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气动技术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技术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技术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技术》实验报告

分校名称:松江

学生班级: 10秋

学生学号: 108071282

学生姓名:高亦超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信息与工程系

2010.12

实验一:节流调速性能试验

实验目的:1.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调速回路中,节流阀具有不同通流面积时的速度负载特性;

2.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回、旁三种调速回路的速

度负载特性;

3.分析、比较节流阀、调速阀的调速性能。

实验内容:1、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调速回路

2、采用节流阀的回油路调速回路

3、采用节流阀的旁油路调速回路

4、采用调速阀的进油路调速回路

实验要求:1、根据要求完成节流调速回路的调试

2、以上4个实验任选两个完成实验报告

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1、实验步骤:

1,全部打开溢流阀B,并将电磁阀B置于中位,启动液压泵B;

2,调节溢流阀B的旋钮,使压力等于0.5;

3,转换电磁阀B的控制旋钮,使电磁阀B左右切换,排回路中的空气;

4,使活塞杆B处于退回位置;

5,全部打开溢流阀A,适当调节节流阀,并将电磁阀A置于中位,启动泵A;

6,调节溢流阀A的旋钮,使压力等于0.5;

7,转换电磁阀A的控制旋钮,使电磁阀A左右切换,排回路中的空气;

8,使活塞杆A处于退回位置;

9,用溢流阀A调节工作缸的工作压力等于4;

10,调节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a,使工作缸的活塞运动速度等于

(大口:90mm/S, 中口:60mm/S, 小口:30mm/S)

2,进行测试:

1,工作缸活塞杆处于退回位置,加载缸活塞杆向前伸出,两活塞杆对顶;

1、用溢流阀B调节加载缸的工作压力,分别测出工作缸的活塞运

动速度V,负载Fl应加到工作缸活塞不运动为止。节流阀的通

流截面积a的选择:

2、负载FL= PB2×A1的选择:PB2--0.5、1.0、1.5、2.0、2.5、

3.0、3.5(MPa)

(A=π/4×D2,D=50mm)

3、PA3—4.0(MPa)

3,关闭电源方可退出本实验.

4, 实验数据及结论

1234567 PB(MPA)0.5 1.0 1.5 2.0 2.5 3.0 3.5 F

L

(N)981.251962.52943.7539254906.255887.56868.75

S=200mm

t(S)

V(mm/s)a1

t 6.677.197.698.6710.5012.2615.37 v29.527.826.023.119.016.3113.0 a2

t 3.52 3.73 3.99 4.50 5.45 6.378.62 v56.853.650.144.436.731.4823.2

a3t 2.61 2.77 3.06 3.55 3.97 4.59 6.49 v76.772.265.456.350.443.630.8

二、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1,实验步骤:

1,全部打开溢流阀B,并将电磁阀B置于中位,启动液压泵B;

2,调节溢流阀B的旋钮,使压力等于0.5;

3,转换电磁阀B的控制旋钮,使电磁阀B左右切换,排回路中的空气;

4,使活塞杆B处于退回位置;

5,全部打开溢流阀A,适当调节节流阀,并将电磁阀A置于中位,启动泵A;

6,调节溢流阀A的旋钮,使压力等于0.5;

7,转换电磁阀A的控制旋钮,使电磁阀A左右切换,排回路中的空气;

8,使活塞杆A处于退回位置;

9,用溢流阀A调节工作缸的工作压力等于4;

10,调节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a,使工作缸的活塞运动速度适中(60mm/S,)

2,进行测试:

2,工作缸活塞杆处于退回位置,加载缸活塞杆向前伸出,两活塞杆对顶;

4、用溢流阀B调节加载缸的工作压力,分别测出工作缸的活塞运

动速度V,负载应加到工作缸活塞不运动为止。节流阀的通流

截面积a的选择:

5、负载FL= PB2×A1的选择:PB2--0.5、1.0、1.5、2.0、2.5、

3.0、3.5(MPa)

(A=π/4×D2,D=50mm)

6、PA1—4.0(MPa)

3,关闭电源方可退出本实验.

