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2015年)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方法和程序。

本规范为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技术规范,适用于包括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重大危险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安全评价通则》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如表1所示。

表1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评价程序为:

①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区域划分成等间隔的网格区,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城市的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网格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人口密度,以不影响计算结果为准。

②确定每一网格内的人员数量,通过火灾(室内火灾除外)、爆炸、毒物泄漏扩散事故后果模型计算重大危险源事故在每一网格中心处产生的热辐射、超压或毒物浓度的数值,然后通过热辐射、冲击波超压、中毒概率函数将其其转化为造成死亡的概率。

③将每一网格中心的死亡率与人口数量相乘,即得到死亡的人数。 ④将所有网格的死亡人数求和,即得到总的死亡人数。 具体用下式表示:

∑=??=n

i i i v S D N 1 (1)

式中,N 为总的死亡人数,D i 为第i 个网格的人口密度,S 为网格面积,v i

为第i 个网格的个人死亡率,n 为网格的数目。

图1 死亡人数计算原理示意图

采用财产损失半径的方法评估事故后果造成的损失,并假定此半径内没有损失的财产与此半径外损失的财产相互抵消,或者说此半径内的财产完全损失,此半径外的财产完全无损失。财产损失半径通过火灾、爆炸事故后果模型确定。

财产损失半径按下式计算:

6

/123

/131751???

?

???????? ??+=

TNT TNT

i i W W K R (2)

式中,R i 为i 区半径,m ;K i 为常量。

热辐射对建筑物的影响直接取决于热辐射强度的大小及作用时间的长短,以引燃木材的热通量作为对建筑物破坏财产损失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2540067305/4+=-t q (3) c

M W t /= (4)

式中,q 为引燃木材的热通量(W/m 2),t 为热辐射作用时间,即火灾持续时间(s )。

6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程序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分级程序如下图所示。如果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按照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即遵循“最大危险原则”。各类重大危险源具体事故情景选择、后果计算及死亡概率计算过程参见附录A 。

图2 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程序

附录A: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模型

储罐区重大事故后果分析

储罐区的主要事故后果类型

池火灾

易燃液体如汽油、苯、甲醇、乙酸乙酯等,一旦从储罐及管路中泄漏到地面后,将向四周流淌、扩展,形成一定厚度的液池,若受到防火堤、隔堤的阻挡,液体将在限定区域(相当于围堰)内得以积聚,形成一定范围的液池。这时,若遇到火源,液池可能被点燃,发生地面池火灾。

蒸气云爆炸

、天然气等,泄漏后随着风向扩散,与周围空气混合成易易燃易爆气体如H

2

燃易爆混合物,在扩散扩过程中如遇到点火源,延迟点火,由于存在某些特殊原因和条件,火焰加速传播,产生爆炸冲击波超压,发生蒸气云爆炸。

易燃易爆的液化气体如液化石油气、液化丙烷、液化丁烷等,其沸点远小于环境温度,泄漏后将会由于自身的热量、地面传热、太阳辐射、气流运动等迅速蒸发,在液池上面形成蒸气云,与周围空气混合成易燃易爆混合物,并且随着风向扩散,扩散扩过程中如遇到点火源,也会发生蒸气云爆炸。

喷射火

、天然气,以及易燃易爆的液化气体来说,泄漏后可对于易燃易爆气体如H

2

能因摩擦产生的静电立即点火,产生喷射火。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

易燃易爆的液化气体容器在外部火焰的烘烤下可能发生突然破裂,压力平衡被破坏,液体急剧气化,并随即被火焰点燃而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火球。这种事故被称为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云爆炸。

中毒事故

毒性的液化气体如液氯、液氨等,由于沸点小于环境温度,泄漏后会因自身热量、地面传热、太阳辐射、气流运动等迅速蒸发,生成有毒蒸气云,密集在泄漏源周围,随后由于环境温度、地形、风力和湍流等因素影响产生漂移、扩散,

范围变大,浓度减小。 储罐区主要事故后果模型

池火灾事故后果模型

池火灾火焰的几何尺寸及辐射参数按如下步骤计算。 ①计算池直径

根据泄漏的液体量和地面性质,按下式可计算最大可能的池面积。

(1)

式中,S 为液池面积(m 2

),W 为泄漏液体的质量(kg ),ρ为液体的密度(kg/m 3

H min 为最小油层厚度(m )。

最小物料层厚度与地面性质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不同性质地面物料层厚度表

②确定火焰高度

计算池火焰高度的经验公式如下:

61.00)]/([42gD m D

L

h f ρ?== (2)

式中:L 为火焰高度(m ),D 为池直径(m ),m f 为燃烧速率(kg/m 2s ), ρ0为空气密度(kg/m 3),g 为引力常数。 ③计算火焰表面热通量

假定能量由圆柱形火焰侧面和顶部向周围均匀辐射,用下式计算火焰表面的热通量:

DL

D f m H D q f C πππ+?=

22025.025.0

(3)

