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填写收件人、题目、内容后可发送。

4)收信:

得到邮件的部分信息,单击Show,会弹

出选中的邮件的完全显示,Download All

会将邮件全部下载到本地。

5)显示邮件

单击Download&Save会将邮件保存至本地

单击Download&Delete会将邮件保存到本地并从

服务器上删除

单击Reply会把寄件人地址、标题作为参数传给

Reply类,并弹出Send Mail 对话框。

单击Reply会把内容、标题作为参数传给Forward

类,并弹出Send Mail 对话框。

写信

1) 声明需要使用的库文件

由于Eclipse很智能,不需要手动添加,当调用了某个函数时,如果没有添加相应的库文件,Eclipse会报错,提供修改方案,在前面添加相应的库文件。

package MailClient1;

import

import ;

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

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

import ;

import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实验5实验报告

学号:20164477 姓名:陈家凤 实验五SQL语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SQL语言的查询功能; 2.掌握SQL语言的数据操作功能; 3.掌握对象资源管理器建立查询、索引和视图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了解SQL语言的查改增删四大操作的语法; 2.了解查询、索引和视图的概念; 3.了解各类常用函数的含义。 三、实验内容 (一)SQL查询功能 使用提供的studentdb数据库文件,先附加到目录树中,再完成下列题目,SQL命令请保存到脚本文件中。 1.基本查询 (1)查询所有姓王的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性别 Select St_Name,St_Sex,St_ID From st_info Where St_Name like'王%' 图5-1 (2)查询全体学生的情况,查询结构按班级降序排列,同一班级再按学号升序, 并将结果存入新表new中 select*into new from st_info order by Cl_Name desc,st_ID asc

图5-2 (3)对S_C_info表中选修了“体育”课的学生的平均成绩生成汇总行和明细 行。(提示:用compute汇总计算) 因2014版本已不支持compute关键字,所以选择用其他方式。 Select c_no,score From s_c_info Where c_no=29000011 group by c_no,score 图5-3 2.嵌套查询 (1)查询其他班级中比“材料科学0601班”的学生年龄都大的学生姓名和年 龄 select st_name,born_date from st_info where cl_name!='材料科学0601班'and born_date<(select min(born_date) from st_info where cl_name='材料科学0601班')

11级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11级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篇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理与电阻串并联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 表测量电压、电流。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 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 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 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 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三、实验数据分析 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测量值验证 (1)对于最左边的外围网孔,取逆时针为参考方向得:U1-U2-U3?20V-8.889V-11.111V?0故满足KVL。 (2)对于最大的外围网孔,取逆时针为参考方向得: U1?I5?R3-U2?20V?(-0.111?100)V-8.889V?0 (3)对于节点4,取流进节点的电流方向为正得: -I1?I2?I3?(--0.444)A?(-0.222)A?(-0.222)A?0 (4)对于节点7,取流进节点的电流方向为正得: -I3?I4?I5?(--0.222)A?(-0.111)A?(-0.111)A?0 理论计算值 U1?I1?(R1?R2//R3//R4) IU1204 1?(R?A?A 1?R2//R3//R4)459 I3//R4 2?R RR?I?1?4A?2 1A 2?R3//4299 I(I422 3?1-I2)?(9-9)A?9A IR1 312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数学分析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09级数本一班 学号: 2009403078 姓名: 王h 实验一 函数极限(黑体三号) 【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Matlab 求极限的方法2.通过Matlab 实验理解掌握极限的定义。 【实验内容】1.求函数极限 2. 求数列极限 3. 了解函数在某点连续 【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软件平台】实验使用MATLAB 软件 【实验方法与步骤】(阐述实验的原理、方案、方法及完成实验的具体步骤等,对于必须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实验,要附上编写的程序) 一、 实验原理:1.运用数列极限的定义。2.函数极限的定义。3.函数) (x f 在0x 点连续的定义。4.运用极限)(lim x f 与)(lim x f 存在的充要条件。 二、 实验方案与方法:首先了解极限的定义,然后运用Matlab 软件编写 程序求极限。在使用Matlab 时要会运用声明符号变量syms,并且针对函数求极限的情况(左极限或右极限以及趋近于某点的左右极限等不同情况)编写相应的程序。 三、 实验步骤: 1. 先确定函数极限求∞ →n lim n n ,) 1ln(cos 1lim +-→x e x x x ,2 2 ) 2(sin ln lim x x x -→ ππ ,x x arctan lim ∞ →, x x x x 2) 1( lim +∞ → 2. 以第一个为例编写程序如下:

