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四下教案:齐白石简介及作品

小学美术四下教案:齐白石简介及作品
小学美术四下教案:齐白石简介及作品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1864-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

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

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

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宗族派名

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

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

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

齐白石的画教案

齐白石的画教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0.《齐白石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 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 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齐读课题。 2. 复习生词:想看看齐白石画了些什么么读出密码就能看到。(出示生词:着名、贫困、经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不足道、欣欣向荣。学生每读准一个就出示一幅齐白石的画作)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 自由读课文,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用复习的生词串起来介绍齐白石。(出示填空,自由读书,同桌交流后指名答) 齐白石是我国()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的乡村。童年这一段(),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经验,成为他(、)的绘画源泉。他画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齐白石的画与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画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 指名回答:小鸡、蝌蚪、蝗虫、虾。(教师相机板书:小鸡、蝌蚪、蝗虫、虾) 2、师:你喜欢哪幅画就把那个句子多读几遍,和同座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3、师:谁来跟我们说一说(教师做举手姿势)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句子。 预设:

齐白石一课时美术课教案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欣赏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作品,感受齐白石作品的艺术趣味与艺术特点。 2.通过研究与尝试,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表现的基本技巧与步骤,提高水墨画的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审美素养。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工具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齐白石及其作品的了解,学习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蔬果题材。 难点:画面的构图与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第一课时 导入:出示一幅齐白石漫画肖像,引导学生谈谈直观感受,请同学猜猜他是谁? 生:齐白石 师:对,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艺术大师齐白石。那你们知道齐白石的生平吗?我们来看个视频。 师:看完后,从中你们可以感受到齐白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 师:齐白石的一生画了很多的画,尤其擅长蔬果作品,留世作品大概有三百多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齐白石笔下的蔬果(出课题) 三、教师授课 通过课件出示齐白石几幅典型的蔬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 师:他笔下的蔬菜与水果给了你们怎样的感受? (他的绘画充满了泥土芬香、生活气息“画面简洁”、“笔墨概括有力”等。(看小鸡,生活气息浓郁) (1)出示一些蔬菜与水果的实物,请学生观察与感受:你觉得这些蔬菜与水果 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如果要表现它们的美,我们应抓住它们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补充小结:形状、颜色、质感、味道等,教师要肯定与尊重 学生的真实感受。 (2)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这些蔬果实物相应的齐白石作品,请学生观察 与比较: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与比较生活中真实的蔬果与齐白石笔下的蔬果有什 么不同? 如“抓住特点与结构”、“巧妙运用笔法与墨色”、“追求墨色韵味”等。 (3)指导学生临摹。 指导临摹的方法:教师提出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一种重要方法,一般从观察开始。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 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人美版五年级十册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课前准备: 学具准备:搜集齐白石相关文字和图片 教具准备:齐白石相关文字介绍和他的作品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小小一条龙,胡子硬似棕。活着没有血,死了浑身红。”——(虾) 问:说起虾,同学们会想到哪位画家 ——齐白石,因为齐白石擅长画虾。 二、学生交流资料: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2、关于齐白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齐白石的童年?——人生经历 齐白石画过什么画?——绘画题材 他的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表现方法 齐白石的画有什么特点?——艺术特色)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主要从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齐白石吧! 二、讲授新课 1、故事道出人生经历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巨匠。 木匠——拜学诗画——五出五归——衰年变法——艺术巨匠 2、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绘画题材 (出示作品欣赏)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分一分,哪些是花鸟作品,哪些是山水作品,哪些是人物作品? 其中齐白石最擅长的是花鸟作品。他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齐白石》教案1 浙美版