式中,q 0为火焰表面的热通量(kw/m 2),ΔH C 为燃烧热(kJ/kg ),π为圆周

()

ρ?=min /H W S

率,f 为热辐射系数(可取为),m f 为燃烧速率(kg/m 2s ),其它符号同前。

④目标接收到的热通量的计算

目标接收到的热通量q(r)的计算公式为:

V r q r q )ln 058.01()(0-=

(4)

式中,q(r)为目标接收到的热通量(kw/m 2),q 0为由式(3)计算的火焰表面的热通量(kw/m 2),r 为目标到油区中心的水平距离(m ),V 为视角系数。

⑤视角系数的计算

角系数V 与目标到火焰垂直轴的距离与火焰半径之比s ,火焰高度与直径之比h 有关。

)

(2

2H V V V V += (5)

B A V H -=π (6)

()()()()5

.025

.01)1/(1111tan )/1(-???????????

?????+--+-=-b s b s b s b A (7)

()()()()5

.025.01)1/(1111tan )/1(-???????????

?????+--+-=-a s a s a s a B (8)

s

K J h s s h V V /)(/))1/((tan 5.021-+-=-π (9)

()

()()()()5

.015.02

1111tan 1??????+--+????????-=-s a s a a a J (10)

()()()5

.011/1tan +-=-s s K (11)

)2/()1(22s s h a ++= (12) )2/()1(2s s b += (13)

其中A 、B 、J 、K 、V H 、V V 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引入的中间变量,π为圆周率。

蒸气云爆炸事故后果模型

蒸气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是其主要危害。冲击波超压可通过传统的TNT 当量系数法进行计算,将事故爆炸产生的爆炸能量等同于一定当量的TNT ,也可根据爆炸能量直接计算。

(1)TNT 当量法 ①确定闪蒸系数

在热力学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用下式估算燃料的闪蒸部分。

?

??

????--=L T C F p exp 1 (14)

式中,F 为蒸发系数,C p 为燃料的平均比热(kJ/kgK),ΔT 为环境压力下容器内温度与沸点的温差(K),L 为汽化热(kJ/kg)。

②计算云团中燃料的质量:

FW W f 2= (15)

式中,W f 为云团中燃料的质量(kg),W 为泄漏的燃料的质量(kg),F 为闪蒸系数。

③计算TNT 当量:

TNT f f e TNT H H W W /α= (16)

式中,W TNT 为燃料的TNT 当量(kg),W f 为云团中燃料的质量(kg),H f 为燃料的燃烧热(MJ/kg),H TNT 为TNT 的爆热(MJ/kg),αe 为TNT 当量系数,推荐αe =。

④将实际距离转化为无因次距离:

3

/1/TNT

W R R =

(17)

式中,R 为离爆炸点的实际距离(m),R 为无因次距离(m)。

在离爆炸点距离为R 处,根据

无因次超压(×)

1/3

-3

mkg w TNT

实际距离

无因次距离=

图1 Δ—P ∽—

R 曲线

相应的R 值,查图1得到超压,进而预测人员受伤害和建筑受破坏的情况。

(2)直接计算法

在得到云团中燃料的质量的情况下,可按下式直接计算爆炸冲击波超压Δp 。

32)(ln 0320.0)(ln 1675.0)(ln 5058.19126.0)/ln(Z Z Z p p a s -+--=? (18)

(≤Z ≤12)

3

1)/(a P E R z = (19)

C WQ E α8.1= (20)

式中,Δp s 为冲击波正相最大超压(Pa ),Z 为无量纲距离,P a 为环境压力,R 为目标到爆源的水平距离(m ),E 为爆源总能量(J ),α为蒸气云当量系数,一般取,W 为蒸气云中对爆炸冲击波有实际贡献的燃料质量(Kg ),Q C 为燃料的燃烧热(J/Kg )。

喷射火事故后果模型

加压的可燃物泄漏时形成射流,如果在泄漏裂口处被点燃,则形成喷射火。假定火焰为圆锥形,并用从泄漏处到火焰长度4/5处的点源模型来表示。

①火焰长度计算

喷射火的火焰长度可用如下方程得到:

66

.161)(444

.0m H L C = (21)

式中,L 为火焰长度(m ),H C 为燃烧热(J/kg ),m 为质量流速(kg/s )。 ②热辐射的通量计算

距离火焰点源为X(m)处接收到的热辐射通量可用下式表示:

1000

42?=

X m fH q C πτ

(22)

式中,q 为距离X 处接收的热辐射的通量(KW/m 2),f 为热辐射率,τ为大

气传输率。

大气传输率τ按下式计算:

X ln 0565.01-=τ (23)

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云爆炸事故后果模型

计算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①火球直径

327.0665.2W D = (24)

式中,D 为火球直径(m ),W 为火球中消耗的可燃物质量(Kg )。对单罐储存,

W 取罐容量的50%;对双罐储存,W 取罐容量的70%;对多罐储存,W 取罐容量的90%。

②火球持续时间

327.0089.1W t = (25)

