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的通知

合集下载

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

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

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页脚内容1目录一、编制背景 (3)二、编制目的 (3)三、适用范围 (3)四、指标体系 (3)(一)指标构成及权重 (3)(二)指标分解描述 (6)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6)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10)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12)4.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 (17)五、说明 (18)页脚内容2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

我市要有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建深圳教育云,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必须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开展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为推进我市“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促进并引领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根据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

二、编制目的(一)为我市中小学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指引;(二)为3年打造100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提供评估依据;(三)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未来学校新形态。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合理确定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规划用地的依据,也是审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所称特殊教育学校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招收盲、聋、智障学生的学校。

第四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实施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新建项目,改建和扩建项目参照执行。

第五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和使用功能,学校的建筑及设施应具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和应对措施。

应执行“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无障碍"的基本规定,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第六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

本建设标准将各类校舍面积分为必备指标和选配指标,必备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校园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分为Ⅰ类和Ⅱ类。

新建学校应按必备指标加选配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

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必备指标。

建在县级城镇的特殊教育学校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一级指标,建在地(州)、市及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二级指标.第七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除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第二章建设规模与建筑项目构成第八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第九条办学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一、盲、聋校为9班、18班、27班,12人/班。

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9 2023 年瑶海区智慧学校图书馆等 合肥市瑶海区教育体育局 功能室设备采购
10 某部新建室内安防设备采购及升级 改造项目(二次)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308.4 239.8 181.9
2023-07-26 2023-07-25 2022-11-24
(2)山东(6)
序号
目标单位: 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时间:
2023-09-01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企业的投标业绩表现、竞争能力、竞争 对手、服务客户和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投标行为全方位分析,为目标企业投标管理、市场拓展 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企业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单位、竞争对手、中介机构、金融 机构等快速了解目标企业的投标实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企业 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1.2 业绩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9 月 01 日 生成
1 / 23
近 1 年(2022-09~2023-08): 近 3 年(2020-09~2023-08):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的中标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小于 10 万元区间,占总中标数量的 47.2%。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15 个。
元氏县住房和城乡建 设局
6360.8 6010.1
TOP3
长治市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 下沉能力提升项目智慧物流系统 院 (EPC)

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

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

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成果长沙市教育局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成果说明我局承担的市级课题《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已经结题。

结题后,我局会同市发改委、财政、规划、国土、建委、人事、编办、教育督导室等部门共同审议会签,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已于20XX 年4月6日由市政府办公厅以“长政办发[2007]12号”文件颁发。

目前,正在用于指导全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研究成果正在转化为生产力。

附:研究成果——《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长沙市教育局20XX年11月21日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局国土局建委人事局编办教育督导室20XX年3月5日一、总则二、学校建设基本标准(一)学校选址与规模(二)校园面积与规划(三)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四)教学、办公及生活设备三、队伍建设基本标准(一)干部队伍建设(二)教师队伍建设四、学校管理与质量(一)教育管理(二)教学管理(三)教育科研管理(四)行政管理(五)教育质量长沙市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局国土局建委人事局编办教育督导室20XX年3月5日一、总则为促进本市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市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长沙市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本市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

《标准》规定的各项建设标准是本市举办普通中小学校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

《标准》有关场所建设及配置设施、设备的具体要求,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并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标准》的实施遵循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分步推进的原则。

市教育行政等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本《标准》的实施;各区县(市)政府根据《标准》及其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制定本区县(市)实施《标准》的学校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智慧校园“智慧”的缺失及建设策略

智慧校园“智慧”的缺失及建设策略

智慧校园“智慧”的缺失及建设策略引言概述:智慧校园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教育服务。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智慧校园中存在着一些“智慧”的缺失,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

一、教育教学智慧缺失1.1 缺乏个性化教学:智慧校园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但目前缺乏相关的智能化系统支持。

1.2 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智慧校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但目前存在着教学资源碎片化、共享不便等问题。

1.3 教学评估不许确:智慧校园应该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评估系统,提供准确的学生评估结果,但目前评估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校园管理智慧缺失2.1 学生信息管理不完善:智慧校园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但目前存在着学生信息不完整、数据冗余等问题。

2.2 资产管理难点:智慧校园应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资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但目前资产管理仍然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2.3 安全管理不到位:智慧校园应该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但目前存在着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设备不完善等问题。

三、学生服务智慧缺失3.1 学生生活服务不便利:智慧校园应该提供便捷的学生生活服务,但目前存在着餐饮、住宿、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不便利。

3.2 学生活动信息不透明:智慧校园应该提供学生活动的信息发布和管理平台,但目前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全面,学生活动信息不透明。

3.3 学生健康管理不到位:智慧校园应该通过智能设备和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但目前健康管理手段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四、师生互动智慧缺失4.1 教师教学支持不足:智慧校园应该提供教师教学支持平台,但目前教师教学支持系统功能有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4.2 学生与教师互动不畅:智慧校园应该提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平台,但目前存在着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

