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一幕统一高原

旁白: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在奴隶主集团相互争夺中被毒杀,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此时他年方13岁。

禄东赞:(慌张状)尊敬的赞普,大事不好啦!

松赞干布:(冷静)禄东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让睿智的你如此惊慌失措?

禄东赞:先王诸臣和母后诸族已举兵公然叛乱割据一方,另外两个强大的部落羊同、苏毗也跟着起兵谋反了。

松赞干布:你无需惊慌,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作祟而已。阴谋毒杀先王的佞臣贼子已经伏法。只需给我三年时间,本赞普定会指挥大师,平定叛乱。

旁白:三年后,松赞干布团结支持王朝的力量,经过二三年的准备,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军队,随即出兵平叛,攻取了叛乱者所据地区。平定内乱后,松赞干布迁都逻些,雄峙高原。接着,又征服了强大的羊同、苏毗等部,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唉!唉!唉!

禄东赞:尊敬的赞普,你已统一高原,富有四海,又为何叹气呢?

松赞干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虽贵为高原共主,但我朝与东方的大唐相比又有所不及了。大唐人杰地灵,政治、经济、文化皆在我朝之上啊。我想向大唐求婚,如果事成,汉藏两族友好交往,则吐蕃受益匪浅。

禄东赞:这有何难,赞普只需派臣前往大唐长安城求婚。臣定会求得美丽的大唐公主嫁于赞普。

松赞干布:(高兴得站了起来,原地转了三圈)好,好,好,你即日出发,事成之后,我定有赏赐。

第二幕巧解难题娶文成

旁白:公元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求婚未果。贞观14年,吐蕃使臣禄东赞再次来到长安求婚。

小太监:宣吐蕃使者禄东赞觐见。

禄东赞: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远安康!天可汗仁慈爱民,大唐人杰地灵,赞普久仰中土文明。我们奉赞普之命,特来大唐求婚。这里有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太监收下)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赞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唐朝求婚,朕深感欣慰。不过目前已有回纥,突厥等族的使臣前来求婚。众多使臣都来求婚,令朕左右为难。还需找出一个择婿的万全之策。

小太监:宣众使臣进见。(众使臣上)

唐太宗:(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现在朕出六道考题,如有哪国使臣能答出、答好,朕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君主。出题!

宫女:各位使臣,请听题。第一题:一根木头,两头一样粗细,哪头为根部,哪头为尾部?

回纥使臣:嘿嘿嘿,太简单啦,我去抬一下木头的两端不就知道了嘛!哈哈,我太聪明啦!

(随即,他跑到木头旁,用手抬木头的一端,没抬起来,跑到那边抬另一端,还是没抬起来。)

回纥使臣:(擦汗,两手一摊道)太重了,这题该如何解啊?

禄东赞:陛下,臣有一计,可解此难题。

唐太宗:(好奇)哦,你倒是说来听听。

禄东赞:因为根部比头部重,所以把木头放入水中,吃水比较深的一端就是根部了。

唐太宗:你果然聪明,朕就不信难不倒你。出下一题。

宫女:请听好下一题:御马苑里有100匹小马驹关在左边的马圈里,有100匹母马关在右边的马圈里,请你们找出一个好的方法为100匹小马驹找到自己的母亲。开始答题。(回纥使臣和吐蕃使臣举手)

回纥使臣:(得意洋洋)尊敬的天可汗,回纥使臣已有答案。把100匹小马驹一一宰杀,母马听到自己的孩子哀鸣,定会痛苦嘶鸣。用此法,可一一辨出小马驹和母马。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另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此难题。

唐太宗:说来听听。

禄东赞:此法是:把小马驹饿一整天,然后放他们出来,小马驹定会跑到母马处吃奶。这样既不伤害小马驹性命,又能让其和母马团聚,还能体现天可汗的宽厚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题。

宫女:请听下一题:现在有一百只小鸡,一百只母鸡,哪只小鸡是哪只母鸡孵的?