4, 实验数据及结论

S=200mm

12345678 PB(MPA)0.5 1.0 1.5 2.0 2.5 3.0 3.5 4.0 F

L

(N)981.251962.52943.7539254906.255887.56868.757850

a

t(S) 4.41 4.51 4.75 5.33 6.17 6.808.42

V(mm/s)45.444.342.137.532.429.423.80

实验二:基本回路试验

实验目的:掌握一定数量的液压基本回路,熟悉并掌握其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内容:1、液压缸差动连接的快速运动回路

2、双泵供油的快速运动回路

3、用顺序阀实现两液压缸的顺序动作回路

4、用行程开关和电磁阀的顺序动作回路

5、减压回路

实验要求:1、根据要求完成节流调速回路的调试

2、以上4个实验任选两个完成实验报告

一、用顺序阀实现两液压缸的顺序动作回路

1、实验步骤

1,读懂液压原理图

2,从左下放的元器件库里调出实验所需的元件(或放回不需要的多余的元件);

3,按照原理图用连接油管按原理图连接;

4,检查有无错误

2、系统原理图及动作顺序分析

动作顺序:伸出:缸1伸出---缸2伸出

缩回:缸1,缸2同时缩回

二、用行程开关和电磁阀的顺序动作回路

1、实验步骤

1,读懂液压原理图

2,从左下放的元器件库里调出实验所需的元件(或放回不需要的多余的元件);

3,按照原理图用连接油管按原理图连接;

4,检查有无错误并更改

2、系统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假设开始的时候5,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都处于中位,液压泵1通过溢流阀2卸荷。

顺序动作过程为:缸1伸出,缸2伸出,缸1缩回,缸2缩回。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1,假设1DT得电,缸1伸出,碰到2XK时候,1DT断电,3DT得电;

2,缸2伸出,碰到3XK时候,3DT断电,2DT得电;

3,缸1缩回,碰到1XK的时候,2DT断电,4DT得电;

4,缸2缩回,碰到4XK的时候,4DT断电,1DT得电;

如此循环下去。

实验体会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检验了我们对液压传动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了我们对主要各液压元件的熟悉;并通过在实验进行对元件的调节观察现象后,结果

分析让我们更深刻了解其中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也使我们更为具体地接触了液压传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形成性考核--(答案)

液压气动技术作业1 (参考答案) 第1章 一、填空题 1.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主要由____动力____元件、____执行____元件、____控制____元件和辅助元件组成。 2.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________,而输入的流量决定执行元件的____________,压力与流量的乘积就是液压系统的________。负载 速度、功率 二、判断题 1.液压传动不易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 × ) 2.气压传动传动平稳,可以传递很大的力和转矩。( × ) 三、单选题 1.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___ C ___。 A .泵的额定压力 B. 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C .负载 第2章 一、填空题 1.动力粘度是液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时,液体层间单位面积上的____内摩擦力_____;而运动粘度是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液体的______密度___之比。 2.gh p p ρ+=0是液体___静力学______基本方程,当p 0为大气压时,gh ρ称为 _____液体自重_____压力,p 称为 ____静止液体任一点______压力。 3.液体的流动状态有两种即: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层流 紊流

4.实验证明,液体在管中的流动状态不仅与管内液体的__________有关,还与管道__________及液体的__________粘度有关,而以上述三个因数所组成的一个无量纲数就是雷诺数。平均流速直径运动 5.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可分为________压力损失和________压力损失两种。局部沿程 6.缝隙流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内缝隙两端的压差引起的流动,为________;另一种是形成缝隙的两壁面作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流动,为________。压差流剪切流 二、判断题 1.液体的体积模量越大,表明该液体抗压缩的能力越强。()√ 2.静止液体不呈粘性,液体只有在流动或具有流动趋势时才显示粘性。()√ 3.动力粘度无物理意义,但却在工程计算时经常使用。()× 4.一台工程机械,在高温下工作,应当选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 5.一般情况下,压力对液压油粘度的影响不大,特别当压力较低时,可不考虑。但是在高压时对粘度的影响明显。()√ 6.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的等压面是水平面。()√ 7.液体真空度的数值接近于一个大气压时,液体的绝对压力接近于零。()√ 8.连续性方程表明恒定流动中,液体的平均流速与流通圆管的直径大小成反比。()× 9.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液体的密度和粘度有关。()× 10.气穴现象多发生在阀口和液压泵的出口处。()× 三、单选题 1.在液压传动中,工作液体不起______的作用。A A.升温 B.传递动力 C.传递速度 D.润滑液压元件2.我国采用40℃时液压油的______值为其粘度等级符号。B A.动力粘度 B. 运动粘度 C.条件粘度 D.恩氏粘度

工作报告之数控铣床实验报告

数控铣床实验报告 【篇一:数控铣床实验报告】 数控铣床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熟悉数控实训车间安全管理规定; 2、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法,学会正确的操作铣床; 3、熟练掌握系统面板及操作界面的使用; 、 4、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方法。 二、实训设备与材料: 铣床:大连xd-40a 刀具:平底铣刀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刀具:平口虎钳 材料:石蜡、木板 绘图工具:autocad绘图软件 ~ 三、实训内容: 1、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了解数控铣床的结构特点,铣床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法。 2、学会编辑并运行程序,最后加工成品。

