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江南可采莲

教案--江南可采莲
教案--江南可采莲

(完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期末测试卷 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读dú拼 pīn 音 yīn ,猜cāi 谜 mí语 yǔ,按àn 要 yāo 求 qiú答 dá题 tí 。(12分) k ōn ɡ zh ōn ɡ y ì zh ī ni ǎo , b èi r én y òn ɡ xi àn l ā, b ú p à f ēn ɡ ér chu ī, zh ǐ p à y ǔ ér l ín 。 m í d ǐ: 1.写出谜语中的三拼音节: 2.写出谜语中的整体认读音节: 3.写出带有后鼻韵母的音节: 二、读dú拼 pīn 音 yīn ,写xiě词 cí语 yǔ。(16分) b ái y ún w ǒ men shu ǐ ɡu ǒ sh ū b ěn l ì zh èn ɡ xi à y ǔ z ì j ǐ t ón ɡ xu é 三、汉hàn 字 zì小 xiǎo 魔 mó术 shù。(按àn 要 yāo 求 qiú写 xiě汉 hàn 字 zì )(9分) 1.加一笔:木→ 乌→ 云→

2.加两笔:中→ 口→ 日→ 3.加偏旁:门→ 月→ 子→ 四、把bǎ偏 piān 旁 páng 相 xiāng 同 tóng 的 de 字 zì放 fàng 到 dào 一 yí个 gè盘 pán 里 lǐ吧 ba !(填tián 序 xù号 hào )(10 分) ①你 ②树 ③芽 ④草 ⑤们 ⑥作 ⑦森 ⑧校 ⑨荷 ⑩松 “亻”旁 “艹”头 “木”旁 五、我wǒ会 huì看 kàn 图 tú填 tián 空 kòng 。(6分) 两( )牛 一( )书 五( )雨伞 两( )苹果 一( )兔子 一( )井 六、反fǎn 义 yì词 cí,对duì对 duì碰 pèng 。(不bú会 huì写 xiě的 de 字 zì用 yòng 拼 pīn 音 yīn 代 dài 替 tì )(6分)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 《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17读作______;七十一写作______。 2. 在横线上填上>、<或= 80______85-3 100______90+9 42+8______49 48+9______48-9 3+70______37 4角8分______50分 5角+6角______1元 2元______19角3. 8个一和6个十组成______,它前面的一个数是______,后面的一个数是______ 4. 60角=______元 89分=______角______分 1元-4角=______角 11元+10角=______元 5. 1角=______分 50角=______元 4元8角=______角75角=______元______角 6. 填上“克“或“千克”。 7. 一个三位数百位是1,个位和十位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读作______ 8. 32角=______元______角5元=______角 36角=______元______角100分=______角

9. 3个十是______,10个十是______。 10. 9个十9个一合起来是______,和它相邻的数是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 1. 十位上是3的最大两位数是39。() 2. 在减法运算中,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3. 一个正方形可以折成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 4. 40比39大1,而比41小1。() 5. 估算898-303,大约是500。() 6. 比867多143的数是1000。() 7. 如果每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那么40名学生的总体重就是1吨。() 8. 如果☆-12=8,那么☆=20。( ) 9. 3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37。( ) 10. 67跟60、70两个数,它更接近60。() 三、选择题。(共20分) 1. ( )是个位上是7的两位数。 A .17 B .73 C .7 2. 王大妈把收获的苹果装在同样大的筐里,一共装了60筐。她从中任意抽出6筐称一称,结果分别是37千克、38千克、42千克、41千克、40千克、39千克。她大约一共收获苹果( )千克。

江南可采莲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注释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意思是: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 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莲”更多解释是“恋”。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修辞手法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1] 赏析 这首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主旨在写良辰美景,行乐得时。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为“奇格”(《古诗源》卷三)。张玉榖则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不待言。 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而自然显现一片大自然活泼的生机。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诗中“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名校期末测试卷 姓名:----------------------- 学校:--------------------- 班级:------------------------ 一、我会填,我会画。(6题12分,7题10分,其余每空1分,共33 分) 1.看图写数。 2.()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4。 3.在12、9、7、20、10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4.写出8后面连续三个数:()、()、()。 5.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7=15()+8=179+()>13 ()+4=11()-5=108+()<17 7. (1)圈出左边4只小动物。 (2)在左边第3只小动物下面画“△”,在右边第3只小动物下面画“○”。