成都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校舍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校舍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前言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省、市政府关于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使我市普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素质教育对校园和校舍条件与环境的要求,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加强中小学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设计质量,提高建设水平,进一步改善本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特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编制本建设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标准》(建标[2002]102 号)、《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参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 109-2008)、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并结合本市教育发展现状和《成都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 2012 年 3 月),以及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编制。

第三条本建设指导意见是我市新建中小学校建设中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是各级相关政府规划、批准设置、新建、改造、管理中小学校的基本依据,是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创建的参照依据。

在达到本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标准,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

改建和扩建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小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应服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服从成都市各区(市)县政府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

第五条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保证校舍建筑设计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应确保师生的安全;在防御地震、台风、暴雪、洪水等各种重大意外灾害时,应具有相应的能力和应对措施,应成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

利用“三通两平台”实现育人全过程

利用“三通两平台”实现育人全过程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45 January2019(A)总第445期2019年1月(上)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也伴随着时代步伐不断演进。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虽然建校时间短,但在合肥市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与区域联动的大背景下,为实现经济开发区打造教育新高地追求,高起点建设智慧校园,累计投入千余万,用智慧校园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在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拓宽德育渠道、加强家校合作、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满足个性化需求诸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三通两平台智慧校园资源共享创新应用Real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by Using the Intelligent System//Ma Min,He Sen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the school information-based construction has also evolved along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Hefei168Rose Garden School has a short history,but in the context of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based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linkage in Hefei City,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ursuit of a new highland of educatio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a high-starting construction of a smart campus was implemented,and more than10million yuan was invested.The smart campus construction was used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and fruitfu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improving school management efficiency,expanding moral education channels,strengthening home-school coopera-tion,enriching teaching means,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im-proving classroom efficiency,and meeting individualized needs. Key words the intelligent system;smart campus;resource shar-ing;innovative application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作为安徽省智慧校园实验校,通过利用三通两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师专业成长、常态教研开展、教学竞赛参与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深圳市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标准

深圳市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标准

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1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目录一、编制背景 (3)二、编制目的 (3)三、适用范围 (3)四、指标体系 (4)(一)指标构成及权重 (4)(二)指标分解描述 (7)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7)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11)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13)4.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 (17)五、说明 (18)2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

我市要有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建深圳教育云,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必须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开展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为推进我市“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促进并引领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根据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的
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合教[2016]69号
【发布部门】合肥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6.03.25
【实施日期】2016.03.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的通知
(合教〔2016〕69号)
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管学校:
为贯彻落实《合肥市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2016-2020年)》(合教〔2016〕19
号),我局制定了《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现予印发。

本参考指标主要适用于普通高中学段,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办学类别、学段要求、教学及管理的实际需求,参照执行。

合肥市教育局
2016年3月25日
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
为规范并指导我市“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大力推进我市“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依据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和安徽省《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参考指标。

各校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环境、资源、管理、应用的全面数字化,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智慧校园教学与管理新模式,真正实现依托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一、基础环境建设
建设内

参考指标
校园网
络1.采用星形拓扑结构,两层架构(核心层、接入层)或三层架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建设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出口设备选择支持千兆带宽的中高端路由器、防火墙、链路负载均衡器等设备。

校园网络的核心设备选择中或高端三层交换机设备。

校园网汇聚设备选择中或低端三层交换机设备。

校园网接入设备选择上联千兆光口(电口),下联百兆24口或者48口的二层可网管交换机。

2.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达到二级等保要求。

3.每个教职工办公位有1个网络端口,每个办公室要有冗余端口,每个教室讲台区域至少有2个端口。

4.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全接入;千兆或万兆带宽到楼宇,百兆或千兆带宽到桌面,互联网总接入带宽依据《合肥市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2016-2020年)》文件要求执行。

具有内、外网不同访问控制策略,限定不同类型用户的访问权限。

5.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采用基于无线控制器的AP系统架构,满足可管理、安全、QoS、漫游等功能要求。

AP数量根据场地面积、可能并发的无线终端数进行合理设置,室内区域满足95%区域接收信号强度≥-75dBm,室外满足95%区域接收信号强度≥-65dBm。

6.支持多终端接入,校园各终端功能室设备均应连接至校园网和互联网。

数据中
心1.数据中心主机房进行分区管理。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应采用二层架构(汇聚层、接入层)的星型拓扑结构。

汇聚层设备宜采用全千兆中或高端三层交换机,接入层设备宜采用全千兆中端二层交换机。

对于小型的数据中心,其网络系统可将汇聚层和接入层合并,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交换机设备。

2.根据数据中心安全和管理实际需求,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可配置独立的防火墙、负
载均衡器等设备。

数据中心主机(服务器)选择标准PC服务器,并根据应用系统的技术和性能要求可考虑虚拟技术的应用。

3.存储系统可根据实际应用选择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连接存储(NAS)或混合模式。

校园显
示终端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学校入口处、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等)至少配备1套公用终端,如大屏幕显示设备、触控一体计算机、移动平板等。