3.再求数列极限618 .02 15lim 1 ≈-= +∞ →n n n F F (其中已知数列 ] )2 5 1( )2 5 1[(5 1F 1 1 ++--+= n n n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与讨论】

VB课程实验报告

山西财经大学《程序设计(VB+Acces)》实验报告 ****年*月**日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C As Single Dim R1 As Single, R2 As Single A = Val B = Val C = Val If B ^ 2 - 4 * A * C < 0 Then MsgBox "该方程无解." ElseIf B ^ 2 - 4 * A * C = 0 Then R1 = -B / 2 / A MsgBox "该方程仅有一个根为" & R1 & "." Else R1 = (-B + Sqr(B ^ 2 - 4 * A * C)) / (2 * A) R2 = (-B - Sqr(B ^ 2 - 4 * A * C)) / (2 * A) MsgBox "该方程有两个根分别为" & R1 & "和" & R2 & "." End If End Sub

二. Private Sub cmdCal-Click() Dim x1 As Single,sign As String,x2 As Single X1=Val(txtA):sign=txtB:x2=Val(txtC) Select Case “+” =Str(x1+x2) Case”-“ =Str(x1-x2) Case”*”

=Str(x1*x2) Case“/” If x2<>0 Then =Str(x1/x2) Else MsgBox”分母不能为0” End If Case Else I=MsgBox(“请重新输入运算符:”vbRetryCancel) If I =vbretry Then =”“ Else End End Select End Sub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表格之间的距离把握不是很准,通过上方调整距离来实现

会计课程实验报告

会计课程实验报告 篇一:会计综合实验课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会计学专业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模拟企业会计业务处理 班级与班级代码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专业会计学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20 年月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会计综合实验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该课程是实践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会计理论学习的继

续。 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使用计算机,通过系统完整的练习,模拟会计主体处理会计业务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体会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训练基本技能,为进一步从事财务分析等会计管理工作做准备。 为适应信息社会对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更高要求,提高在校学生实操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针对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特点,开设本课程。 二、实验原理 严格遵照会计准则,并根据系统所提供的相关会计核算资料,按照会计学原理中会计核算的步骤进行账务处理,按照会计监督的要求进行账务核对和监督;按照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进行凭证登记,账簿登记和对账工作。 三、实验设备 计算机系统 四、结果预测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五、实验步骤 (一)设置账户 (二)根据会计核算资料,填制各类原始凭证

(三)根据所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四)根据每张记账凭证,详细登记日记账、明细账以及科目汇总表 (五)根据所填制账簿,登记总账 (六)查账对账 (七)根据所填制总账,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 (八)会计档案保存 六、实验结果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篇二:会计实验报告 《会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室会计与财务实验室 所属课程名称实验类型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班级学号 姓名成绩 【实验目的及要求】 《会计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主要阐明的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年 2012年 课程名称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 *** 学生姓名 ** 学号 *************** 实验日期 **********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成绩 教务处制 2013 年1月 12 日

实验项 目名称系统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上机实验 实验目的SPSS软件中factor analysis的计算机操作及结果分析,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要求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与结果分析,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题目: 实某地区35个城市2004年的7项经济统计指标数据(见附表)(1)试用最短距离聚类法对35个城市综合实力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验并画出聚类谱系图。 (2)试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5个城市7项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内并分析其综合实力。 注: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容要求: 将SPSS软件的分析过程的关键步骤截图说明,需要计算 的地方要写出详细计算步骤。 实聚类分析:1.选择菜单项: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分析,在系统聚类分析对话 验框中将“城市编号”变量选入“标注个案(C)”中,将其他变量选入“变量框”中,如图一所步在“分群”单选框中选中“个案”,表示进行的是Q型聚类。在“输出”复选框中选中“统计量” 骤和“图”,表示要输出的结果包含以上两项。