(3)从右边起,排第(),排第()。 二、计算大闯关。(共20分) 1.细心算,别粗心!(每题1分,共12分) 8+7=14-10=3+4= 2+9=6+6=8+9= 10-6+3=3+7-5=3+5+2= 9-3-2=5+0+9=10-2+7= 2.在里填上“>”“<”或“=”。(每题1分,共8分) 64+3115-101091316-3 9+6158+613168+102012 三、我会按要求解决。(共11分) 1.三只蚂蚁同时出发,速度一样。哪只蚂蚁第一个爬到终点?在它后面的里画“√”。(3分) 2.过1小时是几时?(每题1分,共4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数一数。(每空1分,共4分) 正方体有()个;圆柱有()个;长方体有()个;球有()个。 四、我会看图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朵) = =(个) =(个)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短歌行》教案(详细版) 授课班级:高一(2)班 授课时间: 任课老师:谭秋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与赏析,学会用典,比喻等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内涵; 2、典故及比兴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吧,觉得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回答?) 曾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当中的曹操为白脸奸臣,长眉细目三角眼,表现其奸诈残暴性格。似乎被关上了乱臣贼子的坏名声,但我们看一个人应该持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曹操到底时候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从易中天的品评当中,我们就明白曹操有这么几种身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文学的带头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最没有争议的文学成就。鉴赏他的《短歌行》。 二,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三,整体感知 1,朗读感知,先播放朗诵带,让学生标注生僻字词读音,再学生朗读,老师正音,并作出评价。 2,“诗言志,歌咏怀”曹操在这首诗歌当中要言的是何志,抒发何种感情呢?诗人又是通过何种手法来言志抒情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同学们再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抒发的是怎样一种情感,诗文当中

《江南可采莲》《长歌行》《敕勒歌》《咏鹅》《风》解析

《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莲”更多解释是“恋”。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江南可采莲》为汉代民歌,汉乐府作品。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长歌行》汉乐府 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huā)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标准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我能把拼音宝宝送回家。(5分) ei b yun j sh si y ɑnɡu wu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二、我会选。(9分) 找(zhǎo zǎo)生(shēnɡ shēn)深(shēnɡ shēn) 艳(yàn yè)参(cān chān) 睡(shuì suì) 怎(zěn zhěn)正(zhènɡ zhèn)今(jīnɡ jīn)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ēnɡ rì shēnɡ zhǎnɡɡōnɡ lǐ shuǐɡuǒɡuǒ pí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牛()东()果()公() 生()车()里()今() 瓜()田()来()足() 衣()里()米()走() 五、读一读,连一连。(6分) 长满了果子快乐的花朵