式中,t 为火球持续时间(s ),W 同式(24)。 ③火球抬升高度

火球在燃烧时,将抬升到一定高度。火球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H 由下式估计:

D H = (26)

④火球表面热辐射能量

假设火球表面热辐射能量是均匀扩散的。火球表面热辐射能量SEP 由下式计算:

)/(2t D mH F SEP a s π= (27)

式中,F s 为火球表面辐射的能量比,H a 为火球的有效燃烧热(J/Kg )。

F s 与储罐破裂瞬间储存物料的饱和蒸气压力P (MPa )有关:

32.027.0P Fs = (28)

对于因外部火灾引起的BLEVE 事故,上式中的P 值可取储罐安全阀启动压力Pv (MPa )的倍,即:

v P P 21.1= (29)

H a 由下式求得:

T C H H H p v c a --= (30)

式中,H c 为燃烧热(J/kg ),H v 为常沸点下的蒸发热(J/kg ),C p 为恒压比热(J/),T 为火球表面火焰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K ),一般来说T =1700K 。

⑤视角系数

视角系数F 的计算公式如下:

2)/)2/((r D F = (31)

式中,r 为目标到火球中心的距离(m )。 令目标与储罐的水平距离为X (m ),则:

5.022)(H X r += (32)

⑥大气热传递系数

火球表面辐射的热能在大气中传输时,由于空气的吸收及散射作用,一部分能量损失掉了。假定能量损失比为α,则大气热传递系数

ατ-=1a 。α和大气中

的CO 2和H 2O 的含量、热传输距离及辐射光谱的特性等因素有关。

a

τ可由以下的经验公式来求取:

09.0)'(02.2-=r p w a τ (33)

式中,p w 为环境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压(N/m 2),r 为目标到火球表面的

距离(m )。

RH p p W w ?=0

(34) 式中,0

w

p 为环境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N/m 2),RH 为相对湿度。

2/'D r r -= (35)

⑦火球热辐射强度分布函数

在不考虑障碍物对火球热辐射产生阻挡作用的条件下,距离储罐X 处的热辐射强度q (W/m 2)可由下式计算:

a F SEP q τ??= (36)

中毒事故后果模型

(1)泄漏模型 ①液体泄漏速率模型

液体泄漏可根据流体力学中的柏努力方程计算泄漏量。当裂口不规则时,可采取等效尺寸代替;当泄漏过程中压力变化时,则往往采用经验公式。柏努力方程如下:

gh

P P A C Q d 2)

(20+-=ρ

ρ

(37)

式中,Q 为液体泄漏速率(kg/s),C d 为无量纲泄漏系数,

是液体密度

(kg/m 3),A 是泄漏孔面积(m 2),P 为罐压(Pa),P 0为大气压力(Pa),g 为引力常数s 2),h 为液压高度(m)。

液体出口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ρ??=

A C Q

u d (38)

式中,u 为液体出口速度(m/s ),其他符号如前。 持续时间按下式计算:

)/)](/([0A A g C u t T d s ?= (39)

式中,u 0为初始流速(m/s ),A T 为罐内液面积(m 2)。

泄漏系数C d 的取值通常可从标准化学工程手册中查到。对于管道破裂,C d

的典型取值为。表2为常用的液体泄漏系数数据。

表2 液体泄漏系数C d

雷诺数R e 裂 口 形 状

圆形(多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100 ≤100

这个方法没有考虑泄漏速率对时间的依赖关系(压力随时间而降低以及液压高度下降)。因此,计算出的泄漏速率是保守的最大可能泄漏速率。

②气体泄漏模型

压力气体泄漏通常以射流的方式发生,泄漏的速度与其流动的状态有关,其特征可用临界流(最大出口速度等于声速)或亚临界流来描述。

Perry 等人用如下的关系式作为临界流的判断准则:当式(40)成立时,气体流动属音速流动;当式(41)成立时,气体流动属亚音速流动。

1

012+??

? ??+≤k k k P P (40)

1

012+??

? ??+>k k k P P (41)

式中,P 0为环境大气压力(Pa),P 为容器压力(Pa),k 为气体的绝热指数,即定压比热C P 和定容比热C v 之比。

对于很多气体,临界比值(P/P o )c r 近似为2,也就是说储压近似等于大气压力的两倍,此时流体泄漏的出口速度近似等于声速。临界流的质量泄漏速率可按下式计算:

1

112-+??

?

??+=k k d k RT Mk AP

C Q (42)

气体呈亚音速流动时,其泄漏量为:

1

112-+??

?

??+=k k d k RT Mk AP

YC Q (43)

式中,Q 是气体泄漏速率(kg /s ),C d 为气体泄漏稀疏,A 为裂口面积(m 2),

M 是气体相对分子质量,R 是普适气体常数( J mol -1K -1),T 是气体的储存温度(K ),Y 为气体膨胀因子,按式(44)计算。

???

???????? ??-???

? ???

?

?