xx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 1、齐白石的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a\笔墨美。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一丝不苟,极为精细。b\情感美。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这与其出身有关。c\意境美。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形式美。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诗书画印。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e\色彩美。衰年变法,红花墨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 小组讨论,谈体会。 教师引导:以毕加索的话和漫画的形式谈齐白石的高度。 眼睛、嘴------虾 xx----蝌蚪、xx 鼻子-------葫芦 帽子-------山 四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齐白石:扎根生活、技术精湛贵在创新、红花墨叶人品贵重、不附权贵爱国爱家、热爱和平五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颗童心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做一个人品贵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10齐白石的画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10 齐白石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字,认识12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 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我们曾经读过许多关于名人的故事。还记得徐悲鸿吗?他最擅长画什么?(他画的马气势雄壮、四蹄生风。)梅兰芳呢?(他小时候刻苦学艺,终于成为 一代京剧大师。) 今天,我们又将走近一位名人,他与徐悲鸿、梅兰芳还是好朋友,梅兰芳还拜他为师学习画画,他就是——齐白石。(板书“齐白石”)听说过他的名字吗?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谈对齐白石掌握的资料。 看来,同学们对这位大画家并不陌生。简介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中国近代画坛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诗、书、画、印无所不能。【此处为课件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画。(板书:齐白石的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1页。自由读一读课文 1、要求: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同学们读书真用心,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词读准。 (课件出示词语)【此处为课件3】 贫.困扫.把面貌.著.名饥荒 ..源.泉描绘.丰富.蜡烛.老百姓. 蝌蚪 ..向荣 ..稻穗.高粱.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欣欣

【K12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齐白石的画》教案,欢迎阅读借鉴。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认识了一位画家名叫徐悲鸿,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国画大师,(边板书边说):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齐白石。 2、师:课文中有一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他,来齐读(相机出示课件)齐白石头像(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湖南湘潭人,从二十五岁学画一直画到九十三岁去世,他对诗、书、画、印无所不精。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齐白石的画。(师边说边补充课题)

板书:的画 师:课文描写的是谁的画? 生:齐白石画的画。 师:描写的是齐白石的什么? 生:齐白石的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1页。自由读一读课文 1、要求: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同学们读书真用心,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词读准。 (课件出示词语) 肚腹扫把面貌著名饥荒经历描绘丰富蜡烛 老百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雅孤高欣欣向荣 (1)师: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师:请这一条的同学开火车,一人读一排。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词语连读了没有?(指名读)——读一排正一排的音(正确的的表扬:字音读准了,教师、学生及时纠正不对读音。) (4)师:来,把这些词语齐读两遍。 3、师:词语会准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一边读一边思考:

大班教案 美术欣赏《齐白石画虾》

大班教案艺术《齐白石画虾》 教材分析: 《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画虾可谓画坛一绝,他倾注一生对虾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和写生,画的虾仅寥寥几笔就能形神俱佳,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横写为脑,落墨成金,虾体晶莹剔透、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 本活动首先猜谜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然后共同欣赏齐白石的作品,通过教师细致的引导,让孩子仔细欣赏名画虾的身体特点及细节,感受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第三环节观察动态的虾,进一步了解虾的特点,为作画做铺垫。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大班孩子有欣赏名画的经验,知道名画出自大画家之手,从色彩、构图、画风、含义都值得学习,但是孩子们没有欣赏过国画,更没有画国画的经验,虽然目标中是尝试和探索虾儿多样的组合排列,体会画面安排和构图美,但是对孩子会有一定挑战。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初步了解国画,感受我国著名的国画画家齐白石的作画风格。 2.在画面中,尝试和探索虾儿多样的组合排列,体会画面安排和构图美。 活动重点: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初步了解国画,感受我国著名的国画画家齐白石的作画风格。 活动难点: 运用毛笔大胆画虾. 活动准备: 齐白石作品图片;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抹布等。 提前使用过毛笔,知道中锋、侧锋的运用。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形式导入。 教师:“驼背老公公,胡子毛烘烘, 热火锅里去洗澡,青袍换成大红袍。”小朋友猜一猜,这是说谁呢? 二、展示齐白石作品。 教师:画上有什么?虾儿生活在哪里呀?你喜欢这些画么?为什么?朋友们知道这些画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我们小朋友以前画画用油画棒、彩笔、铅画纸、白纸画,这种画叫国画,国画有它特殊的工具。 分别出示毛笔、国画颜料、宣纸、墨、水并向幼儿一一介绍。 教师:小朋友知道这些可爱的虾是谁画的么? 教师:这些画是我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齐白石老爷爷画的。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虾体晶莹剔透、笔笔传神,所以称得上是画坛一绝。也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齐白石老爷爷的画显示了画家非凡的功力。 教师:欣赏了这么多幅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谁愿意告诉老师虾儿长得什么样?