开满了花儿金黄的新年 结满了叶子新鲜的秋天 六、我会填。(4分) 1一家2一间3一把4一本 1、我有()小屋2、我们()三口去公园玩。 3、今天,老师又发给我()书。4、下雨了,同学借我()雨伞。 七、我会照样子写词语。(10分) 很高很高的山很很的房子很很的苹果 很很的尾巴很很的 又细又长又又又又又又 跑来跑去来去来去来去 八、读一读,写一写。(写出与带点字意思相反的词)(4分) 1、小冬住在我楼上.。() 2、果园里的桃子真多.啊!() 3、姐姐出去.买菜了。() 4、冬冬坐在丁丁的右.边。() 九、你能找出合适的词吗?把括号里不合适的词用“\”划去。(3分) 1、这间(方、房、放)子是我家的客厅。 2、小明(坐、座、左)在那边。 3、芳芳(有、又)在跑步了。 十、照例把句子补充完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6分) 例:我们爱五星红旗。 _____________ 爱_____________。 例: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诗的文体常识及创作背景,积累字词,理解诗歌含义,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把握诗词意象,体会本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诗歌,通过意象鉴赏并感悟诗歌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出现了诸多的名士。这些名士对自己的人生态度,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比如刘伶,饮酒行乐,增加生命的密度;比如陶渊明,超脱生死,顺应自然;再比如何晏,求仙问药,增加生命的长度。然而,更有曹操这样的建功立业,增加生命质量的人。今天,让我们穿越到1800年前,来走近曹操,走近他的《短歌行》。 (二)、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 “长歌”、“短歌”是就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短歌行》是曹操按旧体写的新辞,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三)、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1、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2、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四)、诵读感知 1、预习,个别读 2、正音 3、听范读,体会情感 听完整首诗的朗读,你觉得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他忧的是什么? 明确:忧 4、齐读 (五)、品读鉴赏 1情感:、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品味 梳理诗意,并探究本文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020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测试 1.按àn 顺sh ùn 序x ù 连li án 起q ǐ 来l ái ,你n ǐ 会hu ì 认r èn 识shi 一y í 个ɡè 新x īn 朋p én ɡ 友you 。(23分) 2.下xi à 面mi ɑn 这zh è 些xi ē 字z ì 母m ǔ, 应y īn ɡ 该ɡāi 住zh ù 在z ài 哪n ǎ 间ji ān 房f án ɡ 子zi 里li ?快ku ài 来l ái 读d ú 一yi 读d ú,认r èn 一yi 认r èn ,再z ài 把b ǎ 它t ā 们men 送s òn ɡ 回hu í 家ji ā。(7分) zh w u ri b ɑ chi p un yun wu ye in ɡ 3.我wǒ 会huì 拼pīn ,也yě 会huì 写xiě。(10分) z ì j ǐ r én men xi à y ǔ t óng xu é q ù ti ān 妈mā 妈m ɑ 带dài 我wǒ 安ān 门mén 广gu ǎng 场chǎnɡ 看kàn 升shēnɡ 旗qí。 4.在zài 括kuò 号hào 里li 填tián 上shànɡ 意y ì思si 相xi ān ɡ反f ǎn 的de 字z ì 。(8分) 入――( ) ( )――右 大――( ) 地――( ) 去――( ) ( )――多 上――( ) 关――( ) 5.我wǒ 会huì 找zhǎo 偏piān 旁pánɡ 。(5分)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上)语文期末统考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拼一拼,写xi ě一写xi ě。(10分) huǒ chē xià yǔ zì j ǐ w ěi bɑ shān yáng 二、拼一拼,连li á n 一连li án 。( 8分) 云 雪 找 早 放 短 森 步 三、数一数, 填ti á n 一填 ti á n 。( 4分) 1.“马”字共有( )画,第2画是( )。 2.“四”字共有( )画,“丿”是第( )画。 四、想一想,连li án 一连li án 。( 28分) 1.影 衣 同 水 书 服 学 子 本 果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 …… … …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 内 … … … … 不 … … … … 要… … … … 答 … … … … 题 … … … … … … … … … 远 后 多 反 右

3.一串 一把 一只 一面 一幅 雨伞 图画 水珠 国旗 乌鸦 4.穿 坐 搭 摘 升 骑 积木 衣服 国旗 小船 自行车 草莓 树 乌鸦 转笔刀 青草 黄牛 作业本 五、读一读,圈qu ān 一圈qu ān 。(8分) (化 花)朵 桌(子 了) (办 半)法 (立 力)正 (尘 尖)土 (采 彩)莲 (座 坐)下 (里 礼)边 (公 工)厂 六、比一比,组z ǔ词c í语。(8分) 天( ) 几( ) 日( ) 山( ) 大( ) 儿( ) 口( ) 出( ) 七、照样子,组z ǔ句j ù子。(写序号)(8分) 例:①一棵 ②小树 ③门口 ④种着 ③ ④ ① ② 1.①从 ②数不清的 ③飘落下来 ④云彩里 ⑤雨点儿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短歌行》教学简案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用典、比兴、比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学法指导】: 1、朗读——想象——感悟。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步骤】: 导入: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三国演义》许劭 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曹操形象。 鲁迅: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言为心声,通过读他的诗来了解真正的曹操。 一.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全诗歌2.全班齐读全诗,注意多次出现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忧,出现三处,一生找出,全班勾画。 二.具体品读 学习第一节 1.一生读第一节,问:写了哪几种“忧”,用什么意象表达自己的“忧”又是怎么解“忧”的?