图一: 2. 单击“统计量(S)”按钮,在“系统聚类分析:统计量”对话框中选择“合并进程表”、“相似性矩阵”,表示输出结果将包括这两项内容。 3.单击“绘制(T)”按钮,在“系统聚类分析:图”对话框中选择“树状图”、“冰柱”,表示输出的结果将包括谱系聚类图(树状)以及冰柱图(垂直)。 4.单击“方法(M)”按钮,弹出“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话框。“聚类方法(M)”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的几种方法,本实验中选择“组间联接”:“度量标准-区间(N)”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的几种度量方法,本实验中选择“平方Euclidean距离”:“转换值-标准化(S)”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几种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本实验中选择“全局从0到1”。

课程实验报告记录+2

课程实验报告记录+2

————————————————————————————————作者:————————————————————————————————日期:

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2012级软件工程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指导教师申红婷 学生姓名王晓霞 学号20122205041002 实验日期2012.11.7 实验地点A3笃行楼A栋306 实验成绩 教务处制 2013年10月07日

实验项目 名称 栈和队列实验 实验 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使学生对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结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通过实验达到掌握和应用的目的。 2.要求学生对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结构的基本操作均作验证性实验,对栈和列的应用各作一个设计性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二.要求: 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时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既要独立操作又要与其他同学配合,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按照实验内容认真做完实验,并认真 填写相关实验报告。 实验 内容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结构、基本操作和应用。 实验步骤 1、阅读下面程序,将函数Push和函数Pop补充完整。要求输入元素序列1 2 3 4 5 e,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RROR 0 #define OK 1 #define STACK_INT_SIZE 10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define STACKINCREMENT 5 /*存储空间分配增量*/ typedef int ElemType; /*定义元素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base; ElemType *top; int stacksize; /*当前已分配的存储空间*/ }SqStack;

软件工程课程实验报告

网上招聘求职系统 一、系统分析概述 1、社会应用 当下社会,互联网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应用也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的许多方面。无论是其自身还是所发挥的作用,计算机都标志着一种高科技、高效率和高水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网络互连的崛起是之前人们所不能想象的。其中,通过网络来招聘、管理、求职、推销自己也是日渐盛行。网络招聘求职的快速发展,与网络招聘求职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2、系统特点 如今社会主流同城网上招聘系统是具有交互功能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它可以实现交互、人才管理、人才交流等功能。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台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于使用。 二、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 实现网上招聘信息化管理,前台管理系统包括用户注册,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注册成为会员;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在线留言;站内新闻、浏览网站消息;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求职招聘、新闻资讯、企业会员、系统管理员、个人会员,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登录后管理网站内的信息等。 会员登陆后,作为求职者,可以浏览各大企业发布的信息,创建自己的简历,创建和修改个人信息,发送求职信等。作为企业,主要功能有发布招聘信息,查看求职申请,发送面试通知等。作为系统管理员,是整个网站的管理者,具有最高的权限,可以对网站各个模块进行管理。 企业会员用例图

设置人才库个人会员用例图 发布求职信息系统管理员用例图

管理系统用户 系统管理员模块时序图如下: : 管理者

: 管理者 : 管理者

11级建筑《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学生) 2

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 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3年月日 实验报告一

日期 20131013 班组学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看清十字丝,通过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调焦镜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调焦镜使目标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1-1中。 表1-1 2.计算(注:依据[黑+(红-K)]/2的结果数据) ⑴ A点比B点(高、低)高 m。 ⑵ A点比C点(高、低)低 m。 ⑶ B点比C点(高、低)低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 136.785 m,求A点和B点的高程,即:

A A= -265.715 m, H B= -471.715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 I= 1019.785 m。 ㈢写出图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1-1 1)目镜;2)望远镜物镜; 3)水准管;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6)校正螺丝; 7)水平制动螺旋;8)准心; 9)脚螺旋;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14)三角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班组学号姓名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表2-1 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续表

㈡水准测量的内业整理及待测点的高程计算将表2-1的计算结果填入表2-2,求各个待定点的高程 表2-2 各待定点高程的计算

实验报告总结(15篇汇总)

实验报告总结第1篇 课程学习和实验的操作诚然是一门专业课必须要去做的,能够使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桌面GIS的功能与菜单操作以及对地形分析等等的实验操作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辩思课,给我很多思,给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专题地图和数据处理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具体的认识。经过这次课程实验学习,我掌握专业软件件的简单运用;掌握地图专题制作的不一样方法,地图匹配,属性修改,数据处理,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以及如何提高地图质量,地图美观,也掌握制图方法和技术,也懂得很多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的实验资料主要包括专题地图的制作,GIS的矢量化分析,数据误差校正,GIS数据格式转换,空间内插等等。每一步都需要大家仔细的揣摩研究,并且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思路确定,也就在整体上把握住方向,接下来,就是把它细化,一步一步完成每一个实验模块。可是这个过程曲折可谓一言难尽。整个半天都是对着电脑,不然就是翻阅书本。再此期间我失落过,因为自我不懂的地方还很多。在做GIS实验的点点滴滴让我回味无穷,好多数据都是一边做一边为后面的操作打基础的,如果出现误差或者错误,就会导致后面的一些实验操作无法正常的开展和完成,这更是使我体会到仅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才能做好事情。本次的这些实验加强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本事,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 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加强理解。培养我查阅资料的本事和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本事。经过实际操作,应用软件的分析方法,并培养严认真的工作作风,在制作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不是很理解,但当我做完这些实验后,有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操作时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是因为粗心造成的,也有的是用错方法,总之就是实现不。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的知识点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得不牢固。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GIS实验中,不仅仅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本事,在各种其它本事上也都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也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应对社会的挑战,仅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忙。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趣味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能够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应对需要应对的事情。 实验报告总结第2篇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学期的学习中,能够说得是苦多于甜,累,可是能够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仅巩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也学到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在实验操作与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颇多,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解决。 此次课程实验学习给自我最大的感触是,不管什么样的软件,懂的也好不懂

TCP.IP课程实验报告

TCP/IP协议族分析 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TCP/IP 概述 (3) 1.1 TCP/IP协议族定义 (3) 1.2 TCP/IP协议族的特点 (3) 1.3 TCP/IP协议族的分层 (3) 1.4 TCP/IP协议族的结构 (4) 第二章地址解析协议(ARP)——链路层 (5) 2.1 ARP概述 (6) 2.2 ARP的组成 (6) 2.3 ARP工作原理 (7) 2.4 ARP帧结构 (7) 第三章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网络层 (13) 3.1 ICMP协议简介 (13) 3.2 ICMP消息结构 (14) 3.3 Echo Request和Echo Reply查询消息 (14) 3.4 ICMP各字段分析 (15) 第四章传输控制协议(TCP)——运输层 (18) 4.1 TCP协议简介 (18) 4.2 TCP数据包结构 (19) 4.3 TCP数据包分析 (20) 4.4 TCP三次“握手” (25) 第五章普通文件传输协议(TFTP)——应用层 (27) 5.1 TFTP数据传输模式 (27) 5.2 TFTP会话实例 (28) 总结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 TCP/IP 协议族概述 1.1 TCP/IP协议族定义 TCP/IP协议族是指一整套数据通信协议, 其名字是由这些协议中的两个协议组成的,即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和网间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虽然还有很多其他协议,但是TCP和IP显然是两个最重要的协议。 1.2 TCP/IP协议族的特点 TCP/IP协议族有一些重要的特点,以确保在特定的时刻能满足一种重要的需求,即世界范围内的数据通信。其特点包括: ●开放式协议标准。可免费使用,且与具体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无关。由于它受到如此广泛的支持,因而即使不通过Internet 通信,利用TCP/IP来统一不同的硬件和软件也是很理想的。 ●与物理网络硬件无关。这就允许TCP/IP可以将很多不同类型的网络集成在一起,它可以适用于以太网、令牌环网、拨号线、X.25网络以及任何其它类型的物理传输介质。 ●通用的寻址方案。该方案允许任何TCP/IP设备唯一的寻址整个网络中的任何其他设备,该网络甚至可以像全球Internet那样大。 ●各种标准化的高级协议。可广泛而持续地提供多种用户服务。 1.3 TCP/IP协议族的分层 图1-1 TCP/IP协议族中不同层次的协议