主要用于显示校园通知、校园文化展示、校园宣传片播放等。

教室多媒体(班班通)1.每个教室(含功能教室)配置标准的多媒体设备和系统,包括音频扩音系统、视频显示系统、设备控制系统、多媒体讲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其他教学设备等。

2.实现教室多媒体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根据需要配置)。

3.设备控制系统(根据需要配置),实现对中控主机及连接的多媒体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多媒体讲台根据各学校需要配置,支持教师本地钥匙、刷卡打开讲台。

多媒体讲台可安装多媒体计算机显示器、中控控制面板。

多媒体讲台应有外接电源、音频、视频插座,有VGA、话筒、USB接口和网络接口。

多媒体讲台内设备电源进线必须安装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开关。

计算机教室1.计算机教室要以千兆接入校园网,能访问互联网。

每个计算机教室应在本校最大班额基础上配置适量冗余计算机,做教学备用机。

2.每台计算机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通过软件实现可控条件下的网络教学。

多媒体教学软件应具有屏幕广播、多频道教学、屏幕监视、遥控辅导、电子黑屏、远程开关机、双向对讲、多人会话、电子画板、收发文件、电子签到等基本功能。

录播教
室1.采用三基色灯管,照度是常规教室的两倍;教室环境进行吸、隔音处理。

2.支持智能化录播,可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实现全自动多场景课程录制,录制的视频采用FLASH MEDIA流媒体架构,支持校园网络直播和公网直播,直播时声话必须同步,尽量减少传输延时。

3.录播设备能实现拍摄自动跟踪定位,跟踪无盲区,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无须摄像人员控制;音频采集设备保证录制的声音清晰;录制的视频画面质量要高。

4.多媒体导播控制平台,在远程通过网络登录,可手动或自动控制摄像机云台和焦距、以及导播切换,在线编辑。

5.安装课堂教学录播系统资源管理平台,对录播资源进行发布、管理、点播、后期编辑等,并实现用户权限管理;资源管理平台与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校园广
播1.广播实现校园全覆盖,包括教室、操场、礼堂、走廊、办公楼等各个区域。

支持自动播放,系统可按校方设置的时间表全自动播放广播操国歌、预备音乐铃、上下课音乐铃等,及新闻、英语教学等学校自选广播音乐和节目。

2.支持循环播放,编排好一周的播放时间表后,全年可循环播放;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播放,同时支持CD盘、U盘播放。

3.支持临时广播,学校可随时结束自动播放状态,进入手动播放状态进行校园通知等内容的临时播放。

4.支持分区控制,根据播放内容和需求的不同,分路控制操场、走廊、校园等扬声器定时播放。

校园电视台1.配置演播室、导播间、灯光系统,可与录播教室混用。

配备数字化摄录、采集、编辑、播出系统,实现校内直播功能。

2.视频全面支持MPEG1、VCD、SVCD、MPEG2、DVD、VOB、MPG、MPEG4、AVI、
MPEGIV、ASF、WMV、QUICKTIME、RM、MP3、CD、MIDI、WAV、RA、AU、FLV等各种国际主流视频/音频格式。

3.采用高效图象压缩算法,录制生成的文件小,图象质量高,直播延迟可以控制在200毫秒以内。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1.每个县区建设一个数字化图书馆,每个学校根据需要配置适量的电子图书资源。

2.电子阅览室。

应连接到社会公共数字化图书馆、学校电子图书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师生可自由访问图书资源、教学资源和互联网,支持多点并发视音频点播功能,支持多格式的流媒体点播。

3.校园阅读终端。

在教学区、学生活动区、图书馆等公共区域配置阅读终端并连接到上级数字化图书馆、学校电子图书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支持个人阅读资源管理,提供查看、收藏、下载、搜索等基本功能。

4.学校各计算机教室应连接到上级数字化图书馆、学校电子图书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

5.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

图书入库、图书查询、图书借阅、图书统计、新书推荐,全面采用数字化管理。

数字探究实验
室1.每所小学至少配备1间科学探究实验室。

每所中学至少配备1间物理数字探究实验室和1间生化综合数字探究实验室。

2.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要支持能量、光影、力、电磁、地理、机器人等多个主题的科学探究实验。

3.中学物理数字探究实验室要配备齐全的数据采集设备和各种传感器设备(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提供40种以上的物理专用软件,支持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开展。

中学生化综合数字探究实验室配备齐全的数据采集设备和各种传感器设备(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心电图传感器等),提供70种以上的生化专用软件,支持中学生物和化学课程教学中各种探究实验的开展。

4.配备探究实验管理软件,软件具有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数据实时显示分析及所有学生实验室数据存储功能。

校园安全防护系统1.安防系统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等统一管理和控制。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部署消防报警系统、紧急广播与疏散系统、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应急/紧急求助系统和其他特殊类型安防子系统。

3.各安防子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的要求。

安全防护范围涵盖校园的所有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

4.相关要求参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公治﹝2015﹞168号)文件执行。

5.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和报警系统接入公安机关监控和报警平台,暂不能联网的预留接口,符合《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及区域联网建设技术要求》(合公治〔2015〕273号附件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