人生苦短朝露(人生)唯有杜康 借酒解愁诗人还有哪些,你能够背诵出他借酒浇愁的诗歌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这些诗人将酒和情感将酒和文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发达的酒文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搜集整理,看看酒还可以和哪些情感联系在一起,可以以此探究中国的酒文化。曹操为酒文化也是做了贡献的。 2.师示范读这8句,学生读。指导读:(两句一指导)慷慨激昂、沉郁悲壮、凝重苍凉、苍劲悲凉) 3.一生读、全班读。 4.第二种“忧”:求才不得子、君(人才)鼓瑟吹笙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译文: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 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 你为什么不主动传给我音信? ——用典、比喻,渴求人才而不得的“忧”。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这是一首热情款待群臣宾客的诗篇。开头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开头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鲁迅称曹操“改造文章的祖师爷”,这里8句诗歌,6句一字不改直接大胆的拿用《诗经》的原句,确实大胆,如此大胆的还有他的高大上的粉丝——毛泽东,经常原封不动地使用古典诗词,这叫做直接引用。 ——曹操深情表白,只要你来我曹操队营,我将请人或者亲自为你鼓瑟吹笙热情迎接你。5.示范读这8句,2句一指导读(惆怅轻柔、深沉悠长、深情舒缓、轻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唐)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回乡偶书二首(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9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凉州词(唐)王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2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7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8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9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2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3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7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8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9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0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1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2客中行(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33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4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5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6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7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8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9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40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1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3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精选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_@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二、 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 ___ī ___áng ___ù sh ān y áng p í y ī shu ǐ ni ú y òng l ì m áo j īn m ù tou z ì j ǐ j īn ni án

三、 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j ú zi l í z ǐ m í h óu t á o xi āng ji ā o 四、 我会填。(9分) 1.“几”共有几画( ),第二画是( ),组词( )。 2.“牙”共有几画( ),第二画是( ),组词( )。 3.“冬”共有几画( ),第三画是( ),组词( )。 五、 我能给花心上的字找到正确的读音,打上“√”。(6分)

六、 我会填量词,填一填可爱的量词。(6分) 一( )人 一( )牛 一( )河 一( )手 一( )鸟 一 ( )花 七、 我会组词。(8分) 天( ) 土( ) 出( ) 中( ) 自( ) 开( ) 乐( ) 开( ) 八、 我会填反义词,照样子填空。(8分) 例:远——(近) 去——( ) 有——( ) 大——( ) 上——( ) 左——( ) 多——( ) 黑——( ) 东——( ) 九、 我会找朋友,正确的打√(8分) 公(圆 园) 朋(有 友) 上(棵 课) 我(门 们) (清 青)草 (生 升)旗 (木 目)马 (飘 漂)亮 十、 我会照样子加一笔,变成新字写下来。(11分) 木 ( 本 ) 日 ( ) 口( ) 米 ( ) 牛 ( ) 十( ) 巾 ( ) 小 ( ) 白( ) 十一、把合适的词语连起来。(6分) 闪闪的 云朵 一间 小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祝同学们期末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___ī___áng ___ù二、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píng guǒtáo zi cǎo méi xīguā 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吧! 来试一试,你一定行,加油!

júzi lízǐmíhóu táo xiāng jiāo 三、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ān yáng píyīshuǐniúyòng lì máo jīn mùtou zìjǐjīn nián 四、我会填。(9分) 1.“几”共有几画(),第二画是(),组词()。 2.“牙”共有几画(),第二画是(),组词()。 3.“冬”共有几画(),第三画是(),组词()。

五、我能给花心上的字找到正确的读音,打上“√”。(6分)