旁白:众使臣低头无语,苦思冥想。

禄东赞:陛下,小鸡吃食物时,常跟母鸡在一起,可先把小鸡和母鸡分开,到喂鸡食的时候,把母鸡一只只放到鸡群中,小鸡一见母鸡就跟着啄食去了。

旁白:太监按照禄东赞的方法去做,结果还有一些小鸡没有跟着母鸡。

唐太宗:(笑道)看来这也不是万全之策啊。

禄东赞:陛下稍等,待我学老鹰和鹞子的叫声,小鸡害怕,自会吓得回到自己母亲跟前去了。(学老鹰叫声,果然奏效了)

唐太宗:哦,果然奏效了。看下一题你如何解法。

宫女:这里有一颗九曲明珠,几束丝线。请你们想出办法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

小太监:这颗明珠中间的空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谈何容易。(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办法。我可以找来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毛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的向孔里吹气。蚂蚁不久就会从另一端的孔中钻出来。我再把丝线接到马尾鬃毛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

唐太宗:禄东赞,你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啊!传朕旨意,今日设宴款待各位来使。每个使臣吃完一只羊,喝完一坛酒,还要回到自己的住处去。这也算是一道考题啦。

众使臣:谢陛下赐宴。(太监摆上座椅,酒菜。)

旁白:众使臣把酒言欢,不亦乐呼。宴罢,其他使者酒醉如泥,像没头的苍蝇寻找着住所,禄东赞则顺着一根细线回到住所。第二天,唐太宗再次召见各位

使臣。

唐太宗:禄东赞,你果然厉害,现在还有最后一题,如果你答对了,大唐公主就嫁于你家赞普了。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相似)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

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生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

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

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

(太宗、众宫女纷纷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额头,不仅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吐赞普。

禄东赞等:多谢天可汗!祝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太宗:(笑道)汉藏联姻,可胜十万雄兵,从此我大唐西线无战事,朕可以高枕无忧啦!

(投影)第三幕吐蕃行

旁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将要起程去吐蕃。唐太宗召见文成公主,依依惜别。

唐太宗:(忧伤状)女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

文成公主:(衣袖掩面,悲伤道)父皇陛下,请放心。女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

唐太宗:此去高原,路途遥远,相见遥遥无期。你想要什么,只管讲来?

文成公主:藏地物种稀少,工艺落后,儿臣希望带去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和各种书籍。

唐太宗:准奏,另外朕再派一些工匠跟随你入藏吧。你用惯了宫里的东西,以后在逻些,你喜欢什么,就让他们造出来。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经过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终于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经千里,举目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

旁白:传说宝镜落地之处后来慢慢隆起了两座山。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把这两座山叫做“日月山”。

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渡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到了吐蕃地界,。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惟我一人向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呀,快过河吧!!

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来了”。

松赞干布:欢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来,请江夏王明日按照唐朝仪式主持婚礼。

江夏王:好!好!婚礼明日举行。

江夏王:(婚礼音乐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声)

第五幕文成公主在吐蕃

旁白: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喜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松赞干布:(对禄东赞)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赞蒙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禄东赞就由你主持布达拉宫。

禄东赞:臣这就去办。

文成公主:尊敬的赞普,此次来吐蕃,臣妾带来了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和各种书籍。一批工匠、乐师、农技人员也随同而来。臣妾想为赞普分忧解难。

松赞干布:赞蒙知书达礼,见解独到。你就参与朝政,协助我来共同来治理好吐

蕃。

文成公主:赞普,请喝茶。

松赞干布:好茶,好茶,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文成公主:这是臣妾为了合吐蕃人的口味,特地泡制的奶茶。下面请赞普来欣赏汉族乐舞。

(汉族宫女翩翩起舞,众汉族乐师演奏音乐)

松赞干布:好!好!(赞不绝口)

旁白:很快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建成。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搬了进去。