??+??? ??-=--+k k k

k k P P P P k k Y 1

0201

112111 (44) 上述考虑的为理想气体的不可逆绝热扩散过程。此外,没有考虑气体泄漏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因此使用初始储存条件必然导致保守的结果。

③两相流泄漏模型

Cude 在1975年建议了两相流泄漏关系式。假设源容器和泄漏点之间的管道长度和管道直径之比L /D>12,泄漏点压力与泄漏点上流压力之比P c /P=。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按下式计算两相流的质量分数:

V

p

C v H C T T M )(-=

(45)

式中,M V 为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T c 是对应于泄漏点压力P c 的平衡温度(K ),T 是对应于泄漏点上流压力P 的平衡温度(K ),C P 是液体的定压比热[J /(kg ·K )〕,H v 是液体的蒸发热(J/kg )。

第二步,按下式计算两相流的平均密度:

1

11

ρρρV

V

V

M M -+

=

(46)

式中,ρ、v ρ和1ρ分别是两相流、蒸气和液体的密度(kg /m 3)。 第三步,按下式计算两相流的质量泄漏速率Q (kg /S ):

)(2C d P P AC Q -=ρ (47)

式中,C d 为泄漏系数,多数情况下,取C d =,A 为裂口面积(m 2),P 为两相混合物的压力(Pa ),P C 为临界压力(Pa )。

如果L /D<12,先按前面介绍的方法计算纯液体泄漏速率和两相流泄漏速率,再用内插法加以修正。两相流实际泄漏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10/)/12)((111D L Q Q Q Q V V --+= (48)

式中,Q 、1V Q 和1Q 分别为两相流实际泄漏速率、按式(43)计算出的两相流泄漏速率和纯液体泄漏速率(kg /S )。

如果L/D ≤2,一般认为泄漏为纯液体泄漏。

(3)非重气云扩散模型 ①瞬间泄漏扩散模型

??

?

?????????????--+??????--???

? ??----=2

2

22

22222/32)(exp 2)(exp 22)(exp )2(2),,,,(Z z y x z y x e H z H z y Vt x x Q

H t z y x C σσσσσσσπ (4

9)

②连续泄漏扩散模型

??????

??????????++??

???????? ??=22222

22)(ex p 2)(ex p 2ex p 2'

2),,,,(Z z y z

y e H z zH y V Q H t z y x C σσσσσπ (50) 式中,C 为气云中危险物质浓度(kg /m 3),H e 为泄漏源有效高度(m ),Q 为源瞬间泄漏量(kg ),Q ’为源连续泄漏速率(kg /s ),V 为风速(m /s ),t 为泄漏后的时间(s ),x σ、y σ和z σ分别为x 、y 和z方向的扩散系数(m)。

对于连续泄漏,平均时间取10min 。其中σx ,σy ,σz 与地面的有效粗糙度有关。地面有效粗糙度长度如下表所示。

表3 地面有效粗糙度长度表

有效粗糙度Z 0≤地区的扩散参数按下表选取。

表4 Z 0≤地区的扩散参数

有效粗糙度Z 0≥的粗糙地形扩散系数为:

y y y f 0σσ= z z z f 0σσ=

0001)(Z a Z f y +=

x

g f z Z x e d x c b Z x f ln 000100000)ln )(ln (),(--+-=

式中,σy0、σz0按表4中的数值取值。其他系数按表5取值。

表5 不同大气稳定度下的系数值

式(49)和式(50)中泄漏源有效高度是指泄漏气体形成的气云基本上变成水平状时气云中心的离地高度。在大多数问题中,泄漏源有效高度难以与泄漏源实际高度相一致。事实上,它等于泄漏源实际高度加泄漏源抬升高度。

泄漏源抬升高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近似计算:

V d T T T P d V H s a s a s /])(268.05.1[1

--+=? (51)

V d V H s /4.2=? (52)

式中:ΔH 是泄漏源抬升高度(m ),V s 是气云出口速度(m /s ),d 是出口直径(m ),V 是环境风速(m/s),p a 是环境大气压力(Pa ),T s 是气云出口温度(K ),T a 是环境大气温度(K )。

计算出泄漏源抬升高度以后,将泄漏源抬升高度与泄漏源实际高度相加就得到了泄漏源有效高度。

(3)重气云扩散模型

常用模型有盒子模型和平板模型两类。盒子模型用来描述瞬间泄漏形成的重气云团的运动,平板模型用来描述连续泄漏形成的重气云羽的运动。这两类模型的核心是因空气进入而引起的气云质量增加速率方程。

①盒子模型

盒子模型使用如下假设:

I 、重气云团为正立的坍塌圆柱体,圆柱体初始高度等于初始半径的一半。 II 、在重气云团内部,温度、密度和危险气体浓度等参数均匀分布。 III 、重气云团中心的移动速度等于风速。 重气扩散的盒子模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2 重气云团盒子模型

坍塌圆柱体的径向蔓延速度由下式确定:

[]

{}2/1/)(/h g dt dr V a a f ρρρρ-== (53)

