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一、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完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相关物质的鉴别和检验

1.Na2CO3和NaHCO3的鉴别

(1)固体粉末:________

(2)溶液:加入________或________溶液

2.Al3+的检验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溶液,根据现象鉴别。

3.Fe2+、Fe3+的检验

(1)Fe3+的检验

向待测液中滴加____________,根据溶液出现的现象判断。

(2)Fe2+的检验

①向待测液中滴加__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据实验现象判断。

②向待测液中加入__________溶液,据沉淀的颜色变化判断。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用适当方法在包装袋中装入()

A.无水硫酸铜、蔗糖B.生石灰、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D.生石灰、食盐

2.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A.煤油B.水

C.沙土D.泡沫灭火器

3.50 g镁、锌、铝的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得三种盐的混合溶液,然后加热、蒸发、结晶得晶体(不含结晶水)218 g,则反应中得到H2的质量为()

A.2 g B.3 g C.3.5 g D.4.5 g

4.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Ba(OH)2溶液

C.硫酸D.氨水

5.有100 mL 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0 mL 1 mol/L的氯化铝溶液。按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①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②将氯化铝溶液分多次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是()

A.现象相同,最终沉淀量相等

B.现象不同,最终沉淀量不相等

C.现象相同,最终沉淀量不相等

D.现象不同,最终沉淀量相等

6.合金有许多特点,如Na-K合金为液体,而Na和K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试推测:

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A.纯铁B.生铁C.碳D.无法确定

7.将一定质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 mL NaOH和NaAlO2的混合溶液,然后用1 mol/L的盐酸与之反应,至沉淀量最大时消耗盐酸40 mL,则原合金中钠的质量为()

A.0.92 g B.0.69 g

C.0.46 g D.0.23 g

8.CO和H2混合气体3 g和足量的氧气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A.1.5 g B.3 g C.6 g D.无法计算

9.某混合物A中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列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变[已知: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据此判断:

(1)固体B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固体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A为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试填写以下空白:

(1)合金A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转化关系,C位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一种高熔点的物质,丙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

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乙:________,丁:________;

(2)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是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F、G的化学式A、 C、 F、 G、;

(2)保存C溶液时要加固体A的原因;

(3)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①E→F:;

②C→D:。

13.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教材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

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饱和Ca(OH)2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恢复到室温时,水槽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

(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镊子夹取切好的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OH)2溶液的水槽中。

(3)某同学用镊子夹住一块钠,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但钠很快脱落,实验没有成功。正确的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方法进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并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共排出水的体积为16.8 mL,待钠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

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的钠的质量为________。

《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方程式

《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方程式再书写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必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Na 和H 2O 的反应 2Na +2H 2O===2Na ++2OH -+H 2↑; ②Na 在空气中燃烧 2Na +O 2=====点燃 Na 2O 2; ③Na 2O 2和H 2O 的反应 2Na 2O 2+2H 2O===4Na ++4OH -+O 2↑; ④Na 2O 2和CO 2的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⑤向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OH -+CO 2===HCO -3; ⑥将Na 2CO 3溶液与石灰乳混合 CO 2-3+Ca(OH)2===CaCO 3+2OH -; ⑦向Na 2CO 3稀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CO 2-3+CO 2+H 2O===2HCO -3; ⑧将NaHCO 3溶液和NaOH 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 HCO -3+OH -===CO 2-3+H 2O ; ⑨将NaHCO 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等物质的量混合 HCO -3+Ca 2++OH -===CaCO 3↓+H 2O ; ⑩将NaHCO 3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 2HCO -3+Ca 2++2OH -===CaCO 3↓+CO 2-3+2H 2O 。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必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和NaOH溶液的反应 2Al+2OH-+2H2O===2AlO-2+3H2↑; ②Al(OH)3和NaOH溶液的反应 Al(OH)3+OH-===AlO-2+2H2O; ③Al(OH)3和盐酸的反应 Al(OH)3+3H+===Al3++3H2O; ④Al2O3和NaOH的反应 Al2O3+2OH-===2AlO-2+H2O; ⑤Al2O3和盐酸的反应 Al2O3+6H+===2Al3++3H2O; ⑥NaAlO2和过量盐酸的反应 AlO-2+4H+===Al3++2H2O; ⑦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AlO-2+CO2+2H2O===Al(OH)3↓+HCO-3; ⑧将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AlO-2+HCO-3+H2O===Al(OH)3↓+CO2-3; ⑨将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 3AlO-2+Al3++6H2O===4Al(OH)3↓; ⑩将AlCl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Al3++3HCO-3===Al(OH)3↓+3CO2↑。3.铁及其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后训练新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A组 1.自然界里常见金属元素存在最多的是铝,其次是铁,铜的含量较少。然而人类冶炼金属获得成功最早的反而是含量较少的铜,含量最多的铝最迟被冶炼出来。金属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铜比铝先获得成功冶炼的原因是铜矿较易被还原,铝矿很难被还原 B.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但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生铁易生锈不耐腐蚀,但纯铁具有耐腐蚀性,所以不锈钢应是最纯的铁 D.废弃铝制包装既浪费金属材料又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不锈钢中除铁以外,还含有抗腐蚀性很强的铬和镍等。 答案:C 2.钢材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是因为它( ) A.有良好的导热性 B.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C.不易受空气和水的作用 D.有良好的导电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铁合金的性能。钢材被大量应用于桥梁的结构材料说明它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而不是利用其导电、导热性。 答案:B 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高 B.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C.合金的机械性能一般比组分金属好 D.生铁是含杂质较多的铁合金 解析: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性质:①多数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②硬度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 ③合金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低于任一组分金属;④有的抗腐蚀能力强(如不锈钢)。

