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第一章甘肃生态保护与建设形势

一、甘肃生态格局及其战略定位

(一)生态特征及格局甘肃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处,总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甘肃地域狭长,地质地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除海洋生态系统外的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农田、城市等六大陆地生态系统均有发育,自然因素影响大、干旱范围广、水土资源不匹配、植被少而不均、承载力低、修复能力弱是甘肃生态的基本特征。

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了较为分明的生态格局。南部沿省界从西北到东南的带状区域,依次分布有祁连山、甘南高原、“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子午岭,该区域降水量大,植被较茂密,是我省的主要林区与草原区,也是河西内陆河和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和涵养区,承担着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功能,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北部沿省界从西北到东南为河西三大内陆河流域的中下游、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北部,本区域降水量小,植被稀疏,西北部有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和沙尘暴策源区分布,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是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位于南北两区之间的是城市和农业集中分布区,社会经济活动频繁,能量流动旺盛,扶贫攻坚任务巨大,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内核位置,是复杂系统、多样生态的交错区,是生态优化的重点区域。

(二)生态地位甘肃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其生态建设是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涵养补给黄河水源、根治长江水患、实现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是阻止沙尘暴等恶劣气候环境、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三带”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生态安全在西北乃至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甘南高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甘南高原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大面积的湿地、草地和森林孕育了众多河流,每年向黄河补水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年径流量的%、黄河总径流量的%。该区域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直接影响到黄河径流的稳定。

——甘肃“两江一水”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甘肃境内“两江一水”流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森林面积较大,是长江主要支流嘉陵江重要的水

源涵养和补给区;区域内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上游主要的水土流失防治区;此外,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国宝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存区。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区域。黄土高原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甘肃陇东陇中黄土高原总面积近11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黄土高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的%,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亿吨,占黄河年均输沙量的%。特别是泾河上游 1 万平方公

里的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强度大,是黄河流域年输沙量最大的水系。

——河西走廊北部是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区。甘肃省沙化土地(包括沙漠、戈壁)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列全国第5 位。沙化土地绝大部分分布在河西走廊北部地区(占98%),风沙线长1600 公里,主要风沙口846 处,全国八大沙漠中的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在此有分布。该地区是我国沙尘暴主要策源区之一,也是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

——祁连山是内陆河水源涵养和补给区。祁连山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过渡带和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海拔2500—3500米有森林分布,3600 米以上为

多年冻土,4400 米以上终年积雪,5000米以上发育有现代冰川。祁连山冰雪、降水和地下水所形成的径流汇成56条河流,形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每年75 亿立方米的

水资源支撑着我省河西地区及黑河下游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阻止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合拢和抵御风沙东扩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殊的复合生态系统,对确保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西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战略定位

基于甘肃生态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及其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重大影响力,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甘肃生态的战略定位为:是西部生态建设的枢纽区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生态敏感区,是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战略稳定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实生态后盾。

二、甘肃生态保护与建设形势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建设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于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以生态屏障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主的各项生态工程,积极完

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市场运作机制,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稳步推进。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1998 年至2012 年底,甘肃累计落实各项林业建设资金亿元,完成造林万公顷,义务植树亿株,森林覆盖率由%提高到%,森林面积从万公

顷增加到万公顷,森林蓄积从亿立方米增加到亿立方米。在重点林区和国有林场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森林质量进一步改善。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效果明显。1998 年至2012年底,累计治理“三化”草原584 万公顷。全省1790万公顷草原中,划定基本草原1780 万公顷,实施退牧还草万公顷,落实禁牧草原667 万公顷,完成补播改良176 万公顷,建设人工饲草地万公顷。累计完成减畜任务225万羊单位,草畜平衡面积达940 万公顷。草原承包面积达到1600万公顷,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草原生态退化势头得到一定程度控制。

——荒漠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以初步遏制。根据2009 年开展的第 4 次全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全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万公顷,为1921 万公顷,年递减率%;沙化土地总

面积减少万公顷,为1192 万公顷,年递减率%,沙化土地植被平均覆盖率由2004 年的%提高到2009 年的%,5 年间提高个百分点,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总体呈减轻态势。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稳步发展。全省湿地总面积达到万公顷,湿地率%。黄河

首曲、张掖黑河湿地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湿地荣膺国际重要湿地,建成各类湿地

公园8 处,湿地公园总面积达到万公顷,国际、国家重要湿地总面积达万公顷,全省自然湿

地保护率达到46%,实施了尕海—则岔、敦煌西湖、黄河首曲、黑河流域等27 项湿地保护

与恢复工程,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

——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改良逐步推进。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土壤污染的环保执法,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平衡。至2012 年底,全省农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万公顷,增强了耕地蓄水保墒抗旱能力,有效减少了耕地表土流失,农田土壤结构和肥力逐步改善。