四、操作步骤: 1、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出工件模型,并标出各点坐标。 2、对刀,并设定工作坐标系。 3、编写程序,在程序编辑模式下输入程序 4、用计算机仿真,若仿真结果出现错误,则需要再次修改程序,直至结果正确。此时需重新启动数控面板,接着重复步骤2。若仿真结果与所期望的图形一致,则新启动数控面板,接着重复步骤2。 ) 5、切削加工。 6、工件完成后将x、y、z轴复位。接着关闭数控面板电源,再关闭铣床电源。 五、操作注意事项: 1、在对刀过程中xyz轴向一定要清楚,头晕或状态不好时不要去操作操作机床,以免发生意外。在对刀过程中手摇器倍率要调节好,靠近工件的时候一定要把倍率调小,这样可以保证安全和确保更高的对到精确度。 2、操作时要注意刀具有半径补偿,故设计零件时要注意临界值,并注意刀补的方向。 3、铣床操作过程中出现警报时,要及时查找出错原因,切忌不可重启机子解决此问题,否则将出现同样情况。 4、编辑完程序后需要在模拟后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加工,在模拟完后要进行加工时务必要先清零,而且要保证回零完全。 六、附录 * 哑铃程序: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形成性考核三及答案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第7章 一、填空题 1.节流调速回路是由_定量_泵、_溢流_阀、节流阀(或调速阀)和执行元件所组成。 2.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功率损失有_溢流损失_和_节流损失_两部分。 3.在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确定溢流阀的_调定压力_时应考虑克服最大负载所需要的压力,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口处于_打开_状态。 4.在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溢流阀作_安全_ 阀用,其调定压力应大于克服最大负载所需要的压 力,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处于_关闭_状态。 5.泵控马达容积调速的方式通常有_定量泵- 变量马达_、_变量泵-定量马达_、_变量泵-变量马 达_三种形式,其中_变量泵-定量马达_为恒转矩调速,_定量泵-变量马达_为恒功率调速。 6.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50cm2,负载F=10000N,各阀的调定压力如图所示,试回答 下列问题:(1)活塞运动时,A点的压力值为_2MPa_、B点的压力值为_2MPa _; (2)活塞运动到终点停止时,A点的压力值为_5MPa_、B点的压力值为_3MPa_。 二、判断题 1.利用远程调压阀的远程调压回路中,只有当溢流阀的调定压力高于远程调压阀的调定压力时,远程调压阀才能起调压作用。(√)2.因液控单向阀关闭时密封性能好,故常用在保压回路和锁紧回路中。(√)3.压力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中,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应为执行元件前一动作的最高压力。(×)4.平衡回路的作用在于使回路平衡、保持速度、压力稳定。(×)5.在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其速度刚度与节流阀流通面积A及负载F L 的大小有关,而与油泵出口压力无关。(×)6.在采用节流阀的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回油腔压力p2将随负载F L减小而增大,但不会高于液压泵的出口压力。(×)7.容积调速回路没有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适用于大功率系统。(√)8.由限压式变量泵与调速阀(置于进油路)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中,液压缸进油压力越高,节流损失也越大,则回路效率越低。(×)9.在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双向锁紧回路中,为了保证执行元件的可靠锁紧,三位四通换向阀应采用O型或M型中位机能。(×)10.同步运动分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两种,位置同步必定速度同步,而速度同步未必位置同步。(√)三、单选题 1.以定量泵为油源时,在泵的出口并联溢流阀是为了起 到___A___。 A.溢流定压作用B.过载保护作用 C.令油缸稳定运动的作用D.控制油路通断的作用 2.以变量泵为油源时,在泵的出口并联溢流阀是为了使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解读

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基尔霍夫定律 1.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三、实验内容 利用DVCC-03实验挂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按图1-1接线。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 1=6V ,U 2=12V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1-1中的A 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及U FA ,数据列于表中。 3. 以D 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图 1-1

四、思考题 若以F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 答: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并对照观察各对应两点间的电压情况。两个电位图的参考点不同,但各点的相对顺序应一致,以便对照。 答: 2.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答: 3. 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结论。 答:

1.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与图1-1相同,用DVCC-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如图1-1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电流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三、预习思考题 1. 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答: 2. 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 答:

数控数控铣床加工实验报告

数控数控铣床加工实验报告班级机械姓名 学号同组人员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ZXK-35型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与操作。 2、?学习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编程设计。 3、?掌握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 4、掌握机床的基本操作,如装夹工件,对刀等。 二. 实验设备 1、ZXK-35型数控铣床一台 2、平面立铣刀一把? 3、铝制四方工件一件 4、台虎钳装夹座一台 三. 实验步骤 1、了解ZXK-35型数控铣床的主要结构布置。