式中,f V 为圆柱体的径向蔓延速度(m/s),r 为圆柱体半径(m),h 为圆柱体高度(m),t 为泄漏后时间(s)。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r ,上式变成下面的形式:

[]{}

[]{

}}2

/12

/12

2//2/)(2/πρρρρρρρ

ρa

a

a a hr g dt dr -=-= (54)

由于假设重气云团和环境之间没有热量交换,重气云团的浮力将守恒,即:

[][]

O a a a a V g V g ρρρρρρρρ/)(/)(-=- (55)

将上式代入式(53),积分后得到:

[]{}t V g r r O a a o o 2

/122//)(2πρρρ-+= (56)

式中,r o 为重气云团的初始半径(m),V 0为重气云团的初始体积(m 3),O ρ为重气云团的初始密度(kg/m 3)。

由于假设重气云团是圆柱体,初始高度等于初始半径的一半,因此重气云团初始半径的计算公式为:

3/1)/2(πO o V r = (57)

随着空气的不断进入,云团的高度和体积也将不断变化。云团体积随时间的

变化速率由下式确定:

E T V Rh V R dt dV )2()(/2ππ+= (58)

式中,重气云团体积h R V 2π=,V T 和V P 分别为空气从顶部和边缘进入重气云团的速率(m/s)。

由于重气云团内部危险气体质量守恒,因此,在重气云团扩散过程中,下式存立:

)/()(//22hr r h V V C C o o O O == (59)

式中,C O 和C 分别为初始时刻和t 时刻重气云团内部危险物质浓度(kg/m 3)。 任意时刻重气云团的半径按式(56)计算。如果知道任意时刻重气云团高度的计算公式,利用上式就可计算任意时刻重气云团内部危险物质浓度。但这里不准备采用先推导重气云团高度的计算公式,然后计算重气云团体积和危险物质浓度的方法。而是先采用量纲分析法求重气云团的体积和浓度,然后利用上式反推重气云团的高度。

无量纲量O V V /与3/1/O V x 之间存在如下函数关系:

3/15.13/1,)/(o o o V x V x V V ≥= (60)

式中,x 为下风向距离(m)。它与时间、风速之间的关系为:

Vt x = (61)

将上式代入式(52),得到:

3/15.13/1,)/(o o o V x V x C C ≥=- (62)

将圆柱形重气云团的体积h r V 2π=代入式(60),可推导出

3/125.13/1),/()/(o o o V x r V x V h ≥=π (63)

随着空气的不断进入,重气云团的密度将不断减小,重气坍塌引起的扩散将逐步让位于环境湍流引起的扩散。

目前,判断重气坍塌过程终止的准则主要有:

I 、ε准则

定义a a p ρρρε/)(-=。ε准则认为,如果ε小于或等于某个临界值(在~之

间),重气坍塌引起的扩散将让位于环境湍流引起的扩散。

下面推导转变发生的位置,令:

ε

ρρρgV gV E a a p =-=/)( (64)

将式(60)代入式(64),得到:

5.13/1)/(o o V x V g E ε= (65)

从上式求出x ,得到:

3/23/13/2)(--=εg V E x o (66)

由于不考虑云团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云团浮力守恒,故E =E 0。代入上式得到转变点对应的下风向距离为:

3/23

/13/2)(--=cr o o f g V E x ε (67)

II 、 Ri 准则

对于瞬间泄漏,定义Richardson 数2*3/1/)/)((V V g Ri a a p ρρρ-=。Ri 准则认为,如果Ri 小于或等于某个临界值(在1~10之间),重气坍塌引起的扩散将让位于环境湍流引起的扩散。

由于云团内部浮力守恒,因此

a a o gV E E ρρρρ/)(-== (68)

对上式进行恒等变换,得到:

)/(/)(gV E o a a =-ρρρρ (69)

将式(69)代入Richardson 数的定义式,得到:

)/(2*3/1V xV E R o o i = (70)

从上式求出转变点下风向距离x ,得到:

)/(2*3/1V V Ri E x o cr o f = (71)

III 、V f 准则

定义重气云团径向蔓延速度V f =dr/dt 。V f 准则认为,如果V f 小于或等于某个临界值,重气坍塌引起的扩散将让位于环境湍流引起的扩散。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晋中市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对照GB18218-2009,储存危化品的量超过临界量是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 qn/Qn ≥1,q为实际用量,Q为临界量。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公司危险化学品储存明细 液氯储存区内储存有氯气瓶,每瓶1t,最大储存20瓶。所以晋中市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氯气最大储存量是20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内容,氯气的临界量是5t,q/Q值>1。 所以晋中市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液氯储存区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

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4)、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