答案:C 4.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据有关报道,目前已经能冶炼出纯度较高的铁。你估计这种“纯铁”不会具有的性质是( ) A.硬度比生铁低 B.熔、沸点比生铁高 C.能与Fe2(SO4)3溶液反应 D.不能与盐酸反应 解析:依据题目叙述,可认为这种“纯铁”为纯净物,与生铁(合金)相比,硬度小,熔、沸点高。同时它具有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答案:D 5.下面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 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 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腐蚀 D.镁铝合金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解析: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高温时铝很容易被氧化;镁铝合金中的铝能与烧碱反应;Mg在冷的浓硫酸中不钝化。 答案:D 6.“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 020米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是耐超高压的钛合金,下面有关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钛合金是一种新型金属单质 B.钛合金熔点比成分金属高,硬度大 C.钛合金的化学性质与钛单质相同 D.青铜、碳素钢、合金钢和硬铝都是合金 解析:钛合金是混合物,A项错误;合金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低,硬度比成分金属大,B项错误;钛合金是混合物,其化学性质与钛单质不同,C项错误;D项所给材料均是合金,正确。 答案:D 7.历史上金、银、铜主要是作为货币金属或装饰品被应用。 (1)金、银、铜常被作为货币流通,从化学角度来看,主要是利用它们的。 A.硬度适中 B.密度适中 C.在自然界里都可得到纯净的单质 D.活动性差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2)

知识拓展专题 硼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硼 硼单质有晶体硼和无定形硼两种,晶体硼相当稳定,无定形硼比较活泼,能发生如下反应: (1)高温下,与N 2、S 、X 2等单质反应,如2B +N 2=====高温2BN 。 (2)高温下同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硼化物。 (3)赤热下,与水蒸气反应,2B +6H 2O(g)=====△2B(OH)3+3H 2。 (4)与热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2B +3H 2SO 4(浓)=====△2H 3BO 3+3SO 2↑,B +3HNO 3(浓)=====△ H 3BO 3+3NO 2↑。 2.硼酸(H 3BO 3) (1)一元弱酸,H 3BO 3+H 2O H ++[B(OH)4]-。 (2)H 3BO 3受热时会逐渐脱水,首先生成偏硼酸(HBO 2),继续升温可进一步脱水生成四硼酸(H 2B 4O 7),更高温度时则转变为硼酸的酸酐(B 2O 3)。 3.硼氢化钠(NaBH 4) 硼氢化钠中的氢元素为-1价,具有还原性,故其可用作醛类、酮类和酰氯类的还原剂: 。 4.硼砂(Na 2B 4O 7·10H 2O) (1)制备:将偏硼酸钠溶于水形成较浓溶液,然后通入CO 2调节pH ,浓缩结晶分离出硼砂:4NaBO 2+CO 2+10H 2O===Na 2B 4O 7·10H 2O +Na 2CO 3。 (2)将硼砂溶于水,用硫酸溶液调节pH ,可析出溶解度小的硼酸晶体:Na 2B 4O 7+H 2SO 4+5H 2O===4H 3BO 3↓+Na 2SO 4。