松赞干布:赞蒙,如有雅兴何不去布达拉宫参观一番。(松赞干布带领文成公主参观,介绍绘画和雕刻)禄东赞,就由你来做向导吧。

禄东赞:尊敬的赞普、赞蒙,请随我来。

图片展示

旁白: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共同生活了十年,无子孙。公元650年,唐朝皇帝唐太宗去世一年后,深受吐蕃人民爱戴的赞普,吐蕃一代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因积劳成疾,也英年早逝.年仅43岁.松赞干布死后葬在家乡雅隆.文成公主此后一直生活在雅隆,二十年后,唐高宗派特使请文成公主回唐.颐养天年.文成公主谢绝.公元680年,文成公主不幸病逝.她在吐蕃整整生活了40年,她用自己平凡而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汉藏民族团结的松歌.文成公主和西藏最伟大的英主松赞干布一起,共为西藏归入祖国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所谓:千里情牵唐蕃联姻演绎千年幽恋,倾国佳人华彩乐章谱写千古绝唱!”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 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这种情境的 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 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 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 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 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 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 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 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 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勾画知识点内容应抓住关键词句,切忌对 课文基本内容全圈全画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且最好一次性交代完毕,切忌随意打断学生读书的思路。③对学生所列提纲不要强求一律,不要求全责备。④对于起始年级的授课,教师可以列出其

中学历史课本剧活动方案

中学历史课本剧表演比赛活动方案 欢二中 解红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本学期开始准备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开始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案导学,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鉴于这种情况,开展“历史课本剧”的活动,以演促读,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等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活动要求 1、历史短剧尽量再现历史,重要情节与历史真实相符,不得篡改。 2、对照课本上的画像,自制道具、服装、头饰等。 3、作品应贴近历史,表达历史情感,健康向上,展现当代中学生青春活力,长度为10分钟以内。 4、各班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剧本主题内容。 三、活动细则 1、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2、活动对象:七年级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出演一部课本剧。 3、活动地点:各班班级 四、评奖细则 1、比赛设立最佳编剧班级1个,每班级最佳男演员1人、最佳女演员1人。 2、根据综合成绩评出历史课本剧演出最具表演奖1个,最具魅力奖1个,最具人气奖1个,最具组织奖1个。 3、由评委现场打分评比,现场公布成绩,评比过程中各班级节目和演员均以编号出现,以求公开公正。 4、评分细则 1)主题鲜明,选材合理,意义深刻,内容新颖且积极向上。 (1分)

2)演员:语言流畅,口齿清晰,不背台词,台词熟练,普 通话标准、神情与剧情相符、化妆道具布景与剧情相符(剧 情需要除外)。(4分) 3)表演形象逼真,动作到位,神态自然大方。(3分) 4)演出过程中剧情衔接良好,整体效果佳,能感染现场观众及评委。(2分)

历史高效课堂评课稿-《夏商周政治制度》评课稿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评课稿 ----评孙丽雯老师全校公开课必修一《夏商周政治制度》 高台一中高二文综组赵伟吉 今天有幸听了孙老师执教《夏商周政治制度》一堂课,值得回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 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认知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中对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孙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15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了思考力,发展了历史思维,这也是目前开卷考试形式下,一种好的历史教学方法,我们借鉴。 二、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 新课改突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着。孙老师充分发挥了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要表现在把空间留给了学生,把机会留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把思考留给了学生,学习中有一个环节都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由学生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再点拨、提升,值得借鉴。 三、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该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历史大背景作了一个具体介绍,使历史知识有了一个通感。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打破了王朝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历史的大背景做一介绍,孙老师此点体现的很好。 此课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有以下几点: 1.探究新方法,讲活历史课。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有些知识从时间和空间都会很陌生,因而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要避免单一、重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凸现历史课的魅力。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希望对于各位老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老师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规划,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一起来分享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 课堂准备

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篇一:七年级历史评课稿 《秦朝的速亡和西汉王朝的建立》评课稿 授课人: 授课班级:七(1)班 听课教师:政史地组全体教师 评课人:政史地组全体教师 主评人: 评课地点:政教处 评课内容: 本课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重点是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导学案设计符合洋思教学模式,课堂上从大的方向上讲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下边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优点: 1、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 2、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 1 力水平 。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答案搬下来让学生答,而是精心设计了几个有深度的问题。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