(完整版)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

1目的 识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更新,为尽量减少和控制公司各项活动中的风险提供依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工作。 3 术语 3.1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危险源根据评价可以划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3.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认知危害、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特定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 (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 注1 :事故是一种造成了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 注2:没有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也被称为[near-miss未遂事件]、[near-hit虚惊事件]、[close call差点出事]或[dangerous occurrence危险事件]。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事件。) 3.6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低风险/蓝色风险(D级)四个风险等级,并采用红、橙、黄、蓝色进行标识。 3.6.1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 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标识为红色。 3.6.2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 属于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公司管理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标识为橙色。 3.6.3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1)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原理,进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一、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 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 (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3)海上施工作业由于受自然气象条件如台风、汛、雷电、风暴潮等侵袭易发生翻船人亡且群死群伤意外。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2) 3、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 (1)厨房与临建宿舍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施工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窒息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意外。 (2)临时简易帐篷搭设不符合安全间距要求,易发生火烧连营的意外。(3)电线私拉乱接,直接与金属结构或钢管接触,易发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 (4)临建设施撤除时房顶发生整体坍塌,作业人员踏空、踩虚造成伤亡意外。 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主要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X X X X公司管理文件文件编号:XXXXX 第1版签发:XXXXX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程序用来辨识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业务运营部门(以下简称各单位)。 2 定义与术语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进行辨识。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 管理职责 安全环保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负责制订风险分级标准,组织审定各单位申报的改善型方案纳入安措项目,监督检查各单位Ⅰ、Ⅱ级危险源控制执行情况,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价。 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提出项目建议书。同时监督检查相关方在本区域的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情况。 涉及相关方(XXX公司)的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管理范围、区域和岗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XX分公司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配合项目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同时关注、配合、跟踪维修工程和技改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进度。 运营管理部要在合同中明确提出相关方在公司范围内作业,必须开展工

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 本章学习要点 ◆熟悉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熟悉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和相关制度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客 ◆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检查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一、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其中,危险物质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单元指一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 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可以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其中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存;贮存区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 144

我国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申报、普查工作中,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七大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称危险源辨识,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场的特征。危险源辩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危险源的存在,找出导致故的根源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一)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1)辨识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性质、损害能力。在进行危险源 辨识时应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如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等。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还需考虑危险源从哪个方面对身体进行伤害,能够对多大的范围内造成多大的伤害伤害的持续时间有多长等。 (2)辨识危险源的数量。危险与安全之间经常在于量的差别,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在策划服务过程时,应同时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在以下时机,应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 A.管理体系建立之初; B.承接到新的产品服务项目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时; C.对生产活动中的每一具体环节进行策划时; D.修改策划时; E.公司的经营活动发生变化时; F.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 G.发生事故(事件)及紧急情况后; H.采取管理方案、纠正或预防措施使策划的活动发生变化时。 一、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步骤: 根据公司从事的生产活动的特点和易于辨识的原则,采用分析伤害的方法进行辨识,辨识的步骤为: A.确定生产活动中容易产生的伤害 (如维修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 B.确定那些具有能量的物质或危险物质是造成伤害的根源,即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如高处作业的人员、在人员上方的物体、电及其载体、运转的机械等); C.分析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条件,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改变方面分析确定,即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的组合是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所需辨识的危险源。 二、公司内的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A.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 B.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C.发生紧急事件(如发生火灾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危险); 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员工、相关方)的活动; E.工作场所内的生产作业设备(如机械、设施、附属设施和工具等,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租赁或临时进入的外部设备)。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询问、交谈:选择从事某项工作有一定经验的人询问交谈,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险源; B.现场观察: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以找出存在的危险源; C.查阅有关记录:查阅被辨识部门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D.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危险源信息,通过分析辨识存在的危险源; E.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被辨识部门成员工作任务中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危险源; F.安全检查记录:通过查阅检查记录,可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公司生产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 四、对于不立即采取措施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应停止作业活动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五、风险评价 1、本公司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经验判断法相结合; LEC法的评价方法: A. B.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记录

菏泽市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过程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来进行的。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个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 q1/Q1+q2/Q2+…+q n/Q n≥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公司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边缘距离均不超过500m,按一个单元进行辨识。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公司1,3-丁二烯、丙烯腈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且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见下表: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11]40号)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如下: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2.R 的计算方法 ???? ?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 2111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2和表3: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风险预控管理 各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煤矿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 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3、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3)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4)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5、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二、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 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

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 work 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 store 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a)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 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危险源LECD评价方法

危险源LECD评价方法

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的标准见表1: 表1 风险分级 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2: 表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③LEC法。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具体表述是,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L,E,C的取值分别见表3、表4、表5),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D的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表6所表示的分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或评定。 表3 发生事故可能性(L)

(精选文档)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I)

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 1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由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 1.2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依此划定,公司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分为:三酸车间、酒精库。 1.3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辨识依据 本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丙酮、乙酸、盐酸、硝酸、草酸、磷酸、硫酸、乙醇、甲醇、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醚、甲醛、过氧化氢、碘、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硫尿、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氯化铵、亚硝酸钠、二氯甲烷,辨识

依据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均为达到临界量。 3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3.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介绍 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均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211Q q Q q ……+Qn qn ≥1 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 Q 1,Q 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 3.2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重大危险源的判定首先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当达不到重大危险源标准时,再采用《关