1.NaBH4与FeCl3反应可制取纳米铁:2FeCl3+6NaBH4+18H2O===2Fe+6NaCl+6H3BO3+21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氧化剂只有FeCl3 B.NaBH4的电子式为 C.NaBH4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转移电子3 mol 答案 B 解析反应2FeCl3+6NaBH4+18H2O===2Fe+6NaCl+6H3BO3+21H2↑中,FeCl3中的Fe 由+3价降低到0价,水中部分H由+1价降低到0价,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为FeCl3和H2O, A项错误;NaBH4由钠离子与BH-4构成,为离子化合物,则其电子式为,B项正确;NaBH4中H为-1价,水中H为+1价,两者发生归中反应可生成氢气,C项错误;题述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只有NaBH4中的H,由-1价升高到0价,可据此判断电子转移数目,每生成1 mol Fe,消耗3 mol NaBH4,转移电子12 mol,D项错误。2.按要求回答问题 (1)[2019·全国卷Ⅰ,26(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_______酸。 (2)[2015·全国卷Ⅰ,27(1)(6)]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

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提纲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2+HCl+H2O=Al(OH)3↓+NaCl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 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 一、课后巩固

例1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时,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A. 烧碱 B. 硫酸氢钠 C. 氢氧化钡 D. 过氧化钠 例2一定量的NaOH溶液(含酚酞)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一段时间后,红色一定消失的是() ①H2O2 ②HCl ③SO2 ④Na2O2 ⑤NaHCO3 A.仅有① B. ②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例3 某溶液中含有Cl—、CO32-、HCO3—、OH-等四种阴离子,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 OH— B. HCO3— C. CO32— D. Cl— 例4 可以肯定溶液存在大量CO32—的理由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C.加入Mg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酸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成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D.加入Ba(OH)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例5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互反应时,无论是前者逐滴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滴入前者,反应现象均相同的是() A. HCl和NaAlO2 B.Ca(HCO3)2和Ca(OH)2 C.AgNO3和NH3?H2O D.NaHCO3和H2SO4 例6今用铝、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铝。可分别采用如下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两种方法: ①2Al+3H2SO4===Al2(SO4)3+3H2? Al2(SO4)3+6NaOH===2Al(OH)3 +3NaSO4 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 2NaAlO2+H2SO4+2H2O===2Al(OH)3 +Na2SO4 (1)上述哪一种方法比较节约试剂? (2)原料相同,请设计一种更为节约试剂的方法(以方程式表示,并说明可以节约试剂的根据)。 例7实验室如何从含有少量的SiO2和Fe2O3杂质的Al2O3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的Al2O3? 例8准确称取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100mL 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1 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m(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m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试求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b=2.75,求铝土矿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3)b值的范围是_________,在这个范围内,b值越大,_____________的含量越少。 例9有一露置于空气中的KOH固体,经分析,测得其中含水7.62%,K2CO32.38%,KOH 90%,若将此样品1g 加入46mL 1mol?L-1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mol?L-1的KOH恰好完全中和,蒸发溶液可得固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讲练