(1) 刀具安装 刀具安装:利用两个开口扳手卡住主轴切口与锁嘴螺母,反向使力,可以将刀具取出;将所需使用的刀具的刀柄套入锁嘴中,留出适当的长度;按照类似上面取出刀具的方法,可以将刀柄夹紧,完成刀具的安装。 (2) 对刀操作 对刀操作:通过刀具试触工件样品两对边边缘,读入相应位置坐标,可以得出相应的X 、Y 轴的对刀零点,Z 轴对刀采用正转的刀具Z 轴下降到触碰到工件的坐标值为Z 轴零点。 载入相应数据到控制面板,完成机床的工件坐标零点设置。 数控面板 装夹 座 主 轴 刀 具 扫屑气 枪 工件

2、数控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及操作。 (1)机床MDI操作 MDI操作是可以简单输入编程指令,运行机床,试看机床对刀或者检测编程的正确安全性。 (2)主轴转速调节 主轴转速可以通过右边的旋钮调节对应转速。 (3)机床坐标移动的正确操作方法。 可以通过转动手轮或者使用数控面板上X/Y/Z按键。 3、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在铣床控制面板中新建一个程序名,将需要加工的零件程序编写到控制面板内。 G17G90G54 T1D1 M03S500F100 G00Z2X0Y0 X-30 Y-25 G01Z-1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结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 结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数控081班2009-2010第一学期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结 一、实训内容的确定: 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常见的压力机械、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另外液压与气动技术还广泛应用在军事工业、医疗器械中。通过本次实训,一方面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主要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拆装技能,提高学生对基本控制回路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使用能力,并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形式确定: 在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每班根据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分成相应小组,每组有5名学生。实训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先分别独立实验完成一种典型回路的连接及试验,经指导教师对每个成员检查并合格后,该小组进入下一环节,即由各个小组成员合力完成一个复杂回路的连接、调试及验测,小组中,成员分工明确,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增强了团体协作意识。 三、实训过程: 1、原理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或气体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从压力能转换到机械能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以及各辅助元件。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串插到各实训项目当中,因为每一个实训项目都会用到不同的元器件,相同元件用在不同的实训中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及前面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能够很快掌握各种元件的结构及各元件在基本液压与气压回路里的工作原理与作用。在这一环节当中,充分体现了实践对理论的巩固。 2、基本回路连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要点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 222014321092015 姓名:刘娟 专业:教育技术学

实验三单级交流放大器(二) 一、实验目的 1. 深入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的方法。 3. 观察电路参数对失真的影响. 4. 学习毫伏表、示波器及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设备: 1、实验台 2、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熟悉单管放大电路。 2、了解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固有失真的形成及波形。 3、掌握消除失真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校准示波器,检查信号源。 ●按图3-1接线。 图3-1 1、测量电压参数,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调整RP2,使V C=Ec/2(取6~7伏),测试V B、V E、V b1的值,填入表3-1中。 表3-1 Array ●输入端接入f=1KHz、V i=20mV的正弦信号。 ●分别测出电阻R1两端对地信号电压V i及V i′按下式计算出输入电阻R i : ●测出负载电阻R L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和接入R L(2K)时的输出电压V0 , 然后按下式计算出输 出电阻R0;

将测量数据及实验结果填入表3-2中。 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将观察结果分别填入表3-3,3-4中。 ●输入信号不变,用示波器观察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V o的波形并描画下来。 ●逐渐减小R 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的波形描 画下来,并说明是哪种失真。( 如果R P2=0Ω后,仍不出现失真,可以加大输入信号V i,或将R b1由100KΩ改为10KΩ,直到出现明显失真波形。) ●逐渐增大R 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波形描画 下来,并说明是哪种失真。如果R P2=1M后,仍不出现失真,可以加大输入信号V i,直到出现明显失真波形。 表 3-3 ●调节R P2使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且幅值为最大(这时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测量此时的静态工 作点V c、V B、V b1和V O 。 表 3-4 五、实验报告 1、分析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调节RP2,使Vc的值在6-7V之间,此时使用万用表。接入输入信号1khz 20mv后,用示波器测试Vi与Vi’,记录数据。用公式计算出输入电阻的值。在接入负载RL和不接入负载时分别用示波器测试Vo的值,记录数据,用公式计算出输出电阻的值。 2、讨论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静态工作点过低,波形会出现截止失真,即负半轴出现失真;静态工

液压气动实训报告

· 篇二: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 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2014-12-15、2014-12-16、2014-12-17 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 实验地点:工程215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 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 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 2. 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 3. 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 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 1. 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 2. 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 3. 比较各种阀的异同; 4.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 1. 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2. 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 3. 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 2. 阅读分析液压原理图;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 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 (3) 三、实验原理 (3)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5) 四、实验内容 (7) 1、搭接实验电路 (7)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8)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9)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0)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1) 五、思考题 (11) 六、实验总结 (1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