齐白石简介及作品集

齐白石花鸟鱼虫画精品集 齐白石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 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 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 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士、湘上老农、 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 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 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 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 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1888年起,弃凿学画,先后从萧乡陔、 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人学画,曾从陈作埙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任龙山诗社社长。 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七年间“五出五归”,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 1917年二进北京,结识陈师曾、姚茫父等,次年返湖南。1919年定居北京,

从陈师曾劝,始行变法。 1926年应林风眠聘于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任教。1936年游四川。 1937年自加两岁。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表示“画不卖与官家”。 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应徐悲鸿聘,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1957年去世,享年九十七岁(实为九十五岁,因信术者言,跳过二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歌。一生作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传世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 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三卷本《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 1983年底至1984年1月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作品展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以齐白石最受人称道的绘画题材——花、鸟、鱼、虫,最令人折服的艺术修养——诗、书、画、印,最使人着迷的气韵品格——画简意深、笔墨率真为切入点,展现齐白石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入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生分析: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 式。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齐白石一生的转变 3.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欣赏传统中国画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难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收集资料 学生准备:分组收集资料 教学构思与设计: 本节课是属于欣赏课,为了不使学生没有兴趣,课堂氛围沉闷,教师采取课前让学生分成四小组:简介组,绘画图片组,篆刻组和诗歌组,这样充分发扬新课标中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来的要求。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能力,拓展了学习目标。其次,让学生比一比,画一画,做一做的游戏方式让他们完全能的融入课堂中,充分地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讲讲齐白石的典故,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的氛围,并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齐白石。 教学流程 1 / 4

美术《齐白石》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反思: 一.对自身的教学状况的评价的反思: 本节课我授课的课型是欣赏课,课程内容知识点较多,归纳整理不甚清晰,侧重点没有明确。讲话音调适中,有起伏,能让学生适时提高注意力,教态较为亲切自然。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在教室走动,了解学生的语言组织以及理解画家情况,并对个别有疑问的学生进行提示。黑板与多媒体的运用合理。针对学生的情况,对课后拓展进行了稍微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三维目标。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反思: 学生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互动。由于本节内容欣赏评述课,较为难以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很好,但是掌握情况还是较为不理想。但学生在整节课中,能够积极配合,参与回答与讨论,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 三.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展开以及教务处老师们的评课,我认识到: (1)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在素材处理方面还

需要一些大胆的创新,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效且高效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学生上课有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达到欣赏评述的目的。 (3)要明确学生在什么地方是模糊的,什么地方是需要加强巩固的,重点内容应适当放慢语速,强调主要性。 (4)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美术所涉猎的范围很大,像历史、地理、生物、音乐、语文、数学等各学科,尤其是历史,每次我在讲美术作品欣赏课时,我都要让学生好好学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画家们的绘画特点、绘画风格及当时时代的背景。 (6)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 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 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 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 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 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共有七子五女。1874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188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育有三子(良元、良芾、良琨)二女,1940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齐白石》教案1浙美版

齐白石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 1、齐白石的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 a\笔墨美。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b\情感美。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这与其出身有关。 c\意境美。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形式美。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诗书画印。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 e\色彩美。衰年变法,红花墨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 小组讨论,谈体会。 教师引导:以毕加索的话和漫画的形式谈齐白石的高度。 眼睛、嘴------虾 胡子----蝌蚪、山泉 鼻子-------葫芦 帽子-------山 四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齐白石: 扎根生活、技术精湛贵在创新、红花墨叶人品贵重、不附权贵爱国爱家、热爱和平