第三章章末 专练 1.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里,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 ) 2.将钠投进水中,钠漂在水面上,熔化的钠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 3.向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O===2Na ++2OH -+H 2↑。( ) 4.4Na +O 2===2Na 2O 和2Na +O 2=====点燃Na 2O 2可说明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 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Na 2O 2是淡黄色固体,氧元素呈-1价,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 ) 5.Na 2CO 3的俗名为纯碱、苏打,NaHCO 3的俗名为小苏打,不稳定,既与酸溶液反应,又与碱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CO 3-+H +===H 2O + CO 2↑、HCO 3-+OH -===CO 32-+H 2O 。( ) 6.焰色反应是大多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化学变化。钠元素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 ) 7.将铝箔用砂纸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至熔化但铝不滴落。原因是由于铝很活泼,磨去原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又很快地生出一层新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 8.铝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2H 2O===2AlO 2-+ 3H 2↑,1 mol Al 分别与足量NaOH 溶液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 9.Fe 2O 3是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 10.在空气中,FeCl 2与NaOH 溶液反应得到白色絮状沉淀。( ) 11.CuSO 4·5H 2O 即胆矾也称蓝矾,历史上曾用于湿法炼铜,现在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 12.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例如,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 13.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化学成分,钢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含碳量不同,碳素钢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时作业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梳理金属单质的物理通性和化学共性。 2、认识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O2),了解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学习重点】钠及铝与氧气反应原理 【课时作业】选择题 1.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使用 最早的金属是() A.铜B.铁 C.铝 D.钛 2.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常温下都是固态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金属都能与酸反应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3.实验室中保存少量金属钠的方法是() A.保存在水中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4.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Na B.NaCl C.NaOH D.Na2O 5.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 B.Na2O C.Na2O2D.NaHCO3 6.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7.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钠比钾的化学性质活泼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9. 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下 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 10.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产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11. 除去镁粉中的铝粉,应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盐酸 B. 氯水 C. 烧碱溶液 D.纯碱 12. 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 B.1∶2 C. 1∶3 D.2∶1

中科院金属所2018年招生简章

中科院金属所研究生招生简章 序号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 01材料疲劳与断裂机制*张哲峰张鹏02纳米结构金属材料变形行为与机理*卢磊 03新型微纳器件材料使役行为与失效机理*张广平 04材料形变与断裂机制计算模拟杨金波 05金属材料强韧化设计田艳中阳华杰06高性能仿生结构材料制备与应用*刘增乾屈瑞涛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 07低维材料中量子相变和器件研究韩拯 08薄膜中的交换耦合、磁电耦合及其输运性质刘伟 09铁电薄膜和器件的制备与评价张志东胡卫进10功能薄膜材料的拓扑与物理性质马嵩张志东11磁性纳米材料的电磁性能李达张志东12功能材料中的相变和电输运性质任卫军张志东13磁性材料中的拓扑组态和输运性质赵新国张志东催化材料研究部 14纳米催化机理与表征苏党生刘洪阳15纳米碳基材料催化刘洪阳 16非金属纳米碳催化齐伟固体原子像研究部 17基于铁电极化的量子材料构筑及其亚埃尺度结构特性*马秀良 18智能材料微结构研究*叶恒强杨志卿19金属/非金属材料界面基因组基础*王绍青马尚义20钙钛矿氧化物功能薄膜亚埃尺度的界面结构特性*朱银莲唐云龙21金属材料的形变和相变*杜奎 22材料界面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学*郑士建

23炭纤维预氧化的微观机理*贺连龙 24钙钛矿结构铁性氧化物显微结构与物理特性的计算模拟*陈东马秀良25腐蚀介质下材料结构演变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张波马秀良钛合金研究部 26钛合金形变微观机制模拟徐东生工程合金研究部 27多相钛合金中界面行为的第一原理研究胡青苗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 28稀土在钢中作用行为的计算设计研究陈星秋080502材料学 科学家工作室 01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制备(I)*史亦农 02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制备(II)*李秀艳 03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结构研究*卢柯罗兆平04纳米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力学行为*卢柯刘小春05梯度纳米金属的使役行为*韩忠 06不互溶合金结构纳米化与界面特性*金海军 07梯度纳米金属的强韧化机制*陶乃镕 08纳米金属材料的扩散与表面合金化*王镇波 09纳米多孔金属变形与表面效应*金海军非平衡金属材料研究部 10构筑材料*李毅 11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徐坚 12非晶态合金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王建强 13非晶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张海峰 14非晶合金制备及成形王爱民高性能陶瓷研究部 15极端环境陶瓷材料*王京阳张洁16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设计*王京阳王杰民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 A .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钠有强还原性 2.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 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 C .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 .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3.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 .NaCl 与Na 2CO 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 .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5.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O 2-2的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 2O 2 B .1 mol 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 mol 氧气 C .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 D .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 6.16.8 g NaHCO 3和7.8 g Na 2O 2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容器保持温度为500℃。最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 A .Na 2CO 3、Na 2O 2和O 2 B .Na 2CO 3、O 2和H 2O(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CO2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2.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被腐蚀②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③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⑤铁与强氧化剂硝酸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 3.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Na与O2B.Na2O2与CO2 C.NaOH溶液与CO2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4.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B.3:C.2:D.1: 5.一块表面已被缓慢氧化的金属钠,其质量为10.8g,投入100g水中,收集到氢气0.2g。则原来钠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A.6.2g B.4.6g C.7.8g D.10.6g 6.(标准状况)将相同质量的Na、Mg、Al、Zn、Fe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H2的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Zn>Fe>Na>Mg>Al B.Al>Mg>Na>Fe>Zn C.Na>Mg>Al>Fe>Zn D.Fe>Zn>Mg>Al>Na 7.2.3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可得3.5g固体,因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为() A.Na2O2B.Na2O C.Na2O和Na2O2D.无法确定 8.下列各金属的混合物2.5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其中可能的是() A.Zn和Fe B.Mg和Zn C.Al和Mg D.Cu和Fe 9.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盛有Na2CO3、NaHCO3固体,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国内研究所排名