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数控机床仿真模拟加工实验报告

数控机床仿真模拟加工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熟悉典型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宇龙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特点及其应用; 2、通过软件系统仿真操作和编程模拟加工,进一步熟悉实际数控机床操作,提高编写和调试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3、了解如何应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加工过程预测,以及验证数控加工程序的可靠性、防止干涉和碰撞的发生。 实验基本原理 宇龙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是模拟实际数控机床加工环境及其工作状态的计算机仿真加工系统;应用该软件,可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际的数控机床操作和数控加工全过程。本实验在熟悉软件的用户界面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典型零件进行机床仿真操作运行和零件数控编程模拟加工,从而预测加工过程,验证数控加工程序的可靠性、防止干涉和碰撞的发生。 实验内容及过程 本实验通过指导老师讲解和自己的实际操作练习,分两个阶段完成实验任务;具体如下: 一、初步熟悉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用户界面及基本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练习,了解应用宇龙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系统进行仿真加工操作的基本方法,包括: 如何选择机床类型; 如何定义毛坯、使用夹具、放置零件; 如何选择刀具; FANUC 0i 数控系统的键盘操作方法; 汉川机床厂XH715D加工中心仿真操作方法等。 二、针对汉川机床厂XH715D数控加工中心,应用宇龙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对凸轮零件进行机床仿真操作运行和数控编程模拟加工: 凸轮零件图如下所示:

机床仿真操作运行和数控编程模拟加工过程如下: 1、机床开启 启动数控铣系统前必须仔细检查以下各项:1.所有开关应处于非工作的安全位置;2.机床的润滑系统及冷却系统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检查工作台区域有无搁放其他杂物,确保运转畅通。之后打开数控机床的电器总开关,启动数控车床。 2、机床回参考点 启动数控铣系统后,首先应手动操作使机床回参考点。将工作方式旋钮置于“手动”,按下“回参考点”按键,健内指示灯亮之后,按“+X”健及“+Z”键,刀架移动回到机床参考点 3、设置毛坯,并使用夹具放置毛坯 通过三爪卡盘将工件夹紧。 4、选择刀具并安装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 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2014-12-15、2014-12-16、2014-12-17 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 实验地点:工程215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 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 2. 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 3. 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 1. 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 2. 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 3. 比较各种阀的异同; 4.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 1. 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2. 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 3. 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汇总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01 实验项目名称: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学号姓名专业、班级 实验地点物联网实验室指导教师时间2016.9.19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表达式、逻辑符号、等效逻辑图。 2. 掌握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检测基本门电路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仪器设备: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 2. 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1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三、预习要求 1. 预习门电路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2. 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及用途。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按数字电路实验箱使用说明书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块芯片插入实验箱中对应的IC座,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注意集成块芯片不能插反。线接好后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无误方可通电实验。实验中

1.与非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一片,插入数字电路实验箱中对应的IC座,按图1.1接线、输入端1、2、4、5、分别接到K1~K4的逻辑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接电平显 图 1.1 示发光二极管D1~D4任意一个。 (2)将逻辑开关按表1.1的状态,分别测输出电压及逻辑状态。 表1.1 输入输出 1(k1) 2(k2) 4(k3) 5(k4) Y 电压值(v) H H H H 0 0 L H H H 1 1 L L H H 1 1 L L L H 1 1 L L L L 1 1 2. 异或门逻辑功能的测试