变压器实验报告汇总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机学 实验项目:三相变压器的空载及短路实验专业班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5,109班实验时间:2014年11月21日 成绩评定: 评阅教师: 电机学老师:曾成碧 报告撰写:

一、实验目的: 1 用实验方法求取变压器的空载特性和短路特性。 2 通过空载及短路实验求取变压器的参数和损耗。 3 计算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百分率和效率。 4掌握三相调压器的正确联接和操作。 5 复习用两瓦特法测三相功率的方法。 二.思考题的回答 1.求取变压器空载特性外施电压为何只能单方向调节?不单方向调节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因为当铁磁材料处于交变的磁场中时进行周期性磁化时存在磁滞现象。如果不单方向调节变压器外施电压,磁通密度并不会沿原来的磁化曲线下降,所以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的铜、铁损耗和参数?实验过程中作了哪些假定? 答:变压器的空载实验中认为空载电流很小,故忽略了铜耗,空载损耗近似等于变压器铁耗Fe P P ≈0,同时忽略了绕组的电阻和漏抗。空载时的铁耗可以直接用两瓦特法测得,根据公式2 003/I P r m ≈可以求得励磁电阻,由003/I U Z m ≈可以求得励磁阻抗,由2 2 k m m r Z X -=可以求得励磁电抗值。 在变压器的短路实验中,由于漏磁场分布十分复杂,故在T 形等效电路计算时,可取k x x x 5.0'21==σσ,且k r r r 5.0'21==。同时由于外加电压低,忽略了铁耗,故假设短路损耗等于变压器铜耗。短路损耗k P 可直接由两瓦特法测得,有公式k k k I P r 2/=可得k r ,k k k I U Z 3/=,故k k k r Z x 22-=。 3.空载和短路实验中,为减小测量误差,应该怎样联接电压接线?用两瓦特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原理。 答:变压器空载实验中应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因为空载实验测量的是励磁阻抗,阻抗值较大,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会有明显的分流作用,从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变压器短路实验应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因为短路实验中测量的是漏阻抗,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完整版)

. . 中南大学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福星 专业班级:软件 1006班 学号: 完成日期: 2011.11.22

进程调度与存管理 一、实验目的 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往往有若干个进程同时处于就绪状态。当就续进程个数大于处理器数时,就必须依照某种策略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器。实验模拟实现处理机调度,以加深了解处理机调度的工作,并体会优先级和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帮助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要求 1、可随机输入若干进程,并按优先权排序; 2、从就绪队首选进程运行:优先权-1/要求运行时间-1 要求运行时间=0时,撤销该进程 3、重新排序,进行下轮调度。 4、可随时增加进程; 5、规定道数,设置后备队列和挂起状态。若存中进程少于规定道数,可自动从后备队 列调度一作业进入。被挂起进程入挂起队列,设置解挂功能用于将指定挂起进程解挂入就绪队列。 6、每次调度后,显示各进程状态。 7、自行假设主存空间大小,预设操作系统所占大小并构造未分分区表; 表目容:起址、长度、状态(未分/空表目) 8、结合以上实验,PCB增加为: {PID,要求运行时间,优先权,状态,所需主存大小,主存起始位置, PCB指针} 9、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分配主存空间; 10、进程完成后,回收主存,并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 11、采用图形界面;