重大危险源识别清单

中国建筑管理表格 重大危险源识别清单 表格编号CSCEC-SC-SS-23 项目名称营业用房建设项目南主楼共 6 页第 1 页 序号作业场所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级别控制措施要点 1 塔吊作业限位、保险装置不 起作用 吊物坠落、伤人 一级加强检查、确保限位、 保险装置齐全有效 2 起重钢丝线磨损、 断丝超标吊物坠落、伤人 一级每日检查,及时更换钢 丝绳 3 锁具不符合要求吊物坠落、伤人 一级每日检查,及时更换锁 具 4 附墙装置不符合要 求倒塌、伤人 一级 按图纸、方案要求施工 5 漏电保护器未设或 失效触电伤人 一级 每天检查,及时更换 6 接地接零线不符合 要求触电伤人 一级按规范要求定期检查, 接好保护零线 7 垂直度偏差超标倒塌、伤人一级定期检测,及时调整 8 与架空线路防护不 符合要求触电伤人 一级 按方案设计做好防护 9 施工升降机安全装置不符合要梯笼坠落、冒顶一级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装

求置齐全有效10 钢丝线磨损、短丝 超标配重、梯笼坠落 一级每日检查,及时更换钢 丝绳 11 漏电未接保护零线触电伤人 一级定期检查,按规范要求 接好保护零线 12 漏电保护器失灵触电伤人一级每天检查,及时更换 13 附墙装置不符合要 求倒塌、伤人 一级 按图纸、方案要求施工 14 平台、防护门(棚) 不符合要求人员坠落、落物伤人 一级按要求搭设平台、防护 门(棚) 15 垂直度偏差超标倒塌、伤人一级定期检测,及时调整 16 未安装避雷装置雷击伤人 一级按设计要求安装避雷 装置 中国建筑管理表格 项目重大危险源识别清单表格编号 CSCEC-SC-SS-23项目名称营业用房建设项目南主楼 共6 页 第2 页 序号作业场所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级别控制措施要点 17 电 漏电未接保护零线触电伤人二级 定期检查,按规范要 求接好保护零线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1 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 辨识依据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相关规定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及数量。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1+……+q n/Q n ≥1 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1,……Q 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 存区的临界量,t 《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属重大危险源: ①蒸气锅炉额定蒸气压力大于,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重大危险源清单名录识别

重 大 危 险 源 台 帐 资 料 广安碧桂园·铂悦府项目 四川羽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安碧桂园·铂悦府项目部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质量重大危险源名录识别确认表申报单位:四川羽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2月16日工程名称广安碧桂园·铂悦府 施工总包单位四川羽翔建筑工程有 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李宁 施工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 / / / / 工程监理单位广东国晟建设监理工程 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柯友军 建设基本特点框剪结构,地上18层,地下1层 建设工程项目施 工安全重大危险 源名录 附后 施工单位识别意见 签章2019年月日监理单位确认意见 签章 2019年月日 监督机构监督检查意见 签章 2019年月日 1、申报单位为施工总包单位; 2、建设单位直接发包专业工程,专业施工单位直接申报; 3、如工程无分包单位的,分包单位栏不用填写。

广安碧桂园·铂悦府 重大危险源清单 编制部门:四川羽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 审批人: 审批人: 四川羽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2月16日

机械设备类重大危险源清单 序号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分级控制措施 1 塔吊限位、保险装置不起作用吊物坠落、伤人一级加强检查、确保限位、保险装 置齐全有效 2 起重钢丝线磨损、断丝超标吊物坠落、伤人一级每日检查,及时更换钢丝绳 3 锁具不符合要求吊物坠落、伤人一级每日检查,及时更换锁具 4 附墙装置不符合要求倒塌、伤人一级按图纸、方案要求施工 5 漏电保护器未设或失效触电伤人一级每天检查,及时更换 6 接地接零线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一级按规范要求定期检查,接好保护零线 7 垂直度偏差超标倒塌、伤人一级定期检测,及时调整 8 与架空线路防护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一级按方案设计做好防护 9 施工升降机安全装置不符合要求梯笼坠落、冒顶一级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装置齐全 有效 10 钢丝线磨损、短丝超标配重、梯笼坠落一级每日检查,及时更换钢丝绳 11 漏电未接保护零线触电伤人二级定期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 12 漏电保护器失灵触电伤人二级每天检查,及时更换 13 附墙装置不符合要求倒塌、伤人一级按图纸、方案要求施工 14 平台、防护门(棚)不符合要求人员坠落、落物伤人一级按要求搭设平台、防护门(棚) 15 垂直度偏差超标倒塌、伤人一级定期检测,及时调整 16 未安装避雷装置雷击伤人一级按设计要求安装避雷装置 17 电焊机漏电未接保护零线触电伤人二级定期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 护零线 18 漏电保护器失灵触电伤人二级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19 无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或防触电 装置 触电伤人二级使用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或 防触电装置 20 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二级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21 焊接时产生的熔珠无防护措施溅落到易燃物上发生 火灾 二级焊接时有防护措施,配备灭火 器