4、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能大胆质疑。 5、时间控制合理。 6、能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特别是最后对本节课的小结,既梳理了本课知识,又为前后知识的联系做了铺垫。 建议: 1、当堂训练的两个问答题题可改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和教训有哪些,?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如何,有何意义,这样既照应了学习目标,突出了重点,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2、文景之治不是课标要求,它只是为下了一节《汉朝的大一统》做铺垫,只需让学生了解一下,可不做要求。 3、适当引导学生看看文中的地图和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这堂探究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整堂课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 2 论进行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望见谅。 篇二:2011年秋季历史听课记录2 澄迈县白莲中学教师听课评课记录表 评课 1、本课通过情景导入,生动形象,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摘要 2、授课内容详实,语言丰富。 (优缺3、学生积极活跃,课堂氛围活跃。 点)

初中地理历史听课记录

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9月19日星期一八三班地理(上午第三节)主讲人: 主讲内容:世界的气温 一、教学要求: 1、气温的概念。 2、影响气候的四种要素。 3、了解气温分布的不同规律。 4、影响气温四种因素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 1、认真掌握理解气温的概念。 2、识记影响气候的四种因素的概念。 3、理解气温由高向低的的形成规律。 4、四种影响气温因素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及年平均气温图了,了解世界气温的。分不情况。 (2)根据地图了解影响气温四种要素的分布情况。 (3)根据示意图理解高伟度,低伟度的概念。

(4)通过实物实验、进一步陆地和海洋爱热和放热的不同情况。 (5)根据示意图进一步理解寒暖流的概念。 (6)理解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低下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气温状况是说明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基本要素。虽然世界各地的气温和将水状况相差悬殊,但是它们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五、课堂练习 1、掌握气温的概念。 2、识记影响气温四种因素的概念。 3、课后实验、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加深了时气温的概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虽然世界各地的气温状况相差悬殊,但是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了解了陆地和海洋爱热示放热情况的不同的原因、课堂效果良好。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9月29日星期四上午第四节七年级历史 主讲内容;商鞭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一、教学目标 1、商鞭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鞭变法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商鞭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学习方式。

初中历史课讲法

初中历史课讲法

————————————————————————————————作者: ————————————————————————————————日期:

初中历史课讲法 提起上初中历史课,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笔者的观念逐渐改变了,要上好初中历史课,可真不容易,正如,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门功课让孩子们产生兴趣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借助讲故事,借助诗歌,借助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故事能引人入胜,所以穿插故事就显得很有必要。当讲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时,我提到了清朝有个官员叫曾国藩,当他与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时屡战屡败,但如果这样上报朝廷,呈给慈禧太后,太后会降罪的。于是,他的部下建议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更能表现出自己虽败,但斗志尚存的决心,结果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讲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于是,我灵机一动,唱起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河北高粱熟了------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歌声把学生带到了那种血与火的岁月,使得他们更能理解“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当讲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时,我就提到《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这样,学生便轻松地了解了民族团结的方针。 还有象澳门回归可以唱《七子之歌》,发展大生产运动可以唱《南泥湾》等等。 当然,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可以由学生来主持,搞一些历史竞赛。可以以平行班为单位确定一些选手,每个班还可以选出20多名啦啦队员,这样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参与活动。由学生来主持,让学生来参与,教师只起策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上一篇/ 下一篇2009-06-25 08:27:59 / 个人分类:历史课本剧 查看( 148 ) / 评论( 2 ) / 评分( 5 / 0 ) 学科分类 ?学科:不选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人物表 主要角色: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由四位男生担纲) 甲乙青年各一(男、女同学各一饰) 画外音(一女生朗诵) 参加聚会的青年朋友(全体同学饰) 开场白:(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座谈会的主题就是“新文化运动”。为此,老师特地给同学们请来了几位最尊贵的客人。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 幕启: (扮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四位同学上场,全体同学起立鼓掌欢迎) 陈、李、胡、鲁:(站成一排,面向全体同学,以手抚胸,鞠躬施礼)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陈独秀:(上前一步)我是陈独秀,《青年杂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创办的。请各位记住我的大名,谢谢! 李大钊:我叫李大钊,欢迎各位青年朋友光临本次聚会。本人由于宣传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来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但我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胡适:鄙人姓胡,单名一个“适”字,酷爱文学。新文学形式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我提出来的。 鲁迅:我嘛,原名周树人,笔名叫鲁迅,人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李大钊:哈哈,今天我们大家难得一聚,咱们还是讨论讨论新文化运动进行的情况吧。来,各位请坐下谈。 陈、胡、鲁:这个话题甚好! (全体落座) 鲁迅:独秀先生,您德高望重,见识广博,论谈精辟。还是您先谈吧。 您可是我们新文化运动的泰山北斗啊。 李、胡:对、对,树人兄说得是。 陈独秀:好,那我就不谦让了。现在呀,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我们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各位听说了没有? 李大钊:听说了,真是荒诞之至! 胡适:我也有所耳闻,这种说法实在是对国家大事无知的表现! 鲁迅:(举起右手,食指上指,略带气愤的)我看,这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想破坏我们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的谬论! 陈独秀:我看,咱们有必要在民众当中澄清一下这个问题。今天,在我们面前坐了这么多热心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朋友,我想请他们一起来讨论关于新文化运动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怎么样?(面向其他三位) 李、胡、鲁:好!

高中历史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一 授课内容: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一) ☆导入新课 利用文学作品李白的《古风》和杜牧的《阿房宫赋》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2、秦朝统一 (1)过程(加入荆轲刺秦的故事) (2)条件①②③④(发散思维)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重点) 1、皇帝称号的由来(阅读材料,分析史料) 2、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帝独尊(结合【历史纵横】)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央官制 (1)设置及职能 “三公”“九卿” (2)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3)评价(作用)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目的 2、内容:郡、县、乡里 3、作用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一分为二) 1、积极 2、消极 五、巩固统一的措施 参见教材P10“历史纵横”,指导学生阅读后再归纳 听课感想:XXX老师合理利用与本课相关的一些史料和图片,培养了学生史料解读和图片分析的能力,并且在讲述本课重难点时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这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听课记录二 授课内容: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一) (一)导入【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二)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结合相关史料讲述) 三司、胡惟庸案 2、确立内阁制度 奠基——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确立——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参与机务) 发展——明宣宗内阁地位日益提高(票拟权)