图 1.2 (1)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LS86,按图1.2接线,输入端1、2、4、5接逻辑开关(K1~K4),输出端A、B、Y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2)将逻辑开关按表1.2的状态,将结果填入表中。 表1.2 输入输出 1(K1) 2(K2) 4(K35(K4) A B Y 电压(V) L H H H H L L L H H H H L L L H H L L L L L H H 1 1 1 1 1 1 1 1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作业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作业(四) 一、填空题 1. 按工作原理不同,空气压缩机可分为_______ _和__________两种。 2. 单位质量的气体体积称为气体的________。 3. 在等容过程中,气体的压力与_____________成正比,气体对外作功等于______。 4. 为保证气动系统正常工作,需要在_____ ______处安装后冷却器,以析出水蒸气,并在____ _处安装油水分离器,进一步清除空气中的水分。 5. 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为0.025MPa,干空气分压为0.08MPa,相对湿度为50%,则湿空气的压力为___________,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的压力为_______。 6. 气动缸所耗压缩气体量等于_____ _、_ ________和___ ____的乘积,一般情况下,计算气动缸耗气量时,还应把耗压缩气体量换算为____ _______。 7. 在气动缸的速度控制回路中,常使用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联组合而成的流量控制阀。对于双作用气动缸,为避免气动缸的爬行,应采用___________方式进行调速。 8.在气动系统中,按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不同,调压阀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二、判断题 1. 等温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故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2. 气动缸的无负载工作特性要求气动缸空载时在限定压力下平稳运行无爬行现象。 3. 缓冲气动缸是依靠弹簧的平衡力使活塞运动速度减慢,实现缓冲作用的。 4. 先导式安全阀用压缩空气的气压作为控制信号,其先导阀是一个调压阀。 5. 油水分离器的作用是分离润滑油中的水分杂质,再经油雾器使气动系统中的气动元件得到润滑。 三、计算题 1.绝对压力为0.5 MPa,温度为30oC的空气,绝热膨胀到大气压时,求其膨胀后的空气温 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工教学部 二零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项实验室规则------------------------------------------------------------------ i 第二项实验报告的要求------------------------------------------------------------ i 第三项学生课前应做的准备工作------------------------------------------------ii 第四项基本实验技能和要求----------------------------------------------------- ii 实验一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研究------------------------------------------ 1实验二串联交流电路和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研究--------------------------- 7实验三电动机的起动、点动、正反转和时间控制--------------------------- 14实验四继电接触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20 实验五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22实验六单管低频电压放大器---------------------------------------------------- 29实验七集成门电路及其应用---------------------------------------------------- 33 实验八组合逻辑电路------------------------------------------------------------- 37实验九触发器及其应用---------------------------------------------------------- 40 实验十四人抢答器---------------------------------------------------------------- 45附录实验用集成芯片---------------------------------------------------------- 50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报告(机制)

计算机控制加工工程实验指导书 邵明辉编 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 (2) 实验二、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 (4) 实验三、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工 (6)

实验一数控车床编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IEMENS数控机床NC操作面板、机床控制面板各主要按键名称及功能; 2.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刀具参数及工件坐标系参数设置的具体含义。 3.熟悉数控车床基本编程指令,重点掌握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纵向毛坯切削循环LCYC95等指令的合理使用。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SIEMENS数控车床或宇航数控仿真 2.钢板尺150mm 3.游标卡尺150mm 4. 外圆车刀、割刀 5.棒料22X300mm (铝材) 三、实验内容 1、数控机床NC操作面板、机床控制面板主要按键名称及功能; 2、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对刀方法。 3、编程 编制图示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程序,毛坯为Φ22mm棒料,T1刀为外圆刀,T2刀为割刀(刀宽3mm)。

四、实验步骤 1.确定加工工艺 加工刀具 切削用量 走刀路线 2.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确定工件坐标系 计算坐标尺寸 编制程序 3.调试程序及(模拟)加工 机床通电,启动数控系统; 机床回机械原点; 安装刀具与工件毛坯; 对刀; 输入加工程序; 首件试切削;

检验零件加工精度,根据需要调整机床参数及修改加工程序,使之符合零件加工要求。 五、数控加工程序:(参考)

二、数控铣床铣削加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 2、了解数控铣刀的特征及其用途。 3、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特征。 4、学习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5、通过具体实例练习轮廓简单铣削指令,重点掌握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在具体程序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1、配FANUC Oi铣床数控系统的XK714立式数控铣床一台。 2、量具、夹具等辅助工具。 三、实验内容 1、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功能; 2、接通电源,启动系统,进行手动“回零”、“点动”、“步进”操作; 3、用MDI功能控制机床运行(程序指令:G91 X Y Z ),观察程序轨迹及机床坐标变化; 4、在数控铣床系统中输入程序,进行程序校验和加工。 四、实验步骤 1、图样分析(见图1) 2.工艺路线设定 1)走刀路线设定 2)进、退刀点设定

液压与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动实验报告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实验报告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了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二、实验记录 (一)齿轮泵 45 YBC型齿轮泵是由泵体、主动轴齿轮、从动轴齿轮、两对滑动轴承、 80 / 泵盖、弓形板和吸排油口等组成。 拆装齿轮泵应解决下列问题: 1、组成齿轮泵的各个密封容积指的是哪一部分?它们是由哪几 个零部件组成?在工作过程中其容积怎样变化? 2、油液从吸油腔流到压油腔的途径是怎样的? 3、齿轮泵中有几个可能产生泄漏的部位?哪个部位泄漏最大?轴 套对解决此泄漏有何优点?弓形板有何作用? 4、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该泵是怎样消除困油现象? 5、平衡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的方法有哪些?