三、实验容 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1、设计一个按优先权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2、设计按时间片轮转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3、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四、实验原理 该模拟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要实现的功能有新建进程、进程调度、挂起进程、解挂进程、删除进程,道数和时间片大小可以由用户自己调整,有两种调度策略:按优先权调度和按时间片轮转调度。每个进程可能有5种状态:新建(new)、就绪(ready)、运行(running)、阻塞(waiting)、挂起(suspend)。每个状态都有一个队列用来存放处于该状态的进程,不同的调度策略采用不同的队列实现。当创建进程时,如果存中的进程数还没达到规定道数,则将新建进程插入就绪队列,如果存中进程数已经达到规定道数,则插到后备队列,后备队列中的进程的状态为new。CPU每次调度时都从就绪队列中取进程,在进程执行过程中如果下一个操作时IO操作,则将进程插入到waiting队列。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执行进程挂起操作,但执行的挂起操作时系统自动暂停运行,在弹出窗口选择要挂起的进程后,将选中的进程从原来的队列中删除并插入到挂起队列。进行解挂操作时将选中的进程从挂起队列中删除并插入该进程原来所处的队列。 ?按优先级调度: 当选择按优先权调度时,所有队列都采用优先队列,优先队列采用一个有序链表实现,进程的优先权值越大代表优先级越高,优先队列中的进程按优先权从大到小排列,当新进程插入时根据该进程的优先权插入到队列中的合适位置,插入后保持队列按优先权从大到小排列,如果新进程与队列中某个进程优先权值相等,则该新进程插到那个进程后面,以遵循先来先服务的规则。当要从队列中取出进程时总是取队列中第一个进程,因为该进程的优先级最高。 ?按时间片轮转调度: 当选择按时间片轮转调度时,所有队列都采用先进先出队列,先进先出队列采用一个普通单向链表实现,当新进程插入时插入到队列的末尾,当要取进程时取队首进程,这样就实现了先进先出。

《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数据库原理》 课程实验报告 学号: 20112723 学生姓名:林苾湲 班级:软件工程2011-2 教师:陶宏才 辅导老师:张建华刘宝菊 2013年12月

实验一:表及约束的创建1.1 实验目的与内容 目的:创建数据表、添加和删除列、实现所创建表的完整性约束。 内容:11-2、11-26~33。 报告:以11-31作为实验一的报告。 1.2 实验代码及结果 1.2.1 实验代码 (1)CREATE TABLE orderdetail20112723 ( Order_no char(6) PRIMARY KEY CONSTRAINT Order_no_constraint20112723 CHECK(Order_no LIKE'[A-Z][A-Z][0-9][0-9]'), Cust_no char(6) NOT NULL, P_no char(6) NOT NULL, Order_total int NOT NULL, Order_date datetime NOT NULL, CONSTRAINT person_contr20112723 FOREIGN KEY (P_no) REFERENCES person20112723(P_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CONSTRAINT customer_contr20112723 FOREIGN KEY (Cust_no) REFERENCES customer20112723(Cust_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 (2)ALTER TABLE salary20112723 ADD CONSTRAINT Pno_FK20112723 FOREIGN KEY(P_no) REFERENCES person20112723(P_no) 1.2.2 实验结果 (1)

10-11-2实验报告(答案)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教研室:

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 实验目的 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实验预习 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 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 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自然语言理解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中文分词 一、实验内容 用正向最大匹配法对文档进行中文分词,其中: (1)wordlist.txt 词表文件 (2)pku_test.txt 未经过分词的文档文件 (3)pku_test_gold.txt 经过分词的文档文件 二、实验所采用的开发平台及语言工具 Visual C++ 6.0 三、实验的核心思想和算法描述 本实验的核心思想为正向最大匹配法,其算法描述如下 假设句子: , 某一词 ,m 为词典 中最长词的字数。 (1) 令 i=0,当前指针 pi 指向输入字串的初始位置,执行下面的操作: (2) 计算当前指针 pi 到字串末端的字数(即未被切分字串的长度)n ,如果n=1, 转(4),结束算法。否则,令 m=词典中最长单词的字数,如果n