全盛——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2、措施 3、特点 (四)小结 1、秦汉以来,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2、君主制度的演变 听课感想:本课的重难点不好突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教师高屋建瓴,从整体上对秦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把握并加以梳理。 听课记录三 授课内容: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必修一) (一)告知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2分钟〉 2、呈现本课学习目标 (二)呈现新知识 探究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地理条件〈10分钟〉 【结合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和两段材料,说明古代希腊自然地理条件有何特点?请学生回答问题】 探究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15分钟〉 【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从视觉方面直接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填写表格】 探究三: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什么样的影响?〈15分钟〉 【讲解解决这类类似评价的问题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的方法】 【通过几组图片,呈现雅典在哲学、建筑、神话、雕塑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当今世界民主政治的图片,引导学生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三)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新知识的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策略 巩固练习〈3分钟〉 【提供练习的情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行为。】 听课感想:本课教学以活动探究法为主,兼以史料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最后进行本课知识点巩固练习,效果较好。 听课记录四 授课题目: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必修一) 以图片罗马圆形剧场导入,提出问题,引出罗马法(图片导入法)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课 我们都是在教学的第一线,对于历史课堂教学,一线的老师比较有发言权。历史是一门时间多、事件多的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为了教而教,只会照本宣科,不注重教法的改进,致使历史学科成为学生不乐意的一门课。要想上好初中历史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的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进入到学习活动中,不能把学生的神经绷得太紧。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4,要理清课堂思路。上历史课的老师必须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纵观教材全局,不要备一节课上一节课,应该把整个教材内容揉合起来,再把它化为几个时间段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掌握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才容易记准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学起来比较轻松。这种穿串法易使学生接受,对历史的学习感兴趣,也便于给学生复习。 5,上课时应抛开教案,对所讲的知识应成竹在胸,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一名上历史课的教师,如果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看一下教案讲一句,甚至照本宣科,到头来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讲什么,怎么能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 6,上课时力求表达艺术。我们老师上课是否能吸引学生,就要看老师的表达能力是否强。 如果我们老师上课时表达的语言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幽默,加上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带口头禅,讲出美感来,就能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否则,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上课就意味着不成功。 7,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点。在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节课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听得乏味,死气沉沉,时间长了,学生厌倦,其积极性、创造性就没了,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上活历史课,就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只要我们在课堂坚持做到了以上几点,我相信我们的历史课堂一定会上的有声有色,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一幕统一高原 旁白: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在奴隶主集团相互争夺中被毒杀,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此时他年方13岁。 禄东赞:(慌张状)尊敬的赞普,大事不好啦! 松赞干布:(冷静)禄东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让睿智的你如此惊慌失措? 禄东赞:先王诸臣和母后诸族已举兵公然叛乱割据一方,另外两个强大的部落羊同、苏毗也跟着起兵谋反了。 松赞干布:你无需惊慌,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作祟而已。阴谋毒杀先王的佞臣贼子已经伏法。只需给我三年时间,本赞普定会指挥大师,平定叛乱。 旁白:三年后,松赞干布团结支持王朝的力量,经过二三年的准备,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军队,随即出兵平叛,攻取了叛乱者所据地区。平定内乱后,松赞干布迁都逻些,雄峙高原。接着,又征服了强大的羊同、苏毗等部,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唉!唉!唉! 禄东赞:尊敬的赞普,你已统一高原,富有四海,又为何叹气呢? 松赞干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虽贵为高原共主,但我朝与东方的大唐相比又有所不及了。大唐人杰地灵,政治、经济、文化皆在我朝之上啊。我想向大唐求婚,如果事成,汉藏两族友好交往,则吐蕃受益匪浅。 禄东赞:这有何难,赞普只需派臣前往大唐长安城求婚。臣定会求得美丽的大唐公主嫁于赞普。 松赞干布:(高兴得站了起来,原地转了三圈)好,好,好,你即日出发,事成之后,我定有赏赐。 第二幕巧解难题娶文成 旁白:公元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求婚未果。贞观14年,吐蕃使臣禄东赞再次来到长安求婚。

历史评课记录

历史评课记录 地点:前楼小会议室时间:20xx-12-12下午 参加人员:王国文吕志军王顺保许明明高俊杰高秀华赵彦新霍维熙苏爱军 记录: 任课教师说课: 苏爱军:讲述了备课的构想、如何突破重难点;教学形式的创新“火眼金睛”; 对本课的反思:1、教材深入准确的把握,历史抓住事件的本质、要点把问题讲透。2、要充分相信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在合作中提高自己。3、利用好导学案,课前做好准备,为课上打好基础。 听课教师点评: 高军杰: 1、形式创新,对学生有吸引力 2、学生活动中,给学生更多独立表达观点的机会,对学生更有意义。王顺保: 1、某种课型的公式化。以教材为基础,设置题型,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专业性知识,符合高考要求。这正是学生欠缺的,学生欠缺的也是考试要求的。