国内研究所排名.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0201 理论经济学 3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202 应用经济学 6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2 0302 政治学 35 8790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6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303 社会学 31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403 体育学 27 8460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71 0504 艺术学 39 84201 中国艺术研究院 77 84202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65 0601 历史学 3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701 数学 62 8000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94 0702 物理学 57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5 8280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70 0703 化学 51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96 0704 天文学 11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78 0705 地理学 26 8007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6 0706 大气科学 8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4 851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1 0707 海洋科学 12 8530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74 8530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68 0710 生物学 64 80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1 8010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7 0712 科学技术史 10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77 0801 力学 42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8 0802 机械工程 73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0 833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64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03 光学工程 28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85 8014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5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27 82932 中国航空研究院(304 研究所) 68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72 8014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92 82913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 研究所) 75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08 电气工程 26 8014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8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42 830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78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1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15 水利工程 20 82306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72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11 8600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72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41 833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 64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 8330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67 0819 矿业工程 15 8331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71 8330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67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 了解合金的概念,性能特点 2、 了解常见的合金铜合金、钢、铝合金 3、 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 学习方法 读、改、练、评 一、 合金与金属材料 1、 合金的定义: 2、 合金的性能: 3、 金属材料的分类: ﹙1﹚ 按组成分类:和 ﹙2﹚ 按冶金工业分:和 ﹙3﹚ 按密度分: 和 〈ρ>4.5〉 4、 铜合金: ﹙1﹚ 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2﹚ 常见的铜合金 、 、 5、 钢: ﹙1﹚ 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 ,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 和 。 6、 铝合金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运输、建筑、轻工、化工、仪表、机械等部门,以及包装和家用器具等方面。如今,铝合金已成为第二大金属,其产量仅次于钢铁而超过其他有色金属的总和。铝中添加合金元素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在不同条件下的机械强度,并保持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塑性、韧性与抗腐蚀性。 〔归类思考〕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水银 2、 下列四种金属中熔点最低、硬度最小的是( ) A.钠 B.镁 C.铝 D.铁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美 4、 目前,我国大飞机生产项目已正式上马。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是( ) A.镁铝合金 B.铜锡合金 C.硅铝合金 D.不锈钢 1、 电解法实例:; 2、 热还原法实例: ; 3、 热分解法实例:2HgO 2Hg + O 2↑; 2Ag 2O 4Ag + O 2↑ 热分解法