——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有效改善。大力推进和发展循环经济,狠抓新建和在建项目的环保审批,强化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控制和治污减排。坚持林水结合、城乡一体的城市绿化原则,城市绿地面积逐步增加。2012 年全省设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近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重点污染城市治理取得成效,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基本退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突出。1998 年以来,全省累计新修梯田176 万公顷,建成各类淤地坝1571 座、总库容5 亿立方米、淤地面积平方公里,营造水土保持林草343 万公顷,治理小流域1520 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全省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省级总站、市级分站和水土保持科研单位为主线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全省有125条小流域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小流域”,庄浪县、安定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日益加强。至2012 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0 处,保护区面积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强化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

息地保护,全省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达到125种,大熊猫、金丝猴、普氏

野马等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二)面临形势在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经过多年实践,甘肃生态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受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人口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影响,

加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强,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尤

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实现中央“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目标,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从治理难度和区域上看,

生态保护和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区域上更为分散。从生态演变特性和阶段特征看,全省生态演变总体上依然呈现“面上向好、局点恶化、博弈相持、尚未扭转”的特点,生态问题“边治理、边发生”、“已治理、又复发”的现象存在,生态恶化的形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依旧脆弱的特质没有改变,生态保护与建设“持久战”的局面还将延续。特别是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自然灾害等生态问题,仍然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瓶颈”,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12位、森林面积居全国第18位、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27 位。全省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等林区,区域有林地占全省有林地面积在70%以上。

全省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立方米,人工林仅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立方米/ 公顷)和世界平均水平(立方米/ 公顷)。林分结构不合理,中幼林比例高。

——草地退化较为普遍。甘肃草原平均超载率仍然较高,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接近50%。

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省草原生态“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全省90%的可利用

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草原面积达1468 万公顷,鼠

虫害发生面积573 万公顷,草地沙化、盐碱化现象仍较严重,草场退化导致生态功能弱化,生态系统趋向脆弱。

——土地沙化问题突出。目前,全省沙化土地面积1192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其中中度以上沙化土地面积比例超过95%。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仅河西风

沙线长度就有1600公里。全省8市(州)24 个县(市、区)有万公顷耕地、万公顷草地、万公顷林地受到荒漠化和沙化威胁,河西地区有4370公里灌渠受到风沙威胁、256 公里经常被流沙淤积或掩埋。土地沙化问题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向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发出了严峻挑战。

——湿地功能退化。湿地开垦、泥沙淤积、水电开发、污染加剧等造成部分地区自然湿地面积缩减,河湖生态退化、湿地景观丧失、生物多样性衰退、湿地生态功能下降。湿地过度利用、盐碱化加剧、生物侵害处于高发态势。甘南高原湿地面积萎缩,水源涵养和调蓄功能有所下降。河西内陆河干旱荒漠地区湿地面积减少,部分干涸,生态功能减退。

——农田生态面临诸多威胁。长期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有机肥,对耕地保护不够,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耕地地力退化,质量有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不当的耕地利用方式也引起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水土流失加剧。部分灌区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农药、化肥、地膜等大量施用以及工业“三废”等日益成为产生

耕地污染的新因素。河西农田防护林退化严重,功能下降。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功能降低。

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全省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还不相

适应。全省城市绿化面积总量不足,大多数城市生态脆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城市绿化苗木基地建设滞后,绿化投入成本较全国平均水平偏高。部分城市山体、河流、湿地等面临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导致自然植物群落破坏严重,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萎缩,城市人居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

——水土流失形势依旧严峻。甘肃省有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初步治理的面积仅万平方公里,还有75%近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需整治。黄土高原长度在1 公里以上的沟道达 5 万多条,泾河上游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渭河、泾河等重点支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普遍较低。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减弱,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水土流失还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全省水库淤积总量达亿立方米,占总库容的%,致使防洪压力加大。

——生态灾害多发。甘肃是泥石流、滑坡、洪涝、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高发区,全省14 个市(州)均有地质灾害分布,危害范围广、程度重,其中仅长江流域就有万处滑坡体和6千多条泥石流沟道直接威胁400 多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制约。

当前,甘肃正处于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政策叠加期和奋力爬坡期,也是生态问题的凸显期,实

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任务艰巨。全省又处在建设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特别是随着《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祁

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和《甘肃渭河源区生态保

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等重大生态规划的相继获批,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大政策利好,为我们做好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目标

、规划依据

(1)《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年)》;

(4)《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落实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4〕1528 号);

(6)《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

(7)《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

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

为总目标,以提高生态承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总任务,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根本,尊重自然规律,着力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全力搞好各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突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推广生态保护建设的典型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生态屏障综合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