2、引入高考题 锻炼学生的思维规律、语言概况、信息提取能力。 吕志军(教研员): 1、对本课的点评 导入简洁明快,学生合作学习,现场反馈学生信息,教学形式有创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材的结合、观点与问题、材料、答案的结合、多媒体与板书、导学案的结合。对教材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有深度。教学方法有特点:知识点问题化;讲练结合,初步形成知识点-材料-问题-答案-讲评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存在一些问题 板书不完整,不规范 知识、能力、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待提高 导学案的统领作用要明确 3、建议: (1)抓好历史基本事件、人物、性质、线索、概念、规律的学习 课堂教学目标三部分(知识、能力、运用)要落实。构建知识体系,在选择合适的点进行讲解。 规范完善学案 加强板书 (2)对文科老师的建议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

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髙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授课教师:严力学校:椑南中心校 教材:____七年级历史_____第__二__章(单元) 第__5__节(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 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学生表示认同)(二)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乱”? 2、怎么“乱”的?

历史课评课稿

历史课评课稿 这是一堂既遵循传统教学又符合课改要求(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有价值的公开课。 第一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苏老师这堂课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第一是知识能力目标:了解基本史实;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教材资源、归纳表格、辨析史料达到论从史出、合作探究的目标;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历史情境的再现、分析,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政策制度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教学落实较好。 第二.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答案搬下来让学生答,而是精心设计了9则历史材料,与学生深度解析材料,得出答案。而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教师层层点评,学生层层过关,思路清晰,内容简明扼要,学生通过讨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教师能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研读史料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改变了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运用史料,贯穿课堂,是本课的重要亮点。这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衔接,也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部分。本课很好的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中的史料实证精神,教师搜集可信的材料,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判断史料的价值;掌握研习史料的方法,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形成历史的实证意识,在论述历史时能够将有价值的史料作为依据。这一做法改变了学生关注结论,忽视结论的获取过程的错误观念。是值得所有历史课堂借鉴的地方。本课除了凸显史料实证、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也渗透着时空观念、历史理解等学科素养,相信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大大的提高。由于初一新生第一次接触历史科目,对于材料的甄选,应注意材料的难易度、材料适量原则,过多的材料,学生略显得吃力。

初中历史课堂观察报告

打造趣味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毛鹏飞《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之课堂观察报告 陈蓓(坪山实验学校初一英语组) 一、背景描述 在对毛鹏飞老师已有课堂的观察基础上,学校于2013年组织了我校老师观摩了毛鹏飞的一堂新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基于之前对毛老师的上课风格了解和对有关教学环节的观察思考,借这堂课再一次调整观察方法与过程并作细致分析,跟进对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的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最基本、也较为微观的科学方法,对改善教学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其最终目标是引领教师能自觉运用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的某个维度等进行较为深入地关注并加以研究,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改进自身的课堂,并为他人课堂的完善、改进提供强有力地支撑。 二、本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再来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目标实施条件:既然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中外历史交往与冲突,那么必然要在课堂上先丰富学生对中外交流的认知,这种认知包括三方面: (1)对中外交流的整体性把握。交流不仅有好的,还有坏的,不仅有和平的交往,还有文明的冲突,这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