(2)原代码如下 // Dictionary.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Dictionary { public: CDictionary(); //将词典文件读入并构造为一个哈希词典 ~CDictionary(); int FindWord(string w); //在哈希词典中查找词

实验报告11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输入阻抗测量及匹配技术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1303班 学号:201383097 学生姓名:王英明 同组人:刘阳 完成日期:2016年5月26日

一、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见数据报告。 二、实验结果的分析 1、整理数据,算出在测量线上测得的器件的阻抗的测量值(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标出。 测量H面喇叭天线输入阻抗 归一化阻抗为1.169-j0.55 点TP3即为该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 的位置 2、实验现象及存在的问题的讨论。 调匹配过程: 从调匹配过程的史密斯圆图(见下图)可以看出调匹配过程曲线逐渐接近匹配点。当 =1.026时,由于近乎匹配,实验精度无法测量,不能计算出其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但不管转多少角度,其依然是很接近匹配点。 归一化阻抗为1.3072-j0.4558 点TP3即为该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 的位置

归一化阻抗为1.204+j0.029 点TP3即为该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 的位置 归一化阻抗为1.0998+j0.0622 点TP3即为该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 的位置 三、问题与建议、体会 1、测量微波元件阻抗时,为什么首先在测量线上确定“等效负载参考面”? 当确定其相移时,需要有参考位置才能在换上喇叭天线导致行驻波相移之后确定其相移大小。 2、测量dmin时,为什么一定要知道节点的移动方向?如何决定dmin? 只有知道节点的移动方向,在利用smith圆图时才知道应该是往源转动还是往负载方向移动。 利用交叉读数取中值法确定dmin位置,所有的特征点都应该用交叉读数法以证明其正确性。 3、试说明滑动单螺调匹配时,造成匹配频率敏感性的原因,通过实验你能说明滑动单螺调匹配器有哪些特点吗? 正常工作时,工作模式在TE10模,若频率变化可能会出现别的工作模式或全部截止,导致结果有误。故匹配频率敏感性主要是多模传输造成的。 滑动单螺调匹配器是插入矩形波导中的一个穿深度可以调节的螺钉,并可沿矩形波导宽壁中心无辐射缝作纵向移动。 本实验需要耐心和细心,慢慢逼近匹配点。处理数据时学会了利用画smith圆图求归一化阻抗,验证发现smith圆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一致。Smith圆图确实是很好用的方法。

实验报告总结(精选8篇)

《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报告总结(一): 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 在学习知识上面,开始的时候完全是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差距。但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从最开始的误差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但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后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状况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状况,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取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就应要有良好的习惯,就应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就应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就应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第一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就应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就应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个性仔细。 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完整的做出了一个红外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个性准确。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模块。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数码显示个性需要细致,由于我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总结:电路原理实验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争取一次性做好,人生没有太多时间去浪费。 实验报告总结(二):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经验与体会,这些使我一生受用不尽,记下来与大家共勉: 1.手脚勤快,热心帮忙他人。初来匝道,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之事,都就应用心去完成,也许自己累点,但你会收获很多,无论是知识与经验还是别人的称赞与认可。 2.多学多问,学会他人技能。学问学问,无问不成学。知识和经验的收获能够说与勤学好问是成正比的,要记住知识总是垂青那些善于提问的人。 3.善于思考,真正消化知识。有知到识,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学会去思考时,他人的知识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4.前人铺路,后人修路。墨守陈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建树,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另辟蹊径更为重要。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姓名学号成绩日期同组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名称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加深对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二、仪器与药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药品(1)试剂5-萘酚乙醇溶液、浓硫酸、10硫酸溶液、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苯肼试剂、1碘溶液等。 (2)样品2葡萄糖溶液、2蔗糖溶液、2淀粉溶液、2果糖溶液、2麦芽糖溶液、糖尿病病人尿液、10乳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10果糖溶液、10麦芽糖溶液、1糊精溶液、0.5糖原溶液三、实验原理及主要反应方程式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通常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糖类物质与-萘酚都能起呈色反应(反应)。单糖、双糖、多糖均具有这个性质(苷类也具有这一性质)。 因此,它是鉴定糖类物质的一个常用方法。 单糖及含有半缩醛羟基的二塘都具有还原性,多糖一般无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糖叫做还原糖,能还原试剂、试剂和试剂。 蔗糖是二塘没有还原性,但在酸或酶的催化下,可水解为等分子的葡萄糖和果糖,因此其水解液具有还原性。蔗糖水解前后旋光方向发生改变,因此蔗糖水解反应又称转化反应。用旋光仪可观察到旋光方向改变的情况。

