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2019年第35期(总第359期)
教育界
/ EDUCATION CIRCLE

管理智库

高校学生干部是沟通高校学生与老师的主要桥梁,是高校
管理的主要力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学
生干部作为学生中优秀的群体,保障了校园文化的顺利发展。
近年来,在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新闻,例如,
媒体提到某高校学生会组织中出现了“正部长级”“副部长级”
字样;某高校学生干部作弊得高分问题。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
深入分析其中原因,除了学生干部自身存在一定问题外,主要
的原因在于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教育不到位。所以,
加强新时代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非常必要的。高素
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都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一、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
(一)有较强的热情和信心
大多数大学生都参加过学生干部竞选,而能通过选拔最终
成为学生干部的学生只是很少一部分。学生干部任职后对待学
校或学院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地积极推进完成,对
待工作充满热情,能够很好地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让同学们更
加信任自己,在工作中有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对待工
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在为同学
们服务中充满自信。
(二)工作中具创造性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部分大学生从小就开始培养绘画、
书法、舞蹈、器乐等各类兴趣特长,每个学生干部都把一技之
长发挥得很好。特别是适应能力比较强,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
受迅速,对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应用得得心应手。
在学生工作中,善于运用互联网,取其精华,学习学生工作先
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并能去其糟粕,改进创新。
(三)组织和协调能力强
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学生干部具有良好

的群众基础,在与同学们相处中,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热点话
题、参与活动等情况都比较了解,能主动组织和参与一些集体
活动,为开展学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在日常学生工
作中,学生干部能够以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与老师沟通,
以平和、亲近的态度对待同学,善于学习先进经验,善于统筹
计划和总结不足。
二、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专业知识的重视度不足。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是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干部的要求更高。但是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干部都会出现学习上的短
板,往往只注重个人工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
习不重视,因而出现了挂科现象。这种现象是个人对专业知识
重视不足造成的,也是大多数学生干部的短板,制约了学生干
部的发展。
二是功利性强。一些学生加入学生干部队伍,把为师生服
务和锻炼自己放到了后面,想着自己作为学生干部,在入党、
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就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功利性心理
使他们在学生干部岗位中只注重外在表现。
三是榜样作用不明显。学生干部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为同学
们树立榜样。随着“90后”和“00后”步入大学,他们大多是
独生子女的影响,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独立思考和处理问
题的能力薄弱。同学们对学生干部的期望值慢慢降低,使学生
干部的榜样作用减弱。
四是大局意识薄弱。部分学生干部大局意识薄弱,遇到工
作或活动时,总是考虑个人班集体或宿舍小集体利益,没有从
专业或学院角度考虑工作,过于注重发展个人,展现自己,而
忽视了学生干部队伍的集体性,大局意识淡薄。
(二)管理者在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太高估学生干部的能力。在工作中,管理者只注重工
作的及时安排和完成,不注重工作的部署计划和工作的难易

浅谈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 鑫

【摘要】
学生干部是先进校园文化的倡导者、优良学风建设的探索者、日常管理的辅助者、自我管理的领导者。新时代

学生干部存在着对专业知识的重视度不足,功利性强,榜样意识不强,大局意识薄弱等问题。文章从学生干部自身、管理者、
学校三方面深入查找原因,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学生干部;培养;管理
17

2019年第35期(总第359期)
教育界
/ EDUCATION CIRCLE
管理智库

度,高估了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有些工作学生干部胜任不了,
往往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了问题。
二是传达工作时信息不对称。在高校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
中,管理者或学生干部受教育背景、自身岗位、工作性质以及
个人能力的制约,在传达工作时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具体落实
工作时出现了偏差。
三是个人榜样作用不明显。在学生工作中,身教大于言教,
各级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者,个人的榜样作用是
非常重要的。在现实的工作中,有一些管理者身上也带有功利
性或者情绪化的影响,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常常抱
怨,总是认为社会不公平,个人待遇低,晋升时间慢等,以至
于把这种情绪带进了工作,在学生干部面前表现出对现实的不
满,降低了在学生干部心目中的地位,在学生干部中的榜样作
用不明显。
四是“一头羊身上拔毛”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对高校管
理者来说,培养一两个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是很不容易
的,但是一旦出现一两个优秀的学生干部,管理者就会出现
“一头羊身上拔毛”现象,任何工作都会找他们去做,以至于
影响到了学生干部个人的学习成绩,也不能充分调动其他学生
干部的积极性。
(三)学校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干部重使用而轻培养。学校在学生干部培养中重
使用而轻培养,没有完整、系统的培养体系和持续的培养方案,
只是简单地集中培训,更没有长远的培训目标和内容。辅导员
对学生干部的主动培养意识也不够强,只是在学生干部在工作
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1]
,缺乏管理培训前瞻性

和时效性。这种现象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存在普遍。
二是缺少思想引领。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的培
训交流重视不足,没有适合学生干部中长期发展和培养的方
案,投入的相关经费也不足,培训交流的内容往往不能做到与
时俱进,内容单一,形式老套,缺少学生干部思想引领方面的
教育,培训交流的创新形式不足。
三是学生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也不完善。大多数高校的
学生干部管理中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干部的评优评先
按照人数比例分配,学生干部的换届通过推荐完成,面试和投
票等环节流于形式。学校在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教育中,需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加强学生干部的诚信教育。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要从诚信教育抓起,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制度,从制度上进
行保障;在诚信教育方面,要创新方式和方法,制订出结合实
际的实施办法,用制度去规范不诚信行为;要加大对不诚信现
象的惩戒及宣传力度,形成震慑力和威慑力
[2]
。学生干部以诚

信来自我约束,带动身边更多的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推动诚
信教育。
二是理想信念教育与理论实践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主要是用理论武装头脑,理论的基础重在学习,学习马克思理
论中国化的应用,读马克思原著,读党发展的历史。此外,要
充分利用警示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教育
平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干部把理论实践自觉转化
吸收,从而坚定个人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选拔、监督考核、交流和激励机制,
用制度去约束人
一是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学生干部的人才引进应
该始终坚持“以德树人,任人唯贤”的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
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要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
的管理制度去管理学生干部的选拔,从源头上选拔素质较高的
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
二是健全高校学生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学生干部的选拔、
培训和考评等工作需要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特别是学生干部日
常工作的考核和量化更需要监督,不仅要建立内部监督,而且
需要普通同学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干部进行引导和教
育。监督考核是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重要的部分。
三是健全学生干部交流机制。在学生干部交流中,要体现
人员流动性大、互补性强、岗位设置实效性大的特点,提供给
不同的学生干部锻炼岗位,学生干部不局限于一个部门,多部
门都可以竞选。只有在不同的岗位中锻炼交流,才能够不断创
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四是完善学生干部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细化学生
干部评优评先制,树立优秀典型,进一步明确学生干部的奋斗
目标,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干部整体的战斗力、凝
聚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是制订学生干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案。全面考虑学生
干部在大学时期的职业发展,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让学生干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学
生干部岗位上能协调好时间,分配好时间,做到个人能力锻炼
和学习成绩同时兼顾。制订学生干部职业生涯教育方案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在学生干部就业中给予帮助。高校应该主动联系用人
单位,查找招考信息,推荐优秀的学生干部报考,为学生提供
辅导帮助。
【参考文献】
[1]朱丽.对大学学生干部管理和培养的几点思考[J].读
天下,2016(16):197.
[2]李新伟.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J].人民论坛,
2016(08):153-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