六、我会填量词,填一填可爱的量词。(6分) 一( )人 一( )牛 一( )河 一( )手 一( )鸟 一( )花 七、我会组词。(8分) 天( ) 土( ) 出( ) 中( ) 自( ) 开( ) 乐( ) 开( ) 八、我会填反义词,照样子填空。(8分) 例:远——(近) 去——( ) 有——( ) 大——( ) 上——( ) 左——( ) 多——( ) 黑——( ) 东——( ) 九、我会找朋友,正确的打√(8分) 公(圆 园) 朋(有 友) 上(棵 课) 我(门 们) (清 青)草 (生 升)旗 (木 目)马 (飘 漂)亮 十、我会照样子加一笔,变成新字写下来。(11分)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 淮北实验高级中学:王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曹操其人其文 揣摩诗意,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立功业矛盾复 杂情感 总结曹操诗歌缘事而发,慷慨多气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分层鉴赏,通过诵读体会情感 情感与价值:树立有担当,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人生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早在十年前,老师曾听过一首京剧韵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说唱脸谱》。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多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为什么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奸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展现出来。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 二、走进文本 活动一、理解词句,揣摩诗意。 1、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的发现,存在两类: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教师应作如下准备: ①释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原词已经不可知,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也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②对酒当歌,当字理解。解释为“对着”,可以引申为听歌,唱歌。这是已然发生的行为。解释为“应当”,是能愿词,表明放歌是希望发生的一种行为。听歌时一种静态形象的呈现,与诗人内心涌动的丰富的情感不符;应当是一种希望,无论付没付诸行动,都是将来时的一种表述;只有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种现实中正在发生着的动作与诗人内在的情感互为表里。 ③慨当以慷,意为慷慨。为何要把“慨”放前,“慷”放后。同时“当以”是虚词,既然没有表义功能,用在这里在哪方面发挥了作用?(这是词语间隔用法,当以无实义。慷慨意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现代汉语中有慷慨陈词一说。用在此处是慷慨而歌,形容歌激昂。这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2、品味语言,鉴赏写作手法,体味忧情。 3、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理解作者的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 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体味忧情 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运用典故及点化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法、设疑讨论法、合作探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知人入诗,了解背景 1、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三国曹魏时名士,喜评人物,)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学校 班级 姓 准考证号 装 订 线 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小学一年级 语 文 试 题 小朋友们,这学期就要结束了,接下来请认真听老师读题,正确漂亮书写拼音和汉字,写完后还要用心查一查,相信你是最棒的! 调整坐姿,我们的检测开始了! 一、读拼音,猜谜语,按要求答题。(12分) k ōn ɡ zh ōn ɡ y ì zh ī ni ǎo ,b èi r én y òn ɡ xi àn l ā, b ú p à f ēn ɡ ér chu ī,zh ǐ p à y ǔ ér l ín 。 m í d ǐ [用拼音写]:( ) 1、写出谜面中的三拼音节: 2、写出谜面中的整体认读音节: 3、写出谜面中带有后鼻韵母的音节: 二、读句子,写字词。(11分) zì j ? sh ān lín 1、小鹰( )飞到( )那边,看到了茂密的树( )。 w ? men niú sh ū 2、( )在超市买了一箱( )奶和一个( )包。 j ? bái yún 3、蓝蓝的天空飘着( )朵( )。 三、汉字小魔术(按要求写汉字)。(9分) 1、加一笔:木→( ) 乌→( ) 云→( ) 2、减一笔:中→( ) 子→( ) 目→( ) 3、加偏旁:门→( ) 月→( ) 气→( )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木( ) 西( ) 好( ) 小( ) 本( ) 四( ) 妈( ) 少( ) 五、数一数,填空。(9分) 1、“出”笔顺是 ,共( )画。 2、“长”共( )画,笔顺是 。 3、“同”笔顺是 ,共( )画。 六、读一读,连一连。(8分) 蓝蓝的 月亮 一只 鱼 弯弯的 天空 一头 书 长长的 小草 一本 牛 青青的 尾巴 一条 猫 七、我会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12分) 1、远看 无声。 2男。尘。 3、小鸡画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 八、快乐阅读。(31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设计

短歌行 一、众说纷纭话曹操 同学们看屏幕,你能把这句英文翻译成一句中文俗语吗?有请英语科代表。(说曹操,曹操到)devil的意思是恶魔。一代枭雄曹操怎么成了恶魔了呢?看来他确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在同学们心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生发言,之所以说他是奸雄,是因为他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我们来看看历代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太祖运筹演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三国志》陈寿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东汉名士许劭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太宗 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 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毛泽东 能够得到毛泽东如此之高的评价,实属不易。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短歌行》一诗,走进曹操的内心世界。 二、知人论世解背景 读诗,首先要知人论世。我们刚才初步了解了曹操其人,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资料,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宴请众文武,酒至半酣,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一睹曹公的风采。(播放《横槊赋诗》视频) 三、激情慷慨颂华章 曹公这一番发自肺腑的吟唱可否打动到你?好,让我们带着心灵的某种震颤放声诵读。(展示拼音)、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 谁来点评? 你的点评很直率,但是缺少一点对同学的鼓励。确实,情感是诗歌创作的生命,也是诗歌朗读的生命。读曹操的诗,就要读得慷慨激昂、酣畅淋漓。我试着给同学们朗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诗中哪一个字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四、挖掘诗眼析诗情 1.何谓诗眼?指能够揭示情感或点明主旨的关键性字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古诗136首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