初中历史听评课记录

重温历史风云,激发爱国热情 ——评历史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今天韩娜老师的一堂历史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我深受感染,受益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第一印象 一堂课听下来,被韩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所折服,且不说他流利的普通话,工整的板书,从容的教态,单就他极强的语言总结能力和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就已证明他是一位久经考验、业务水平很高的老师。例如:“这个流光溢彩、景色如画、既有浓厚文化底蕴,又有鲜活时代气息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就是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可又有谁会想到1937年12月,日军曾经将这里变成一座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这些中国的脊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他们选择抗争到底??” 这些精炼准确、极具感染力的性语言无不唤醒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他的引导下,他的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表达。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整堂课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血染卢沟桥和南京大屠杀两个事件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利于学生把握。同时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大胆地展示学习成果,使这堂历史课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首先利用大都市南京的视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将眼前这个景色如画的国际化大都市和曾经那个被日本人变成尸体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南京相联系,从而引出课题《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样导入,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将学生牢牢的吸引在课堂之内。 2、注重探究,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 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比如: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回顾和对1936年日军《基本国策纲要》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日军的贼子野心;通过地图分析,让学生思考日军攻打卢沟桥的真实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这样,不仅让学生识记了卢沟桥事变的全过程,还让学生清楚该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3、体现“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观,体现新育人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退而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思考探索的开阔的地带。例如:在教学中,韩老师让学生自行介绍英雄人物佟麟阁、赵登禹,在其后只进行简单的补充。又如,韩老师让学生直接走上讲台,为同学们展示课下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一、历史课本剧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1.熟悉教材创作课本剧 创作历史课本剧是基于教材资料而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时候对历史教材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学生通过熟知著名历史人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而后收集资料,分析编写出满意的历史课本剧,在创作课本剧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历史知识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历史知识。 2.辅助教学 历史教学当中还存在大量易于混淆的内容,例如著名的历史事件、时间、人物等,在开展历史课本剧表演活动时,可将容易混乱的历史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概括历史情节,使学生可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经过,便于加深记忆,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 3.有助于学生相互协作 学生共同创作历史课本剧时,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完成课本剧的编写和呈现,在此期间学生一起学习、进步,参与讨论发表自我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经过不断的改动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学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二、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创作历史课本剧 首先,教师按照教学方案,让学生自行收集与教材资料相关的史料。教材是展开历史课本剧的前提,也是课本剧的重要指导内容,完整全面的历史课本剧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得以丰富。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方面收集到历史资料,同时学会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找到历史资料后,结合教材资料开始着手编写剧本,剧本的内容要与教材内容相切合,理顺剧本整体架构、故事发展走向,编写的剧本当中要包含开头、经过、高潮、结尾这几个重要部分,整个剧本内容应有冲突性、矛盾性,以便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编写历史课本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故事要与历史相符合,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创作课本剧。 2.历史课本剧的排练与预演

初中历史优质课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 么叫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以及邓世昌的事迹。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 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通过启发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史 料分析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 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 的影响有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2、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 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问题的由来”(教师简介)。“钓鱼岛争端”说明近期中日关系趋于紧张。回顾近代历史,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侵华战争就有三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本对华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总体上掌握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经过和结果。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名称的由来 (多媒体展示)介绍日本的崛起——通过两幅漫画对比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变化。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多媒体展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出“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介绍:1894年,夹在中日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历史优质课评课稿

历史优质课评课稿 观摩校历史优质课心得 本校于近期开展了各科优质课评比活动,我有幸观摩到一些有经验、有想法的教师所带的历史课堂,自觉获益匪浅。现将个人收获盘点如下: 一、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新课程已全面展开,与时俱进,接受、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是衡量一堂课的重要标准。如果仍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必然会被淘汰。课改潮流,浩浩荡荡。此次活动,无论是说课还是上课,老师们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强的课改意识,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江苏宜兴中学的何平老师在讲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精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搭建一个舞台,一部分同学模拟原告中国,一部分同学扮演被告日本,其他同学作为陪审法官,采用模拟国际审判法庭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 二、精妙设计,创造亮点 参加比赛的都是学校有经验有想法的骨干教师,每一节课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心血。 回味听的每一节课,都不乏亮点。亮点自教学设计的精

妙,亮点自精心预设的美妙,亮点自教材讲解的声情并茂等等。 例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有的老师从导入到各知识点的讲解,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比如:福建林晶老师所讲授的《东西方化交流的使者》一课,就通过忆化说化赏化论化四个环节,先对整节课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再通过展馆的三个展区,1、交流之条件兼收并蓄铸盛唐;2、交流之途径陆海二路传明; 3、交流之典型争做使者创辉煌;层层展开使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读懂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思路新颖,内容清晰,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随后,她又连续问了3个问题:1、今天我们使用了哪些方式和手段学习历史?得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史料探究、讨论法……2、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历史的方式和手段?3、当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开展学习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非常巧妙的将学习历史的方法融入到了本课的教学当中,给我很大的启发。如借助材料展示,及时指导学生怎样提炼材料中的信息。例如辽宁白灵老师讲授的《难忘九一八》一课中,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