二选择。 规范化管理是充分运用了流程管理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其它一切先进管理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规范化管理强调企业成员通过系统思考,建立健全优化完善一套以人为本、上下认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主导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实质是打造卓有成效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是通过挖掘企业全体成员的潜力和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优势来实现企业四大价值目标。规范化管理以所有员工都是人才、所有员工都能尽职尽责为前提,而绝不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工具,不是领导的胳膊,也不是领导的腿! 规范化管理也强调制度的作用,但规范化管理主导的制度是上下认同的制度,是能够不折不扣执行的制度,而不是碰到具体问题都要找领导签字批条的制度。规范化管理的制度是以尊重人性人心为基础的制度,它不是束缚人的天性、不是捆绑人的镣铐,而是激活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催人向上的助推器。因为制度规范化了员工做事的准则、界定了员工工作好坏的标准、明确了员工的责任。好的制度鼓励创新、鼓励自主完成工作。恰恰相反,凡是工

服务级别管理

目录 1.概述 (2) 2.服务级别管理的目标 (4) 3.服务级别管理流程 (4)

1.概述 服务级别管理(SLM)是为签订服务级别协议(SLAs)而进行的计划、草拟、协商、监控和报告以及签订服务级别协议后对服务品质的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一个服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旨在确保组织所需的IT 服务质量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得以维持并逐渐提高。 在瞬间万变的外部商业环境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组织自身的业务需求的调整,IT 服务提供商也必须相应的调整其提供的IT 服务的级别,使之符合企业的业务需求并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服务级别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服务质量需求和供给以及顾客满意和IT 服务成本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 服务级别管理围绕组织业务需求和IT 服务级别展开,需要协调IT 服务提供方(IT Service Providers)、顾客(Customers)、内部供应商(Internal Suppliers)和外部供应商(External Suppliers)四方之间的关系。服务级别管理主要通过一套服务级别协议体系来协调这四方的关系。这个服务级别协议体系主要包括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运作级别协议(Operation Level Agreements)和支持合同(Underpinning Contracts)。这三份协议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图1所示:

图1服务级别协议体系 服务级别协议是IT 提供方与顾客就服务提供与支持过程中关键的服务目标及双方的责任等问题协商一致后所达成的协议。服务级别协议应当使用业务部门和IT 服务提供方双方都便于理解的语言,而不宜采用技术化的语言。这样可以便于业务部门和IT 服务提供方之间的沟通,减少双方之间的摩擦,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的评审与修改。 运作级别协议是指IT 服务提供方和组织内部某个具体的IT 职能部门或岗 位就某个具体的IT 服务项目(如邮件系统的可用性、传真服务的可用性等)的服务提供和支持所达成的协议。IT 服务提供方和业务部门签订服务级别协议后,为了保证能够达到约定的服务级别目标,需要将顾客的业务需求转化成具体的服务项目,并针对这些服务项目和相应的内部IT 职能部门或岗位签订运作级别协议。 支持合同则是指IT 服务提供方与外部第三方供应商就某一特定服务项目的提供与支持所签订的协议。如IT 服务提供方为了达到服务级别协议中所确定有关通信系统的可用性级别目标,往往需要租用外部供应商的通信线路和设备等。此时,为了保证通信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IT 服务部门需要与外部供应商签订相应的支持合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