(二)叶片泵 此叶片泵是变量叶片泵,它是由定子(即泵壳)转子,油泵轴、变量调节机构等组成。 1、叶片泵泵壳借助于拉杆螺丝可以上下移动,其作用是什么? 2、简述转子、旋板、滑块、导向环怎样安装在油泵壳的内壁圆孔中? 3、为什么在旋转板顶部开有纵向小槽,槽内放入很薄的叶片?这些小叶片是怎样贴紧油示壳内壁? (三)柱塞泵 CY型轴向柱塞泵由泵体部分和变量机构两大部分组成,该系列在泵体1 14- 部分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变量机构的变量形式可组成多种型号的产品。1 CY 14-型轴向柱塞泵采用手动伺服变量机构。 拆装该泵应解决下列问题: 1.该泵在工作时,其密封容积是怎样变化?是否符合容积式液压泵工作条件? 2.该泵的中心弹簧、弹簧内外套、回程盘、配油盘各有什么作用?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液压气动技术作业1 (参考答案) 第1章 一、填空题 1.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主要由________元件、________元件、________元件和辅助元件组成。动力、执行、控制2.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________,而输入的流量决定执行元件的____________,压力与流量的乘积就是液压系统的________。负载速度、功率 二、判断题 1.液压传动不易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 2.气压传动传动平稳,可以传递很大的力和转矩。()× 三、单选题

1.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______。C A .泵的额定压力 B. 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C .负载 第2章 一、填空题 1.动力粘度是液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时,液体层间单位面积 上的_________;而运动粘度是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液体的 _________之比。内摩擦力 密度 2.gh p p ρ+=0是液体_________基本方程,当p 0为大气压时,gh ρ称为 __________压力,p 称为 __________压力。静力学 液体自重 静止液体任一点 3.液体的流动状态有两种即: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层流 紊流 4.实验证明,液体在管中的流动状态不仅与管内液体的__________ 有关,还与管道__________及液体的__________粘度有关,而以上述三 个因数所组成的一个无量纲数就是雷诺数。平均流速 直径 运动

5.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可分为________压力损失和________压力损失两种。局部沿程 6.缝隙流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内缝隙两端的压差引起的流动,为________;另一种是形成缝隙的两壁面作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流动,为________。压差流剪切流 二、判断题 1.液体的体积模量越大,表明该液体抗压缩的能力越强。()√ 2.静止液体不呈粘性,液体只有在流动或具有流动趋势时才显示粘性。()√ 3.动力粘度无物理意义,但却在工程计算时经常使用。()×4.一台工程机械,在高温下工作,应当选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 5.一般情况下,压力对液压油粘度的影响不大,特别当压力较低时,可不考虑。但是在高压时对粘度的影响明显。()√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赵晓磊学号:1120130376 班级:02311301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实验B 实验二:EDA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EDA技术的发展、应用概述。 2. 掌握Multisim 1 3.0 软件的使用,完成对电路图的仿真测试。 二、实验电路

三、试验软件与环境 Multisim 13.0 Windows 7 (x64)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了解元件工具箱中常用的器件的调用、参数选择。 调用各类仿真仪表,掌握各类仿真仪表控制面板的功能。 完成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四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不带负反馈)。 2.实验步骤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要求调整后Uc1 = 10V。 测定空载和带载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 测输入电阻Ri,其中Rs = 2kΩ。 测输出电阻Ro。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五、实验结果 1. 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断开us,Ui+端对地短路

2. 空载和带载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接入us,Rs = 0 带载: 负载: 经过比较,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同相。 3. 测输入电阻Ri Rs = 2kΩ,RL = ∞ Ui = 1.701mV

Ri = Ui/(Us-Ui)*Rs = 11.38kΩ 4. 测输出电阻Ro Rs = 0 RL = ∞,Uo’=979.3mV RL = 4.7kΩ,Uo = 716.7mV Ro = (Uo’/Uo - 1)*R = 1.72kΩ 5.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电路最大增益49.77dB 下限截止频率fL = 75.704Hz 上限截止频率fH = 54.483kHz 六、实验收获、体会与建议

数控数控铣床加工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控数控铣床加工实验 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数控数控铣床加工实验报告班级机械姓名 学号同组人员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ZXK-35型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与操作。 2、?学习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编程设计。 3、?掌握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 4、掌握机床的基本操作,如装夹工件,对刀等。 二. 实验设备 1、ZXK-35型数控铣床一台 2、平面立铣刀一把? 3、铝制四方工件一件 4、台虎钳装夹座一台 三. 实验步骤 1、了解ZXK-35型数控铣床的主要结构布置。 (1)刀具安装 数控面 板 装夹座 主轴 刀具 扫屑气 枪 工件