名画欣赏——《齐白石画虾》

学习活动:齐白石画虾(以艺术领域为主) 执教者:汤淳 设计思路: 选材来源: ※主题的开展: 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站点“了不起的中国人”——齐白石画虾。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大画家,他不仅国画技艺高超,并且具有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是画家的作品还是画家本身的素养都非常值得作为幼儿的欣赏、学习的素材。我班孩子有彩墨画——画虾的基础,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了解齐白石作品特点、熟悉齐白石坚持努力的故事后让孩子们来作画,我想今天的活动孩子们会对如何画虾有更深的认识,更浓厚的兴趣。 ※幼儿的发展: 问题1:写生角遭冷遇 中班以来,在我班的区角活动中,我们结合自然角设置了写生角的内容。开设写生角的内容在一段时间后渐渐受到了冷遇。我开始寻找原因,并想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体验写生与临摹的不同特点从而再次提起写生兴趣。 问题2:做事缺乏坚持性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班不乏这样的孩子:缺乏做事的坚持性,而齐白石做事坚持努力的故事能让孩子感受到坚持努力就会成功有成果。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齐白石的作品、故事,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知道做事需要坚持努力。 2、在临摹、写生的基础上,体验画虾的乐趣。 一、欣赏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作品:我这里有一位国画大师的作品,一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他是谁了?(齐白石爷爷) 2、齐白石爷爷的作品上画了什么呢?(虾) 3、齐白石爷爷画虾最有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齐白石爷爷的作品吧!【设计意图: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开门见山地进行导入活动,过渡自然,使后面

的话题得以深入。】 二、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 1、你们发现齐白石爷爷作品中的虾都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观察虾的游动方向、颜色、体态特征等) 2、齐白石爷爷画的虾有一个特点哦!是什么特点呢?(引导观察虾的眼睛) 小结:齐白石爷爷作品里的虾形态、颜色各样,栩栩如生。他们游动的方向不同,身体的各部位很生动,就像真的在水中。 过渡:那他画的虾为什么如此生动?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学画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提问两个问题,第一,目标指向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虾的游动方向、颜色、体态特征等,教师让幼儿有充分、仔细的观察后用自身的语言组织进行讨论。仔细的观察、讨论有助于幼儿及时发现齐白石的用笔、用墨方面的灵动变化。】 三、欣赏故事——感受国画大师坚持努力的精神。 欣赏故事: 齐白石小时候,在他家边上有个水塘,他见池塘里的小虾在游动,他想呀,如果能天天看到池塘里的小虾该有多好!可是齐白石家里贫穷,学不了画画,等他长大成人,才拿起画笔。齐白石真喜欢虾,于是他决定学画虾。齐白石就想跟着书本临摹画虾,但是临摹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画的虾虽然很像,但却少了几分生动。为了将虾画得生动,于是在自己书桌旁的水缸里养起了小虾。齐白石每天看虾、画虾。吃饭时想的是虾,走路时想的是虾,就连睡觉时想的也是虾。他每天坚持画画,一画就是几十年,柜子里、书桌上都是他的作品。直到齐白石九十多岁高龄,他都坚持每天画画。终于,他画的虾驰名中外,成为了中国的大画家,真了不起! 1、齐白石爷爷一开始是怎样学画虾的? 2、后来他发现他画的虾怎么样?(不生动),那他后来用了什么办法?(观察、写生……) 3、为什么他会成为中国的大画家? 小结:齐白石爷爷坚持努力,不断画画,才变成了一代有名的国画大师,他认真努力画画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哦!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1教学设计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知道齐白石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齐白石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作品,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书中提出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能表达看法。 5.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增添了对中国画的兴趣。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感受到美; 3.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小的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陈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遂以卖画、刻印为生。四十岁后,曾先后五次游历各地。历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三、交流资料,增加了解: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师小结:齐白石老人在1955年度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出版有《齐白石画集》、《齐白石作品集》、《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 四、引导欣赏,提高能力 1.《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2.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十册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课前准备: 学具准备:搜集齐白石相关文字和图片 教具准备:齐白石相关文字介绍和他的作品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小小一条龙,胡子硬似棕。活着没有血,死了浑身红。”——(虾) 问:说起虾,同学们会想到哪位画家? ——齐白石,因为齐白石擅长画虾。 二、学生交流资料: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2、关于齐白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齐白石的童年?——人生经历 齐白石画过什么画?——绘画题材