云南省曲靖市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铁的重要化合物评课稿新人教版

铝的重要化合物 今天我听了老师的《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一节示范课,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纵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李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一种和蔼可亲的自然大方的姿态和学生互动互教。亲和力比较好。一堂课听下来,我被李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新旧知识的恰当联系所折服。无论是精炼的板书还是熟练的电脑操作,或者从谈定的教态,都看得出李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较高的好老师。在教学刚开始,李老师用复习铝与强酸和强碱的方式引入新课,并让学生上黑板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我想李老师这是为摸清学生的知识情况,为他后面应如何施展教学做决定。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上好一节的前提。在学生完成书写后还给予热烈的掌声作表扬,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激情和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为后来学生能与自己好好配合播下了友好的种子。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李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知识全面到位。首先他带领学生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从而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氧化铝两性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及氢氧化铝的两性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会了类比思想和合作的精神。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 由于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化学1》(必修)第三章《金属的重要化合物》第二课时,属于元素化合物内容。元素化合物作为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故,李老师通过铝与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出铝与强酸反应生成Al3+,与强碱反应生AlO2_.从而为后面的总结打下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要学会总结归纳。由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引入铝的化合物。氧化铝,在讲铝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时是从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解释氧化铝与水不会反应且不溶于水,从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是融化而不滴落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包裹在铝的外

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1-9题为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10-13题有1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 .水中 B . 煤油中 C . 四氯化碳中 D .汽油中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合金的是 A . 硬铝 B .黄铜 C . 钢铁 D .金箔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 2SO 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 3 ②Al 2O 3③Al(OH)3 ④Al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4.下列关于Na 和Na +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A .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 .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 .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5.除去Na 2CO 3 固体中少量NaHCO 3的最佳方法是 A .加入适量盐酸 B .加入NaOH 溶液 C .加热 D .配成溶液后通入CO 2 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 .AlO 2- B .Cu 2+ C .Al 3+ D .Mg 2+ 7.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 A .NaOH B . Na 2CO 3?10H 2O C .Na 2CO 3 D .NaHCO 3 8.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 SO MgCl FeCl Al SO NH SO 242224342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 .Ba(OH)2 B .H 2SO 4 C .NaOH D .AgNO 3 9.将Fe 、Cu 、Fe 2+、Fe 3+和Cu 2+ 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 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 A .Cu 、Fe 3+ B .Fe 2+、Fe 3+ C .Cu 、Cu 2+、Fe D .Cu 、Fe 2+ 、Fe 10.将Na 2O 2投入FeCl 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生成白色沉淀 B .生成红褐色沉淀 C .有气泡产生 D .无变化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2OH - ══ 2AlO 2- +H 2↑ 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 3OH - ══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32Fe Fe Fe 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2Fe 3++2Cl -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 NH SCN Cl 34++ --、、、 B .Na H NO SO 342++-- 、、、 C .Fe Fe Na NO 233+++-、、、 D .Fe NH Cl OH 24++--、、、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2016.10.20) 一、金属单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Cl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O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S:分别写出Na、Al、Fe、Cu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①Na与O2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g与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Fe与Br2、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水反应: 分别写出Na、Mg、F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酸 分别写出Na、Mg、Al、Fe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与强氧化性酸: 分别写出Al、Fe(少量、过量)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别写出Cu与稀HNO3、浓HNO3、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常温下,Al、Fe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4.与盐溶液反应: 分别写出Na、Mg、Al、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Fe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特殊反应 ①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l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Al与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金属的冶炼 分别写出Na、Mg、Al、Fe的工业冶炼的化学方程式: 二、金属氧化物 1.与水 ①分别写出K2O、CaO、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l2O3、FeO、Fe2O3、Fe3O4、CuO (填“能”或“不能”)与水反应直接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 2.与酸: 分别写出Na2O、MgO、Al2O3、FeO、Fe2O3、Fe3O4、CuO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①分别写出Na2O2与水、盐酸、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Al2O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分别写出FeO溶于稀硝酸,Fe2O3溶于HI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课堂笔记】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堂笔记】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O2 反应 常温下:4Na + Q = 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 + O2== Na2O2 (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 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氧元素为一1价,Na?。?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O2 + 2H?O=4NaOH+ O2 f 2Na?O2 + 2CQ= 2Ns t CQ + O? N&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 z 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②钠与H2O 反应 2Na+ 2H z O= 2NaOH+ H2 f 离子方程式:2Na+ + 2H2O=2Na+ + 2OH_ +威f (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浮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 熔一一钠熔点低;红一一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Q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巴0反应生成NaOH与f,再和