刀具安装:利用两个开口扳手卡住主轴切口与锁嘴螺母,反向使力,可以将刀具取出;将所需使用的刀具的刀柄套入锁嘴中,留出适当的长度;按照类似上面取出刀具的方法,可以将刀柄夹紧,完成刀具的安装。 (2)对刀操作 对刀操作:通过刀具试触工件样品两对边边缘,读入相应位置坐标,可以得出相应的X、Y轴的对刀零点,Z轴对刀采用正转的刀具Z轴下降到触碰到工件的坐标值为Z轴零点。 载入相应数据到控制面板,完成机床的工件坐标零点设置。 2、数控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及操作。 (1)机床MDI操作 MDI操作是可以简单输入编程指令,运行机床,试看机床对刀或者检测编程的正确安全性。 (2)主轴转速调节 主轴转速可以通过右边的旋钮调节对应转速。 (3)机床坐标移动的正确操作方法。 可以通过转动手轮或者使用数控面板上X/Y/Z按键。 3、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在铣床控制面板中新建一个程序名,将需要加工的零件程序编写到控制面板内。 G17G90G54 T1D1 M03S500F100 G00Z2X0Y0 X-30 Y-25 G01Z-1 Y0 X30 G00Z20 M05 M30 4、程序检测 将Z轴抬刀到一定安全高度,试运行程序,确保程序安全性。或者可以通过程序自带的模拟仿真软件,检测程序安全性。 5、执行程序 将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即可点击程序运行按钮,运行程序。 6、加工结束后的清理工作 程序结束后,机床停止运动,完成零件加工。零件加工完成后,应将切屑废料打扫倒回垃圾回收处,并使用气枪与毛刷进行机床的清理工作,以备下次机床的使用。 7、实验训练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组进项了铣刻加工实验。实验操作的实验样品如下图所示。 铣刻加工过程铣刻加工结果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作业解答(二)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作业解答(二) 一、判断题 1.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与液压泵的泄漏量有关,而与液压泵的转速无关。(-) 注:由容积效率表达式T pv Q Q ?-=1η可知,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不仅与液压泵的泄漏量有关,而且与液压泵的理论流量有关,又由于液压泵的排量为常数,可知容积效率与液压泵的转速有关。 2.对于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当泵的压力达到最大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 注:应熟悉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当泵工作在变量段时(BC 段),泵的输出流量随压力增高而减小,当泵的压力达到最大时(C 点),泵的输出流量为零。 3.液压缸差动连接可以提高活塞的运动速度,并可以得到很大的输出推力。(-) 注:液压缸差动连接时,活塞的运动速度24d Q v π=,输出推力4 2 d p F π?=,式中d 为活塞杆的直径,由此可知差动连接可以得到较高的活塞运动速度,但输出推力较小。 4.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可以使系统实现远程调压或使系统卸荷。(+) 注:通过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控制主阀心上腔的压力,接通油箱则系统卸荷;接通另一溢流阀则可实现远程调压。 5.双作用叶片泵既可作为定量泵使用,又可作为变量泵使用。(-) 注:与单作用叶片泵相比较,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和定子是同心的,故流量恒定,不能作为变量泵使用。 二、选择题 1.在下列液压阀中, 不能作为背压阀使用。(C ) A .单向阀 B.顺序阀 C. 减压阀 D.溢流阀 注:单向阀、溢流阀、顺序阀都可以作为背压阀使用,减压阀的特点是阀口常开,出口压力恒定,故不能作为背压阀使用。 2.若某三位换向阀的阀心在中间位置时,压力油与油缸两腔连通、回油封闭,则此阀的滑阀机能为 。(A ) A .P 型 B. Y 型 C .K 型 D. C 型 注:应熟悉常用的三位换向阀的滑阀机能及特点。 3.以变量泵为油源时,在泵的出口并联溢流阀是为了起到 。(B ) A .溢流定压作用 B.过载保护作用 C .令油缸稳定运动的作用 D.控制油路通断的作用 注:以变量泵为油源时,调速阀不仅能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而且使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得到控制,系统没有溢流。因此在泵的出口并联溢流阀是为了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4.与节流阀相比较,调速阀的显著特点是 。(C ) A .调节范围大 B.结构简单,成本低 C .流量稳定性好 D.最小压差的限制较小 注:与节流阀相比较,调速阀的显著特点是通过的流量不会受到负载变动的影响,流量稳定不变。 5.在液压系统中,减压阀能够 。(D ) A .用于控制油路的通断 B.使油缸运动平稳 C .保持进油口压力稳定 D.保持出油口压力稳定 注:减压阀在出口压力发生变化时,可通过主阀心的移动改变减压口开度大小,自动保持调定的出口压力稳定。 三、计算题 1.叶片泵转速n =1500r/min ,输出压力6.3MPa 时输出流量为53L/min ,测得泵轴消耗功率为7kW ,当泵空载时,输出流量为56L/min ,求该泵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解:叶片泵空载时可认为无泄漏,空载时的输出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