还原糖存在变旋光现象,其原因在于、两种环状半缩醛结构通过开链结构互相转化,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用旋光仪也可观察到变旋光现象。 单糖及具有半缩醛羟基的二糖,可与苯肼生成糖脎。糖脎有良好的黄色结晶和一定的熔点,根据糖脎的形状、熔点及形成的速度,可以鉴别不同的糖。 部分的多糖和碘(2)液可起颜色反应,一般淀粉遇碘呈蓝色,而糊精遇碘呈蓝色、紫色、红色、黄色或不显色,糖原与碘一般呈红棕色,纤维素与碘不显颜色。 四、实验步骤注1实验的反应式如下糖类物质先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糖醛衍生物,后者再与-萘酚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间苯二酚、麝香草酚二苯胺、樟脑可用来代替-萘酚。其他能与糖醛衍生物缩合成有色物质的化合物,也都可以代替-萘酚。 此颜色反应时很灵敏的,如果操作不慎,甚至偶尔将滤纸毛或碎片落入试管中,都会得正性结果。但是,正性结果不一定都是糖。例如,甲酸、丙酮、乳酸、草酸、葡萄糖醛酸、没食子鞣酸和苯三酚与-萘酚试剂也能生成有色的环。 1,3,5-苯三酚与-萘酚的反应产物用水稀释后颜色即行消失。但负性结果肯定不是糖。 注2试剂的制备硫酸铜晶体(524)17.3克,柠檬酸钠晶体(45722)173克,无水硫酸钠100克或23102200克。

python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名称:实验8 数据查询 学 院:________理学院___ _ 实 验 日 期 2015 年 11 月 04日 班 级:________物理52________ 姓 名:______金诚挚__________ 学 号: 2150900044 诚信承诺:我保证本实验报告中的程序和本实验报告是我自己编写。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查询的概念; (2)掌握使用SQL语言查询数据库中数据的方法; (3)掌握使用SQL语句进行插入、删除和更新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应用软件:SQLite 三、实验内容与结果 (若是编程题,请写出题目、源程序和运行结果的截图) 题目 (1)创建borrow数据表,实施参照完整性,插入数据。 (2)完成实验指导书p97-p99的查询。 将实验指导书59-99页由“·”标记的查询语句(包括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按顺序编号,共15个,标号(1)-(15),写出(6)-(15)号的查询语句,执行,将查询语句和查询结果截图粘贴到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使用标准模版)中。截图时,标明是哪个题目的图。 (3)完成实验4-2后的练习题(1)、(2)、(3)、(6)、(7)(写语句,对语句和结果截图)。 实验结果

(1)查询20岁以下读者的学号,姓名和年龄 (2)查询“孙嘉”所借书的ISBN号和借阅日期 (3)查询所有学生借书的ISBN和日期 (4)查询在2009年12月1日以后读者的学号和姓名 (5)统计学生人数,平均年龄,查询学生最大年龄最小年龄和年龄差 (6)在读者登记表中添加一个记录,修改一个记录,删除一个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