CuSO4 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 2H2O= 2NaOH+ H2 f CuSQ + 2NaOH= Cu(OH)J+ Na2SQ 总的方程式:2Na + 2H2Q+ CuSQ= Cu(QH)J + Na z SQ + H2 f 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 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④钠与酸反应: 2Na + 2HCl= 2NaC+ H2 f (反应剧烈) 离子方程式:2Na + 2H+ = 2Na + +巴f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 —Na2Q —NaQH —Na z CQ宀 N&CQ I0H2Q (结晶)—N&CQ(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Q),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Q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Q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Q3)。 二、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1、《考试大纲》中对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这块内容可分成二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钠、镁等典型的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是其他金属(如铁和铝)元素的化合物。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往往都要考查到典型金属。 2、《考试大纲》中有多条类似于“以为例,了解(或理解、掌握)”的内容叙述,如: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对这些内容的要注意理解实质,达到“举一反三”的要求。在这些内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跟化学实验的综合。近几年的实验试题中比较多地出现了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落点的实验试题和元素推断题,请大家加以重视。 4、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⑴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⑵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⑶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知识梳理 1、钠及其化合物 2、镁及其化合物 3、铝及其化合物 4、铁、铜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 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①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常 温:4Na + O2 ==2Na2O,加热:2Na + O2 Na2O2;2Na + Cl22NaCl;2Na + S Na2S等。②钠与水反应:2Na +2H2O ==2NaOH + H2↑;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 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 红。 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③钠与酸反应:如2Na +2HCl ==2NaCl + H2↑,Na放入稀 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 2:1。当然反应要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多。④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 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 CuSO4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 ⑤钠与氢气的反应:2Na + H2 ==2NaH。NaH + H2O == NaOH + H2 ↑;NaH是强的还原剂。(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必记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方程式 钠单质 4Na+O 2=2Na 2O (常温) 2Na+O 2 点燃 Na 2O 2 (加热燃烧) Cl 2 +2Na 点燃 2NaCl (钠在氯气中燃烧) 2Na+S =Na 2S(研磨条件下爆炸) 2Na+2H 2O =2NaOH+H 2↑ 4Na+TiCl 4(熔融)=4NaCl+Ti (钠的强还原性,冶炼金属) 氧化钠 Na 2O+H 2O =2NaOH 、 Na 2O+SO 3=Na 2SO 4 Na 2O+CO 2=Na 2CO 3 、 Na 2O+2HCl =2NaCl+H 2O 2Na 2 O+O 2 △ 2Na 2O 2 (氧化钠不稳定) 过氧化钠 2Na 2O 2+2H 2O =4NaOH+O 2↑(此反应分两步Na 2O 2+2H 2O =2NaOH+H 2O 2;2H 2O 2=2H 2O+O 2↑。H 2O 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 2O 2+H 2SO 4=Na 2SO 4+H 2O 2(过氧化氢再分解为水和氧气,与盐酸反应也如此) 氢氧化钠 2NaOH +CO 2=Na 2CO 3+H 2O(NaOH 过量) NaOH +CO 2=NaHCO 3 (CO 2过量) 3NaOH+AlCl 3=A l (O H)3↓+3NaCl NaOH+Al(OH)3=NaAlO 2+2H 2O 4NaOH+AlCl 3=NaAlO 2+3NaCl+2H 2O 将上述两个反应合二为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NaHCO 3+HCl =NaCl+H 2O+CO 2↑ Na 2CO 3+HCl =NaHCO 3+NaCl 2NaHCO 3 △ Na 2CO 3 + CO 2↑+ H 2O Na 2CO 3 + CO 2+ H 2O =2NaHCO 3 NaHCO 3与CaCl 2不反应。 Na 2CO 3 +CaCl 2=2NaCl +CaCO 3↓ NaHCO 3(少量)+ Ca(OH)2=NaOH +CaCO 3↓+ H 2O Na 2CO 3 +Ca(OH)2=2NaOH+CaCO 3↓ 2NaHCO 3(过量)+Ca(OH)2=Na 2CO 3+CaCO 3↓+ 2H 2O 铁单质 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2Fe + 3Cl 2 点燃 2FeCl 3 2Fe+3Br 2=2FeBr 3 (Cl 2、Br 2的强氧化性,生成+3价) Fe+S △ FeS Fe+I 2 △ FeI 2 (S 、I 2的弱氧化性,生成+2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