他的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表现方法 齐白石的画有什么特点?——艺术特色)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主要从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齐白石吧! 二、讲授新课 1、故事道出人生经历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巨匠。 木匠——拜学诗画——五出五归——衰年变法——艺术巨匠 2、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绘画题材 (出示作品欣赏)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分一分,哪些是花鸟作品,哪些是山水作品,哪些是人物作品? 其中齐白石最擅长的是花鸟作品。他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3、通过对比发现表现方法 (1)作品《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是齐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

五年级美术《第一课 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教案

五年级美术《第一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的摆放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 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 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四、评述过程: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齐白石的作品赏析

齐白石的作品赏析 2010-12-29 21:26 提问者:qi諞|浏览次数:3794次 快点啊、、、我们的作业、明天就交了!!! 2011-1-4 10:59 最佳答案 齐白石是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 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齐白石(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12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齐先生在画虾上有重要的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子就活了。齐白石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段,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虾,在比例上在画面上摆出合理,最好看,最美。终于,五段由六段中飞腾了起来。这个飞腾,太重要了,非常伟大,因为五段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非常,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这就是齐白石变法的深刻。齐先生一定试验过,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于是,五段便成了艺术的必然,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齐白石画的虾下笔有神,栩栩如生。可他在开始学习画虾的时候,只会临摹,画的虾一点也不活,都是很呆调的。后来经过自己养虾、观察、写生,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把虾画得活灵活现。成为了世界杰出的艺术家。齐白石60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齐白石教案

《齐白石》教案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齐白石先生的生生平、作品。 对齐白石先生的作品能做出基本的评述。 教学重点: 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导入:出示一个谜语 驼背老公公,胡子毛烘烘,热火锅里去洗澡,青袍换成大红袍。 学生思考并回答:虾 教师提问:中外画家中,画虾最出名的是谁?大家为什么公认他画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画虾最出名的是齐白石,因为他画得虾最生动。 利用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本课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自然引出齐白石并且提出问题,让学生心里有一个思路。 (二)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引导欣赏齐白石作品 2、出示真虾,和作品中虾作对照 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学习,观察、体验、讨论问题,表达感受:生动、栩栩如生、取舍、活泼、晶莹剔透,用笔变化多等。 3、提问:齐白石的虾和真虾有什么区别?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美感? 引导学生从四方面分析: 笔墨美、意象美、形式美、情感美。 学生观看、了解齐白石的个人魅力及品格。《虾》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主张,集四美于一

身,雅俗共赏,具有时代感。 4、课件介绍齐白石生平。 教师引导欣赏其他作品。加强学生对中国画的深入了解,理解画家的人格和艺术魅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合作的,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了解齐白石,学生是课堂的主动学习者,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了解生平,了解画家艺术主张和个人魅力。 再一次体会作品内涵,深刻领会国画韵味。 (三)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教师提供思路,要求学生学习齐白石观察生活,忠于生活,高于生活,积极表达生活中的美感的艺术作风和创作方法。 学生进一步阅读有关齐白石的资料和欣赏其作品,进一步理解艺术主张。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公开课教案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 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学具准备:搜集齐白石相关文字和图片 教具准备:齐白石相关文字介绍和他的作品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小小一条龙,胡子硬似棕。活着没有血,死了浑身红。”——(虾) 问:说起虾,同学们会想到哪位画家? ——齐白石,因为齐白石擅长画虾。 二、学生交流资料: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2、关于齐白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齐白石的童年?——人生经历 齐白石画过什么画?——绘画题材 他的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表现方法 齐白石的画有什么特点?——艺术特色)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主要从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齐白石吧! 三、讲授新课 1、故事道出人生经历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巨匠。 木匠——拜学诗画——五出五归——衰年变法——艺术巨匠 2、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绘画题材 (出示作品欣赏)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分一分,哪些是花鸟作品,哪些是山水作品,哪些是人物作品? 其中齐白石最擅长的是花鸟作品。他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3、通过对比发现表现方法 (1)作品《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是齐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 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2)欣赏齐白石其他兼工带写的作品 4、欣赏作品,分析艺术特色 出示作品《群虾》,小组交流: (1)你觉得白石老人的虾画得如何?(鲜活、有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