关于危险源的分级

危险源分级 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危险源引起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 目录 ?一、按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可能性大小 ?二、按事故危险程度 ?三、按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一、按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可能性大小 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将危险源划分为六级。 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划分危险等级 级别事故出现可能性危险概率 A 非常容易出现10-1 B 容易发生10-2 C 较容易发生10-3 D 不容易发生10-4 E 难以发生10-5 F 极难以发生10-6 二、按事故危险程度 从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来划分危险源等级。 按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危险源等级 级别危害程度危险概率 一级可忽略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破坏 二级临界的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但可排除和控制 三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须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四级破坏性的造成人员伤害以及系统严重破坏

三、按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规定了一些危险源的危险等级,以下就是其中的几例。 1、国标GB 33608-1983按坠落高度(即与基准面的高差)把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为四级。 一级:2-5m; 二级:5-15m; 三级:15-30m; 四级:30m以上。 2、按压力容器所承受压力的大小把压力容器分为4类。 低压容器:承受压力; 中压容器:承受压力; 高压容器:承受压力; 超高压容器:承受压力。 3、按发生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的程度,把危险源(点)划分为四级。 一级危险源(A级):事故发生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的地方; 二级危险源(B级):事故发生潜在危险性较大,并较难控制,容易发生伤亡或多人伤害的地方; 三级危险源(C级):虽然导致重大事故风险较小,但事故经常发生或潜伏有发生事故可能性较大的地方; 四级危险源(D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地方。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主要防范措施(新编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主要 防范措施(新编版)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主要防范措施 (新编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的事故 主要防范措施 环境及机械、工器具使用措施 个人防护或工作要求 1 起重机械安装、拆除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人员伤亡 1、拆装作业区设置安全警戒区,布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 2、现场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 3、所使用的机械、工器具检测合格并取证; 4、作业所用的施工通道、脚手架平台搭设完成、验收合格并挂牌; 1、高处作业体检合格; 2、作业时严格按交底程序进行、按现场指挥要求进行; 3、工器具存放在工具包内,大件工具设置保险绳; 4、每次登高作业前对所要使用的脚手架进行认真检查和确认。 坍塌 机械倒塌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1、所使用的机械检测合格并取证; 2、作业过程中专人进行机械使用监护(电力供应、刹车); 3、现场指挥熟悉作业程序并按程序指挥作业; 4、现场所使用的钢丝绳等起重工器具经检查并确认合格; 5、临时固定措施(抛锚钢丝绳)已到位并检查合格;拆除时确认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

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 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风险评价

建筑业危险源风险等级评价方法探讨 GB/T28001:2001标准4.3.1 条款要求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4.3.3和4.3.4中所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要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评价结果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 《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国家标准不完全适用于建筑业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G B/T28001:2001标准3.4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显然《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定义的重大危险源没有涉及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的破坏或失效的问题,即没有涉及第二类危险源,只是第一类危险源。

与《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配套的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标准为《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标准,该标准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对爆炸性物质(26种), 易燃物质(34种), 活性化学物质(21种),有毒物质(61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的生产和储存的临界量加以确定,只要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即为重大危险源。 GB 18218-2000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在适用范围中明确: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掘业;d) 危险物质的运输。 显然,上述标准仅适用于易燃、易爆、有毒类的化学物质。它的局限性较大,不适用于核设施、矿业、建筑业、水利工程、航天发射等,也没有涉及存在能量的装置(设施、作业活动)等。 二、LEC法不应是建筑施工企业首选评价方法 对于高风险或大型、工艺复杂的企业,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宜采用系统风险分析及评价方法。系统风险分析及评价方法是对系统中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目前,已开发出数十种评价方法,每种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评价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直接判断法、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险分析法(PHA)、故障树分析法(FTA)、事件树分析法(ETA)、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

重大危险源判定及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2.4重大危险源判定及风险等级划分 2.4.1企业重大危险源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福建南纺涉及的液化石油气、二甲基甲酰胺、双氧水等属于危险化学品。 表2-10 重大危险源判定 2.4.2企业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可根据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一、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根据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

是否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附表1和附表2中所列化学物质,计算所涉及化学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表1或附表2中临界量的比 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2、当企业存在多种化学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q1/Q1+q2/Q2+…+q n/Q n(1) 式中:q1, q2, ..., q n——每种化学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 Q2, ..., Q n——每种化学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1≤Q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别以Q1、Q2和Q3表示。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和表2-10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企业的Q值为: Q=0.7/50+45/50+5/50+0.3/5000+0.5/200=1.02 二、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废水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级分别见表2-11与表2-12。 表2-11 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宜昌力能液化燃气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对宜昌力能液化燃气有限公司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根据宜昌力能液化燃气的生产实际,重大危险源为液化天然气罐区。对本公司储存的液化天然气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液化天然气储罐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本单元内只有一种危险化学品,且存量大于临界量,故构成重大危险源。 辨识结果:液化天然气储罐区为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 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